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

合集下载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症状以及临床治疗的基本方法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方法:对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病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与分析。

全面的分析与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意识状态上的点、出血位置、出血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具体情况。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正传以及发病原因极为复杂,在临床治疗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正确与全面的掌握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临床特点,尽快的进行科学的治疗极为关键。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99-0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1]。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等基本特点。

更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是此病还具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多的特点,并且会导致严重的致残率与死亡率。

目前多主张尽早清除血肿,以减少血肿对邻近正常脑组织挤压,破坏作用,减轻对神经血管的牵拉移位作用[2]。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于临床,hich的治疗有了更好的选择[3]。

1 基本的资料与方法1.1 患者基本资料:所有的入选患者均来自本医院在20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一共有100例。

其中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了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手术,其余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的是传统的内科保守治疗方案。

所有的患者均经过ct检查证实,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基本标准。

观察组共有患者50例,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为34随之72岁,平均年龄水平为59.2岁。

临床表现为深昏迷患者、浅昏迷患者、嗜睡患者等症状。

严重的患者已经开始出现轻度偏瘫和完全偏瘫。

经头颅ct检查发现,基底节区出血32例,丘脑出血9例,皮下层出血9例。

出血量;20~30ml 14例,31~60ml 26例,60ml 以上10例。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评分);0~15分15例,16~30分28例,31~45分7例。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机理及外科治疗进展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机理及外科治疗进展

年 Le e 等…研究发现凝血酶可诱发脑水肿形成 , 凝 伤。这些发现为外科手术治疗 H C IH提 供了理论依
血酶抑制 剂则 可 阻 止凝 血 酶 诱 发 的脑 水 肿 形 成 , 因 据。临床上根据手术 时机的不 同分为超早期 ( 发病
此, 凝血 酶被认 为 是 脑 出 血 后 脑 水 肿形 成 的较 为 重 6h以 内) 早期 ( 、 发病 6— 8h 及延 期手 术 ( 4 ) 发病 4 8
rB ) C F 及凝 血纤溶 系统 的 改变等 , 这些 变化严 重影 响 善 预后 。 H C 的预后 。以往 认 为 , I H 后 血肿 直接 机 械 性 IH HC
2 手 术 时机 和 适应证
压 迫微 循环 可引起 周 围组 织缺 血 , 时血块 凝 缩 、 同 蛋
2 1 手术 时机 的选择 .
此 , 上讲手 术 清除血 肿 , 理论 不但 可解 除其对 周 围脑


l 资料 表 明 , 出 血后 血凝 块 释 放凝 血 酶 的 临床 脑
组织 的压 迫 , 降低颅 内压 , 而且 可打破 由于血 肿本 身 时间大约持续两周左右 , 这与脑 出血后脑水肿持续
此点也表 明凝血酶是 引起 H C IH后脑 所导致 的恶 性 病理 过 程 , 目前 有 关 H C 的治 疗 的时问相符 , 但 IH 措施 尚未 有 一项 被 公 认 为 特别 有 效。深入 研究 水肿形成的主要原 因。此外 , 红细胞溶解产物、 补体
可 高血 压脑 出血 ( C 是 在 高 血压 病 情 况 下 发 障渗 透性 的 明显增 高 , 使脑 组 织水 肿 液 明显增 多 , HH) 生 的脑实质 内出血 , 已成 为危 害人 类健 康 的常 见病 、 加重 脑 水肿 。他 的实 验 还 表 明 , 常 脑 出血 的血凝 通

21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21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21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进行外科治疗21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自理能力、出血部位、出血量、手术时机与疗效关系。

结果:出血部位、出血量、手术时机与疗效有关,手术时机与再出血有关。

结论:出血量在80ml以下外科治疗疗效佳,脑叶出血比基底节、丘脑出血疗效佳,6~24小时为最佳手术时机。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疗效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病人212例分别采用不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12例,男140例,女72例,年龄35~82岁,平均58.2岁。

既往有高血压156例,冠心病26例,糖尿病5例,脑出血3例。

出血部位:基底节丘脑出血163例(破入脑室内27例),脑叶出血39例,出血量应用多田氏公式计算,破入脑室者不包括脑室内出血量:30~49 ml 96例,50~80 ml 87例,>80 ml 29例。

意识状态:按出血后临床分为五级[1]:Ⅰ级:清醒或嗜睡,伴不同程度偏瘫及(或)失语69例;Ⅱ级:昏睡或朦胧,伴有不同程度偏瘫及(或)失语88例;Ⅲ级昏迷,偏瘫,瞳孔等大44例;Ⅳ级中昏迷,偏瘫,瞳孔等大或不等大40例;Ⅴ级深昏迷,去脑强直或四肢软瘫,单侧或双侧瞳孔散大12例。

1.2 发病至手术时间:24小时12例。

1.3 手术方式:根据病人入院时的临床表现,血肿部位及出血量作综合分析判断。

血肿部位较深出血量在30~50 ml且无瞳孔大小改变,采用CT定位微创钻孔抽吸加置管尿激酶溶解术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皮层下出血、小脑出血或出血在50~80 ml,一般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病情较重出血量在80 ml 以上特别是伴有脑疝者采用大骨瓣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

脑出血伴破入脑室者加用脑室外引流。

1.4 疗效评定:根据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标准评分[1]:ADL1: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ADL2: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ADL3:日常生活需要人帮助;ADL4:神志清楚,卧床不起;ADL5:植物生存状态。

神经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神经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前及术后护理

保护呼 吸道通畅 , 预防肺部并发症对 患者极为重要 , 因为高 血压脑 出血术后患者常伴有 意识 障碍 , 患者咳嗽及吞 咽反射 减
弱或消失 , 口腔 呼 吸道 分 泌 物 及 呕 吐 物 误 吸 或 坠 积 于 肺 部 而 发 生 窒 息 及 肺 部 感 染 。保 持 呼 吸 道 通 畅 , 及 时 清 除 分 泌 物 不 仅 可
预防肺部感染 , 还 能减轻脑 缺氧和脑水肿 , 在护理全过程 中必 须 充分重视 。气管切开者 , 并做好 气管切 开相应 的护理。痰液 粘 稠 的患者可行雾化吸入 , 避 免呼吸道分泌物粘稠不易 咳出, 使 用 抗生素预 防呼吸道感染 。
3 . 2 密 切 观 察 血 压 密监 测血 压 、 心率 和药 物副作 用 。
药液有局部 刺激性 , 谨 防外 渗 , 经 治 疗 病 情 已稳 定 , 撤 药 时 要 给
口服降压药巩 固疗效 。 3 3 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 的变化 意识 、 瞳孔常反应高血压脑 出血患者病情 的轻重 , 为护理 的 重点观察项 目, 一 侧瞳孔或 双侧 瞳孔散大 , 对光反应 消失 , 同时 也出现 昏迷 , 常提 示病 情恶 化 , 应立 即报告 医师 , 协助 抢救 。术 后患者定期测 血压 、 脉搏 、 呼吸和体温 , 颅 内压增 高患者常 出现 “ 两慢一高 ” , 即血 压升 高 , 尤 其是 收缩压增 高 , 脉压 增大 ; 脉搏 缓慢 , 宏大有力 ; 呼吸深慢 等 , 此 时要警惕 脑疝 的发 生。当脉搏 每分钟 6 0次 以下 , 呼吸每分钟 l 4以下 , 收缩 压在 1 8 . 6 k p a以上 时应立即通知医师 , 体 温超过 3 8 . 5 ℃ 时应及 时处 理 。头痛 , 呕 吐和视 力障碍 , 为颅 内压 增高 常见 的 3个 主要症状 , 也 应严密

130 例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130 例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130 例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2009 年5 月~2010 年12 月我科收治的130 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资料,总结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手术中的注意要点、术后处理措施等。

结果 130 例全部施行手术治疗,6 个月预后用GOS 评分5 分30 例(23%),4 分60 例(46%),3 分20 例(15.4%),2 分5 例(3.8%),1 分10 例(7.7%),术后放弃治疗5 例(3.8%)。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手术治疗能够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防止和减轻出血后的血细胞分解、脑组织水肿等一系列继发改变所致的恶性循环,术后更有利于血压的控制,能够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基底节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部位,出血一般多由血肿内侧的豆纹动脉因粟粒状微动脉瘤形成后破裂所致[1]。

有文献报告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每年发病率在50/10 万~80/10 万,且目前有上升趋势。

在以前内科保守治疗的病死率高达50~70%,外科开颅手术治疗的病死率在25~30%。

我们回顾性分析2009 年5 月~2010 年12 月我科收治的130 例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例资料,总结外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手术中的注意要点、术后处理关键点等方面的认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30 例,其中男性75 例,女性55例。

年龄最大者81 岁,最小者47 岁。

入院时意识处嗜睡状态35 例,浅昏迷状态50 例,中昏迷状态25 例,深昏迷状态20 例。

双侧瞳孔大小正常110 例,一侧瞳孔散大20 例。

基底节区血肿(广义基底节)65 例(其中破入脑室35 例),脑叶血肿30 例,小脑血肿15 例,单纯脑室内出血20 例。

血肿量处40 毫升~60 毫升 65 例,处70 毫升~100 毫升20 例,处100 毫升以上10 例,脑室铸型8 例,脑室积血12 例,小脑脑内血肿10~20毫升15 例。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治疗计划 。两组肝功 、 肾功和血 常规 检查在治疗 前后 均无显
著变化( P>0 0 ) .5 。
3 讨论
ts reo z eme ie s ( 3 Ne r lg 。 9 4 3 ( ) : ak f c n Al i r d s e J . u oo y 1 8 , 4 7 o h S a
1 M as o a M 。 Iiu H. m p rs n 0 heefcs o c r iie。 tu k gs Co aio {t fet fL-a ntn
D-a iiea d a e y— c m iie o h e o o iiy o fr 一 c m tn n c t l L-a tn n t e n urt xct fann0
治疗效果更加 明显 。 23 安全性 . 5 6例患者在实验 中未发现有死亡或严重不 良 反应 ,6例 L 5 C组 和安慰 剂组 10 的患者都有 很好 的耐 受 0 力 , C治疗组 中, 1 患者反 应恶心 , L 有 个 2个轻 微头痛 , 2个 腹痛 。安慰剂组 中, 个患者腹泻 , 中度 头痛 。无 人退 出 2 1个
Alh i  ̄ ie s : e o t ft eNI DS ADR o kg o p ze me sds a e r p r h NC / 0 DA w r r u
u d rt e a s ie fd p rm e to e lh a d h m a e vc s n e h u p cs o e at n f h at n u n s rie
复, 起膜稳定 和细胞保护作 用等[ 。 5 ]
采用 检 验。 治 疗 组 总 的有效 率 9. 5 对 照组 为 2 8 %, 表 1 两组治疗效果 比较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体会
报 , 9 ,0 1 ) 4 —4 . 1源自5 (0 : 17 5 9 3 7
[】朱凌云, 8 孙侃, 李晓军.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机制研究进展[ . J ]
医学 综 述, 0 ,(4:. 2 8 1) 0 4 7
[】黄 如训 . 卒 C[ . . : 民卫 生出版 社,052 920 9 脑 OM] 3版 北京 人 20 :2.3. [0 1】张媚 ,张 l 脑 卒 中加 重与 高血 糖 的关 系 【. 神 经病 学杂 志,00 临洪. J临床 ] 2 0,
rtc lm s e s o h e el e t p o a e iu u r t s t t c l d a h r g m me h n s r c a im o c s a e f ap s
[]Ol o V i n n As l d e a. rg o i at t k n d b t 5 sn s ia e M, p n K, t 1 P o n s f r s o e i i e c t u s e r a i p t nsA cnrl d r set e td [ . i e lg , 9 , () 4 —4 . a et: t l op c v u yJ D a t o i 1 03 4 : 4 2 9 i o oe p i s ] bo a9 3 2
第 1 第0期 ・ O卷 6 总第 14期 3
2 1 0 2年 3 月 ・下 半 月 刊
t CHI E E M E C NE MODE N DB A C E DU T N S DI I R TN E CA I ON l OF CN i  ̄
荩 代程育 为现 远 教
po oi s d T L P [】 ca e r l c n , 0 4 106 : 33 9 rg s y( U I S) . t N uo a d 2 0 ,1 () 4 —4 . n st u JA S 3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文献标识码: A
高 血 压 脑 出血 是 神 经 外 科 的 常 见 疾 病 , 着 C 及 MRI 随 T
4 手术 方 法 .
发 病 6小 时 内 超 早 期 手 术 18例 , ~ 2 7 7 4
等影 像 技 术 的 广 泛 应 用 , 血 压 脑 出血 的 诊 断 率 得 到 提 高 , 高
较 好 ( <o 0 < o O) 壳 核 出 血 和丘 脑 出 血 的病 死 率 相 对较 高 , 别 达 到 1. %( 4 12 和 2 . (0 1 3 , P . 5或 .1; 分 7 7 3 /9 ) 2 6 3 / 3 ) 预后 相 对 较 差
出 血 未破 人 脑 室患 者 、 期 手术 患 者 ( 早 6小 时 内) < 7 、 O岁患 者 的 预后 相 对 较 好 (P < 0 0 . 5或 d O 0 ) . 1 。结 论 意识 状 态 、 出血 部 位 、 出血 量 大 小 、 出血 是 否 破 入脑 室 、 术 时机 的选 择 及 年 龄是 高 血 压脑 出血 外 科 手术 治 疗 的 主 要 预后 因素 。 手 【 键 词】 高 血 压 脑 出血 ; 术 治疗 ; 后 关 手 预
【 要】 目的 摘 临 床 资 料 。结 果 探 讨 影 响 外科 治 疗 高 血 压脑 出血 预后 的各 种 因 素 。 方 法 回顾 性 分析 3 4例 高血 压 脑 出血 患 者 行 手 术 治疗 的 5
恢 复 良好 5 例 , 5 中残 1 6 , 残 6 例 , 物 生存 2 3例 重 9 植 8例 , 亡 6 死 6例 。G S评 分 2 9分 者 、 C > 出血 量 < 6 者 预后 0ml
并 能 进 行 准确 的定 位 及 定量 , 此 手 术 治 疗 高 血 压 脑 出血 日 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血压脑出
血的外科治疗

脑血管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是人类死亡最常见的三大病
因之一.其年人群发生率在150-200人/10万. 所发生的脑血管疾病
中,缺血性者占75%-85%,脑出血者占10%-15%.自发性蛛网膜下腔
出血者占5%-9%.多年来,虽然神经科学在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
预防及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脑血
管病的根本性防治仍是我们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这里只介绍与高
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有关的内容.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病人自发出现的脑实
质内出血.其致残率和死亡率很高,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内科治疗或
外科治疗,究竟哪一种方法结果更好,早期争论不断.随着CT的问世,
使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快速、准确.其出血部位、出血量、破入脑
室情况、脑水肿程度、中线结构移位及出血后颅内的动态变化均
可直接获得,为选择内科保手治疗还是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依
据。
一.脑出血手术适应征和禁忌征
1.适应征
(1).出血量:一般认为,大脑半球出血量大于40毫升,小脑
出血大于10毫升应行手术治疗,如先采取内科治疗,也应做好一切
术前准备,以便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进行手术干预.
(2).出血部位:浅部出血者优先考虑手术;原发脑室出
血及邻近脑内血肿破入脑室时,宜行脑室引流+尿激酶溶血.
(3).意识状况:意识轻-中度障碍伴缓慢加深者,预示有活
动性出血或继发性损害加重的可能,应积极手术.
(4)、有脑疝或脑疝前期表现者。
2.相对禁忌征
(1).神志清醒、幕上出血量小者.
(2).重度意识障碍并很快出现脑干症状者.
(3).脑干出血.
(4).病前有心、肺、肾等严重全身系统疾病者.
(5).年龄超过70岁,应结合全身情况慎重考虑,并对手术
与否及手术方法进行选择.
(6).发病后血压过高、药物难以控制或伴有眼底出血.
二.手术方法
开颅清除脑内血肿为传统手术方法.随着立体定向血肿
清除术、血肿纤溶引流术及内镜血肿清除术等手术方法的开展,脑
内血肿的外科治疗方法有了更多的选择.由于上述手术方法各具优
缺点,近年来临床上联合使用的报道明显增加,外科治疗的效果也
有了显著提高.
(一).骨瓣或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骨瓣开颅虽然创伤较大,但可在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止
血可靠,减压迅速.还可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术中颅内压变化以及对
术后颅内压进行预判等,决定是否行去骨瓣减压;小骨窗开颅损伤
小,手术步骤简便,可迅速清除血肿,直视下止血也较满意.以基底节
区血肿为例,开颅后十字切开硬膜,于颞上回上缘横行切开皮质约1
公分,可直达基底节区行血肿清除.术后残腔置引流管,以便进一步
引流或术后行血肿纤溶引流.小脑出血以颅后窝骨窗开颅清除血肿
为妥.
(二)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及血肿纤溶引流术
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是指在CT定位并引导立体定向仪
进行精确的血肿穿刺.能以最小的损伤直达目标后碎吸血肿或纤溶
后吸除血肿并安置引流.整个手术过程是在CT监视下进行,可对血
肿排出量进行测定,并能判断有无再出血而采取相应措施.具体方
法是在头皮上作约3公分切口后钻孔,切开硬膜,避开皮质血管进行
以血肿为中心的靶点穿刺.穿刺成功后先行血肿单纯吸除,吸出量
可达70%以上.对于血肿腔内残存的血凝块,可采用CUSA或旋转绞
丝粉碎血块,以达到血肿引流排空.为避免破碎过度可能造成的脑
组织破坏或再出血,可在单纯性大部分血肿吸除后,继续进行血肿
纤溶引流.将尿激酶6000-10000IU溶于2-5ml生理盐水中经引流管
注入血肿区,闭管2-4h后松开引流,每日1-2次.引流管可保留2-8天.
可根据引流液色泽、液量及复查CT所见来决定拔管时间.纤溶法可
诱发再出血,发生率为4%.但有学者认为,由于尿激酶直接注入血肿
腔内,而且定时开放引流,吸收到血液中的有效成分有限,因此,即使
大剂量(每次1000-2000IU)使用,也较为安全.
(三).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
随着神经内镜功能的不断完善,它具有了冲洗、吸引及直
视下观察止血等优点,使之更适合于颅内操作.近年来,应用神经内
镜清除自发性或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报导呈上升趋势.近来有学者将
神经内镜治疗与常规内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
结果表明内镜手术组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明显低于内科组. 内镜手
术清除颅内血肿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和减少出血.内镜清
除颅内血肿主要采用可操作性软质镜进行.只有软质镜才能安全地
插入血肿腔,也可采用硬质镜与立体定向技术相结合来清除.内镜
手术清除脑内血肿应在全麻下进行.在CT或B超定位下穿刺血肿
腔,在不损伤血管壁、周围脑组织及不引起新的出血的前提下尽可
能清除血肿.不强调彻底清除血肿,能达到减压目的即可.然后放置
引流管作外引流,必要时进行血肿腔纤溶引流.如遇有小动脉出血,
可以通过内镜的工作道用高频射频凝固止血.上述几种方法的联合
应运使脑出血手术更加优化,已得到公认.

三.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
(一).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可直接反应病情程度.术前意识
越重,疗效越差.
(二).出血部位 出血部位对预后的影响较大.脑干出血的
病死率很高;深部出血如丘脑出血手术效果较差;脑叶出血手术效
果较好.
(三).出血量 出血量的多少与颅内压,血肿周围脑组织
的继发性损害程度等密切相关.出血量愈多,预后愈差,但还需结合
出血部位进行分析.
(四).术前血压 术前血压≥16KPa,并且难以控制的病人,
手术效果差.
(五).其它因素 有无全身性疾病、是否合并有严重并发
症如消化道出血等,对能否手术及手术疗效有明显影响.病人年龄
被认为不能作单一因素进行考虑,但对年龄较大者,仍须结合并发
疾病进行分析,慎重选择治疗.
(六)、手术者的经验及手术技巧:一定要微创理念,最
小创伤。高血压脑出血一般多在丘脑、内囊、基底节等重要部位,
任何轻微损伤都可导致严重后果,不能用施行外伤性脑出血的观
念和习惯来进行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术中重点应注意几点:1、
避免过度牵拉:最好仅用小号脑压板轻轻分开脑组织即可;2、进
入血肿腔后,小心轻吸,慎勿误吸任何正常及水肿组织,更不能
按处理一般外伤性脑出血的方法,对周围水肿组织进行切除或烧
灼;3、深部操作时尽量少使用电凝,确有活动性出血时,最好在
显微操作下将出血血管从组织中吸出后准确烧灼。总之,脑压板
对深部结构的过度牵拉压迫,电凝对正常组织的干扰、吸引器对
血肿周围组织的过多和盲目吸引,是影响手术质量的三大主要原
因,值得注意和重视。
需要指出的是: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往往年龄较大,高血压
病程较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其它系统疾病,加之出血发病急骤、病
情较重或手术创伤等,全身应激反应多较严重.因此常会出现各种
严重并发症.可导致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常见的并发症有消化道出
血、肺部感染和肺水肿.需进行积极预防和治疗:是否应手术治疗,
要进行上述多因素的综合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