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及协调word版本

合集下载

股东与经营者的冲突与协调

股东与经营者的冲突与协调

1.如何理解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冲突和协调?又如何理解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和协调?1.股东和经营者间的冲突经营者的目标是增加报酬,休闲时间,避免风险.但往往其目标和股东不完全一致,经营者可能为了自身的目标而背离股东的利益.(1)道德风险,经营者会为了自己的目标,避免提高股价的风险,不努力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2)逆向选择,经营者为了自己的目标,挥霍股东的财富.2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协调(1)监督,股东和经营者由于分散或远距离,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股东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监督经营者的行为.(2)激励,股东可以通过让经营者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富来鼓励他们采取符合股东最大利益的行动.通常,股东会同时采取这两种方式来协调自己和经营者的目标.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之间此消彼长,互相制约.股东要权衡轻重,力求找出能使三项之和最小的解决方法,它就是最佳的解决办法.3.股东和债权人的冲突债权把资金借给企业目的是到期时收回本金和约定的利息收入,公司借款的目的是用它扩大经营,投入有风险的生产经营项目,两者的目标并不一致.股东得到资金后可以通过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而伤害债权人的利益,常用方法:第一,股东不经债权人的同意,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更高的新项目.如果计划失败,对债权人来说,超额利润肯定拿不到,发生损失却有可能要分担.第二,股东为了提高公司的利润,不征得债权人的同意而指使管理当局发行新债,致使旧债券的价值下降,使旧债权人蒙受损失.如果企业破产,旧债权人和新债权人要共同分配破产后的财产,使旧债券的风险增加\价值下降.4.股东和债权人的协调债权人为了防止其利益被伤害,除了寻求立法保护,如破产时优先接管,优先于股东分配剩余财产等外,通常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如规定资金的用途,规定不得发行新债或限制发行新债的数额等.第二,发现公司有损害其债权意图时,拒绝进一步合作,不再提供新的借款或提前收回借款.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股东财务最大化,如果一家公司只有股东,没有别的因素,那么我们应该可以说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比较一致的。

试论述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冲突原因和解决方法

试论述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冲突原因和解决方法

试论述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冲突原因和解决方法一、引言利益冲突是指股东和管理层在利益分配上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冲突原因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冲突的有效方法。

二、利益冲突的原因1.权力分配不合理企业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权力分配不合理。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股东通过选举董事会成员来行使对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而管理层则负责日常的经营管理。

然而,由于权力分配不均衡,管理层往往可以通过掌握公司资源和信息的垄断来谋取私利,从而与股东的利益产生冲突。

2.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股东和管理层利益冲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管理层作为企业内部人员,往往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公司内部信息,包括企业的财务状况、未来的业绩预期等。

而股东只能通过公开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状况。

管理层可以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来操纵或隐藏企业的真实情况,以获取更多的利益,从而与股东之间产生利益冲突。

3.薪酬机制不完善薪酬机制不完善也是股东和管理层利益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很多企业中,管理层的薪酬往往与企业的业绩相关联。

然而,由于薪酬制度的设计不合理,管理层可能会为了追求短期业绩而牺牲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股东的利益。

例如,管理层可能通过裁员、削减研发投入等方式来提高短期利润,但这种行为往往会削弱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治理结构薄弱企业的治理结构薄弱是股东和管理层利益冲突的重要根源。

在某些企业中,董事会缺乏独立性和监督能力,对于管理层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同时,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之间存在利益的交织和关系的勾结,导致董事会无法客观公正地行使监督权力,从而加剧了利益冲突的发生。

三、解决利益冲突的方法1.完善治理结构要解决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冲突,首先需要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建立独立、有效的董事会是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

董事会成员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独立地行使监督和决策权力。

债转股投资协议中的利益冲突与管理

债转股投资协议中的利益冲突与管理

债转股投资协议中的利益冲突与管理债转股投资协议是一种特殊的合同方式,在债务危机解决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这种协议中,往往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本文将就债转股投资协议中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利益冲突的原因及类型在债转股投资协议中,利益冲突主要源于各方的角色和利益关系。

债权人、股东和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可能引发以下几种类型的利益冲突。

1. 道德风险冲突债权人作为投资方,希望通过债转股投资协议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然而,他们在与公司进行交易时,可能面临道德风险冲突。

例如,债权人可能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更高的股权份额或利益分配比例,违背合法、公正的原则。

2. 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冲突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常常是债转股投资协议中的核心问题。

债转股后,债权人成为公司的股东,其追求的利益可能与原有股东存在冲突。

例如,债权人可能追求快速回报,而原有股东则更注重长期价值和稳定发展。

3. 公司经营与利益冲突在债转股投资协议中,公司经营和发展也可能与投资方的利益冲突。

特别是当债权人成为公司股东后,他们可能会对公司经营方针和决策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干预公司运营。

这可能导致利益分歧和冲突的产生。

二、利益冲突管理的原则为了有效管理债转股投资协议中的利益冲突,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1. 透明与公正原则在签订债转股投资协议前,应确保各方对协议内容和相关权益有清晰认知。

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公开资料和数据,以保障各方利益的公正。

2. 合理合法原则协议中所涉及的利益分配、减持机制等规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遵循合理合法原则。

避免违反法律、违规操作,以免影响协议的稳定性和可执行性。

3. 诚实与信任原则建立诚信和信任的关系是有效管理利益冲突的基础。

各方应本着诚实、信守承诺和信任的精神,共同促进协议的落实和顺利执行。

三、利益冲突管理的措施为了管理债转股投资协议中的利益冲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股东公司公司债权人利益均衡法律制度[管理制度大全]

股东公司公司债权人利益均衡法律制度[管理制度大全]

股东公司公司债权人利益均衡法律制度[管理制度大全]股东公司公司债权人利益均衡法律制度感谢到访:(企业文档助理)本文档格式为WORD最新最全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各行业规章制度下载自十七世纪公司产生至今,公司的发展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伴着公司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关系,但凡是涉及公司为交易一方的关系,都涉及三个主体:股东、公司、公司债权人.其中,股东的目的是在保证投资安全的情况下,通过公司的活动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并收回投资报酬;公司债权人则通过与公司的交易获得最大的利益:共同的利益追求使股东、公司债权人以公司为纽带,共同投奔到公司名下。

但有利益追求必然会产生利益冲突实现三方利益的平衡,不仅关系到公司生产、发展,而且涉及到整个交易市场和交易秩序部门稳定,更重要的是它还关系到法的公平、正义理念的实现。

那么公司法如何调整股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关系?通过怎样的制度设计来平衡三方间的利益冲突,平衡三方利益关系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分四个部分探讨以上几个问题.一、利益均衡观是现代公司制度的立法论基础现代公司法的目的在于实现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合理的利益均衡,此一理念在公司法一系列制度中均得到证实,并成为现代公司制度的立法基础。

在公司发展史上,先有公司事实上的存在,然后才有作为法人的公司.公司演变为法人的立法动因乃是从法律上确认和利益主体之间合理的利益均衡。

事实上,在公司制度发展史中,就贯穿了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利益规制的均衡这样一个反复互动的过程,当确立股东的无限责任以强化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进而出现抑制投资行为的倾向时,旨在激励投资和维护股东利益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度便应运而生;当股东承担有限责任出现损及债权人和第三人利益的情形时,一种企图克服以上责任缺陷的两合责任制度随之出现;当两合责任制度在实践中无法完全实现其立法宗旨时,一种以有限责任为主导、两合责任为补充、严格责任为保障的旨在调和公平与效率两种价值冲突的公司责任制度体系便渐趋完善。

浅析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及协调word版本

浅析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及协调word版本

浅析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及协调浅析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及协调摘要:本文对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及协调办法做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股东债权人利益冲突协调办法随着现代市场的不断完善,债务融资的优势日渐凸显,在债务融资条件下,不但可以降低筹资成本,减轻企业税负,还能充分利用债务融资的杠杆效应增加企业财富,并且企业原有的控制权结构基本不受影响,也不会引起控制权的稀释。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债务方式来筹措企业运营的资金。

这样股东与债权人的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

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者,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债权人作为公司的预付款者,有到期收回贷款本息的权利。

这样来看,公司的部分经营所得实际上是由股东和债权人共有的,如果二者都以各自利益为出发点,就会为争夺这部分利益而产生冲突。

而这种冲突使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冲突会产生相应的代理成本并带来非效率投资问题,使企业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进而造成企业资源,社会资源的浪费。

这样协调好二者关系,使双方达到共赢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形成的原因负债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商业信用、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资金使用权的一种融资方式。

在企业筹资活动中,负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后,两者也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债权人贷款给企业是为了获取利息收入并能保证本金到期安全收回,而企业借款的目的是用它扩大经营投入有风险的生产经营项目,获取高额的利润,两者的目标并不一致。

股东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以及财产的拥有者,他会试图将企业的经营扩大,这样就会使得企业的盈利建设与企业的扩大项目上,而债务人他们追求的就是在企业有条件偿还账务时及时给于偿还,他们不管企业的后期经营。

股东-债权人利益冲突发生于股东追求股权价值最大化、而不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时。

因为当股权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出现矛盾时,股东为使自身效用最大,就有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将债权人的财富转移到自己名下时双方冲突便会出现。

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矛盾

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矛盾

一、公司治理的定义公司治理是指公司内外部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权力结构和运作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公司治理是一种对公司运作的指导和监督,目的是实现公司持续经营、合理利润分配以及各方利益的协调。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董事会、高级管理层以及债权人、员工等各个利益相关者都拥有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矛盾1. 股东与董事会股东和董事会之间存在着利益矛盾。

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希望获得最大的利润,并影响公司经营决策,而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决策机构,往往更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和整体利益,这两者之间利益的冲突在公司治理中十分常见。

2. 股东与高级管理层股东持有公司的股份,期望公司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公司的市值,而高级管理层往往希望获得丰厚的薪酬和福利,这就导致了高级管理层的利益与股东之间的冲突。

高管人员可能做出一些短视的决策,以迅速获取利益,而忽视了公司的长远利益。

3. 董事会与股东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决策机构,其职责是代表股东管理公司。

但在现实中,董事会成员可能会滥用权力,牟取私利,而忽视了股东的权益。

一些董事会成员可能偏袒某些股东,造成了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4. 公司与债权人公司需要获得债权人提供的融资支持,而债权人希望借款回报能够得到保障。

当公司遇到经营困难或者破产清算时,公司的利益与债权人的利益就会产生矛盾。

5. 公司与员工员工作为公司的劳动者,希望获得公平的报酬和福利,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

而公司则需要控制成本,提高效益。

当公司裁员、减少福利或者改变工作环境时,就会引发公司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

三、解决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矛盾1. 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各方权利和责任,消除公司治理中的漏洞和弊端。

透明的信息披露和公正的决策机制也能够有效减少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2. 增强利益相关者间的交流与协调公司应该重视与利益相关者的交流与协调工作,尊重各方利益的平衡,并及时回应各方合理的诉求。

股东与经营者的冲突与协调

股东与经营者的冲突与协调

1.如何理解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冲突和协调?又如何理解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和协调?1.股东和经营者间的冲突经营者的目标是增加报酬,休闲时间,避免风险.但往往其目标和股东不完全一致,经营者可能为了自身的目标而背离股东的利益.(1)道德风险,经营者会为了自己的目标,避免提高股价的风险,不努力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2)逆向选择,经营者为了自己的目标,挥霍股东的财富.2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协调(1)监督,股东和经营者由于分散或远距离,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股东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监督经营者的行为.(2)激励,股东可以通过让经营者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富来鼓励他们采取符合股东最大利益的行动.通常,股东会同时采取这两种方式来协调自己和经营者的目标.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之间此消彼长,互相制约.股东要权衡轻重,力求找出能使三项之和最小的解决方法,它就是最佳的解决办法.3.股东和债权人的冲突债权把资金借给企业目的是到期时收回本金和约定的利息收入,公司借款的目的是用它扩大经营,投入有风险的生产经营项目,两者的目标并不一致.股东得到资金后可以通过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而伤害债权人的利益,常用方法:第一,股东不经债权人的同意,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更高的新项目.如果计划失败,对债权人来说,超额利润肯定拿不到,发生损失却有可能要分担.第二,股东为了提高公司的利润,不征得债权人的同意而指使管理当局发行新债,致使旧债券的价值下降,使旧债权人蒙受损失.如果企业破产,旧债权人和新债权人要共同分配破产后的财产,使旧债券的风险增加\价值下降.4.股东和债权人的协调债权人为了防止其利益被伤害,除了寻求立法保护,如破产时优先接管,优先于股东分配剩余财产等外,通常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如规定资金的用途,规定不得发行新债或限制发行新债的数额等.第二,发现公司有损害其债权意图时,拒绝进一步合作,不再提供新的借款或提前收回借款.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股东财务最大化,如果一家公司只有股东,没有别的因素,那么我们应该可以说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比较一致的。

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审理报告

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审理报告

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审理报告篇一:《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审理报告》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可能不太懂那些特别复杂的法律术语,但我可以讲讲我从大人们的讨论里听到的,还有自己思考出来的关于这个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的事情。

咱们先来说说啥是公司吧。

公司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拼图,一块一块的小部分组合起来才是完整的。

这个拼图里有股东、有债权人,还有很多别的角色呢。

股东就像是拼图里特别重要的几块,他们把钱或者其他东西投入到公司里,就盼着公司能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赚钱。

债权人呢,就像是借给这个拼图一些特别的小零件的人,他们想着等公司赚了钱,就能把自己的小零件拿回来,还能有点额外的收获,就像借东西给别人,别人还回来的时候还带点小礼物一样。

可是啊,有时候股东做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就会损害到债权人的利益。

比如说,我听隔壁叔叔讲过一个事儿。

有个公司,股东们偷偷地把公司的钱都拿走了,就好像从那个拼图里偷走了好多重要的小碎片。

公司突然就没钱了,那些债权人本来等着公司赚钱了把自己的东西还回来呢,这下可傻眼了。

这就好比我和小伙伴一起搭积木,说好一起把这个超级大的城堡搭起来,结果有个小伙伴趁大家不注意,把好多重要的积木都拿走了,那我们还怎么搭城堡呀?那些等着城堡搭好能得到好处的人肯定会特别生气。

我还听说过另外一种情况呢。

有的股东在公司快不行的时候,把好的东西都给自己留下来了,那些不好的、欠着债的部分就留给公司。

这多不公平呀!这就像是一群人在分苹果,有个贪心的人把又大又红的苹果都挑走了,只留下那些烂苹果给大家分。

债权人就像是那些只能分到烂苹果的人,心里得多委屈啊。

那在审理这种股东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的时候,肯定得弄清楚好多事情。

法官叔叔阿姨们就像特别厉害的侦探一样。

他们得先找出那些股东到底做了什么坏事。

这可不容易呢,就像在一个特别大的迷宫里找东西,得一点点地找线索。

比如说,要查看公司的账本,看看钱都去哪儿了。

股东与经营者的冲突与协调

股东与经营者的冲突与协调

股东与经营者的冲突与协调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1. 如何理解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冲突和协调又如何理解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冲突和协调1.股东和经营者间的冲突经营者的目标是增加报酬,休闲时间,避免风险.但往往其目标和股东不完全一致,经营者可能为了自身的目标而背离股东的利益.(1)道德风险,经营者会为了自己的目标,避免提高股价的风险,不努力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2)逆向选择,经营者为了自己的目标,挥霍股东的财富.2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协调(1)监督,股东和经营者由于分散或远距离,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股东可以通过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监督经营者的行为.(2)激励,股东可以通过让经营者分享企业增加的财富来鼓励他们采取符合股东最大利益的行动.通常,股东会同时采取这两种方式来协调自己和经营者的目标.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之间此消彼长,互相制约.股东要权衡轻重,力求找出能使三项之和最小的解决方法,它就是最佳的解决办法.3.股东和债权人的冲突债权把资金借给企业目的是到期时收回本金和约定的利息收入,公司借款的目的是用它扩大经营,投入有风险的生产经营项目,两者的目标并不一致.股东得到资金后可以通过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而伤害债权人的利益,常用方法:第一,股东不经债权人的同意,投资于比债权人预期风险更高的新项目.如果计划失败,对债权人来说,超额利润肯定拿不到,发生损失却有可能要分担.第二,股东为了提高公司的利润,不征得债权人的同意而指使管理当局发行新债,致使旧债券的价值下降,使旧债权人蒙受损失.如果企业破产,旧债权人和新债权人要共同分配破产后的财产,使旧债券的风险增加\价值下降.4.股东和债权人的协调债权人为了防止其利益被伤害,除了寻求立法保护,如破产时优先接管,优先于股东分配剩余财产等外,通常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如规定资金的用途,规定不得发行新债或限制发行新债的数额等.第二,发现公司有损害其债权意图时,拒绝进一步合作,不再提供新的借款或提前收回借款.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股东财务最大化,如果一家公司只有股东,没有别的因素,那么我们应该可以说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比较一致的。

试论述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冲突原因和解决方法

试论述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冲突原因和解决方法

试论述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冲突原因和解决方法一、引言股东和管理层是公司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共同构成了公司治理的核心。

然而,在实际运营中,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常常存在利益冲突。

本文将从利益冲突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冲突原因1.信息不对称在公司运营中,管理层往往掌握着更多的信息,而股东则只能通过公开信息来了解公司状况。

这种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管理层滥用权力,损害股东利益。

2.目标不一致股东和管理层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

股东通常关心公司长期发展和稳定回报,而管理层则可能更关注自身薪酬和短期业绩表现。

3.激励机制不当如果公司的激励机制过于倾向于奖励短期业绩表现,那么管理层可能会为了追求高额奖金而采取风险较大的行动,这可能会损害到长期发展和股东利益。

4.权力过度集中如果公司的权力过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那么这些人可能会滥用权力,损害股东利益。

三、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冲突影响1.公司长期发展受阻如果管理层只关注短期业绩表现,那么公司长期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这将对股东长期回报产生负面影响。

2.投资者信心下降如果投资者认为公司治理存在问题,那么他们可能会失去对公司的信心,从而导致股价下跌。

3.公司形象受损如果公司治理存在问题,那么公司形象可能会受到损害。

这将对公司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产生负面影响。

四、解决方法1.加强信息披露加强信息披露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

通过向股东公开更多的信息,可以让股东更好地了解公司运营状况。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励管理层为了长远利益而努力工作。

例如,在薪酬结构中加入长期绩效考核因素等。

3.实行分权制衡实行分权制衡可以避免权力过度集中问题。

通过设立独立的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可以有效地监督管理层。

4.加强股东权益保护加强股东权益保护可以保障股东利益不受侵害。

例如,建立有效的投票机制、完善公司章程等。

五、结论股东和管理层的利益冲突是公司治理中常见的问题。

上市公司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利益冲突与协调

上市公司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利益冲突与协调

上市公司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利益冲突与协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壮大,上市公司成为了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市公司的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利益关系。

然而,由于各方的利益追求不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益冲突。

本文将探讨上市公司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并探讨协调各方利益的方法与措施。

首先,上市公司的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他们通过购买公司的股份来获得对公司决策和收益的权益。

股东通常期望公司的盈利能够增加股价,进而实现自身财富的增值。

然而,经营者作为公司的执行者,除了追求公司的长期利益外,还可能追求个人短期收益。

经营者可能会出现追求眼前利润而忽视公司长远发展的情况,这与股东的利益往往不一致。

这种利益冲突可能导致公司战略的不稳定性和企业治理的不规范性。

其次,债权人是公司的债权持有人,包括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他们通过借贷资金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债权人通常关注的是借款的安全性和回收债务的时间。

然而,债权人的利益与股东和经营者之间也有可能存在冲突。

股东和经营者可能希望通过扩大公司规模来追求更高的盈利,但这可能会增加债务风险,对债权人造成损失。

因此,上市公司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需要得到协调与解决。

为了实现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协调,需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一方面,建立股东会议和董事会等机构,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和约束,确保公司的经营决策符合股东利益。

另一方面,推行透明度和信息披露制度,为股东和债权人提供充分的和准确的信息,使他们能够评估公司的风险并做出理性的决策。

此外,合理制定与执行公司治理规则和监管措施也是协调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公司治理的监督,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推动各方遵守规则,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应加强对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监管,减少经营者和债权人的操纵空间,提高公司的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除了上述机制和措施外,还需要加强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分析股东和债权人的公司投资

分析股东和债权人的公司投资

分析股东和债权人的公司投资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1.股东会利用负债进行冒险性投资。

股东比债权人更愿意将公司的资金投资于风险较大的项目②,因为股东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来增加自己的财富,而把风险留给债权人。

如果项目成功,债权人只能获得按合同规定的利息和本金,剩余的高额收益均归股东所有;如果项目失败,由于有限责任,则损失由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承担,有时债权人的损失要远远大于股东。

其结果就是,即使风险投资使公司价值下降,股东仍可以从这种赌博中获得好处。

同时,随着债务比例的上升,股东的风险激励将会增加。

2.股东会稀释债权人的请求权。

一方面,如果公司在正常经营时发生了新的无担保债务,新的债务会提高公司的负债率,稀释债权人对公司资产的请求权。

同时,如果公司经营失败,破产清算时,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公司债务,公司财产将按照债权占有比例在债权人之间进行分配。

另一方面,公司如果已经有发行在外的债券,再发行优先级高于或等于目前债券级别的债券,将会使得原有债券持有人的债权稀释。

3.股东利用股利政策损害债权人利益。

股利政策直接决定着一个公司中债权价值与股权价值的比重,股利发放的多少就直接影响到债权人和股东的价值。

但如果公司过多发放股利,这暗示着公司财产通过股利的形式不合理地返还给了股东,则会增加债权人到期不能完整得到偿还的风险,从而削弱了公司的偿债能力,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

4.股东与债权人冲突会造成公司投资不足。

投资不足表现为股东主动放弃对债权人而言有利的投资项目。

当公司拥有的投资机会的净现值为正,但该净现值小于或等于公司现有负债余额或将借入的负债额时,尽管对债权人而言,这种投资机会有利,应该投入资金,实施该项目。

但从股东的角度来看,并非一定愿意投入资金④。

这是因为,股东承担着公司投资的全部成本,但却只能得到投资净收益中经过债权人索取之后的那部分收益。

因此,股东没有足够的动力接受该项目,也即对具有正净现值项目有可能发生不会投资的现象,即投资不足。

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管辖权案例

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管辖权案例

一、案件背景在我国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背景下,各类企业层出不穷,随之而来的是债权债务关系的日益复杂。

在众多法律关系中,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尤为突出。

本案中,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股份公司”)的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引发了管辖权争议。

以下是本案的详细解析。

二、案情简介原告甲公司系一家大型国有企业,被告股份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

2008年,甲公司与股份公司签订了一份金额为1亿元的借款合同,约定股份公司向甲公司借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为5%。

合同签订后,甲公司依约向股份公司发放了借款。

然而,由于股份公司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恶化,无法按期偿还债务。

截至2012年,股份公司累计拖欠甲公司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计1.5亿元。

甲公司多次催讨无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股份公司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

在诉讼过程中,甲公司发现股份公司的股东乙公司存在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

乙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公司资产等方式,将股份公司的资金大量转移至其控制的关联公司,导致股份公司资产严重缩水,无法偿还债务。

甲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之诉,要求乙公司对股份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三、管辖权争议本案在审理过程中,乙公司提出管辖权异议,认为本案应由被告股份公司住所地法院管辖。

甲公司则认为,本案属于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纠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应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四、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甲公司主张的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纠纷,属于侵权纠纷,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条的规定,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

本案中,乙公司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公司资产等方式损害债权人利益,侵权行为实施地及侵权结果发生地均为甲公司所在地。

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冲突的解决方式

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冲突的解决方式

股东和债权人利益冲突的解决方式股东和债权人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利益冲突,这是由于股东和债权人所追求的利益不同所导致的。

股东追求的是公司的长期发展和股价的上涨,而债权人则追求的是债务的偿还和利息的收取。

如何解决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是公司经营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

因此,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向股东和债权人披露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是解决利益冲突的关键。

公司可以通过定期召开股东大会和债权人会议,向股东和债权人汇报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让股东和债权人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发生。

二、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分配机制是解决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

公司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股息政策和债务偿还计划,来平衡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

对于股东而言,公司可以通过派发股息来回报股东的投资,同时也可以提高公司的股价,增加股东的财富。

对于债权人而言,公司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债务偿还计划,保证债权人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也可以提高公司的信誉度,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往往是由于公司经营风险所导致的。

因此,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是解决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

公司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降低公司经营风险,从而减少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

四、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往往是由于公司治理不善所导致的。

因此,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解决利益冲突的重要手段。

公司可以通过建立独立的监事会和董事会,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保障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障。

总之,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是公司经营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公司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和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来解决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保障公司的长期发展和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得到保障。

浅谈股东与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浅谈股东与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浅谈股东与公司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的利益冲突与协调一、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含义1.概念《公司法》第216条这样定义公司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实际控制人就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按照相关规定,投资者通过表决权的优势在公司的重大事务的决策上对公司产生重要影响,进而控制公司,决定公司生存发展。

例如,投资者为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依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不具有股东身份,因此,社会公众及公司其他股东难以辨识公司实际控制人,对公司实际控制人的行为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督。

对实际控制人操纵的关联交易,是否公平以及是否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利益,难以作出判断。

正因如此,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是证监会以主席令形式发布的部门规章,是对上市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的所有信息披露行为的总括性规范,涵盖公司发行、上市后持续信息披露的各项要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要求上市公司在其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时,必须披露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详细资料。

证监会新修订的年报准则亦要求各上市公司严格披露其实际控制人,以便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为充分的信息。

2.公司实际控制人与控股股东根据《公司法》第216条第(二)项的规定: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50%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50%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50%,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控股股东分为绝对控股股东和相对控股股东。

绝对控股股东拥有50%以上的有表决权的股份,能绝对保证对控股子公司的高管的任命和经营。

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与解决措施

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与解决措施

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与解决措施作者:张杰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3年第8期张杰(攀枝花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四川攀枝花617000)摘?要:股东与债权人是公司最主要的利益相关方。

在多数情况下,双方从企业的持续增长中各取所需(股本增值和利息收入),实现共赢。

协调好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关系,对提升公司竞争力和业绩无疑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笔者以股东和债权人为研究对象,从协调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冲突问题,揭示了这些冲突的种种表现形式。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协调办法。

关键词:股东;债权人;利益冲突;协调策略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22-0-02企业发展是一个与各方利益相关者紧密结合的过程,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时,应当考虑到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不应当仅考虑某类主体的利益。

股东和债权人共同构成了企业投资者。

并且,是企业进行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

作为资金的渠道方,企业在经营决策过程中必须要全面考虑二者的利益。

从财务管理的角度来看,不能单纯地把股东看成是企业唯一的资产索取者,企业的经营应当在众多利益相关者之间达到均衡。

只有将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矛盾协调好,企业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一、股东及债权人的定义及区别(一)股东是股份公司的出资人或投资人股东是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中持有股份的人,也可以指其他合资经营的工商企业的投资者。

股东是公司存在的基础,是公司名义上的所有者,其投资行为是企业经营的基础。

(二)债权人是公司借入资本的所有者债权债务关系一旦成立,资金拆出方就成为资金拆入方的债权人。

作为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债权人要承担相应的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

前者指本利和因债务人违约而无法回收或延期回收,后者指因市场利率变化而导致债务资产价值变化。

债权人和股东一样,对公司拥有财务监督权,并在特殊情况下(如在破产清算时)拥有控制权。

上市公司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利益冲突与协调

上市公司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利益冲突与协调

上市公司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利益冲突与协调现代企业中,上市公司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形式,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涉及到多方利益关系的协调。

其中,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作为上市公司的三大利益相关者,其利益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就上市公司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协调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一、上市公司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上市公司股东作为公司的所有者,拥有公司的所有权,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决策具有决定权。

股东的主要利益是获得投资回报和实现资本增值。

他们期望公司能够获得稳定的盈利水平,提供可观的股利和股价增长。

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即管理层,他们由股东委派或选举产生,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

经营者的主要利益是获得丰厚的薪酬和提高自身声誉。

他们致力于通过高效的经营管理,实现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利润最大化。

债权人是为上市公司提供融资的机构或个人,他们通过购买债券或发放贷款等方式,向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债权人的主要利益是确保债权的安全,包括按时收回本金和获得固定的利息收益。

二、上市公司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利益冲突原因由于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在公司内部拥有不同的利益,因此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以下是可能导致利益冲突的原因:1.盈利分配:股东追求的是公司的长期盈利增长,而经营者则可能更关注短期业绩,以获取更高的奖金或薪酬。

这样的利益冲突可能导致经营者过度关注短期利益,忽视了公司的长远利益。

2.信息不对称:经营者通常对公司的经营情况和内部信息了解更多,而股东和债权人则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经营者可以通过控制信息来谋求自身利益,可能削弱了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

3.公司治理问题:公司的内部分权机制和治理结构可能存在缺陷,导致高层管理者滥用职权,腐败行为频发,给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造成损害。

三、上市公司股东经营者债权人利益协调的途径尽管上市公司股东、经营者和债权人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但通过合理的机制和措施,这种冲突是可以得到协调的。

浅谈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浅谈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浅谈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冲突与协调一、概述广义的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冲突包括性质相反的两种情形:一是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害管理层的利益,比如降低薪酬、克扣工资等;二是管理层利用管理权谋取私人利益,比如挥霍公司资财、泄露商业秘密等侵害股东利益。

这两种情况在实践中都有存在,但公司治理研究的是后一种情形。

需要指出,我国公司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冲突,与股权分散的英美公司的情形有很大的区别,在股权集中的背景下,公司利益冲突首先表现在大股东或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冲突居于次要地位。

因为,按照资本多数决的原则,控股股东或大股东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本优势,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出代言人,可以控制董事会进而控制管理层,这样,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冲突,基本上属于大股东或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冲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依据上述法律规定,本案中,股东乙在向法院提起诉讼前应该先请求监事会或董事会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是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

股东代表诉讼的前提是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而由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股东代表诉讼的胜诉利益应该归属公司而不是归属行使该权利的股东。

二、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冲突的原因(一)客观原因公司管理层殚精竭力对公司的近期和长远发展寻求获取利润、防范风险的最佳方案,实现股东投资利益的最大化,但面对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却因为其能力有限,无法准确识别或评估所面临的经营风险,造成公司及股东的利益的损害。

(二)主观原因在公司经营活动中,管理层违反法律或违反对公司的忠诚义务,出现道德危机,故意损害公司利益,或者利用公司资源为自己谋取私利等。

三、治理层面风险的规避(一)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在股东会或股东大会上,用好自己的选举表决权,选出能人和贤人进入公司的管理层。

同时应该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及其各专门委员会等内部办事机构并在各机构之间合理配置权力、责任,实现权力的制衡,防止权力的滥用或不作为。

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冲突解决

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冲突解决

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冲突解决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上市公司作为重要的经济实体,逐渐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上市公司股东利益之间的冲突,如何解决这些冲突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股东利益冲突的现状、原因分析以及解决办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股东利益冲突的现状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冲突普遍存在于股东之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控制权之争在上市公司中,股东通过持有股权来获得对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然而,当股东之间的利益产生冲突时,就容易发生控制权之争。

一方面,大股东往往通过掌握较高比例的股权来主导公司的决策;另一方面,小股东则常常为了保护自身权益,寻求一定的话语权。

这种控制权之争往往导致公司治理的混乱,严重影响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1.2 利益分配不公上市公司的盈利主要通过派息和分红的方式回馈给股东,然而,利益分配不公也是股东利益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

大股东往往倾向于将利益更多地留给自己,而对小股东则给予较少的回报,这使得小股东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引发了利益冲突。

1.3 资产流失与挪用上市公司的经营涉及大量的资金流动,而恶意大股东往往通过虚构交易、违规担保等手段将公司的资金转移至自己的私人账户,导致公司资产流失与挪用。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小股东的利益,也极大地影响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信誉。

二、股东利益冲突的原因分析上市公司股东利益冲突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1 股权结构不合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直接关系到公司治理和股东利益之间的关系。

如果股权分散度较高,股东之间利益冲突的可能性就较小;相反,如果股东相对集中,大股东往往拥有较高的控制力,小股东的利益容易受到侵害。

2.2 公司治理不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的健全程度直接影响着股东利益冲突的发生和解决。

如果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就容易导致大股东的过分行为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2.3 盈利模式过于注重短期利益许多上市公司在追求盈利的同时,往往忽视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只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

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范文

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范文

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范文
原告:XX,地址:XX,法定代表人:XX。

被告:XX,地址:XX,法定代表人:XX。

尊敬的XX法院:
原告[债权人全称]与被告[股东全称]之间存在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责任纠纷,现依法向贵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如下:
一、被告[股东全称]立即停止侵害原告[债权人全称]利益的行为;
二、被告[股东全称]赔偿原告[债权人全称]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共计[具体金额]元;
三、被告[股东全称]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事实与理由:
[详细叙述案件事实,包括股东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具体行为、时间、地点、方式、结果等,以及原告因此遭受的损失情况。

]
基于上述事实和理由,原告[债权人全称]认为被告[股东全称]的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损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原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向贵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判决。

此致
XX法院名称
附:证据材料清单
原告:债权人全称
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姓名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及协调
浅析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及协调
摘要:本文对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及协调办法做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股东债权人利益冲突协调办法
随着现代市场的不断完善,债务融资的优势日渐凸显,在债务融资条件下,不但可以降低筹资成本,减轻企业税负,还能充分利用债务融资的杠杆效应增加企业财富,并且企业原有的控制权结构基本不受影响,也不会引起控制权的稀释。

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债务方式来筹措企业运营的资金。

这样股东与债权人的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

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者,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债权人作为公司的预付款者,有到期收回贷款本息的权利。

这样来看,公司的部分经营所得实际上是由股东和债权人共有的,如果二者都以各自利益为出发点,就会为争夺这部分利益而产生冲突。

而这种冲突使股东与债权人利益冲突会产生相应的代理成本并带来非效率投资问题,使企业偏离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进而造成企业资源,社会资源的浪费。

这样协调好二者关系,使双方达到共赢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形成的原因
负债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商业信用、银行借款或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资金使用权的一种融资方式。

在企业筹资活动中,负债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企业向债权人借入资金后,两者
也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债权人贷款给企业是为了获取利息收入并能保证本金到期安全收回,而企业借款的目的是用它扩大经营投入有风险的生产经营项目,获取高额的利润,两者的目标并不一致。

股东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以及财产的拥有者,他会试图将企业的经营扩大,这样就会使得企业的盈利建设与企业的扩大项目上,而债务人他们追求的就是在企业有条件偿还账务时及时给于偿还,他们不管企业的后期经营。

股东-债权人利益冲突发生于股东追求股权价值最大化、而不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时。

因为当股权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出现矛盾时,股东为使自身效用最大,就有可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将债权人的财富转移到自己名下时双方冲突便会出现。

2 股东与债权人冲突带来的问题
2.1 股东与债权人冲突产生的代理成本问题可以说有的理论认为企业就是一种契约的组合,由于存在着企业信息的不对等或者合约的不完备等这样就会导致公司利益主体之间的目标不相同,这样就会存在利益的冲突,必然会产生一定的代理成本。

尤其是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必然就会引起负债代理成本的产生,负债代理成本包括:①负债影响企业的长远投资导致企业的财富积累损失即机会成本;②由债权人和股东/经理(即企业)承担的监督和约束支出;③破产成本和重组成本。

2.1.1 破产是企业的最后选择,由于他的现有企业资金不足于支撑企业的后续发展它就会破产,可以说破产无论对债权人还是对社会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但是在选择破产时企业的管理者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案,而在破产过程中,债权人的权力受到了诸多限制,一般认为,破产对管理者的保护主要表现在重组对管理者的保护上。

与清算方式相比,重组给予现有管理者许多优势,最主要的就是能使管理者保住现有的地位。

这样债权人为了使自己在企业破产时维护自己的权利就会产生破产成本,包括破产威胁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权益的代理成本。

这样无形中产生了资源的损耗。

2.1.2 重组成本即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债权人为了避免企业破产,可以通过申请公司重整的资格,公司通过重建而获得再生,其直接目的在于,挽救财产状况恶化导致公司陷于困难或者已暂停营业或者有停业危险的公司,免于解体或者破产,从而获得再生。

其间接目的在于,通过公司的重建再生,具有较好效益及清偿、分配能力,来保护公司债权人及股东利益,稳定社会经济秩序。

而这种过程中债权人和股东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就会付出相应的重组成本。

2.2 股东与债权人的冲突引发的投资问题企业在正常情况下应该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出发投资于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放弃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

国外文献研究表明,由于委托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股东与债权人存在的利益冲
突很可能使企业放弃现金流稳定且净现值为正的项目,而接受现金流波动较大但净现值为负的项目,从而产生非效率投资行为,损害债权人及企业整体利益。

2.2.1 资产替代问题当股东与经理利益一致时,负债水平越高,股东/经理越有动机去从事那些尽管成功机会甚微,但一旦成功获利颇丰的投资。

因为股东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作用来增加自己的财富,而把剩余风险留给全体债权人。

2.2.2 投资不足问题投资不足主要包括主动投资不足和被动投资不足。

主动投资不足是负债融资的企业将拒绝那些能够增加企业市场价值,但预期收益大部分属于债权人的投资,即使这些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正,对股东来说在承受风险的同时得不到任何收益,那么该项目就不会被实施。

被动投资不足使企业负债水平较高时,现有债权人或新的债权人可能因企业投资项目风险大或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对其不进行出资,造成企业因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而使投资额降低。

3 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冲突的协调
3.1 完善债权人参与机制对于高资产负债率公司(资产负债率在60%以上的公司)应建立股权与债权的共同治理的模式。

这一类公司属于高负债型,公司经营的风险对债权人的总体影响甚至超过对股东的总体影响。

现行公司立法对债权人的保护一般属于事后保护,具有滞后性。

要改善这种局面,就有必要从债权发生时由债权人会议在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情况
下,行使对公司日常业务的监督权。

发挥债权人治理的作用,如果公司没有履行债务义务,债权人可以采取措施终止雇佣该管理者。

这就意味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管理者要关注债权人的要求,同时管理者又是股东的代理人,所以管理者在做出融资决定时必须满足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

在这个意义上,公司管理者能够真正地起到托管人的作用来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权利。

例如,Cable(1985)发现,银行在公司的参与程度与公司的财务业绩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因此,银行参与在假设中可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3.2 债务契约协调冲突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契约关系。

债务契约的规范程度或完备程度决定了债权人和债务人各自的风险。

鉴于在我国债权人利益常被忽视的情况下,提高债权人在企业财务治理权配置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债务契约侧重于对债权人的保护。

债务契约根据双方实力和博弈力量的强弱,包含的项目不尽一致,一般而言可以包含如下方面:
3.2.1 对企业会计数据的要求债权人作为企业的利益直接联系着,它对于企业的了解主要指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及其它的信息,因此债权人对企业有以下要求:①企业债券人定期对企业的综合业务情况进行了解。

②债权人对于企业的财务程序具有选择权,他可以在企业的合同中加以说明。

③债权人有权要求企业的会计变更时要及时的征得债权人的同意。

如果
遇到不可避免的变更必须要提前通知债权人,并且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报告给债权人。

3.2.2 对企业资本债务的限制作为一个企业它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有时为了增加利润而决定增大财务杠杆,这样就会产生新的债务,这样就会导致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变化,这样也就增加了企业的风险,这是现有的企业债权人不愿意的。

因此在企业的债务契约中对企业在债务存续期间的再举债做合理的限制。

①企业的债务契约一般规定企业不允许增加新债,如果确实需要增加需取得债权人同意。

②及时清偿应缴税金和其他到期债务,以防被罚款而造成现金流失。

同时债务契约除了考虑报表负债项目的内容增加,还应禁止企业有可能带来或有负债的行为。

③债务契约一般都不准企业再以任何资产作为其他承诺的担保或抵押,以减少企业的破产风险减低债权人的债务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两者之间的冲突变得不可避免。

但是若通过种种努力使股东与债权人的利益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让股东和债权人携手努力,使企业资源优化配置,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则使双方受益,实现共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