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教案(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整体设计
本课概述
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古代商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古代商业经历了兴起、发展、繁荣的过程,对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课分三小目阐述了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及古代对外贸易的变迁。第一目“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讲述了古代商业在先秦、秦汉、隋唐、元、明清时的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第二目“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阐述了作为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市”的变迁及城市职能的变化;第三目“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概述了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介绍了中国古代商业的一些特征。教学时,要运用图片和资料,概括古代商业发展的特征,理清商业活动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联系。
思路设计
●教学重点
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和繁荣的重要表现;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古代的对外贸易。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
●教学方法
本课内容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宜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栏目,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这一线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贯彻谈话、讲授、研讨交流等教学手段。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
(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等重要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辩证统一、互相作用;联系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增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信心。
(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虽然中国古代商人拥有巨大的财富,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却十分低下。而且历代统治者都通过重农抑商政策来限制和压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新的富有活力的经济形态的诞生。
教学设计
导入设计
图片导入
图1战国货币图2秦半两钱
图3汉五铢钱图4唐开元通宝钱
过渡:货币的发展与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商业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多媒体课件打出课题: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推进新课
合作学习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这一目。
(板书)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问题情境1:“商人”的“商”最早的意思是什么?
A.商朝
B.商量
C.买卖
D.钱币
答案:A
过程叙述:古往今来,人们为什么把买卖人称作商人?原来“商人”一词的由来与我国商业的起源与形成有着一段有趣的故事。
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到了夏代,在社会上便游离出一部分专门从事交换的人。公元前1000多年,黄河下游居住着一个古老的部落,他们的祖先叫契。
由于契在大禹治水时有功,被封为商,这便是古代的商族。契的六世孙王亥聪明多谋,很会做生意,经常率领很多奴隶,驾着牛车到黄河北岸去做买卖。一天,王亥在贩运货物途中,突然遭到狄族易氏的袭击,狄族易氏抢走了货物和随从的奴隶,并杀死了王亥。王亥有个儿子叫甲微,听到父亲被害的消息后,便兴
兵伐易,最后终于灭了易氏,商的势力从此扩展到易水流域。到了孙汤时,商族的手工业已相当发达,特别是纺织业,花色品种优于其他各族。孙汤为了削弱夏的国力,便组织妇女织布纺纱,换取夏的粮食和财富,把贸易作为政治斗争的武器,最后灭了夏朝,建立了商朝。商朝的农业和手工业均十分发达。
周朝建立后,商族人由统治者一下变成了周朝的种族奴隶。过惯了奢侈生活的商族贵族,每况愈下。商族人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便纷纷重操旧业,到处去跑买卖。久而久之,便在周族人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概念,即跑买卖的人都是商族人。后来,慢慢地“族”字也去掉了,简呼为商人了。这些称呼一直沿袭至今。
“商人”之说,在古代是分为两类的,一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经营者,如开店坐铺则称为“贾”(读古)。“春秋”时代鲁国曾设有“贾正”这种官职,专门管理市场贸易事务。而流动在外面进行贸易的,才叫“商”。然而,现在“贾”“商”已经不分,凡是作买卖的,统称为“商”。至于在市场上所流通交换的物资叫“商品”,从事这种行业活动叫“经商”,固定在一个地方用来销售物品的铺面叫“商店”。一些带有“商”字的叫法,都源于此。
问题情境2:请概述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
多媒体课件展示:
师生互动:学生讲述,老师完成对应表格。
自主学习1:春秋战国:商业繁荣。
合作探究: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的原因及其表现是什么?
自主学习2:原因: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自主学习3:表现: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商人有弦高、范蠡和孔子的弟子子贡;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战国时期各国铸造流通的货币种类增多,形状各异,有的模仿农具,也有的模仿贝的形状。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过渡: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秦汉时期的情况。
自主学习4:秦汉:商业初步发展,逐渐艰难。
合作探究:秦汉时期既然商业初步发展了,为什么会逐渐艰难呢?请大家来分析一下原因。
自主学习5:秦朝: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了改变战国时期货币种类繁多的现状,决定统一货币,把原来秦国流通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流通的标准货币,这就是通称的“秦半两”。他还统一度量衡,修建驰道。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特别是统一货币对后世影响深远。以后各封建王朝大都掌握铸币权,钱的形制也保持着类似“秦半两”的圆形方孔模式。
自主学习6:两汉:伴随着统一局面的形成、巩固和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特别是两汉政府实行“开关梁,弛山泽之禁”的政策,商业出现了初步的发展。当时的都城长安和洛阳,以及邯郸、临淄、宛(南阳)、成都等大城市都发展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
自主学习7:两汉又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张骞通西域之后,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是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或阳关,再经过今天的新疆进入中亚和西亚。汉武帝之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交往的水上交通线,从事经常性的贸易往来,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利于中外贸易的发展。
自主学习8:主要是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的限制太多。
过程评价:同学们对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及逐渐艰难的原因分析得很好。下面我们来分析隋唐时期的情况。
自主学习9:隋唐时期:商业繁荣。
合作探究:为什么隋唐时期商业会繁荣?
自主学习10: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隋朝时开凿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