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科学健康饮食文化观及当代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科学健康饮食文化观及当代意义
姚吉成1王君2
(1.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 2.滨州市技工学校山东滨州 256603)
摘要:绿色、健康、科学饮食是21世纪饮食文化发展新趋势。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健康、科学饮食的论述,其中《论语》中记录了很多孔子关于饮食宜忌的言行。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审视其有关健康科学饮食文化观,向世人展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纠正当下许多不科学的饮食习俗,建立绿色、健康、科学饮食文化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论语》;健康饮食文化观;当代意义
Summary:Green health and science is the trends of twenty-first century’s diet developmen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ancient China has many worlds about healthy and scientific diet . “The Analects” has recorded many Confucius’ worlds about the manners of diet .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思想和哲学思想。其中有关饮食方面的言行记录,体现了孔子在饮食方面的科学观点,展现了孔子的饮食食品安全文化观、健康科学合理饮食文化观、饮食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观、饮食有礼文化观等诸方面的哲学世界观,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健康饮食文化观。这些观点是儒学哲学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为后人倡导健康、科学、生态饮食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理论支持。
一、《论语》中的健康饮食文化观
《论语•乡党篇》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和衣食住行,展现了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为人们全面了解孔子、研究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提供了生动的素材。通览
作者简介:姚吉成(1965.4-),男,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副教授,从事区域文化研究;王君,滨州市技工学校,从事烹饪教学。
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软科学)项目“山东民间名小吃产业化发展及开发对策研究”,编号:2009RKB581。
《乡党篇》,至少体现了孔子四方面的较为合理的饮食文化观。
(一)食品安全饮食文化观
《论语》中关于食品安全饮食文化观有:
1.选料方面: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2.烹调方面:失饪,不食。
3.加工方面:割不正,不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4.调味方面:不得其酱,不食。不撤姜食。
5.卫生方面: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沽酒市脯不食。[1]
(二)科学合理饮食文化观
1.营养平衡方面:“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同现代理论中的“营养均衡不偏食”有异曲同工之效。
2.在进食数量方面:“不多食”,与中医理论中的“食不过饱”一脉相承。
3.饮食环境与心情:“食不语,寝不言。”
(三)适时进食自然生态观
《论语》中有:“不时,不食”。笔者认为这句话有两方面含义:
1、强调:不违背农时,爱护自然生态,不合时宜、不合礼制、有悖常理的食物不能吃。《孟子•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即,不到成熟的季节,不要提前或过度采食。古代特别敬畏自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国民间有“四月不食兔肉”的习俗,这与中国自1995年开始,在东海、黄渤海实行伏季休渔制度,都是强调要尊重自然界的生存发展规律。但是,自20世纪末兴起,中国兴起了一阵烂吃、海吃野生动物,过度采食濒危动植的现象,如人们将穿山甲、果子狸等视为美味,莲藕刚刚发出嫩芽就去采食,美其名曰“翠藕”,将大片的发菜连根拔起,寓意“发财”,等等,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学的。
2、饮食,应根据一年四季寒暑时节、天气之变化,定时、定量、规律饮食,避免暴食暴饮,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持人体自身营养、经脉、气息之和谐。如《周礼·天民冢宰》:“凡事和,春多酸,夏多苦,春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再如饮茶,夏天饮绿茶、冬季饮红茶、春天饮花茶等等,都在强调饮食应根据节令变化而调整。[2](四)进食有礼礼俗观
进食有礼礼俗观,体现了古代人际交往中的礼制与和谐。《论语·乡党篇》:“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是对长者之礼。“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是分清等级之礼。《礼记》曰:“祭日月以告君,斋戒以告鬼神,为酒食以召乡党僚友,以原其别也。”食礼在中国民间祭祀鬼神的活动中显得庄严肃穆,在亲朋乡邻的宴饮中显得井井有条,在乡间婚庆、祝寿、生子等宴饮中隆重而热烈,并恪守各自特定的礼仪。饮食环境与气氛融洽和谐,才更有宜于人体健康。
《论语》思想内涵丰富,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影响深远。《论语》饮食思想中的“取与食”、“忠”与“孝”、观念意识上的“礼”与“乐”、审美艺术上的“味”与“和”、实际功用上的“养”与“补”等行为规范源于儒学又发展了儒学,人们通过日常饮食活动,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已被共同遵守,维护并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了儒学“化民成俗”“约定俗成”的教育功能。随着生态、低碳、健康饮食消费理念的不断深化,儒学思想中的健康饮食观,将继续引领齐鲁乃至世界饮食文化潮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从古代看当下的食品安全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本能需要,也是第一需要。远古时期,古人“逐水草而居”,过着“生吞活剥,茹毛饮血”、“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原始生活,民多患肠疾,寿命较短。神农之时,神农氏遍尝百草,别五谷,教民稼穑,收获粮食;燧人氏钻木取火,使民“炮生为熟”,去肠疾、寿命延;伏羲氏“教民渔畋”、“煮谷为饭”,人类进入烹饪史中的“粒食”熟食阶段。在追求食物资源以裹口腹之需的过程中,人们不断探索、发现、发明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包括天文地理知识、生物生长自然规律、与农业生产有关系的二十四节气变化等方面的知识,包括饮食与健康方面的知识,习得各种劳动技能,也包括食品制作方面的技能,如制造各种生产、生活工具、耕种、烧陶、冶金,懂得烧、烤、煮、烹等方面的技能,进而形成一定的思想观念,影响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饮食礼仪、饮食习俗等。
这些探索过程,始终围绕着“饮食强身”与“饮食安全”“健康长寿”等开展,可食食物的种类及其数量是否充足、那些东西好吃、无毒、又有营养等等,都是人们实践考察的对象。孔子总结前人饮食实践,总结出了健康合理的饮食方式,传授给弟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