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学教育学》课件.ppt
小学教育学黄济第三版课件
全面性
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 发展,包括德、智、体、 美等多方面。
启蒙性
小学教育通过启发式教学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小学教育的功能
促进社会发展
小学教育通过培养具备基 本素质和能力的公民,为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 献。
传承文化
小学教育承担着传承和弘 扬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 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和认 同本民族文化。
促进个体发展
小学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 个体发展,通过个性化的 教育方式和手段,激发学 生的潜能和特长。
小学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小学教育通过系统的知识传授和 思维训练,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 和水平。
小学教育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阶 段,通过与同龄伙伴的交往和合 作,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 团队协作精神。
身心发展 认知能力 品德培养
小学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01
与教育学的关系
小学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小学教育这一特定领域的
教育现象和问题。教育学为小学教育学提供了一般性的理论和方法论基
础。
02
与心理学的关系
小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密切相关。心理学为小学教育学提供了关于儿童身
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理论基础,帮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儿童的学
小学教育学黄济第三版课件
目录
• 小学教育学概述 • 小学教育的本质与功能 • 小学教育目标 • 小学教育内容 • 小学教育过程与方法 • 小学教师与学生
01
小学教育学概述
Chapter
小学教育学的定义与任务
定义
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揭示小 学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教学原理,指导小学教 育实践的一门科学。
《小学教育学》课件
REPORTING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小学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 • 小学德育与美育实施策略 • 小学课程设置与评价标准 •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与团队建设 • 家校合作与家庭教育指导
目录
PART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REPORTING
小学教育学概述
小学教育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基础性原则
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
课程设置原则和要求
• 适应性原则:课程应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心 理发展。
课程设置原则和要求
明确课程目标
每门课程应有清晰、具体的目标,指导教学活动 的开展。
优化课程结构
合理安排课程门类、课时比例,确保课程的整体 性和连贯性。
实践探索
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尝试新 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积累经验,提升 能力。
合作交流
与同事、专家、学者等进行合作交流 ,分享经验,碰撞思想,促进共同成 长。
高效团队建设与管理技巧
明确团队目标
合理分工协作
制定清晰、明确的团队目标,激发团队成 员的积极性和凝聚力。
根据团队成员的特长和优势,进行合理分 工,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团队整体效能。
强化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应科学、准确,反映学科最新发展动态 。
课程评价标准和方法
目标达成度
评价学生是否达到课程目标要求,包 括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
内容适切性
评价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是否体现学科特点。
课程评价标准和方法
• 教学方法有效性: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是 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主动性。
PART 02
2024版《小学教育学》绪论课件
课件•绪论:小学教育学概览•小学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小学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小学教育学的实践应用目•小学教育学的学习意义与方法•结论与展望:走向专业化的小学教育学录绪论:小学教育学概览小学教育学的定义与性质定义性质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对象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小学阶段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包括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学习特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
任务小学教育学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小学教育的规律,指导小学教育实践,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具体任务包括研究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制定科学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手段等。
小学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心理学的关系与社会学的关系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小学教育学的历史与发展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逐渐凸显。
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这些经验为小学教育学的产生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关学科的发展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为小学教育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论指导。
形成阶段随着近代教育的兴起,小学教育逐渐从家庭教育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的教育体系,并出现了专门研究小学教育的学者和著作。
萌芽阶段在古代,小学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没有独立的教育学体系。
发展阶段20世纪以来,小学教育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育学体系。
国际化趋势多元化趋势科学化趋势人文化趋势小学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哲学基础:儿童观、教育观儿童观教育观心理学基础:儿童心理发展特点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性发展社会学基础:社会对小学教育的要求文化传承社会公正小学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应注重传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社会适应小学教育学的实践应用课程设置原则教学改革方向课程内容更新030201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手段更新教学评价改革教育评价与学生发展教育评价理念01学生发展评价02评价结果运用03小学教育学的学习意义与方法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意义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1 2 3阅读相关教材和文献观察和实践反思和总结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方法小学教育学的未来发展前景结论与展望:走向专业化的小学教育学对小学教育学的认识与理解小学教育学的挑战与机遇挑战机遇专业化发展路径与展望专业化发展路径展望感谢观看。
2024版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目录CONTENCT •教育学概述与小学教育专业简介•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原则•小学德育理论与实践•小学智育理论与实践•小学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资源整合•教育评价改革及其实践应用01教育学概述与小学教育专业简介教育学定义、研究对象及方法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制度、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
实践课程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等。
学科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小学班级管理、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等。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高素质教师。
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等。
旨在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国内外小学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小学教育现状当前,我国小学教育在普及程度、教育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观念落后等。
国外小学教育现状国外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也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小学教育发展趋势未来,小学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强调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也将更加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开发。
02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原则儿童通过感觉和运动来探索世界,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概念。
《小学教育学》课件pptx文档全文预览
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 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 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 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提升途径
加强师德修养
关注学生情感变化
及时发现学生的情感问题,给予关心和支持 。
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情感冲 突。
小学生社会性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
社会性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范围扩大, 逐渐从家庭走向学校和社会, 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交圈子和价
值观。
提供社交机会
组Hale Waihona Puke 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 学生在交往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
小学智育的内容与方法
智育内容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 等基础学科知识和技能。
智育方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 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 和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和创新精神。
小学体育的内容与方法
体育内容
包括田径、体操、球类、武术等体育运动项目和体育基础知 识。
体育方法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或校本研修 等活动培养科研兴趣;学习教 育科研方法掌握基本的科研技 能;结合教学实践开展行动研 究或案例研究等。
广泛阅读各类书籍报刊杂志拓 宽视野;关注时事政治了解社 会动态增强社会责任感;参与 各种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提 升个人气质修养等。
THANKS
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
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01
研究对象
主要研究小学阶段的儿童身心 发展特点、教育教学活动及其
教育学(小学)ppt课件
科学
自然、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 。
体育与健康
运动技能、健康知识等。
04
艺术
音乐、美术等。
小学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分析学生需求
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确定教学目标
明确每门课程和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有针对性。
小学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需求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表。
发展性策略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形 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和 增强心理素质。
合作性策略
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 ,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
题,形成教育合力。
06
小学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
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民主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民主精神,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
高效性原则
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无效劳动,使学生得到 更好的发展。
未来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更加注重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利用。
未来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挑战
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避免应试教育的倾向。
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
如何应对信息化时代对教育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教育的本 质、目的、制度、内容、方法等 方面。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古代教育学
主要探讨教育的目的、内 容和方法,代表人物有孔 子、苏格拉底等。
近代教育学
开始关注教育的科学性, 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 尔巴特等。
现代教育学
完整版《小学教育学》课件
方法论述
采用故事法、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积极参与、体验、感悟。
2024/1/25
14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艺术
2024/1/25
班级管理
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氛围,制定科 学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 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
班主任工作艺术
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需求,关 注学生的成长发展,采用谈心、家访 、心理辅导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和家长 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2024/1/25
3
小学教育学概述
小学教育学的定义与 研究对象
小学教育学与相关学 科的关系
2024/1/25
小学教育学的研究任 务与意义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掌握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 方法,了解小学教育的历史、现状和 发展趋势。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树立正确的教育 观、儿童观和教师观,具备良好的职 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案例二
某小学实施档案袋评价制度,定期收集学生的作品和成果并展示给 家长和师生观看,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案例三
某小学在考试制度改革中注重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采用等级评分制 代替百分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2024/1/25
39
07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途径与方法
2024/1/25
40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观摩学习
观摩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 ,学习其教学方法和技巧。
教学反思
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 总结,不断改进和提高。
2024/1/25
43
案例分析:优秀教师成长之路
2024/1/25
《小学教育学》完整ppt课件
06 小学教育改革与 发展趋势
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与挑战
主要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与挑战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根据评价结果,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 学方法,学生则根据反馈调整学习策略和方 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04 小学教师与学生
小学教师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01
02
03
04
角色定位
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评 价者
专业知识
掌握小学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 教育教学理论
教育能力
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实施和 评价能力
发展趋势
注重跨学科研究、关注多元文化教育、强调教育公平与优质教 育、推动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
02 小学教育的目标 与内容
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01
包括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
文化知识和身心健康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02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
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与挑战
01
挑战
02
03
04
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资 源短缺。
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学生学业 负担过重。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教育教学方式陈旧。
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案例分析
01
国内案例
04
国外案例
02
北京十一学校:实行走班制、选课制等改革措施,打破传统 班级和年级界限,构建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
《小学教育学》ppt课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小学教育学将不断探索新的教 育理念,如生命教育、幸福教育等。
未来的小学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推动课堂 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元化教育模式的融合。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在小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提高教育效率和质量。
小学教育学将更加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 和优化配置。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 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或参考书, 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 力的一种方法。
小学教育的教学手段
01
02
03
传统教学手段
黑板、粉笔、挂图、模型 等。
现代教学手段
投影、幻灯、电影、录音 、录像、多媒体等。
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教育信息化等政策的实施与成效。
小学教育与家庭、社会的合作与互动
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家庭教育的特点与功能,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支持。
小学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
社会教育的资源与内容,学校对社会教育的整合与利用。
家校合作与互动的实践策略
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校互动平台等的建设与作用。
特点
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时代 性。
小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小学教育现象,包括小学教育制度、 小学教育目标、小学教育内容、小学 教育方法、小学教育管理等方面。
任务
揭示小学教育规律,指导小学教育实 践,推动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
小学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教育学的关系
小学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的是小学阶段的教育现 象及其规律。教育学为小学教育 学提供了一般原理和方法论指导
《小学教育学》课件:第一章教育
目录
• 教育概述 • 教育与社会发展 • 教育与人的发展 • 教育制度 • 教育目的 • 教育内容 • 教育方法
01 教育概述
教育的定义与本质
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 计划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人 的思想品德,发展人的智力和体 力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需要。
教育的发展历程
教育经历了原始社会、古代社会、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等 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教育都有其特点和历史背景。
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将更加注重 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等方面。同时,教 育也将更加国际化、信息化和多元化。
学前教育
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我国的学制与学校教育制度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指小学教育,教育的对象一般为6~12 岁的儿童。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全民性、义务性 和全面性的基本特征。
是在初等教育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 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这种教育在整 个学校教育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重要 作用。中等教育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 阶段,初中教育的对象是13~15岁的 少年,高中教育对象是16~18岁的青 年,他们有的以升学为目的,有的以 就业为目的。
01
02
03
04
基础知识教育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 、社会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
思维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性 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分析
教育学完整版PPT幻灯片课件
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终身教育体 系的建构。
06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概述
课程定义与本质
探讨课程的内涵、外延及其在教 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课程历史与发展
梳理课程理论的演进脉络,展示 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观及其变革。
课程目标与功能
阐述课程目标的设定、表述及实 现方式,分析课程在促进学生全
科学性
教育内容应符合科学原理和客观 规律。
时代性
教育内容应反映时代特征和社会需 求。
适用性
教育内容应适合受教育者的年龄特 征和认知水平。
教育手段
语言手段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 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手段。
艺术手段
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是 丰富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 的有效手段。
定义
教育手段是指教育者为实现教 育目的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方 法的总称。
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个 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能够促进 个体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01
02
03
04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 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
作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 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 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
德育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 道德行为,形成健全的 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 性。
德育的内容
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 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 教育、家庭美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等。
德育过程与原则
德育过程
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和行为过程,通过这四个过程的相互 作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 展。
《小学教育学》课件
THANK YOU
全面发展理念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儿童的道德品 质、知识水平、身体素质、审美能力 和劳动技能。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关注个体差异
小学教育应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根 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 化的教育方案。
小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 ,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 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
课程评价的方法与标准
方法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测验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 情况和进步情况。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作品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
课程评价的方法与标准
•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 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能力。
课程评价的方法与标准
标准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生的特点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
小学教育方法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小学教育需要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化教学、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 展。
《小学教育学》课件
汇报人: 202X-育的基本理念 • 小学教育的教学方法 • 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评价 • 小学教育的德育工作 • 小学教育的教师与学生
01
小学教育概述
小学教育的定义与特点
小学教育的定义
小学教育是面向儿童的教育阶段,旨 在培养儿童的知识、技能、情感、价 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技能应用: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否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小学教育学》课件说课讲解PPT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小学教育基本理念与原则 •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 小学智育与学科教学 • 小学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 小学班级管理与学生评价 • 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素养提升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 目标
《小学教育学》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与定位
德育与心育相互促进
德育与心育相互补充
德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和良好的品德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 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践行道 德规范。
德育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 的培养,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关注学生 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状态。二者相互补 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
德育与心育相互渗透
《小学教育学》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小学教育的基 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独立解决小学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与结构
课程内容包括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教育目的与制度、教学原理与方法、德 育原理与方法、班级管理与学生指导等。课程结构清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掌握一些心理 调适技巧和方法,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增强学生自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 和不足,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更好地面对 挑战和困难。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自律性等品质。
美育在小学阶段的实施途径
01
02
03
艺术教育课程
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 艺术教育课程,让学生接 触和了解各种艺术形式, 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024版年度小学教育学课件
6
行动研究法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 任务,将研究成果直接 应用于教育实践,提高
教育质量。
02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2024/2/2
7
小学生的生理发展
身体形态与机能变化
小学生身体逐渐成长,身高、体重增 加,骨骼、肌肉、心肺功能等逐渐发 育成熟。
大脑与神经系统发展
感官与运动能力发展
小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逐 渐敏锐,运动能力也逐渐提高。
9
小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特点
认知特点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 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 过渡;注意力不稳定,容 易受外界干扰。
2024/2/2
情感特点
小学生情感表达直接、强 烈,情绪波动较大;对教 师和同伴的评价非常敏感。
意志特点
小学生意志力相对较弱, 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和 监督;在完成任务时容易 受外界诱惑而分心。
2024/2/2
14
04
小学德育与班级管理
2024/2/2
15
小学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内容
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2024/2/2
16
小学班级管理的理念与实践
理念
以学生为本,注重个性发展;倡导民主、平等、和谐的班级氛 围;强化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小学生大脑神经系统逐渐完善,信息 处理能力提高,反应速度加快。
2024/2/2
8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01
02
03
认知发展
小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 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逐渐 提高,开始形成自己的认 知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生物起源论 代表人:利托尔诺(法)、佩西·能(英) 观 点: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评 价: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定了
教育的神话起源论,其开创性值得肯定。 但完全否认了人类教育 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间的差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和目的 性,这是缺陷。
(四)劳动起源论 代表人:马克思主义者 观 点: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评 价: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社会;没有社会再生产的要
求,教育也就无从产生。所以,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依附于 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需要的。前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史学家、 教育学家大都认同这一观点。
(五)交往起源论 代表人:叶澜(中) 观 点: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 评 价:强调了对教育起源的研究不仅只停留在从历史唯物
㈡教育的含义
广义:是指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传递生产经验和
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
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最新.
1
二、教育的起源(五种观点) (一)神话起源论 观点: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
最新.
6
1.奴隶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有了等级性和阶级性,出现了学校教育。 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 书、数; 西方斯巴达的教育内容是“五项竞技”(赛跑、跳跃、 角力、投铁饼、投标枪)
最新.
7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我国学校分为国学和私学两种,并且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选士制度, 汉朝实行察举制,到了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至隋唐以后实 行科举制。教学内容主要以儒家经典为主-“四书”(《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欧洲出现了两种类型的教育: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僧侣主持教会 学校,培养宗教人才,教学内容是三科(即三艺:文法、修辞、辩证 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合称“七艺”;世俗封建主通 过宫廷学校把子弟培养成勇猛善战的骑士,其主要教育内容是“骑士七 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
❖ 其一,属于教育经验的描述,缺少理论 分析;
❖ 其二,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 其三,没有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
最新.
13
(二)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 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大教学论》, 还是《普通教育学》?教育学的创始人是夸 美纽斯还是赫尔巴特?尚有争论。
最新.
14
❖ 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 斯出版了《大教学论》。但 没有提出“教育学”这一概 念。
最新.
9
(一)教育学孕育—萌发阶段
❖ 时间跨度: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方的古 希腊城邦时期——公元十七世纪初叶。
❖ 该阶段可划分为两个小的时期:孕育时期和 萌发时期
最新.
10
1、 孕育时期
❖ 没有专门的教育家或教育思想家。
如中国的孔子、孟子、墨子等,又如古 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等。
最新.
8
㈢现代的学校教育形态 1.特点 ⑴具有鲜明的生产性; ⑵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 ⑶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 ⑷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 基本组织形式; ⑸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 系统。
2.发展趋势 ⑴教育终身化; ⑵教育社会化; ⑶教育生产化; ⑷教育民主化; ⑸教育国际化; ⑹教育现代化; ⑺教育多元化。
❖ 没有专门的教育著作。孔子的弟子
们所写的《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
是论及教育最多的两本著作 。
最新.
孔子
பைடு நூலகம்11
柏拉图
2、 萌发时期
❖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教育著作 :中国古代的《学 记》
❖ 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古罗马帝国昆体良的 《论演说家的培养》。
最新.
12
3、这一时期有关教育的文字和著作, 具有下述几个特点:
(三)心理起源论 代表人:孟禄(美) 观 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评 价:避免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提出模仿是教育起源的新说,有其
合理一面。 错误在于,他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 模 的仿 一行切为生,活不都懂是得在人 意之 识所 支以 配最为 下新人 产. 是 生有 的意 目识 的的 性本 行质为规。定,不懂得人 2
❖ 德国的康德于1776年首先在 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
最新.
夸美纽斯
15
❖ 德国人赫尔巴特是最早视教 育学为一门科学,并创立教 育学体系的人。
最新.
4
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 ㈠原始的教育形态 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 2.教育具有原始性。 目的单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 3.教育具有同一性。 内容同一、对象同一、目的同一。 因此,原始的教育形态没有阶级性,没有等级性,
并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最新.
5
㈡古代(奴隶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 1.古代学校教育特点: ⑴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⑵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⑶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世之术,有明显的保守 性。 ⑷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教学方法主要是灌输与死记, 同时也注重在实践中学。 ⑸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⑹出现专科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但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主义原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满足于认识一般的水平上, 而力求通过特殊来验证一般、丰富一般。
最新.
3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 ㈠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非形式化教
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正规教育)。 ㈡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学校教育、家
庭教育、社会教育。 ㈢依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 的教育。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什么是教育?
㈠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
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具有下列四层意思:
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
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树立大教育观思想(终身教育、社会教育、学习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