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和正义理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 六、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 《论运动》、《论星象》、《论荷马史 诗中的疑难》(六卷)、《论磁石》、 《奥林匹克胜利者》、《格言集》、 《论尼罗河》等; • 主要的政治学著作包括:《政治学》、 《雅典政制》、《家政学》; • 其他涉及政治思想的著作:《修辞学》、 《尼各马科伦理学》。
(三)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特点
• 1.注重经验的研究方法; • 2.学科的分类;
• 游历时期:阿塔内斯、米提利尼(结 识泰奥弗拉斯特)、马其顿(受菲利 二世之邀,亚历山大之师)、斯塔吉 拉城、雅典(前355); • 学园时期:吕克昂学园,主持学园工 作,(“漫步学派”或“逍遥学 派”),编写大量教学讲义或大纲, 集中科研,写出大量著作。前323,亚 历山大病逝,受牵连,亚将学园交由 泰主持,自己回到母亲的家乡优卑亚, 终日忧郁惆怅,前322,病逝。62岁。
公民观
公民(polites)的定义
全称的公民是“凡得参加司法事务和治权机构 的人们”;(《政治学》,P.111) “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 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 (政治学》,P.113) 不同政体对公民内涵的界定不同,亚里士多德 自认为自己对公民的界定适合于平民政体; 公民的德性:在于他既能出色地统治人,又能 体面地受治于人。(不只具有一种德性,应该具 有善良之人所具有的完满德性)
(二)著 作
• 据第欧根尼· 拉尔修《名哲言行录》,亚 里士多德的数目共154种383卷。现存只 47卷; • 涉及当时科学的所有门类:如《论正义》、
《论诗人》、《论财富》、《论灵魂》、 《论快乐》、《论科学》、《论属与种》、 《演绎》、《定义》、《关于政治理论的 讲演》(八卷)、《修辞与艺术》、《毕 达哥拉斯篇》、《论动物》(九卷)、 《解剖》(七卷)、 《论植物》、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一)亚里士多德的关于国家起源、本质和目的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西方最早创立独立的政治学体系的思想家,是古希腊奴隶主中产阶级利益的思想代表。
他对城邦国家的产生、本质和目的做了系统地论述。
1 .国家产生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的产生基于人的本性,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有天然要过道德生活的愿望。
2 .国家产生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自然赋予人的本性是过国家生活,但是任何事物的本性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只有当它发展到最高阶段时,才充分显露出它的本性,社会也是如此。
亚里士多德指出;国家在产生过程中经历了家庭、村落而最终形成了高级完备的社团,它是人的本性的最充分体现。
个人只有作为城邦的组成部分,才能满足其自给自足的生活。
3 .城邦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至高广涵的社会团体,它是行业与职能相异的许多分子的集合,是由许多公民各以其不向职业、家庭等参加而组成的有机的整体。
4 .城邦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社会生活包括许多内容,城邦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便于交换,防止互相损害等等。
城邦的目的在于实现道德的良善,即以城邦协调各人的功能,导致人类的优良生活。
个人和城邦的主要和最终目的都是谋取优良的生活。
这是城邦区别于其它社会团体的本质所在。
5 .学说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首次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讨论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目的等一系列的重要课题,为这门学科的建立提供了基础理论。
(二)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1.政体的定义:政体就是城邦的最高政权组织,是城邦一切组织的依据。
政体又关涉到全邦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公民的生活规范。
所以政体是城邦的决定因素,它决定城邦性质。
2 .划分政体的标准。
第一是宗旨,看政体是照顾全邦人民的共同利益,还是只照顾一个人、少数人或平民群众的私利。
前者为正宗政体,后者为变态政体。
第二是人数,看最高治权的执行者是一个人、少数人或多数人,这样共划出二类六种政体。
即正宗政体三种,有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
比例平等与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的实现之维
比例平等与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的实现之维作者:陈霞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14年第07期[摘要]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早系统论述分配正义的思想家之一。
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是一种相对平等,分配正义的实现基于比例平等标准,而中庸之道是实现分配正义的途径。
中道依托中产阶层的力量,通过优良政体的构建促进分配正义的实现,通过法律之治的推崇保障分配正义的实现。
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思想中蕴含的平等观念、中道思想和法治理念为当代中国的分配制度怎样兼顾公平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比例平等;分配正义;中庸之道;法治[中图分类号]D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7-0022-04※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研究”(12&ZD058)阶段性研究成果。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从来没有停止对于正义的思考和追求。
亚里士多德作为西方政治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和集大成者,他在《政治学》开篇就讲“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
”[1]亚里士多德把正义作为政治学追求的终极价值。
亚里士多德的正义理论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中关于分配正义的研究是其正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那么,亚里士多德追求怎样的分配正义?亚里士多德诉诸于什么途径实现城邦的分配正义?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理论给当代中国有哪些启示?以上是需要我们进行探讨和追问的问题。
一、比例平等:亚里士多德分配正义的标准理解分配正义首先就应当明确什么样的分配是正义的,也就是分配正义的标准。
总的来说,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是一种平等主义的。
“世上一切学问(知识)和技术,其终极(目的)各有一善;政治学术本来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其终极(目的)正是为大家所最重视的善德,也就是人间的至善。
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
亚里士多德的6种政治体制
亚里士多德的6种政治体制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政治学家,在他的理论中,有六种不同的政治体制被描述为可能发生的形式。
他认为,这些政治体制的种类取决于统治者的目的和取向。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体制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人幸福的最佳平衡。
第一种政治体制是“君主制”。
在君主制中,统治者是一个明智和公正的君主,他通过良好的领导和独断能力来带领国家。
君主既能理解公共利益,也能满足个人需求。
他努力实现国家的长期利益,并保持政治或社会的稳定。
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君主制是最理想的政治体制,因为它能够提供最高水平的领导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第二种政治体制是“贵族制”。
在贵族制中,统治者是一群优秀的人,他们通过出生、才能和教育等方式来共同统治。
他们有责任为国家作出最佳决策,并且通过维护其特权和地位来支持自己的统治。
亚里士多德认为,贵族制虽然不如君主制完美,但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为国家带来稳定和繁荣。
第三种政治体制是“德政民主制”。
在德政民主制中,统治者是一个有道德修养和资质的领袖团队,这些领袖通过公民的选举或随机选择来产生。
这样的政体不仅反映了公民的需要和意愿,而且能够平衡各种利益,以实现公共福利。
亚里士多德相信,德政民主制是一种既公正又高效的政体。
第四种政治体制是“寡头制”。
在寡头制中,统治者是一小群富有和有权势的人,他们通过自己的资源和影响力来统治国家。
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动,往往忽视公共利益。
亚里士多德认为,寡头制是政体中的一种病态形式,会产生不公平和不平等。
第五种政治体制是“民主制”。
在民主制中,统治者是通过选举和多数意见来产生的。
这种政体是最广泛实行的一种,特点是强调公民的自由和平等。
然而,亚里士多德担心民主制可能变成了群众暴力或多数压制少数的形式。
他认为,民主制需要维护公民的自由和权益,才能保持其稳定和繁荣。
第六种政治体制是“邪恶的政体”。
在邪恶的政体中,统治者是通过暴力、剥削和不正当手段来统治的。
这种政体常常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混乱,远离公共利益和个人幸福的实现。
023第二章古希腊法律思想(亚里士多德)
正义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产生的一种美德。 正义和不正义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能否服从纪 律;二是指一个人所取得的东西是否他应当得到 的。
“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 为依归。按照一般的认识,正义是某些事物的 ‘平等’(均等)观念。„„简而言之,正义包含 两个因素——事物和应该接受事物的人;大家认 为相等的人就该配给到相等的事物”。 正义的实质在于“平等的公正”。
二、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
正义的含义 正义的分类 法律与正义 与柏拉图的正义观相比较
亚里士多德:“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 正义衍生的法律,而凭以判断(人间的)是 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
法律来源于正义、体现正义并以实现正 义为根本目的,是亚里士多德法律思想的核 心的所在。
2、正义的含义
中产阶级治国论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城邦有极富、极贫和中产阶级三 个等级,极富阶级逞强好胜,易犯重罪;极贫阶级懒散无 赖,易犯小罪;只有中产阶级最能服从理性而达到正义。
中产阶级拥有适度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产,既不象穷人那样希图别人
的财物,也不象富人那样容易引起别人的觊觎;最能“恪 守中道”,“是一个国家中最安稳的公民的阶级”,是富 有和贫穷二个极端阶级之间矛盾的“仲裁者”,所以“最 好的政治社会是由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与著作 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 亚里士多德的国家与政体理论 亚里士多德的法律观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论
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与著作
马恩:“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最博学的人”。被誉为“百科全书 式“的学者”。 黑格尔:一切哲学家的老师。 评论:亚里士多德对西方学术思想的 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在他死后长达一 千多年的时光里,他的权威几乎与基 督教会的权威一样无庸置疑,自公元 17世纪以来,几乎每一种知识的进步 都必定以从攻击亚里士多德的某种学 说而起步。这恰恰应验了这样一句箴 言:一个天才的出现往往会窒息数代 人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正义论的主要内容
亚里士多德正义论的主要内容
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论主要内容如下:
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是政治学上的善,是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
他将正义分为普遍的正义和特殊的正义。
普遍的正义指的是数量相等,即在平等的个人之间各人的所得在数目和容量上都相等;特殊的正义指的是比值相等,即在不平等的个人之间根据各人的价值不等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正义的核心在于平等,避免通过夺去另一个人的所有或通过拒绝给予某个人以他应得的尊敬、偿款和不遵守对他的诺言来为自己谋利。
这种正义观主要用于人的行为,并逐渐被专门用作评价社会制度的道德标准。
西方法律思想史
《西方法律思想史》
第一编 古代 一 、 柏 拉图 第一个建立体系化的政治法律思想 (一)法的正义理论 1.最先阐述了系统的正义观,法律符合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时,才称得上正义。 2.法律是维护正义的手段。 3.正义的原则是“国家的基本法”。 (二)法治理论 开创了西方法治理论的先河。 1.第一个在人类历史上提出“依法治国”。 2.提出了政治权力的分权与制衡思想。 3.法律是把人拉往正义和真理的金质之力。
二 、 亚 里士多德 (一)正义理论 1.正义的分类。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 2.衡平理念。 (二)法治理论 1.法治含义:(1)良法之治。其一,法律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其二,法律能促成合于善德和正义的政 体;其三,法律与自由相一致。(2)法的普遍遵守。执政者应受制于法律。 2.法治的理由。(1)法治是理性之治;(2)法治是众人之治;(3)法律具有稳定性。 3.加强立法的措施。(1)法律必须反映中产阶级的利益;(2)详细研究国家的状况;(3)对公民特别是青 少年加强教育;(4)灵活性和稳定性相结合。 4.法律的分类。(1)基本法和非基本法。(2)自然法和人定法。(3)习惯法和成文法。 (三)政体思想 1.政体的含义。 2.政体的要素。议事职能,行政职能和审判职能。 3.政体分类。正宗政体是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相应的变态政体是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平民 政体。
析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护共和政体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国家政治的杠杆和国家最主 其看作是其政治思想的一道闪光,在今天,对我们也有一定
要的职能,他从中等奴隶主阶级立场出发,提出通过教育重 的借鉴意义。
振古希腊公民的四德,培养公民中庸、适度的美德,以防止公
他重视政治与教育的关系而提出的主张,一方面是从维
民在道德上、精神上的堕落、颓废,借以维持城邦制度的精神 护奴隶制国家的秩序和稳定出发,具有其阶级局限性,但另
最后,关于奴隶制的观点,他认为奴隶制是正义的,这一
应的生存手段,就不能产生一个优良的政体;城邦的构成如 点是不科学的。瑞查德.科沃特认为,亚里士多德对奴隶制的
何,是优良政体产生的首要问题;城邦的人口、疆域、海军力 判断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其有限的经验判断和被他
量、秉性、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都是城邦构成所必须考虑的 同时代的人都接受的其错误假设之上;其次,他的阶级出身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02—2589(201 0)01 —0076—02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教 目的,因此而产生了他在政治问题上的经典话语—— —“人天
育家,被后世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生活在希腊奴隶制 生是政治动物”。
正处于危机的时期,当时雅典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日趋尖
有些是值得提倡的,甚至对我们当今的政治生活都还有重大 归纳法,同时将政治观点建立在其已有的理论之上 [7],使政治
意义。对此,我们要辩证地认识。
学与哲学、伦理学有了明显界限,将政治研究在概念上趋于
首先,亚里士多德关于国家自然起源说的理论是非科学 系统,开了西方政治研究体系之先河。
的、反动的政治学说。因为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建立在属
所有城邦都是究使政治学与哲学伦理学区分开来使政治研究初步取得某币噜共同体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很自然独立地位下面本文将从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既然所有共同体都在追求某种善所有共同体中最高的并且主要内容及评价等方面作一简要分析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观浅析
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观浅析【摘要】本文将浅析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观。
在我们将探讨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史上的重要性以及这一研究背景。
在我们将介绍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以及他对公正的理解,探讨亚里士多德公正观的特点和现实意义,并讨论其引起的争议。
在我们将总结亚里士多德公正观的价值,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通过本文,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亚里士多德对公正的看法,以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公正观、生平、理解、特点、现实意义、争议、价值、未来展望1. 引言1.1 亚里士多德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伟大哲学家之一,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对伦理学、政治学、形而上学等领域的贡献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影响深远,对后世的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重要性体现在对人类思想史的影响深远,对后世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伦理学领域,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强调人类的幸福是最终目的,道德行为应当是追求幸福的手段。
他的伦理学理论奠定了后世伦理学的基础,被广泛引用和研究。
在政治学领域,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理想的政治体制和治理原则,对后世政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政治是为了实现全体公民的共同幸福,提出了君主制、贵族制和共和制等不同政体形式,为后世政治制度的演变提供了借鉴。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领域的贡献无可忽视,他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持续至今,成为了人类思维史上的永恒之光。
1.2 研究背景亚里士多德公正观是哲学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其深刻的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研究亚里士多德公正观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背景知识。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被誉为逻辑学、自然哲学和伦理学的奠基人。
在古希腊哲学中,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与柏拉图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对于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观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哲学研究中,对于公正和正义的探讨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亚里士多德的公正观作为传统伦理学的重要代表之一,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
亚⾥⼠多德的政体分类亚⾥⼠多德的政体分类作者不详亚⾥⼠多德的政体思想继承、发展了柏拉图的政体理论,在此基础上,亚⾥⼠多德明确提出了区分政体的两条标准:其⼀是政府的宗旨,即统治者是只照顾统治者⾃⾝的利益还是照顾到全邦的公共利益。
依此标准,政体区分为正宗政体与变态政体两类。
其⼆是掌握城邦最⾼统治权的⼈数的多寡。
依此标准,前述两类政体⼜分为⼀⼈统治、少数⼈统治、多数⼈统治三种。
将上述两个标准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六种政体: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整体和共和政体。
它们分别由⼀个⼈、少数⼈和多数⼈掌握最⾼权⼒,但都以城邦公共利益为依归。
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整体、平民整体,它们也分别是由⼀个⼈、少数⼈和多数⼈掌握最⾼权⼒,但都只谋掌权者⾃⾝的利益。
罗素说:“亚⾥⼠多德的优点和缺点都是极其巨⼤的,他的权威地位之不容置疑以致他成了科学和哲学进步的障碍。
17世纪以来的每个知识进步,都是从攻击亚⾥⼠多德开始的,为了正确评价他,我们就得忽略他的过⾼声望及遭受的过度⾮难。
”①的确,亚⾥⼠多德是个了不起的独特的哲学家,他⼀⽣建树颇多,其著作是成系统的,分门别类的,作品是批判的细腻的,没有激情与宗教的成分,甚⾄⽂字有些呆板,缺乏⽣⽓活泼。
窃以为今⽇后⼈在评述其任何思想观点时,都不应该过分抬⾼或贬低,更不能⽤今天的理解去理解古代。
亚⾥⼠多德曾⾃豪的认为其在政治⽅⾯的建树必将名垂青史,优于其他⽅⾯,现在看来,不管后世如何评判亚⾥⼠多德,都不可能避其政治学⽽不谈,也正是亚⾥⼠多德第⼀次让政治学成为独⽴学科。
《政治学》的引⼈之处,在于它体现了当时开明的希腊⼈的共同偏见;它的意义在与,它成为直到中世纪末期有重要影响的很多原则的来源。
②亚⾥⼠多德的政治思想是⽐较现实的,他曾和他的弟⼦⼀起对希腊的158个城邦的宪法进⾏过研究。
在《政治学》⼀书的开篇中,他就指出国家的重要性。
国家是以⾄善为⽬的最⾼集体。
国家的⽬的是为了善良,幸福与荣誉的⽣活和⼈的⾼贵⾏为。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法思想
试论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法思想蒋清华亚里士多德(Aristotle,BC384—BC323)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学家和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被恩格斯称为古希腊学者中“最博学的人物”。
他的代表作之一《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学和法学的奠基之作,在该书中,他关于法律问题的论述对西方法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他的国家观、伦理观和法律观。
应当指出的是,在西方早期,法学并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独立出来。
许多学者,包括亚里士多德都是从政治理论和伦理思想中来阐述自己的法律观。
因此,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必须与研究他的政治思想联系起来。
故笔者在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之前,将简单介绍他的政治思想。
本文在叙述完每一个基本问题之后,将做出或长或短的评论。
一、关于国家与政体理论的概述和评论1.城邦观(国家观)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城邦”即现在我们所称的国家。
他的城邦观(国家观),笔者认为,主要是关于城邦的起源、性质、目的和理想状态四个方面。
关于城邦的起源。
亚里士多德以自然观来解释城邦的起源。
他提出了一个基本命题:“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认为从本性上讲,人应该趋向于过一种城邦的生活。
人类社会先有家庭(人的结合),然后发展为村坊(家庭的结合),最后到城邦(村坊的结合)。
家庭和村坊应该被看作城邦演化发展中的过程。
因此,在他看来,城邦(国家)的起源是自然的或说是人性的结果。
他认为,城邦是人性的“高级组合”。
笔者评论:这种自然主义的起源观符合人类的经验认识,与自然法主义的社会契约论的国家起源观相比,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朴素的优点;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论的国家起源观相比,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具有人性的特点。
关于城邦的性质与目的。
对城邦性质的阐述,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政治思想,也即他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国家性质的。
并且,性质决定了目的在《政治学》的开篇,亚里士多德即宣示:“我们见到每一个城邦各是某一种类的社会团体,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其目的总是为了完成某些善业。
总结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影响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政治思想的集大成者。
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西方,言必称希腊,而讲到希腊,如果不重点谈及亚里士多德,那绝对是不可想象,也不会发生的。
他的政治思想是人类的一份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 认真地研究和总结, 很有现实意义亚里士多德的一整套政治思想并不能挽救古代希腊城邦制度,但却深刻地影响着2000 多年来的西方政治思想。
惟其如此,他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也就显得特别重要。
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代表着古希腊政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城邦政治文化的总结;不理解古代希腊政治与政治文化,就无法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一、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1. 国家起源说和国家日的论2.国家政体理论国家政体理论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法律理论法律理论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说不可分割的部分。
亚里士多德强调在他的政治学说中一定要包括法的理论,一定要提倡法治。
4、国家政权构成的二要素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政权应有二种要素,即议事机构、行政机构和审判(司法)机构,并有公民大会、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分别行使其职能。
亚里士多德的这个国家构成二要素观点虽然与近代资产阶级的二权分立理论不完个相同,但也必须承认前者实为后者的先声和思想渊源,这也是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合理因素。
二、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的评价1.对亚里士多德国家起源说和国家日的论的评价亚里士多德的国家起源说和国家日的论是非科学的、反动的政治学说。
这是因为:第一、国家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政治上层建筑,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所以国家根本不是建立在人对共同生活的天然倾向之外的,根本不是自然生成的。
把国家的产生归结为人的本性,归结为人的自然需要,都是非科学的唯心主义的,其结果是掩盖了国家的阶级实质。
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阶级压迫的机关,国家的职能很重要的就是镇压被统治阶级。
所谓创造人的良好生活,谋求公共的善,都只能是欺骗。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
士多德政体观的一大特色。一如美国学者卡恩斯 ・劳德(Carnes Lord)所言:“如果渐进的政体改 革方略要取得成功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淡化政体 问的界限是具有实质性意义的,这确实是亚里士 多德所关心的中心问题。”[9]144包括保守主义阵营 的学者也承认,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观不是类的对 立,而是单一序列上的级数差异而已,而这种非实 质性差异就为政体之间的转换和改革提供了可能 性rloJl”。也就是说,政体在单一序列上的“级数差 异”其实是一个近似值问题,即“名称上不同的政 体在政治过程意义上可能是近似的,没有其名称 所反映的差别那么大”[1”。也正是在这一基础 上,亚里士多德接着发展了他的政体演变与政体 保全理论。
YYSZXB
晟(1987一),男,湖北十堰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研究。
l 06
万方数据
王晟: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
二、政体的概念;政体和国体内涵的总和
当代人研究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首先要
最高权力机构,由一个人、少数人或多数人执掌。” 该处表明,亚里士多德对政体概念的认识带有当 下学界国体概念的内涵,即国家权力是由谁掌握, 谁是国家的统治阶级。在另外一处,亚里±多德 指出:“一个政体即是对城邦中各种官职的一种 设置,以某种方式对官职进行安排,确定该体制中 的权力所在和每一城邦共同体的目的所在”[6]48。 该处中政体概念的内涵跟当下的政体概念基本相
2015年2月 第35卷第l期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Yunyang Teachers college
Feb.2015 V01.35
No.1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
王 (中国人民大学
晟
100872)
论亚里士多德“正义”
分类号学号M********* 学校代号10487 密级硕士学位论文论亚里士多德的“正义”学位申请人:齐娜学科专业:外国哲学指导教师:欧阳肃通答辩日期:2011年12月18日22008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PhilosophyAnalysis of Aristotle’s JusticeCandidate: Qi NaMajor: Western PhilosophySupervisor: OuYang sutong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Wuhan, 430074, P.R.ChinaDecember, 2011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正义问题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定会存在正义问题。
正义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保持社会存在,维持社会秩序正常运行的最基本因素。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读书笔记肖春阳(2010402047)《政治学》主要讨论了两大问题:一是政治理论,二是现实政制。
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中一般存在三个阶层,即富人、穷人和中间阶层(就是“占有一份适当而充足的财产”的人,他们不会为富不仁,也不会觊觎他人。
因此他提出的治国之道是抑富扶贫,强化中间)。
这与孔子的观点不同,孔子的观点有点类似柏拉图,主张贵族统治。
亚里士多德对于人与国家的关系的看法倒很类似于我国古代的孔子,他们都认为个人要与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那里,这叫“入世”。
亚里士多德关于公民的定义,也影响深远。
直到18、19世纪,欧洲的民主国家(例如大革命时期的法国)还以财产多寡限制选举权,那些没有财产或财产微薄的人被认为不能享有公民的权利。
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是社会团体之一种,而且是最高层次的社团。
亚里士多德指出的,人的本性发展要求最广泛意义上的公共生活,还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古希腊的政治思想特别强调抽象的正义和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个社团都是以一种善为目的,那么国家便是以最高的善为目的。
在这一意义上,他认为政治学是最高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还早就提出了法治的思想。
读过柏拉图《理想国》的同学应该知道,柏拉图的观点可能类似于孔子,推崇人治,孔子讲“礼治”。
亚里士多德似乎更倾向性恶论,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不免会产生不公和腐败,必须以法律来约束所有的人。
一、对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各卷的浅析卷一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是特殊的社会团体,是最高、最广的社会团体,即政治社团。
有理智的人应该也必然会是城邦的统治者,而有体力无理智的人应该是被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君主制是原始家属关系的延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君主制应该逐渐为民主制所代替,野蛮民族才实行君主制。
“政治家所执掌的则为平等的自由人之间所托付的权威”。
而且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正义,“人类由于志趋善良而有所成就,成为最优良的动物,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他就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论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论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被誉为古希腊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在政治学方面的贡献也无可置疑。
他的政体论对于我们理解不同政体类型、探讨政治组织和治理方式,乃至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重点探讨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论,并分享一些关于这一概念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政体的定义和分类亚里士多德将政体定义为由一群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方式和制度。
在他的政体论中,根据统治者的数量、目标和性质,他将政体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宪政。
1. 君主政体:君主政体是指由一位统治者(君主)领导的政府形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君主政体可以是理想的,如果君主是一个有德行、智慧和善意的统治者,他将追求国家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个人的私利。
然而,如果君主缺乏德行,君主政体就容易变成暴政。
2. 贵族政体:贵族政体是由一小部分富有和有教养的人组成的政府形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贵族政体的统治者是有德行且关心整个国家的人,那么这种政体将是一种优越的形式。
然而,如果贵族只关注自己的私利,贵族政体就会变得不公平。
3. 宪政:宪政是由广大公民参与政府运作的政体形式。
亚里士多德认为,宪政是最理想的政体形式,因为它可以确保政府的权力受到制约,不会导致专制或特权。
在这种政体中,公民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参与政治决策的制定。
二、政体的优缺点亚里士多德对于各种政体形式都进行了详细的评估,他指出了每种政体的优点和缺点。
在他看来,君主政体的优点是效率和一致性,因为决策可以迅速实施。
而贵族政体的优点是富有智慧和经验的统治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国家。
至于宪政,亚里士多德认为其优点在于公民可以参与政治决策,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然而,君主政体的缺点在于君主可能滥用权力,导致暴政;贵族政体的缺点在于富有的统治者可能过分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广大民众的需求;宪政的缺点在于政治权力分散可能导致决策缓慢,人们难以达成共识。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政治的本质就是统治奴隶的艺术公元前431年,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之后,雅典的执政官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的葬礼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其中有一句话被世人广为传颂、经久不绝;他说:“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
”在伯利克里的时代,雅典的奴隶制民主已经发展到了顶峰,统治的艺术变得极具吸引力。
这种观念扭转了苏格拉底“把自己限制在私人生活中,远离政治”的伦理主张。
希腊人逐渐意识到政治学与统治者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在谈论哲学的同时,他们也开始注意到了政治学。
柏拉图的《理想国》前半部分主要围绕“正义”的话题进行辩论,本质上还属于伦理学的领域,而到了后半部则转到政治学之中,描绘了理想城邦的形态,并且提出让“哲学王”来统治国家的观点。
在柏拉图的众多弟子中,亚里士多德似乎是专门为反对他而生的。
当柏拉图还在世的时候,后者就主动退出了学园,对此,柏拉图说:“亚里士多德踢开了我,犹如小雄驹踢开生养它的母亲。
”这名“小雄驹”在哲学领域用“形式论”来批驳老师的“理念论”,在另一个领域又写出了《政治学》,直接与《理想国》唱反调。
柏拉图认为政治学是“哲学王”的治国之术,把它交给肉食者们来谋划就行了。
而亚里士多德则说:“人是一种天生的政治动物”,小到家庭,大到城邦,无不充斥着各种政治生活,政治学绝非政客、君王、家主的专利,它属于每一个“公民”——当然,奴隶、妇女、工匠和异邦人要被排除在外。
由谁来作为城邦的统治者?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以家庭为逻辑起点,他认为家庭是组成城邦的基本要素,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而自然形成的共同体。
当数个家庭聚集群居时,就形成了村落。
每个村落都会推举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老来主持集体事务;而多个村落为了更优质的生活而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城邦。
正因每个人都出生在家庭中,而城邦又包含着村落和家庭,所以每个人一出生就获得了“某某邦人”的政治属性,也就是取得了“籍”。
略论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
略论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王红【摘要】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既是古希腊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表现,也是对此前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亚里士多德政治正义现的价值基础是社会公共利益,其理论的核心是法治,在治国策略上坚持中庸之道是适用于一切政体的公理.【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00)010【总页数】3页(P22-23,28)【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正义观;评述【作者】王红【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重庆,400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502.233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古希腊奴隶制城邦社会由鼎盛繁荣而日趋衰落的时代。
各城邦内部贫富分化加剧,大批自由民破产,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城邦奴隶制面临危机。
亚里士多德同柏拉图一样都试图为城邦政治寻找一条摆脱危机的道路,以挽救濒于衰落的奴隶制城邦,在充满社会矛盾和面临分崩离析的城邦中,继续维持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
他们所探索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即城邦政治学说即为此目的。
他们对正义这一概念的分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起了重要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政治正义观也是对此前古希腊政治思想中的和谐,中庸正义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对卢梭和柏拉图正义观的继承和发展。
古希腊早期人民对正义的思考基本限制于一个较狭窄的道德利益领域,即把正义等同于诸如诚实,守信,智慧,友善等与个人利益相关的道德范畴。
随着希腊城邦及其城邦政治的发展,人们将正义的思考纳入社会领域即不偏不倚的平衡与调和城邦社会中各个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甚至不同政治观念的阶层和集团间的矛盾和冲突,赋予城邦政治以伦理化色彩。
卢梭把“给一个人以应得”的含义引入正义概念中,使正义真正与社会利益分配相联系。
卢梭认为要做到正义,“给一个人以其应得”国家就要在富人和穷人之间不偏不倚,法律对贵贱者要一视同仁。
卢梭认为,正义的社会现实意义就是要调和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寻求双方的平衡点,并且正义与法律相联系。
亚里士多德的优良政体理论初探
2
城邦的本质。人类不仅仅为了生存而结成政治共同体,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也离不开政 治共同体。正义是优良政体的核心原则。(二)亚里士多德的优良政体理论。这是全文 的核心部分。亚里士多德将城邦的政体分为理想中的优良政体和可能普遍实现的优良政 体。人们把由单独一人来统治的政体确定为君主政体,把由众多善良公民来统治的政体 确定为贵族政体。君主制和贵族制固然美好,但对大多数城邦来说只是一个理想,只有 共和政体才是可能普遍实现的优良政体。本文从正义基础、阶级基础和法治基础三个方 面详细分析了共和政体的优良性。 Community or individual, this is the dominant purpose. But only for their own survival, the human should live together by forming a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n, Aristotle discusses the core principle of polis, i.e. justice. Aristotle holds that the right regime should take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all citizens as a policy goal. A good background, Freeman's identity, wealth and virtue can be used as merited credentials for official competition.
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基本内涵
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的基本内涵无论是政治还是法律都是为了实现正义,善就是正义。
亚里士多德提到“世上一切学问(知识)和技术,其终极(目的)各有一善;政治学术本来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其终极(目的)正是为大家所重视的善德,也就是人间的至善。
政治学上的‘善就是‘正义。
正义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
”可见,正义是其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将正义分为一般正义和特殊正义。
一般正义即是指守法,而且要求即使是统治者也应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这一观点是对柏拉图的“在依法治国的城邦里,统治者是法律的仆人”观点的继承,但比柏拉图更为缓和。
而亚里士多德的“守法”也是在此强调法律的至高无上性,从而提出法治的精髓。
社会的特殊正义又可以分为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这种分类对后世正义理论产生深远影响。
分配正义是指“人们都承认应该按照个人的价值为之分配这个原则是合乎绝对正义(公道)的”。
亚里士多德将正义与价值联系起来,他看到了价值对分配正义的作用,然而对于价值的界定却产生一定困难。
而矫正正义是对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不公正行为进行裁决和惩罚,通过矫正以趋平等。
另外矫正正义的实现有赖于一位中立的裁判者,于是,他所提出的政体构成中的司法,由法官对一些案件进行审理。
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也应是人们的行为原则,是指人们依靠“正义”和“善”来做事,而上升至更高的层次就是指城邦也应以正义为原则,而正义是以公共利益为依归的。
换句话说人们以“正义”和“善”建立了城邦,而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基于公共利益基础上的正义。
既然如此,那么人们在城邦中就应服从以“正义”和“善”为基础的法律。
因为法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进于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是没有感情色彩,所以它才能代表正义,主持公道,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
由此可以看出,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法律甚至可以等同于理性和正义,人们遵守法律实际上就是坚持理性和正义原则,而所谓的“法治”也实际上是正义观下的法治,正义观也是亚里士多德法治观的基础性构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理论和正义理论
政体概念
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对政体给予了明确的界说:“政体可以说是一个城邦的职能组织,由以确立最高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也是订立城邦及其全体各分子所企求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体就是每一个城邦最高治权的执行者。
他认为政体就是城邦一切政治组织的依据。
也就是说,政体就是确立国家最高统治权力由谁掌握,是一个城邦政治权力的分配制度,政体决定了统治机构和政权的安排。
政体是与国体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国体可能实施不同的政体,也可能实施相同的政体,而相同的国体可能实施相同的政体,也可能实施不同的政体。
马克思主义理论把国体按照人类历史的发展分为了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尽管一个国家的阶级本质即国体相同,但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而有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政体,例如资产阶级国家就有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不同的政体。
总的看来亚氏的政体并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政体,他认为政体的异同决定了城邦性质的异同,只要政体发生了变更,那么城邦的性质也就发生了改变而成为另外一种城邦了。
这与我们现在的国体概念相类似,亚氏混淆了政体和国体两个概念,国体才是决定国家性质的因素,而在亚氏的政体理论中没有国体的概念。
将政体和国体的概念区分开来,直到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才做到。
政体分类论
具体说来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是否照顾到公共利益,另一个是人数的多少。
亚里士多德按照第一个标准划分了政体的好坏,他说到:“凡照顾到公共利益的各种政体就都是正当或正宗的政体而那些只照顾到统治者们利益的政体就是错误的政体或变态的政体”。
根据这两个标准、两种性质进行交叉控制配额分配,政体就被他划分为两类六种,分别是正宗政体,其中包括君主政体(一人),贵族政体(少数人),共和政体(多数人),以及与这三种政体对应的变态政体,其中包括僭主政体(一人),寡头政体(少数人),平民政体(多数人)。
而区分寡头和贫民政体主要在于是贫穷人当政还是富人当政。
如果是富人掌权,即使是多数人也称为寡头政体,如果是穷人掌权,即使是少数人也必定是平民政体。
由此可以看出,亚氏还考虑了更多的情况,提出了政体划分的第三个标准,即贫富标准。
可见,他在划分政体的时候已经涉及到了经济地位和阶级的差别,意识到了阶级分析的必要性。
亚里士多德关于政体的分类是在对古希腊各城邦比较分析的实践基础上得出的理论总结,为后人对古希腊的社会状况的研究提供了案头资料,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贡献不可估量。
以阶级特性来划分政体,说明了其独特深邃的洞察力,以是否照顾到公共利益也充满了追求善的伦理思想,具有理想的色彩。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三要素说
所谓“城邦的职能组织”,亚里士多德指的是议事、行政和审判三种机构。
他认为,这三个要素是一切政体构成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强调指出,议事机构拥有最高权力,即制定法律、选任和审查执政人员、审查战争、结盟等大事,都由议事机构作最后裁决;行政机构拥有诸如管理财赋或统率军队此类的职权。
它由有一定任期的执政人员组成;审判机构指由公民陪审员组成的公听曲直的法庭。
它审理违宪、民事和刑事等8类案件。
理想政体
亚里士多德认为,三种变态的政体都是不良的政体,对任何社会都不适宜。
至于三种正宗政体,亚里士多德主张要视社会实际情况来决定。
他认为君主政体与贵族政体己经过时,唯有他所认为以中产阶级为基础的共和政体宜于实行。
因为在一切城邦中,所有公民可分为极富、极贫和处于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三部分。
中产阶级占居城邦公民大多数,可以调和贫富两极的对方,稳定战邦的政治。
亚里士多德的政体思想实质是想建立以中等奴隶主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以挽救城邦制度的危机
政体变革思想。
亚里士多德还对政体的变革做了分析。
他认为变革有两种;一是以较好的新法代替旧法。
他认为,成文法不应一成不变,但变革要慎重,如轻率的变革必然消灭民众守法的习性。
二是政体的变革,即由于治理不当引起政体的变革,由内讧诉之武力,演化为革命,革命使现行政体变革或是政权由另一个党派控制。
评述
法治优于人治。
强调中庸,主张调和、改良。
坚持奴隶制正当性
正义理论
古希腊学者喜欢探讨“善德”,这里的善不仅仅是今天我们所谓的伦理,在一定意义上讲,善德是他们人文学说的至高目的,是今天我们称为社会科学的终极价值。
柏拉图如此,亚里士多德也是如此。
两者比较而言,真正奠定法律正义理论,并对后世法律理论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则是亚里士多德。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善德是政治学的核心,政治学又是最高的应用科学,政治学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他的伦理学,一个是他的政治学,其中,正义是善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其伦理学中,他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正义观。
正义(公正)是一种中庸,是一种完全的德性。
不正义有二,一为违法,二为不均。
后代学者的理解为,正义的含义有二,一为合法,二为合理与平等,二者又分别称为一般的正义和特殊的正义,亚里士多德的重点在特殊的正义。
特殊的正义又包括两个基本的分类,一个是分
配的正义,一个是矫正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