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草原上》优质课教案附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原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草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旋律特色,掌握mi、sol、la三音。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草原上》。

2、感觉内蒙古歌舞的旋律特色,体验不同的音乐形象并表现。

三、教学难点:

1、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比较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

2、教学mi、sol、la,并进行以此为基础间的旋律创编。

四、教具准备:

琴、课件、光盘、打击乐器(碰铃、双响筒、三角铁、响板等)、头巾等。

五、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境想象,导入主题。

1、老师导入:

(1)提示“草原”画,放音乐《草原上》,教师表演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师包上头巾,边歌边舞说:“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看!在北方,有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到那里去走一走。”(学生随着老师的动作一起舞蹈,感觉蒙古民族的风土人情)【情景导入,引情激趣,调动学生的“想”。走进“内蒙古”,感受内蒙古风情,了解一定的音乐风格,在教师的舞蹈中,得到了美的体验。】

2、提示课题,简单介绍蒙古族的风俗。(学生在地图中了解内蒙古的位置)

【交流风土人情(音乐背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学习歌曲《草原上》

1、学习歌谱:

(1)聆听歌曲,模唱曲调。

师:“看着这绿草如荫的风光,听着这动听的乐曲,让我们也仿佛转向于无边的大草原。听,草原上的牧人唱起了歌,你们愿意一起来唱唱吗?”(学生一起跟着音乐,用“LA”来演唱歌谱。)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学习特点,采用模仿、律动等学生富有兴趣的形式来进行形象化教学,降低教学难度。】

(2)教学mi、sol、la的唱名,掌握音高。

师:听到同学们动听的歌声,草原上的牧羊人们也想一显身手,不过他们还有个小小的问题,要考考我们——听听,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你能准确地唱一唱吗?

(学生找一找,说一说。)

出示——mi、sol、la,教师用柯尔文手势来表示这三个音(学生跟着教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边表示三个音)。

a、听辨游戏

师:“看,两只小羊听到牧人的歌声,赶紧回到羊圈里来了,可是慌乱中他们跑错了家,你愿意帮助小羊回到自己的家吗?”(学生听辩两组音,按听到的次序排列正确的顺序。)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可以解决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时,注意力难以集中的这一难题。】

b、以mi、sol、la为基础音的旋律创编。

师:“你愿意用这三个新认识的音符编成新的旋律来唱唱吗?”(学生以mi、sol、la为基础音创编旋律)【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效果远胜于教师的反复说教。】

(3)再次完整地模唱歌谱

师:“牧人们看到小朋友帮了他们那么大的忙,再次向我们表示感谢,让我们也再次哼起刚学的小调,畅游在这辽阔的草原上吧?”(学生再次完整地模唱歌谱。)

【巩固练习,为下一步完整学习歌曲打下基础。】

2、有节奏地念歌词

(1)教师按照节奏念歌词边做动作

师:“这么美妙的音乐,怎能不配上一首好听的小诗呢?别急,热情好客的牧人们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朗诵!”——出示歌词(学生聆听后跟着老师念歌词。)

【把念歌词转化为“朗诵诗歌”,调动了学生“听”的兴趣。】

(2)学习歌词

师:“同学们愿意一起念念吗?”(学生边念,边做动作。)

3、完整地演唱歌曲

(1)听音乐,按乐句填词入曲

师:“好美的小诗,好动听的音乐,如果能把它们合二为一体,我想那该是一首多美的歌曲啊!小朋友们也一定很喜欢,那就让我们唱起来吧?”(学生随着老师的琴的音高轻声地演唱全曲。)【学唱歌曲,探究唱法,调动学生的“唱”。】

(2)艺术处理

A、情绪把握

师:“同学们,我们在草原上,有的走着,有的骑着马,可是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生回答:“愉快的、欢跃的”……)

【歌曲的学习已经从歌曲的情境特色、歌词特点、旋律特点找到了突破口,现在用整体感受的方式学习歌曲,保持了音乐的完整性。】

B、歌曲难点强调

师:“那你觉得什么地方我们还需要注意,才能把歌曲唱得更好些呢?”

a、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比较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曲子里,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词唱得长一些?”(生答:“高、照、阔、跑、叫、好;笑、壮、肥应该唱得长一些。”)

【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引导解决了歌曲的难点,为下一环节的创编作好铺垫。】

b、实践练习

师:“同学们真聪明,老师决定奖励一下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对,打击乐器!听听他们的声音,你觉得哪种能表现出长音,哪种可以表现短音呢?”(学生说一说,个别上台演示。)老师指导演奏方法。

【打击乐器在课堂上的利用,并不是单纯为了增添气氛,而是在实践中培养音乐能力,让学生拥有“音乐的耳朵”。此环节也为第(四)环节做了铺垫。】

4、边演唱边律动表现歌曲

(1)“同学们唱得真不错,老师觉得要是能加些优美的动作就更好了”——放《草原上》的歌曲。(学生律动创作,表演歌曲形象)

(2)第二遍表演时,教师做一定指导。(学生随教师一起律动,再次表现歌曲。)

【节奏舞蹈律动,调动学生的“动”。美的旋律更需要美的舞姿,这是进一步理解音乐、体验情感的过程,孩子们通过自我展示的形体之美、神韵之美,诠释音乐运动的内在变化,让学生人人都处于愉悦之中。】(四)课外延伸,创作表现

1、听赏《我是草原小牧民》

师:“草原上牧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哪个小朋友知道他们最擅长的本领是什么吗?看一些小朋友骑着马向我们跑来了,让我们一起打起节奏欢迎他们吧?这首歌跟我们刚学唱的《草原上》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带着疑问来听赏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有比较地听赏,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速度、强弱等音乐元素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2、分小组合作创编

“对啊,我们跟着小牧民们,在骑着马放牧以后,休息一下看看草原上的风景,那是多么有趣的事啊!小朋友们想用什么来表现一下你现在的高兴心情呢?”(学生分小组自选各种与音乐相关的形式,进行创编)【探究表演,才艺展示,调动学生的“创”】

3、表现和互评。(请部分小组表演两段音乐。学生对各种创编的节目进行互评。)

【这环节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空间,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的潜能,最大程度释放和宣泄了内心的情感,升华了歌曲的主题,更从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也在互评和自评中,提高了鉴别、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

师:蒙古族是祖国五十六个民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多收集些关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歌舞的资料,然后大家互相交流。

在饱览了美丽的草原风光和热情的牧民们一起唱歌一起舞蹈之后,我们的内蒙古之行也即将结束!今天是音乐把我们连在了一起,最后老师还有一件小礼物作为这次旅行的纪念品,希望你们能象小鸟一样,插上翅膀,在音乐的殿堂里翱翔!小朋友们再见了!

(请几位小朋友帮助分礼物“简单的自制蒙古民族头饰”,最后和老师在音乐、歌唱、舞蹈中,结束本课。)(六)作业设计

同学们在课后收集些关于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歌舞资料,然后大家互相交流。

课后反思:

一、开展情境教学。为使学生开始对本课感兴趣,导入部分利用了多媒体手段,选用了多张草原照片做的动画,让学生进入课题的情景中,激发他们对美丽草原的爱慕之情,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接着进入主题,让学生在欣赏乐曲的同时思考音乐的表现基本要素,使学生能在无意中掌握了情境与音乐的关系,不同的音乐表现不同的情境,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