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传播影响社会秩序的四维分析(一)
信息传播知识点总结
信息传播知识点总结一、信息传播的概念与特点信息传播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信息传播的特点包括:1. 信息传播的双向性信息传播不仅仅是信息的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单向传递,还包括信息的反馈和交流。
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接收者对信息的理解和反馈也是十分重要的。
2. 信息传播的差异性不同的信息传播对象可能有不同的接收能力、习惯和需求。
因此,信息传播的对象对信息的理解和接收也会产生差异。
3. 信息传播的多样性信息传播的形式和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口头传播、书面传播、电子传播等。
不同的传播方式对信息的传递和理解都有不同的影响。
4. 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信息传播可以涵盖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
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决定了信息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二、信息传播的影响与作用信息传播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它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可以造成社会的动荡和混乱。
信息传播的影响与作用主要包括:1. 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信息传播可以促进社会的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
通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人们可以学习到新知识、获取新技能,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 增进人们之间的交流与理解信息传播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通过信息传播,人们可以了解彼此的想法和意见,减少误解和矛盾。
3. 提高社会的公共意识信息传播有助于提高社会的公共意识和公共参与度。
人们通过信息传播可以了解社会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
4. 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创新信息传播有助于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创新。
通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人们可以获得新的思想和观念,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三、信息传播的媒介信息传播的媒介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信息的传递和接收的效果。
信息传播的媒介主要包括:1. 口头传播口头传播是人们直接面对面交流的一种方式,它是最早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
口头传播能够直接传递信息,能够及时获得反馈。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信息传播与社会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信息传播与社会影响传媒行业在新媒体时代经历了巨大的转变,网络信息传播成为了主流形式。
今天我们来探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网络信息传播的多样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传播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首先,网络平台的多样性为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包括社交媒体、博客、新闻网站等。
其次,网络信息的形式丰富多样,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表达方式。
此外,网络信息传播还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
二、网络信息传播的社会影响1. 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和传播方式。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快速了解到新闻动态、分享生活点滴,并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
这种交流方式的便利性推动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的扩大,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虚假信息的传播与网络信息传播的便利性相伴随的是虚假信息的传播。
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和信息发布的自由度使得一些不负责任的个人或组织散布虚假信息,导致社会舆论的混乱甚至对公共秩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 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网络信息传播在形成舆论方面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热点事件在网络上的讨论与传播,往往能迅速形成舆论风向。
同时,网络上的意见领袖和网络大V等也能通过发布内容引导公众的观点和态度,进而影响社会舆论。
4. 经济发展的推动网络信息传播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电商平台的兴起、网络广告的发展以及网络直播等形式的出现,为许多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同时,网络信息传播也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途径。
5. 隐私泄露与信息安全网络信息传播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隐患。
个人隐私泄露、个人信息被滥用等问题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网络信息的泄露和滥用会给人们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对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语:新媒体时代的网络信息传播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网络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使得信息获取更加丰富快捷,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传播学如何帮助我们认识信息传播的规律
传播学如何帮助我们认识信息传播的规律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所包围。
从社交媒体上的动态分享,到新闻网站的时事报道,再到亲朋好友之间的日常交流,信息无处不在。
然而,这些信息是如何传播的?它们遵循着怎样的规律?传播学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这些问题的视角和方法。
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信息传播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涵盖了众多的领域和分支,包括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等等。
通过对这些不同类型传播的研究,传播学帮助我们揭示了信息传播背后的一系列规律。
首先,传播学让我们认识到信息源的重要性。
信息源的可信度、权威性和知名度等因素,会极大地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
比如,当我们获取一条关于健康养生的信息时,如果它来自一位知名的医学专家,我们往往更愿意相信并传播它;而如果信息来源不明或者缺乏专业性,我们可能会对其持怀疑态度。
这是因为人们在接收信息时,通常会根据信息源的可靠性来判断信息的价值。
其次,传播学指出了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和特点。
不同的传播渠道,如电视、报纸、网络、社交媒体等,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和受众群体。
电视广告能够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吸引广泛的观众,但观众往往是被动接受;网络社交媒体则允许用户进行互动和分享,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可能参差不齐。
了解这些传播渠道的特点,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渠道来传播信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再者,传播学强调了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角色。
受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他们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受众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价值观和过往经验,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筛选、理解和解释。
例如,对于同一则新闻报道,不同的受众可能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和解读方式。
有些受众可能更关注事件的结果,而有些则更关心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另外,信息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影响传播的关键因素。
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具有情感共鸣的信息往往更容易被记住和传播。
例如,一个充满感人故事的公益广告,可能比枯燥的数据和说教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行动。
网络信息传播对社会的影响
网络信息传播对社会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网络信息传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信息传播不仅改变了个人的生活方式,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信息传播对社会的影响。
一、网络信息传播扩大了个人的社交圈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出现,使得个人的社交圈得以扩大。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轻松地连接到位于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并且可以利用不同的应用程序进行交流与合作。
互联网的社交功能,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他人的思想和观点,并且在社交过程中创造出更多的机会。
二、网络信息传播对信息的流通速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网络信息传播结合了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的特点,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流通速度。
通过网络,新闻和事件可以利用各种渠道传播,并在短时间内被广泛传播。
这使得广大民众可以更快、更多地了解到最新的事件和新闻,同时也使得人们更容易受到虚假信息和信息污染的影响。
三、网络信息传播对个人和企业的形象塑造产生了影响数字时代,企业和个人都需要小心其在网络上的形象塑造。
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上,任何一个人或企业都可能被人们随时关注,并可能被传播到世界的任何角落。
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人都需要了解和维护自己或企业在网络上的形象和声誉。
四、网络信息传播影响了新兴产业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机遇的蓝海——新经济。
与此同时,新兴产业的出现也对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电子商务、在线支付、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社会创造出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五、网络信息传播对教育、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数字化时代里,教育迎来了一次革命。
在线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数字科技和移动教学让学习变得更加方便和个性化。
此外,网络信息传播还能够对政治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网民对社会中的重要事件、政治人物、文化现象以及其他世界事务的看法和反应。
总结: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传播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个人生活和整个社会。
大数据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引导
大数据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与引导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社会舆论形成和引导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数据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庞大的数据资源,对社会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然而,与此同时,大数据也给社会舆论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与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大数据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引导措施。
一、大数据对社会舆论的影响1. 加速信息传播:大数据技术使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在传统媒体的时代,信息传播主要依靠新闻机构和传媒渠道,而如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大数据平台的出现使得信息可以以更高的速度和更广泛的规模传播,这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影响舆论导向: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用户行为和偏好,了解大众的需求和兴趣。
基于此,政府、企业和媒体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这种舆论导向的改变有助于提高公众的信息获取和决策能力。
3. 深化社会互动:大数据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和互动平台。
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论坛等渠道,个人可以随时随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这种交流互动的方式不仅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还促进了社会舆论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二、大数据对社会舆论的引导1. 加强数据隐私保护:对于大数据收集和使用过程中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保护公众的个人信息安全。
2. 深化数据分析研究:加大对大数据分析研究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更准确地了解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
3. 提高公众数据素养:加强公众的数据素养教育,提高大众对大数据的认知和理解能力,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舆论形成的过程和机制,增强舆论对大数据的主动引导能力。
4. 增加多元性和公正性:通过改进大数据分析算法和模型,避免信息过滤和偏向,确保社会舆论的多元性和公正性。
同时,加强信息审核机制,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提高社会舆论的质量和可信度。
传播学视角下的社会问题
传播学视角下的社会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
社会问题不仅是我们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我们需要共同解决的重要任务。
而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传播学视角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
一、传播学视角下的社会问题简介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信息流动和影响的学科,它包括信息的发出、传递、接收和影响。
在传播学的视角下,社会问题是由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而产生的。
这些问题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例如教育、医疗、环境、贫困等等。
传播学视角下的社会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的双方在信息的获取、传播和使用方面存在不平等现象。
这种不平等现象可能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例如信息缺失、价值误判和不公正等。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传媒可以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通过传递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来弥补信息的不平等。
2. 假新闻假新闻是指在媒体或社交网络上出现的虚假或误导性的新闻。
假新闻可能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例如误导公众、破坏社会和政治稳定等。
在应对假新闻问题时,需要通过媒体和全社会的努力来扩大正确信息的传播和辟谣。
3. 谣言传播谣言传播是指没有被证实或者不是真实的信息在社交网络等平台上被恶意传播。
谣言传播可能导致公众的恐慌和不安,对社会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加强事件的调查和事实查证,降低谣言的传播力度。
4. 信息过载信息过载是指我们面临大量的信息,但却无法分辨决定哪些信息是有价值的。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人们因无法从信息中筛选出重要信息而产生焦虑和不安。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媒体和企业需要适当调整信息量和质量,以帮助公众有效处理信息。
二、传播学视角下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1. 提高公众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公众需要加强对信息的鉴别能力,以减少谣言和假新闻的传播。
媒体和行业组织应加强教育和推广信息鉴别技能,如通过推广阅读技巧和信息核查,通过培训新闻工作者和业内人士的新闻职业道德标准等。
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引言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的快速传播和获取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然。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道德和意识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信息社会中的道德和意识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信息社会带来的道德问题1. 隐私和个人信息泄露在信息社会中,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来存储和交换个人信息。
然而,个人隐私的泄露问题也随之而来。
互联网上的各种社交媒体、购物平台和应用程序可能会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并未经充分保护就进行传播和使用,导致用户的隐私权被侵犯。
2. 信息虚假和造谣信息社会中,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速度惊人。
由于信息的匿名性和互联网上信息的广泛流传性,在信息社会中,信息虚假和造谣问题日益严重。
这不仅会误导公众,还会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公共秩序。
提高信息道德和意识的方法1. 加强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为了提高信息社会中的道德和意识,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将信息道德纳入课程,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的意识和道德观念。
同时,媒体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公众正确对待信息。
2.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为了解决个人隐私泄露和信息虚假问题,政府应该加强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同时,加强对信息平台和服务提供者的监管,确保他们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权益。
3. 增加自主控制权和反讽平台个人应该增强自主控制权,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在社交媒体和其他平台上,用户应该了解隐私设置和信息共享策略,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设置和调整。
此外,相关技术公司也应该加强平台的反讽机制,及时删除虚假信息和谣言。
总结信息社会中的道德和意识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了提高信息社会中的道德水平,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是关键。
同时,政府和个人也需要共同努力,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够建设一个道德和谐的信息社会。
媒体传播对社会地位与阶层流动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媒体传播对社会地位与阶层流动的影响及原因分析概述媒体作为当今社会最主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对社会地位的形成和阶层流动起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媒体传播对社会地位与阶层流动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一、媒体传播对社会地位的影响1.1 影响意识形态媒体传播的意识形态对人们的价值观、观念和思考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通过不同的媒体渠道,人们接触到不同的信息来源,这些信息会塑造我们对社会地位的认知。
例如,在某些媒体的追求名利的价值导向下,人们会将财富、权力等作为评价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主要标准。
1.2 影响审美观念媒体不仅传播着意识形态,同时也塑造了社会在审美观念上的认同。
通过广告、电影、电视剧等形式,媒体向人们灌输了一种特定的审美取向。
例如,某些时尚杂志和社交平台上的流行服装、化妆品等,被认为是提升社会地位的必备,这就使得人们对这些产品产生了认同需求,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1.3 影响信息获取渠道媒体传播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
在信息时代,媒体传播的全面普及让人们可以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
然而,这种普及也带来了信息的过载问题,人们容易感受到信息来源的不对等,从而影响了他们对社会地位的判断。
二、媒体传播对阶层流动的影响2.1 影响观念和行为媒体传播的信息会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通过电视剧或纪录片中展示成功人士的经历,媒体激发了人们对个人努力与奋斗的追求,从而激发了阶层流动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媒体也通过传播成功人士的成功经历,对普通人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心理影响,使得他们对阶层流动产生了一定的期待和追求。
2.2 影响社会认同媒体的传播不仅仅影响了个体的行为,也影响了社会对不同阶层的认同。
通过媒体的报道和塑造,社会会赋予一些特定的阶层更高的认同和尊重,这就塑造了人们对不同阶层的价值观和偏好。
例如,媒体报道成功商人和企业家的事迹和社会贡献,让人们对他们有更高的评价和认可,从而影响了阶层流动的态度。
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与政治操纵
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与政治操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快速进步,社会网络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社会网络,我们能够快速获取各类信息、与朋友分享生活点滴、参与社群交流等。
然而,社会网络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在信息传播和政治操纵方面。
本文将探讨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与政治操纵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与防范的方法。
一、社会网络中的信息传播社会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无论是新闻、时事、娱乐还是其他领域的信息,都可以经由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开来。
这种传播模式的独特性使得信息可以迅速传递到全世界的角角落落,增加了信息的曝光度。
然而,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社会网络上的信息多样性和真实性难以确保。
许多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信息并不经过核实、深思熟虑,可能存在误导性和不准确性。
其次,信息的传播速度过快,容易引发谣言和虚假消息的传播。
这种现象在突发事件时尤为突出,不负责任的信息传播可能引发恐慌和混乱。
最后,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容易受到个体兴趣和圈子效应的影响,造成信息过滤和偏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信息传播的规范和监管。
首先,社交媒体平台应加强信息审核和核实的力度,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
其次,用户应增强信息辨别能力,不盲从、不信谣传谣。
此外,政府和媒体也应加强信息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信息传播的认知与素养。
二、社会网络中的政治操纵除了信息传播,社会网络还容易成为政治操纵的渠道。
政治操纵是指利用社交媒体渠道进行信息偏向性宣传、网络攻击和人肉搜索等手段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的行为。
政治操纵的一个重要手段是网络攻击。
通过网络攻击,政治操纵者可以获取他人账号信息,恶意篡改他人观点,甚至进行虚假宣传与抹黑攻击。
此外,政治操纵者还可以通过人肉搜索等手段,公开他人隐私信息,对其进行恶意攻击。
为了应对政治操纵带来的问题,社交媒体平台需加强账号安全和信息保护机制。
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应注意账号密码的安全性,避免成为攻击的目标。
网络信息传播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及重构
网络信息传播对社会关系的影响及重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信息传播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是对社会关系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和变革。
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方式,为社会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网络信息传播对社会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重构社会关系以适应这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网络信息传播对社会关系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了人际交往的便利性网络信息传播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
无论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即时通讯工具,还是电子邮件、博客等,都让人们可以轻松地与其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大大提高了人们之间的交往频率和深度,有利于增进社会关系。
二、拓宽了社交圈子的范围传统的社交方式往往受限于地域和人际关系,而网络信息传播打破了这种限制。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轻松地结识来自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朋友,拓展了社交圈子的范围。
这种社交圈子的拓展,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和经验的交流和碰撞,对社会关系的多样化和包容性是一种积极的影响。
三、影响了人们的社交行为和交流方式网络信息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社交行为和交流方式。
在虚拟社交空间中,人们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也更容易展现自己的特质和思想。
网络信息传播也促进了信息的广泛传播和共享,让人们更容易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
这种变化对社会关系的形成和维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网络信息传播也给社会关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信息泛滥、虚拟社交的片面性和不真实性、网络欺凌等。
这些负面影响显著地挑战着传统社会关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需要我们积极地重构社会关系以适应这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那么,如何重构社会关系以适应网络信息传播的影响呢?一、加强网络信息传播的规范和管理针对网络信息传播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的规范和管理。
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都应该共同努力,建立更加健康、有序的网络信息传播环境,从而减少信息泛滥、虚拟社交的片面性和不真实性、网络欺凌等问题。
浅析网络舆论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影响
浅析网络舆论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影响1. 引言1.1 网络舆论的概念网络舆论是指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和意见交流的现象。
它是一种具有传播性、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新型舆论形式,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舆论更具有即时性和广泛性。
网络舆论的内容包括新闻事件、社会议题、个人观点等,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进行传播。
网络舆论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引导公众舆论、影响社会风向,并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舆论已成为社会热点事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对社会治理和舆情引导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网络舆论,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信息、表达看法,促进社会互动和思想碰撞,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网络舆论的崛起和发展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民主化,同时也需要合理引导和管理,以确保其对社会的正面影响。
1.2 社会热点事件的定义社会热点事件是指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事件,通常具有显著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热度。
这类事件往往涉及到社会矛盾、利益冲突、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兴趣和关注。
社会热点事件可以是国际政治事件、社会新闻事件、文化娱乐事件等各个领域的事件,对社会风气、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社会热点事件具有引导公众关注、引发舆论讨论、推动社会进步等重要作用。
在信息传播迅速、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热点事件往往会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大量网民参与讨论和评论。
社会热点事件的定义并不是固定的,不同时间段、不同社会群体可能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定义和看法。
社会热点事件的核心特征是其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论的程度,成为社会上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
社会热点事件在社会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对社会风向和舆论走势产生深远影响。
2. 正文2.1 网络舆论对社会热点事件的传播影响网络舆论对社会热点事件的传播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大大增加。
网络舆论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并影响大量人群的观点和情绪。
网络信息传播的利弊及其当代意义
网络信息传播的利弊及其当代意义网络信息传播的利弊及其当代意义网络时代的新闻与传播传播是实现新闻信息相社会大众公开的最关键工具,可以说新闻传播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新闻行业领域的进步。
而在网络时代的推动下,新闻传播无论是在结构、体系还是方式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大楚网的总编谢先生当时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媒体是不断变化的,传统媒体的未来嵌入到社会关系的网络之中,就像手机与手表,两者都能看时间,但手机还承载着你的社交关系,所以大家都带着手机,而很少有人带手表。
”那么,当时代的进步使得新闻传播的改变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
大楚网依靠腾讯在网络上的信息而发表新闻,这并不是最新最有时代的方法。
因为很多网络媒体都没有记者同时也要依靠着这种方法发布者新闻消息。
“最湖北,最生活。
”是大楚网对于自己的定义。
同时也象征了其区域性质的传播理念。
网站利用腾讯QQ的技术,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合作,重点与百万大报《楚天都市报》搭建深度互信平台,为湖北受众提供资讯服务。
由此,大楚网便可以依靠1300万位湖北的、甚至是其它地区的QQ用户立即了解到大量的新闻信息。
新闻传播依靠着网络这一新兴媒介,成为了当代又一新的传播重点。
在大楚网这样信息生活等多方面的综合交流网站,在当下也拥有着即为明显的优势。
一来是新闻传播的资源共享性。
资源共享是网络时代下互联网通信技术最大的优点,利用这种传播媒介可以实现不同地域、不同用户之间新闻资源的共享。
二来新闻传播的更新快捷性。
传统的新闻传播依托于收音机、电视、报纸的媒介,最大特点在于更新新闻的时间是固定的。
而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沟通无极限”,依托强大的互联网网络媒体将实时新闻及时的传递给第三接受者。
例如近一、两年来兴起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同样也是新闻传播中的一种,它使人们可以即时将身边发生的新鲜事通过客户终端传递到互联网网络中,加速了信息资源的更新速度,也满足了人们对与新闻资讯的强大需求。
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正文开始)大众传媒是指通过大规模传播渠道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
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大众传媒对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从信息传播、舆论引导、价值观塑造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信息传播大众传媒作为信息的重要传播媒介,对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迅速传播新闻、事件等信息,让公众了解到社会上发生的各种动态和变化。
通过大众传媒,人们可以获取到更广泛、更全面的信息,快速了解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从而提高公众对社会的认知。
二、舆论引导大众传媒在舆论引导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通过报道方式对社会进行舆论引导,影响公众的观点和态度。
媒体的报道方式、选题,以及对事件的解读等都会对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力。
例如,在大众传媒的报道指导下,一些社会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引起了公众集体的关注和行动,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变。
三、价值观塑造大众传媒不仅仅是传递信息和引导舆论,它还在某种程度上对公众的价值观进行塑造。
通过播放电视剧、电影、广告等形式,大众传媒将各种价值观念传达给观众,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电视剧中的角色形象、行为准则等都会对观众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引导人们思考和思考自己的价值观。
四、文化交流大众传媒对社会文化交流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大众传媒,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得以相互交流,促进了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例如,电影、音乐、电视剧等作为文化产品通过大众传媒得到了广泛传播,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总结起来,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它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价值观塑造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虽然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但是同时也需要我们进行审视和批判。
我们应该保持对媒体信息的辨别力,不盲目接受一切信息,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培养良好的媒体素养,健康评估媒体给予我们的信息和价值观。
信息时代下的网络伦理及其社会秩序
信息时代下的网络伦理及其社会秩序信息时代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时代,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在全球范围内连接了各种信息资源和人际关系。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使用,网络伦理问题也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网络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上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和行为准则,它直接关系到网络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稳定。
本文将围绕信息时代下的网络伦理及其对社会秩序的影响展开讨论。
信息时代下的网络伦理问题主要包括虚拟隐私、信息安全、网民素质等方面。
虚拟隐私是指在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和隐私权受到侵犯的现象,比如个人隐私被非法获取或滥用。
信息安全则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免受破坏、干扰、泄露、非法使用的能力。
网民素质则是指网络用户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包括网络言行举止、信息发布准确性和社会责任等。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将对网络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
信息时代下的网络伦理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传播、社会交往、个人权益等方面。
在信息传播方面,网络伦理的缺失和失范将导致虚假信息、低俗信息、暴力信息大量涌入网络,引发负面情绪和社会恐慌,影响社会秩序。
在社会交往方面,网络伦理的不当行为会导致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网络欺凌等现象,伤害社会成员的感情和尊严,扰乱社会秩序。
在个人权益方面,网络伦理的缺失会导致个人隐私泄露、个人信息被滥用、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损害社会成员的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秩序。
信息时代下的网络伦理问题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政府应该加强网络伦理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网络伦理的监管和管理,维护网络秩序和社会公平。
网络企业应该加强自律,营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增强对网络伦理问题的重视和处理能力。
教育部门应该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和培训,提高全社会对网络伦理的认识和认同,提升网民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媒体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网络伦理问题的宣传和监督,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维护网络伦理,促进网络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反思
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反思近年来,随着媒体技术和传播手段的不断革新,大众传媒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尤其是在数字化时代,新闻、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大众传媒早已成为影响社会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传媒的影响下,社会文化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因此,本文意在对大众传媒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与反思展开探讨。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1. 传递信息大众传媒是传递信息的关键平台,它确定了社会大众接受的信息数量和种类。
随着媒体技术和传播手段的不断升级,进入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和渠道化。
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到现在的互联网、手机应用等,大众传媒已经通过多样的形式,将信息涌入人们的生活中。
2. 影响社会意识形态大众传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类的意识形态,即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文化兴趣等。
从某种程度上说,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和社会意义的创造者。
它影响了社会公众的认知模式,引导了群众的价值观念。
例如,音乐、电影和电视作品都反映了大众文化的潮流和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3. 形塑社会舆论大众传媒是社会舆论的重要形成机构,能够以其高度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影响社会公众的态度和观点。
了解到的信息,往往决定着社会公众的看法和反应。
大众传媒对于舆论疏导和引导的作用不言而喻,能够促进社会市场的稳定。
二、大众传媒的反思1.政治关注和利益驱动在现今的社会舆论和政治环境下,大众传媒逐渐承担着“宣传”和“建言”的角色。
但是,由于媒体与政治之间的复杂联系,大众传媒的报道也往往会受到各种复杂的因素影响。
某些大众传媒把它的新闻和品牌构建为其背后道德和政治的代言人,这需要大众传媒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协调,而不是仅仅为自己的经济利益而服务。
2. 营销行为的深入大众传媒已变成了一个庞大的营销行业,在收集广告商资金方面已越来越重要。
媒体对广告商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财务收益家,这让广告商和媒体商成为了一个庞大的营销体系。
然而,有些媒体也会通过深入的营销,不断地推销商品和服务,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和价值。
社会网络与信息传播
社会网络与信息传播社会网络与信息传播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人们在传播信息和建立社会网络方面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本文将介绍社会网络和信息传播的概念,并探讨它们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社会网络的概念和作用社会网络是指以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为基础,在某一社会群体中形成的一种关系网络。
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Twitter和Instagram成为人们拓展社会网络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些平台,人们可以方便地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结识新朋友,分享生活和观点。
社会网络对个人起到很多积极的作用。
首先,它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交流、分享和获取信息的渠道。
个人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了解朋友们的近况,获取实时新闻和热门话题。
其次,社会网络可以为个人创造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个人可以扩大人脉,结交志同道合的人,获取个人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二、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特点信息传播是指信息从一个源头传递到另一个目标的过程。
在社会网络的背景下,信息传播更迅速和广泛。
传统的媒体形式如电视、广播和报纸仍然扮演重要的角色,但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民主和多元化。
信息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它的速度更快。
在社交媒体上,一个新闻或事件可以迅速传播到全球范围内。
其次,信息传播的范围更广。
通过社交媒体,普通个体也有机会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从而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
再次,信息传播更加互动和动态。
人们可以在社交媒体上评论、分享和讨论信息,形成一个互动的信息传播生态系统。
三、社会网络对信息传播的影响社会网络对信息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
传统的媒体机构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源头,个人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有机会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其次,社会网络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个性化。
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好友推荐,用户可以获取他们感兴趣的信息,并过滤掉他们不感兴趣的信息。
社会网络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析大数据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及规律
浅析大数据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及规律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社会思潮的传播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规律。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为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更为精准和高效的手段,同时也加速了社会思潮的传播速度。
本文将从传播特点和规律两个方面进行浅析,希望能够为读者呈现一个清晰的大数据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图景。
一、传播特点1. 精准定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得社会思潮传播的定位更加精准。
通过分析海量的用户数据,可以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的需求和偏好进行精准定位,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思潮传播。
这种精准定位的传播特点,使得社会思潮能够更好地穿透到目标受众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2. 多渠道传播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渠道更加多样化。
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而是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手段获取信息。
这种多渠道传播的方式,为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使得信息能够更加迅速地传播开来。
3. 个性化定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传播开始向个性化定制的方向发展。
根据每个人的兴趣、偏好和需求,可以对社会思潮进行个性化定制,使得每个人都能够获取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信息。
这种个性化定制的传播特点,使得社会思潮的传播不再是一刀切的方式,而是更加贴近每个人的需求。
4. 实时互动在大数据时代,传播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变成了一种实时互动的方式。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可以实时获取社会思潮的最新动向,也可以通过互动参与使得传播过程更加立体和生动。
二、传播规律1. 快速蔓延大数据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
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信息在网络上可以迅速传播开来,只需短短几个小时,就可以覆盖全球范围内的受众。
这种快速蔓延的传播规律,使得社会思潮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也增加了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
2. 群体效应在大数据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呈现出了明显的群体效应。
在社交媒体上,一旦某一信息获得了一定程度的传播,就会引发大量用户参与形成一种群体效应。
自媒体与网络治理信息传播的新秩序
自媒体与网络治理信息传播的新秩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自媒体平台迅速兴起,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然而,由于自媒体的开放性和自由度较高,也给网络信息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因此,网络治理在保障信息传播的同时,也面临着建立新秩序的任务。
一、自媒体与信息传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自媒体平台的兴起成为信息传播的新趋势。
通过自媒体平台,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发布自己的声音和观点,实现信息的自由传播。
这种开放性为信息获取和传播提供了便利,但也引发了信息质量的问题。
二、自媒体传播的问题与挑战1.虚假信息泛滥:自媒体平台上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这些不准确的信息对公众产生误导,损害了公共传媒的公信力。
更有甚者,一些自媒体利用虚假信息进行炒作,谋取经济利益,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2.个人观点曲解事实:自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往往是个人观点的表达,而非客观事实的呈现。
这使得公众容易受到偏见和误导,无法获取准确的信息。
3.信息过载与碎片化:自媒体平台上的信息量庞大,人们很难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
此外,由于信息内容碎片化,很多时候难以获得全面、深入的报道,无法形成完整的思考。
三、网络治理的重要性面对自媒体传播的问题,网络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网络治理是指综合运用法律、政策、技术等手段,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稳定和有序发展。
只有加强网络治理,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信息传播秩序。
四、构建自媒体与网络治理的新秩序1.加强法制建设: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媒体的行为,加强对自媒体内容的审核和管理。
对散布虚假信息、恶意炒作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2.提升自媒体从业者的素质:加强自媒体从业者的职业培训,增强其媒体素养和审查能力。
自媒体从业者应当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加强技术手段的运用:通过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测和筛查,及时识别并删除虚假信息,保障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防范网络攻击和非法侵入。
网络舆情如何影响社会舆论
网络舆情如何影响社会舆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网络舆情是指人们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传播和讨论的舆论信息,而社会舆论是指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舆论观点。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如何影响和塑造社会舆论,并分析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一、网络舆情对社会舆论的塑造网络舆情通过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和广度,迅速影响和塑造社会舆论。
首先,网络舆情可以迅速传播和扩散,让观点迅速传递给大众。
在传统媒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人们只能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获取信息,而网络舆情可以突破这些限制,直接传递信息给广大网民,因此能够更迅速地形成社会舆论。
其次,网络舆情还具有来自多种渠道和多元化的观点。
相比传统媒体的单一观点传播,网络舆情中涌现出了大量不同的观点和声音,这些观点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迅速传递给大众,进而影响和塑造社会舆论。
二、网络舆情对社会舆论的影响网络舆情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网络舆情可以引发公众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通过互联网平台,人们可以迅速传递、评论和讨论各种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度和思考。
诸如社会公正、环境保护、政府政策等问题,被广大网民广泛讨论和关注,从而形成强烈的社会舆论。
第二,网络舆情可以改变社会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
通过网络舆情的传播,人们可以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和观点,逐渐改变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
网络上的各种解读和分析,往往会影响到社会对一个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第三,网络舆情可以对社会舆论产生溢出效应。
网络上的舆论信息可以通过传统媒体的引用和报道,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影响到更多的人群。
三、网络舆情对社会舆论的原因网络舆情能够对社会舆论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互联网的普及和用户数量的增加。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大部分人都具有了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网民数量的增加也使得网络舆情的传播扩大到了更广泛的范围,从而影响更多的人群。
其次,社交媒体的兴起。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的崛起,使得每个人都能够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无论身份和地位,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传播自己的观点和声音。
信息传播影响社会秩序的四维分析
象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民关注,甚至演变为社会热点
事件, 影响到现实的社会秩序。 06年上半年发端于 20
信息结构稳定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信息
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搭配和布局上处 于相对科学和合理的状态。就是说,社会传播者提供 的正面、负面、中立信息的比例应当与社会秩序相适
等 相 关 因素 进 行 分 析 外 ,还 将 信 息传 播 的 时 机 纳 入 分 析 框 架 中 。认 为 准 确 地把 握 信 息 传 播 时机 ,对 于 正
常 社 会 秩 序 的 维 持 同样 意 义 重 大 。 [ 键 词 ] 信 息稳 定 ;信 息 传播 ;社 会 秩 序 ;传 播 时机 关 [ 图分 类 号 ] D 6 中 69 [ 献标识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0 9 1 ( 0 9 0 07 0 文 0 8— 34 2 0 ) 5— 0 9— 4
里墨 堡 堂 堕 垫
皇曼 :
罩 I合 学 与 牡 盆 ■ 理
信 传 影 社 秩 的 维 析 息 播 晌 会 序 四 分
邱 新 有 ,黎 莉
( 西 师 范 大 学 ,南 昌 3 0 2 ) 江 30 2
[ 摘 要 ] 本 文从 信 息传 播 影 响 社 会 秩 序 的 四个 维度 进 行 分 析 , 即 除 了对 信 息 的 内 容 、 结 构 和 流 量
存在,使其易成为引起社会问题的隐患。由于网络缺
有价值。虚假信息的传播容易引起社会的恐慌, 从而造
乏有价值的信息,网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暴力、
[ 收稿 日期 ]20 — 3 2 09 0 — 7 [ 作者简介 】邱新有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主要研 究方 向为 中国农村社会 政治 问题 ;黎 莉 ,江西 师范大学传播 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信息传播影响社会秩序的四维分析(一)论文关键词:信息稳定;信息传播;社会秩序;传播时机论文摘要:本文从信息传播影响社会秩序的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即除了对信息的内容、结构和流量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外,还将信息传播的时机纳入分析框架中。
认为准确地把握信息传播时机,对于正常社会秩序的维持同样意义重大。
信息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之一。
但当我们看到信息传播活动的积极影响时,也不能忽略其负面的作用,即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一旦出现信息不稳定的现象,将会对社会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工作秩序、生活秩序等造成不利的影响。
所谓信息稳定,我们将其定义为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其内容、流量和结构必须同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实际上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其内容必须真实、流量必须适中、结构必须合理。
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处于常态,否则将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转。
因此,信息稳定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因素。
一信息内容稳定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信息传播过程中,其内部所包含具有实质意义的东西处于相对平衡的一种状态。
笔者以为这里的信息内容稳定应当包含着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信息内容的有用性;二是信息内容在传播过程中的一致性。
1.信息内容的有用性是信息稳定的基础。
信息内容的有用性指的是信息传播过程中,其内容必须真实且有价值。
虚假信息的传播容易引起社会的恐慌,从而造成社会秩序的失范。
2007年年度假新闻之一的“纸陷包子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其真相是,编导訾北佳为了完成任务,以喂狗为由,要求卫某等人将浸泡后的纸箱板剁碎掺人肉馅,制作了二十余个“纸箱馅包子”。
与此同时,訾北佳秘拍了卫某等人制作“纸箱馅包子”的过程。
在节目后期制作中,訾北佳采用剪辑画面、虚假配音等方法,编辑制作了电视专题片《纸做的包子》播出带。
訾北佳捏造事实,编制的这一虚假新闻,向受众传播了内容不稳定的信息,不仅引起了北京市观众的恐慌心理,对国家形象也造成了影响,可见虚假的信息内容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是巨大的。
信息的价值也是信息内容稳定的一大因素。
如今的网络社会存在着“信息爆炸”和“信息匮乏”的双重问题,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各种信息以零成本的条件在互联网上传输和扩散,使网络成为信息的海洋;另一方面,缺乏把关人的网络也滋生了假新闻,充斥着各种失实、侵权、色情、暴力的信息。
实际上,与网络信息的总量相比,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少之又少,网络上大量无价值信息的存在,使其易成为引起社会问题的隐患。
由于网络缺乏有价值的信息,网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暴力、色情信息上,而这些暴力、色情信息的泛滥,致使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这两个空间都受到巨大的冲击。
在网络“马太效应”的作用下,一些缺乏价值的网络信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网民关注,甚至演变为社会热点事件,影响到现实的社会秩序。
2006年上半年发端于网络的“女子虐猫事件”和“铜须门事件”,都是因为网络信息的不稳定,最终升级以致影响到现实的社会秩序。
2.信息内容的一致性是信息稳定的保证。
信息传播过程是传者选择加工信息,通过某种渠道传递给受者并引起反应的过程。
传播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
根据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5个要素和环节组成。
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信息内容的一致性,对社会秩序稳定至关重要。
然而,受到传播者个人主观因素以及传播渠道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传播内容往往会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尤其表现在国家农村政策信息的下达执行过程中。
政策类信息内容的不稳定主要表现为政策变通。
政策变通可以分为“功利性变通”和“表意性变通”,它一方面指地方政府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中央文件的内容进行变通处理,变通后的政策与上级所要传达的中央精神已相去甚远,政策的实质意义发生了改变。
这种现象尽管名义上、形式上符合政治要求,实际上却有意歪曲、偏离了政策目标,甚至与政策目标完全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也指政策主体不顾客观条件和形式发展的变化,有意或消极不作为地机械照搬政策,致使政策目标不能实现或者不能完全实现。
常见的变通的方式主要有:敷衍政策,只做表面工作,或者只宣传不执行;对政策断章取义,歪曲政策原本的含义;扩大或缩小政策调整的范围、对象,使政策的执行有利于自身的利益等。
政策变通也就是俗话所说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它是传播者对于传播内容的曲解,这种现象的直接影响就是导致了政策信息内容的稳定,使政策的执行偏离目标,失去执行的意义。
保证信息内容的稳定要求信息传播每一个环节的从业者都树立起责任意识,信息发布者要确保发布信息的真实性,信息传播者也必须保证信息内容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避免因主客观因素而导致的“变通”现象的出现,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信息结构稳定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搭配和布局上处于相对科学和合理的状态。
就是说,社会传播者提供的正面、负面、中立信息的比例应当与社会秩序相适应,否则,信息传播就会对社会秩序产生影响,使社会出现不稳定。
笔者认为,要保证信息的结构稳定,一方面要保证信息传播时,传者提供的正面、负面、中立信息结构比例与社会秩序相适应,另一方面还必须在传播过程中,使信息传播的多方主体都有话语权,以保证信息的平衡,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
1.信息传播的内部结构应"-3与社会秩序相适应。
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内部结构在搭配和布局上处于相对科学和合理的状态。
就是说,社会传播者提供的正面、负面、中立信息的结构比例必须与社会秩序相适应。
最常见的信息结构不稳定现象就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报喜不报忧”和只讲阴暗面。
所谓报喜不报忧,就是媒介在传播信息时,只报导正面信息,这一现象似乎成了电视媒体与纸质媒介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潜规则。
然而,一旦有重要事件发生,这种不透明会给民主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使社会信任机制动摇。
当这种社会阶层间的基本信任关系失去的时候,社会就有极大的离心的危险,流言的土壤从而形成。
一旦遇到大规模社会危机,民众因没有可以信任的信息来源,最经济的处理方法便是模仿其他群体的行为并参与传播行为继而感染其他的群体成员。
这种恶性循环极易导致大规模的社会风潮甚至暴乱。
2003年的SARS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政府和媒体在最初的关于SARS的信息发布中忽略了信息的结构稳定,一昧地向受众报道正面的信息,掩盖负面信息,以至于这一事件在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事件进一步升级。
而当公众认为无法从官方得到可信的信息时,流言便形成了,进而导致社会恐慌,对社会秩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信息传播的结构比例应当与传播主体相适应。
绝大多数媒体还是希望秉承着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其所要报道的事件,但“以偏概全”的报道时常发生。
为什么会这样?这主要是因为信息传播过程中,其结构比例与社会传播各相关主体不协调。
要杜绝这种情况,保证信息结构处于合理状态,就必须使社会传播的各相关主体具有话语权。
2007年3月13日广州《信息时报》在A3版“广州焦点”版面刊登的香蕉林感染巴拿马病毒和“香蕉有毒论”导致了国内各大城市的经销商“谈蕉色变”,百姓也开始担心食用染病香蕉对人身体有害,一时间“香蕉致癌”的谣言也随之传播,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海南的香蕉从每公斤3元左右,跌到了每斤0.1—0.2元,仍无人问津。
然而,4月5日,在海南省委宣传部、省农业厅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厅副厅长简纯林指出:香蕉枯萎病与食用香蕉的安全性没有任何关联。
简纯林透露:海南香蕉价格下滑,虽然还有香蕉种植面积扩大、主产区严重干旱等原因,但主要还是媒介不科学、不准确的报道所造成的影响。
在这一事件中我们看到,《信息时报》在报道中采用了专家的话,却没有采访与事件直接相关的广大“蕉农”或农业厅领导等相关社会传播主体,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结构比例与社会传播的相关主体不相适应,其结果对整个社会秩序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研究发现,现今社会一些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往往被忽略或得不到实现。
有学者分析:由于农村社会自身存在的弱点、政府的科层体系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对农传播的忽视与偏见,分别切断了农村社会情绪的人际传播链、组织传播链和大众传播链,使农村的社会情绪难以进入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
然而这些群体作为社会相关主体,其话语权出现缺失现象,势必影响到向上级传达的信息结构稳定,影响到高层对基层情况的把握,影响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它对整个社会秩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信息流量稳定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其数量和速度必须与整个社会发展需要相协调。
信息的供给过量或供求严重不足都会影响社会秩序。
信息流量虽然不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决定性因素,但它与社会政治稳定有着直接的关系。
1.信息低量对社会秩序影响的分析。
信息流量的不足,对社会秩序造成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信息低量容易滋生谣言,引发社会恐慌。
我们看到,SARS期间,由于媒介信息量的不足,权威信息缺失,人们倾向于接受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的信息,而这种密切的“强关系”连接起社会中特征较为相似、具有同质性的人群,这些人彼此间具有高度的互动,他们由于来往较为密切,信息交流较为充分,因此,信息的重复度(冗余度)也很大,而且容易自成一个封闭的系统,交流双方获取的有效信息量相应地也较少,人际传播中的“熟人效应”产生同质化信息的广泛传播,从而使谣言迅速扩散。
信息低量的状态下,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出一种“饥饿”状态,当人们无法获得更多信息时,一旦在自己所处的群体中出现任何异常现象,就会滋生谣言,引发恐慌。
其二是信息低量或许可以暂时确保社会秩序稳定,但长期的信息低量会导致社会信息贫困,出现社会表面上的超稳定,而表面上的超稳定恰恰是社会出现危机的前夜。
2000年震惊全国的“江西丰城8.16事件”就是由于当地基层政府对历年来国家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信息进行拦截和封锁,为了本级政府的利益,在传达上级文件时,不开会、不学习、不传达、不落实,将中央文件封锁在少数人中间,使当地农民无法获取适量的政策信息,当地社会表面呈现出“超稳定”现象,当长期处于信息低量状态的农民从某杂志社办的一期增刊《农民减负手册》上获得了一些政策信息时,人们就会不辨真伪地通过人际传播渠道传递这些信息,进而引发当地农民集体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