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乐府民歌代表作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精选乐府民歌代表作赏析
木兰诗/木兰辞
南北朝: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作:惟)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整体赏析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
它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此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唧唧是叹息声。
木兰当户织,却不闻机杼声,这暗示木兰此时已无心织造。
唯闻女叹息,进而暗示木兰内心忧思深重。
以“唧唧复唧唧”开头,则此一暗示,效果突出。
起唱已见出手不凡。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两问实是一问,出以排比,便扣人心弦。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问得那样关切,回答却如此平静,可见木兰性格之沉着,亦意味着木兰内心之忧思,经过激烈冲突后,已毅然下定决心。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征兵文书连夜发至应征人家,这说明军情十分火急,显然是敌人大举进犯。
可汗大征兵,则千家万户皆有关系。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军书指征兵名册,十二卷是言其
多,卷卷有父名是夸张,言父亲应征,册上有名,千真万确也。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此二句言一事:家中父老子幼,支撑门户唯有木兰。
衰老的父亲怎能去远征杀敌,可是祖国的召唤又义不容辞。
面对这双重的考验,木兰挺身而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好女儿,替父从军意志,实为对父亲的爱心与对祖国的忠心之凝聚,亦为巾帼英雄本色之发露。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连下四个排比句,铺陈四市购买鞍马,尤其“骏马”、“长鞭”二语,极有气派地写出木兰出征之前的昂扬士气。
士气,原是士兵的生命。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暮至,不必坐实为一日内事,此言晓行夜宿,征途之长,行军之急。
此四句展开巨幅出征情景。
先言其情。
古时一少女离开闺阁远赴沙场,不异投入另一世界。
旦辞爷娘,暮宿黄河,黄河激流溅溅之鸣声,代替了平日父母亲切之呼唤,这层层描写,将一女性出征之后全幅生活翻天覆地之变化、全幅心态之新异感受,一一凸现出来。
唯其如此,所以真。
再言其景。
黄河边上,暮色苍茫之中,一位女战士枕戈待旦,这是十分苍凉而又悲壮之境界。
此种境界,在中国诗稀有。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
”此四句与上四句为一排比,但意脉已大大发展。
暮至黑山,言至而不言宿,暗示我军已经前敌。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直提起战斗即将打响,亦意味着木兰昔日之儿女情怀,从此将在战争中百炼成钢。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上二句写我军征战之奋勇,“赴”字、“度”字、“飞”字,极有气势。
中二句写宿营之戒备警惕,亦点出战地生涯之艰苦卓绝。
四句虽写全军,木兰自在其中。
下二句以将军之战死,衬凸木兰生还之不易。
“百战”、“十年”皆非实数,概言战事频繁,岁月漫长也。
此六句,写尽木兰从军生涯,笔墨异常精炼。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天子即可汗,明堂指朝廷。
策勋即记功,勋位分作若干等,每升一等是一转,十二转者,夸张连升之速也。
百千强,言赏赐之物成百成千还多。
写天子对木兰之优遇非常,一则暗示木兰战功之卓著,一则衬凸木兰还家之心切。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定是木兰对于勋位赏赐全无兴趣,故天子怪而问其所欲,木兰则告以不用作官,只愿还乡。
愿借千里足(指快马),婉言归心似箭也。
木兰不受官职,固然可谓鄙薄官禄,但也应知她还隐蔽着女性之身份,在当时条件下,女子又岂能做官(从军本是万不得已)。
尤其长期离别父母,女儿之情深切矣。
辞官一节,仍是紧扣木兰作为一女性来写的。
第五段,以浓墨重彩大书木兰还家与亲人团聚。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描绘全家欢迎木兰,一气铺陈三排六句,喜庆欢腾遂至高潮。
然而个中仍极有分辨,须加体会。
十二年过去矣,父母更加衰老,故彼此相扶出城来迎。
阿妹长大成人,故依闺阁之礼,用红妆隆重欢迎。
既逢喜庆必杀猪宰羊。
一片欢乐和祥,而又长幼有序,此中深
具传统礼俗之美也。
木兰喜慰,可想而知。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花黄即在面额上贴花涂黄,是当时妇女流行之容饰。
一气又是四排句两偶句,铺写木兰恢复女儿身之乐。
十二年未入之闺阁,未坐之床,未着之衣裳,未理之云鬓,未贴之花黄,今日百度俱兴矣,其乐何若!这意味着,木兰来之不易的女性之复归。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古代兵制十人为一火,火伴即同火之士兵。
火伴们能不惊惶?谁知道十二年来一同征战出生入死之木兰,原来竟是门前这位光彩照人之女郎!全诗悬念至此解开,原来十二年里,木兰是女扮男装从军作战。
此一节喜剧性效果,亦是全幅诗情之潮。
然而又令深思。
十二年沙场之出生入死,难。
十二年乔装而不露痕迹,更难。
木兰内心之精神力量,该是何等之大!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扑朔是跳跃貌,迷离是兔眼眯缝貌,此二句互文。
雄兔扑朔而又迷离,雌兔迷离而又扑朔,两兔一道在地上奔跑,谁又能辨其雌雄!木兰与大伙一道征战,装束举止与男子并无二致,大伙又岂能知道我是女子呢?此一机智幽默之比喻,是木兰女扮男装之奇迹的圆满解释,亦是喜剧性诗情之袅袅余音,此余音之有余不尽,仍在于意味着木兰之英雄品格。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五、六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三、四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
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
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此诗在写法上运用了较多的修辞手法,主要是对偶、排比及互文。
其中互文是此诗极有特色的修辞手法,在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二句,单从字面上看是不合逻辑的,上下文互文互补而增义:“开我东阁门,坐我东阁床;开我西阁门,坐我西阁床。
”由于互文手法的运用,省略了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表现了木兰一别十年回到家中,迫不及待地到这里坐坐,到那里看看,看到曾经熟悉的一切,心中既充满亲切之感,又有说不清的滋味。
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通过动作细节的描写,刻画人物心理。
又如“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二句,如果把“当窗”和“对镜”分开理解,显然不合女子梳妆的实情。
“当窗理云鬓”应“对镜”,“对镜贴花黄”也要“当窗”。
这里的互文手法如同“蒙太奇”一样变换镜头,表现了木兰脱下戎装的动作之迅速、麻利,渲染了她经过十年的军旅生涯,急切地想找回女儿家感觉的兴奋之情。
再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二句,对偶兼用互文,高度概括了十年征战的旷日持久和激烈悲壮,突出了木兰出生入死,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
又如“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二句,“脚扑朔”是雄兔的特征,“眼迷离”是雌兔的特征,分辨雌雄本是一目了然的事,但二兔上述的特征兼而有之,就很难区别了。
这里暗示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和男人一样驰骋疆场,巾帼不让须眉,表现了木兰的机智勇敢,照应了上文“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使这个传奇式的女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含蓄而富于浪漫色彩。
又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几句,排比兼用互文,表现出一种急促跳荡的节奏,一种跃跃欲试的意态,表现“可汗大点兵”的军情紧急,渲染了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和木兰准备工作的繁忙而有序。
这些互文
手法的运用,不仅词约意丰,详略得当,而且从叙事上跨越时空,加快了情节的推进,使行文富于节奏感,跌宕生姿,增强了表达效果。
《木兰诗》是中国诗罕有的杰作,诗中首次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
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木兰完满具备了英雄品格与女性特点。
天性善良勇敢,沉着机智,坚忍不拔,是木兰英雄品格之必要内涵,对父母对祖国之无限爱心和献身精神,则是其英雄品格之精神力量源泉。
同时,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从“不闻爷娘唤女声”到“木兰不用尚书郎”,从“木兰当户织”到“著我旧时裳”,始终不失其为女性之特点。
故木兰形象极为真实感人。
《木兰诗》创具一种中国气派之喜剧精神,其特质,乃是中国人传统道德精神、乐观精神及幽默感之整合。
这种中国气派之喜剧精神,实与以讽刺为特征的西方喜剧大不相同。
《木兰诗》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歌之天然特长,铺排、夸张、象声、悬念的突出运用,对于渲染气氛、刻划性格,效果极佳。
过去多认为《木兰诗》所产生之基础,为北朝尚武之社会风俗。
但是,北朝历史发展之主流,是入居北中国的游牧民族接受农业文明,进而接受中国文化,最终为中国文化所化。
就此诗言,即使木兰之家原为鲜卑民族,也早已汉化。
“木兰当户织”,是一证。
木兰还家,全家喜庆之中所深具之礼意,是又一证。
尤其木兰替父从军、高度体现对父母之爱心与对祖国之忠心,实为高度体现中国文化之精神。
故应当说,《木兰诗》所产生之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北朝尚武风俗之融合,而《木兰诗》之根本精神,则是中国文化之精神。
【篇二】精选乐府民歌代表作赏析
战城南(汉乐府鼓吹曲辞)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声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战城南》系乐府旧题,属汉代《铙歌十八曲》之一,是一首民歌。
这首民歌是为在战场上的阵亡将士而作,诗中描写了战争的残酷,道出人民只是战争牺牲品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人民反对并诅咒战争的意愿。
此诗以死者告语乌鸦、驽马哀鸣的奇思妙想抒发作者的悲怆之情,极富浪漫主义精神。
整体赏析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城南、郭北,互文见义,是说城南城北,到处都在进行战争,到处都有流血和死亡。
抒写一场激烈的战事,起句刚叙及“战”,便径接以“死”,而对士卒杀敌的悲壮场景,不作一语描述。
战争过后,大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成群的乌鸦,“呀呀”地叫着,争啄着这些无人掩埋的战士。
面对这样的惨状,谁都不能不惊心动魄。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这可以理解为是诗人请求乌鸦在啄食之前,先为这些惨死的战士大声恸哭;也可以理解为死去的战士为自己请求乌鸦在啄食之前,先为他们悲鸣几声。
“水深激激,薄苇冥冥”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战场荒凉悲惨的气氛。
清凉的河水流淌着,茫茫的蒲苇瑟瑟着,似乎在向人们哭诉着战争的灾难。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突然,一声战马的长嘶,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它身受重伤,已经不中用了,但仍然徘徊在死去的勇士身旁,悲鸣着不肯离去。
表面上,是对战场上的景物作客观叙写,但这些景物,却是经过诗人严格挑选了的典型画面,无一不寄托着诗人深沉的感情在内。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这里,不只是对眼前战场的情景进行描述,而是把眼光移向了整个社会:战争不仅驻把无数的兵士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而且破坏了整个社会生产,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最后四句,诗人抒发了对死难士卒的哀悼之情。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子”和“良臣”在这里是同位语,指那些牺牲了的战士。
诗人饱含感情,用一个“诚”字,倾吐了自己内心的悲痛。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感叹战士一去不复返,语句极其沉痛,引起人莫大的悲哀。
结尾两句同开头勇士战死遥相呼应,使全诗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气氛。
这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但诗中运用了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歌辞中死人居然说话了,这就是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例证。
【篇三】精选乐府民歌代表作赏析
东门行(汉乐府民歌)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
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
文学赏析
《东门行》描绘了一幅凄惨又壮丽的画面。
主人公走出家门,不想回家,可是妻子儿女又难以割舍。
一进屋门,家徒四壁,生活无望,又拔剑出门,妻子生怕出事,一边哭泣一边劝阻,但主人公仍感到无路可走,终于挥衣而去。
诗的前半写主人公要去“为非”的原因,用了六句。
前二句写他下了决心走出东门,诗中却说“出东门,不顾归”。
“不顾归”,是说原本下了决心,不打算来归,但又不得不归,因为心中毕竟有所顾念。
所顾念的自然是妻子儿女。
可以想象:主人公在东门外踟蹰、扼腕,过了好一会,终于又脚步沉重地走回家来。
然而,家中的景况,对于他来说,不啻当头棒喝,打消他的任何幻想。
所以接下的两句说,“来入门,怅欲悲”。
现在他清醒地意识到:除了那一条路,别无他路可寻。
心中悲酸,都系于一个“怅”字,这并非平常的怅然之叹,而是一种绝望之感。
摆在他面前的,是残酷的现实:“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无衣无食,这比出去干那桩事更可怕。
要么冻馁待毙,要么拚作一腔热血,同命运作最后的决斗。
如取后者,尚存万一生的希望,顶多牺牲个人,却可能救活可怜的一家老小,若取前者,全家人只有死路一条。
这是明摆着的事。
这一段,通过主人公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叙,把主人公推向矛盾的顶点。
诗中入情入理地写出此君之所以走上这样一条可怕的道路,乃是为贫穷所逼。
诗的主题建立在这样一个现实基础之上,就不致使人产生伦理上的厌恶之感。
这便是此诗的不可动摇的美学价值。
这六句在炼意上颇有独到之处。
一个本来安分的人怎样走上那条危险之路,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而诗人则紧紧抓住主人公几度徘徊,归而复出这一心理和行为的激烈矛盾,就写出其中的必然性。
又如“盎中”以下两句。
盎中无米,架上无衣,都是主人公眼见的事,可是,诗人却将“视”字属下句。
这样,在表现效果上就大不同。
盎中无米,架上无衣,是悲感之所由发,也就是主人公之所以不得不去冒险的根本原因。
这是全诗的关键所在。
如说“视盎中无斗米储”,就将本句与上句隔断,从而使语势陡然转折,上句的“悲”字就失却那种震撼心
灵的力量。
像诗中这样将“视”下属且加“还”字,就更加重了上句的意义:吃没吃,穿没穿,还有什么活路呢?因而具有征服读者的不可辩驳的力量。
后半,“拔剑东门去”承上句而来,是主人公由犹豫、反复到下定最后的决心。
主人公要出去做事,不一定非要作出一副剑拔弩张的架势。
但诗中这样处理,却异常真实地表现出主人公决绝而无反顾。
以下妻子牵衣哭劝一段文字,是对主人公这不顾一切的行动的戏剧性烘托。
妻子说,别人富贵我不羡慕,我甘愿和你喝稀饭。
这是自欺欺人的话。
家中灶下连一粒米都没有了。
大约她也觉出自己的话没有说服力,就又说:你看在老天爷的分上吧。
这话当然也不会生出什么效果。
主人公早就不信老天爷了。
她又让他为儿女着想,而他正是为了儿女才这样做的啊。
妻子想到的是另一层:一旦事败,触犯“王法”,不但救不了一家老小,而且还会将他们投入更深的深渊。
这句话对前面主人公的极度矛盾的心理作了注脚;同时前后照应,加深了此诗悲剧的内涵。
主人公的行为不免饮鸩止渴,又势在不得不饮。
最后妻子无可奈何地说,“今时清,不可为非。
”(余冠英认为“今非”中似有脱文,应作“今时清,不可为非”)主人公这样回答他的妻子:“咄!行!我去为迟!”两个单字句,一个四字句,短促有力,声情毕肖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决难回转,他是就要去拚命了。
“咄”在这里是急叱之声,吆喝他的妻子走开,不要拦阻他。
他说现在去已经为时太晚,并非指这次行动,而是说先前对自己的可悲处境尚不觉悟,对这世道尚缺少清醒的认识。
“白发”一句,可能是汉代的俗语,意思大概如今天说的“谁知还能活几天”。
表明主人公把这罪恶的人生看穿了,而不是说人的年龄。
这篇诗歌虽然采取了杂言形式,但是由于用字简练,句子长短相济,读来有顿挫流离之感。
乐府中有两篇《东门行》歌辞,这里用的是本辞。
另一篇为晋乐所奏,共四节,较本辞有所增衍。
其中最显眼的是“今时清廉,难犯教言”之类的句子。
这是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加以粉饰。
尽管作了这样的改动,基本思想内容还是不能改变,最后只好予以排斥。
这篇民歌的遭遇,见诸《古今乐录》所引王僧虔《技录》的记载:“《东门行》歌古‘东门’一篇,今不歌。
”
【篇四】精选乐府民歌代表作赏析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
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狶!
秋风肃肃晨风飔,
东方须臾高知之!
文学赏析
《有所思》是汉代时流传的一首乐府诗,属于《铙歌十八曲》之一。
这首诗用第一人称,表现一位女子在遭到爱情波折前后的复杂的情感表现。
她所思念的情郎,远在大海的南边。
相去万里,用什么信物赠与情郎,方能坚其心而表己意呢?她经过一番精心考究,终于选择了“双珠玳瑁簪”。
这在当时可谓精美绝伦的佩饰品了。
然而女主人公意犹未足,再用美玉把簪子装饰起来,更见美观。
单从她对礼品非同寻常的、不厌其烦的层层装饰上,就可测出她那内心积淀的爱慕、相思的浓度和分量了。
这几句写物寄情,以少总多,表达已言简意丰,情调复缠绵悱恻。
“闻君有他心”以下六句,写当她听说情郎已倾心他人,内心十分震惊。
骤然间,爱的柔情化作了恨的力量,悲痛的心窝燃起了愤怒的烈火。
她将那凝聚着一腔痴情的精美信物,愤然地始而折断(拉杂),再而砸碎(摧)三而烧毁,摧毁烧掉仍不能泄其愤,消其怒,复又迎风扬掉其灰烬。
“拉、摧、烧、扬”,一连串动作,如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充分的表达了她内心的激愤。
“相思与君绝”以下六句,写其由激怒渐趋冷静之后,欲断不能的种种矛盾、彷徨的复杂心态。
“相思”句较上文“勿复相思”之果断决绝,口气已似强弩之末。
盖“相思”乃长期的感情积淀,而“与君绝”,只一时愤激之念,二者本属对立而难统一,故此句实乃出于矛盾心情的叹惋,大有“剪不断,理还乱”之意蕴。
循此绪端,自然生出“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的回忆和忧虑。
她在瞻前顾后,心乱如麻的处境中情不自禁地发出的一声歔欷长叹。
三字悲叹,在感情、语气上承上启下,直贯结尾二句意脉。
女子在悲叹中但闻秋风阵阵凄紧,野雉求偶不得的悲鸣不时传来,使她更加感物共鸣,相思弥甚,犹豫不决。
然而她又自信:只待须臾东方皓白,定会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
如此,则“高”尚有喻其心地光明皎洁,感情热烈持恒之义。
此诗的结构,以“双珠玳瑁簪”这一爱情信物为线索,通过“赠”与“毁”及毁后三个阶段,来表现主人公的爱与恨,决绝与不忍的感情波折,由大起大落到余波不竭。
中间又以“摧烧之”、“相思与君绝”两个顶真句,作为爱憎感情递增与递减的关纽;再以“妃呼豨”的长叹,来联缀贯通昔与今、疑与断的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