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23页PPT
周宁县春种马铃薯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周宁县春种马铃薯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李秀风一、发生情况经笔者调查发现周宁县春种马铃薯的主要病害包括晚疫病、环腐病、青枯病、疮痂病、病毒病等。
其中,晚疫病为周宁县春种马铃薯种植上常发的重大病害;环腐病、青枯病、疮痂病等细菌性病害在周宁县春种马铃薯种植上中等发生,病毒病轻发生。
现将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介绍如下:二、主要病害1、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Potato Late Blight)是周宁县春种马铃薯上常发的重大病害,防治不当会造成大量薯块腐烂严重影响马铃薯品质。
据调查,该病在周宁县春种马铃薯出苗后30d左右即4月初开始发病,发病率在5%~6.8%之间,病情指数在1.2~1.8之间,到5月下旬到达高峰。
该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喜日暖夜凉高湿环境,因此多雨、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该病发生重。
受侵染的叶片叶尖或叶缘先产生绿褐色水渍状且具浅绿色晕圈的斑点,湿度大时病斑呈褐色并快速扩展,且产生一圈白霉以叶背尤为明显;干燥时病斑扩展减慢,叶片干枯且质脆易裂,没有白霉。
受侵染的块茎初期稍凹陷并出现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病部皮下薯肉也呈褐色,后向四周扩大最终整个烂掉。
2、马铃薯环腐病马铃薯环腐病病原Clavibacter michiganensesubsp.sepe-donicum称密执安棒杆菌马铃薯环腐致病型,或称环腐棒杆菌。
该菌在种薯中越冬,带菌的种薯是其主要的初侵染源。
受害的植株茎叶出现枯斑甚至发生枯萎,块茎维管束变褐腐烂且呈环状,切开用手挤压可见白色菌脓。
3、马铃薯青枯病马铃薯青枯病是典型的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病原Pseu-domonas solanacearum称青枯假单胞菌或茄假单胞菌。
病菌随病残组织或受侵染的种薯在土壤或窖里越冬,且随雨水或灌溉水侵染传播。
受害病株叶脉及维管束变褐,茎部有褐色条纹,湿度大时切面有细菌液溢出;受害叶片上面先萎蔫后全株萎蔫,但植株叶片仍保持青绿色且不凋落;块茎染病较重的切开可见维管束变褐,用力挤会溢出白色粘液,严重的外皮龟裂,内部溃烂如泥。
马铃薯主要虫害的防治
马铃薯主要虫害的防治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马铃薯主要虫害的防治马铃薯从播种到收获,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有许多害虫对它进行危害。
由于害虫的危害,使马铃薯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组织受到损害,影响正常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
特别是它的块茎生长在地下,有许多害虫喜欢吃它,把它咬成孔洞,影响它的品质,降低它的使用价值。
不仅如此,这些害虫在咬伤组织的同时,还带来病害,或为病害入侵提供方便。
所以搞好虫害的防治,是使种植的马铃薯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
(一)地下害虫1、危害与习性:(1)蝼蛄也叫拉拉蛄、土狗子。
蝼蛄的成虫(翅已长全的)、若虫(翅未长全的)都对马铃薯形成危害。
它用口器和前边的大爪子(前足)把马铃薯的地下茎或根子撕成乱丝状,使地上部萎蔫或死亡,也有时咬食芽块,使芽子不能生长,造成缺苗。
它在土中串掘隧道,使幼根与土壤分离,透风造成失水,影响苗子生长,甚至死亡。
它在秋季咬食块茎,使其形成孔洞,或使其易感染腐烂菌造成腐烂。
蝼蛄的成虫和若虫,都是在地下随土温的变化而上下活动的。
越冬时下潜~米筑洞休眠。
春天,地温上升,又上到10厘米深的耕作层为害。
白天在地下,夜间到地面活动。
夏季气温高时下到20厘米左右深的地方活动,秋天又上到耕作层为害。
一般有机质较多、盐碱较轻地里的蝼蛄危害猖獗。
(2)蛴螬也叫地蚕,是金龟子的幼虫。
在马铃薯田中,它主要危害地下嫩根、地下茎和块茎,进行咬食和钻蛀,断口整齐,使地上茎营养水分供应不上而枯死。
块茎被钻蛀后,导致品质丧失或引起腐烂。
成虫(金龟子)还会飞到植株上,咬食叶片。
蛴螬及其成虫都能越冬,在土中上下垂直活动。
成虫在地下40厘米以下、幼虫在90厘米以下越冬,春季再上升到10厘米左右深的耕作层。
它喜欢有机质,喜欢在骡马粪中生活。
成虫夜间活动,白天潜藏于土中。
幼虫有3对胸足,体肥胖,乳白色,常卷缩成马蹄形,并有假死性。
(3)金针虫也叫铁丝虫,是叩头甲的幼虫。
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病毒病病毒病能利用种薯传扬,是马铃薯品种退化的主要缘由。
病毒为害主要有两种:一是皱宿花叶,由马铃薯X病毒和Y病毒混合浸染所造成。
二是卷叶,由马铃薯卷叶病毒引起,病株下部小叶向上卷曲,病叶又厚又脆,变黄,植株矮化。
马铃薯X病毒利用汁液擦伤传扬,Y病毒利用蚜虫和汁液擦伤均可传扬,卷叶病毒利用蚜虫传扬。
温度高时,病毒病发生较重。
防治办法:选用抗病品种及举行脱毒处理。
选用无病毒种薯,田间作业时,注重尽量削减人为传扬,准时喷药防治蚜虫,可用40%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喷杀。
晚疫病又称马铃薯瘟,是生产上的主要病害。
病菌可侵染叶片、茎及薯块。
叶片多从尖端或叶缘开头发病。
病斑黑褐色,水渍状,边缘不显然,湿润时,叶背病斑边缘上生一圈白霉,严峻时植株一片焦黑,发出特别的腐败臭味。
基部受害形成褐色条斑。
薯块发病,病斑不规章,紫褐色,稍凹陷,组织变硬干腐,湿润时变软腐烂,发出恶臭味。
病菌可利用风、雨传扬,在气温20~23℃、湿度较大时简单发病。
防治办法:选用抗病品种及无病种薯,种植前举行种薯消毒,药剂(福尔马林)、温汤消毒均可。
准时拔去中心病株和举行中耕除草。
在当地发病前开头喷1:1:120~150的波尔多液预防。
或用80%代森锌600~8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
环腐病普通在开花期前后开头表现症状,病株枝,茎缩短,叶色褪黄凋萎,叶脉间变黄,产生黑褐色斑块,叶缘略向上卷曲。
轻病薯块外部无显然症状,重病薯块病部变黑褐色,生环状空洞,有时并发软腐病,以致所有腐烂。
病菌主要利用病薯传扬。
防治办法:选用无病种薯,留种和切薯前彻底淘汰病薯,切块时要注重刀的消毒。
发觉病株时准时消退。
注重防治地下害虫,采取轮作,选用抗病品种。
疮痂病疮痂病菌是一种卵菌,只侵犯薯块。
发病初期在薯块上产生褐色圆形或不规章小点,表面粗糙,呈疮痂状硬斑,普通只在薯块皮部发病。
温度高时发病较重。
防治办法:选用无病种薯,留种和切薯前彻底淘汰病薯,切块时要注重刀的消毒。
马铃薯病害防治基础ppt课件
l 硫制剂
l 铜制剂 波尔多液即含有氢氧化铜
合成杀菌剂
l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如代森锰锌、丙森锌、代森锌
l 病害压力大(病原菌基数高) l 需要更频繁使用杀菌剂
25 25
-
杀菌剂抗性管理
负责任的抗性管理措施对于延长杀菌剂使用 寿命非常必要!
FRAC(杀菌剂抗性委员会)给出了抗性管理建议
l 适当使用限制 l 与作用机理不一样的杀菌剂交替使用 l 与作用机理不一样的杀菌剂混用
26
-
26
接触型杀菌剂
简单,无机物
l 种薯质量
l 施肥,灌溉与营养管理
l 种植的深度和间距
l 杀秧
l 收获
l 杂草控制
19 19
-
栽培措施:灌溉管理 对病害发展的影响程度与 灌溉方式有关。
l 湿度越大、叶面越湿 润,病害发生的风险 越高。
灌溉时间也很重要
l 叶面持续湿润的时间 越长,病害风险越高 。
20
-
杀菌剂使用的一般原则
正确识别病害、使用恰当的产品 植物新生部位必须受到保护
4 4
-
病害的起因:植物病原真菌
植物病原真菌的结构是一种菌丝体,由丝状菌丝集合而成。
5
5
-
病害的起因:植物病原真菌
孢子和菌核是其传播和生存的方式。
孢子的结构特征以及菌核特征可以帮助我们鉴别病害。
6
6
-
真菌孢子
其厚壁利于生存(休眠孢子-卵孢子)
7
-
病害的起因:植物病原真菌
主要类别
l 卵菌纲 (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真菌) l 寄生根肿粘菌纲 (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真菌)
l 杀菌剂使用效果不好最重要的 原因,就是用药时机不当! l 当植株生长迅速时,应当缩短 用药间隔。 药液充分覆盖非常重要 l 喷雾必须穿透整个冠层
《马铃薯病害》PPT课件
中国马铃薯种植区划
北方一作区 中原二作区
西南混作区 南方二作区
马铃薯晚疫病
(Potato Late Blight)
马铃薯晚疫病又称疫病、马铃薯瘟, 是一种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 的毁灭性病害。
在多雨、冷凉、适于晚疫病流行的地 Nhomakorabea和年份,植株提前枯死,损失20%-40%。
马铃薯病害的收集与整理
组别:第三组 组员:梁子云 陈旺有 汪 翠云 李亚萍
马铃薯病害分类
真菌性疾病:晚疫病、早疫病、黑痣病、 立枯丝核菌病、粉痂病、叶枯病、 疮痂病、早死病(黄萎病)、 白绢病、干腐病 炭疽病 银屑病
细菌性疾病:黑茎病(黑胫病)、环腐 病、青枯病、软腐病。
病毒性疾病:卷叶病(PLRV)、X病毒病 Y病毒病、S病毒病、M病毒病等
马铃薯早疫病的发病条件 :早疫病对气候条 件的要求不如晚疫病严格,较高的温度和湿度 有利于发病。因此7-8月雨季温湿度合适时易发 病,若此期间雨水过多、雾多或露水重、暴风 雨次数多,发病重。
发生规律 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土壤或种薯上越冬,借
风雨传播,从气孔、皮孔、伤口或表皮侵入,引起发病。病 菌可在田间进行多次再侵染。老叶一般先发病,幼嫩叶片衰 老后才发病。高温多雨特别是高湿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遇有小到中雨或连续阴雨或湿度高于70%,该病易发生和流 行。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6—28℃,当叶上有结露或水滴,温 度适宜,分生孢子经35—45分钟即萌发,从叶面气孔或穿透 表皮侵入,潜育期2—3天。肥力不足、重茬地、低洼地、瘠 薄地、浇水过多或通风不良地块发病较重。
雨水少,温度高,病害发生轻,相对半干旱区较好。
品种抗病性:马铃薯的不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性有很 大差异。马铃薯对晚疫病菌的抗病性以下两种:
长乐市马铃薯病毒病流行原因与防治技术
v a t i o n o n i t s o c c u r r e n c e c h a r a c t e r s a n d t h e ma i n c a u s e f o r p o t a t o v i r u s d i s e a s e s h o w e d t h a t :v a r i e t i e s c o mp l e x i t y ,v i us r — c a r r y — i n g s e e d p o t a t o e s ,c ud r e c u l t i v a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p l e n t y i n s e c t h o s t s ,o p t i ma l c l i ma t e c o n d i t i o n,a n d p o o r e f f e c t o f c h e mi c l a c o n t r o l we r e t h e ma i n f a c t o s r t o c a u s e t h e p r e v a l e n c e o f p o t a t o v i us r d i s e a s e .A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c o n t r o l a n d p r e v e n t i o n me a s u r e or f p o t a t o v i r u s d i s e a s e,w h i c h ma i n l y d e p e n d i n g o n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o f d i s e a s e — f r e e a n d v i r u s - r f e e s e e d p o t a t o ,w a s p u t f o r w a r d
马铃薯主要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马铃薯主要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作者:来源:《农村科学实验》2016年第11期一、马铃薯早疫病1.马铃薯早疫病危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块茎,多从下部老叶开始。
叶片受害:初期有一些零星的褐色小斑点,后扩大,呈不规则形,同心轮纹,周围有狭窄的褪色环晕,潮湿时斑面出现黑霉,严重时,连合成黑色斑块,叶片干枯脱落;块茎受害:块茎表面出现暗褐色近圆形至不定形、稍凹陷,病斑边缘明显,病斑下薯肉组织变成褐色干腐。
2.防治方法⑴选种早熟耐病品种;与非茄科作物轮作2年以上;选择地势高、土壤肥沃的地方种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长势;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气;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枝,减少病源。
⑵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代森锌,肟菌·戊唑醇,或嘧菌酯。
二、马铃薯晚疫病1.马铃薯晚疫病危害症状,多从下部叶片叶尖或叶缘开始。
叶片受害: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边缘有灰绿色晕环,湿度大时外缘出现—圈白霉,叶背更明显,干燥时病部变褐干枯,如薄纸状,质脆易裂;块茎受害:表面出现黑褐色大斑块,皮下薯肉亦呈红褐色,逐渐扩大腐烂。
叶柄受害:形成褐色条斑,潮湿时有白色霉层,严重时叶片萎垂、卷曲,全株黑腐。
2.防治方法⑴选种抗耐病品种;选择地势高、土壤肥沃的地方种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长势;合理密植,保持通风透气;及时清除田间病残枝;建立无病留种地,或脱毒种薯,减少病源。
⑵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代森锌,代森锰锌,或氟啶胺。
三、马铃薯软腐病(细菌性病害)1.马铃薯软腐病危害症状,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贮藏期对薯块为害严重。
茎块受害:初在表皮上出现水浸状小斑,后扩大,并向内扩散,呈现多水的软腐,腐烂组织变褐,湿度大时,表面有絮状菌丝体,间夹小黑色球状物;叶片受害:下部老叶先发病,出现不规则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腐烂;茎受害:髓组织腐烂,病茎上部枝叶萎蔫下垂,叶片变黄。
2.防治方法⑴栽培时加强管理,保持通风透光和降低田间湿度;避免大水漫灌;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石灰消毒。
马铃薯病病发生与防治
2.病原
马铃薯皱缩花叶病是由马铃薯X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两种病毒 复合侵染引起的。
单纯PVX侵染马铃薯后发生轻微花叶,叶片大小与健株无异或 稍有缩小(普通花叶病);
单纯PVY在马铃薯上也表现花叶,以后再形成黑色环死或条斑 (条斑花叶病)。
而两者复合侵染时,即发生皱缩花叶病。
3.侵染循环
皱缩花叶病主要是由带毒种薯传染的,病株所产生的种薯都含有 病毒。X病毒通过接触传染,这种病毒在块茎里是普遍存在的,所以 大多数植株都已感病。因此,决定皱缩花叶病是否发生和发生轻重, 关键在于Y病毒所起的作用。Y病毒不仅可以汁液接触传染,而且蚜 虫也能传染。蚜虫以桃蚜和棉蚜为主,因此,皱缩花叶病的发生与蚜 虫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带有皱缩花叶病毒的种薯播种后,幼苗长大 后就是病株,然后在田间通过蚜虫进一步扩大蔓延和进行再次侵染。 生长后期,病毒主要是在薯块里越冬。
(二)、条点病毒病(重花叶)
1.症状
在马铃薯上引起严重花叶或坏死斑和坏死条斑。 病株初现花叶斑纹后形成黑色的坏死条斑,叶片由下向上 逐渐下垂而干枯。叶片显著皱缩,块茎极小。
2.病原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 病毒颗粒呈弯曲长线状,失毒温度52 ℃,稀释终点1:1000 ,体外保毒期24-36小时。
3.采用无毒种薯 建立繁殖无毒种薯基地 超级原种田应设置在高海拔的冷凉地带,一般生产田可通过夏播 获得无病种薯,种薯基地要远离一般马铃薯生产田,并加强治虫防病 等措施。 有条件的地区可推广马铃薯植株的茎尖培养脱毒方法,即根据大 部分病毒不能到达马铃薯植株生长点细胞中的原理,采用茎尖培养脱 毒方法可获得无毒的马铃薯植株,能有效地控制病毒病。 还可采用实生种薯脱毒。研究证明,三种病毒病都不能通过种子 传染,故利用实生种子直播法可获得无毒的块茎。
马铃薯病害
银屑病症状
银屑病的管理
– 提前收获 – 控制储藏条件 • 保持90%的湿度 • 避免高温 – 无病种薯 – 控制感病植株 – 轮作
mycelial growth
Curative 治疗
Early blight ( ⅠAlternaria solani) Ⅰ马铃薯早疫病
– 症状是叶部病斑,严重时导致萎蔫和早衰 • 薯块也会受感染 – 病菌在薯块或者病残体上存活 – 不象晚疫病那样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发生 • 频繁下雨或者结露时发生侵染 • 适合温度是23-27度 – 感病后2-3天之内出现症状 – 一般发生在后期 – 同心圆斑(有时由于有叶脉的限制,也呈多角形) – 非常有损害 – 必须防治,非常划算
Ⅰ早疫病症状
Early blight (ⅡAlternaria alternata) Ⅱ马铃薯早疫病
• 腐生
• 逆境条件易发生 • 坏死组织上开始发生A. alternata
• 易变化
• 病斑小 • 有时完全防治,不一定 合算 • 和马铃薯品种有关
2种早疫病病原图
A. alternata
A. solani
-活的植物材料(植物残体以及感病茄科杂草) -土壤中的越冬卵孢子
马铃薯晚疫病的管理
– 无病种薯 – 清除田间被感染的薯块 – 清除可能感染的植株 – 起垄种植(增加种植深度以减少被孢子感染的 风险) – 定期田间检查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 杀菌剂 -接触性(多位点)杀菌剂
• 百菌清(达科宁) • 代森猛锌 • 品润 • 易保 -单一位点杀菌剂-举例 • 金雷多米尔锰锌 • 杀毒钒 • 阿米西达 • 霜脲氰 • 霜霉威 • 烯酰吗啉 • 安克 • 抑快净
马铃薯病毒病PPT课件.ppt
马铃薯病毒病--症状
常见的马铃薯病毒病有3种类型。 花叶型:叶面叶绿素分布不均,呈浓淡绿相间或黄绿
相间斑驳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有时伴 有叶脉透明; 坏死型:叶、叶脉、叶柄及枝条、茎部都可出现褐 色坏死斑,病斑发展连接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 死或萎焉脱落; 卷叶型:叶片沿主脉或自边缘向内翻转,变硬、革质 化,严重时每张小叶呈筒状。此外还有复合侵染,引 致马铃薯发生条斑坏死。
以上几种病毒除PVX外,都可通过蚜虫及汁液
摩擦传毒。田间管理条件差,蚜虫发生量大发病重。
此外,25℃以上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或传病,从而
利于该病扩展,加重受害程度,故一般冷凉山区栽植
的马铃薯发病轻。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都会影
响本病的发生程度。
马铃薯病毒病--病害控制
马 铃 薯 皱 缩 花 叶
马 铃 薯 病 毒 病 在 块 茎 上 的 症 状
马铃薯病毒病--病原
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简称PVX)在马铃薯上引起轻 花叶症,有时产生斑驳或环斑
马铃薯S病毒(potato virus S简称PVS),在马铃薯上引起轻 度皱缩花叶或不显症
马铃薯A病毒(potato virus A简称PVA)在马铃薯上引起轻 花叶或不显症
马铃薯病毒病--病害控制
(3)出苗前后及时防治蚜虫。尤其靠蚜虫进行非持久性传毒 的条斑花叶病毒更要防好。使用药剂参见本书蚜虫防治法。
(4)改进栽培措施。包括留种田远离茄科菜地;及早拔除病 株;实行精耕细作,高垄栽培,及时培土;避免偏施过施氮肥, 增施磷钾肥;注意中耕除草;控制秋水,严防大水漫灌。
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摘要介绍了马铃薯病毒病的侵染条件、侵染途径、流行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以期为马铃薯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病毒病;侵染途径;流行规律;防治方法中图分类号s43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7-0118-01马铃薯病毒病也称马铃薯性退化,它是马铃薯重要的病害,通过块茎无性繁殖进行世代累积和传递。
马铃薯病毒病流行较广,危害性大,导致块茎种性下降,甚至失去种用价值,常使马铃薯减产5%~8%。
了解马铃薯病毒病的发病机理、发生条件、侵染途径,并严格按照脱毒种薯的生产程序操作,就能获得高质量的脱毒种薯,确保马铃薯生产持续发展。
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是马铃薯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
1侵染条件一是有马铃薯病毒毒源;二是有传染途径;三是有未感染病毒寄主。
这3个条件相互联系,不断地循环侵染导致病情发展。
此外,田间管理条件差,蚜虫发生量大发病重;25℃以上高温会降低寄主对病毒的抵抗力,也有利于传毒媒介蚜虫的繁殖、迁飞或传病,从而利于该病扩展,加重受害程度;品种抗病性及栽培措施都会影响本病的发生程度。
2侵染途径一是接触传染。
由汁液摩擦保持,如当病株与健株接触时,通过微伤,病毒侵染健株的薄壁细胞;工具、人手及衣服等触及病株沾染病原,病毒未失去活力即可传染致病。
二是昆虫传染。
有些病毒常存在于植株的维管束中,必须借助刺吸口器的昆虫传染,如蚜虫、跳甲等。
3流行规律3.1温度温度对寄主细胞的生活力的影响最为显著。
植物生长的适温也有利于病毒的增殖,高温有利于病毒扩大繁殖。
3.2光照光照的长短会影响植物体内病毒增殖的速度,强光照和长光照有利于病毒的增殖。
3.3营养营养与病毒的增殖及病毒的症状有联系,其中氮及磷营养能影响病毒浓度的增减及病毒症状的轻重,钾的影响一般不明显,但氮与钾的比值过大,易引起病症加重。
3.4生长期一般幼小而生长旺盛的植株易受侵害,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植株感马铃薯病毒病的几率逐渐减小。
马铃薯病毒病
马铃薯病毒病病原:
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简称PVA) 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简称PVY) 马铃薯S病毒( potato virus S简称PVS) 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简 称PLRV)
三、皱缩花叶病病原
• 皱缩花叶病由马铃薯X病毒(PVX)和马铃 薯Y病毒(PVY)两种病毒复合侵染所致。 • PVX:呈线条状,长480~580纳米,寄主 范围广,钝化温度60℃,稀释限点为10000 倍,体外保毒期2~3个月。传染方式为汁液 摩擦传染。 • PVY:粒体呈弯曲长线状,长730纳米,宽 10.5纳米,钝化温度52 ℃,稀释限点为 1000倍,体外保毒期24~36h。传染方式包 括汁液传染、蚜虫传染。
六、防治和控制措施
• ⒉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
较抗皱叶花叶病的品种有白头翁、北京黄、阿果、 和平、渭会2号、克新1号等。较抗卷叶病的品种 有马尔卓、燕子、阿奎拉、渭会4号等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因工程抗病毒育种
六、防治和控制措施
• 3、加强栽培防病
施足有机底肥,增施磷、钾肥。精细整地, 高垄或高埂栽培。生长期及时中耕除草和 培土,适时浇水,严防大水漫灌。 高垄深耕,加强肥水管理。
一、皱缩花叶病症状
• 马铃薯皱缩花叶病发病叶片出现深浅绿色 不均匀病斑,叶尖向下弯曲、皱缩,全株 矮化,叶片、叶脉及叶柄生有黑褐色坏死 斑,使叶柄及茎变脆。病害严重时,全株 发生坏死性叶斑,叶片严重皱缩,自下而 上枯死呈垂叶坏死症状,顶部叶片严重皱 缩斑驳。
皱缩花叶病主要是由带病毒种薯传播病毒,病株产生的种
六、防治和控制措施
• ⒈建立无病种薯繁殖体系
首先,检查种薯是否带毒,检查方法有: (1)血清学检查法 (2)cDNA探针检查方法 (3)RT-PCR检查方法 (4)核酸斑点杂交(NASH) 然后,选用无病毒种薯,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 建立无病种薯繁殖体系 种子田地点与生产田和蚜虫寄主作物有50米以上的隔离区。 播期选择应避开蚜虫活动高峰期,使蚜虫活动高峰与马铃薯 感病敏感期错开,并经常施药治蚜。
马铃薯病虫害及其防治
马铃薯病害有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国内常见的有15种,其中晚疫病、环腐病和病毒病通称马铃薯“三大病害”;马铃薯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等。
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综合运用农业、物理、生物等措施,辅以化学防治,因地制宜,实现全程控制。
1.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主要措施马铃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主要包括植物检疫、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5大类。
(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基础,其基本原理是采用生态的和栽培的措施,来铲除或减少病源与虫源,增强植株生活力和对病虫的抵抗能力,创造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马铃薯病虫害主要农业防治措施包括:①推广马铃薯抗病、抗虫品种,使用无病繁殖材料;②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忌连作,不能直接与其它茄科作物轮作;③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虫株残体和残薯、落叶,以减少越冬或越夏菌量虫量。
(2)物理防治①诱杀法。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采用黑光灯或种植某些诱集植物等诱杀害虫。
如利用害虫的趋黄性用黄板诱杀蚜虫;利用糖、醋、酒配制成糖醋诱杀液诱杀地老虎、金龟子等;利用马粪、麦麸诱集蝼蛄等。
②人工捕杀。
当害虫个体较大、群体较小、发生面积不大时,进行人工捕杀效果较好。
如利用金龟子成虫等具有假死性可振落捕杀;发现地老虎、蛴螬为害后,可在被害株根际扒土捕捉;对活动性较强的害虫也可利用捕虫网捕杀。
(3)化学防治化学农药防治是目前防治病虫草害的最重要的常见手段。
其突出优点是高效快速,使用方便,防治对象广谱,但易导致病虫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污染环境、农药残留等。
因此,在马铃薯生长期间要根据病虫草害发生种类,合理选择农药品种和剂型,遵守农药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喷药质量。
如播种前,应采取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等,喷药时要均匀周到,防止隔株漏行。
如有的害虫躲在叶背,就要向着叶背喷药,喷药一般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阴天或将要下雨时不宜喷药,以免雨水冲刷而影响防效。
马铃薯主要病害、病毒与虫害识别与防治
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不明显;薯块切开后,薯肉
形成淡褐色不规则形的小斑点;晚疫病还可使马铃薯
在存贮期间大批腐烂。
1、马铃薯真菌性病害
晚疫病
防控措施
前期喷洒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大生M-45; 后期喷洒内吸性杀菌剂阿米西达、安克锰锌、金 雷
多米尔锰锌、甲霜灵锰锌; 多次喷施,一般7天1次,轮换用药; 阴雨连绵的天气,增加喷药次数和用药量;
1、马铃薯真菌性病害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
症状:
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病的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幼芽、 茎基部、匍匐茎及块茎。幼芽出土前染病腐烂,造成 缺苗,影响产量。
病斑上或茎基部常覆有紫色菌丝层,有时茎基部生 出大小不等(1至5毫米)块状或片状,散生或聚生的 菌核;病情严重时,可形成立枯或顶部萎蔫或叶片卷 曲。
2、马铃薯细菌性病害
马铃薯疮痂病
防控措施:
在块茎形成和膨大阶段维持较高的土壤水分以保 证马铃薯良好的长势。避免种植有疮痂的种薯。避免 重复种植马铃薯或其他易感疮痂病的作物,例如红甜 菜叶、甜菜、萝卜、甘蓝、胡萝卜、欧洲萝卜(该病 对这些植物影响不大)。采用抗疮痂品种对于防治该 病非常有效。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
真菌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 虫害
一、前言
二、病害分类
马铃薯真菌性病害
马铃薯细菌性病害
马铃薯病毒性病害
其他非病原性因素造成的危害
马铃薯主要虫害
一、前言
危害马铃薯的病虫害有300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病虫 害都会造成马铃薯严重减产。
马铃薯病害主要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害 由真菌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马铃薯
马铃薯有哪些病虫害,有哪些防治方法
马铃薯有哪些病虫害,有哪些防治方法一、生理性病害生理性病害是因为环境条件不适应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而产生的危害。
主要有缺素症、不良气候危害、药害等。
防治办法1、深施足够氮磷钾和有机肥作基肥,2、在发根、发棵、结薯期叶面喷施具解毒作用的均衡养分微肥如得力肥等,3、碰到药害、冷害、高温危害时更要延续叶面喷施二至三次这类叶面肥。
二、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主要包括青枯病、环腐病、黑胫病、软腐病四种。
带病种薯、未腐熟的病株残体等都可成为侵染源。
带病种薯、切刀、中耕机具、运送工具、贮藏场所部可起传染作用。
甚至浸种催芽也能扩大传染。
因此,防治上采纳防治结合就十分须要。
防治办法:(1)生产无病种薯、种薯消毒;(2)轮作;(3)合理间套作;(4)小整薯播种;(5)栽培综合措施:A器具消毒(用酒精或来苏儿(5%)浸包切刀消毒),B种薯消毒(农用抗生素或温水(50度)浸制种薯),C削减农作损伤、清除病残体,D发病早期、风雨前后用农用抗生素或铜制剂淋根、叶面喷雾。
三、病毒病已发觉能侵染马铃薯的病毒有18种,病毒病在田间靠昆虫(主要是蚜虫)或叶片接触而传扬,表现花叶、叶片卷曲或皱缩等茎叶异样现象,并造成巨大损失。
因为日前仍无有效药品治愈本病,因此,防治上主要通过艾美乐、康福多等化学药剂杀灭传毒昆虫,或用种子处理剂―――高巧或锐劲特作包衣处理,从而削减病毒病的传扬。
四、虫害防治蚜虫,防治办法:(1)种薯高巧伴种;(2)通过自然隔离条件,通过栽培办法避蚜;(3)药物防治:艾美乐15000-30000倍液或康福多8000倍液等杀虫剂叶面喷杀蚜虫。
蝼蛄,防治办法:(1)采纳水旱轮作、深耕细耙,不施未腐熟的有机肥;(2)药饵诱杀或药剂防治。
毒饵可用90%敌百虫0.1公斤拌碎白菜叶或炒熟的豆饼粉,拌成毒饵,每亩撒施1.5公斤,诱杀蝼蛄。
也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公斤撒于播种沟内,或用80%敌敌畏乳油的30倍液灌洞杀虫。
地老虎,防治办法:(1)强化田间管理;(2)捕杀、诱杀和药剂灭虫,通过地老虎成虫的趋光性和对糖醋液的特别嗜好,在田间设醋液盆和黑光灯举行诱杀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