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哭嫁歌”艺术特征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家族“哭嫁歌”艺术特征浅析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我们的民族音乐恰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湖南省的西北边陲、武陵山区腹地,有一块神奇而又迷人的土地,这就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她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她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习俗的民族,这样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蕴育了悠久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的生活习俗并形成了今天独特的民族文化,如摆手舞、土家打溜子、毛古斯等。在这些原生态的民族文化中,有着“中国式咏叹调”之称的哭嫁歌也在不断传承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上去考察研究土家族文化。虽然目前已有大量土家族文化以及相关艺术的论著,但笔者发现更多的是从语言、文化、风俗等方面上去谈论土家族文化以及土家族的发展演变史。而音乐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宗教信仰,文化等发展水平,更能反映人们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心理状态,笔者旨在前者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音乐实践,从对哭嫁歌的产生背景、思想文化内涵、艺术特点,传承与保护方面进行初略的探讨。

一、民歌的简介

众所周知,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它以口头创作、口头留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受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提炼,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日趋完美。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历史、语言、生活风俗等差异,使得各民族的民歌风格特点相距甚远。所以,民歌的分类法可以按照其音乐体裁分为三大类:号子、山歌、小调。

我们首先可以从民歌的艺术特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感于哀乐,有感而发”的民歌具有以下艺术特点:在语言上,民歌是人民群众自己的歌,自然就会使用当地方言的音、韵来演唱,听起来贴切自然,乡土气息浓烈,才更能体现当地民歌浓烈的地方色彩,给人以声调美的享受。曲调上,民歌用短小的结构,凝练的音乐语言,极为经济的音乐素材来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随着歌曲创作主体、时代、地域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就会呈现出一种想唱什么就唱什么的即兴编词状态。

同样,因地域的不同,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旋律与该民族或地区的语言紧密结合,音阶、调式、节拍随着不同民族地区的风格而变换,曲式结构一般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用同一旋律反复等等。

二、“哭嫁歌”的简介

(一)产生背景

下面就从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对家人以及家乡的依恋之情、女性自身的心理特点,还有土家族人把是否善“哭”作为衡量土家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准四个方面对“哭嫁歌”的产生背景进行探讨。

人喜则笑,遇悲则哭。在大喜之日,土家族女子出嫁为何要大放悲声呢?千百年来无数土家女性竟用催人泪下的“哭”来表达出嫁时的复杂心情。

“哭嫁歌”是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必须要履行的一道礼仪程序。按理说婚娶嫁女应该是人一生中的大喜事,而土家姑娘却以“哭”的方式来来告别自己的少女时代,不得不让人想问一问,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一,封建社会的包办婚姻制度。包办婚姻把妇女推向了火坑,妇女们没有婚姻自由,嫁去又不知自己幸福与否?不知所向,为此而哭。其二,对父母、兄弟姊妹以及自己家乡的依恋之情。新娘想到自己嫁到男方家,以后不能照顾父母,不能经常跟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们生活相处,也不能经常参加自己民族的重要节庆故而哭泣。再次,女性自身的特点也促成了土家族哭嫁歌的形成。自古女儿都“多情”。女性的心理较细腻,感情也颇脆弱,更何况出嫁意味着与亲人的生离死别,即将走进另一个陌生的家庭,不免有几多不舍与悲伤。最后,土家族人把是否善“哭”作为衡量土家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准。土家姑娘如果不会哭嫁,会被人耻笑。所以土家族姑娘自十二三岁就要开始学哭嫁,凡村中有嫁女喜庆,必定自发前往通宵达旦陪伴待嫁女子,以便“观摩”学习,直到自己行将出嫁时,做到胸有成竹。以上显然就是造成土家族女性哭嫁的多方面原因之一,都是束缚土家族女性婚恋自由的枷锁。在社会土壤中也必然会萌发土家族女性血与泪的控诉。

(二)思想文化内涵

土家族的“哭嫁歌”是土家族的一部形象的婚俗史,有助于研究土家族社会演变、婚俗发展和土家族妇女心理特征等,还可以为研究土家族的歌谣、语言、宗教信仰以及土汉文化提供宝贵的资料,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在清朝时“哭嫁歌”就开始盛行,到如今,已经流传了好几个世纪。在流传的过程中,“哭嫁歌”一直汲取着土家族的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宗教信仰的精华。“哭嫁歌”是对封建婚姻的一种强烈控诉,对男尊女卑社会现象的强烈谴责,具有批判主义精神价值。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状况下,土家族妇女只有通过自己在结婚前夕的哭嫁来倾诉自己对封建社会下的包办、买卖婚姻的不满。新娘通过哭嫁,来表达对

父母的养育之恩和亲友难舍之情,表现了它的孝、忠伦理价值;通过哭嫁,新娘本人可以宣泄自己当时的内心情感,可以起到一种短暂的心理治疗作用。新娘要出嫁远门,要离别自己的父母和亲戚、以及从小熟悉的家乡,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构建新的生活。因此喜中有悲,悲中有喜,以哭为歌,充分展示了土家族姑娘立足于现实的审美取向。土家族姑娘通过“哭”这一形式倾诉心中的情感,来宣泄对封建买卖婚姻和家长制约的不满,哭嫁的歌词大胆而直截了当的表现了土家族妇女备受迫害的外在挣扎和内心的冲突,控诉了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道的违反和对人性的扼杀,从而使质朴的自然人性得到了艺术的宣泄,因此它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三、“哭嫁歌”的艺术特点

(一)音乐结构

音乐结构比较自由,对称性不强。旋律非常简单,由la、do、mi三个音组成,音程跨度不大,一般不超过三度或五度,起伏较小。同音反复较多。最典型的节奏特点是三连音的广泛运用,六连音的使用也十分常见。速度比较自由,以慢速为主,接近正常的语速。基本采用五声调式,形成了一种吟诵风格,受哭腔风格的影响,旋律线条呈下行走向,曲调与日常声调很接近。

(二)“哭腔”的运用:土家族的哭嫁歌突出一个“哭”字,“哭嫁歌”的哭唱者一般都运用真嗓哭唱。在哭唱过程中,悲切的声音始终贯穿于每句乐句中,声调多低沉、唱到激动处常常吐字不清,浊音、抖音很多。其中每一乐句抖音的出现,形成了哭嫁歌中的“哭腔”。在所有哭嫁歌中这种腔调几乎是贯穿整个哭嫁过程。唱到激动处伴随抽噎及哭声的起伏多成为了哭诉,使旋律显得更加悲切。“哭”的过程中有“歌”的成分,“歌”的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