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不到”中演绎课堂别样精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想不到”中演绎课堂别样精彩

学生都“知道”了,课该怎么上?这是广大一线数学教师经常遇到、倍感纠结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顾志能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就这一问题在如何直面应对、寻求对策、突破瓶颈和走出困境等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他以学生“想不到”的导入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测量需要,以学生“想不到”的测量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测量热情,以学生“想不到”的接纳方式来点燃学生的验证激情.............. 这样通过深度挖掘看似学生

都“已知”但却“想不到”的东西,生动演绎了数学课堂的别样精彩。现采撷三个教学片段,与同人们一起赏析。

一、巧妙设问:以学生“想不到”的导入方式,引发学生的测量需要

【片段一】师: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和,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生:我们老师说过,三角形内角和永远都是180°。

生:三角形不管什么形状,不管什么大小,内角和永远都是180°。

(全班学生没有一个不举手的,回答问题时还略有不屑)师:有这样的结论?真的吗?我不信!

师:(课件出示图1 )请看大屏幕,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多少度?

生:180°。

师:现在,如果在这个三角形中添一条线,想一想,它会是什么样子呢?(出示图2 )现在将它们分开(出示图3),现在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又分别是多少度了呢?

(学生有说90°的,瞬间又改口说180°;也有学生说180°,但显然“口气不硬”)

师:一个大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现在分成了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内角和还是180°?真的吗?我不信!你有什么办法说服我?

生:老师,那我们量一量,看看到底是多少度。

【评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顾老师直面学生的“已知”一一三角形不管什么形状,不管什么大小,内角和永远都是180°,开门见山,直奔课题。通过两次巧妙设问,以学生“想不到”的导入方式,引发学生的测量需要。一是面对学生自恃对即将学习内容“已知”的不屑之情,教师抛出“有这样的结论?真的吗?我不信!”之问;二是依托将一个大三角形一分为二成两个小三角形的图形变式,针对学生处于“底气不足”之时,教师再次表达“疑惑心理”一一“真的吗?我不信!你有什么办法说服我?”从而水到渠成地促发学生主动提出“老师,那我们量一量,看看到底是多少度”的测量需求。由此像呼吸一样自然地引

发了学生主动进行测量的实践行动,让学生自觉经历内角和这个

知识形成的必由过程――测量计算。

二、另类测

以学生“想不到”的测量方式,激活学生的

量:

测量热情

【片段二】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很特别的量法,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样测量的吗?

师:好!现在,我可要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学的小眼睛最

亮!小脑袋最灵!

(借助学生的一个三角形,在实物展台上边演示边讲解如下过程,如图4。重点是让学生看懂铅笔的转动,实际就是在依次“测量”三个内角)

师:请同学注意观察啦,现在铅笔的笔尖朝哪个方向?我现在测量的是哪个角?现在呢?现在呢?现在笔尖却变成朝哪个方向啦?跟?_始正好怎么样啦?(正好相反)

师:笔尖原来朝着右边的,“量”了三个角之后,朝着左边

了。由此,你们想到了什么角?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绕着铅笔有橡皮擦的一端旋转了几周?是多少度?这说明,这三个角的度数之和是多少呢?一一180°。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用这种方法试量一下?

教室里一阵“骚动”,每个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这样的测量

【评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顾老师抓住“人人都有对新鲜事

物感兴趣”的心理特征,将学生“已知”的测量方法(用量角器量)进行“改头换面”,以“新”的、学生“想不到”的测量方法(转铅笔)取而代之,让学生产生陌生感、新奇感,引起学生有意注意,促使产生迫切想知道教师是怎样使用铅笔进行测量的心向。此时此刻,学生个个小眼睛发亮,人人小脑袋飞转,都在思考“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在明白转铅笔测量的原理之后,“每个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这样的测量”,从而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测量热情。

三、顺学而导:以学生“想不到”的接纳方式,点燃学生的验证激情

【片段三】师:如果不量,不转铅笔,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检验你手头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吗?请每人独立思考。

生:(良久)老师,我有个办法,就是有点残忍,不知道行不行?

师:好,那就请上来介绍一下你所谓“残忍”的方法吧。生:我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刚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拼的时候又要注意什么?生:我先把三个内角分别标上序号,然后撕下来,撕的时候要保留每个角的边和顶点,拼的时候要把角的顶点重合,边也要重合。

师:你是怎么知道拼成的是平角?生:我用直尺验证了,角的两边呈一条直线。师:谁来点评他的方法?生:这样撕拼,很快。

生:我觉得他的做法挺实用的。师:他居然敢把角撕下来去拼,胆子真的够大!的确,有些发明创造往往就是从破坏开始的!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残忍”一把?

热烈的气氛再度上演……

【评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顾老师首先提出“如果不量,不转铅笔,你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检验你手头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吗?”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良久,有学生怯生生提出了“残忍”的方法,之所以说“残忍”,是因为学生从未经历过把学具先搞坏再利用的操作活动。学生“想不到”教师居然这么爽快地接纳了他的想法,并要求自己上台现场演示。接着,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围绕“撕拼”细节引导学生思考“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拼的时候又要注意什么?”“你是怎么知道拼成的是平角?”等一连串问题,在师生、生生智慧的对话和思维的碰撞中,所有学生都觉得心中“痒痒”的,迫切也想“残忍”一把,由此动手实践验证的激情再度上演。

总之,一节看似学生都“已知”的课,就是需要这样的“想不到”。小学生的“已知”,往往只是表面的“已知”,仅仅听到或看到了某个数学的结论而已。他们对这个结论是如何生发的,并没有深入思考。况且个别学生的“已知”,并不能代表全体学生的“已知”。因此,教师只有深入分析学生“已知”背后的“未知”,深度挖掘学生“想不到”的东西,才能生动演绎数学课堂的别样精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