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菌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risvad和Samson(2004)发现从食品与空气中分离到的58种青霉属菌株的菌落颜色,在查氏酵母浸膏培养基(czapekyeastextraetagar,CYA)等13种培养基上存在差异"结合多光谱成像技术(multi一spectralimaging),Lineetal.(2007)利用酵母浸膏葡萄糖培养基(yeastextraetsucroseagar,YEs)和e狄,有效地实现了尸尸ozonieum,尸venetu脚和pmelanoconidium等三种青霉属菌种的分类"陆宁海等(2005)通过实验发现:温度对柑橘青霉病菌的侵染有很大的影响"当温度为10e时,病原菌潜育期达54h;20一25e时,潜育期仅为6一8h;而低于5e时,果实不发病"因此,目前柑橘采后病害的防治最常用的方法为低温贮藏和化学杀菌剂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常用的杀菌剂主要有抑霉哇(Imazalil)!咪鲜胺(Proehloraz)!曝菌灵(Thiabendazole)等(palouetal.,2001;Zhang,2004)"然而,高频率地使用单一种类的药剂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甚至会产生交叉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Holmesetal.,1994)
柑桔青、绿霉病的症状基本相同,都只能为害果实,引起果腐。
受害果实初期为水渍状软腐,病部组织湿润柔软,用手指按压病部果皮容易破裂。
2-3日后病部产生白色霉状物,随后在白色霉状物中部产生青色或蓝绿色粉状物。
以后病部不断扩大,致全果腐烂,腐烂部分深入果肉内部。
但两病的症状也有些不同,区别如下:青霉病产生的粉状物蓝色,白色霉状物很窄,仅1-2毫米。
腐烂的速度较慢,在17-21℃下,全果腐烂要半个月,不粘包果纸,有一股发霉气味。
绿霉病产生的粉状物蓝绿色,白色霉状物带较宽,约8-18毫米,腐烂速度较快,在17-21℃下全果腐烂约要一星期,紧粘包果纸,有芬香气味。
[3]
柑橘青霉病贮藏期为害情况
绿霉病
病原形态特征编辑
青霉病的病原为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分生孢子梗无色,顶端有2-5个分枝,呈扫帚状。
绿霉病的病原为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 Sacc),分生孢子梗无色,顶端有1-2个分枝。
均属于半知菌亚门。
[3]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编辑
青霉菌和绿霉菌分布很广,常腐生在各种有机物上。
可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气流或接触传播,由伤口侵入,引起腐烂,并不断蔓延。
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8~27℃,最适湿度为95%~98%。
在采摘和贮运过程中损伤果皮,或采摘时
果实已过度成熟,均易发病。
[1]
[危害症状]
这两个病害发生过程和症状很相似。
最初在果面出现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病部果皮软腐,后扩展迅速,病部表皮易破裂,最后病斑表面先长出白色菌丝。
绿霉病的白色菌丝环较宽,而青霉病的白色菌丝环较窄,并很快变为绿色霉层和青色霉层,这是两种病害最明显区别。
在适宜发病的条件下,从开始发病到全果腐烂只需l一2星期。
贮运期的温、湿度与病害发生有密切关系。
青霉病发病最低温度为3℃,最高为32℃,最适为18—26℃。
绿霉病以25—27℃为最适宜。
因此,贮藏初期多发生青霉病,后期多发生绿霉病。
相对湿度在95%一98%利于发病。
这两种病害的症状相似:发病初期,多从果蒂或伤口处发病,在果实表面出现水渍状病斑,呈褐色软腐,后长出白色霉层,以后又在其中部长出青色或绿色粉状霉层,霉层带以外仍存在水渍状环纹,病斑后期可深入果肉,导致全果腐烂。
不同之处:青霉病以开始贮藏时发生较多,不会黏附包装纸,能闻到发霉气味。
绿霉病以贮藏中后期发生较多,仅长在果皮上,霉层常黏附于包装纸上,能闻到一股芳香气味。
由于外缘由菌丝组成的白色霉斑扩展侵染快,青、绿色粉状毒生长慢,所以在后者外围通常留有一圈白色的菌丝环。
病部发展很快,几天内便可扩展到全果湿腐。
桔园发病一般始于果蒂及临近处,贮藏期发病部位无一定规律。
柑橘青霉病
绿霉病的白色菌丝环较宽,而青霉病的白色菌丝环较窄,并很快变为绿色霉层和青色霉层,这是两种病害最明显区别。
指状青霉菌致死温度为70℃,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7;意大利青霉的致死温度为80℃,菌丝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最适pH=10。
指状青霉在PDA上菌落开始为白色绒毛状,生长速度较快,逐渐中间变为绿色霉层,较宽约为9-15mm,边缘为白色绒毛不整齐,整个菌落表面干燥,成粉粒状,有特殊香气。
镜检观察其分生孢子梗无色,较短,帚状枝较大,小梗稍宽,
顶端尖细,分生孢子串生,单孢无色,卵圆或椭圆形,较大,大小为3.93-5.2×5.24-6.55 µm。
病原菌B在PDA上开始为白色绒毛较稀疏,菌落较宽在3mm-15mm之间,后菌落转为蓝色,基质变暗略显灰绿色,菌落上有少量白色气生菌丝突起,边缘不整齐,菌落干燥疏松,成粉粒状,有霉味。
镜检观察分生孢子梗无色,扫帚状,有两个分支,小梗顶端尖细,分生孢子串生,单孢无色成不规则的椭圆形,大小为3.4-5.24×3.93-6.5 µm。
由致病力结合形态学可以确定两株致病真菌(PL,PQ)分别为: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和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从自然发病的柑橘果实上共分离得到两株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
指状青霉致病菌在果实表面发病症状为:开始为水浸状,然后出现白色霉层,边缘不规则,然后中间出现绿色霉层扩展迅速,发病到全果腐烂只需7天,全果腐烂后有香味.
意大利青霉致病菌在果实上的发病症状为:开始在表皮出现水浸渍,开始为白色霉层,边缘不整齐为白色,表面干燥,然后中间逐渐出现蓝色霉层扩展速度较慢,发病到全果腐烂需要13天,全果腐烂有浓重霉味。
一般从第2天开始有发病迹象,7d和13d三组果实全部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