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章节题库(5-8章)【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选择题

1.[单选题]社会主义国家中最早开始探索自己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A.中国

B.南斯拉夫

C.捷克斯洛伐克

D.匈牙利

【答案】B

【解析】以铁托为首的南共联盟有很强的独立自主精神和历史传统。在革命道路问题上,南共联盟就主要依靠本党独立自主探索,南斯拉夫主要依靠自己力量打败入侵本国法西斯侵略者。二战后,刚刚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东欧各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都自觉不自觉地照抄照搬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只有南斯拉夫党依然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苏南关系破裂后,南斯拉夫更坚定地探索本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2.[单选题]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是在()。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

B.20世纪60年代

C.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之后

D.20世纪30年代

【答案】D

【解析】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又称为苏联模式或斯大林模式。这个模式是在斯

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同托洛茨基派和布哈林等人的争论过程中、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实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过程中形成的。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其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

3.[单选题]“八一九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导致政局严重混乱

B.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消极影响

C.《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签署

D.叶利钦掌握了中央政权

【答案】A

【解析】“八一九事件”,又称为“苏联政变”、“八月政变”,是指1991年8月19日至8月21日在苏联发生的一次政变,当时苏联政府的一些官员企图废除总统戈尔巴乔夫并取得对苏联的控制,政变领导人是苏联共产党强硬成员。B项,属于外因;C项,《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是苏联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政局动荡中产生的,它的签署是“八一九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D项,“八一九事件”后叶利钦迅速掌握了国家政权,属于这次事件的影响。

4.[多选题]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是()。

A.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战略

B.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

C.民主制度不健全

D.党的建设存在问题

E.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改革路线

【答案】ABCDE

【解析】苏联东欧发生剧变,是20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发生的原因包括:①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是苏联演变解体、东欧剧变的直接原因。②苏联东欧国家历史上长期积累的问题是导致其巨变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缺乏内在的动力和活力;政治上民主制度不健全,法制不完备,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党的建设存在严重问题。③西方势力着重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成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外部因素。

5.[多选题]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主要有()。

A.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主义异化论

C.倡导多元化和全面民主化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

【答案】BCD

【解析】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试图从根本上重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体制,彻底摈弃斯大林主义留下的政治体制遗产,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包括:社会主义异化论、倡导多元化和全面民主化、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概念。改革内容包括:①指导思想搞多元化;②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③经济上搞私有化;④军队建设上搞非党化、非政治化。

二、概念题

1.“布拉格之春”

答:“布拉格之春”是指1968年捷共第一书记杜布切克提出的行动纲领以及据此在捷克斯洛伐克所掀起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要摆脱苏联一手操纵的《华沙条约》和经互会的控制,走出斯大林僵化制度的误区,从捷克的国情出发,建设捷克型社会主义。苏联则把它斥为“反革命”,“威胁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欲置于死地。1968年8月20日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捷克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改革被武力镇压,“布拉格之春”夭折。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不仅是违反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一切原则,而且是“无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埋下了社会主义阵营最终解散的隐患。

2.和平演变

答:和平演变是由老布什提出来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一种“超越遏制战略”,以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崩溃瓦解。“和平演变”就是一种非暴力的衍生变化过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利用武力侵略不能将社会主义国家消灭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技术交流、文化交往等方式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心理、行为方式,进而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国家运行变成资本主义式的,从而在不动声色中消灭社会主义国家。

3.柏林危机

答:柏林危机分为第一次柏林危机和第二次柏林危机:①第一次柏林危机是指1948年6月至次年5月苏联和美英法就德国的币制改革问题而引起的危机。②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加入北约和华约组织,柏林问题,即西柏林的法律地位问题,再次成为东西方关系中十分敏感的问题。1958年11月27日,苏联政府照会美英法,建议把西柏林变成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非军事化的自由城市,并提出西方三国如不在半年之内就西柏

林问题达成协议,苏联将让民主德国“实施其陆上,水上以及天空的主权”,也就是切断西柏林同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的任何联系。美英法三国认为这是苏联“六个月期限的最后通牒”,并迅速做出强硬反应,宣布如果苏联使用武力封锁西柏林,西方将用武力进入西柏林,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开始了所谓的第二次柏林危机。

4.古巴危机

答:古巴危机又称为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10月,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而引起的战争危机。吉隆滩事件后,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从1962年7月下半月开始,把进攻性导弹秘密运进古巴,以加强对美国的威慑力量。10月中旬,美国侦察得知古巴正在修建针对美国的中、远程导弹发射场。10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表电视演说,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并威胁不惜使用武力,形成战争一触即发之势。苏联外交官否认在古巴有苏联导弹,并对肯尼迪讲话表示“震惊”。10月23日,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表示要按苏、古协议继续用武器援助古巴,坚决拒绝美国拦截,对美国的威胁将进行最强烈的回击。但24日,苏联驶往古巴的船只却开始返航。25日,美国在联合国展示了在古巴的苏联导弹和发射场的照片。26日,苏联提出愿在联合国监督下从古巴撤出进攻性武器,并表示不再向古巴运送这种武器,交换条件是美国撤销对古巴的封锁,并保证不再入侵古巴。27日,肯尼迪发表白宫声明,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监督下从古巴撤出导弹,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12月6日,美国国防部宣布苏联轰炸机撤出古巴。至此,古巴导弹危机遂告结束。这场危机表明美苏争霸的战略优势仍在美方。

5.勃列日涅夫主义

答:勃列日涅夫主义又称勃列日涅夫学说,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由勃列日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