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陶瓷工艺的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
中西陶瓷文化
主编:412全体室友
目录
第1节 中国陶瓷
1.1 中国陶瓷的发展史 1.2 中国陶瓷成型加工工艺 1.3 中国陶瓷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1.4 中国陶瓷的创新设计
第2节
西方陶瓷
2.1 西方陶瓷的发展史 2.2 德国的陶瓷工艺 2.3 法国的陶瓷工艺
中国陶瓷
史中 国 陶 瓷 的 发 展
史中 国 陶 瓷 的 发 展
3.宋元时期的陶瓷文化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历史時期,各地新兴窑场 不断,涌现出不少驰名中外的瓷窑。所谓五大名窑——定、 汝、官、哥、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6]。定窑,也称粉定, 以烧白瓷而著称,碗、盘制品彩覆烧工艺,口沿上不施釉,俗 称“芒口”汝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烧造工艺达到了 中国陶瓷史上的极致。官窑的瓷器釉色胎骨坚薄,釉色翠美 清新,腴润如脂,纹片纵横,飘逸流畅。哥窑,又称章窑。瓷器 造型端庄古朴,器身釉色滋润腴厚,传世者祢足珍贵。钧窑 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兼烧黑瓷及白地黑花瓷,以其“入窑 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7] 。宋瓷在工艺 上取得较高成就,形成品种丰富多彩、造型简洁优美、装 饰方法多种多样。官私名窑名瓷都风格各异,有的清秀、 有的浑厚、有的典雅、有的绚丽、有的淳朴、有的民间色 彩浓厚、百花争艳,个现独特的风格之美。 元代由于战 乱,打击了制瓷业,但制瓷业工艺仍有新创新,出现了青 花瓷和釉里红技法。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硬质原料 拣选 粉碎 配料 软质原料 风化 除杂 混炼 成型
干燥
装饰、上釉
煅烧
釉料制备
加工
检验包装
风化
拣选
装饰、上釉
1.2.1 成型
陶瓷成型:就是把准备好的原材料加工成一定形状和 尺寸的半成品的过程。根据坯料(可塑泥料、粉料、 浆料)的不同,成型的方法主要三种:可塑法成型、 注浆法成型、干压法成型。
1.2.2 坯体的干燥
坯体干燥方法:自然空气干燥、热空气干燥、辐射线干 燥、微波干燥等。
1.2.3 坯体装饰
a.化妆土装饰;
b.划花装饰
c.刻花梅瓶 d.贴花足碗
e.印花碗
f.剔花罐
g.镂空瓶
h.釉上彩鼻烟壶
j.雕塑装饰1.2Fra bibliotek4 上釉釉:是硅酸质材料;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或者 是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一般釉层厚度为0.1~0.3mm,加入金 属氧化物会改变釉色。
1.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制造粗糙、古朴,多以实用为主。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瓷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以仰韶文 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为代 表,其主要品种有灰陶、彩陶、黑陶和几何印纹陶等。
史中 国 陶 瓷 的 发 展
2.夏至两晋时期 商朝陶器,总体上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样式,在种类上 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周代陶器的重要发展,是陶器应用到了 建筑方面,如版瓦、简瓦、瓦当、瓦钉、阑干砖等。两汉时 期,釉陶大量替代铜质日用品,从而又使陶器得到迅速发展。 汉代的釉陶已发展到很高阶段,这是由陶向瓷过渡的桥梁。 西晋时期,国家的稳定,越窑的青瓷的烧造又有了提高。
史中 国 陶 瓷 的 发 展
4. 明清时期的陶瓷文化 明代以前陶瓷釉色以青为主,明代以降则白瓷为大宗,为瓷 器的装饰创造了物质条件。 清初制瓷技巧更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清代前期和中期,从整 个社会来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社会经济进人了一个繁 荣时期,我国制瓷工艺达到了历史高峰,造瓷技术有更大进步, 凡是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
(三)上釉的方法
拓釉法、吹釉法、浸釉法、荡釉法、轮釉法。
1.2.5
窑炉烧结
烧结也称烧成,是将半成品,经高温焙烧,使其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最终达到瓷化状态的过程。
不同瓷器的烧制温度有差异:一般1100~1300度
陶瓷灌浆铸造方法
滚压法的操作顺序
(2) 注浆法成型
注浆成型法:即把制备好的陶瓷泥浆注入多孔的性模型内, 由于多孔性模型的吸水性。在贴近模壁的泥浆先干,当泥 层厚度达到要求时,把剩余泥浆倒出。从而得到模型的方 法。
在前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改进出压力注浆和离心注浆
(3)干压法成型
干压法:将配料(水分含量在7%以下)拌匀并在较高的压力下压 制成型。制品尺寸准确,机械强度高。
(1)
釉的主要作用: 可增加坯体的强度; 防止多孔性的坯体内装液体的渗漏; 增加坯体表面的平滑,易于清理; 具有装饰性,可增加陶瓷的美观; 具有对酸碱的抗蚀性;
(二)釉的制备及分 类 釉的制备
a.用土和岩石原样 b.用a熔融后的玻璃质“熔块”
釉的分类:
制成物品种类分;陶器釉、炻器釉、瓷器釉等 釉的主要助溶剂分;石灰釉、灰釉、长石釉等 釉的外观分;透明釉、失透釉、无光釉等
史中 国 陶 瓷 的 发 展
3.隋至元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突出发展的时期。 陶瓷发展到隋唐,也进入一个繁荣成长的阶段。唐三彩是一 种低温铅釉陶器,因经常使用黄、绿、褐三种色彩得名,一 般作为陪葬品,分为器皿、人物、动物,是我国古代陶器工 艺的精品。
青瓷
三彩胡人牵骆驼俑
(1)可塑成型:利用泥料的可塑性,将泥料塑造 成各种形状坯体的工艺过程。日用陶瓷的基本方法 有,拉坯、印坯、旋坯、滚坯、滚压、挤压等。
a.旋坯成型:是将泥料掼于旋坯机上旋转着的石膏模 中,再利用样板刀的挤压力和刮削作用成型的方法。
b.挤压成型:将真空炼制泥料放入挤压机中,用螺杆 施加压力,把泥料挤出口模成型的方法。粉料较细 c.拉坯成型:也称手工拉坯,是在转动的转台上完成 的。要求坯泥即有“挺劲”又能自由延展。 d.雕塑和印坯:基本上是靠手工完成的,其生产效 率较低。
斗彩
珐琅彩瓷
1.2 中国陶瓷成型加工工艺
陶瓷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粉状化合物,经过成形和高温烧结制成的, 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构成的多晶固体材料。 陶瓷生产工艺就是以相图和高温物理化学为理论基础的矿物合成工 艺。主要步骤为原料配制、坯料成型、窑炉烧结。
1.2.1 原料配制 原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流程、工艺条件的选择。陶 瓷生产的最基本原料是石英、长石、黏土三大类和其他一些化工原料。
中西陶瓷文化
主编:412全体室友
目录
第1节 中国陶瓷
1.1 中国陶瓷的发展史 1.2 中国陶瓷成型加工工艺 1.3 中国陶瓷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1.4 中国陶瓷的创新设计
第2节
西方陶瓷
2.1 西方陶瓷的发展史 2.2 德国的陶瓷工艺 2.3 法国的陶瓷工艺
中国陶瓷
史中 国 陶 瓷 的 发 展
史中 国 陶 瓷 的 发 展
3.宋元时期的陶瓷文化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极其辉煌的历史時期,各地新兴窑场 不断,涌现出不少驰名中外的瓷窑。所谓五大名窑——定、 汝、官、哥、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6]。定窑,也称粉定, 以烧白瓷而著称,碗、盘制品彩覆烧工艺,口沿上不施釉,俗 称“芒口”汝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青瓷器,烧造工艺达到了 中国陶瓷史上的极致。官窑的瓷器釉色胎骨坚薄,釉色翠美 清新,腴润如脂,纹片纵横,飘逸流畅。哥窑,又称章窑。瓷器 造型端庄古朴,器身釉色滋润腴厚,传世者祢足珍贵。钧窑 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兼烧黑瓷及白地黑花瓷,以其“入窑 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7] 。宋瓷在工艺 上取得较高成就,形成品种丰富多彩、造型简洁优美、装 饰方法多种多样。官私名窑名瓷都风格各异,有的清秀、 有的浑厚、有的典雅、有的绚丽、有的淳朴、有的民间色 彩浓厚、百花争艳,个现独特的风格之美。 元代由于战 乱,打击了制瓷业,但制瓷业工艺仍有新创新,出现了青 花瓷和釉里红技法。
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硬质原料 拣选 粉碎 配料 软质原料 风化 除杂 混炼 成型
干燥
装饰、上釉
煅烧
釉料制备
加工
检验包装
风化
拣选
装饰、上釉
1.2.1 成型
陶瓷成型:就是把准备好的原材料加工成一定形状和 尺寸的半成品的过程。根据坯料(可塑泥料、粉料、 浆料)的不同,成型的方法主要三种:可塑法成型、 注浆法成型、干压法成型。
1.2.2 坯体的干燥
坯体干燥方法:自然空气干燥、热空气干燥、辐射线干 燥、微波干燥等。
1.2.3 坯体装饰
a.化妆土装饰;
b.划花装饰
c.刻花梅瓶 d.贴花足碗
e.印花碗
f.剔花罐
g.镂空瓶
h.釉上彩鼻烟壶
j.雕塑装饰1.2Fra bibliotek4 上釉釉:是硅酸质材料;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质层,或者 是一种玻璃体与晶体的混合层。一般釉层厚度为0.1~0.3mm,加入金 属氧化物会改变釉色。
1.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制造粗糙、古朴,多以实用为主。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瓷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以仰韶文 化、屈家岭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为代 表,其主要品种有灰陶、彩陶、黑陶和几何印纹陶等。
史中 国 陶 瓷 的 发 展
2.夏至两晋时期 商朝陶器,总体上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样式,在种类上 并没有多大的发展。周代陶器的重要发展,是陶器应用到了 建筑方面,如版瓦、简瓦、瓦当、瓦钉、阑干砖等。两汉时 期,釉陶大量替代铜质日用品,从而又使陶器得到迅速发展。 汉代的釉陶已发展到很高阶段,这是由陶向瓷过渡的桥梁。 西晋时期,国家的稳定,越窑的青瓷的烧造又有了提高。
史中 国 陶 瓷 的 发 展
4. 明清时期的陶瓷文化 明代以前陶瓷釉色以青为主,明代以降则白瓷为大宗,为瓷 器的装饰创造了物质条件。 清初制瓷技巧更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清代前期和中期,从整 个社会来说,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社会经济进人了一个繁 荣时期,我国制瓷工艺达到了历史高峰,造瓷技术有更大进步, 凡是明代已有的工艺和品种,大多有所提高或创新
(三)上釉的方法
拓釉法、吹釉法、浸釉法、荡釉法、轮釉法。
1.2.5
窑炉烧结
烧结也称烧成,是将半成品,经高温焙烧,使其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最终达到瓷化状态的过程。
不同瓷器的烧制温度有差异:一般1100~1300度
陶瓷灌浆铸造方法
滚压法的操作顺序
(2) 注浆法成型
注浆成型法:即把制备好的陶瓷泥浆注入多孔的性模型内, 由于多孔性模型的吸水性。在贴近模壁的泥浆先干,当泥 层厚度达到要求时,把剩余泥浆倒出。从而得到模型的方 法。
在前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改进出压力注浆和离心注浆
(3)干压法成型
干压法:将配料(水分含量在7%以下)拌匀并在较高的压力下压 制成型。制品尺寸准确,机械强度高。
(1)
釉的主要作用: 可增加坯体的强度; 防止多孔性的坯体内装液体的渗漏; 增加坯体表面的平滑,易于清理; 具有装饰性,可增加陶瓷的美观; 具有对酸碱的抗蚀性;
(二)釉的制备及分 类 釉的制备
a.用土和岩石原样 b.用a熔融后的玻璃质“熔块”
釉的分类:
制成物品种类分;陶器釉、炻器釉、瓷器釉等 釉的主要助溶剂分;石灰釉、灰釉、长石釉等 釉的外观分;透明釉、失透釉、无光釉等
史中 国 陶 瓷 的 发 展
3.隋至元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突出发展的时期。 陶瓷发展到隋唐,也进入一个繁荣成长的阶段。唐三彩是一 种低温铅釉陶器,因经常使用黄、绿、褐三种色彩得名,一 般作为陪葬品,分为器皿、人物、动物,是我国古代陶器工 艺的精品。
青瓷
三彩胡人牵骆驼俑
(1)可塑成型:利用泥料的可塑性,将泥料塑造 成各种形状坯体的工艺过程。日用陶瓷的基本方法 有,拉坯、印坯、旋坯、滚坯、滚压、挤压等。
a.旋坯成型:是将泥料掼于旋坯机上旋转着的石膏模 中,再利用样板刀的挤压力和刮削作用成型的方法。
b.挤压成型:将真空炼制泥料放入挤压机中,用螺杆 施加压力,把泥料挤出口模成型的方法。粉料较细 c.拉坯成型:也称手工拉坯,是在转动的转台上完成 的。要求坯泥即有“挺劲”又能自由延展。 d.雕塑和印坯:基本上是靠手工完成的,其生产效 率较低。
斗彩
珐琅彩瓷
1.2 中国陶瓷成型加工工艺
陶瓷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粉状化合物,经过成形和高温烧结制成的, 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构成的多晶固体材料。 陶瓷生产工艺就是以相图和高温物理化学为理论基础的矿物合成工 艺。主要步骤为原料配制、坯料成型、窑炉烧结。
1.2.1 原料配制 原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流程、工艺条件的选择。陶 瓷生产的最基本原料是石英、长石、黏土三大类和其他一些化工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