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名词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 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它包括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布局)等。 高等教育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我国目前的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为三个能级:设有研究生院,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以培养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为主的专科院校。

高等教育个人功能:是高等教育对个人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个人的身心发展。促进个人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功能: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功能;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指高等教育在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指高等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规格要求,相对于教育目的来说,它是高等教育层次的特殊目标;相对于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来说,则是共同的总目标。

高等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具体落实,它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具体而言,就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把接受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高等学校的微观管理体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微观层次是指高校管理体制中的高校各个层次、管理单元间的职责、权利和利益关系,即高校的内部管理。它可以按管理要素分为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六个要素,也可以按管理部门分成教学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物质管理、后勤管理等,还可以按管理职能分成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激励等。

高等教育学制:学校制度,简称学制或学校系统,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学校的种类、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主办权、领导管理体制以及学校之间的衔接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等等。高等学校的学制是整个学校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教育程度上分它属于学制中的最高层次。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定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

我国的教育方针: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学位制度:学位制度是国家为保证学术的严肃性,通过建立明确的衡量标准,从而对相应学术程度的受教育者授予一定称号的制度。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获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名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其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

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规定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结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转台,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专业: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

专业特色:是指所办专业的优长之处,特殊之点。专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专业的构成要素和培养方式方面,最终体现为专业造就的产品——大学生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从构成要素看,专业特色主要表现为:第一,专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科性质的程度高;课程体系合理,能为专业培养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持;第三,专业教师群体实力强、学术积淀厚,教师个体素质和专业水平高;第四,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职业适应性,在同类职业中竞争力很强。从培养方式看,专业特色具体表现为:第一,适应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价值追求;第二,能充分利用和发挥高校和社会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因素和条件;第三,能有机组合多种教育教学方式,形成合力。专业特色具有相对性、动态性和积淀性。

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为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科目、结构及其进程和结果,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计的一切条件和一切活动的总和。

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条目、基本观点和进程叙述该课程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本文和附录三部分组成。

教学计划:指的是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知道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包括计划的指导思想和课程与教学形式的安排两方面的内容。 高等学校的教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设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让学生系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发展智力和体魄,树立科学世界观,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形成良好个性品格的专业性、探索性、过渡性的高层次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其内涵包括:构成要素、主要任务、基本特征和活动方式。 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就是教学管理者遵循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通过决策、计划、组织、实施、协调、检查、总结等活动,合理运用教学系统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因素,使教学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转,以保证教育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 高校科研原则: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性的原则 2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3研究组织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4不同层次的科研规模与组织方式相统一的原则 5个体研究与课题组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6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改革 是一种特定的教育价值取向实现的过程,教育主体通过对传统和现实教育不同层面和程度的反思、扬弃和超越,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的需要,促进教育向着合理和进步方向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变革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