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推进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经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头市推进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经验借鉴

发表时间:2019-07-25T10:44:50.347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7期作者:甄宝兰[导读] 本文结合包头市举办的学术交流会,在回顾几代包头人的奋斗历程的基础上,回归现实,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为下一个美丽城市打好基石。

——江门市城市地理信息中心调研报告甄宝兰

江门市城市地理信息中心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包头市作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功臣,其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与发展发挥了不可言喻的指导作用。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包头市坚持规划引领,再到现今的“一张蓝图”干到底的魄力,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城市发展经验。本文结合包头市举办的学术交流会,在回顾几代包头人的奋斗历程的基础上,回归现实,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为下一个美丽城市打好基石。

关键词: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转型期;发展

为了适应时代洪流大背景下的新形势新要求,包头市积极开展围绕“传承·改革继往开来”为主题的学术交流会,致力于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做好前期基础研究工作。2017年8月25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总体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在包头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位与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包头市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中心建成区面积322平方公里,辖9个旗县区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总人口286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5.8万,蒙古族人口8.95万。包头市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重要城市,其现版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规”)是由中国规划专家联同苏联城市规划专家于1955年编制,这版规划蓝图,奠定了包头市“一市双城、绿色分隔、疏朗大气”的城市格局。60年来,回顾包头市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包头市一直秉承“规划先行,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发展理念,期间历经1955年版、1994年版、2000年版、2011年版规划修编。在一张张具有战略统领作用的蓝图指导下,包头市的人口规模、城区面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都远远超过60年前的景象,这座城市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自治区的经济中心,成为国家重要的钢铁、铝业、装备制造、稀土、电力和新型煤化工基地,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

一、以史为鉴,梳理城市发展历程重温光辉规划历史,宝贵规划经验我们需要认真吸取,规划问题也需要认真思考总结,顺应城市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推进城市改革,走出一条继往开来的中国特色城市发展之路。包头市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从用地布局看,包头市作为我国“一五”期间建设的重工业城市,其工业用地比例一直偏高;包头市经济坚持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为辅的产业发展结构。重工业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但也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2)从历史发展看,包头作为全区经济实力首位,人口规模第二大的城市,“外来迁移”人口对包头中心城市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未来,本市和区域腹地人口对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需要研究;(3)从城市的区位看,包头市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南端,阴山山脉横贯市区中部,形成北部高原、中部山地、南部平原三个地形区域,采取外延扩张型的的发展模式,虽有历史必然性,但从现状情况分析可以发现,城市发展土地利用效率低。(4)从基础设施配套看,由于组团组织为分散布置模式,交通压力增大,基础服务设施服务半径无法满足人口需求,造成资源的粗放式利用,产城共享机制无法形成。(5)从人群结构看,人群发展结构发生变化,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步调不相协调,需以人的需求为导向倒逼总规修编。

1.1 针对以上出现问题,专家学者提出以下解决思路:(1)应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思考总体规划改革。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角度出发,我们所说的现代化,指的是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先进技术。国家治理能力应软硬兼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顺应时代潮流,从大数据城市到智慧城市,离不开科技技术的强力支撑。建设好城市发展的数据库,城市发展信息平台,为城市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应当加强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动力研究,对既有优势和未来优势进行深入判断。在对历史城市规划中肯评价的基础上,摸清现状资源情况,综合评价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为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提供方向。(3)当前包头的规划应当聚焦于战略问题的关注与筛选。城市转型期的车轮在滚滚向前,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编制城市发展纲领,为城市发展定好基调。(4)未来的转型应采取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增长,开展生态安全格局、军民融合创新、区域文化等专题研究,不在城市规模扩张方面做文章,而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深入研究。城市转型发展,产业侧结构性改革,社会的发展都往着“以人为本”这一方向出发。实践证明,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建设人才高地,构筑以人才培养的高校体系,输出新时代综合人才,是构建多元文化和多层次产业结构的必然趋势。

图:社会发展逻辑分析图

二、以镜相映,方能走千里

调研的步调结束之时,便是回归自我之时。贴近我们身边的城市的放大镜可以发现,我们城市也同样出现类似问题:

(1)从城市功能性质定位看,包头市是重工业城市,这是城市功能定位的依据,察看我市城市性质因素,表现为主导产业不明显,导致城市功能定位不清晰。

(2)从城市区位看,包头市由于其地理位置及区位资源优势,加之其历史沿革原因,形成包头市现今的土地利用格局。相对于我市,建设用地增长较为粗放,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在土地开发和规划建设管理中,对土地利用的效率提升重视不够。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未能形成“产城融合,职能平衡”的发展格局。

(3)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看,我市空间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存在城乡配套差异大、空间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2.1 总结以上的调研观察分析,借鉴其宝贵经验,对应用于我们日常工作同样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工作中,我们须有心中的“一张蓝图”。正如城市建设需有“一张蓝图”为指导一样,我们的工作同样需要有自己的“谋略计划”。

(2)工作中,我们可借鉴其“问题导向思维”。就如他们从观察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出发一样,在问题中发现需求,进而上升为理论依据。

(3)正如规划的工作模式为:以法规法则为依据,研究存在问题,组织专题研究,提炼事物发展规律,理论实践试点,形成理论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仍可借鉴其模式。

(4)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共享和数据化时代,以数据作支撑是我们作出选择的最直接手段。总规工作如此,平常工作也如此。新时代新视角,我们应以主人翁的姿势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中。积极接触新事物,用新技术洗刷我们的对事物的认知,依靠技术实践应用。

结论:

此次交流学习,让我感受到理论碰撞出实际的火花。在学习与思考中凝聚发展共识,构建工作平台,梳理工作思路框架,共同缔造“协调、开放、创新”的成长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