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教案

合集下载

《管理心理学》教学教案—04激励理论及应用

《管理心理学》教学教案—04激励理论及应用
4.有高度的使命感
5.有强烈的个人发展与流动意愿
6.蔑视权威,不迷信、重真理
7.忠于职业多于忠于组织
8.知识员工的劳动过程难以控制
9.劳动成果难以控制
10.愿意为人类社会做贡献而不太乐意与同事、企业共享
三、知识员工的激励与管理
1.创新管理
2.目标管理
3.员工关系管理
4.人本管理
时间分配
2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教学目的
及要求
掌握归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把握激励方式;
教学重点
与难点
知识员工的激励和管理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2.公平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1)公平论强调公平对激励效果及人们行为的重大影响
(2)引导员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公平
(3)要从组织的全局给予员工报酬,激励员工
2.公平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1)公平论强调公平对激励效果及人们行为的重大影响
(2)引导员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公平
(3)要从组织的全局给予员工报酬,激励员工
用,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才
能激发人的积极性。
③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
(2)对双因素理论的评价
①赫兹伯格运用的程序受到方法论的限制。
②双因素理论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能解释
各种满意度,但它不是真正的激励理论。
③与以前的结论不一致,它忽视了环境变量。
④赫兹伯格假设满意与生产率之间有一定关
(3)驱动性
(4)层次性
(5)发展性
3.需要的种类
(1)按需要的内容划分
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
(2)按时间的顺序划分,

过程激励理论教案模板范文

过程激励理论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过程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 让学生掌握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强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3. 培养学生运用过程激励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强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2. 过程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过程激励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过程激励理论与其他激励理论的区别。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出问题:什么是激励?为什么需要激励?2. 引出过程激励理论,简要介绍其基本概念。

二、讲授新课1. 期望理论(1)介绍期望理论的基本原理。

(2)分析期望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 公平理论(1)介绍公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2)分析公平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3. 强化理论(1)介绍强化理论的基本原理。

(2)分析强化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三、课堂讨论1. 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强化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三种理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过程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关于过程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过程激励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讲授新课1. 案例分析(1)选取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激励理论。

(2)引导学生运用过程激励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激励理论与其他激励理论的比较(1)介绍其他激励理论的基本原理。

(2)比较过程激励理论与其他激励理论的异同。

三、课堂讨论1. 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过程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过程激励理论的优势和局限性。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过程激励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五、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过程激励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管理学教案——激励

管理学教案——激励

一、激励理论概述1. 教学目标:(1)了解激励的定义和重要性;(2)掌握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3)理解激励理论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1)激励的定义和重要性;(2)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3)主要激励理论及其特点;(4)激励理论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激励的定义、重要性和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管理中的激励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激励理论的应用。

4. 教学准备:(1)教材:管理学教材相关章节;(2)案例材料:选取相关激励案例。

5. 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激励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2)讲解:详细讲解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管理中的激励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激励理论的应用;二、内容型激励理论1. 教学目标:(2)掌握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3)理解内容型激励理论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1)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2)需要层次理论、成就激励理论和强化理论等主要内容型激励理论及其特点;(3)内容型激励理论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管理中的内容型激励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应用。

4. 教学准备:(1)教材:管理学教材相关章节;(2)案例材料:选取相关内容型激励案例。

5. 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兴趣;(2)讲解:详细讲解需要层次理论、成就激励理论和强化理论等主要内容型激励理论及其特点;(3)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管理中的内容型激励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应用;三、过程型激励理论1. 教学目标:(2)掌握过程型激励理论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3)理解过程型激励理论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1)过程型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2)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和权力理论等主要过程型激励理论及其特点;(3)过程型激励理论在实际管理中的应用。

过程激励理论教案模板范文

过程激励理论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本科学科:管理学教学目标:1. 理解过程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点。

2. 掌握过程激励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过程激励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过程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

2. 过程激励理论的核心观点。

3. 过程激励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过程激励理论与其他激励理论的区别。

2. 过程激励理论在复杂组织环境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入案例:某企业员工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

2.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二、讲授新课1. 过程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 介绍过程激励理论的起源、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 解释过程激励理论的核心概念: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

2. 过程激励理论的核心观点- 期望理论:个体对努力与绩效之间关系的信念,以及绩效与奖励之间关系的信念。

- 公平理论:个体对自身与他人的投入与产出进行比较,以评估公平程度。

- 强化理论:个体行为的结果对其未来行为产生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 分析案例:结合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过程激励理论分析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提出改进措施。

四、课堂小结1. 总结过程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核心观点及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2. 强调过程激励理论在提高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过程激励理论有哪些核心观点?2. 学生分享上一节课的案例分析及改进措施。

二、讲授新课1. 过程激励理论与其他激励理论的区别- 介绍过程激励理论与其他激励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分析过程激励理论在复杂组织环境中的应用。

2. 过程激励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提出过程激励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过程激励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成功应用。

三、案例分析1. 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过程激励理论分析案例,提出改进措施。

胡孝德《组织行为学》教案第六章激励理论

胡孝德《组织行为学》教案第六章激励理论

归因偏差
指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错误或偏见,如基本归因错误、 自我服务偏差等。了解归因偏差 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他人和自己
的行为动机。
05
综合型激励理论
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
95% 85% 75% 50% 45%
0 10 20 30 40 5
激励导致一个人是否努力及其努力的程度。
工作的实际绩效取决于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对 所需完成任务理解的深度。
03
过程型激励理论
期望理论
期望值
效价
个人对某一行为导致特 定结果的可能性的估计。
个人对某一特定结果的 偏好程度。
期望理论公式
激励力 = 期望值 × 效 价。
应用
管理者可以通过调整期 望值和效价来影响员工
的激励水平。
公平理论
投入与产出的比较
参考对象的选择
员工会将自己的投入(如努力、经验、技 能等)与产出(如薪酬、晋升、认可等) 进行比较,以评估是否公平。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该流派认为激励的目的是改造和修正行为,以达 到组织的预期目标。主要包括斯金纳的“强化理 论”、海德的“归因理论”和挫折理论等。
过程型激励理论
该流派重点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具体行为的 心理过程。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豪 斯的“激励力量理论”、洛克的“目标激励理论 ”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
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不是先有奖励后有绩效,而是必须先 完成组织任务才能导致精神的、物质的奖励。
奖惩措施是否会产生满意,取决于被激励者认为获得 的报偿是否公正。
满意将导致进一步的努力。
豪斯综合激励力量模型
内外激励同时存在,内在激励是主导因素,外在激 励是辅助因素。

过程激励理论教案

过程激励理论教案

过程激励理论教案教案标题:过程激励理论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过程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如何在课堂中应用过程激励理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过程激励理论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2. 如何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教学活动。

3.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活动材料,例如小组讨论题、问题解决活动等。

3. 学生反馈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实例来介绍过程激励理论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在学习中的动机和积极性。

知识讲解:1. 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过程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目标设定、反馈、自我效能等要素。

2. 解释过程激励理论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相关联。

3. 引用相关研究和案例来支持理论的有效性和应用。

教学活动设计: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在学习中的动机和积极性,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2. 问题解决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解决,并鼓励他们运用过程激励理论中的要素。

3. 角色扮演: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不同的学生角色,体验在不同学习环境下的动机和积极性差异,并讨论如何改善。

总结与反馈:1. 总结过程激励理论的关键要点,并强调其在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方面的重要性。

2. 分发学生反馈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教学活动的看法和建议。

3.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过程激励理论的原理,并提供相关资源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其他学科或课程中应用过程激励理论的原理,并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研讨会或分享会,分享他们在过程激励理论应用方面的经验和成果。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管理学教案——激励

管理学教案——激励

管理学教案——激励一、教学目标1. 了解激励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激励理论及其实践应用3. 学会设计有效的激励措施4. 提高管理者运用激励技能的能力二、教学内容1. 激励概述激励的定义激励的作用激励与激励机制2. 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3. 激励措施设计目标设置理论奖励与惩罚制度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组织文化塑造4. 激励实践与应用企业激励案例分析激励策略的选择与实施激励效果评估与反馈5. 管理者激励技能提升沟通与倾听技巧表扬与批评艺术授权与自主性情感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激励概念、理论及实践应用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企业激励案例,讨论激励策略的选择与实施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激励措施设计,分享心得与经验4. 情景模拟法:模拟管理场景,练习管理者激励技能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激励措施设计方面的理解与应用能力3. 情景模拟练习: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激励技能的能力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激励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五、教学资源1. 教材: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等相关教材2. 课件:激励理论、案例分析、激励措施设计等PPT课件3. 视频资源:激励相关视频素材4. 网络资源:管理学相关网站、文章、论坛等六、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节课:激励概述与激励理论介绍讲解激励的定义和作用介绍内容型、过程型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2. 第二节课:激励措施设计讲解目标设置理论讨论奖励与惩罚制度的设计3. 第三节课:组织文化与激励探讨组织文化对激励的影响学习如何通过塑造组织文化来提升激励效果4. 第四节课:激励实践与应用(上)分析企业激励案例讨论激励策略的选择与实施5. 第五节课:激励实践与应用(下)继续分析企业激励案例讨论激励效果评估与反馈的方法六、教学活动安排(续)6. 第六节课:管理者激励技能提升(上)学习有效的沟通与倾听技巧探讨表扬与批评的艺术7. 第七节课:管理者激励技能提升(下)学习授权与提高自主性的方法讨论情感管理在激励中的作用8. 第八节课:小组讨论与情景模拟(上)学生分组讨论激励措施设计进行情景模拟练习,模拟管理场景9. 第九节课:小组讨论与情景模拟(下)学生继续进行小组讨论完成情景模拟练习,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十、教学总结与反馈1. 第十节课:教学总结与反馈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和学生表现学生反馈学习体验和建议对激励知识点的考试或考核安排进行说明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激励概述与激励理论介绍重点:激励的定义和作用,不同激励理论的核心观点及应用场景。

激励理论教案

激励理论教案

激励理论教案第一章:激励理论概述1.1 激励的定义与重要性解释激励的概念强调激励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1.2 激励理论的发展历程介绍激励理论的起源和发展阶段概述经典激励理论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1.3 激励理论的分类与评价区分不同类型的激励理论评价各种激励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第二章:内容型激励理论2.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阐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需求层次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2.2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解释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核心观点探讨双因素理论对员工满意度和绩效的影响2.3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介绍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的基本概念探讨成就需求理论在团队管理和领导力发展中的应用第三章:过程型激励理论3.1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解释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期望理论在员工激励和行为预测中的应用3.2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阐述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核心观点探讨公平理论对员工动机和行为的影响3.3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介绍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强化理论在行为modification 和组织管理中的应用第四章:行为型激励理论4.1 赫斯比的认知失调理论解释赫斯比的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原理探讨认知失调理论在员工决策和行为改变中的应用4.2 社会认同理论介绍社会认同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社会认同理论对员工归属感和团队凝聚力的影响4.3 自我决定理论解释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观点探讨自我决定理论在员工自我激励和自主管理中的应用第五章:激励理论的应用与实践5.1 激励理论在员工招聘与选拔中的应用分析激励理论在招聘和选拔过程中的作用探讨如何运用激励理论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5.2 激励理论在员工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阐述激励理论在员工培训和发展项目中的重要性探讨如何运用激励理论促进员工的持续学习和职业成长5.3 激励理论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解释激励理论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如何运用激励理论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第六章:激励理论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激励理论在薪酬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探讨如何运用激励理论设计公平合理的薪酬结构讨论激励理论在激励薪酬和福利计划中的应用第七章:激励理论在员工关系管理中的应用阐述激励理论在建立良好员工关系中的作用分析激励理论在处理员工冲突和满意度提升中的应用探讨如何运用激励理论促进员工参与和提高组织承诺第八章:激励理论在领导力发展中的应用解释激励理论在领导力发展中的重要性分析激励理论在领导风格和领导决策中的应用探讨如何运用激励理论培养和激励领导者第九章:激励理论在组织变革中的应用阐述激励理论在组织变革过程中的作用分析激励理论在处理员工抵制和促进变革适应中的应用探讨如何运用激励理论实现组织变革的目标第十章:激励理论的实践案例分析分析激励理论在知名企业中的应用案例讨论激励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因素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激励理论概述:理解激励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激励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分类。

第3章激励理论PPT教案

第3章激励理论PPT教案
第12页/共99页
第二节 内容激励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第13页/共99页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研究组织激励时应用 得最广泛的理论。
1943年,美国学者马斯洛(Abraham .Maslow) 在《人类动机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需要层次 理论(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并在1954 年所著的《动机与个性》一书中作了进一步的 阐述。
第30页/共99页
他的主要著作有:《工作的激励因素》(1959, 与伯纳德·莫斯纳、巴巴拉·斯奈德曼合著)、 《工作与人性》(1966)、《管理的选择:是更 有效还是更有人性》(1976)、 《再谈一次, 你如何激励员工》 (1968)、《丰富工作内容, 大有好处》 (1969)等。双因素理论是他最主 要的成就,在工作丰富化方面,他也进行了开创 性的研究。
③按照工人的绩效来支付报酬,而不是按照其 职位或工作等级来付酬。
第6页/共99页
泰勒是激励理论的先驱者和实践者。后来, 经过霍桑实验,梅奥教授等人发现除了经济 因素之外,还有非经济因素能够激发工人的 积极性。例如,当工人感觉到被重视,就会 出于忠诚和感激而更加努力地工作。
管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各种 有关激励的理论,这些激励理论的内容是非 常丰富的。
第22页/共99页
4.尊重需要
尊重需要:既包括对成就或个人价值的自我感 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有尊重需要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 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
他们关心的是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 不能满足这类需要,就会使他们感到沮丧。
第23页/共99页

第六章第三节激励理论

第六章第三节激励理论

第六章第三节激励理论《激励理论》说课稿1、说教材“激励理论”一课是《管理学》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管理职能过程——领导职能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管理者要有效的进行管理行为首先必须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明白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必须先了解员工的需求,再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从而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2、教学目标1、依据教材内容以及中专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能力不成熟)确立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人性假设理论和激励的一般方法,理解激励的含义和有关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灵活运用各种激励理论,制定企业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管理的效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各种激励理论制定企业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为做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做准备。

2、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1)教学重点:理解激励的含义,有关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熟练掌握各种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各种激励理论,制定企业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管理的效率。

三、说教法(1)对于基本的理论问题,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

如讲授“激励的方法” 导入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同样的激励方式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进而对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激励管理产生兴趣,老师及时讲授、点拨,结合多媒体展示典型事例,突破重点、难点。

(2)情境教学法。

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讲述每个知识点,将情景材料与问题探究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励理论教案

激励理论教案
最近,施科长却跟人们谈起了他的一段有趣的新经历。他说:“改革科室奖金制度,我琢磨好久了,可就是想不出啥好点子来。直到上个月,厂里派我去市管理干部学院参加一期中层管理干部培训班。有一天,他们不知打哪儿请来一位美国教授,听说还挺有名,他给咱们作了一次讲演。”
“那教授说,美国有位学者,叫什么来着?……对,叫什么伯格,他提出一个新见解,说是企业对职工的管理,不能太依靠高工资和奖金。又说:钱并不能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你说怪不?什么都讲金钱万能的美国,这回倒说起钱不那么灵了。这倒要留心听听。”
3.强化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反应,当刺激对他有利的,他的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刺激对他不利,他的行为就可能减弱。
强化的具体方式有4种:
正强化: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以进一步加强,重复地出现。
科学有效的正强化方法:保持强化的间断性;强化的时间和数量也尽量不要固定;管理人员根据组织需要和职工行为状况,不定期、不定量地实施强化。
保健因素
工资
人际关系
工作条件
公司政策与管理者
监督
地位

激励因素
工作本身
成就
赏识(认可)
责任
个人成长与发展
赫茨伯格认为,改善保健因素只能起到安抚员工、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这类因素改善的不好会使员工感到不满意,改善的好也只能是“没有不满意”,不一定起到激励作用。要想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员工,必须改善激励因素,只有如此才会增加员工的满意度。
(4)、需要层次理论的不足
马斯洛认为已满足的需要一般不再起大的促进作用,但满足的意义不够明确。
人与人之间需要的先后次序不尽相同。
2、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又称为“激励—保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他在对200多名工程师和会计师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的,使员工对工作满意和不满意的因素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因素。当员工对工作满意时,往往归因于工作带来的成就、获得的承认、工作本身、责任、晋升和成长等因素,这些因素为激励因素。当员工不满意时,往往归因于公司的监督、政策、与监督者的关系、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同事关系、个人生活、与下属的关系、安全保障等因素,这些因素为保健因素。他还发现,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是,满意的对立面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也不是不满意,而是没有不满意。如图所示。

《管理学原理》激励教案

《管理学原理》激励教案

《管理学原理》激励教案导言:激励是一种管理手段,它具有激励人心、提升员工动力的作用。

在现代管理学中,激励理论是一门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基于《管理学原理》教材的内容,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激励教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以期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

一、激励理论的概述1.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层次。

基于这一理论,企业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的各种需求来激励他们,提高工作效率。

1.2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将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动力分为了两个维度,即激励因素和卫生因素。

激励因素如成就、晋升机会等,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而卫生因素如工资、工作条件等,只能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企业需要注重激励因素的提供,以增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满意度。

二、激励教案制定2.1 分析员工需求在制定激励教案之前,企业需要通过调研和员工反馈等渠道,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需求。

只有深入了解员工需求,才能制定出针对性强、能够激励员工的教案。

2.2 设定明确的激励目标激励教案需要设定明确的激励目标,例如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增加销售业绩等。

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激励措施,并能够对激励效果进行评估。

2.3 制定激励策略针对员工需求和激励目标,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策略。

这包括物质奖励(例如薪资激励、奖金等)、非物质奖励(例如培训机会、晋升机会等)以及认可性奖励(例如表彰、荣誉等)。

不同的激励策略适用于不同的员工,企业需要因人而异地进行具体制定。

三、激励教案实施3.1 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持久的、稳定的激励源泉。

企业可以通过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3.2 提供公平公正的激励环境公平公正是保证激励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企业需要确保激励分配的公平性,避免员工之间的不满和不公平感,从而维护良好的激励环境。

管理学基础22激励理论教学教案

管理学基础22激励理论教学教案

分钟)二、新课1、需要层次论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

2、双因素论该理论认为:①导致工作满意和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有区别的;②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组织政策、工作条件、人际代表人物:马斯洛代表人物:赫茨伯格3、期望理论分钟)代表人物:弗鲁姆M=V*EM---激励力,表示个人对某项活动的积极性程度,希望达到活动目标的欲望程度V---效价,即活动结果对个人的价值大小E---期望值,即个人对实现这一结果的可能性的判断。

【讨论话题】:我们以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销价、期望值与激励力之间的关系。

一位公司销售经理对他的一位销售员说:“如果你今年完成1000万元的销售额,公司将奖励你一套住房。

”这时组织的目标是1000万元的销售额,个人的目标是一套住房,效价和期望值可能会这样影响这个销售员的激励力。

效价------销售员可能的反应是:A.“天哪!一套住房!哈哈,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我一定要努力争取!”B.“住房?我现在住的已经够好的了,没有必要4、公平理论该理论认为:当一个人作出了成绩取得报酬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根据个人对工作的付出和所得与过去进行比较,有三种可能:①感到报酬公平②感到报酬不足③感到报酬多了。

5、强化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其后果的函数。

如果这种后果是对他有利的,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不利,则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失。

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强化可以分为四类:①正强化;②负强化;③惩罚;④自然消退。

6、挫折理论该理论研究人们遇到挫折后会有一些什么行为反应,管理人员应如何针对员工的挫折采取相应措施以及如何引导员工走出挫折的阴影,积极努力地对待工作。

激励理论及案例学习教案

激励理论及案例学习教案

要点三
案例
某运动员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他知 道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和训练。由于目标明确且有挑战性, 他受到了很大的激励,经过不断努力 训练,最终实现了目标。
04
激励理论的应用与案例分 析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应用案例
总结词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心理学中经典的激励理论,它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到自我实现的 需求。
与员工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
激励因素
与员工满意感有关的因素,如晋升、工作成就、责任感等。
奥德弗尔ERG理论
生存需求
与生理和安全需求相关,关注基 本的生存问题。
关系需求
与社交和尊重需求相关,强调人际 关系和归属感。
成长需求
与自我实现需求相关,关注个人成 长和自我发展。
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
斯金纳强化理论应用案例
总结词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可以通过 正强化和负强化来改变。
详细描述
根据斯金纳的理论,正强化是指给予人积极 的奖励或鼓励,以增加其某种行为的出现频 率;负强化是指减少或消除消极的刺激或惩 罚,以增加其某种行为的出现频率。例如, 一个员工如果完成了一项任务后得到了奖金 或赞扬,他的积极性可能会更高。
案例
某公司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设立了一项奖励计划。员工如果完成特定的工作目标 ,就可以获得奖金。员工认为这项奖励有价值,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因此受到 激励,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斯金纳强化理论
总结词
强化理论是由B.F.斯金纳提出,该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会对其行为产生影响,特别是正面的结果(奖励)会强化该行 为的出现。

管理学教案——激励

管理学教案——激励

管理学教案——激励教案章节:第一章激励概述教学目标:1. 理解激励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激励的基本原则和过程。

3. 了解激励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激励的定义和作用解释激励的定义探讨激励在组织中的重要性2. 激励的基本原则公平与公正原则目标设定原则个性化原则3. 激励的过程需求识别激励措施设计激励效果评估4. 激励理论内容理论过程理论行为改造理论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激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激励案例,引发对激励的思考2. 小组讨论:激励原则的实践案例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激励原则,并找到一个相关的实践案例进行讨论3. 激励过程的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激励过程,加深对激励过程的理解4. 激励理论案例分析学生分组,每组分析一个激励理论的案例,讨论其应用和效果教学资源:1. 激励案例库2. 激励理论相关书籍和文章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评价2. 角色扮演评价3. 激励理论案例分析报告作业:教案章节:第二章需求理论教学目标:1. 理解需求理论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不同需求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激励中的应用。

3. 分析需求理论在实际组织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需求理论概述解释需求理论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需求理论在激励中的作用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介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其在组织中的应用3.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解释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探讨其在激励中的应用4. 需求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不同需求理论在实际组织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活动:1. 需求理论介绍教师介绍需求理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小组讨论:需求理论的应用案例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需求理论,并找到一个相关的应用案例进行讨论3. 需求理论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需求理论在激励中的应用,加深对需求理论的理解4. 需求理论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分组,每组分析一个需求理论的应用案例,讨论其效果和启示教学资源:1. 需求理论相关书籍和文章2. 需求理论应用案例库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评价2. 角色扮演评价3. 需求理论案例分析报告作业:教案章节:第三章激励措施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激励措施设计的重要性。

管理学教案——激励

管理学教案——激励

管理学教案——激励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激励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掌握激励理论和管理方法,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组织绩效。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分析不同激励理论,设计有效的激励策略,并应用于实际管理工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激励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等3. 学习激励技巧,包括目标设定、反馈、奖惩制度等4. 掌握团队激励和个体激励的方法5. 能够运用激励理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三、教学内容1. 激励的定义和重要性2. 激励理论:a.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b.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c.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3. 激励技巧:a. 目标设定b. 反馈c. 奖惩制度4. 团队激励和个体激励的方法5. 激励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激励的定义、原理和激励理论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讨论激励策略的有效性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激励技巧和团队激励方法4. 角色扮演:模拟激励场景,练习激励技巧5. 小组报告:小组选择一个激励案例,进行报告和讨论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评估学生在讨论、提问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度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选择和分析激励案例的能力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激励理论和激励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激励概念、原理和应用的掌握程度六、课程资源1. 教材:《管理学原理》(第九版),斯蒂芬·P·罗宾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案例集:《管理学案例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

3. 学术期刊文章:关于激励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4. 网络资源:管理学相关网站、博客和论坛。

七、教学安排1. 第1-2周:激励的定义和重要性2. 第3-4周:激励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求理论)3. 第5-6周:激励技巧(目标设定、反馈、奖惩制度)4. 第7-8周:团队激励和个体激励的方法5. 第9-10周:激励案例分析八、教学辅助材料1. PPT课件:详细介绍激励的概念、原理和应用。

激励理论 教案

激励理论 教案

激励理论教案教案标题:激励理论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不同激励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提高学习动力和成绩。

教学内容:1. 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 了解激励理论的定义和作用。

b. 探讨激励理论的主要分类和代表性理论,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维罗斯的期望理论等。

c. 分析不同激励理论对学习动机和行为的影响。

2. 激励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a. 研究激励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如设定具体、明确的目标、提供及时的反馈等。

b. 分析激励理论在学生评价和奖惩机制中的应用,如奖励制度、竞赛激励等。

c. 探讨激励理论在教师激励学生上的应用,如激发学生的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3. 培养学生的自我激励能力:a. 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需求和目标,培养自我激励的意识和动力。

b. 培养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

c. 提供学习策略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激励理论的兴趣,并与学生共同探讨激励在学习中的作用。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激励理论的特点和应用。

3. 案例分析:以实际案例或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分析不同激励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并讨论其效果和局限性。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激励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策略,并展示给全班。

5. 学生实践: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个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激励策略,然后进行实践并记录学习成果。

6. 学生展示: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和自我激励的过程,班级共同评价和反馈。

7. 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激励理论的要点和教学应用方法,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培养自我激励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教学板书。

2. 相关激励理论的案例和故事。

激励理论及案例学习教案

激励理论及案例学习教案

案例学习:激励理论的实际应用
总结词
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详细描述
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制定合理的奖励和惩罚措施,以及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和培训机会,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激励机制也需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确保其有效性。
与员工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关的因素,如工资福利、工作安全、公司政策等。
保健因素
与员工工作内容和成果相关的因素,如工作成就感、晋升机会、承认和赞扬等。
激励因素
过程型激励理论
M代表激励力量,即动机强度
E代表期望值,即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的估计
期望理论的启示:要使员工受到有效的激励,必须使员工对工作成果有较高的期望值,同时提高工作成果的效价。
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满足低层次的需求是实现高层次需求的基础。
内容型激励理论
生理需要
社交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如食物、水、睡眠等。
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归因理论是通过分析个体行为的因果关系来改造个体行为的方法。
详细描述
归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其内在动机和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个体行为的因果关系来了解其内在动机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改造个体行为。例如,在企业管理中,当员工出现工作不积极、缺乏责任心等不良行为时,可以通过了解员工的归因倾向来分析其内在动机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造员工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理论的不足。他的研究样本仅限于工程师和会计师,不同的人对激励和保健因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满意与不满意都不是绝对的。赫茨伯格未能提供衡量满意与不满意程度的标准
3.三种需要理论。美国管理学家麦克莱兰提出了人们在工作中主要有三种需要的理论。他认为,个人在工作中主要有三种需要,即权利、成就。合群的需要。
满足取决于内在的报酬和外在的报酬。
激励是对内在报酬和外在报酬的期望。
2.公平理论。亚当斯于1965年在《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一书中提出:人是社会的人,具有一定的比较能力,会进行自我比较和社会比较,从而判断其所得报酬得公平性。主要研究相对报酬对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影响。
公平理论认为:认为个人总是将自己的付出—所得比与相关他人进行比较,如果他们感自己的收入低于应得报酬,创工作的积极性将降代低,如果他们认为自己的收放高于应得报酬,创造会激励他们努力工作以使自己的报酬合情合理。
辞去他们的工作。
公平理论对报酬分配的建议:
按时间付酬时,收入超过应得报酬的员工,生产率水平将高于收入公平的员工。
按时间付酬,对于收入低于应得报酬的员工来说,将导致生产的数量或质量下降。
按产量付酬时,收入超过应得报酬的员工与那些收入公平的员工相比,产品生产数量增加不多而可能主要是提高产品质量。
按产量付酬时,收入低于应得报酬的员工与收入公平的员工相比,产量提高而质量降低。
前一阶段,常听见施科长对人嚷嚷说:“咱厂科室工作人员的那套奖金制度,是彻底的‘大锅饭’平均主义,我看,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奖金总额不跟利润挂钩,每月按工资总额拿出5%当奖金,这5%是固定死了的,一共才那么一点钱。说是具体每人分多少,由各单位领导按每人每月工作表现去确定,要体现‘多劳多得’原则,还要求搞什么,‘重赏重罚,承认差距’哩。可是谈何容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总共就那么一点点,还玩得出什么花样?理论上是说要奖勤罚懒,干得好的多给,一般的少给,差的不给。可是你真的不给试试看?不给你造反才怪呢!结果实际上是大伙基本上拉平,皆大欢喜;要说有那么一点差距,确定分成三等,不过这差距也只是象征性的。照说这奖金也不多,有啥好计较的?可要是一个钱不给,他就认为这简直是侮辱,存心丢他的脸。唉,难办!一个是咱厂穷,奖金拨的就少;二是咱中国人平均主义惯了,爱犯‘红眼病’。”
一激励的基本概念
1、激励概念
管理者为了实现特定的目的,通过满足人的某种需求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之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努力工作的过程。
二、激励理论
要掌握激励技巧,首先必须研究激励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产生了许多激励理论,有关的激励理论可以划分为需要理论和激励理论两大类。需要理论旨在了解人的各种需要,解释是“什么会使职工努力工作”的问题。激励理论则着重分析“怎样满足人的需要”,即如何选择正确的激励方法的理论。
E高* V高= M高
E中* V中= M中
E高* V低= M低
E低* V高= M低
E低* V低= M低
激励力=M
期望值=E
效价=V
这个公式实际上提出了在进行激励时要处理3方面的关系:
努力与绩效的关系;绩效与奖励的关系;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2)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
绩效取决于一个人的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以及当事人对所需完成任务的了解程度。
3.强化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其所获刺激的反应,当刺激对他有利的,他的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刺激对他不利,他的行为就可能减弱。
强化的具体方式有4种:
正强化: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便使这些行为得以进一步加强,重复地出现。
科学有效的正强化方法:保持强化的间断性;强化的时间和数量也尽量不要固定;管理人员根据组织需要和职工行为状况,不定期、不定量地实施强化。
负强化:一种事前的规避。通过对何种行为会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要求及如果员工发生这类行为将予以何种处罚的规定,对员工形成约束力。规定本身并不一定就是负强化,只有当其使员工对自己的行为形成约束即“规避”作用时才是。
惩罚:员工出现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时,采取惩罚的办法,可以迫使行为少发生或不再发生。
忽视(自然消退):对已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冷处理”,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一)需要理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来的,是提出最早、影响最大的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
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
在一定的时期总有某一层次的需要在发挥主要的作用。
“短训班办完,回到科里,正赶上年末工作总结讲评,要发年终奖金了。这回我有了新主意。我那科里,论工作,就数小李子最突出:大学生,大小也算个知识分子,聪明能干,工作积极又能吃苦,还能动脑筋。于是我把他找来谈话。”
“别忘了我如今学过点现代管理理论了。我于是先强调了他这一年的贡献,特别表扬了他的成就,还细致讨论了明年怎么能使他的工作更有趣,责任更重,也更有挑战性……瞧,学来的新词儿,马上用上啦。我们甚至还确定了考核他明年成绩的具体指标,最后才谈到这最不要紧的事奖金。我说,这回年终奖,你跟大伙儿一样,都是那么多。我心里挺得意:学的新理论,我马上就用到实际里来了。”
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以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的影响力量减轻而已。
(2)、需要层次与管理对策
需要层次
激励因素
管理对策
生理需要
工资、奖金
各种福利
工作环境
工资和奖金制度;贷款制度;医疗保健;
工作时间;
创造健康的工作环境;住房与福利设施等
安全需要
职业保障
意外事故的防止
雇佣保证;退休养老金制度;意外保险制度;
目标管理;建立攻关小组提倡创造性工作
(3)、需要层次理论的贡献
马斯洛将人类的各种需要划分为五类,并指出人的需要是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这基本符合人的心理发展过程。
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内可能会有不同的起主要作用的需要。因此管理者必须注意目前对职工起主要作用的需要,以便有效地激励他们。
需要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的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特别是在物质方面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精神方面的需要能起到更持久的激励作用。
“那教授继续说,能影响人积极性的因素很多,按其重要性,他列出了一长串单子。我记不太准了,好像是,最要紧的是‘工作的挑战性’这个洋名词。照他解释,就是指工作不能太简单,轻而易举地就完成了;要艰巨点,得让人动点脑筋,花点力气,那活才有干头。再就是工作要有趣,要有些变化,多点花样,别老一套,太单调。他说,还要给自主权,给责任,要让人家感到自己有所成就,有所提高。还有什么表扬啦,跟同事们关系友好融洽啦,劳动条件要舒服安全啦什么的,我也记不准、记不全了。可有一条我是记准了:工资和奖金是摆在最后一位的,也就是说,最无关紧要。”
(1)权力的需要。具有高权力需要的人有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强烈欲望。麦克莱兰和其他研究者都有发现,高权力需要者对发挥影响力和控制力十分重视。这些人一般追求领导岗位,愿意承担责任,喜欢竞争性和地位取向的工作环境,他们的性格坚定、健谈、好争辩、头脑冷静、有主见、喜欢教训别人,喜欢在公开场合发表意见,表达自己。
参照对象类型:
他人:指组织中从事相似工作的其他个体,包括朋友邻居及同行。
制度:指组织中的薪金改策与程序以及这种制度的动作。
自我:指员工自己在工作中付出与所得的比率
员工感到不公平时做法:
了解自己或他人的付出或所得。
采取行为使他人的付出或所得发生改变。
采取某种行为改变自己的付出或所得。
选择另外一个能照对象进行比较。
保健因素
工资
人际关系
工作条件
公司政策与管理者
监督
地位

激励因素
工作本身
成就
赏识(认可)
责任
个人成长与发展
赫茨伯格认为,改善保健因素只能起到安抚员工、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这类因素改善的不好会使员工感到不满意,改善的好也只能是“没有不满意”,不一定起到激励作用。要想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员工,必须改善激励因素,只有如此才会增加员工的满意度。
安全生产措施;危险工种的营养福利制度
社交需要
友谊
(良好的人际关系)
团体的接纳
组织的认同
建立和谐的工作团队;
建立协商和对话制度;
互助金制度;团体活动计划;
教育培训制度
尊重需要
名誉和地位
权利与责任
人事考核制度;职务职称晋升制度;
表彰制度;责任制度;授权
自我实现需要
能发挥个人特长的环境
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破格晋升制度;
“你想想,钱是无关紧要的!闻所未闻,乍一听都不敢相信。可是我细想想,觉得这话是有道理的,所有那些因素对人说来,可不都还是蛮重要的吗?我于是对那奖金制度不那么担心了,还有别的更有效的法宝呢。”
“那教授还说,这理论也有人批评,说那位学者研究的对象全是工程师、会计师、医生这类高级知识分子,对其他类型的人未见得合适。他还讲了一大堆新鲜事。总之,我这回可是大开眼界啦。”
最近,施科长却跟人们谈起了他的一段有趣的新经历。他说:“改革科室奖金制度,我琢磨好久了,可就是想不出啥好点子来。直到上个月,厂里派我去市管理干部学院参加一期中层管理干部培训班。有一天,他们不知打哪儿请来一位美国教授,听说还挺有名,他给咱们作了一次讲演。”
“那教授说,美国有位学者,叫什么来着?……对,叫什么伯格,他提出一个新见解,说是企业对职工的管理,不能太依靠高工资和奖金。又说:钱并不能真正调动人的积极性。你说怪不?什么都讲金钱万能的美国,这回倒说起钱不那么灵了。这倒要留心听听。”
(2)成就需要。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追求卓越,有实现目标和争取成功的内驱力。这些人具有获得成功的强烈动机,他们有一种欲望,希望把事情做得比以前更好。高成就者不喜欢靠运气获得成功,他们喜欢接受困难的挑战,不喜欢那些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工作,愿意承担成功或失败的个人责任,希望成功或失败是由他们自己的行为所导致,而不是由运气或其他人的行为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