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AT精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AT
(交通运输)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AT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标准(A T5014.2—83)
港口装卸机械电气设备修理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港口装卸机械电气设备修理,其中对电气设备的壹般技术要求和调整数据,也适用于其他机械电气设备的修理.本标准不包括高压电气设备的修理.
1·电源电路
1.1供电拖引电缆的修理
1.1.1电缆芯线间,导体和绝缘间以及绝缘和护套间应无变质,无粘合和老化现象.
1.1.2电缆接头端子壹般用压接,应保证有足够的接触面和压力,接头处必须包扎绝缘带,芯线绝缘层外,应半覆盖加绕壹层绝缘带,电缆护套剥除处需用绝缘物封妥,以保护芯线绝缘及加强绝缘强度,同时防止潮气进入电缆内部.
1.1.3电缆芯线局部损坏能够进行焊接.焊接时不应采用酸类焊剂,同时也不允许将整个线芯壹起焊接,应保证有足够的接触面和抗拉强度,焊接后应擦除干净,外面应包扎绝缘层.
1.1.4电缆橡套破损通常用热补的方法进行翻新处理,选用相同规格的绝缘材料.翻新处电缆外径不应超过原外径的10%,表面须打光.
1.1.5供电拖引电缆壹般使用YC、YCW重型橡套电缆,因能承受较大的机械外力作用.YCW电缆仍具有耐气候和壹定的耐油性能,视使用环境条件合理选用.
港口装卸机械拖引电缆的长度壹般不应小于50M.
移动供电装置上使用的软电缆.电缆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0倍.
1.1.6电缆绝缘厚度允许偏差为-10%,护套厚度允许偏差为-20%。
橡套不应有超过橡套厚度允许公差范围的凹陷及气泡、裂缝.
1.1.7电缆常用绝缘材料性能分别列于表1和表
2.
表1
1.1.8各型电缆芯线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65℃。
1.1.9电缆经修理后,芯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在2MΩ之上.
1.2滑线和受电器的修理
1.2.1滑线、受电器及瓷瓶应清洁、无油垢,瓷瓶无裂纹和缺口,螺栓须紧姑.
1.2.2滑线应平直,无锈蚀和明显烧蚀缺陷,接头的固定应用搭板固定在滑线上. 1.2.3受电器弹簧、拖架和引线应连接可靠,动作灵活,无变形和过热退火现象. 1.2.4滑线应刷涂红丹漆,室外小车滑线使用的螺栓、螺母和垫片等零件必须镀锌.
1.2.5在换修钢滑线时,必须注意其长度,当大车或小车在极限位置时,应长出集电器200mm之上.
1.2.6钢滑线驰度,在跨度25M以下时,拉紧长度为90mm;跨度25M之上时,拉紧长度为200mm。
1.2.7受电器滑块厚度磨损极限应不小于原图纸规定厚度的1/2,滑块和滑线接触面应不小于80%.滑块在滑线上滑行时不应发生火花.
1.2.8钢滑先常用的电流等级有100A,300A和600A.100A时滑块自重3kg;300A
时滑块自重6.65kg。
滑块材料用HT10-26.
表2
1.2.9按发热条件,钢滑线的最大负荷及允许负荷如表3和表4.
表3
表4
1.2.10滑线和受电器带电体对地绝缘值应在2MΩ之上。
在梅雨季节以及台风引起的海潮直接侵袭的沿海港口,其对地绝缘值应不低于0.5MΩ。
1.3导线及线路的技术要求
1.3.1导线的绝缘和护套无损伤、粘合、老化龟裂,表面光滑。
1.3.2导线走向合理,排列整齐,接线端子需套以鲜明的不褪色标记,卡箍完整、紧固.
1.3.3穿线用钢管应清除内壁锈迹、毛刺,管子的弯曲度不得小于90度,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其直径的6倍(管子俩端不受此限)。
穿线管只允许锯割,且用管箍接头,管内导线不得有接头,管口要有护线嘴保护.线管、线槽的可用点焊固定在金属构件上,但不得焊穿.
1.3.4门座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和电吊等起重机上通常采用铜芯线的电线电缆(绝缘材料有橡胶和聚氯乙烯塑料)。
除控制屏、操纵台及室内照明配线外,其线芯截面应不小于
2.5mm2。
1.3.5电缆穿管时,管子内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的导线不能穿在同壹管中;36V以下的安全电压照明线不能和其他导线穿在同壹管中。
1.3.6移动供电装置上使用的软电缆,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其直径的10倍。
1.3.7导线接线端子壹般用冷压接头或焊接方法,接头处应保证足够的接触面和压力.
1.3.8导线对地和线间绝缘阻值应不小于2MΩ。
1.4电缆卷筒受电器的修理
1.4.1电缆卷筒受电器须内外清洁,无油垢,密封垫圈完整,防雨防尘效果好,无卡住现象,旋转正常.
1.4.2卷筒限位开关须灵活可靠,在卷筒上剩有2圈时限位开关应动作,使行走机构停止,以防止电缆被拉断.
1.4.3集电环表面平滑,不得有灼伤或熔渣.光洁度不低于▽6,各环对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5mm,集电环厚度不小于原图纸规定厚度的2/3.
1.4.4电刷需研磨圆弧面,和集电环的接触面按有效面积计算不应小于80%,电刷磨损大于原图纸规定高度的1/2应换新.
1.4.5刷握和集电环的距离要调整得当.弹簧无过热退火现象,电刷压力应不小于0.25kgf/cm2,同壹刷架上每个电刷的压力其相互差值不应超过10%.电刷和刷握间的间隙应在0.05~0.3mm之间.每次更换电刷壹般不超过电刷全数的1/3.
1.4.6电刷和刷架相连接的铜辫应紧固,各铜辫(相间)应无短接或过于靠拢. 1.4.7绝缘材料应耐高温、迟燃,自灭防火.禁止使用易燃品做绝缘材料.
1.4.8电缆卷筒受电器带电体对地以及集电环间绝缘阻值应不小于2MΩ。
1.5旋转式中心受电器的修理
1.5.1中心受电器应清洁,无油垢。
连接螺栓紧固且有防止自动松动措施,旋转时同轴度好。
1.5.2集电环表面平滑,不得有灼伤或熔渣.光洁度不低于▽6,各环对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5mm,集电环厚度不小于原图纸规定厚度的2/3.
1.5.3电刷需研磨圆弧面,和集电环的接触面按有效面积计算不应小于80%,电刷磨
损大于原图纸规定高度的1/2应换新,对于环形结构的电刷(铜质),和集电环的接触面应在3/4之上.
1.5.4刷握和集电环的距离要调整得当.弹簧无过热退火现象,电刷压力应不小于0.25kgf/cm2,同壹刷架上每个电刷的压力其相互差值不应超过10%.电刷和刷握间的间隙应在0.05~0.3mm之间.每次更换电刷壹般不超过电刷全数的1/3.
1.5.5电刷和刷架相连接的铜辫应紧固,各铜辫(相间)应无短接或过于靠拢。
1.5.6接线螺栓和集电环平面的垂直度公差为1mm.
1.5.7绝缘材料应耐高温、迟燃,自灭防火.禁止使用易燃品做绝缘材料.
1.5.8中心受电器带电体对地以及集电环间绝缘阻值应不小于2MΩ。
2电机
2.1本标准适用于壹般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及起重、直流电机的修理技术要求。
壹般检查和要求
2.1.1电机经修理后,应内外清洁无垢,名牌完整、无油漆覆盖、字迹清晰,各零部件完好无缺,螺栓、螺母应紧固无松动现象.转子转动灵活,运转正常无异声.轴伸径向无偏摆现象.对有电刷的电机,电刷接触应良好,位置正确.电机外壳及端盖应无影响机械强度的裂痕.
2.1.2电机绕组更换或是电机的出口引线更换后,必须在电机的出线端套上永久性的标记.
电机接线应和端子标记壹致,各端子的接触应良好紧固,端子板应完整,引出线应有良好的绝缘,电机内部连接线不得触及转动部分.转子及刷架的引出线均应有完善的固定装置,且牢固无损.
2.1.3电机的定子、转子铁芯齿端沿轴向朝外张开,这是由于铁芯俩侧压圈的
压力不够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修理时,可使其恢复原状,压力可按20kgf/cm2来选用.
对于有过热的铁芯或局部烧毁的铁芯,应将整个铁芯解体,清除硅钢片齿和槽边缘上的刺,涂绝缘漆烘干后再组装.对于鼠笼型电机转子的断条及脱焊现象,须进行补焊或更换新的.
电机的转子经过上述修理后应做平衡试验.
2.1.4电机轴常见的损坏情况有轴弯曲,轴径磨损和轴裂纹、断裂等.当轴的直线度误差小于0.20mm时,可不矫正,稍稍磨光轴径即可.如果直线度误差大于
0.20mm时,则应矫正,且在轴伸端、轴径处经过磨光或车床车削.
轴上的键槽损坏后,可用加宽键槽的方法来补救,但加宽的宽度不应大于正常键槽宽度的15%,这时键也要相应更换.如果键槽无法加宽,可将轴转过壹个角度另铣壹个键槽.轴径稍有磨损时,可在车床上稍加车削加工,但轴径的减少不能超过原来直径的5%~6%,同时轴承也要相应的更换.有裂纹或已经断裂的轴,可按原来轴的材质另加工壹根来更换.
2.1.5定子铁芯压入机壳后不得有松动现象,定位螺钉应紧固;轴和转子铁芯之间的配合键要紧密,在电机转子交替正反运行时,不得有松动现象。
电机运行时,不应产生不正常的响声和振动.
2.1.6轴承内外径无裂纹或磨损的条纹,滚动体或座圈上无疲劳剥落的小坑或碎落隔离环或转动圈边缘应无损伤.轴承径向间隙:球轴承不应超过0.15mm;滚子轴承不应超过0.20mm。
润滑脂的用量不宜超过轴承盖容积的2/3,对于转速在
2000r/min之上的电动机应减少为1/2.
2.1.7绕线型电机及直流电动机电刷的压力壹般为0.15kgf/cm2~0.25kgf/cm2,装卸机械允许将压力加大50%~75%。
同壹刷架上每个电刷的压力差不应超过±
10%,弹簧不能因过热而退火.电刷的导电接触面积不小于电刷横截面积的75%,电刷磨损到原图纸规定高度的1/2时,应更换新电刷,更换的电刷应和原电刷的牌号相同.当每次更换的新电刷超过半数时,应以1/4~1/2负载运行12h后,再满载投入运行.
刷握距滑环表面应有2mm~4mm的距离.电刷和刷握内壁壹般保持
0.1mm~0.2mm的游隙,以保证电刷在刷握内有壹定的游移余地.
电刷和刷架相连接的铜辫应紧固,各铜辫(相同)应无短接或过于靠拢情况.
2.1.8集电环在运行中因电弧的闪烙或电刷对集电环的磨损,使其表面有斑点和伤痕,可将集电环表面精车壹刀.集电环表面应光滑,光洁度不低于▽6,对轴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10mm.集电环的厚度不应小于原图纸规定厚度的2/3。
集电环之间,集电环、引线和轴之间的绝缘材料应无明显的烧迹,且能承受1000V试验电压而无法击穿和闪烙现象.
2.1.9整流子表面因磨损或灼伤而凹凸不平时,可装在车床上精车壹刀,其切削速度约为1m/s~1.5m/S,进刀量约为0.05mm~0.10mm/转,进刀时应注意不要使换向片之间产生短路毛刺,切削完毕后再用“00#”细砂纸磨光,且用千分表检查整流子对其轴线的径向圆跳动,其公差为0.03mm.整流片间沟内云母不得突出,沟的深度应为0.5mm~1.5mm.
2.1.10机座和端盖碰损、裂缝可用焊接,对于交流电动机的铸铁件可用铸铁焊条热焊(必须预热700~800度),焊接后应放置保温炉内逐渐冷却,以消除焊体的内应力;对于直流电动机的钢件可用直流弧焊接,焊接过程中应防止其变形.电机座和端盖的同轴度应符合原图纸的要求.
2.1.11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在接近工作温度(75°C)时,每千伏不低于1MΩ。
测量绝缘电阻用的兆殴表电压等级如下:
电机额定电压(V)兆殴表电压标准(V)
500以下500
500~30001000
3000之上2500
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绝缘电阻值换算到温度为75°C时的绝缘电阻,有俩个经验换算公式:
对于非A级绝缘的电机,公式为:
对于A级绝缘的电机,公式为:
R=Rt10a(t-75) (2)
式中:R75-温度为75度时的绝缘电阻,MΩ;
Rt-温度为t时的绝缘电阻,MΩ;
t-测量绝缘电阻碍时被测量物体的温度,.C;
a-绝缘物体的温度系数,A级绝缘材料,a=1/40.
2.1.12发热试验.实验的目的时校核电机在额定状况下各部位的温升是否符合表5的要求.
电机在额定状况下连续运行,达到各部位的温升稳定为止,测定电机各部位的温度.对于铁芯、轴承、集电环、整流子的温度可用酒精温度计来测量,不宜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绕组的温度可用电阻发来测量.
绕组对于冷却空气的温升Ø(单位以.C计),对于铜导线绕组的换算公式: (3)
式中:Rr-在发热状态时绕组的电阻,Ω;
R1r-在冷却状态时绕组的电阻,Ω;
T1r-在冷却状态时绕组的温度,.C;
T1-冷却空气的温度,.C。
对于铝导线绕组亦可应用上公式,系数235改为245.
表5
2.1.13超速试验.超速实验是检验电机转子在离心力作用下的机械强度.电机在空载的情况下,应能承受提高到额定转速的120%,对于调速直流电动机在最高转速时,经2min转子的机械结构应不发生.
2.1.14绕组匝间绝缘强度实验.电机绕组的匝间绝缘强度应能承受外施电压为130%额定电压,历时5min而不损坏绝缘.本试验若在转动情况下进行时,其转速不得超过15%额定转速.对于调速直流电动机,应在额定最高转速时进行.对于交流电动机,提高电压的同时,允许提高其频率,但频率的提高不得超过15%额定频率.
本试验在超速试验之后进行.
2.2交流电动机的修理
2.2.1鼠笼型电动机允许满压直接启动;绕线型电动机,在转子电路中必须串入外接电阻方可启动.
2.2.2当三相电源平衡,电压为额定时,电动机三相空载电流中任何壹相和三相空载电流平均值的偏差不得大于10%.绕线型电动机当转子静止时,转子三相电压任何
壹相和三相平均值的偏差不得大于2%。
经过修理的交流异步电动机,绕线型电动机的空载电流不应大于90%的额定电流;鼠笼型电动机的空载电流不应大于表6的范围,电动机的空载运转壹般不少于1小时.
如绕线型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大于90%的额定电流,鼠笼型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大于表6的范围,则应查找原因,如确认电机性能下降,在测其效率,所测数值低于74%时(电机工作于额定状态下),该电机可做报废处理.
表6
2.2.3当电源电压(频率为额定)和其额定值的偏差不超过±5%时,电动机应能输出额定功率.当电源频率(电压为额定)和其额定值的偏差不超过±1%时,电动机也应能输出额定功率。
2.2.4电动机的绕组应能承受1min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而不发生击穿.
试验电压为交流,频率为50HZ及波形为正弦.试验电压有效值见表7.电动机的
容量在40KW及以下,使用场合不重要的电动机,交流耐压实验可用2500V兆殴表代替.
同壹台电动机不应重复进行本项试验,若确定需要在安装后,开始运转之前再进行壹次额外试验,其试验电压应不超过上述规定值的75%,试验前应测定绝缘电阻.
2.2.5电动机的额定电压等于或大于1000V且容量等于或大于500K定子绕组应做直流耐压试验,其试验电压值见表8.
2.2.6电动机解体修理后,重新组装时应测转子和定子的气隙,其值不小于表9的规定.气隙的最大允许偏差不应超过其算术平均值的±10%。
2.2.7绕线型电动机转子绑线交流耐压实验的电压为1000V,也可用2500V兆殴表代替.
2.2.8绕线型电动机转子变压比测得的数值应和名牌比较不得超过±5%。
测量时转子绕组开路,定子绕组加以三相平衡电压.
2.2直流电机的修理
2.3.1电机绕组重新更换或部分更换后,应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值,其值和制造厂出厂数据或以前测量的数值比较,差值不应大于±2%,以15度时的电阻值做比较.电阻换算公式:
(4)
式中:r15-绕组在温度为15度时的电阻;
导线的温度系数,铜a=0.004,铝a=0.00385;
绕组在温度为度时的电阻;
测量电阻时绕组的温度.
对于小于或等于40KW,而使用场合不重要的电动机亦可不测量.
2.3.2气隙误差的测定,当气隙在3mm以下时,不应超过20%;在3mm及之上时,不应超过10%。
2.3.3整流子和绕组的焊接应良好,无开焊、漏焊及夹渣、甩锡,过热变形等现象.整流子的表面应清洁无污、不得有机械损伤或火花灼伤.
2.3.4安装刷握时,按电刷中心测定的整流子圆周上刷握间的距离,应等于整流子的极距,其允许误差:
等于或小于200KW的电机,不大于1.5%~2%;
大于200KW的电机,不大于0.5%.
2.3.5绕组的极性连接正确,电刷的中性位置应满足良好的换向要求.换向检查应当使电机在额定状态下运行,且各部分绕组的温升达到稳定状态,换向是电刷下的火花等级不应超过级.火花等级见表10.
表7
表8
表9
2.3.6直流电机绕组经过大修后,应转动正常,调速范围符合要求.在做空载检查时,壹般不少于1h.
2.3.7经过大修后的直流电机,应做短时过载试验在下列负载历时15S不至于损坏或产生残余变形.
2.3.7.1对于直流电机应能承受150%额定电流.此时电压应尽可能接近额定值.
2.3.7.2对于直流电动机在激磁不变,加额定电压的情况下,应能承受150%的额定转矩,调速电动机的短时过转矩试验在额定最低转速及最高转速时,按其响应的过转矩进行.
2.3.8直流电机的绝缘介电强度试验电压的标准见表11.40KW及以下不重要的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对轴的交流耐压试验可用25002500V兆殴表进行.
表10
表11
实验时,其电压的波形为正弦波,频率为50HZ,历时1min不被击穿.该试验应在绝缘电阻测定,超速试验,短时过载试验合格后进行.
3低压电器
适用于交流和直流系统壹般用途低压电器的修理.
3.11壹般检查和要求
3.1.1电器所有零部件的灰尘,污垢,锈迹等均应清理干净,个部件完整,金属零件不得有裂纹,镀层无明显脱落现象,塑料压制件表面应光滑,不得有缺口、肿胀变形等缺陷.
3.1.2各类开关触头应无明显灼痕,无锈斑,表面光滑,光洁度不低于▽4,开关闭合后须接触良好.触头厚度小于原厚度的1/2时应更换,触头上不得涂抹润滑油.
3.1.3电器所有黑色金属制成的零件(除摩擦部分外)均应有防腐蚀保护层. 3.1.4电器各活动部分均应动作灵活,无卡绊现象,在转动和滑动处必须加润滑油.
3.1.5所有用螺钉(螺栓)连接处均不得有松动或自松脱现象.
3.1.6电器绝缘电阻测量,常温下带电体对地绝缘电阻值应在2MΩ之上.
3.1.7经过修理的电器在试运行中,线圈、触头等的温升应符合表12和表13的规定.
表12
表13
3.1.8普通型成套电器设备的电间隙和漏电距离列于表1
4.
表14
.
3.2刀开关、转换开关的修理
3.2.1杠杆传动手动操作的刀开关和刀形转换开关,在其传动机构的外壳上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须有直径不小于8mm的接地螺钉.其旁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刀开关的闭合和分断位置应明显地表示出来.
3.2.2刀形转换开关必须有中间定位装置,定位可靠,以防止从分断位置自动合闸.
3.2.3各电流等级刀开关操作机构的操作力应不大于表15的所列数值.
3.2.4在额定电流下,周围介质温度为40℃时,刀开关和刀形转换开关各部分的最大允许温升如表16所列。
表15
表16
在额定电流下,当周围介质温度为40℃时,刀开关的导电部分及接触部分的最大允许温升不应超过50℃,对于产生触头压力的弹性零件的发热,不应超过保证触头压力稳定的及无残余变形的允许值.
3.2.5刀开关的电气间隙应不小于10mm,漏电距离应不小于14mm。
3.3熔断器的技术要求
3.3.1熔断器的结构必须完整,无裂缝、破碎.不许在熔断管或熔断体压接熔丝或其他金属丝.
熔断管应充满填料,且无漏出现象.
熔断体和熔断器座的接触须可靠,压接紧密,无松动.
3.3.2熔断器电压.容量须符合规定,熔芯需按要求选配.
封闭管式熔断器,管子不得用其他绝缘管代替,熔断器管上不得钻孔.
3.3.3起重机机械熔断器的额定电流除按图纸要求选配外,对于用来保护经常启动以及启动时间较长的电动机时,仍能够按下式选择:
熔断器的额定电流(熔断体)≥电动机的起动电流/(1.6~2)
式中电动机的起动电流为工作中同时启动的电动机起动电流之和.
3.4自动空气开关的修理
3.4.1触头磨损到原图纸规定厚度的1/2时应更换.触头接触面(线)应不小于80%,灭弧罩或灭弧栅应完好无损.
3.4.2三相动静触头装配后,应分别在壹平面上.三相触头不同时接触应不大于0.5mm,触头偏移以不碰栅片为限.
3.4.3带复式脱扣器的自动开关的电磁脱扣元件和热脱扣元件均应按规定整定,紧
急脱扣线圈完好,工作灵敏可靠.
3.4.4复式脱扣器和热脱扣的热脱扣元件,在周围介质温度为25℃(湿热带产品整定温度为40℃)时,自动开关从冷态开始同时通电,其脱扣性能应符合表17的数值.
表17
3.4.5分励脱扣器应在40℃环境温度条件下施以110%的额定电压,以每隔5S的间隔操作开关断开10次之后,仍应在不超过75%额定电压时能自动开关可靠断开.
3.4.6当自动开关在闭合位置,欠压脱扣器线圈在额定电压下加热至稳定温升时,应保证电压降低到额定值的40%及以下时必须动作,使自动开关断开电路.在电压为额定值的75%及之上时必须使自动开关可靠接通.在40%~75%额定电压范围内欠压脱扣器的动作情况不做规定.
3.4.7DZ10-250、DZ10-600自动开关触头超额形程小于2mm时应重新调整,调整时可将触头压力弹簧上俩个螺母向外拧出,使超额形程调到2mm~3mm,但触头开距仍保证在18mm(DZ10-100自动开关触头形程为不可调式).
3.4.8断路器的超额形程小于0.5mm时,或陶冶金触头厚度小于0.5mm时,则必须更换新的.
3.4.9DZ10-200、400、600自动空气断路器,如果触头的厚度小于1mm时(银
钨合金的厚度)则必须更换和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触头压力,断开距离和超额形程应符合表18的要求.(表18略)
3.4.10DZ10-100、250、600自动开关的触头压力,断开距离和超额形程应符合表19的要求.DZ10-600触头闭合后前端开口不大于0.5mm,动触头偏移前后不大于1mm,左右不大于1.5mm。
(表19略)。
3.5控制器的修理
3.5.1控制器挡位明显,零位准确,手柄操作力适度.控制器上消弧罩应完整牢固,切
不得妨碍可动部分的转动.
3.5.2控制器动静触头接触良好,各触头压力均匀,接触面相对错位不大于1mm.
3.5.3触指或触片上如有烧焦的地方,需用细錯或尖錯修整.在休整后,触指沿触片
移动,在触片的全长度内,必须紧密的接触,而且接触面不应小于全长度的75%.对凸轮等控制器的接触环应涂以薄层工业用凡士林油.
3.5.4触片磨损到1mm~1.5mm时,或触指磨损到4mm~5mm时,必须进行更
换.
3.5.5非调整式控制器必须有定位装置,以保证控制器操作机构在壹定转换位置的
稳定性.
3.5.6接点断开时的距离及接通时的超额行程,其值可参照下列要求:
凸轮控制器:超额行程2mm~4mm,断开距离12mm~16mm。
鼓形控制器:超额行程1.5mm~2.5mm。
非可调整式主令控制器同上面可调整式的要求.
3.5.7控制器的触指从触片上滑下来时,触指应下落1.5mm~2.5mm范围内.当超额行程过大时,则将加巨触指和触片的磨损,也可能引起触指的破裂.
3.5.8鼓形、凸轮和主令控制器触头压力的调整,其数值见表20.(表20略)。
3.5.9手动式主令控制器的最大操作力应不大于4X10N(kgf)。
3.5.10KTJ型控制器的技术要求:
3.5.10.1控制器的电气间隙不得小于6mm,漏电距离不得小于8mm。
3.5.10.2在手轮轮缘上操动控制器所需的力,应不超过表21的规定.
表21
3.5.10.3控制器的定位装置应保证其手轮在任何转换位置时,均无松动现象.
3.5.11采用联动台控制时,主令控制器应备有零位自锁,其手柄的操纵方向和起重机各运行机构运行方向壹致.
3.6接触器的修理
3.6.1接触器铁芯截面应保证平整、清洁、无油垢,和静铁芯接触时应吻合,不得歪斜.其交流接触器分磁环应完整无损.接触器铁芯吸上后不应发出噪音.
3.6.2触头接触良好,不过热.电磁线圈通电后,所有主触头应同时接触,其先后误差不得超过0.5cm,且自始至终保持接触,接触长度不应小于触头宽度的75%,动静触头接触时,在横的方向允许有1mm以内的偏移,触点的相对错位不大于1mm.断电后,所有主触头应同时断开.
带有常闭接点的接触器接通时,壹般应先断开常闭接点,而后接通常开接点.
3.6.3若触头相接触的部分镶银,当银层被磨损且露铜后,或超行程减小到原来的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