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查房----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结一病区邵晓利

8床,程国元,男,63岁,因“多尿、消瘦14年,咳嗽、咳痰1+年,咯血3天”于2009年6月11日12:50时收治入院,病员步入病房,神志清楚,精神差,慢性消瘦病容。查体:T:℃,P:124次/分,SPO2:94%,BP:120/80mmHg,皮肤巩膜无黄染,颈软,气管右移,胸廓对称,右肺呼吸音降低,双肺可闻及湿鸣。辅查:随机血糖18mmol/L,肾功正常,电解质:血钾L,血钠L,血氯L,血常规:×109,%,×1012/L,Hb116g/L,胸片示双肺野以右肺及左上中肺为主可见密度不等,过界欠清之斑片、点结影,其中右肺可见多个空洞并可见气液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入院诊断:1、2型糖尿病 2、继发型肺结核 3、肺结核伴咯血 4、肺结核伴感染 5、营养不良。入院后遵医嘱予抗感染、止血、降糖、吸氧治疗。6月11日18:30时下床活动后突咯鲜血约30+ml,予止血治疗后咯血停止。6月13日予抗痨、保肝治疗。6月21日患者诉近4天左上肢肿胀,可见左上肢、左胁肋部浮肿,胀痛无压痛、感觉减退,体温正常,行上肢血管彩超检查回示:左腋静脉近端部分血栓,予左上肢制动。

糖尿病、肺结核及肺结核伴咯血的护理

主要护理诊断

1、疼痛与循环障碍有关

2、组织灌注量改变与上肢静脉瘀血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肺栓塞

4、焦虑与长时间制动限制了病人的活动和对治疗失去信心有关

5、知识缺乏缺乏深静脉栓塞的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由于本病病程长,其并发症和后遗症均让患者产生恐惧,并且疾病给家庭,经济带来的影响使其顾虑重重,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摸清每个病人的心理特点倾听其诉说,向病人提供有关疾病的治疗及预后的确切消息,强调正面效果,以

增加病人的信心。让患者家属了解本病的病因,治疗,预防和护理知识,保持精神开朗,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同时,还要做好家庭的疏导工作,使病人和家属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心理环境。

二、生活饮食护理饮食上要清淡,给予低脂饮食,减少食盐摄入,多食纤维素、新鲜蔬菜瓜果及黑木耳等降低血液黏滞度的食物;应严格禁烟,烟中尼古丁可使末梢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血管内膜变化引起胆固醇沉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三、患肢护理手术前病人肢体疼痛可给予止痛剂。血栓形成后1~2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0°~30°,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以减轻水肿和减轻浅静脉内压力,使疼痛减轻。注意加强保暖,以免在缺血状态下增加组织的耗痒量。禁忌热敷和按摩患肢,禁止施行对患肢有压迫的检查,防止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严密观察患肢皮温变化、动脉搏动情况、周径及颜色的变化: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颜色加深,温度升高说明出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置。活动患肢时,需用弹力绷带适当压迫浅静脉。2周后若症状消失,可进行患肢被动活动和按摩,每小时1~2次,每次10~20min。

四、药物治疗病程不超过72小时者,遵医嘱给予溶栓疗法。常用的药物为尿激酶,剂量一般每次80000 U,溶于5%GS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7—10天;也可与抗凝药物肝素交替使用。急性期过后,遵医嘱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和华法林,后者第1日10—15mg,第2日为5mg,维持量为左右。以使凝血酶原时间保持在25—30秒,一般维持治疗2个月。祛聚药包括右旋糖酐、阿司匹林、潘生丁、和丹参等,能扩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降低粘稠度、防止血小板凝集,常用作辅助疗法。

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抗凝药物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出血,须进行严密的监护。每天或隔天监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注意保持APTT是对照值的倍才能达到治疗效果。严密观察出血倾向,如咯血、鼻腔黏膜、牙龈有无异常出血,有无血尿、黑便和皮肤有无紫癜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调整药物剂量或药物种类。并随时注意神志及瞳孔变化,警惕脑出血的发生。若病人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咳嗽、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症状时,应考虑并发肺栓塞的可能,立即

将病人平卧,避免翻动及深呼吸、咳嗽等剧烈活动,保持呼吸节律正常,给予高浓度吸痒,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六、健康指导

1、患肢保暖

2、调节饮食

3、适量运动

4、预防和消除形成溃疡的原因使用弹力绷带适当压迫浅静脉,每日清洗双手,减少对患肢皮肤的刺激性,嘱患者注意安全,严防再次碰撞伤肢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