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
八年级语文上册6藤野先生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6藤野先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b60f3a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e1.png)
争到底的决心。全篇充满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024/8/23
21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谢 谢 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统 初中语文 编 版 八年级上
2024/8/23
鲁迅弃医从文
与藤野先生别离
深切怀念 藤野先生 表达强烈 的爱国之 情
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2024/8/23
课堂小结
2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藤野编辑先母生版文》本这样篇式回忆性散文,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生活 片段。文章赞第扬二级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情、认真负责,没有
第三级
狭隘的民族偏见的 高第四尚级 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 第五级
2024/8/23
初读感知
14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8 如何理解第37段中“他的对于我的……中国去”这句话 的含义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答案】这是 对第二藤级野先生高尚品行的概括性评价。这里 “小”与“ 第三级
大”的区分,是从新 第的四级医学传播的范围来说 的。“为中国”有新的 医学,这在新的医学传 播第五范级 围上比较“小”,当然意义并不小,表
,更显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所以,描写“清国留学 生”,也是为了表现文
章的中心。
2024/8/23
再读探究
17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2 【难点探究】起初“我”到日本学医是为了救国,为什么
又 “编弃辑母医版从文文本样”式了呢? 【答案】鲁第迅二用级 “呜呼,无法可想”这一感慨,来说明中国人
第三级
的愚昧和落后,他第听四级到日本学生欢呼“万岁”,“特别听得刺
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 》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04a571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8.png)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
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
——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主要回顾一段怎样的人生经历?
回顾了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时的人生经历。
以藤野先生为中心
以事知人,体会“伟大”
“伟大”一词,在词典里有三个含义,你认为,鲁迅在这里使用的是哪一项?
1、十分崇高卓越2、超出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3、非常雄伟宏大
2、超出寻常、令人钦佩敬仰的
感激原因之二:“良心发现”“增加勇气”
本文写于1926年10月。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了“三·一八”惨案。担任大学讲师的鲁迅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因此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遭到北洋军阀政府的通缉,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
“精通时事”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了解许多无聊的事,也是讽刺说法。讽刺了一些“清国留学生”浑浑噩噩、醉生梦死的生活丑态。
“成群结队”和“实在”删去好不好?为什么?
品味课文似褒实贬的讽刺手法:找出下列句子中明似褒义实为贬义的词语,并体会所表达的讽剌意味。(1)、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
4.初识藤野先生5.藤野先生为“我”添改讲义6.先生纠正“我”的解剖图7.关心“我”的解剖实习8.问“我”中国女人裹脚之事12.惜别藤野先生
我们来看看鲁迅先生是在什么的情况下去日本的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29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29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17eeb69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5.png)
合作探究
4.藤野先生的作为只是尽到了老师的本分,鲁迅为什么会称他 “伟大” ?
藤野先生的“不可思议” “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作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 记。因此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合作探究
4.藤野先生的作为只是尽到了老师的本分,鲁迅为什么会称他 “伟大” ?
整体感知
3.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 常见顺序:时间的推移 、地点的转变 、事情发展的先后
东京
仙台
北京
整体感知
4.文章根据地点转变,可划分成三个部分,说说每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3)在东京: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所感,交代去仙台的原因。
东京见闻(清国留学生赏花、跳舞)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知、相处、离别)。
关心实习 —— 热情诚恳 尊重学生
了解裹脚 —— 治学严谨 求知若渴
合作探究
3.鲁迅在文中直接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情感?
感激、怀念、敬佩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 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 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 文字。
合作探究
1.速读6-10段,找出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见到了怎样 的藤野先生?作者是如何塑造藤野先生的形象的?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 掌故——穿衣服太马虎
学者形象
运用白描手法,结合留级生讲的藤野先生掌故,简单勾 勒出藤野先生生活简朴、专心教学的学者形象。
当时的日本社会
合作探究
4.寿镜吾先生是鲁迅的启蒙恩师,鲁迅为什么不称他“伟大” ?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及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65a918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7.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及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课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cea96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d.png)
课文研读
去仙台
对照
(2)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
友好的日本人和狭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 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 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 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 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 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 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 还为我的食宿操心。
鲁迅先生不以环境的恶劣为意。到日本求学,即学好医术,好 回去挽救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他在《呐喊》自序里所说的:“预备 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 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先生的求学是勤奋而 刻苦的。藤野先生尤为赏识。他或许想挽留,想把更多的知识教给 学生,又有些许遗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 严谨、没有民族偏见、关爱学生的优秀品质。
触发忧国之情
课本人和狭 隘的民族主义者。
“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 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 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 句是:“你改悔罢!”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 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交往的经过—— 别后的怀念——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关心解剖实习 了解裹脚
人物关系
具体 事件
课文研读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除了回忆与藤野先生的 交往,还回忆了哪些内容?
①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恶浊、庸俗的生活; ②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③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 ④匿名信事件; ⑤看电影事件; ⑥弃医从文的思想的转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be95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1.png)
读
wǎn
jī
jiàn
准 宛如 畸形 油光可鉴
pōu
xùn
nì
jié
字 解剖 不逊 匿名 诘责
音
jiào huì
wù
教诲 深恶痛疾
壹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文章在叙述中变换了几个地点? ·能根据地点的变化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
·在东京
(1—3)
·在仙台
(4——35)
·离开仙台之后 (36——38)
藤 生野
先作 者 : 鲁 迅
寿镜吾
“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 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 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 的人。”
鲁迅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原字豫山,后改豫才
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
文章回顾了(“我”)(留学期间)在(仙台) (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离别)的经历。
文章以“我”和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怀 念为线索展开叙述。
再看小标题,哪些小标题没有被线索串联起来?
①留学生赏花
②留学生跳舞 (离开东京之缘由)
③离开仙台所见所感 ④仙台求学受到优待
Hale Waihona Puke ⑤初识藤野先生⑥添改讲义⑦纠正解剖图
鲁迅如何评价藤野先生的?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 励的一个。
他的性情,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 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鲁迅是如何怀念藤野先生的?
①装订收藏讲义 ②悬挂先生照片 ③多写文章
请同学们简要概括文章内容,找出文章的线索。
文章回顾了(人物)(时间)在(地点)(事件) 的经历。
藤野先生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人教版
![藤野先生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ed71a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1d.png)
“藤野先生”为什么在作者眼中是“伟大的”?为什么“最使我感激”?
链接资料一: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 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 一条路:到外国去。——《琐记》
民族自尊心受到重创
这些内容和藤野先生的“伟大”、“我”的感激有什么关系?
他感激身处异国他乡,在他最孤独、失望、迷茫、遭受歧视的时候, 毫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给予了他真诚的关心、关爱,学业上的帮助 、督促,让他感受到了温暖,所以他对这样的恩师充满感激。
阅读24-31段,这部分的两个事件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6 藤野先生
八年级上
目录
玖捌柒陆伍 肆叁贰壹 ····· ····
积课思赏走 走知学检 累堂考析近 近识习查 拓小探文鲁 藤必目预 展结究章迅 野备标习
语 言
同学们,在你的求学生涯中,有没有哪位老师给你留下过深刻的 印象呢?为什么?
鲁迅作为文学大家,在他的求学生涯中,曾经遇到过诸多的老师, 其中有一位老师,鲁迅在回忆中说到“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 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位老师就是藤野先生。
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 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 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 为许多人所知道。
这段文字更是直接表明了“藤野先生”的伟大,他是一个对来自“弱 国”的学生及其贫弱的祖国报以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 政治学者。
鲁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b9c432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9.png)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 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
伟大 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
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 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 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 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 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 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 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助读资料
我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 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 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 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 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 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 倡文艺运动了。
中永恒的光芒,永存心间!
和鲁迅一样做一个追光者,
结
永远追随一道熠熠之光,
它照亮你,温暖你,指引你,
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让你将坚持变成热爱,
让你把生活变成美好,
让你去发现去探索,
让你能朝着太阳的方向传递温暖、更加美好。
青春路上,
努力做一个追光者,
也勇敢成为自己的光吧!
“弃医从文”是鲁迅一生中的大事,除了课文,还有一些 文章对此也有记述。课后查找相关资料,读一读,加深对鲁 迅人生选择的理解,并结合实际,谈谈鲁迅的人生选择给了 你哪些启示。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 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 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 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 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 一条路:到外国去。
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课件(共40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课件(共40页)](https://img.taocdn.com/s3/m/7fcbebe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0.png)
墨剑飘抑雨 扬顿挫( cuò ) 深恶痛绝( wù )
liyongqiang
李永强
检查预习——理解词意 墨剑飘雨 liyongqiang 李永强
油光可鉴: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美丽: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不逊:傲慢无礼。逊,谦虚。 诘责:责问。 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
用“敬重鬼”而不用“相信鬼”“迷信鬼” 是对“我”、中国文化的尊重。
任务二 结合背景,认识先生之“伟大”
伟大:
A.生活不拘小节 B.对学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C.关心、尊重“我”这位清国留学生
“有时我常常想:他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 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 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 到中国去。”如何理解“小而言之”“大而言之”?
(日本思的考现状:)所:以鲁迅鲁到迅日在本日去的本时留候学,日会本有的怎国样力逐的渐处强境盛,? 独北洋霸水东师亚,的举野心国也上受下日到都渐膨充种胀满种,着歧又一刚股视刚鄙和在视轻甲中视午国海人战的中风打气败,了有中的国日的本
报纸就公然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实际的确不得不产 生动物、下等动物的感觉,因此,他们(指中国人)在生理上已 失去人类的资格。”日本人骂中国人叫猪三头。
一丝不苟、对工作认真负责 治学严谨、严格要求
关心学生、待人热情诚恳 严谨认真、具有求实精神
任务一 梳理文章,把握先生的形象
文章内容
人物形象特征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
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
藤野先
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 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e48afd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2.png)
第 段: 穿衣服太模胡;忘记打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 生活简朴 。
结论:初见藤野先生,作者从他的外貌和举止入手,为我们展现了 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人物简介
藤野先生全名藤野严九郎,1874年生于日本福 井县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1901年到仙台医专 任解剖学讲师,1904年升为教授。两个月后鲁 迅来此留学,藤野先生担任解剖学兼副班主任 ,曾给鲁迅以特别关心和照顾。
写作背景
知识库
叙事散文
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感情的散文。
文体特点:形散神聚。
散文的一大类,主要是叙事,抒情。与记叙文不同的是,
品镜头——感藤野先生之“伟大”
以品读镜头的方式来学习第6到第23段。镜头就是文本中的一个典 型事件或细节,请任意选取这样一个镜头,深情朗读,并用“鲁 迅致藤野先生”的方式感受藤野先生的品质。
(三)赏藤野先生的写法——对比
让学生阅读文章24—31自然段,看看作者写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事?从写作手法上看这些内容对藤野先生有什么作用?
1.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味陈年佳酿,只有用心体悟,才能 获得思想的升华。鲁迅的文章尤为如此。走进散文《藤野先生》, 我们更亲近地触摸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更深刻地理解了鲁迅感 念师恩的丰富内涵。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同时也镌刻在读者的心 中。
六小结——余音绕梁
2.课下阅读《朝花夕拾》。 3.借鉴本文的运用典型材料和对比写作手法,写一写“我的同桌”。
(二)赏藤野先生之爱——相处
2.让学生朗读 11—23 段,有目的地筛选信息,看看作者又是从哪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e7cfa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9.png)
01
语言简练 不夹杂作者的情感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 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不渲染,不烘托
白描:抓住事物的主要特 征,用简洁的语句勾画出
事物形象的一种写法
01
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 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01
如:我从——————— —这个事例中,看出藤野 先生是一个———的人。
01
链接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1926年3月18日,北洋 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了“三、一八”惨案。担负 大学讲师的鲁迅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 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酷,因 此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通缉而不得不远走 厦门避难。
01
2.通过对文章的品读,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对藤野先生 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那么,你认为怎样的老师才是一位好 老师?联系实际说一说。(检测目标3)
01
写作训练: 利用本文学到的方法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一个人,要求
运用生动的描写、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性情品质。不少 400字活不拘小节、对学术严谨求实、 一丝不苟、关心、尊重“我”这位清国留学生的日本 教师。
01
伟大:超出平常、令人钦佩的 A生活不拘小节 B对学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C关心、尊重“我”这位清国留学生。
01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 ,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匿名信事件)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是特别听 得刺耳。 (看电影事件)
01
01
试着用以下句式来说一说: 藤野先生您真是一个————的
人,我————您!
藤野先生教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藤野先生教案-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68b8a8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8.png)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鲁迅先生散文的基本特点。《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所作,展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敬仰之情。这篇文章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鲁迅先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体现。
5.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从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学习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内理解:学生需理解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以及这段经历对鲁迅先生的影响,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修辞手法分析:掌握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学会分析其表达效果。
-在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提高文章的表现力。
-在价值观的引导方面,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如鲁迅先生尊重藤野先生的敬业精神,体会到尊重师长、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课文中所学的修辞手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感受鲁迅先生散文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八年级语文上册6《藤野先生》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6《藤野先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0808a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5.png)
④添改讲义
(对工作认真负责)
⑤先生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要求严格)
⑥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
⑦了解女人裹脚 (求实精神)
与先生惜别-善意的谎言,赠照片
三(36—38) 离仙台:怀念先生
收藏讲义 悬挂照片 多写文章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探讨交流
(一)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明线: “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线(内在线索):作者的爱国之情
反语,所谓对“时事”精通,其实不过是懂得“跳舞”之 类无聊的事情而已,“精通”凸显“清国留学生”的不务正 业、腐朽腐化,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
3.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 烟,再继续写些为“君子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良心发现”指作者的爱国思想和斗争精神受到触动。
二、字词积累
烂熳( màn)
发髻( jì )
芦荟( huì )
绯红( fēi )
解剖( pōu )
畸形( jī )
杳无消息( yǎo ) 瞥见( piē )
宛如( wǎn )
不逊( xùn )
匿名( nì )
诘责( jié )
抑扬顿挫( cuò )
深恶痛绝( wù )
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思想腐朽庸俗
修辞:夸张、比喻、反语
所 感 ——
厌恶之极,失望悲愤 ,不 屑与之为伍
爱 国
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 日暮里:江《上黄使鹤人楼》愁。——崔颢
去仙台
爱国
水户: 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①匿名信事件: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 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58张)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58张)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f5225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1.png)
✓ 告别藤野先生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 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 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得知我要放弃医学离开仙台,藤野先生感到悲 伤、惋惜,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具有仁爱精神的知 识分子。
小结
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事 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
藤野先生 ——鲁迅
藤野先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能让鲁迅如此感念呢?
学习目标
• 1.掌握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识记“绯红”“诘责”“抑 扬顿挫”“油光可鉴”等词语。
• 2.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本文的线索,把握回忆性散 文的基本特点。(重点)
• 3.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 ,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难点)
“标致”意思是“相貌、姿态美丽”,多用于形容女子。 此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是反语,实为丑陋之意。又 用“实在”修饰,“极了”补充,辛辣地讽刺了“清国留学 生”的丑态,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懑、鄙夷、憎恶之情。
状元贴士
反语
定义:反语,也就是“说反话”,是指故意
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的
由此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强 烈愿望选择学医。
感受“伟大”
走近鲁迅
弃医从文
细读文本:留学东京
“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态。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
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
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
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_外__貌___: 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动作: 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将书放在讲台上 声音: 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 语言: 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38133b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27.png)
弃医从文的原因文中体现在哪里
看电影事件 匿名信事件
弃医从文的原因
中 国 人 的 麻 痹 不 仁
匿名信事件——个人与 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
看电影事件——思想受 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 受到严重挫伤
离开仙台,怀念先生
文章的最后又用了三段的笔墨来谈自己回国 后的经历。文章的题目为“藤野先生”,可是第 一和第三部分并不是写藤野,或者说不是直 接写藤野的,这是否算离题?
第一部分是作者离开东京的原因,也是去仙 台见到藤野先生的原因;而第三部分写的是 作者自己回国之后的经历,着重表现藤野先 生对自己思想上的深刻影响,表达了对他的 敬爱之情。因而文章还是紧紧环绕藤野先生 来安排材料的。不算离题。
为下文离开东京到仙台见到藤 野先生做铺垫。
所
感——
厌恶之极, 不屑与之为伍
爱 国
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目睹印象—— 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 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藤野严九郎
藤野先生人物形象
添改讲义—— 认真负责
没有民族偏见 Biblioteka 直热诚纠正解剖图—— 严格要求
治
学
关心实习—— 热情诚恳
严
谨
了解裹脚—— 求实精神
直抒怀念之情——热情赞颂
高度评价
收藏讲义
怀念付诸行动—— 挂照片
多写文章
怀念之情化为斗 争的勇气和力量
爱 国
课文最后一段写作者以几种具体行动 来怀念藤野先生?
①装订收藏讲义。 ②悬挂先生照片。 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 勇气和力量。
怎样理解第36段“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 来也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这 些话?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八年级语文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63711dd7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39.png)
(2)“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的“何尝” 是什么意思?
藤野 先生
鲁迅
小时候,三味书屋中的 寿镜吾先生“极方正、质朴、 博学”,令鲁迅信服、敬畏。
藤野严九郎
留学日本时,遇到了“在我所认 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 我鼓励的一个”。这位老师是谁?
教学目标
1.概括文章典型事件,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基本 特点。 2.透过相关事件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征。 3.品析描写藤野先生的细节,学习刻画人物的 方法。
合作探究
1.作者写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 在这段经历中,作者所写的事情都发生在 那里?请找出文中表明时间和地点转换 的语句。
1.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东京
仙台
北京
பைடு நூலகம்相识 相处 离别
2、课文是如何描写藤野先生形象的? 白描
写文章
怀念之情 化为斗争 的力量和 勇气
爱国
双线结构: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处
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作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
研读精彩语段,体味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 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
作品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 迅先生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朝”是早晨的意思,“夕”是傍晚的意思, “朝花夕拾”即早晨的花傍晚来捡,就是成年是 回忆往事。作品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 的求学历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 情,作品对反动、守旧势力进行抨击和嘲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示范公开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藤野先生》示范公开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3c7dc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9.png)
责问。
现多写作“深恶痛绝”,可对人,也可对事。
正人君子
(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初读课文 自主学习
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 键句子、词语。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 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研读课文时解决。 1.划分文章层次。 2.画出地点转换。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词语集注
杳无消息
文中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
油光可鉴
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标致
多形容女子。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 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侧重于发问时带有责 备语气,语义较重。
指品行端正的人。文中是反语,用来
抑扬顿挫
讽刺。
褒义词,只用于形容声音。
深恶痛疾
“感激”是因为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对“我 ”特别热情,特别关心。由“吃了一惊”到 “不安”,到“感激”,符合人物的心理活 动过程。
6.第17段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语言描写。②藤野先生纠正“我”画的解剖图, 语气委婉,但要求严格,进一步体现了藤野先生循 循善诱的教学态度,生动地刻画了一个认真负责的 严师形象。
新课导入
1998年11月2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 在日本仙台市参观了鲁迅纪念碑。鲁迅 的纪念碑为什么建在仙台呢?藤野先生 和鲁迅是什么关系?鲁迅在离开仙台二 十年后写了一篇回忆老师的文章《藤野 先生》,下面就让我们沿着鲁迅先生的 足迹,去重温那一段往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6 藤野先生
教学目录
7.朗读第22段,“担心”“放心”两词说明了什么?
藤野先生的这种“担心”“放心”,实际上是一 种关心,一种尊重。藤野先生能够设身处地地为 “我”着想,充分表现了他的热情诚恳和高度的 责任感,同时也表明了他非常关心学生思想观念 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 离开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 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的忧国之 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
➢ 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 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
➢ 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藤野先生作 反面衬托。
➢ 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 直接原因。
神态、语言描写: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用了极有抑 扬的声调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 很敬重鬼的……没有这回事。”体现了藤野 先生的热情诚恳,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朗读第11—23段,谈谈选段记叙了鲁迅 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 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纠正解剖图
《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 月间写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这些散文最初在 《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 提”;这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的一 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 〈山海经〉》都是选自这一本集子。
背景介绍
鲁迅1902年留学日本,在补习日语的同时,积极参 加反清爱国活动,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 族于危亡。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1909年, 由日本回国,鲁迅先生在仙台学医时幸遇藤野先生, 不久又惜别藤野先生,在与藤野先生阔别20年后, 鲁迅先生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
作者用诙谐的口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 待”的原因,有自谦、自喜、感激之情。但 推断为“物以稀为贵”,包含一个弱国国民 的辛酸,同时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2.“我”看到藤野先生改过的讲义,为 什么会吃惊、不安、感激?
吃惊是藤野先生亲自为“我”这个中国 学生改讲义;不安是因为讲义中有那么多的 脱漏和错误让先生费神;感激则是因为藤野 先生对自己的热情关心。
整体感知
文中写了“我”在东京的哪些见闻?
清国留学生 赏樱花、学跳舞
去仙台途中的哪两个地名给“我”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
日暮里、水户
到仙台后“我”受到了怎样的优待? 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
的食宿操心。
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学校 鲁迅当年上课的教室
通读全文,按照地点的转移,理清本文 的写作思路。
第三层(24—31):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激 发“我”的爱国热情。
第四层(32—35):“我”离开仙台与藤野先生 依依惜别。
第三部分(36—38):“我”离开仙台后对藤 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 “我”的激励与鼓舞。
把握线索:本文构思巧妙,采用了叙事 线索与情感线索双线并行的结构,其中叙事 线索和情感线索分别是什么?
➢ 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 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 切关系。
2.你从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刻画中,学到 了哪些好的写作方法?
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 ④可以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 刻画人物。
板书设计
叙事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 离别; 情感线索: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变化。
人物形象
本文描写藤野先生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请分别举例谈谈其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外貌描写: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 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刻画出一个特点鲜明的医学教授形象。
语言描写:
“我的讲义,你 能抄下来么?”他问。 体现了他的认真负责, 关爱学生。
(2)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为 “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表现了作者对恩师的深深怀念,表明了 藤野先生的精神鼓舞着作者,作者把怀念化 为斗争的力量,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 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从而 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板书设计
总结课文
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味陈年佳酿,只 有用心体悟才能获得心灵的飞跃和思想的升华,鲁 迅的文章尤为如此。走进《藤野先生》,使我们更 亲近地触摸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更深刻地理解 了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 更镌刻在读者的心中,愿我们在关爱的沐浴中,生 活的天空更为湛蓝、亮丽。
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 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②往仙台途 中记得的“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 是”的家国愁思;
③记得“水户”,也是因为这里是富有 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 之地。是作者爱国感情的表现;④对藤野先 生的敬仰,也主要是因为他能不怀民族偏见, 真诚帮助中国学生;⑤最后,把怀念藤野先 生的深情化为实际行动。
新课导入
鲁迅在散文集《朝花夕拾》 中深情回忆了两位恩师,一个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老 先生。另一个则是鲁迅在日本仙 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 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 他的感情又是如何呢?
知识梳理
作者介绍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自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做 笔名。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 《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 盖集》《坟》等。
工作认真负责 严格要求、循循善诱
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
求实精神
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
概括人物形象: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藤野先生是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
待人诚恳热情、对学生严格要求、没有狭隘 民族偏见的学者。
写法探究
1.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 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而是写了清 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日暮里和水户, 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 “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 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字词积累
绯红( fēi) 畸形( jī ) 匿名( nì ) 喝采( hè ) 杳无消息(yǎo)
发髻( jì ) 不逊(xùn ) 诘责(jié ) 瞥见(piē ) 深恶痛疾( wù )
字词积累
【绯红】鲜红。 【宛如】正像;好像。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诘责】责问。 【托辞】找借口。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
拓展延伸
爱国之情,人所共有。请举出一个“爱 国”的名人典例,或以“爱国”为主题,写 一段话。
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 三年土牢,多次严词拒绝敌人的劝降。一天, 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 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 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 “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 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 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 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 慨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 心弦的《正气歌》。
品析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和作用。
(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 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 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帝国主义者把弱国的人看作低能儿。而日 本“爱国青年”用这个反动观点看待中国留学 生,便认为考试及格的鲁迅一定不是靠自己的 能力。中国当时确实是弱国,但这并不能说明 创造了灿烂文化的中国人都是低能儿。“弱国” 与“低能”并无必然联系,其逻辑是十分荒谬 的。作者这样写,体现了极端愤慨的情感。
品味语言
赏析下面句中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实在
标致极了。
“标致”运用反语,对清国留学生的行为进 行了强烈的讽刺,表现了他们思想空虚、庸俗麻 木的本质,表达了自己的极端厌恶之情。
(2)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 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高度赞美了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 见,治学严谨,对弱国学生给予了极大的关 心、鼓舞和真诚帮助的高尚品格。
第一部分(1—3):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 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
第二部分(4—35):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 “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 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从文的原 因。
第一层(4—5):到仙台的途中所见所闻和初 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第二层(6—23):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并通过 写藤野先生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
2.在仙台期间的哪两件事让作者决定 离开仙台,弃医从文?
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或:匿名信事 件)和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深深刺激了鲁迅, 令他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他深 刻认识到国人的麻木。
整体感知
思想感情
鲁迅在仙台学医 时的学校
鲁迅上过课的 阶梯教室
1.为什么作者对在仙台所受到的优待用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来解释呢?
6 藤野先生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文章围绕中心取材,以时间为顺序,明暗两
条线索相结合进行记叙的特点。学习选择典型事例 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联系背景深刻理解文中含义隽永的语句,解读本 文的主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体会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正直热忱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治学严谨
热情诚恳, 教学认真 没有狭隘的 民族偏见
第二课时
情景导入
什么直接使鲁迅最终做出弃医从文的决定?
电影事件
自主探究
1.东京有许多“清国留学生”,鲁迅为 什么要离开东京,独自一人去仙台学医呢?
因为鲁迅先生去日本是为了 探索救国道路,而东京那些“清 国留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所 以他要独自去仙台学医,想通过 医学改变中国。
藤野先生修改过的讲义
3.“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 了”,在什么时候“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