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天道观

孔子的天道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天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孔子对于天的基本认识是,天是一种外在于人类的存在,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因此,孔子有“天丧予”、“天厌之”等话语,表达了对天的敬畏和无奈。

继承周公的思想体系:孔子继承了周公的思想理论体系,将天道和人道结合起来,把天人之际发展为“人人之际”。他认为,身负天命的人,应该积极主动,后天努力拼搏。这体现了孔子对于天命的理解和使命感。

敬天畏命:孔子主张敬天畏命,认为人应该顺应天意,遵守天道。他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意味着如果违背了天意,就无法得到天的保佑。

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虽然孔子强调天的力量和威严,但他同时也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他认为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并且人也可以影响天道,让天道更加符合人的需要。总的来说,孔子的天道观体现了对天的敬畏和对人的尊重,同时也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他认为人应该顺应天意,遵守天道,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修行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谈谈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虽然他自称"述而不作",而实际上他在诸子百家争鸣之前夕,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天道观、人道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哲学思想体系。按他所提出的主要哲学范畴的逻辑展开,其哲学思想体系可概括为:"命--礼--仁--知--中庸"。 在天道观方面,孔子较少讲天道问题。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公治长》)因为孔子对殷商周以来的宗教天命论,处于既敬重又存疑的矛盾状态。关于"天",《论语》所记确是不多,仅二十二见。孔子所谓"天",有时指主宰一切的上天。他提出"畏天命"(《季氏》),"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有时又指广袤的自然。如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阳货》)反映了春秋时期正处于关于"天"的观念的变动时期,即由"主宰之天"逐渐向"自然之天"过渡。关于"命",孔子是肯定的。他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并自称"五十而知天命"(《为政》)。不过孔子所说的"命",并不是指上天的绝对意志和命令,而是一种人力所无法挽回的历史必然性。孔子所谓"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宪问》),即是指这种必然性。可是孔子又不认为人是无可作为的,相反他主张人"命"面前应持积极的态度。正由于此,别人视他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宪问》),他也自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有这样的天道观,使他对鬼神持怀疑态度,这是不奇怪的。他"不语怪、力、乱、神"(同上),还强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未知生,焉知死"(《先进》)。 在人道观上,孔子主张立礼复礼,纳仁入礼,仁礼结合。"礼"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是一个重要范畴。从修身来说,他认为首先要学礼,"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并且要"约之以礼"(《雍也》),"克己复礼"(《颜渊》)。从治国来说,他主张"齐之以礼"(《为政》)。"为国以礼(《先进》)"。强调"礼"的重要性,并非是孔子的创造。前人早已论述过,如子产说过:"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强调要"复礼",在春秋末也不是合乎潮流的新思想。孔子独创性的贡献在于纳仁入礼,仁礼结合。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虽然"仁"的概念古已有之,但是孔子赋以新的涵义。他不仅以"爱人"来释仁,而且提出了为"仁之方",即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其原则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纳仁入礼,使"礼"不单是作为外在的强制性的东西起作用,而且有"仁"作为内在的理性自觉的力量来支撑。以"仁"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不免使人有神秘之感。孔子又提出以知求仁。他把"知"作为求仁、达仁的必要条件。他说:"未知,焉得仁?"(《公冶长》)孔子论知,指认识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即是去认识"善",但论述知识之获得,毕竟是跨入了求"真"的认识领域。 在认识论上,孔子尚未摒弃"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观点,并且把"生知"列为认识能力的"上"等。可是他未予强调。在孔子认识中占重要位置的倒是他反复论述的"学而知之"。他称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他强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阳货》)在认识过程中,孔子注重多闻、多见、认为知识靠"多闻"、"多见"来获得。对闻见得来的知识,不可都信以为真,必须细加观察。他说:"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他提出"视"、"观"、"察"三步递进的观察次序:"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为政》)孔子还进一点提出相当于理性认识阶段的"思"。他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上)并提倡"再思"(《公冶长》)、"三思"(《荀子.法行》)与"九思"(《季氏》)。他在闻道、得道、传道上的"一以贯之"的境界,就是靠学、思结合而达到的。孔子还主张在"思"的过程中,运用"反"的方法,即不断进行类比,并加以演绎推理,以取得"举一反三"之效。他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在认识过程中,孔子不以"思"为止,认为在思的基础上,还应不断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因而很少提及中庸。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 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

孔子其人和《论语》其书

孔子其人和《论语》其书 孔子其人和《论语》其书 (一)孔子其人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扬,他的人格形象,他的思想学说,为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尊称为一代圣贤和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 关于孔子的身世,《史记》卷四十七之《孔子世家第十七》,应该说作了系统详细的记述与评说。 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据说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向下凹,中低而四傍高也;又因母亲颜氏曾经到曲阜东南部的尼丘(一名尼山)向神灵祈求后才得以怀孕,所以,孔子的父母给孔子起名为丘,字仲尼,仲是排行第二的意思,因为他是家里的二儿子。 由于家境贫寒,为生计,孔子在11岁时,就跟鲁太师学习周礼,成年后,获得博学好礼的美誉,后做过相礼,从事过儒这种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的社会职业,也曾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官和管理牛羊的小官,还做过贵族季氏家的史官。因为孔子做过儒,后来成为大学问家,所以,由他创立的学派也便称为儒家。孔子19岁时,娶宋国丌(读基音)官氏女子为妻。第二年,丌官氏生一子,孔子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此时的孔子更加渴求知识、酷爱学习,掌握了礼、乐、射、御、书、数被总称为六艺的各门课程。年龄稍长,孔子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更加广泛地涉猎《诗》、《书》、《易》等各种文化典籍,并经常到各地去考察、访问。 为了求学,年轻的孔子走遍了鲁、周、卫、杞、宋等国,他不仅向师襄、齐太师、郯君、苌弘、老子等大家学习,也向太庙管理人员等社会底层人物学习,因而年纪轻轻便成为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的学者,享誉京师雒邑。 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此时正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动荡,面临重大变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孔子奔走呼号执著追求与剧烈变革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尖锐冲突,注定孔子一生必然会是历尽坎坷。 孔子曾说自己三十而立。到了30岁,孔子虽说已经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并满怀济世经邦之志,希望步入仕途,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当时的鲁国,贵族之间争权夺利,十分混乱。残酷的现实总是捉弄孔子,使他感到报国无门。面对这种情况,历史意外地为他选择了另外一条成功之路:兴办私人教育。就这样,孔子一方面潜心研究、整理《诗》、《书》、《礼》、《乐》、《易》等文化典籍,一方面开坛设教,广收弟子,传授知识,大力兴办教育事业。相传孔子广收弟子多达三千,其中精通六艺的著名弟子有七十二人,即所谓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由于国君昏庸,鲁定公十三年春即公元前497年,孔子在鲁国从政将近四年后,以55岁的高龄离开鲁国,开始了他的周游列国之行。这次出行,孔子历经千辛万苦,遇到各种艰难困苦甚至生命危险,劳碌奔波,历时十四年而终不得以任用。公元前484年孔子年满68岁时返回自己的父母之邦鲁国。 周游列国归鲁后,孔子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办学兴教和整理古代文化典籍上。此时孔子虽已年迈,但仍有不少年轻人到孔子门下求学,孔子也是倾其所有传授知识,育人成才,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同时,孔子作为知识渊博的学者,也深感自己有责任抢救历史珍贵文化典籍,并使这些文化典籍能够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传诵下去。据史书载,经孔子亲自加工整理的文化典籍就有:《诗》、《书》、《礼》、《乐》、《易》。《春秋》则是孔子晚年依据鲁国史官所记

孔子中庸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

孔子中庸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 孙冬生 中庸思想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是中庸的首倡者,从内容上考察,中庸不仅是他的伦理学说,而且还是他认识事物处理事物的哲学方法论。作为一种一般思想方法,中庸在中国社会延续了几千年,给中华民族的性格和传统文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探讨孔子中庸的思想方法及其历史影响,对于我们加深对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认识,批判地继承孔子思想无疑是有益的。 一、“中庸”的含义 通检儒家典籍,“中庸”以专有名词出现,最初见于《论语》。而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并兼有原始哲学意蕴的“中”字,春秋以前则已有之。《论语》所载孔子的中庸主要是殷周时期中和观念的伸展。《尚书·盘庚》:“汝兮数念以相从,设中于乃心!”意即:把自己的心放得中正,你们应跟我一样想法!《酒浩》则云:“不推日: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尔乃白介用逸。”意即:你如能经常反省,力行中正之德,那么你将能保住权位,得到饮食醉饱。“中”都指某种道德观念。“中”作为一种原始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周易》里。“中以为志也,jI’气“中以一观天下”12}等等,“中”指哲学上矛盾的对立统一。总之,“中”早在殷周时代就已用来表述一种道德范畴和哲学思想。孔子在殷周时期“中”的观念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庸”字,“中”“庸”之融合,使中和观念哲理化了。这是孔子对殷周时期浑沌朦胧的中和观念的一个重大发展。孔子提出了中庸,但何谓“中庸”,他并未作具体解释。后代注释中庸者颇多,说法也各异,其中郑玄、朱熹、程颐等人的解释较为贴切,影响也较大。一般说来,历史上对“中庸”有三种释义:第一释“庸”为用。《礼记·中庸》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这个意思。郑玄在解释《中庸》篇目时把这一意思说得更为明白:“名日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因此,“中庸”就是用中,指一种“执两用中”的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标准和尺度。 第二释“庸”为常。《礼记·中庸》中“庸,常也。用中为常道也”即此意。宋儒程颐据此释“中庸”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l31中庸即用中为常道。常,是对变而言的不变,不变的也就是绝对的。这就是说,用中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必须作为一种基本方法加以遵守。第三释“庸”为平常。朱熹注《中庸》曾多次指出这一点。他在《中庸章句》题下注日:“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本何晏注《论语》“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中庸意即中和可常行。所谓可常行是指“用中”是一种绝对的通用方法,用它可以随时随地度衡一切。 二、孔子“中庸”的思想方法 孔子的思想休系是庞杂的,但“中庸”思想是贯穿其天道观、人性论、伦理道德论、政治论、知行论的一根轴线,是孔子认识事物处理事物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孔子中庸思想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孔子生活在阶级对抗十分尖锐的春秋时代,社会正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历史大变革中。作为没落奴隶主贵族,出于政治需要,要维护旧的奴隶制,但面对现实又不能不承认社会的某些变化,这些表现在思想上,孔子必然要求变中求不变,借此维护口趋没落的西周奴隶主统治。“中庸之道”正是这种矛盾在他思想上的反映。应当说,孔子看到了社会存在的矛盾并且也勇于承认矛盾。不过,对待矛盾的态度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他与先秦其他派别不一样。道家对矛盾采取自然无为,退却避让的消极态度,强调矛盾对立的相对性,主张无条件转化。法家果取积极有为的态,强调矛盾对立的绝对性,主张强凌弱,大制他变,通过残酷的现实斗争解决矛盾。孔子不然,度小主张保持矛盾的统一、平衡,保持现实的稳定,“过”不可取,“不及”变亦不可取,最好是变中求不变,这就是中庸。显然,孔子的这种矛盾观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方法同他的政治目的是相符合的。孔子的中庸思想集中体现在《礼记·中庸》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脚〕是他理论的日的和归宿。中庸

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礼,中庸 1、天道观 继承传统天命观,敬畏和追求 2、人文观 强调人文创造的积极意义,核心是仁与礼,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 3、仁最重视以人文化成天下 4、仁的学说:孔子思想的中心范畴 《左传》提到“礼”462次,“仁”33次;《论语》提到“礼”75次,“仁”109次【儒家的最高境界是“圣”,思考自己如何超凡成圣】[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5、仁与礼:内在与外在 仁与礼是统一的:人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是礼的基础和灵魂,礼是仁的体现和落实。【为人的内外一致】 6、仁是什么? 仁是同情心与正义感,是亲情的外推,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道德的主体性、自律性原则——为仁由己与克己复礼 道德的普遍性 道德的实践性 仁涵盖了“刚直”“正直”“忠实”等品质,“言忠信,行笃敬”“恭、宽、 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得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 使人。”

【现今腐败现象的例子,告诫我们为人要直枉恰当,学会变通】 7、孔子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核心的审美观 孔子讲仁,主要是针对于有禄位、官位的人,提出来德、才、禄位相统 一的要求和德智双彰、仁美相济的境界,而且都是从安民济世,仁民爱 物的根本出发【民本思想】 例:《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女子无才便是德”:把握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度 孔子的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夫子之道,就是推行仁道,即宽恕 之道和絜矩之道 忠——尽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得到孔子的真传,子思为曾子弟子,传说曾子著书《大学》,子思著书《中庸》 ?让座是给谁让座?给的是以后的自己让座 ?忠孝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并不提倡愚忠愚孝 ?做事凡事都是问心无愧的 仁道的理想体现在义与利的冲突当中,主张人生存的价值在于能够超越 自然生命的欲望追求 例:孔颜之乐:超越对自然生命的追求 总结 ?求仁与复礼是统一的:没有内在的仁爱精神,礼就是徒具形式; 没有礼的规范,仁的精神便无所依托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 中华民族的哲学。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中国哲学的历史 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形成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中国哲学约3000年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先秦哲学、秦汉时期的哲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隋唐时期的哲学、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近代和现代哲学。先秦即始于夏代止于秦代以前的中国哲学。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为最盛。主要以天人、古今、知行、名实等为研究讨论的重点。是中国哲学发展史的重要一页。 ①天道观。即关于世界本原的根本观点。因其围绕着对天以及天人关系的不同理解而展开论辩,故称天道观。先秦各派哲学都依自己的天道观立论。商统治者将天人格化,视为至上神,称为“帝”或“上帝”。祭祀、征伐、田猎、行止等都以占卜的结果行事,表现出唯心主义世界观。《尚书?洪范》记载殷代贤人

的言论,一方面保留了殷商信奉上帝的观念,同时认为五行为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成分。约产生于殷周之际的《易经》将早期八卦观念系统化,以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八种基本的自然现象说明宇宙的生成及万物间的联系和变易,在神秘的形式下包含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西周灭殷后提出“天命”观念,主张敬德保民以顺应天命,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人为的作用。周太史伯阳父以阴阳之气的运行说明地震现象;郑国政治家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这都表明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春秋末年的孔子肯定天命,但同时少言天道,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战国初墨子反对天命,但主张天志。老子明确否认天是最高主宰,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又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尽管学术界对老子“道”和“无”的含义至今仍有争论,但老子的观点毕竟将中国哲学对世界本原的思考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以后孟子和庄子分别继承发展了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易传》主张太极为天地的本原,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命题;《管子》以“精气说”强调天的物质性;荀子肯定“天行有常”,提出“制天命而用之”;韩非继承了老子、荀子的思想,对老子的道进行了

张岱年论文孔子哲学解析

张岱年论文孔子哲学解析.txt性格本身没有好坏,乐观和悲观对这个世界都有贡献,前者发明了飞机,后者发明了降落伞。张岱年论文孔子哲学解析.txt6宽容润滑了彼此的关系,消除了彼此的隔阂,扫清了彼此的顾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孔子哲学解析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在五四运动以前,就影响而论,没有别的历史人物能和他相比。过去封建统治阶级借“尊孔”来维护其封建统治;而在前些年,“四人帮“又借“反孔”来推行他们的封建法西斯主义。时至今日,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时代:“尊孔”固不足以骗取人心;“反孔”亦不足以伪装革命,因而有可能对于孔子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讨论了。我们现在哲学史工作者的任务之一是全面地客观地评论孔子。孔子的学说在历史上确曾起过严重的消极作用,而在若干方面也未尝没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对于孔子,应该进行全面的辩证的解析。 关于孔子的资料,有《论语》和《左传》、《国语》以及《礼记·檀弓》中关于孔子言行的记载。过去传统的看法,认为《易大传》是孔子撰作的,《礼运》的大同理想是孔子倡导的。但仔细考察起来,《易大传》和《礼运》应是孔门后学的著作,都不能代表孔子的思想。现在来研究孔子,仍以《论语》、《左传》、《国语》和《檀弓》为最可信的材料。 孔子在汉代以后二千多年中,被崇奉为偶象,在那个时代,人们“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种传统态度,当然必须首先打破。惟有推倒了孔子的偶象,然后才有可能对孔子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讨论。 从《论语》看,孔子确有一个简单的哲学体系,至少有一个伦理学的体系。这个体系并不特别深奥。在先秦时代,孔子的学说,与老庄孟荀对照,还是比较简单的。虽然如此,孔子的学说中,也还有一些深微曲折之处,也并非易于理解。有许多问题,众说纷纭,迄无定论。现在仅就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举出孔子思想的十个特点,略述管见。这十个特点是:(1)述古而非复古;(2)尊君而不主独裁;(3)信天而怀疑鬼神;(4)言命而超脱生死;(5)标仁智以统礼乐;(6)道中庸而疾必固;(7)悬生知而重闻见;(8)宣正名以不苟言;(9)重德教而卑农稼;(10)综旧典而开新风。分别评述如下。 一、述古而非复古 多年以来,人们认为孔子是复古主义者,认为孔子绝对拥护周礼,主张恢复西周制度。其实这种看法并不完全合乎事实。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1)这里有三层意思:(1)肯定有“继周者”,即认为周代不可能永存。(2)肯定“继周者”对于周礼亦有所损益。(3)认为“百世”的历史,后代对于前代,都有所损益,但不过有所损益而已,不会有根本的改变。这种观点,可称为“损益”观点,承认历史有变化,但不承认有根本的变化。这种观点,不是复古主义。后来荀子讲“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2),正是从孔子“百世可知”引申出来的。孔子又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3)这里明确宣称“从周”,但应注意,这里所讲“从周”,乃是以周代与夏殷二代比较而言,乃是认为周代的文化比夏殷二代优胜,所以主张从周。在春秋时代,周制已坏,孔子宣称“从周”,确有保守的意义,但也有在三代之中取其最近的意义。孔子从周,也是相对的。他又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4)对于夏殷也还是有所取。孔子反对“铸刑鼎”,不同意“用田赋”,表现了在政治上的保守倾向;但他赞同“举贤”,主张知识分子(士君子)参政,宣称他的弟子仲田、端木赐、冉求都有“从政”的才能(5),并且说:“雍也可使南面”(6),即以为冉雍可以治国。这种士人参政的主张,显然是与西周制度不合的。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7),即强调继承前人的传统,不必致力于新的创造,可以说有尊重传统而轻视创新的倾向。这种态度,对于保持传统有积极的作用,而对新事物的创造重视不够,在中国历史上确实起了消极的作用。后来的墨子,主张述而且作,就比孔子进步了。

儒家天命观对人生存真义的启示

儒家天命观对人生存真义的启示 作者:阚丽丽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16期 摘要古人对天的观念不仅是对一个独立的外在之天的机械描述,更是一种表达对生存最高理想的期盼与人生意义的探求,天所开启的是一个终极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天道生存真义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6-293-01 一、儒家的天命观 先秦哲学自孔子起“天”的蕴意丰富起来。“天命”让这位思想家倾尽一生去追求,去体悟。孔子十分重礼,但这礼不是既定的、一成不变的规范或仪式,而是通过人的亲自体验而从内心中发出并表现于外的言行态度,在孔子这时,实行礼的目的不是去知“天时、天意”,而是去体认与领悟个体与天地相通的诚然状态,所以他讲“知天命”实质上是“通天命”“诚天命”。儒者对人对天都讲求一种境界,既合乎至善至美之德,又超越一般伦理纲常框架的最高状态,这也就是“仁”的本然含义。孔子在其诸多的论著中是少谈或避开“性命、天道”这些话题的,然而正是这种态度才体现出孔子的思想态度,即不囿于理论的机械描述,而是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亲身体会、揭示这些问题的终极内涵,它完全存在于人的领悟之中,这也是哲学的一大特色。在孔子的思想中,他对天道的观点完全可以在他的“仁”学体系中得到理解。“仁”不只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更是一种对待世间事物,追求终极理想的态度和方式、方法。“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即人没有既成之性,只有通过反身的比较或亲力亲为中才能达到合乎人性的状态,在与人相互对待的关系中升华出个人的准则与修养。 儒家的天道观所表现出的是进入了人的生命活动与意识活动之中的自觉性,它关乎着个体的生存境界与个体的修养境界,表达着人追求和谐,追求高尚的理想,人要超越现实中的自我,克除俗世之心,从生存意义的向度上完善主体品格,提高主体意识,豁达人与性命、天道的视域,不论从现实中,还是在理想上,人都能把握和理解自我,理解“天道”,以浑然正气立于天地之间。所以,儒家在天面前不是“畏”的,而是“敬”的,是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天,因此与之和谐相通的。 二、人生存的要义——向本真的自我 哲学中的天道观让我们看到,人类的本性不会满足任何既定的、现成化的生活样态与思维样态,当法制、宗教等成为束缚人体制的时候,人的本性定会生发出一种重新生活、重新思想的力量,用模糊的体验方式去追求人生的真义,这被西方人称为自由的追求,但如卢梭所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总是被他所处的国家、社会、法律等各种因素所限制而不自由,

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华

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华 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华,只有一个字,就是“仁” 孔子思想的重要贡献便是“人道”和“孝道”,但这属于外化的展现形式,归结到其思想的核心和精华,其实只有一个字,便是“仁”。“仁”属于孔子追求神圣感和终极观的桥梁和根本,在孔子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因“德命”受挫形成了“时命”,挑战了原先“有德有命”的成德合理性,因此,孔子用“仁”为思想核心的终极观来解决德性的终极来源问题。 1.“仁”取代了早期的“德命”,成为孔子“成德”主张的内在动力和现实支撑 孔子“仁”思想形成的过程中,“时命”尽管化解了“有德无命”的现实危机,却无法解释“成德”的合理性。因此,在孔子看来,“仁”是内在的,也是超越的,不受外界环境和功利的限定。换句话说,人不仅生活在自己所掌控的社会环境之中,还存在于一个丰富无尽的精神世界之中。因此,“仁”的发展取向是使得人反向内在,成为品德高尚之人,并且在“德命”不济的情况下追求精神世界的发展。 2.“仁”使孔子从早期主张以德治天下,逐步转到主张“外王”与“内圣”并重 孔子早期的思想主张是以德治天下,恢复所谓的周礼世界,但是周礼显然有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和措施,无法在春秋战国的战乱中发挥实际的价值和作用。这种理论和现实的悖论导致了孔子思想的发展转向了“外王”与“内圣”并重的阶段。于是,在孔子面对现实世界的困境时,转向了精神世界,追求内在性的“仁”,思考“人之所以为人”的终极问题。 3.“仁”使儒家的心灵世界从天人维度转向人心维度,不断向内在超越发展 孔子的思想起源于三代,由于先人对自然的把握能力有限,并且有相应的神秘观存在,往往以神秘的方式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故而在儒家的早期思想中有诸多的“命”、“天命”的观念,这实际上是天-人维度的心灵世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知世界的能力逐步提高,于是开始转变为人-心维度的心灵世界,人因为“仁”而不断向内在超越的方向发展。

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的异同点

相同点:强调道德和知识 不同点:社会阶层不同所代表利益也不同。孔子是为古时奴隶制度服务为了恢复周礼仪,苏格拉底 是为了挽救雅典世风日下的雅典民主制。 对知识道德侧重点也有不同,孔子强调个人守礼知节,苏强调个性美德和认识自己对人的探索(使 其变成哲学) 孔子 1、哲学与宗教思想:“天”的思想在孔子那里有两层俗话说钱是自然的天,如其谓:“天何言哉?四 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的这层意义的天道观上,孔子还具有辩证法的 因素,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语中就论述了“行”、“生”与“逝”的辩证关系。但“天”在孔子的思想中更多的则是指具有人格意志的“天”,它是世界的主宰者和人类命运的赋予者, 如其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孔子还相信“天命”的存在,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在人性问题上,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即先天 的人性本来是相近的,但由于后天气习染不同而使之悬殊。孔子敬重“天命”,但却怀疑鬼神,他一 生“不语怪、力、乱、神”,强调“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主 张“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在认识论和知行观上,孔子虽然承认人有“生而知之”,但强 调的是“学而知之”;他既重闻见,兼重思维,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他主张学行并重、学以致用、言行一致。 2、理思想:“仁”的思想在孔子思想结构中是核心部分。孔子对“仁”含义的解释颇为宽泛而且多变,每次讲解都不尽一致。因为在他看来,“仁”是一种主体的体验及实践问题,不必从要领上明确界定,也无需理论论证,他只是根据不同场合、不同的人而作出不同回答。一般认为“爱人”是“仁”的主旨,所谓“爱人”,积极地讲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正》),消极地讲就是“己所 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即“忠怒”这个“一贯之道”。“仁”的出发点就是承认别人和自 己是一样的人,它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孔子的“仁”人微言轻伦理思想,可以涵 盖一切善良的品行,他提出的孝、悌、忠、信、恭、宽、敏、惠等许多道德规范,都从属于“仁”。 在如何实现“仁”即道德修养的功夫方面,孔子认为这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只要“能近取璧,可谓仁 之方也己”(《论语·雍也》),即能做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就可以了。所以孔子特别强调“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有能一日用其 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意即主要是靠主体的自觉,不能光有主观愿望 和动机,选择道德行为的自由人人都有条件,没有任何理由或借口不去实践“仁”。其次,孔子提出 了“仁者安仁”的思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即道德不仅要 靠意志,也需有情感,这是自觉性来源的心理基础。 3、政治思想:“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体现,他反复主张“为国以礼”、“齐之以礼”、“约之以礼”。在“礼”与“仁”的关系上,孔子一方面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义”,另一方面又强调“人而不仁如礼何”。孔子 主张礼乐治国,便更突出以德治国,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又说:“道之于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即认为 道德教化在政治中的作用,决非刑罚所能达到的。孔子要求统治者必须有表率的作用,“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能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为政者本身正直后,才能在处理政事时做到公正。孔子还主张在政治上的“正名”,认为“名

【诗人大全】孔子简介_孔子的资料介绍

【诗人大全】孔子简介_孔子的资料介绍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 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 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市南辛镇)人。家中排行第二。是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古文献 整理家??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后人把孔 子的言行语录,作成《论语》。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 子七十二人。“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在战国末期时期,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成 年男子都可以称为“子”,而且都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子”,因为“子”还是一种爵位, 所谓“公侯伯子男”是也。但是,真正能获得别人以“子”相称的,一般是两种人:要么 在社会上公信力较高的,如“老师”;要么就是较有道德的贵族;孔子、老子属于前者。 而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他还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 最著名的文化名人。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 张“敬鬼神而远之”。孔子与孟子并称“孔孟”,孔子被尊为“至圣”“素王”,孟子 为“亚圣”。孔子又称“文圣”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 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 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 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 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 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 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 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

从孔子的“仁与天道”看儒家的“内在超越”精神

从孔子的“仁与天道”看儒家的“内在超越”精神“内在超越”是儒家精神的基本特色。孔子“践仁以知天”即是儒学“内在超越” 之精神体现。在孔子,仁即性命、即天道,“仁”与“天道”不二。本文从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角度对孔子的“仁与天道”观念进行阐释,儒学的“天”是生存论性质,而不是范畴论性质的,如果抛弃主客体二元对立的近代哲学思维模式,进入现代哲学视野,“内在超越”就不难理解。 “内在超越”作为儒家精神的基本特色,这一点在现代新儒家及其后继者们看来,似乎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内在的”又如何是“超越的”?这个问题却一直令人困惑不解。而只要人们仍然停留在近代哲学视野内,即把“内在的”与“超越的”两个概念看成是对立的,那么我们就始终无法理解“内在超越”这个概念,因而也就始终无法理解儒学的根本精神。如果说儒学的源头活水在孔子那里,那么,通过借助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对孔子的核心观念——“仁”以及“仁与天道”的关系的阐释,我们可以看到,“内在超越”,对于儒学来说,非但不是不可能的,相反,倒是其存在论的不可移易的根基。 一 中国哲学没有“超越性”这一概念,在西方学者看来似乎是非常明显的。而这一看法在黑格尔那里表现得尤为突出。黑格尔在论及孔子时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辩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这就是说孔子只是一位洞悉世事的智者,宣扬世俗的道德,而未提出高远的理想;这也等于说,在孔子思想中欠缺一种超越性。而孔子对儒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黑格尔的这一看法也就极深刻地影响了日后西方人(尤其是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使他们形成了一个印象,认为中国文化中欠缺一种超越精神。正如汉学家郝大维、安乐哲所指出:“按照西方解释者的眼光来看,中国智识文化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在其精神、道德和政治的感悟方式的表达中,缺少对超越性的真正充分的意识。” 为了澄清黑格尔以来西方人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一种成见,当代新儒家借用“超越性”和“内在性”这两个概念来诠释传统儒家思想,(特别是其天道思想),强调儒家的天道观或基本精神是“超越而内在”,以与西方宗教中“超越而外在”的基本模式相对比。严格地说,儒学甚至整个中国文化都缺乏西方宗教意义上的“超越”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儒学或者中国文化没有“超越”精神,只是这种“超越”是“内在的超越”。 1958年,由唐君毅、牟宗三、张君劢及徐复观四人共同发表的《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指出,中国文化中虽无西方那种制度化的宗教,但这不表示中国民族只重现实的伦理道德,缺乏宗教性的超越精神,反而证明:“中国民族之宗教性的超越感情,及宗教精神,因与其所重之伦理道德,同来源于一本之文化,而与其伦理道德之精神,遂合一而不可分。”在这种与伦理道德不可分的

试析孔子政治哲学之人文价值取向

试析孔子政治哲学之人文价值取向 孔子的政治哲学从天命天道观出发,围绕以“仁道”为核心的政治价值观展开,其政治方法论以德治、德化贯穿始终。孔子的政治理想是“仁道”,其政治哲学处处以人为本,体现出深刻的人文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施行仁政,以君臣的理想道德品格感召天下;建立理想的人本化的社会政治秩序以稳定天下;以民为本,取信于民,德化天下。孔子的政治哲学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有重大的意义。 政治哲学是哲学家们对关于政治价值观、政治方法论、政治运动规律等一系列政治最一般问题的哲学回答;同时,它又是思想家们在其哲学世界观指导下形成的严密、系统的政治理论体系,是一般政治思想的最高表现。政治哲学的本质特征体现为“对作为政治社会本质的最高层面的价值判断和意义的研究,体现为对现实政治社会正当性的理性批判与价值建构”[1]。政治哲学的基本的学理范畴体现为与“实然性”命题相区别的“应然性”命题,体现为形而上的学理透析,其价值诉求在于“真理性”,有别于“实然性”所追求的“事实性”。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思想家,孔子的政治哲学围绕以“仁道”为核心的政治价值观展开,其政治方法论亦以德治、德化贯穿始终。因而,孔子的政治哲学具有明显的人文价值取向。 孔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秩序极其紊乱。孔子一生整理和编撰春秋以前的史料文献,对于安定繁荣的西周社会,他充满敬仰之情。孔子的政治理想,就是想建立一个类似于周的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的大同社会。孔子继承了周文化,其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就是周的天命天道观。孔子在《论语》中曾感叹:“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强调天道、大道无言。他也曾表示“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孔子对于天道的尊崇。但孔子的政治哲学是入世的哲学,其侧重点不在于对其政治元理论作过多的解释,而是注重其政治理念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孔子关心的是其政治理想在现实中实现的途径和方法。他巧妙地运用了天命观,并以天命推人事,把关注的重点投射到人道人事上,将天道转化为人道、民意。在孔子的政治哲学中,圣人、君主不再只是天意的代表,最重要是成为了民意的化身。“在孔子的时代,天道是人道的基础和依据,对天道运行基本原理的把握最终是为了人间秩序的建构。”[2](P167)孔子的政治价值观即最高的政治理想和目标,就是实现充满正义感的“仁道”。道者,天道,自然的发展规律;仁者,爱人。仁的核心意思是人与人的互相关心和爱护。孔子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在其施行仁政的方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用理想的政治人格感召天下 孔子认为,理想的政治人格,是感召天下的法宝。孔子将理想的政治人格归结为忠、孝、仁、义、礼、智、信等几个方面,并认为君臣应该成为这些道德的楷模和典范。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

儒家的管理思想

第二章:儒家的管理思想 第一节:孔子的管理思想 第一节:孔子的管理思想 问题: 孔子为什么政治生涯短暂? 孔子为什么特别欣赏颜回?(“天下有道则显,无道则隐“,“贫而无冤难“) 孔子的学生是不是很有出息? 孔子为什么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无论在得势还是在失势,学生都坚定的跟他站在一起? 孔子为什么生前不甚得志,死后却无限风光? 孔子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方法是什么?(怎样进行企业文化教育,和曾国藩的比较) 一、孔子(前551——479年)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家世 1、时代大变化。不同社会阶层成员之间互动,个人发展空间增大;但社会秩序很不稳 定,没有形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价值标准,社会成员间相互侵犯现象突出,孔子斥责为“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无职业操守、职业道德)。 2、不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全社会萌动着一种强烈而普遍的要求规范社会秩序,要求出 现一个为全社会成员普遍认可、便于遵循的的价值标准的内在冲动。 伟大的思想家、民族英雄孔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3、孔子的家世。宋国贵族、鲁国“士”之后,变革时代的收益者、了解民间疾苦。 4、孔子的政治活动和治学背景。“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曾在鲁国担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等职,主要活动是办学,“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周游列国,晚年整理古代文献,“述而不作”。 仲尼文武双全(跑步能追上兔子,身高1米8,射箭、驾车样样精通)、德艺双馨(三人行必有我师) 5、研究孔子的著作:《论语》、《史记、孔子世家》。(为何语录体,《老子》什么时代写成) 6、孔子的哲学思想 (1)既强调复礼,又强调有所损益。(2)既强调亲亲,又强调举贤;(3)既主张礼乐征发自天子出,又要求君使臣以礼 孔子的天道观: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遵循规律,天道自然无为。 孔子的哲学观:中庸之道,在“效率”逻辑和“情感”逻辑间保持均衡。 孔子的政治观:理想目标是王道仁政,实现王道仁政的根本途径是礼治(规章制度加文化习俗),而其思想核心是“仁学”。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修己以安百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5、孔子思想的命运:破坏时代与建设时代,国内与国外。 二、孔子管理思想的要点 1、管理的目标、出发点、途径、约束条件和注意问题: (一)孔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所谓的“古圣王之治”。 “周监乎二代,郁郁乎文章,吾从周” “古圣王之治”的具体内容有三:和、富、庶。“和”指人和人之间(具体来说,不同社会层次之间)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所谓“政通人和”是也。“富”是民富,“庶”

高考语文《论语-选读》各课思想总结-精华版

《〈论语〉选读》课文思想知识点梳理 -依最新高考大纲要求(部分课文大纲不做要求) 第一课为政以德 孔子主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反对暴政与刑杀;以仁义道徳来教导百姓,用制度礼义来说服百姓,百姓才有廉耻之心而走正道。 1. “德”与“礼” "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改的主要主。'‘德”是对个人的要求,以“仁”为核心。对统治者而言,应该执行“仁政”,对百姓不过分压迫剥削,这客观上对百姓有利。'‘礼”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古代的"德治”是建立在“人治”基础上的一种政治理想体系,与今天的"以德治国” 有本质的区别。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与、法治是不兼容的。但它作为“法治”的辅佐,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人(包括统治者与百姓)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 2. 民生与教化 孔子的天道观是唯物的,崇尚自然的。他不会高唱仁爱的赞歌而忽视老百姓的温饱。子贡问政时,他先强调“足食”,然后才是''教之”。当然,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都不容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做出''去食”的选择,这正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 3. 先富后教 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富"比“教”重要。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孔子一方面主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 等,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何异? 4. 正己一一率先垂,克己奉公。 以德治国,首先治理者要有良好的的道徳素养,以徳服人,百姓才会信服。因此为政者经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君子要带头向善,百姓才会蔚然成风。 5. “均”的含义 孔子提出“均无贫”的主,其实是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方法,也就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与后来的''均贫富”的含义是不同的,“均贫富”是站在穷人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实际含义是在劫 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不同。孔子杭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