部编三年级上数学《周长》张超群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长》教学设计
安徽省淮南师范附属小学
张超群
学科: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适用对象:执教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中《周
长》的教师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84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周长》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的有关内容。

教材一方面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规律,提供了大量直观的为孩子们所熟悉的素材;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操作等数学活动,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进而抽象成数学语言概括描述的过程,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物体表面的周长和图形的周长有了一些模糊的生活经验,但周长的的含义他们是很难抽象出来的。

因此我设计了指一指、描一描、说一说、比一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一周”、
“封闭”的意思,进而理解”
周长”的含义并优化测量周长的方法,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和图形,通过多种形式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和简单
图形的一周。

2、在指“周”、比“长”中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体会测量周长方法更优化,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

3、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它很有价值,培养合作意识和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正确指出物体表面和简单图形的一周,理解周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
灵活采用各种方法测量周长。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法、实践操作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贴画、作业纸、绳子、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指“周”、描“周”,认识一周。

1、情境引入
师:前段时间,我们淮师附小成功举办了第19届秋季运动
会,很多同学都参加了比赛,获得了奖牌。

但小胖同学因为平时不注重体育锻炼,没有参加,爸爸为了帮助他,制定了锻炼计划,让他每天绕小区里的运动场跑一圈,这“一圈”也就是一周(板书:一周)。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演示:第一天,绕运动场里面跑了一圈。


师:第一天小胖跑的是运动场的一周吗?为什么?
应该沿着运动场的哪儿跑?(应该绕外沿边线跑)
那我们一起来指点小胖,轻轻地对他喊:“绕着运动场的外沿边线跑”。

经过大家的指点,第二天小胖又来到了运动场,他能跑对吗?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演示:第二天,绕运动场的外沿边线跑了大半圈。


师:这次,他跑的是运动场的一周吗?为什么?他沿着边线跑了呀!怎么还不是一周呢?跑到哪儿才是一周呢?(应该回到起点)
师:只有回到起点,形成了封闭,才是一周(板书:封闭)。

那我们再一起来指点小胖,除了对他喊:“绕着运动场的外沿边线跑”,还要喊什么呀?(回到起点,形成封闭)。

经过大家两次的指点,第三天小胖能跑对吗?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演示:第三天,正确的跑了一圈)
师:对吗?你知道什么是运动场的一周了吗?(1、绕外沿边线;2、封闭)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
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我充分利用学生参加我们淮师附小举办的第19届秋季运动会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对“小胖同学”的两次指点,学生充分认识到一周是封闭的外沿边线这两个特征,为周长的的认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指身边物体表面的一周
(1)运动场的一周大家都知道了,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一周,大家一起来看,请大家快速的用手势判断对错。

(课件展示,这是杯盖的一周吗???)
(2)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的物体,你能不能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物体,指一指这个物体表面的一周。

预设:学生指黑板的一周,桌面的一周。

(重点说清从哪开始,沿着什么,到哪结束。


大家都想指?那就摸摸数学书的封面,指出数学书封面的一周,与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指具体物体表面的一周的活动,为学生建立丰富的对一周的感性认识。


3、描图形的一周
小胖同学也夸大家指的好,他还想考考大家。

小胖说:大家都会指物体表面的一周了,下面我给大家准备的几个图形,你能一笔描出它们的一周吗?
师:大家敢试试吗?(描作业纸上的图形:三角形、长方形、
圆形、角),描好后同桌互相检查描得效果,上台展示交流。

思考:最后一个角为什么描不出一周?(比较得出封闭图形才有一周,板书:封闭图形。


【设计意图:从指物体表面的一周到描图形的一周,是从物化的一周到图形的一周的一次抽象过程,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一周”的本质,而且描一周中设置的图形“角”,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一周边线必须“封闭”的认识,更是自然地过渡、递进到对“封闭图形”这一重要概念的理解,一举两得,教育无痕。


二、比“长”,揭示周长概念,测量周长。

1、师:大家描得很开心,但是描好后,长方形和圆形开始争吵个不停,吵什么呢?原来他们在争论谁一周的长度更长,在“一周”后板书:“的长度”,
回顾板书,“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叫做“周长”,板书“周长”,并板书课题,请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学生充分认识一周后,由比一周的长度,自然揭示周长的概念,并体会到学习周长的必要性。


2、小组测算周长比赛。

师:大家能一眼看出来哪个图形的周长更长吗?怎么办?(测量)
老师想把这个问题交给4人小组共同去解决,看清活动要求(出示小组合作要求)现在比一比,看哪一小组测得快!注
意分工明确,比赛开始。

展示交流:请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是怎样测量这些图形的周长的。

依据学生的交流,板书算法,方法,重点引导学生说说圆形周长的测量方法。

(测量计算、绕绳法、滚动法(课件再演示一次))
师:绕绳法和滚动法都可以把曲线转化成直直的线,这叫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板书:化曲为直)。

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真了不起!谁能告诉我,
老师想要知道这片树叶的周长,用哪种方法合适呢?
预设学生:绕绳法。

(课件出示:一片树叶,动态演示绕绳法)
【设计意图:通过拟人化的长方形和圆形的“争吵”比周长,调动学生探究它们周长的欲望,适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测量周长,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巧妙,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和优化的思想。

多媒体演示的“滚动法”是学生实践操作中的一个难点,因为“滚动”中还有可能夹杂着“滑动”,所以多媒体的演示很清楚的演示了“滚动法”,解决了这个测量方法的难点;接下来,安排测“树叶”的周长,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测量方法应用能力的检验,同时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很清楚的演示了“绕绳法”,又解决了这第二个测量方法的难点。

至此,两种较难的测量方法都通过操作后演
示的方法巧妙安排,合理展示,成功突破。


三、质疑,练习。

小胖同学也夸大家聪明能干呢!他现在正面临着一到难题,想请大家帮助他解决,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聪明的同学们,你知道下面哪个图形的周长更短吗?)
师:选1的伸1个手指,选2的伸2个手指,有不同的意见请举手。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把这两个跑道放到方格纸中帮助大家判断,现在老师再给你一次选择的机会,你会选择哪个?
请学生说想法,并上台演示。

【设计意图:突破面大周长就大的误区,渗透平移、转化,培养敢于质疑的精神。


四、课堂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2、在同学们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周长,周长的应用很广泛。

这不,小胖想去要去买帽子,你能帮助他选择一定合适的帽子吗?(课件演示“头围”),他还想买裤子(课件演示
“腰围”)。

3、课外活动: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下测测家人的头围、胸围、
腰围,并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头围和腰围的介绍,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周长很有价值,同时引领学生自主地从课堂走向课外,走向生活,把课堂教学推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五、板书设计。

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六、教学总结
周长中的“周”与“长”是“周长”这个合体中的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不能直接混为一谈,“周”是指事物本身(边线),“长”是指事物的量,而且理解周长这一概念的关键在于掌握“一周”的本质,学生只有对一周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周长的理解才能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有了这样总的指导思想,我在设计中分以下几步逐层递进,扎实推进教学:
首先我先由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运动会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步体验一周“边线”的“封闭”特点,再引导学生通过指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表面的一周,积累丰富
的感性认识;再到描一描,完成从物化的一周到图形的一周的抽象,再到语言描述的一周,加深学生对一周的理解,并在描图形一周的过程中,有“角”的不封闭不能描出一周,自然得出封闭图形的概念,明线、暗线层层递进。

其次,通过拟人化的比“长”,由一周的长度揭示周长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数学活动中探究测量周长的方法,体验“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方法的最优化,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测量计算
绕绳法
滚动法
化曲为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