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以文化自信提升中国电影的思想价值(最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得体会:以文化自信提升中国电影的思想价值(最新)
作为核心文创产业,中国电影产业是国家文化的形象代言和软实力标识。如今,中国电影正处于产业升级换代,特别是结构性优化的关键时期,如何坚守文化自信,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当前的市场基础已经为进一步增强中国电影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保障,如何在有效巩固国产电影市场份额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电影创作的思想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成为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关键。
如今,新生代创作群体已经成为中国电影文化自信表达的中坚力量。这支尚在不断扩大、具有创新观念的队伍打破了国产电影以往的格局,开创了多元化的创作局面,并使之成为新常态。随着近些年电影放映终端的持续下沉和扩散,“新力量”群体的电影创作正在日益激发出新市场、新观众和新需求,深刻影响着中国电影的走向。
尊重历史、立足传统、创新发展,是中国电影坚守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中国文化资源的丰富性自不待言,关键在于如何以更加智慧、灵活、开放的态度对其进行现代性阐释。坚守文化自信必须尊重历史,电影创作也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如此才能经得起时间检验,才能立于当世、传之后人。
自产业化以来,缺乏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礼敬是中国电影的症结之一。对此,电影创作需要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在史实、史材、史德中树立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从而使中国电影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得到强化。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资源无疑为中国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从美学及其风格来看,中国电影应当体现中华美学的精神风貌,并与现代电影美学高度融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立足传统、再生经典,是中国电影人在实践中不断追寻、不断实现的目标。
但是,立足传统、尊重历史并不意味着照搬传统、盲目复古。事实上,与上述文化自觉相反的文化盲目、文化盲从、文化盲动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和警惕。文化自信的前提在于文化自觉,即批判性审视和反思。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当成为中国电影创新的立足点。目前,中国电影创作中的一部分内容,无论是对传统的认知还是对历史的呈现,都谈不上足够的自信。部分创作者在传统文化表达方面显得较为偏执,没有把中国历史、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准则相衔接,缺少真正反映时代品格的作品。
当前,中国电影面临的创新挑战是全方位、整体性的,我们迫切需要能够体现现代电影产业品质的作品来有效赢得市场。在电影美学、技术等方面,中国电影要善于借鉴一切有益的工业经验和艺术经验,同时也要根据中国电影的发展需要,不断开拓
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道路,为世界电影艺术的进步作出更多贡献。这种建立在历史和传统之上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是中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关键。
理论创新是当前中国电影创新的另一重要命题。中国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强国,就有必要在世界电影格局中确立中国电影的文化坐标;有必要在世界电影标准体系中确立中国的评价体系;有必要在世界电影的美学体系中体现中华美学精神和美学规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文化根基上的“安身立命”之处,更加能够推动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现代化进程,并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中国电影本土化是提升文化自信的落脚点
价值观是文化自信的根基。当前,中国电影最重要的文艺创作方法就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电影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民族精神状态的写照,都有着时代的印记。在喧嚣的市场环境中,有不少电影创作依然浮于生活的表层,没有真正深入生活,寻找有内涵、有质感的故事。因此,秉承现实主义精神,用正义之光、温暖之光照亮人民的生活,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活现实,不断提升电影
创作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寻人类的精神世界,是中国电影应当坚持的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
本土化是提升文化自信的落脚点。新生代电影工作者,尤其是导演和编剧,对好莱坞类型片技巧的学习非常自觉,但对于类型形式的借鉴难免会出现瓶颈。因此,类型的转换创新应更多地从本土文化中寻找新的灵感。近年来,国产电影创作不断进行新尝试、涌现新类型,并在电影类型本土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突破。类型电影的创作,其文化内涵必须是符合国人审美心理的。形式或可借鉴,但内涵特别是价值观及其艺术表达是不可能完全复制的。
毫无疑问,影片票房往往取决于观众的自主消费选择,从宏观层面来看,观众的审美素质和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影创作的市场导向。中国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棐先生就曾明确指出,电影美学的核心问题就是电影与观众的关系问题。事实上,提升观众的电影文化水平,是有效提升中国电影整体创作质量和品质的前提条件。文化自信的树立,需要电影企业多承担一些文化责任,让电影引领社会风尚。电影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提升作品的思想高度,以好作品满足观众的需求,同时也引导观众审美,特别是要激发观众的新需求,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和良性循环。
唯有经得起观众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好作品,才能长久地占领市场,推动创作的持续繁荣和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国产电影应注重国家形象的对外展示,从整体上提升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
高度的文化自信必将助推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向世界输出自己的文化理念。面对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和国内发展的新要求,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共识。电影是向世界传递我们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一种有效途径,老一辈电影工作者们曾创作出很多带有民族特色的作品,其中的民俗、历史和文化细节曾引起过世界的广泛关注。当前的中国电影创作更应注重国家形象的对外展示,从整体上提升中国电影的文化内涵,精心打造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主流电影品牌,向世界推广带有中华文化标识的优秀产品,助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完成现代化转型并实现有效对外传播。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根本力量。电影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自觉肩负起相应的文化责任和时代使命。中国电影在推动产业前行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电影作品的思想文化价值,以优质的作品引领社会风尚,以文化主体的创新提升电影的思想深度,使之参与到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发展中来。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