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散文风格浅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朴感人,情真意切
——归有光散文风格浅谈
一间屋,三代人,亲情至真永无价。
再而举,八落榜,有明古文属先生。
这是我为明代著名古文家归有光写的一副对联。归有光是一位非常特殊的明代古文家。一方面是他特殊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也是由其特殊的作品风格。我们知道,一般来说,我们所说的古文,是指先秦两汉时的一些散文,主要包括诸子和史传两类文体,最早可以溯源到《尚书》,如果从出土文献的角度,还要往前面说的话,那就是甲骨卜辞了。但是这个古文传统,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被骈体文占了风头,逐渐沉寂,直到唐代韩愈、柳宗元的出现,乃至后来欧阳修的提倡,古文才逐渐占据了当时社会主要地位。
我们一提到古文,马上就觉得古奥难懂,微言大义。的确,先秦时的古文是具有这种特点,因为是先贤圣人的话语,后人很少有改动的。也就是说,有一种书面的庄重严肃性,往往与政治有关,说的是国家大事。当然也可以写普通人,但是也是要讲一些深刻的道理,代儒家立言,宣扬一种美好的品德。
归有光散文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突破了这种藩篱。让人读了以后,有一种明显的感觉,散文怎么可以这样写?细思之后,又被作者的独辟蹊径,乃至真情实感所感染。也就是说,
归有光开拓了古文的新题材,将家庭生活琐事引入古文,将似乎只能说官话讲大事的古文,从国家社会层面降下来,变成了普通人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这是以前所从未有过的。
更重要的是,归有光的散文不造作,里面融入了个人的真挚感情,他不去刻意去追逐华丽的辞藻和僵化的技法,将那生活中的点滴,慢慢道来。更重要的是,他会将过往的事情,以细节的形式重现,增强了真实性和感染力。我认为这是归有光散文的最大特点,也是其成就之处。
上述两点在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志》和《先妣事略》中体现的非常突出,给我们的写作也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归有光之所以能作为唐宋派的魁首,成为明代散文家的杰出代表,与他个人经历分不开。他连考八次进士皆不中,到了六十岁才得了个三甲进士,算是勉强跨入仕途。从他二十多岁中举之后,他大部分时间是在读书授徒中度过,一介布衣,没有入仕做官的经历。这当然局限了他的创作,也就是眼界不高,可能格局没有那么大。但同时,这种生活又为他的古文创作提供了素材,让他开辟另一番新天地。孰得孰失,历史已经给出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