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技术时代的“UGSS”教师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技术时代的UGSS教师发展模式的研究与实施策略
一、技术时代我国教师发展模式的现状与不足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不足
1.研究视角的欠缺: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在理论方面缺乏技术性特别是教学设计技术性视角的研究。

综观国内外对于教师发展问题展的诸多研究,这些研究除了具有各自独特的研究视野之外(如教育社会学的社会学视野、教育生态学等),大多还保留着其母体学科(传统大教育学)浓厚的教育学味,从这种意义上说,这些研究可以称之为教育学视野下的教师发展理论研究。

截至目前关于教师发展的研究,大多是以上教育学视野下的教师发展理论研究,而直接从教学设计角度进行研究的比较少见。

有部分学者从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化等角度进行了一些研究,如顾小清博士关于“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金彦红关于“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等。

这些研究可以称之为教育信息化视野下的教师发展理论研究。

另外,也有学者从技术哲学角度的相关研究。

左明章博士从技术哲学和教育哲学角度,在其博士论文“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中重点指出了发展性是技术和教育共有的核心价值,提出了人的发展、技术和教育的辩证关系;李美凤博士则从技术哲学角度在“广义技术视野下的教师发展研究”中系统论述了技术和教师发展的关系,指出了教师和技术双向互动的关系。

二者的相关研究,对于教师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迎合时代的崭新的研究视角。

但是,他们的研究更多地是侧重纯粹理论方面的研究,而对于从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的角度方面有些欠缺。

教师如何通过技术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认为,教学设计则是教师发展研究这一新视角的关键。

鉴于教学设计的技术性及其在教育技术学方面的理论性特征,使得有不少学者从教学设计展开了关于教学设计、技术理性等关系的研究,如鲍嵘的“教学设计理性及其限制”、张润芝的“有关教学设计技术理性的思考”等等,这些研究分析了教学设计、理性或与技术理性等的关系,但并没有涉及到教学设计与教师发展的关系问题。

教学设计是教师利用自身教学理论走向教学实践的桥梁,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技术被注入了科学理性,教师的技术化与专业化联盟,将现代性连同技术性纳入教师本质力量,推动了教师向现代技术型专业发展的取向,技术性已经成为现代教师职业特性的第三向度。

从教师的职业实践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来看,发展性是技术和教育共有的核心价值,技术性是教师职业本身固有的内在属性,也是教学设计在当今技术时代的基本特征。

2. 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依托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研究及实践上有待深化。

在2010 年颁布的至 2020 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围绕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从教育方式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加快推广和普及运用,网络技术在教学资源整合,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鸿沟等方面都有涉及。

但是,就技术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与教学设计、教师发展的关系方面则远远不够。

关于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国内外的研究处于不同的研究阶段,这一差异主要受新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程度以及对技术的理解程度的影响。

国内学界,有不少学者也一直在关注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特别是鉴于教学设计的技术性及其在教学理论与实践学方面的桥梁性特征,使得有不少学者展开了关于教学设计、技术理性等关系的研究,如鲍嵘的“教学设计理性及其限制”、张润芝的“有关教学设计技术理性的思考”等等,这些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教学设计与理性、技术理性等的关系,但并没有涉及到教学设计与教师发展的关系问题。

3.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上,传统形式下的“被动式”培训依然占据主流形式。

体现出人性与主体自由度的深度丧失。

目前我国实施的主流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还是由地方政府发起的、指令性的教师发展模式和由大学提供课程、工作坊、研讨会和讲座等的发展模式,主要依托于刚性推进的政策体系和外部形塑的培训体系,本质上都是一种外在于教师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

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其一,教育行政部门大都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教育培训体系,以此开展常规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养工作;其二,教育行政部门和大学通过一套甄别、评价与认定机制最终评判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

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师发展模式(不如说是教师培训模式)造成了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屈从于外部的规约和控制,压抑了教师“自为”发展的精神需求和选择行为。

二、技术时代建立“UGSS”教师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及优势
1.“UGSS”教师发展模式概述
1. 美国PDS模式的引进及我国UGS模式
国内研究普遍认为,我国UGS模式是对美国PDS模式的中国化改造。

2. 我国UGS模式及UGSS模式的变化
3. “UGSS”教师发展模式概述
2.技术时代“UGSS”教师发展模式的可行性及优势
三、面向技术时代我国“UGSS”教师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1.目标引导
2.建立“UGSS”教师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
3.管理机制:评价、绩效、奖惩措施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