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题羊群效应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中国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研究》报告

金融1001 胡倩露0121015940319

文章通过对“羊群行为”的不同研究者的理论研究,提出了羊群行为的具体定义,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由于羊群行为是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性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也和金融危机有密切的关系。

“羊群行为”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其形成有许多原因,文章结合三种不同的模型,对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提出了三种主流理论:

(1)基于信息不完全的羊群行为理论:信息不确定能够导致羊群行为。投资者如果能掌握市场中的所有信息,那么他是不必通过观察他人的决策来决定自己的决策的。但是由于金融市场是完全开放的,而且不断有信息流入市场中,信息变化速度很快,信息变得十分不确定。此时投资者容易产生跟风行为,而且市场条件变化越快,羊群行为越容易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采取一种他们认为的“简捷”方式,从他人的交易行为中获取信息,这样很容易导致羊群行为。

(2)基于声誉的羊群行为理论:如果一个投资经理对于自己的投资决策没有把握, 那么明智的做法是与其他投资专家保持一致, 当其他专家也这么考虑时, 羊群行为就产生了。如果几个投资经理相继做出投资决策,每个人都模仿第一个进行选择的投资经理的决策。最终,如果投资是有利可图的,好的信号将占优。私人信息最终将不会体现在投资决策中,因为所有投资经理都会跟随第一个投资经理做出决策。

(3)基于报酬的羊群行为理论:如果投资经理的报酬依赖于他们相对于别的投资经理的投资绩效,这将扭曲投资经理的激励机制,并导致投资经理所选择的投资组合无效,从而产生羊群行为。代理人和他的基准投资经理人都有着关于股票回报的不完全信息。基准投资人先进行投资,代理人观察基准投资人的选择后选择投资组合。基于前面的信息不充分的羊群效应模型,投资经理的投资组合选择将倾向于选择和基准投资人相近的投资组合。

文章通过对“羊群理论”的国内外理论进行综述,研究“羊群理论”三种三种产生机理,提出我国证券市场上的“羊群行为”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监管低效、信息披露不完全、我国传统文化强调集群性等原因而呈现出显著的特殊性,因此不能直接用西方的理论来解释我国的“羊群行为”。文章通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结论:我国的“羊群行为”是宏观体制环境和微观信息机制交互作用的结果,我国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管理部门过度行政干预、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和监管手段缺乏使我国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上表现出典型的“羊群行为”。

通过阅读文章提出的“羊群行为”解释,对“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的提出并且详细分析了我国“羊群行为”产生的特殊原因和特殊性,我了解到,中国的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具有的特征:1.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呈现出非常显著的羊群行为,并且卖方羊群行为强于买方羊群行为,时间因素对投资者羊群行为没有显著影响,投资者的羊群行为源于其内在的心理因素。2.不同市场态势下,投资者都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也就是无论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还是风险厌恶,都表现出显著的羊群效应。3.股票收益率是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重要因素。交易当天股票上涨时,投资者表现出更强的羊群行为。投资者买方羊群行为在交易当天股票下跌时大于上涨时,而卖方羊群行为则相反。总体上卖方羊群行为大于买方羊群行为。4.股票规模是影响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股票流通股本规模的减小,投资者羊群行为逐步增强。

通过对我国“羊群行为”的特征和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1、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扩大信息披露的范围。只有全面、及时、真实的信息披露,才能增强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使投资者获得完全公平竞争的条件,弱化市场的羊群效应。由于信息成本等原因,任何上市公司或中介机构都缺乏主动披露信息的动机。所以应该创新监管制度与方法,把信息监管作为金融市场监管的首要位置。建立严格的公开监督约束机制,加强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任何可能对股价产生影响的信息都要披露,包括各种项目操作的具体进展情况、并购重组等都应予以披露,不能等到股价剧烈变动后才披露相关的信息。

2、完善机构投资者的评价体系和薪酬体系。目前对经理人的评价多是以短期的业绩为标准,更注重短期的盈利能力,这就助长了证券的短期投机行为,容易引起羊群效应并加剧市场的波动。应该改革目前的评价体系,更注重经理人在几年内取得的平均收益率,也就是要注重其长期一致性表现。引导经理人进行价值投资而不是投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羊群效应。同时应该改革经理人的薪酬体系,减少短期业绩对薪酬的影响,这样可以使基金经理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和风格,而不必参与市场热点的炒作,这也就减少了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羊群效应。

3、培养理性投资者,投资者应道具有股东意识而不是单纯的短线炒作,将购买股票当做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同时培养投资者掌握计算正确价值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培养投资者形成系统的投资哲学、投资战略和投资风格,寻找适应自己的战略,有一个衡量自己回报的客观尺度。

文章关键词解释:

1.羊群行为:金融市场中的一种非理性行为,指投资者趋向于忽略自己的有价值的私有信息,而跟从市场中大多数人的决策方式。羊群行为表现为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的偏好。

2.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主要是指一些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投资信托公司、信用合作社、国家或团体设立的退休基金等组织。在中国,机构投资者是指在金融市场从事证券投资的法人机构,主要有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投资基金、证券公司、银行等。

3.行为金融学: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分析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行为中的偏差和反常,来寻求不同市场主体在不同环境下的经营理念及决策行为特征,力求建立一种能正确反映市场主体实际决策行为和市场运行状况的描述性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