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电图课件汇总

合集下载

肌电图临床应用课件课件

肌电图临床应用课件课件
所测股神经运动潜速率减慢, 所支配的股四头肌可神经源性损 害。
第31页,幻灯片共94页
股神经
第32页,幻灯片共94页
坐骨神经:
外伤、生殖器、泌尿系统肿瘤侵 润、骨盆骨折、不正规肌肉注射均可产 生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根及各段神经传导速 度测定,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测 定,坐骨神经所支配的肌肉测定, H反射,F反射均可帮助诊断。
重复电刺激
第54页,幻灯片共94页
第55页,幻灯片共94页
第56页,幻灯片共94页
第57页,幻灯片共94页
第58页病的肌电图表现特殊性,以确定肌肉肌病 的肌电图表现为:肌肉插入电位正常或减弱;肌休呈 电静息或少见纤颤电位;轻度收缩为低电压小时程运
第13页,幻灯片共94页
第14页,幻灯片共94页
格 林 ∣ 巴 利 综 合 症
第15页,幻灯片共94页
格 林 ∣ 巴 利 综 合 症
第16页,幻灯片共94页
⒈ 多发性神经病
1 炎症及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如格林---巴利综合症、 慢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麻风性神经病、遗传性多 发性神经病、遗传性共济失调性神经病。
第49页,幻灯片共94页
1、 上肢
A:小鱼际肌:在腕部刺激尺神经,G1放 在小指展肌肌腹,G2置于肌腱。
B:鱼际肌:在腕部刺激正中神经,G1置 于拇短展肌肌腹,G2置于远侧2CM处。
第50页,幻灯片共94页
2、 下肢
A:胫骨前肌:在腓骨头处刺激腓神经, G1置于肌腹、G2放在远侧数厘米处。
第18页,幻灯片共94页
面神经损害 肌电图
第19页,幻灯片共94页
第20页,幻灯片共94页
正中神经:
外伤、腕管综合症等为正中神经损 害常见原因。除进行常规正中神经 传导速度测定及其支配肌肉的测定 外,还应进行腕部上下正中神经测 定,对选择是否行腕部减压术有关。

《医学肌电图学》课件

《医学肌电图学》课件

个性化治疗
普及推广
基于肌电图的个体化特征,未来将有望开 展个性化治疗和康复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
随着人们对肌肉疾病的认知不断提高,肌 电图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应用。
06
案例分析
神经源性疾病的肌电图表现
神经根病变
肌电图可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波幅降低,肌肉无收缩反应等
异常表现。
脊髓病变
肌电图可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 消失,肌肉无收缩反应等异常表现 。
肌肉源性疾病的诊断
01
肌无力综合征
肌电图检查可以检测肌肉的电生 理活动,有助于诊断肌无力综合 征。
肌萎缩症
02
03
先天性肌肉疾病
通过肌电图检查,可以观察肌肉 的电生理特征,有助于诊断各种 肌萎缩症。
肌电图可以检测先天性肌肉疾病 的肌肉电生理特征,如先天性肌 营养不良症等。
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与预后评估
初步发展
进入20世纪后,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肌电图学得 到了初步的发展和应用。
现代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肌电图学在医学、运动科 学、康复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02
肌电图的原理与技术
肌电图的原理
肌电图是通过记录肌肉活动的电信号 来反映神经肌肉功能的一种检测方法 。
采集到的肌电图信号需要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准确的解 读。
肌电图的解读与报告
解读肌电图时,需要分析肌电图的波 形、幅度、频率等特征,并与正常值 进行比较,以判断肌肉或神经的功能 状态。
报告肌电图结果时,需要详细描述检 测过程、结果解释、临床意义和建议 等信息,以便医生根据报告结果进行 诊断和治疗。
特点

肌电图精品医学课件

肌电图精品医学课件

01
02
03
04
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如肌肉 萎缩、肌无力、肌强直等。
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与预后评 估:如臂丛神经损伤、腕管综
合征等。
运动医学与康复:评估肌肉功 能和损伤程度,指导康复训练
和治疗方案。
职业病与工伤鉴定:评估职业 病和工伤对神经肌肉系统的影
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02
肌电图检查技术
电极放置
作用
诊断神经肌肉疾病,评估肌肉和 神经功能,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指导治疗和康复。
肌电图的基本原理
神经电生理学
神经肌肉系统的电活动是由神经元和 肌肉纤维的电生理特性所决定的。
电极放置
将电极放置在肌肉上,记录肌肉的电 活动,通过分析这些电活动的波形、 幅度、频率等参数来评估肌肉和神经 的功能状态。
肌电图的应用范围
脊髓病变
总结词
肌电图有助于诊断脊髓病变的神经传导异常。
详细描述
肌电图可以检测脊髓损伤或炎症引起的神经传导障碍,有助于诊断脊髓病变,如脊髓炎、脊髓压迫症 等。
周围神经病变
总结词
肌电图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肌电图可以检测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和波幅异常,有助于诊 断各种周围神经病变,如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等。
肌电图精品医学课件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肌电图概述 • 肌电图检查技术 • 肌电图解读与报告 • 肌电图在神经科疾病中的应用 • 肌电图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 肌电图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肌电图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肌电图是一种通过记录肌肉电活 动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神经肌 肉系统的功能和状态。

肌电图检测PPT课件

肌电图检测PPT课件

肌电图-EMG
肌电图-EMG
基本方法步骤:needle 针电极插入肌肉 insert 观察插针时电活动 insertional activity 肌肉放松时电活动 activity in relaxed muscle 随意收缩时电活动 activity in contracting muscle 轻收缩 中度用力 重度用力
缩而产生的动作电位
特点:始为正相,宽度小于2ms,幅度 小于100uV,频率1-20Hz.多出现在肌肉 失神经支配时,肌纤维对乙酰胆碱或机 械刺激敏感。在肌肉疾病时也可出现。
异常肌电图
正尖波 positive sharp wave 一个正相电位,宽度大于10ms,幅度大 于100-200uV。 神经损伤初期纤颤电位增多,后期正尖波 增多。
异常肌电图
神经源性异常neuropathy : 静息时为纤颤或正相电位 轻用力时电位长而宽(多相,) 最大用力时,干扰不完全
肌源性异常myopathy : 静息时少量纤颤 轻用力时,波幅低 最大用力时,过分干扰型
神经电图诊断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运动神经 MCV 感觉神经 SCV 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
异常肌电图
束颤电位fasciculation potential
自发的完整的运动单位电位,肌肉处于 受激状态。形态与正常相似为良性束颤, 形态参数异常即为恶性束颤,表示运动单
位兴奋性增高,是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受压的重 要特征。
异常肌电图
二、随意收缩时的肌电图 1.运动电位数量减少 受检者配合;前角细胞和轴索功能减退 2.电位波幅改变 普遍减低:周围神经疾病早期、神经再生
肌电图--EMG
基本图形:相、时限、波幅、极性、频率
phase duration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课件课件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课件课件
第7页,幻灯片共34页
3、运动单位电位(MUP)
◆ 用来区分肌源性与神经源性损害。 ◆ 神经源性损害:MUP的时限和波幅均增大。 ◆ 肌源性损害: MUP的时限和波幅均减少。
◆ 与遗传性肌病不同,肌炎或代谢性肌病的
电生理改变是可以恢复的。
第8页,幻灯片共34页
运动单位电位(MUP)
◆ 多相波增多在肌源性和神经源性损害 均可见。它反映一个MU的肌纤维放 电的不同步性的指标。
◆ 上肢(正中神经)为例:
N9波、N13波、N20波的潜伏期 N9波:外周神经 N13波:相应神经根或后索 N20波:内侧丘系和丘脑-顶叶通路
第28页,幻灯片共34页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
◆下肢(胫神经)为例: P40波的潜伏期
临床应用:补充SCV的不足,对感觉神经 近端特别是后索病变较敏感。
过脊髓的单突触反射引出。
◆ 其潜伏期被公认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胫神 经运动纤维近端段传导功能检测方法。
第16页,幻灯片共34页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
经颅刺激大脑皮层运动细胞,脊髓神经根及周围神经而在相应肌肉上记
录的复合动作电位。检测锥体束功能,提供病变的损害程度。
主要观察指标: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 各波潜伏期和波幅
多相波百分比增多
第20页,幻灯片共34页
2、神经传导速度(NCV)
运动:MCV稍减慢或正常 感觉:SCV正常
第21页,幻灯片共34页
二、周围神经病
1、轴突病变为主
EMG:神经源性损害
NCV:正常 2、脱髓鞘病变为主
EMG:基本正常
NCV:MCV和SCV均减慢
第22页,幻灯片共34页
三、肌源性疾病 1、EMG:肌源性损害和或病理性干扰相

神经肌电图生理检查ppt课件

神经肌电图生理检查ppt课件
• 在生物成熟的上升(发展)阶段,是生理的自然的过 程,而老化尽管完全无病理改变的可能性不能除外, 但主要是由病理决定的。随年龄的增加,脑萎缩,脑 室扩大。神经元数目选择性改变在不同脑区改变不同 (额颞明显)
多棘慢复合波 由2个或2个以上的棘波和1个慢波组成。
多棘波 由2个或2个以上的棘波连续出现。
精神运动性变异型波 波幅50~70µV,4~7cps的带有切迹的
节律性电活动。此种带有切迹的慢波由二个负相波组成, 中间有1个正相偏转。呈短至长程出现,多见于中颞区。
14/sec及6/sec正性棘波 弓形,见于一侧或双侧后颞及临 近区域,出现在思睡期和轻睡期。
-周波/秒,C/S,CPS,Hertz (Hz)
常规走纸速度 3cm = 1秒
人类脑电活动的频率在0.5—30HZ之间。 • δ频带:0.5--3HZ • θ频带:4--7HZ • α频带: 8--13HZ • β频带: 18--30HZ • γ频带: >30HZ
脑波特征--波幅
代表一个波的高度 • 表示方法
视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 VEP最有价值之处是发现视神经的潜在病灶, 视神经病变常见于视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 炎,PRVEP异常率可达89%;VEP对多发性 硬化的诊断也很有意义。
运动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 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的评估及预后的判断; 协助诊断多发性硬化及运动神经元病;可 客观评价脊髓型颈椎病的运动功能和锥体 束损害程度。
-用µV 表示 -通过测定一个波的垂直距离与定标信号的高度比 较确定
如果定标信号高度是5㎜=50 µV ,那么1 ㎜ =10 µV 10 ㎜ =100 µV ㎶
• 按波幅大小分为
低波幅 <25 µV ㎶,中波幅25~75 µV ㎶,高波幅 >75 µV

肌电图-精品医学课件

肌电图-精品医学课件
行检查。
注意患者的感觉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应密切关 注患者的反应和感觉,避免因 电极插入过深或过浅等原因引
起不适或疼痛。
记录数据要准确
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是诊断疾病 的关键,因此医生在记录数据 时要认真仔细,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
THANK YOU.
肌电图技术始于20世纪初,但直到20世纪中叶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中。
肌电图的记录方法包括表面电极和针电极两种,分别适用于不同部位和不同肌肉 的检查。
肌电图的研究范围
肌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神经 肌肉疾病诊断、肌肉疾病诊断和神经传导速度测 量。
在肌肉疾病诊断方面,肌电图能够检测肌肉炎症 、肌肉营养不良、肌强直等肌肉病变。
05
肌电图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
肌电图与MRI的比较
价格
肌电图检查相较于MRI检查,价 格更为便宜,适合广泛普及和
应用。
便捷性
肌电图检查操作简便,一般不 需要镇静剂或麻醉剂,检查时 间短,无放射性辐射危害。
适用范围
肌电图适用于肌肉和神经病变 的检查,对肌肉病变敏感度较 高,但对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诊
神经源性损害。
神经肌肉接头病变
肌电图可以检测神经肌肉接头传 递功能障碍引起的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
肌电图能够检测出周围神经病变引 起的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下降 等异常表现。
肌无力综合征的诊断
重症肌无力
肌电图可以检测神经重复频率和疲劳试验,辅助诊断重症肌 无力。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肌电图能够检测肌肉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辅助诊断进行 性肌营养不良。
在神经肌肉疾病诊断方面,肌电图能够检测肌肉 病变引起的神经肌肉接头病变、神经元病变和肌 肉病变等异常表现。

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ppt课件精选全文

肌电图及其临床应用ppt课件精选全文
2024/8/28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 测定方法及MCV的计算: 超强刺激神经干远端和近端,在该神
经支配的肌肉上记录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CMAP),测定其 不同的潜伏期,用远端和 近端之间的距离除以两点间潜伏差,即为 神经的传导速度。
2024/8/28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 测定方法: 电极放置:刺激电极置于 或套在手指或脚趾末端,阴 极在阳极的近端;记录电极 置于神经干的远端(靠近刺 激端),参考电 极置于神经 干的近端(远离刺激部位); 地 线固定于刺激电极和记 录电极之间
肘部(-)在正中神经腕部电刺激 2)胫后神经记录: Cz ,T12,L4, 腘窝(-)
在胫后神经内踝部刺激
2024/8/28
丘脑皮层电位 臂丛电位
体感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电位为评价脊髓和脑干后柱、中丘脑 系以及临近组织的功能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马尾 -脊髓下段电位
通常用于下列检查: 外周感觉神经 较大直径的神经通路
PNS:外周神经系统 CN2S02:4中/8/枢28 神经系统
SEP的临床意义
SEP:感觉通路的判断,病变在哪个阶段 (神经丛、神经根、脊髓、中枢)
2024/8/28
SEP的临床意义
正中神经: N9/P9:臂丛 N11/P11:周围神经进入颈髓突触前电位 N13/P13:脊髓灰质后角?枕骨大孔之下? N14/P14:内侧丘系(下部脑干、丘脑) N20:以后是皮层近场电位,丘脑下结构 P25、N35、P45感觉皮层
2024/8/28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 测定方法及计算: 顺行测定法是将刺激电极置于感觉神经
远端,记录电极置于神经干的近端,然后 测定其潜伏期和记录感觉神经动作电位 (SNAP);刺激电极与记录电极之间的距离 除以潜伏期为SCV。

肌电图基础ppt课件

肌电图基础ppt课件
*
LEMS患者重复电刺激。A显示低频衰减;B-D分别为30个、100个和200个连续30Hz高频刺激,可见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CMAP波幅递增更趋明显。
*
小结
肌电图——鉴别肌源性/神经源性 神经传导速度——远端神经 晚反应——近端神经 重复神经电刺激——神经肌肉接头
*
*
肌电图基础和临床应用
*
概述
肌电图检查就是利用电子仪器对神经肌肉电活动进行记录和分析并以此作为临床定位诊断的依据。
*
肌电图的适应征
肌萎缩(需除外脂肪萎缩和废用性肌萎缩) 无力(需除外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无力) 感觉障碍(尤其是感觉减退)
*
无力
伴感觉障碍
Dist.235 mm
CV 62 m/s
*
下肢传导检查
Recorder
Stimulation 2
Stimulation 1
运动传导检查
感觉传导检查
Recorder
Stimulation
*
特殊神经传导检查
晚反应(F波和H反射)和瞬目反射——用于检查近端神经传导功能。 重复神经电刺激——神经肌肉接头功能的电生理检查
肌肉
多发性神经病-糖尿病
重症肌无力
肌无力综合征
不伴肌肉压痛
伴有肌肉压痛
肌强直
肌营养不良
代谢性肌病
炎性肌病
动脉炎
*
肌电图检查的作用:有无损害?病变部位?
运动神经元损害 神经根性损害 周围神经病 神经肌肉接头病 肌肉疾病
*
肌电图检查的手段
针极肌电图检查 神经传导检查 诱发电位(运动和体感)
*
不伴感觉 障碍
↑腱反射—上运动神经元

肌电图小讲座课件

肌电图小讲座课件

第二部分 神经传导速度(NCV)
一. NCV测定 1. MCV:波幅称为
复合肌肉动作电 位(CMAPs)
CMAP波幅
2. SCV:波幅称为 感觉神经动作电 位(SNAPs)
3. 异常NCV的特点
NCV:髓鞘损害 波幅:轴索损害
4. 临床意义
诊断周围神经病 鉴别髓鞘或轴索损害 了解病变的程度
一.低频RNS正常值计算及临床意义
刺激频率: 5c/s 计算:第4,5波比第1波下降
的百分比 正常值:↓<58%或10%
以内意义 异常:波幅递减>10%~15% 意义:诊断后膜病变—MG
1. 神经源性损害 自发电位(进行性失神经或病变早期) MAUP 时 限 增 宽 、 波 幅 升 高 和 多 相 波 百
分比增高 大力收缩单纯相(运动单位丢失)
2. 肌源性损害 自发电位(肌炎活动的标志) MAUP 时 限 短 、 波 幅 降 低 和 多 相 波 百 分
比增高 大力收缩病理干扰相
第一部分 肌电图(EMG) 第二部分 神经传导速度(NCV) 第三部分 重复神经电刺激(RNS)
第一部分 肌电图(EMG)
一、基本概念 记录肌肉安静和随意收缩状态下及周围神 经受刺激时各种电生理特性的一门技术。 狭义EMG:仅指针极肌电图,即用特殊的针
插入肌肉,收集肌肉的电活动。
广义EMG:神经传导速度、重复神经电 刺激、运动电位计数、单纤维肌电图等
1. 肌肉安静状态下:自发电位(终板电位 和终板噪音)
2. 肌肉轻度自主收缩:MUAP 3. 肌肉大力收缩:募集电位
五. 异常EMG所见
1. 异常自发电位 纤颤电位:神经源性和肌源性损害 正锐波:同纤颤电位 束颤:神经源性损害 复合重复放电(CRD) 复合重复放电:见于

肌电图小讲课 ppt课件

肌电图小讲课 ppt课件

Amp 1: 10-10kHz
New Nerve Other Side MNC F F--W Wa av ve es s SNC ANS Rep Stim H
瞬目反射
◆ 刺激每一侧眶上神经,均可由眼轮匝肌诱发出两 个性质不同的反射成分,刺激侧的早反射和晚反射 及对侧引出的晚反射。
◆ 对三叉神经、面神经和脑干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 重要的临床价值。
MU募集的结果→产生强而有效力的肌肉收缩
运动单位电位(MUP) ◆ 用来区分肌源性与神经源性损害。
神经源性损害:MUP的时限和波幅均增大。 肌源性损害: MUP的时限和波幅均减少。 ◆ 与遗传性肌病不同,肌炎或代谢性肌病的 电生理改变是可以恢复的。 ◆多相波增多在肌源性和神经源性损害均可见。它反 映一个MU的肌纤维放电的不同步性的指标。
对募集到的、 单个MUP的评估
对MUP激活 形式的评估
随机的 呈模式的 亚MUP MUP
random
patterned
sub-MUP
大小 形态 稳定性 募集 干扰型
size shape
stability recruitment
IP
Paul E Barkhaus, 2008, eMedicine
肌电信号的检查
❖ 次强刺激胫后神经 ❖ 诱发小腿三头肌的反射性反应 ❖ 其潜伏期与跟腱反射差不多
5
神经传导检测 • F波 • H反射 • 重复 神经电刺激 • 瞬目反射 • 定量感觉 测定 • 皮肤交感反射 • 体感诱发电 位 • 听觉诱发电位 • 视觉诱发电位
• 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 • 诱发电位 术中监测(IOM)
01
广义的肌电图
02
狭义的肌电图
针电极插入肌肉中,收集针附近 一组肌纤维的动作电位;在插入 过程中、 肌肉处于静息状态下以

肌电图演示ppt课件

肌电图演示ppt课件
鉴别神经源性与肌源性损害
肌电图能够检测肌肉的神经冲动传导和肌肉的收缩反应,有助于鉴别神经源性与 肌源性损害,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肌电图在肌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肌肉疾病
肌电图可以检测肌肉的神经冲动传导 和肌肉的收缩反应,有助于诊断肌肉 疾病如肌炎、肌无力综合征等。
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肌电图检测肌肉的功能状态,可 以评估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调整 。
高频肌电图技术
总结词
高频肌电图技术能够提供更精细的肌肉活动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和诊断肌肉疾病和神经病变。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高频肌电图技术不断发展,其采样频率更高,能够捕捉到更多的肌肉电活动细节。 这使得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肌肉疾病的严重程度,以及神经病变对肌肉的影响。
神经肌肉电生理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肌电图与事件相关电位的区别
事件相关电位主要检测大脑的认知电活动,而肌 电图主要检测肌肉的电活动。
3
适用范围
事件相关电位常用于评估认知障碍和痴呆等神经 系统疾病。
05
肌电图的临床意义与局限 性
肌电图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诊断神经根病变
肌电图可以检测神经根受压或损伤时所引起的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阻滞,有助于 诊断神经根病变。
肌电图的局限性
假阳性与假阴性
肌电图检测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配合程度、电 极放置位置等,可能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
对患者有一定的创伤
肌电图检测需要将电极插入肌肉中,对于患者有一定的创伤和不适 感。
费用较高
肌电图检测费用较高,可能限制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06
未来肌电图技术的发展趋 势与展望
神经传导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强直电位:插入电位延长的一种特殊形式,属针极 插入挪动的瞬间所猝发的高频放电,典型特征是波幅 和频率递增递减。

病理意义:见于肌强直疾病,少数神经源性疾病和肌 源性疾病
轻收缩时异常肌电图
1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电压的改变:偏离正常值的20% 病理意义: 时限延长、电压增高:脊髓前角细胞病变及陈旧性周围神 经损伤、卡压、小儿产伤等 时限缩短、电压降低:肌源性疾病 时限延长、电压降低:周围神经损伤 2多相电位数量增多(>12%) 短棘波多相电位:神经再生早期;肌源性疾病 群多相电位:时限较长,可达20~30ms,见于陈旧 性神经损伤脊髓前角细胞疾病
频率>5Hz)。
2 结果判断和意义 用于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病变的诊断,鉴别 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病变。 (1)突触后膜病变:低频刺激波幅递减,如MG. (2)突触前膜病变:高频刺激波幅递增,如肌无力综合征 和肉毒杆菌毒素中毒。 3 临床应用
五、瞬目反射
1 检测内容
2 结果判断和意义 3 临床应用 (1)三叉神经、面神经通路周围和中枢病变的辅助定位诊断, 特别是脑干外病变的诊断。 (2)判断面神经炎的预后。 (3)眼睑痉挛或面肌痉挛者,潜伏期可以缩短,波幅增高
(2)突触前膜病变:RNS表现为高频刺激波幅递增。 (3)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SFEMG表现为颤抖增宽伴有或不 伴有阻滞,纤维密度正常。

肌肉
(1)近端受累为主
(2)EMG检测结果为肌源性损害,而NCV通常正常。 (3)肌源性损害合并神经源性损害时应主要除外结缔组织 病、包涵体肌炎、遗传代谢性疾病、副肿瘤综合征等。
期缩短。
F波的刺激条件

表面电极的阴极置于神经干的近端,阳极在远端 刺激强度选择阈上30%,频率10~3000Hz,放大倍数 100~500uv/cm,扫描速度5~10ms/cm
针电极插入及肌肉放松时的异常肌电图

插入电位延长:针极插入、挪动时骤然出现电位排放,针
极挪动停止后电位并不立即消失,但数量、频率逐渐减少
以至消失,挪动针极后又重新出现。 病理意义:插入电位延长常见于神经源性疾病,在周围 神经损伤中最常见,肌炎、肌强直中也可见到

纤颤电位:单根肌纤维自发性收缩产生的电位,以起始

不同患者检查有一定的共性,但每个患者临床各不相同,
各有特点,检查应有针对性进行。
正常值的意义和结果的判断

每个实验室应该具有自己的正常值。 实验室诊断是一种概率性诊断。 检测结果正常时应注意的几种情况。
(1)无神经肌肉疾病。 (2)疾病较轻,尚处于正常范围内,需自身前后对比。 (3)测定项目选择不妥或病变较复杂。
诱发电位的LAT(ms)
影响神经传导速度的技术和生理因素

技术因素 温度:皮肤温度降低时,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 年龄:老年人传导速度下降、波幅降低

上肢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比下肢快,近端神经传导速度
比远端快、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运动神经快
影响神经传导速度的病理因素

髓鞘脱失:传导速度减慢
并进行比较,有助于鉴别诊断。

患者存在两种或多种疾病共存或多个部位受累时,需进行 鉴别,这是电生理诊断的难点,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
电生理诊断结论中需注意的问题

描述客观、准确、简捷,尽可能为临床提供最大的帮助 结果的解释必须与临床相结合 能够提示诊断线索,不能进行准确定性,结论中可以提示 是否支持临床诊断。
(4)测定时选择的解剖结构不当。 (5)明确的神经、肌肉疾病,但处于急性期、早期或稳定 期,特别是神经再生等代偿功能较好时,检查可能无法发 现异常。

测定结果异常并排除测定技术因素后,还存在以下几种情 况


检测出的病变能够完全解释患者目前的临床症状。
不能解释临床症状,仅为伴随症状,并非目前临床症状的

神经根
(1)前根受损: 表现为节段性分布的运动功能障碍,EMG
可见相应支配区肌肉神经源性损害和(或)运动神经传导 异常。相应节段棘旁肌EMG也可以异常,与神经丛病变 不同。 (2)后根损害: 有根性分布的感觉障碍,但感觉神经传导
速度测定一般正常。
(3)神经根损害特点 一般为单侧,并以某一个或两个神经
(4)部分PD患者瞬目反射的波幅可以增高。
六、H反射 1 测定参数
2 结果判断和意义 反映感觉传入和运动传出通路的病变,有
助于发现反射弧近端的病变。 3 临床应用 (1)S1神经根病变的诊断 (2)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也表现为异常。
七、单纤维肌电图(SFEMG)
1 测定参数 颤抖(jitter)值和纤维密度以及是否伴有阻滞。
的区别:(1)自发的,时限宽,电压高(2)频率慢,节
律性差,发放不规则 病理意义:常见于前角病变,必须与纤颤、正向电位同时 存在才有意义
群放电位:节律性、阵发性放电,由群化的运动单位电 位组成
强直样电位与肌强直电位

肌强直样电位:针极插入后技法的一系列高频放电,
突然出现、突然消失,波幅和频率通常没有变化
轻收缩时的肌电图

运动单位电位:正常肌肉随意收缩时出现的动作电位

时限:指运动单位电位变化的总时间 波幅:运动单位电位的电压代表肌纤维兴奋时所产生 的动作电位幅度的总和,可通过对最高的正向和负向 间的距离来进行测定


波形:运动单位电位的波形由离开基线的偏转次数决
定。单相、双相、多相电位
肌肉不同程度用力收缩时的肌电图

明确病变的解剖分布是电生理诊断的基本内容
(1)能够通过最少的神经和肌肉检测,获得最多的和足够
的信息,准确反映患者的病变范围。
(2)检查者应将丰富的临床经验与电生理结合

重视病变随时间演变的过程
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动态分析不同阶段的电生
理特点

注意不同检测内容的严重程度和特点以及与临床的相关性,
3 临床意义
(1)前角细胞及其以下的运动神经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轴索损害时, EMG可以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的特点,而单纯脱髓鞘病变没有激发轴
索损害,则EMG通常无异常。
(2)通过选择不同肌肉进行测定,可以协助进行定位。 (3)肌肉肌病
三、F波
1 检测内容
2 结果判断和意义 反映运动神经近端的传导功能,当刺激点
远端正常时,F波异常可以提示神经根、神经丛、近端运 动神经的病变。 F波出现率下降,是脱髓鞘病变最早的表现。 3 临床应用 (1)AIDP和CIDP等神经根神经病的诊断 (2)颈椎病、腰椎病神经根病变的辅助诊断
四、重复神经电刺激(RNS)
1 检测参数:低频RNS(刺激频率5Hz)和高频RNS(刺激
可有肌强直电位, 时限缩短电压下 少量纤颤电位 降多相电位增加 插入电位延长,纤 时限增宽电压增 颤电位、正相波明 大或下降,多相 显增多 电位增加 可有插入电位延长、时限增宽电压增 纤颤电位、正相波 高(常有巨大电 (但不及周围神经 位),多相电位 病变多)常见束颤 增加 电位
干扰相
正常
病理干扰相
肌电图诊断基础及在神经科 疾病中的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卫 华
电生理诊断目的

补充临床的定位诊断:当根据临床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定 位诊断存在困难是更具有价值。 (1)辅助临床明确病变的部位 (2)提高早期诊断的阳性率和发现临床下病变 (3)辅助发现临床不易识别的病变
(4)鉴别中枢和周围神经病变,判断病变累及的范围
运动神经传导(m/s)= 近端、远端刺激点间距离(mm) 近端刺激点诱发电位LAT-远端刺激点诱发电位LAT

感觉神经传导(SNCV) 顺向法:在神经远端刺激,在近端记录神经的感觉电位


逆向法:在近端刺激神经干,在远端纪录神经的感觉电位。
刺激与记录点间的距离(mm)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mm)=
根为主。

神经丛: 一般为单侧受累
(1)相应神经所支配的肌群EMG异常
(2)神经丛感觉纤维处于后根感觉神经节远端,因此病 变时感觉传导异常,与根性病变不同。

周围神经
(1)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2)多发性单神经病
(3)单神经病

神经肌肉接头: 病变时近端肌肉受累明显
(1)突触后膜病变:RNS表现为低频刺激波幅递减。
神经轴突直径改变:

神经轴突断裂,经一定时间后传导性可完全消失 神经轴突变性、再生、直径变细,传导速度减慢,诱发电位波 幅减低


机械压迫:传导减慢或传导中断
缺血:传导速度减慢

神经肌肉疾病肌电鉴别
疾患 放松 轻收缩(MUP) 重收缩 神经传导速度
正常肌 肉
肌病
无自发电活动,可 时限电压正常, 有良性束颤、偶见 多相电位<12 纤颤电位 %

针电极插入及肌肉放松时的肌电图
1 插入电位:指针电极插入挪动和叩击时,因针电极 对肌肉纤维或神经的机械刺激及损伤作用而猝发的
电位
正常肌肉插入电位持续时间短,针电极一旦停 止移动,插入电位迅速消失
2 终板活动 针极插在终板区或肌肉神经纤维引起
3 电静息
肌肉完全放松时,不出现肌电位,示波屏
上成一条直线
为正向、短时限、低电压节律较整齐为其特点。时限大
多<3.0ms,电压<300uv 病理意义:失神经支配;电解质改变;肌炎;肌纤维的 破坏等

正相电位:常为双相,起始呈宽大的正相,其后接
续一负向迤迨
病理意义:失神经支配;电解质改变;肌炎;肌纤维
的破坏等
束颤电位:自发的运动单位电位,与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
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和意义
一、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CV) 1 检测内容:SCV、MCV、SNAP波幅、面积和时限; MCV:末端潜伏期、CMAPs波幅、面积和时限。电位波 形,是否有波形离散。 2 结果判断和意义:( Nhomakorabea)轴索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