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的时间是()
A 1903
B 1840
C 1930
D 1804
2. 心理发展指()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春期 D青年期
3.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是通过采用()
A 道德教育故事 B道德两难故事 C 偶数故事 D对偶故事
4.思维具有单向性刻板性、刻板性、不可逆是()
A 感知运算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阶段
5.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系统的收集、综合和解释并对
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是()
A教学过程 B教学目的 C教学评价 D教学结果
6.勤奋感对自卑感是什么阶段的特征()
A儿童早期 B学前期 C学龄期 D青年期
7.学习任务比较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
A 较高 B较低 C适中 D不确定
8.下列属于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的()
A 能力 B运气 C努力 D任务难度
9.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
A认知内驱动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动力
C附属内驱动力 D学习动机
10. 测验目标的实现程度()
A区分度 B信度 C效度 D可靠度
二、填空题(14分,每空2分)
1.学习与教学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
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是缺乏必要
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技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将对
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3.自我意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迁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
1.图式:
2.人格:
3.学习动机:
4.程序性知识:
5.品德:
四、简答题(共25分,每题5分)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2.如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3.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4.简述柯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的理论5.师生有效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五、论述题(21分)
联系实际,如何促进正迁移?
模拟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 ACBBC 6-10 CBDAC
二、填空题
1.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2.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3.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4.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5.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应付压力、社会支持、专家的出来、教师的休闲。
三、名词解释
1.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直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2.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3.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4.程序性知识:是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识
5.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四、简答题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2)儿童早期(1.5-3岁)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
(3)学前期(3-6、7岁)主动感对内疚感
(4)学龄期(6、7-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
(5)青年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成年早期:亲密感对孤独感
(7)成年中期:繁殖感对停滞感
(8)成年晚期: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2.如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地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运动感知
3.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4.科尔伯格采用“假设两难情境”,编制道德两难故事,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
(1)前习俗道德水平(9岁以下)
包括两阶段: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2)习俗道德水平(10-20岁)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也可叫做维护权威和遵守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阶段(20岁以上)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5.师生有效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1)真诚
(2)尊重与接纳
(3)同理心
五、论述
基本观点
(1)知识观。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对知识的理解,需要个体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而建构,还要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过程。
(2)学习观。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
(3)学生观。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
应用: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学习、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