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起源与发展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茶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茶经的科学价值

第一、总结了茶的功用价值,为茶文化的推广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二、《茶经》提出了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对于提升茶叶品质、正确价值茶叶品质具有推动作用。

第三、《茶经》中对饮茶煮茶方式的总结,形成了特定的品饮方法,对于我国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以前的茶叶生产及饮用状况,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茶经的科学价值

第一,它总结了茶的功用价值, 为茶文化的推广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之源”中茶定性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总结了前人关于茶的功效的说法:

1.作为药物,可解毒、治病、醒酒。

“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2.可作为饮料,令人兴奋等

“其饮醒酒,令人不眠”

3.可倡导节俭之风,可以茶代酒。

所谓“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痛、目涩,四肢烦,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受茶经思想的影响唐末刘贞亮和日本的明惠上人先后提出了“茶十

德”和“饮茶十德”。

刘贞亮茶十德

以茶散郁气

以茶驱腥气

以茶养生气

以茶除疠气

以茶利礼仁

以茶表敬意

以茶尝滋味

以茶养身体

以茶可雅心

以茶可行道

第二、茶经提出了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对于提升茶叶品质、正确评价茶叶品质具有推动作用。

评定茶叶品质的几个因素:

1.鲜叶原料是否精美;

2.加工工艺是否精良;

3.煮茶用水是否精纯;

4.煮茶技艺是否精湛。

《茶经》还提出了影响茶叶品质的五因素

土质:“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茶树生长情况;“野者上,园者次。”

茶芽生长情况;“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

光照情况,“阳崖阴林”;“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

采摘时期和方法:“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间…..”

“其曰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睛采之。”

第三.《茶经》中对饮茶煮茶方式的总结,形成了特定的品饮方法,对于我国茶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煮茶方法上

2.用水选择上;“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3.火候掌握上;“其沸,如鱼目为一沸…”

4.饮茶方式上;

第四、我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唐以前的茶叶生产及饮用状况,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茶经》开创了我国茶书的先河。自此,我国出现的论茶之书多达一百多种。如清代陆廷灿的《续茶经》是《茶经》的续作。

“自从陆羽生人间, 人间相学事新茶”

“茶经”对唐代茶文化形成的贡献

1.《茶经》首次把饮茶当作一种艺术过程来看待,创造了从烤茶、选水、煮茗、

列具、品饮这一套泡茶技艺。

2.《茶经》首次把“精神”二字贯穿于茶事之中,强调茶人的品格和思想情操,把

饮茶看作“精行俭德”,进行自我修养,锻炼志向、陶冶情操的方法。

3,陆羽首次把我国儒、道、佛的思想文化与饮茶过程融为一体。

第一章茶的起源与发展

五、宋代鼎盛时期的茶文化

1.茶区不断扩展,产量得到提高。茶区南移。

因为气候的原因,南方茶叶生产优势突出,着重反应在福建茶业的崛起。

2.制茶技术得到改进和转制(出现了散茶的生产,但同时团茶的制作也达到了顶峰。),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的转变

3.皇室贵族的大力提倡 (斗茶之风盛行等)

4.饮茶风俗深入平常百姓家(“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 ----宋.吴自牧《梦梁录》) 。茶馆文化的兴起。

茶类及饮茶方法介绍

1 饮饼茶时期

《茶经》引三国时魏人张揖《广雅》:“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灸令赤色,捣末臵瓷器中,以汤浇复之,用葱、姜、橘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茶叶加工最早的记载)

《茶经》记载: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

粗茶——将采来的茶叶、芽、梗一起切碎待用(斫)。

散茶——仅用采下来的芽叶(熬)。

末茶——将茶叶烘烤碾成茶末(炀)。

饼茶——将茶叶蒸、压成饼后烤干,再捣碎成末(舂)。

饮法有两种:一种是将茶放入瓶缶之中,以沸水注入而饮;也有的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类一起煮饮。

陆羽的煎茶法:

①炙茶

②碾茶

③煮水

④煎茶

⑤酌茶

2 宋代茶类

散茶:未经蒸压的散状茶叶,又称¡°草茶¡±

宋代茶叶生产发展中的一个特点,是由团饼为主趋向于散茶。

王祯《农书》记载,散茶源于元朝。不过,元代散茶尚未普及,还处于饼茶与散茶混用状态,即便饮散茶,也大多碾成茶末,依然是唐宋遗风。

明代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凤团茶,从而导致了饼茶的衰微,促使了散茶的崛起。

3.宋代各种茶饮方式的兴盛

斗茶的之风盛行

斗茶又称为茗战,是宋代茶人评比茶叶品饮技术的高下,形成的一整套品饮抹茶(细末绿茶)的艺术.

斗茶要经过灸茶、碾茶、罗茶、候汤、燲(xié)盏、点茶六个步骤。

灸茶,是把茶饼放到炭火上去烘烤。

碾茶,把烘烤过的茶饼碾细。

罗茶,用细绢做的茶筛筛下碾好的茶。

候汤,就是煮开水。

燲盏,是把茶盛放到火上面灸热。

点茶,是把煮好的开水冲到装有茶末的茶盏内,并把水与茶调匀。 斗茶,不但是斗茶的品质,更是斗技艺、斗经验、斗器具。 斗茶之前,往往需先鉴别一下茶饼,其方法有三:一是以色

辨,“色莹彻而不驳”是为上品;二以质辨,要求茶饼“缜绎而不浮”、“举之凝结”;三以声辨,要求茶饼“辗之则铿然”。达到以上要求,就是“真品”。

点茶是先将茶粉加入少量开水调成膏状,然后用茶筅击拂,使汤花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