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合集下载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5药学综合一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5药学综合一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5药学综合一I 考查目标 (2)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 考查内容 (2)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5)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药剂学专业药学综合一考试大纲I 考查目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药剂学专业《药学综合一》考试是为我校招收药剂学硕士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药剂学专业所必须的差不多素养、一样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进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医药事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及技能、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药学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把握差不多理论及其应用、处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具体来说。

要求考生:1.把握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差不多理论知识及数据处理的差不多分方法。

2.把握临床药物监测及药物动力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3.把握中西药物制剂分析的差不多方法4.把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差不多原理、仪器构造、特点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刻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刻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承诺使用运算器。

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150分,有以下几种题型:名词说明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填空题22空,每空1分,共22分单项选择题8题,每小题1分,共8分多项选择题6题,每小题1.5分,共9分简答题8题,前7小题7分,第8题10分,共59分运算题3题,共34分药物分析(含分析化学)150分,有以下几种题型:名词说明8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填空题6题,每空1.5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8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多项选择题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6~8题,共50分运算题1~2题,共10分III 考查内容一、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1.生物药剂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

2.剂型因素与生物因素的含义。

广东药科大学338生物化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广东药科大学338生物化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主要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与其调控规律等生命现象的本质。

生物化学是生物类、工程类、医学类及药学类众多学科的基础性课程,并在工业、农业和医药产业的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明显的促进作用。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生化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和调控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一章糖的化学
1、糖的基本概念与组成。

2、重要多糖的结构与功能。

3、糖类药物研究与应用。

第二章脂类的化学
1、脂类的概述、分类及生物学作用。

2、单脂的化学。

3、复合脂类的化学。

4、脂类的提取分离与分析。

5、脂类药物的研究与应用。

第三章维生素
1、维生素的定义、命名及分类概述。

2、脂溶性维生素。

3、水溶性维生素。

第四章蛋白质的化学
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元素组成特点: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药学综合》考试大纲(专业学位)考查目标《药学综合》是为招收全日制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设置的选拔性考试科目,含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其中,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为必考科目,药理学、生物化学两门中考生可任选一门。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

评价的标准是药学及相关学科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二、题量、题分及考试时间满分为300分(其中有机化学部分为100分,分析化学部分为100分,药理学或生物化学部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课程药学综合:含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其中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为必考科目,药理学、生物化学两门中考生可任选一门。

有机化学部分考试内容:一、有机化合物命名1、系统命名法饱和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分类:碳原子(伯、仲、叔、季),氢原子(伯、仲、叔)烃基的名称:常用烃基的名称及缩写,如:甲基(Me-)、乙基(Et-)、正丁基(n-Bu-)、苯基(Ph-)、芳基(Ar-)等。

系统命名法原则及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选择含特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主链,从靠近官能团的一端开始编号,取代基命名时排序按“次序规则”。

2、顺、反异构体命名顺、反命名法:两个相同基团在双键同侧的为顺式,异侧的为反式。

Z 、E 命名法:按‘次序规则’,优先基团在双键同侧的为Z 型,异侧的为E 型。

3、含手性碳原子的手性分子命名R 、S 命名法:手性碳原子(C*)构型的确定,先将连在手性碳原子上的四个原子或基团按“次序规则”排序,将次序最低的基团远离观察者,其余三个基团的次序由大到小为顺时针排列时,记为‘R 构型’, 逆时针排列记为‘S 构型’。

广东药科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公示拟招生情况

广东药科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分配公示拟招生情况

序 号 167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制药工程与技术 药物研发与转化 制药工程与技术 制药工程与技术 制药工程与技术 /药物研发与转化 制药工程与技术 制药工程与技术
2 1 1 2 1 1 1
序 号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 2 2 2 1 1 1 1 1 1 2 1
药学 药学 药学 药学 药学 药学
临床药学与应用/药物研发与转 化 药物研发与转化 药物研发与转化 临床药学与应用 药物研发与转化 药物研发与转化
3 2 1 3 1 2

2011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49-《药学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

2011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349-《药学综合》考试科目命题指导意见

关于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初试科目设置的方案
1、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为三门,分别为:第一单元:政治理论,总分100 分;第二单元:英语二,总分100 分;第三单元:药学综合,总分300 分。

2、第一、第二单元的考试全国统一组织;第三单元由招生单位自主命题。

3、第三单元“药学综合”的考试范涉及五门课程,内容和分值比例分别为药物化学(20%)、药剂学(25%)、药物分析学(20%)、药理学(25%)、药事法规(10%)。

4、第三单元“药学综合”的考试难度与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难度相当;考试题型采用以选择题选择题(单选题、多选题)为主。

附件:
1.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设置

览表
2.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命题及考试大纲编制单位一览表
中国药科大学2010 年7 月15 日
附件1: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设置一览表
附件2: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命题及考试大纲编制单位一览表。

广东药科大学349药学综合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广东药科大学349药学综合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药学综合》考试大纲(专业学位)
考查目标
《药学综合》是为招收全日制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设置的选拔性考试科目,含有机化学、分
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药理学。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
本原理和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药
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

评价的标准是药
学及相关学科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二、题量、题分及考试时间
满分为300分(其中有机化学部分为100分,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部分为100分,药理学部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课程
药学综合:含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药理学。

有机化学部分
考试内容:
一、有机化合物命名
1、系统命名法
饱和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分类:碳原子(伯、仲、叔、季),氢原子(伯、仲、叔)
烃基的名称:常用烃基的名称及缩写,如:甲基(Me-)、乙基(Et-)、正丁基(n-Bu-)、苯基(Ph-)、芳基(Ar-)等。

系统命名法原则及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选择含特征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主链,从靠近官能团的一端开始编号,取代基命名时排序按“次序规则”。

2、顺、反异构体命名
1。

2024年广东研究生考试报考点(一共51个)

2024年广东研究生考试报考点(一共51个)

2024年广东研究生考试报考点(一共51个)2024年广东研究生考试报考点公布广东省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共设立51个报考点:广州、东莞、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汕头、梅州、中山、韶关、深圳、珠海、佛山、揭阳、阳江、河源、汕尾、清远、云浮、惠州、潮州市招生办公室(考试院、考试中心)。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美术学院、暨南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金融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惠州学院、韩山师范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航海学院、广东警官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和汕头大学。

2024年广东研究生考试时间安排广东考研网上预报名时间:2023年9月24日至27日,每天9:00—22:00。

广东考研网上报名时间:2023年10月8日至25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广东考研网上缴费:考生成功提交网报信息后,应在报名截止前,通过“网上支付”方式缴纳报考费,逾期一律不再接受补缴费。

网上确认:2023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请考生密切留意报考点相关公告)。

所有考生均应按报考点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核对并确认其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2024考研报名具体流程1. 确定考区和报考学校:考研报名需要确定自己所在的考区和报考的学校。

根据不同地区的高校划分考区,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相应的报名系统进行注册并填写个人信息。

2. 缴费:考研报名成功后,学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金额,在指定的地点线下缴纳报名费用。

缴费成功后,系统会生成报名号,学生可以通过该号码查询自己的考试信息。

3. 准备材料:学生需要准备相关的报名材料,包括个人信息、成绩单、身份证明等。

广东考研时间2024年考试时间科目(12月23日-12月25日)

广东考研时间2024年考试时间科目(12月23日-12月25日)

广东考研时间2024年考试时间科目(12月23日-12月25日)1.考试时间广东2024年考研初试时间安排在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

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月25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

image.png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12月23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综合能力12月23日下午外国语12月24日上午业务课一12月24日下午业务课二12月25日上午业务课二(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安排在12月25日考试的特殊科目考试时间长不超过6小时。

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等由报考点和招生单位予以公布。

2.考试科目1、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

2、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等门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体育、应用心理、博物馆、药学、中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公共卫生、护理、医学技术、针灸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设置三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300分。

会计、图书情报、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设置两个单元考试科目,即管理类综合能力、外国语,满分分别为200分、100分。

3、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全国统一命题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教育学专业基础、心理学专业基础、历史学专业基础、临床医学综合能力(中医)、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管理类综合能力、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法律硕士综合(法学)、经济类综合能力、教育综合。

2018年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情况表(药学学术)

2018年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情况表(药学学术)

一志愿 药学(1007) 药剂学
一志愿 药学(1007) 药剂学
一志愿 药学(1007) 药剂学
一志愿 药学(1007) 药剂学
一志愿 药学(1007) 药剂学
一志愿 药学(1007) 药剂学
一志愿 药学(1007) 药剂学
一志愿 药学(1007) 药剂学
初试成绩
376 378 358 346 333 358 343 331 325 327 340 344 315 308 346 385 338 361 389 392 383 392 358 358 348 345 338 366 361 359 372 342 353 352 343 323
75 74.8
72 71.7 71.7 71.4 78.5
76 76 75.2 75 74.9 73.5 73.4 77.9 74.2 72.3 72 71.9 71.3 70.9 83.2 81 77.7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拟录取
310
41
林华坚
105738070003105 校内调剂 药学(1007) 生药学
304
42
欧晓华
105738070003127 校内调剂 药学(1007) 生药学
338
43
朱金莲
105738070003111 校内调剂 药学(1007) 生药学
319
44
洪彪
105738070003119 校内调剂 药学(1007) 生药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药鉴定学》题库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药鉴定学》题库

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药鉴定学》题库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测定中药材灰分含量时,灼烧温度应是A.400˚C-500˚C B.500˚C-600˚C C.85˚C-105˚C D.95˚C-115˚C E.300˚C-400˚C2.加稀盐酸能产生气泡的结晶体是A.草酸钙结晶 B.碳酸钙结晶(钟乳体) C.硅质晶体D.菊糖结晶 E.橙皮苷结晶3.《中国药典》规定“精密称定”是指被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A.万分之一 B.千分之一 C.百分之一 D.十分之一 E.十万分之一4.知母的来源为A.毛茛科知母的根茎 B.毛茛科知母的根C.百合科知母的根茎 D.百合科知母的根E.百合科毛知母的根茎与块根5.莪术的形状为A.类圆形或扁圆形 B.圆锥形或卵圆形 C.长纺捶形,两端尖 D.圆柱形,有分枝E.长圆柱形,顶端尖6.黄芩粉末中A.可见韧皮纤维呈梭形,无石细胞 B.可见石细胞与油细胞,无韧皮纤维C.可见韧度纤维与草酸钙方 D.可见梭形韧皮纤维及石细胞E.无韧皮纤维及石细胞7.每个维管束周围均有内皮层的中药材是A.牛膝B.何首乌C.大黄D.绵马贯众E.黄连8.折断时有细密银白丝相连的药材是A.桑白皮B.地骨皮C.肉桂D.杜仲 E.秦皮9.牡丹皮中镇痛、解痉和抑菌作用的成分是A.挥发油 B.苯甲酸C.丹皮酚D.丹皮酚原苷 E.芍药苷10.测定膨胀度的药材是A.苦杏仁B.决明子 C.葶苈子 D.牵牛子E.沙苑子 11.北五味子的有效成分为A.木脂素类B.有机酸类C.挥发油类D.生物碱类 E.脂肪油类12下列哪项不是猪苓的特征A.呈不规则条形、块状或扁块状 B.表面乌黑或棕黑色,有瘤状突起C.体重质坚实,入水下沉 D.粉末黄白色,菌丝团大多无色E.草酸钙结晶多呈双锥形或八面形13.下列哪项不是斑蝥的性状特征A.呈长圆形 B.头及口器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和触角各1对 C.背部有黑色革质鞘翅1对,具3条黄色或棕黄色横纹 D.胸腹部乌黑色,腹部呈环节状E.胸部有足4对14.羚羊角不含A.角蛋白 B.脑素 C.磷酸钙 D.磷脂类E.不溶性无机盐15.色棕红或铁青,表面有乳头状“钉头”,断面显层叠状者是A.朱砂 B.雄黄 C.自然铜 D.炉甘石 E.赭石16. 单子叶植物根及根茎断面有—圈环纹,这环纹是A.形成层B.木质部C.石细胞层D.内皮层E.纤维群17. 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气孔指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的气孔数目B.脉岛数是一个表皮细胞下的平均脉岛数目C.栅表比等于单位面积上的栅栏细胞数D.栅表比是一个表皮细胞下的平均栅栏细胞数目E.栅栏组织通常为1层圆形的细胞18. 药典规定黄芪含黄芪甲苷不得少于A.0.010%B.0.020%C.0.040%D.0.050%E.0.10%19.“油头”是形容哪种药材的性状特征A.防风B.白术C.川木香D.党参E.银柴胡20.木类中药的横切面所见射线是A.从中心向四周的辐射状线条,显示射线的高度B.射线是多列长形细胞,从中部向外周横叠着,显示射线的高度。

广东药科大学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广东药科大学350中药专业基础综合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专业学位)
《中药专业基础综合》是为招收全日制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设置的中药基本知
识选拔性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中药学硕士专业
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要求,为提供择优录取的依据。

评价的标准是中药学
及相关学科较优秀的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

一、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含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仪器分析;其中,中药学、
中药化学为必考科目,中药药剂学、仪器分析两门中考生可任选一门。

二、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
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1.中药学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了解中药与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的起源、中药学的发展历史概况。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采集及贮藏
熟悉地道药材的含义,不同部位药材的采集时间,中药贮藏与疗效的关系;
熟悉产地与疗效的关系,采集时间与疗效的关系,贮藏养护中药的主要方法。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
熟悉中药炮制的含义;
熟悉炮制的目的;
了解常用主要炮制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四章中药的作用
掌握中药作用的含义、基本原理;
熟悉中药功效与主治病证的表述方法及相互关系,中药功效的分类。

第五章中药的性能
掌握中药性能的含义及内容,四气的含义、具体表述及阴阳属性,五味的含义及阴
阳属性,升降浮沉的含义,归经的含义及依据;
1。

中国药科大研究生报考指南

中国药科大研究生报考指南

中国药科大研究生报考指南
《中国药科大研究生报考指南》为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尤其是报名录取工作提供了全面的指南。

主要内容有:
一、报考条件
(一)学历要求
申请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应具有大学本科或同等学历;申请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应具有硕士或同等学历。

(二)年龄限制
申请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应年满18周岁,并未超过22周岁;申请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应年满22周岁,并未超过35周岁。

(三)身体健康
考生应身体健康,合格通过中国药科大学规定的体检标准。

(四)学科基础
考生应具有所申请学科的相应学科基础。

二、申请流程
1、在线报名:考生需在网上报名,上传复印件等材料及其他相关资料。

2、缴费:考生需于报名时间内按时缴纳报考费用。

3、体检:考生应参加指定体检机构完成体检,若未达到体检规定标准则不予录取。

4、考试:考生需参加中国药科大学统一安排的入学考试。

5、面试:考生需参加中国药科大学的专业面试。

6、录取:考生的报名资料和考试成绩、面试结果综合判定,结果将及时公布。

三、考试内容
考生必须参加中国药科大学统一安排的政治考试和专业考试,其中政治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政治理论、思想道德、法律法规等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专业考试内容以所报考课程为主。

四、录取结果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录取结果将在报考时间结束以后的一个月内公布,考生可以通过中国药科大学招生院网站查询。

2019年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成绩及拟录取结果

2019年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成绩及拟录取结果

325
86.50
75.75
310
83.83
72.92
319
80.00
71.90
323
64.00
64.30
320
77.60
70.80
383
86.00
81.30
370
85.00
79.50
344
87.20
78.00
358
82.80
77.20
350
84.00
77.00
341
85.60
76.90
367
79.60
一志愿/调 剂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一志愿
调剂 调剂 调剂 调剂 调剂 调剂 调剂 调剂 调剂 调剂 调剂
专业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护理 药学 药学 药学 药学 药学 药学 药学 药学 药学 药学 药学 药学 药学 药学
潘力 麦有群 李舒虹 谢宏艺 高泰衡 吴湧华 董理心
杨炼 周静文
王腾 蓝定明 黄泽钜 陈芷君 赵静静 李基铭 杨若鹏 蔡艳贞 叶煜冰
王楚 余彩雁 许韵然 夏盛芳 秦艺菲 白丽莎
张强 周金雷 陈旭涵 翁琦青 高金风 万仁典 颜一笑
121219000000855 103169210104584 105599210004273 105599210014878 103169210104391 105739550004089 105739550004096 105739550002026 105739550002015 105739550002012 105739550001004 105739550002030 105739550002028 105739550002031 105739550002005 105739550004085 105739550002017 105739550002024 105739550004070 105589360121292 105899021003315 121219000004024 105589360119699 100019008920336 121219000003749 121219000004034 121219000005270 105599210014692 105739070005179 106119029100055 105589360121253 104869306024242 106119029100032 105739070003126 105709567891730 1057390700052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药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卫生综合》考试大纲考试目标《卫生综合》考试范围为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其中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为必考科目,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两门中考生可任选一门。

其宗旨是检验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情况,以及能否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2. 题量、题分及考试时间满分为300分(共三门课程,每门课程100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3. 考试科目含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其中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为必考科目,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两门中考生可任选一门。

一、流行病学(一) 绪论1.流行病学的概念、原理、学科特征和用途。

2.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按研究设计类型分类)。

(二) 疾病的分布1.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

2.主要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计算及用途。

3.散发、流行和爆发的概念。

4.疾病人群、时间和地区分布的描述方法及影响因素。

5.出生队列分析。

(三) 描述性研究1.现况研究的概念和目的。

2.普查的概念。

3.现况研究的设计、实施步骤、常见的偏倚和质量控制方法。

4.抽样调查的样本含量估计方法。

5.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6.生态学研究的概念。

(四)队列研究1.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队列研究的设计、样本大小的估计、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3.队列研究资料中各种率(累计发病率和发病密度)和暴露与疾病的关联指标(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人群归因危险度)的计算方法和流行病学意义。

4.研究对象(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选择。

5.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五)病例对照研究1.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类型、实施步骤、常见偏倚的来源及控制方法。

2.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

3.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因素。

4.OR值及其可信区间的计算方法和流行病学意义。

5.分层分析的概念和方法。

6.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六)实验流行病学研究1.实验流行病学的概念和特点。

2.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类型、设计原则和步骤。

3.真实验和类实验的概念。

4.评价实验效果的主要指标。

5.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优缺点、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七)研究的真实性与病因推断1.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2.病因的概念。

3.病因推断的逻辑方法及因果标准。

4.研究的真实性和变异性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八)筛检1.筛检的概念、应用原则。

2.筛检试验真实性及其评价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及各项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3.检试验可靠性和预测值的含义、计算方法。

4.筛检中的偏倚。

(九)疾病预防策略与措施1.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和预防工作总的策略。

2.疾病的三级预防。

3.疾病监测的概念、工作过程。

(十)传染病流行病学1.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概念、三个环节及其影响因素。

3.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策略和措施。

(十一)突发事件流行病学1.突发事件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2.突发事件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的步骤。

(十二)分子流行病学1.分子流行病学的概念。

2.分子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常用研究方法。

(十三)药物流行病学1.药物流行病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用途。

2.药物不良反应的概念及因果关系评价。

(十四)病毒性肝炎1.甲、乙、丙、丁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流行特征。

2.乙型肝炎的抗原抗体系统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十五)性传播疾病1.性传播疾病的概念、流行特征、流行因素、流行的三个环节及预防。

二、卫生统计学(一)绪论1.卫生统计学基本概念:总体和样本、同质和变异、变量类型、参数和统计量。

2.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编制频数表的方法和步骤。

2.描述定量资料集中趋势的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

3.描述定量资料离散趋势的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和适用条件。

4.百分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定量资料的频数分布表的用途。

(三)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1.相对数常用指标。

2.应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3.制作统计图表的基本要求和规则。

(四)常用概率分布1.二项分布:(1)分布参数;(2)各项统计指标(均数、标准差等)的计算方法;(3)二项分布的分布特征,近似分布及其应用条件。

2.Poisson分布:(1)分布参数;(2)各项统计指标(均数、标准差等)的计算方法;(3)Poisson分布的分布特征,近似分布及其应用条件。

3.正态分布的(1)概念和两个参数;(2)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

4.标准正态分布的概念和标准化变换。

5.正态分布的应用:(1)估计频数分布;(2)制定参考值范围。

(五)参数估计基础1.掌握统计推断的概念。

2.衡量抽样误差大小的样本均数标准误的意义和计算。

3.标准误与标准差的区别。

4.参数估计的概念。

5.参数估计的方法和计算。

6.t分布的图形和特征。

7.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关系。

8.t分布的单侧(下侧或上侧)分位数和双侧分位数的作用。

9.可信区间与参考值范围的区别。

(六)假设检验基础1.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

2.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3.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的异同及选择依据。

4.单样本均数的u检验与t检验及应用条件。

5.配对样本均数的t检验及应用条件。

6.两独立样本均数的u检验与t检验及应用条件。

7.近似t检验的应用条件及方法。

8.一、二类错误的概念。

9.两样本方差齐性检验的方法。

10.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11.α和β的关系、控制α和β的方法。

(七)χ2检验1.χ2检验的基本思想。

2.四格表资料χ2检验的应用条件及相应统计量的计算公式:基本公式(或专用公式)、校正的基本公式(或校正的专用公式)。

3.对四格表资料χ2检验的应用条件和方法。

4.行⨯列表(R ⨯ C表)资料的χ2检验的用途、应用条件、条件不满足时的处理方法。

5.行⨯列表检验的注意事项。

6.四格表资料χ2检验使用确切概率法的应用条件、原理和计算方法。

(十四)横断面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1.率标准化的意义与基本思想。

2.标准化率计算的直接法和间接法。

3.寿命表的概念与分类。

4.编制简略寿命表的方法与步骤。

5.寿命表中主要指标的意义。

(十五)多重线性相关与回归1.多重线性相关的概念。

2.多重线性回归方程中参数的意义及假设检验。

3.自变量筛选的原则和标准。

4.自变量的筛选的常用方法。

三、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一)绪论1.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定义及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的任务。

2.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分类,发生职业病的条件、职业病的特点,我国的职业病的种类。

3.职业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

4.作业心理、作业紧张的概念及职业紧张模式以及职业紧张的控制与干预措施。

5.不同作业静力学和劳动学的特点,劳动过程中可能引起的疾病及预防对策。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1.电离辐射的物理特性、生物学意义。

2.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

3.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

4.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卫生学意义及控制措施。

5.物理性有害因素的特点。

6.高温、低温、异常气压、作业类型及作业接触。

7.噪声和振动的物理特性及评价方法。

(三)职业病的诊断与防治1.职业中毒的概念、临床类型、临床表现、诊断原则、急救与治疗原则。

2.铅作业的接触机会,铅的毒理学。

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其预防措施。

3.汞的毒理学。

汞中毒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其预防措施。

4.刺激性气体的概念、分类、毒作用特性。

刺激性气体的毒作用表现,化学性肺水肿的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

5.窒息性气体定义、分类及毒理。

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毒作用表现,窒息性气体中毒治疗原则。

6.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中毒的毒作用机制及治疗原则和防护措施。

7.苯的毒理学、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慢性苯中毒的诊断。

8.二氯已烷中毒的毒作用表现,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9.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的毒作用特点;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的处理和治疗、中毒的预防和控制。

10.苯胺的毒理学、苯胺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11.三硝基甲苯的毒理学、三硝基甲苯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12.氯乙烯的毒理及氯乙烯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13.含氟塑料单体或在单体、制备过程中的毒性及毒作用特点。

14.农药的概念及分类、农药的管理,农药的毒性及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农药中毒的预防措施。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毒理学,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15.职业肿瘤的预防原则。

16.尘肺的概念、分类。

17.矽肺的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肺的X线表现。

矽肺的诊断原则和方法,矽肺诊断标准。

矽肺的预防。

18.煤工尘肺和硅酸盐肺的概念、病因、病理及X线表现。

19.高温作业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中暑的致病因素、分类、中暑的诊断。

高温作业的卫生标准,握防暑降温措施。

20.噪声对机体的影响,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噪声性耳聋的诊断,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21.手臂振动病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发病机制、治疗和处理原则。

22.电离辐射的作用方式和影响因素。

23.放射性职业病的概念、临床分型及各自的临床表现24.煤焦油及其分馏产品引起的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

25.石油及其分馏产品引起的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

26.橡胶业职业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

27.金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皮肤损害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与预防。

28.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的概念及我国目前已确定的职业肿瘤种类。

职业肿瘤好发部位及病理类型,职业性致癌因素作用特征。

(四)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1.接触评定的概念、接触评定的内容、接触评定的方法。

2.危险度评定的内容与方法。

3.职业环境监测的目的意义。

环境监测数据评价和长期监测计划的规范要求。

4.生物监测的概念、意义及特点。

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概念、分类及管理。

6.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程序。

7.有害作业分级评价方法。

8.通风方法的分类。

全面通风的概念及进行气流组织设计原则。

局部通风系统的类型及用途。

9.个人防护用品的基本概念及不同防护用品的种类。

(五)职业卫生服务与健康促进1.职业卫生服务的基本概念、内容和服务模式。

2.健康监护的概念、方式、内容和方法。

3.作业场所健康促进规划与评分的步骤、内容。

(六)职业卫生法规与监督管理1.我国职业病防治法各章内容。

2.职业病危害项目中申报管理办法。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

4.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5.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6.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