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达谱芯片

合集下载

基因芯片的操作流程及步骤ppt课件

基因芯片的操作流程及步骤ppt课件
能的序列共有65536种。 • 假如只考虑完全互补的杂交,那么48个8 nt亚序列探针中,
仅有上述5个能同靶DNA杂交。 • 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已知序列的所有可能的n体寡核苷酸探
针与一个未知的荧光标记DNA/RNA序列杂交,通过对杂 交荧光信号检测,检出所有能与靶DNA杂交的寡核苷酸, 从而推出靶DNA中的所有8 nt亚序列,最后由计算机对大 量荧光信号的谱型(pattern)数据进行分析,重构靶 DNA 的互补寡核苷酸序列。
生物芯片的制作步骤
细胞
对mRNA进行标记 杂交
基因表达资料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基因芯片研制的总体蓝图
检测样品 的制备
获取样品分子的 数量和序列信息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基因芯片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横跨:生命科学、物理学、
计算机科学、微电子技术 光电技术、材料科学 等现代高 科技。
我国第一家批量生产基因 芯片 拥有近2千条基因药物发明专利
• 东南大学吴健雄实验室 • 中科院计算所生物信息学实验室 • 上海生科院
“雪亮工程"是以区(县)、乡(镇) 、村( 社区) 三级综 治中心 为指挥 平台、 以综治 信息化 为支撑 、以网 格化管 理为基 础、以 公共安 全视频 监控联 网应用 为重点 的“群 众性治 安防控 工程” 。

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基因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基因芯片技术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生物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和高标准化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用于基因表达、基因变异、蛋白质量、DNA甲基化等领域的研究。

1. 基因芯片技术的原理基因芯片技术是将DNA分子、RNA分子或蛋白质分子等多样化的生物大分子分子序列固定在一块小小的玻璃片或硅片上,然后利用微量的核酸或蛋白质的杂交反应来检测样品中这些生物大分子的存在或相对数量。

这些生物大分子的浓度水平可以用来衡量基因的表达情况、基因变异、蛋白质相互作用等生物学过程。

具体操作过程包括:1.1 表达谱芯片表达谱芯片是一种测量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基因表达的方法。

在表达谱芯片上可以固定多种类型的DNA序列,例如真核细胞DNA片段,互补DNA片段、探针、引物等。

对于鉴定被检测样品的物种,应选择特异而高丰度的探针或引物。

通过部分或大量存储的文献或数据库,研究人员首先确定所需的目标基因,然后通过设计合适的核酸杂交探针,将所需目标基因的序列在探针区域进行固定。

1.2 基因组芯片基因组芯片是一种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直接测量基因组中DNA 分子存在量的方法。

基因组芯片和其他一些技术类似,通常分三部分作用:建立样品库,设计并制备基因组芯片,通过基因芯片技术来测量DNA分子的存在量。

2. 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非常年轻的生物技术,近年来其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具有日益广泛的应用前景。

2.1 应用于生物医学基因芯片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应用是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对特定基因的表达情况和蛋白质质量进行分析和检测,为许多临床诊疗和治疗提供了关键方法。

2.2 应用于生态环境基因芯片技术也可以用于生态环境监测,特别是对于环境中的有害生物及其基因信息的监测。

基因芯片技术可以通过绿色监测来减轻生态环境对生物生态的影响。

chip实验

chip实验

Chip实验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Chip实验技术仍面临成本高、实验操作复杂、数据分析难度大
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 通过改进芯片设计和实验技术,可以降低实验成本和误差,提
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 通过引入新的数据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可以提高数据分析
的准确性和效率,挖掘更多生物信息
对未来Chip实验的
信度和生物学意义
表达谱,常用的芯片类型有抗体芯片、
多肽芯片等
Chip实验的优缺点
Chip实验的缺点主要有成本高、实验操作复杂、数据分析难度大
• 芯片制作和实验操作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成本较高
• 实验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需要严格的实验质量控制
• 数据量庞大,需要专业的生物信息学知识和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特异性结合
Chip实验通常采用荧光标记或放射性
标记方法
• 探针是一段与目标分子互补的DNA
• 荧光标记法是通过荧光染料标记目标
或RNA序列
分子,然后通过荧光扫描仪检测信号
• 通过探针与目标分子的结合,实现对
• 放射性标记法是通过放射性同位素标
目标分子的检测
记目标分子,然后通过放射性探测器检
测信号
Chip实验的技术手段
• 网络图是一种用于展示基因或蛋白质之间相互关系的图像,可
以帮助理解生物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06
Chip实验技术的发展趋

Chip实验技术的创

• Chip实验技术的创新主要体现在芯片设计、实验技术、数据分
析方法等方面
• 芯片设计方面,可以通过优化探针排列、提高探针密度等方法,
提高芯片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1990年代末期,蛋白质组学芯片技术逐渐兴起

生物芯片技术

生物芯片技术

待测样品(用Cy3-dUTP 标记)
对照样品(Cy5-dUTP)
三、杂交与结果分析
(一)杂交反应:与传统的杂交方法类似
——是已标记的样品与芯片上的探针进行反应后产生一系 列信息的过程。
与传统的核酸分子杂交相同,但要求更高:
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减少生物分子之间的错配率。 考虑杂交反应体系中盐浓度、探针GC含量和所带电荷、 探针与芯片之间连接臂的长度及种类、检测基因的二级结 构的影响。
第二节 蛋白质芯片
根据制作方法和应用的不同,蛋白质芯片分为两种: 1. 蛋白质功能芯片
细胞中的每一种蛋白质占据芯片上一个确定的 点,主要是高度平行地检测天然蛋白质活性 。 2. 蛋白质检测芯片 将能够识别复杂生物溶液(如细胞提取液)中 靶多肽的高度特异性配体进行点阵,这种芯片 能够高度并行的检测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 。
生物芯片技术(biochips)
生物芯片(biochips)
——指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微量点样等方法,将大量生物大
分子如核酸片段、多肽分子甚至组织切片、细胞等生物样 品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的表面,组成密集二维分子排列, 然后与已标记的待测生物样品中的靶分子杂交,通过特定
的仪器对杂交信号的强度进行快速、并行、高效地检测分
第十章 生物芯片技术
3.芯片实验室(labs-on-chip) • 高度集成化的集样品制备、基因扩增、核酸标记
及检测为一体的便携式生物分析系统 • 实现生化分析全过程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完成,从
而使生物分析过程自动化、连续化和微缩化 • 芯片实验室是生物芯片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
பைடு நூலகம்
蛋白质芯片的应用举例:
利用蛋白质芯片进行肿瘤诊断的一般原理程序
• 根据芯片的用途不同: 表达型芯片、测序芯片和芯片实验室

生物芯片技术简介

生物芯片技术简介

生物芯片技术简介生物芯片技术通过微加工工艺在厘米见方的芯片上集成有成千上万个与生命相关的信息分子,它能够对生命科学与医学中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过程进行集成,从而实现对基因、配体、抗原等生物活性物质进行高效快捷的测试和分析。

它的显现将给生命科学、医学、化学、新药开发、生物武器战争、司法鉴定、食品与环境监督等众多领域带来庞大的革新甚至革命。

生物芯片技术研究的背景原定于2005年竣工的人类30亿碱基序列的测定工作(Human Genome Project,基因组打算)由于高效测序仪的引入和商业机构的介入差不多完成,。

如何样利用该打算所揭示的大量遗传信息去探明人类众多疾病的起因和发病机理,并为其诊断、治疗及易感性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则是继人类基因组打算完成后生命科学领域内又一重大课题。

现在,以功能研究为核心的后基因组打算差不多悄然走来,为此,研究人员必需设计和利用更为高效的硬软件技术来对如此庞大的基因组及蛋白质组信息进行加工和研究。

建立新型、高效、快速的检测和分析技术就势在必行了。

这些高效的分析与测定技术已有多种,如DNA质谱分析法,荧光单分子分析法,杂交分析等。

其中以生物芯片技术为基础的许多新型分析技术进展最快也最具进展潜力。

早在1988年,Bains等人就将短的DNA片段固定到支持物上,以反向杂交的方式进行序列测定。

当今,随着生命科学与众多相关学科(如运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微加工技术、有机合成技术等)的迅猛进展,为生物芯片的实现提供了实践上的可能性。

生物芯片的设想最早起始于80年代中期,90年代美国Affymetrix公司实现了DNA探针分子的高密度集成,立即特定序列的寡核苷酸片段以专门高的密度有序地固定在一块玻璃、硅等固体片基上,作为核酸信息的载体,通过与样品的杂交反应猎取其核酸序列信息。

生物芯片由于采纳了微电子学的并行处理和高密度集成的概念,因此具有高效、高信息量等突出优点。

基因芯片技术的前景基因芯片用途广泛,在生命科学研究及实践、医学科研及临床、药物设计、环境爱护、农业、军事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用武之地。

表达谱芯片array

表达谱芯片array

表达谱芯片array英文回答:Spectrum chips arrays, also known as spectral chips arrays or spectral sensor arrays, are devices that are used to detect and analyze different wavelengths of light. These arrays consist of multiple individual chips, each capable of sensing a specific range of wavelengths. By combining multiple chips with different wavelength sensitivities, spectrum chip arrays can cover a wide rang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The main purpose of spectrum chip arrays is to enabl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different materials based on their spectral signatures. Each material has a unique spectral signature, which is the pattern of light absorption and reflection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By comparing the spectral signature of an unknown material to a database of known spectral signatures, it is possible to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One common application of spectrum chip arrays is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For example, these arrays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composition of water samples, allowing scientists to detect pollutants or contaminants. Another application is in agriculture, where spectrum chip arrays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he health and nutrient content of crops.In addition to their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spectrum chip arrays also have potential consumer applications. For instance, these arrays can be used in smartphones to enable advanced camera features, such as accurate color reproduction and automatic white balance adjustment. They can also be used in wearable devices for fitness tracking, by analyzing the user's blood oxygen levels through the detection of specific wavelengths of light.Overall, spectrum chip arrays are versatile devicesthat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ey enable th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different wavelengths of light,allowing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 Whether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dustrial processes, or consumer electronics, spectrum chip arraysplay a crucial role in understanding and utilizing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中文回答:谱芯片阵列,也称为光谱芯片阵列或光谱传感器阵列,是用于检测和分析不同波长的光的设备。

《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导论》第六章 新型微电子技术

《微电子与集成电路设计导论》第六章 新型微电子技术

纳电子器件——Memristor忆阻器 ➢ 全称记忆电阻(Memristor),是表示磁通与电荷关系的电路器件。
特点
➢ 电阻取决于多少电荷经过了器件。 ➢ 若电荷以一个方向流过,电阻会增加;
如果让电荷以反向流动,电阻就会减小。 ➢ 具有记忆能力,断电后电阻值保持不变。
纳电子器件——石墨烯
➢ 它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且牢固坚硬; ➢ 优良的导电特性:它在室温下传递电子的速度比已知导体都快。
优势
➢ 碳纳米管FET沟道为一维结构,载流子 迁移率大大提高。
➢ 碳纳米管FET参与碳纳米管导电的是表 面。
➢ 碳纳米管FET通过选择源漏材料,可完 全消除源漏结势垒
图6.4.2 CNT-FET典型结构示意图
纳电子器件——有机分子场效应晶体管
该技术利用了分子之间可自由组合的化学特性,晶体管电极之间的距离仅为1纳米到2 个纳米,是目前世界最小的晶体管。同时具有制造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
2006年3月, 佐治亚理工学院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的研究 员宣布,成功地制造了石墨烯平面场效应 晶体管并观测到了量子干涉效应。并基于 此研究出根据石墨烯为基础的电路。
6.4.2 纳电子材料
纳米材料一诞生,即以其异乎寻常的特性引起了材料界的广泛关注。这 是因为纳米材料具有与传统材料明显不同的一些特征。
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征服自然和不断攀登科技顶 峰而前进的,纳米技术也是如此。
现在世纪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正向新材料、 微电子、计算机、医学、航天、航空、环境、 能源、生物技术和农业等诸多领域渗透。
纳米打假
纳米技术并非高不可攀,但也决非人人都能“纳”一把, 因此,我们要提前做好纳米技术的打假工作,建立一套十分 严格的评审和考核制度,为纳米技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 防止样样都要“纳”一把现象的发生,尽量避免恶意炒作 “伪纳米”,不能等到造成极其严重的恶果后,再去打与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基因表达芯片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基因表达芯片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3

精子发生 癌前病变 电磁脉冲 电磁场 淫羊藿总黄酮 海马 拟南芥 微阵列 差异表达 小脑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网络 基因差异表达 发育 原位杂交 分化 内毒素类 免疫调节 免疫反应 克隆,分子 乳杆菌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丙酮醛 三氧化二砷 rt-pcr rna干扰 p53 hepg2细胞 cdna芯片 cdna微阵列 as2o3 龋齿 鼻咽肿瘤 黑色素瘤 黄连解毒汤 黄瓜 高通量基因芯片 高通量 高腊日粮 骨髓 骨肉瘤 骨桥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饥饿 颅内动脉瘤 预后 靶标 靶基因 静脉血栓栓塞症 陆地棉 锌 铅 金雀异黄素 重组蛋白
神经干细胞 神经免疫调节网络 癌 电离辐射 甘蔗 炎症 毒性 早期反应基因 探针 差异表达 小鼠 宫颈癌 室间隔缺损 子宫内膜细胞 坏疽 右归丸 发育毒性 卵巢肿瘤 动脉血栓形成 动脉 动物模型 免疫组化 免疫 信号传导 五氯酚 乳腺肿瘤 乳腺癌 下丘脑外侧区 rt-pcr mirna ier5 60coγ 射线 黑色素瘤 黑穗病菌 麝香草酚 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 鳜鱼 鲢鱼 高脂饮食 高癌家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细胞 香蕉 颈7神经根 颅脑创伤 非线性 非生物胁迫 静脉血栓栓塞症 陆地棉 阴虚内热 间充质干细胞 问充质干细胞 金属硫蛋白1e 重症肌无力
推荐指数 60 23 22 11 9 7 6 6 5 4 4 4 4 4 4 4 4 4 4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009年 序号 1 2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第九章 生物芯片及数据分析技术

第九章 生物芯片及数据分析技术

蛋白分子相互作用分析
常用数据库: • STRING 、pSTIING等
String9.05在线分析
pSTIING在线分析
单基因分析
常用数据库: • 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 • 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
蛋白质芯片技术
蛋白质芯片(Prochip)
——与DNA芯片比较类似,只不过蛋白质芯片利用的 是抗原/抗体、配基/配体(或受体)等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 用。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是 一项国际性科学研究计划,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 亿个碱基对的序列,从物理和功能角度发现和定位 人类基因组基因,破译人类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 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 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推动了整个生命 科学的发展,同时也形成一门崭新的 科学——基因组学(genomics),即 研究基因组的科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研究内容
以具有遗传多态性的遗传 以一段已知核苷酸序 标记为位标、以遗传学距离为 列的DNA片段(称为序列 图距的基因组图。 核苷酸序列图即最详尽的物 标签位点,sequence tagged 理图。通过测序得到基因组 site,STS)为位标,对构 遗传学距离以厘摩 的序列,是一般意义上的人 成基因组的DNA分子进行 (centi-Morgan, cM)表示。 类基因组计划。 测定,从而对某段DNA 序 连锁的遗传标志之间的重组频 列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 率为1% 时,它们的相对距离 做一线性排列。 为1cM, 相当于106 bp(1Mb)。 以kb或Mb作为图距而 绘制的基因组图。 遗传多态性标记为: RFLP、MS/STR、SNP。
生物芯片
芯片实验室(Lab-on-a-chip):生物芯 片技术发展的最终目标。

表达谱芯片

表达谱芯片

表达谱芯片谱芯片是一种用于光谱分析的芯片技术,它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分析样品的光谱特征。

下面是一个1000字的表达谱芯片的示例:谱芯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创新技术,它可以用于光谱分析,具有高效和快速的特点。

这种芯片利用了微纳米技术,将传统的光谱仪压缩到了一个微小的芯片上。

谱芯片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它通过集成光源、样品槽和光谱探测器等功能模块,将传统的光谱仪中的各个组件融合在一起。

当我们需要进行光谱分析时,只需要将样品放置在芯片上,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控制信号,谱芯片即可对样品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

谱芯片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谱芯片具有高效的特点。

传统的光谱仪通常需要几分钟甚至几小时才能完成一次光谱分析,而谱芯片则可以在数秒钟内完成同样的分析任务。

这种高效的特点使得谱芯片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化学、生物学、药物研发等。

其次,谱芯片具有快速的特点。

传统的光谱仪需要进行复杂的操作和调试,而谱芯片则可以实现自动化和高度集成化,从而大大减少了使用者的操作难度和分析时间。

谱芯片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化学领域,谱芯片可以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监测和控制,从而提高了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在生物学领域,谱芯片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

在药物研发领域,谱芯片可以用于药物的快速筛选和分析,从而加速新药的开发进程。

此外,谱芯片还可以应用于食品安全监测、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健康保驾护航。

尽管谱芯片具有诸多优势,但是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谱芯片的制造工艺相对复杂,需要高度的集成和微纳米加工技术。

其次,谱芯片的成本相对较高,限制了它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普及。

此外,部分样品可能需要进行前处理才能在谱芯片上进行分析,这对使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谱芯片作为一种创新的光谱分析技术,具有高效、快速以及广泛应用的特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相信谱芯片会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为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带来更多便利和发展机遇。

蛋白组学质谱与蛋白芯片的区别

蛋白组学质谱与蛋白芯片的区别

蛋白组学质谱与蛋白芯片的区别蛋白组学质谱与蛋白芯片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两种重要的技术方法,它们在蛋白质分析、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虽然这两种技术都关注蛋白质的分析和检测,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优缺点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

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两种技术的区别。

一、工作原理1. 蛋白组学质谱:蛋白组学质谱技术主要基于质谱仪对蛋白质进行分离、检测和鉴定。

其基本原理是将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进行酶解,生成肽段,然后通过质谱仪对肽段进行质量测定和序列分析。

通过对比已知数据库中的蛋白质序列信息,可以实现蛋白质的鉴定和定量分析。

2. 蛋白芯片:蛋白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蛋白质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蛋白质固定在芯片上,然后通过与特异性探针的结合来检测目标蛋白质。

这些探针可以是抗体、适配体或其他能与目标蛋白质特异性结合的分子。

通过检测探针与蛋白质的结合信号,可以实现蛋白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应用范围1. 蛋白组学质谱:蛋白组学质谱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分析等方面。

此外,该技术还用于疾病标志物的发现、药物靶点筛选以及临床诊断等领域。

2. 蛋白芯片:蛋白芯片技术主要用于蛋白质表达谱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疾病标志物筛选等方面。

此外,该技术还可用于药物研发过程中的药物筛选和药效评价。

三、优缺点1. 蛋白组学质谱:优点: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和分辨率,能够准确鉴定和定量分析复杂样品中的蛋白质。

同时,该技术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序列信息,有助于深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缺点:样品处理过程繁琐,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昂贵的仪器设备。

此外,质谱分析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假阳性结果,需要进行严格的验证。

2. 蛋白芯片:优点:具有高通量、快速、灵敏的特点,能够同时检测多个蛋白质,适用于大规模蛋白质分析。

此外,该技术还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势。

缺点:由于探针与蛋白质的结合具有特异性要求,因此可能无法检测到某些低丰度或修饰后的蛋白质。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应用-生科院研究生课程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应用-生科院研究生课程

应用领域
SNP芯片在遗传学研究、人类起 源与迁徙、复杂疾病关联分析等 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利用 SNP芯片可以对人类基因组进行 高通量的SNP分型,为遗传学研 究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同时, SNP芯片也可以用于复杂疾病的 关联分析,寻找与疾病相关的遗 传变异。
05 生物芯片在蛋白质组学中 的应用
利用化学反应,改变基片 表面的化学性质,提高生 物分子的固定效率和稳定 性。
物理修饰
通过物理方法,如等离子 体处理、紫外照射等,改 善基片表面的润湿性、粘 附性等性质。
生物修饰
在基片表面引入生物活性 分子或细胞外基质成分, 以模拟生物环境,提高生 物芯片的生物相容性。
生物分子固定化技术
吸附法
利用生物分子与基片表面的物理吸附作用,实现生物分子 的固定化。此方法简单易行,但固定化效率和稳定性有待 提高。
多功能集成化
未来生物芯片技术将向多功能 集成化方向发展,实现多种生
物分子检测和分析的集成。
智能化和自动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 的发展,生物芯片技术将实现 更高程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临床应用拓展
生物芯片技术在疾病诊断、个性 化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 展,为精准医疗提供有力支持。
新兴应用领域
生物芯片技术将在环境监测、 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等新兴领
02 03
工作原理
突变检测芯片利用DNA微阵列技术,将大量针对特定基因 突变位点的探针点样在芯片上,然后与待测样本中的DNA 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度或变化,确定样本中 是否存在特定的基因突变。
应用领域
突变检测芯片在遗传性疾病诊断、个性化医疗、精准医学 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利用突变检测芯片可以对遗 传性疾病相关基因进行筛查和诊断,为个性化治疗方案的 制定提供依据。

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

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

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Affymetrix 人表达谱芯片服务芯片名称:Affymetrix GeneChip® Human Transcriptome Array 2.0 NEW!芯片介绍:Affymetrix 最新开发此款芯片为您提供支持所有转录本异构体的全转录组分析。

同时,针对超过40,000个非编码转录本的探针设计,还可帮助您对非编码RNA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于RefSeq,En sembl,UCSC,MGC,nocode,lncRN db及Broad Institute, Human Body Map lincRNAs and TUCP catalog。

芯片名称:Affymetrix GeneChip® Human Genome U133 Plus 2.0 Array芯片介绍:此款芯片包含了47,000个转录本,代表了38,500个明确的人类基因。

数据库来源于GeneBank、dbEST、RefSeq、UniGene database(Build 159 January 25 2003)、Washington Universit y EST trace repository、NCBI human genome assembly(Build 31)。

芯片名称:GeneChip Human Gene 2.0 ST Array芯片介绍:Affymetrix 新一代全转录本芯片,一张芯片上可同时检测mRNA和lincRNA,在其上一代1.0 ST Array的基础上内容进一步丰富并更新了数据库。

全面覆盖转录组,可以同时检测>30,000个编码的转录本和>11,000个长链非编码转录本;探针设计最大程度覆盖所有外显子,可检测选择性拼接/转录本变体。

每个转录本覆盖特异探针的数目中值达到21种,每种探针的长度为25bp,这意味着每个转录本将被检测的碱基数中值高达525个,高重复性,高灵敏度。

分子生物学考试模拟题与答案

分子生物学考试模拟题与答案

分子生物学考试模拟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K-ras 基因最常见的激活方式是A、染色体重排B、缺失突变C、基因扩增D、插入突变E、点突变正确答案:E2、检测靶序列是 DNA 的技术是:A、Southern 杂交B、Western 杂交C、Northern 杂交D、Eastern 杂交E、杂交淋巴瘤正确答案:A3、下列疾病不可进行基因诊断的是A、组织水肿B、SARS 疑似患者C、肿瘤D、艾滋病E、血友病正确答案:A4、核酸探针不可用什么标记A、放射性核素标记B、地高辛标记C、抗体标记D、生物素标记E、荧光标记正确答案:C5、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芯片探针的设计不正确的是 ( )A、一般采用等长移位设计法B、包括与靶序列完全匹配的野生型探针C、三种不同的单碱基变化的核苷酸探针D、靶序列与探针完全匹配的杂交点显示较弱的荧光信号E、可以对某一段核酸序列所有可能的 SNPs位点进行扫描正确答案:D6、关于特定突变位点探针的设计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变化点应该位于探针的两端B、探针设计时不需要知道待测样品中靶基因的精确细节C、采用等长移位设计法D、检测变化点应该位于探针的中心E、长度为 N 个碱基的突变区需要 2N 个探针正确答案:D7、以下哪种酶可用于 PCR 反应 ( )A、KlenowB、HindⅢC、Taq DNA 聚合酶D、RNaseE、Dnase正确答案:C8、基因芯片技术的主要步骤不包括( )A、杂交反应B、信号检测C、芯片的设计与制备D、样品制备E、酶切分析正确答案:E9、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A、体外特异转录 RNA 的过程B、体外翻译蛋白质的过程C、体外特异转录 DNA 的过程D、体外特异复制 DNA 的过程E、体内特异复制 DNA 的过程正确答案:C10、稀有碱基主要存在于A、核糖体 RNAB、信使 RNAC、转运 RNAD、核 DNAE、线粒体 DNA正确答案:C11、在人类基因组中,编码序列占的比例为A、23%B、21%C、5%D、1.5%E、3%正确答案:D12、血友病是一种A、染色体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先天性代谢缺陷病D、先天畸形E、X 连锁遗传病正确答案:E13、关于测序策略的叙述正确的是A、应该具有最大重叠、最小数量的测序反应B、最小的目的DNA 片段 (如<1kb) ,可以使用引物步移法C、最小的目的DNA 片段 (如<1kb) ,可以使用随机克隆法D、大片段未知序列DNA 测序,可以直接测序E、大规模基因组计划,可以使用多个测序策略正确答案:E14、下列是 PCR 反应体系中必须存在的成分, ( )除外A、引物B、模板C、dNTPD、Mg2+E、DMSO正确答案:E15、变性剂可使核酸的Tm 值降低,常用的变性剂是A、氢氧化钠B、甲醇C、浓盐酸D、甲酰胺E、稀盐酸正确答案:D16、某基因位点正常时表达为精氨酸,突变后为组氨酸,这种突变方式为:A、动态突变B、同义突变C、移码突变D、错义突变E、无义突变正确答案:D17、原核生物基因组中没有( )A、外显子B、内含子C、操纵子D、转录因子E、插入序列正确答案:B18、下列不符合转座因子含义的是A、转座因子是 DNA 重组的一种形式B、可在质粒与染色体之间移动的DNA 片段C、转座子是转座因子的一个类型D、可移动的基因成分E、能在一个 DNA 分子内部或两个 DNA 分子之间移动的 DNA 片段正确答案:A19、为封闭非特异性杂交位点,可在预杂交液中加入A、ssDNAB、1 ×SSCC、10×SSCD、5×TBECE、50×TAE正确答案:A20、以下为荧光染料技术的优点,不正确的是A、适合任何一个反应体系B、荧光信号量与PCR 反应产物量成正比,可以实时监测C、荧光信号的检测在每一次循环延伸后,简单方便D、不需要进行凝胶分离等二次处理 PCR 产物,避免污染E、特异性高正确答案:E21、决定 PCR 反应特异性的是A、模板B、dNTPC、引物D、缓冲液E、Taq DNA 聚合酶正确答案:C22、硝酸纤维素膜最大的优点是( )A、非共价键结合B、本底低C、高结合力D、共价键结合E、脆性大正确答案:B23、关于 G-C 之间氢键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A、G-C 之间有 3 个氢键B、G-C 之间有 2 个氢键C、G-C 之间有 1 个氢键D、G-C 之间有 4 个氢键E、G-C 之间有 5 个氢键正确答案:A24、在下列何种情况下可考虑进行基因连锁检测方法进行基因诊断A、基因片段插入B、基因结构变化未知C、点突变D、表达异常E、基因片段缺失正确答案:B25、电脑显示和打印出的 DNA 碱基序列图谱中不出现的颜色:A、紫B、蓝C、绿D、黄E、红正确答案:A26、表达谱芯片A、是在 DNA 水平研究基因之间的表达关系B、是在 mRNA 水平研究基因之间的表达关系C、是在蛋白质水平研究基因之间的表达关系D、不能用于疾病机制的研究E、不能指导个体化治疗正确答案:B27、标记的参与杂交反应的核酸分子称为A、变性B、杂交C、复杂性D、复性E、探针正确答案:E28、单基因遗传病诊断最重要的前提是A、了解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定位B、疾病表型于基因关系已阐明C、进行个体的基因分型D、了解相关基因的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等知识E、了解患者的家族史正确答案:E29、逆转录 PCR 扩增最终产物的特异性由A、随机引物决定B、oligo-d (T) 决定C、PCR 扩增的特异引物决定D、扩增效率决定E、逆转录酶决定正确答案:C30、遗传病的最基本特征是A、先天性B、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C、染色体畸变D、患儿发病的家族性E、酶的缺陷正确答案:B31、用于肺炎支原体 DNA 检测的痰液标本应悬浮于A、1mol/L NaOHB、1mol/L HCLC、变性剂D、酒精E、生理盐水正确答案:E32、多重 PCR 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同一个模板,多种不同的引物B、相同的引物,多种不同的模板C、多个模板,多种引物D、引物的Tm 值、反应时间和温度、反应缓冲液等尽量不一致以区分不同产物E、同一反应内各扩增产物片段的大小应尽可能相同或接近正确答案:A33、多基因家族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由某一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B、通常由于突变而失活C、假基因与有功能的基因是同源的D、所有成员均产生有功能的基因产物E、可以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正确答案:D34、最能直接反映生命现象的是:A、蛋白质组B、基因组C、mRNA 水平D、糖类E、脂类正确答案:A35、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21-三体综合症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47 条B、遗传性疾病既可以直接诊断,也可以间接诊断C、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E、单基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正确答案:E36、HIV 核酸类型是A、单链 DNAB、双链 DNAC、单正链 RNAD、单正链 RNA 双聚体E、单负链 RNA正确答案:D37、下列哪一种病毒的遗传物质为 RNA ( )A、乙肝病毒B、乳头瘤状病毒C、疱疹病毒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腺病毒正确答案:D38、DNA 自动化测序技术一般用不到的技术是A、Sanger 的双脱氧链终止法B、Maxam 和 Gilbert 的化学降解法C、荧光标记技术D、PCR 技术E、电泳技术正确答案:B39、对于相同大小的核酸片段,最快的转移方法是A、向下虹吸转移B、毛细管电泳C、虹吸转移D、真空转移E、电转移正确答案:D40、HCV 的核酸是A、+ssRNAB、dsRNAC、dsDNAD、ssDNAE、-ssRNA正确答案:A41、目前细菌表型分型的方法不包括A、分子分型B、生化分型C、血清学分型D、噬菌体分型E、抗生素敏感性分型正确答案:A42、当标本核酸量非常低难以扩增时,可采用的 PCR 技术是A、逆转录 PCRB、转录介导扩增C、原位 PCRD、巢式 PCRE、荧光 PCR正确答案:D43、寡核苷酸探针的 Tm 简单计算公式为A、Tm=4 (G+C) +2(A+T)B、Tm=2 (G+C) +4(A+T)C、Tm=6 (G+C) +4(A+T)D、Tm=2 (G+C) +6(A+T)E、Tm=6 (G+C) +2(A+T)正确答案:A44、DNA 指纹分子的遗传性基础是A、连锁不平衡B、MHC 的多样性C、DNA 的多态性D、反向重复序列E、MHC 的限制性正确答案:C45、被称为细菌“分子化石”的是A、16SrRNAB、IS6110 插入序列C、rfbEO157D、fliCH7E、rpoB正确答案:A46、宫颈癌与 HPV 病毒感染密切相关,宫颈癌细胞产生的机制是A、HPV DNA 大量复制B、原癌基因被激活C、病毒增殖导致细胞破裂D、HPV 导致细胞凋亡E、病毒蛋白在细胞内堆积正确答案:B47、下列不属于 SNP 检测技术特点的是 ( )A、富有代表性B、密度高C、易实现分析的自动化D、密度低E、遗传稳定性正确答案:D48、下列哪一项 PCR 技术可以检测固定组织的DNA 或RNA:A、反转录 PCRB、单细胞 PCRC、原位 PCRD、巢式 PCRE、荧光 PCR正确答案:C49、纯 DNA 的 A260/A280 比值为 1.8,可使比值降低的是 ( ) :A、蛋白质B、牛血清白蛋白C、RNAD、氯仿E、Mg2+正确答案:A50、GeneXpert 全自动结核杆菌检测技术现可进行哪种药物的耐药检测A、异烟肼B、乙胺丁醇C、吡嗪酰胺D、链霉素E、利福平正确答案:E51、人类可遗传的变异中最简单、最常见的一种是 ( )A、RFLPB、VNTRC、STRD、SNPE、CNV正确答案:D52、可抑制RNA 酶活性防止其对 RNA 样品降解的是( )A、Tris-HClB、EDTAC、酚试剂D、氯仿E、DEPC正确答案:E53、以下不属于 DNA 分析检测技术的是A、基因芯片B、ASO 杂交C、Northern blotD、RFLP 分析E、PCR正确答案:C54、下面关于线粒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真核细胞重要的细胞器B、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氧化产能C、是细胞的能量工厂D、半寿期是 10 天左右,其数量和体积保存不变E、线粒体中存在基因,线粒体基因突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正确答案:D55、在人类基因组 DNA 序列中,DNA 甲基化主要发生在A、腺嘌呤的 N-6 位B、胞嘧啶的 N-4 位C、鸟嘌呤的 N-7 位D、胞嘧啶的 C-5 位E、鸟嘌呤的 C-5 位正确答案:D56、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用于检测尿液标本中淋病奈瑟菌的方法是A、革兰染色镜检B、抗酸染色镜检C、淋病奈瑟菌 16SrRNA 基因检查D、ELISAE、动物接种正确答案:C57、通过酶联级联反应检测每次核苷酸聚合所产生的ppi 的测序方法是A、双脱氧终止法B、边合成边测序C、寡连测序D、焦磷酸测序E、化学降解法正确答案:D58、关于 mtDNA 非编码序列,描述正确的是A、不参与mtDNA 的复制、转录等,属于“无用”信息B、是高度重复序列C、占整个 mtDNA 的 15%,比例较大D、mtDNA 中有两段非编码区E、位于 mtDNA 的轻链正确答案:D59、组织 DNA 提取中,苯酚-氯仿抽提离心分三层,DNA 位于A、上层B、中间层C、下层D、中间层和下层E、上下层均有正确答案:A60、SYBR Green Ⅰ技术常要求扩增片段不大于A、50bpB、100bpC、200bpD、300bpE、400bp正确答案:D61、决定 PCR 反应特异性和PCR 长度的物质是( )A、引物B、模板C、dNTPD、Mg2+E、DMSO正确答案:A62、SNP 的实质不包括A、碱基转换B、碱基插入C、碱基转录异常D、碱基颠换E、碱基缺失正确答案:C63、核酸序列的基本分析不包括A、统计分析B、测序分析C、分子量、碱基组成、碱基分布D、限制性酶切分析E、序列变换分析正确答案:A64、结核杆菌的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意义中不包括A、疗效评价B、快速诊断C、早期诊断D、耐药检测E、鉴别诊断正确答案:C65、DNA 芯片的固相载体不可以用A、半导体硅片B、玻璃片C、滤纸D、硝酸纤维素膜E、尼龙膜正确答案:C66、有下列哪项指征者应进行产前诊断A、夫妇之一有致畸因素接触史的B、习惯性流产的孕妇C、夫妇之一有染色体畸变的D、35 岁以上高龄的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67、目前最常用的TB 分子检测方法是A、PCRB、real-time PCRC、SDAD、LPAE、DNA chip正确答案:B68、以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诊断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时,若能与突变探针及正常探针接合,则该样本为A、不能确定B、杂合体患者C、纯合体患者D、携带者正确答案:D69、Northern 印迹杂交可以用于A、快速确定是否存在目的基因B、不仅可以检测 DNA 样品中是否存在某一特定的基因,而且还可以获得基因片段的大小及酶切位点分布的信息C、检测靶分子是 RNAD、用于基因定位分析E、用于阳性菌落的筛选正确答案:C70、第二代测序技术不能应用于A、从头测序、重测序B、转录组及表达谱分析C、小分子 RNA 研究D、个体基因组测序和 SNP 研究E、直接测甲基化的DNA 序列正确答案:E71、HBV DNA 定量达多少以上可以提示复制活跃( )A、107 copies/mlB、106 copies/mlC、105 copies/mlD、108 copies/mlE、104 copies/ml正确答案:A72、理想的质控品应具备的条件不包括A、基质与待测样本一致B、靶值或预期结果已知C、阳性质控品所含待测物浓度接近试验的决定性水平D、稳定、价廉、同一批次可大量获得E、含有未灭活的传染性病原体正确答案:E73、以下不是 APC 基因失活方式的是A、移位B、缺失C、插入D、无义突变E、错位拼接正确答案:A74、以 SDA 技术检测结核杆菌时扩增靶点是A、SDAB、IS6110 和 18SrRNAC、IS6110 和 5SrRNAD、IS6110 和 16SrRNAE、IS6110 和 15SrRNA正确答案:D75、以下不是原癌基因的特点的是A、广泛存在于生物界,是细胞生长必不可少的B、在进化过程中,基因序列呈高度保守性C、通过表达产物 DNA 来实现功能D、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会形成能够致瘤的癌基因E、对正常细胞不仅无害,而且是细胞发育、组织再生、创伤愈合等所必需正确答案:C76、生物芯片根据芯片上固定的探针种类不同可分为几种,不包括:A、DNA 芯片B、蛋白质芯片C、细胞芯片D、组织芯片E、测序芯片正确答案:E77、预杂交中下列不能起封闭作用的是A、ssDNAB、BSAC、小牛胸腺 DNAD、脱脂奶粉E、DTT正确答案:E78、一般来说,设计的寡核苷酸探针的长度为:A、200~300bpB、17~50bpC、2~10bpD、60~100bpE、100~200bp正确答案:B79、下述序列中,在双链状态下属于完全回文结构的序列是A、AGTCCTGAB、AGTCAGTCC、AGTCGACTD、GACTCTGAE、ACTCGACT正确答案:C80、HIV 最易发生变异的部位是A、刺突蛋白B、内膜蛋白C、包膜蛋白D、逆转录酶E、核衣壳蛋白正确答案:A81、质粒 DNA 提取中,沉淀 DNA 的是A、70%乙醇B、无水乙醇C、酚/氯仿D、SDSE、异丙醇正确答案:B82、有关 SNP 位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芯片技术可提高 SNP 位点的检测准确性B、单个 SNP 位点信息量大,具广泛的应用前景C、在整个基因组中大概有 300 万个 SNP 位点D、被称为第三代 DNA 遗传标志E、SNP 位点是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正确答案:A83、下列病毒中,基因组可直接作为mRNA 的 3 种病毒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AIDS 病毒、麻疹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新型肠道病毒D、脊髓灰质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轮状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正确答案:C84、关于 RNA 探针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A、可用于随机引物标记B、特异性高C、灵敏度高D、可用非同位素标记法标记E、不易降解正确答案:E85、Tm 值主要取决于核酸分子的A、A-T 含量B、G-C 含量C、A-C 含量D、T-G 含量E、C-T 含量正确答案:B86、实时荧光 PCR 中,GC 含量在 20%~80% (45%~55%最佳) ,单链引物的最适长度为A、35~50bpB、15~20bpC、55~70bpD、5~20bpE、70~90bp正确答案:B87、表达谱芯片主要用于分析( )A、蛋白质之间作用B、单个碱基缺失C、SNPD、目标序列富集E、差异基因表达正确答案:E88、连接酶链反应正确的是A、不能用来检测DNA 点突变B、DNA 连接酶代替DNA 聚合酶C、不需预知靶 DNA 的序列D、引物在模板上的位置不能紧密相连E、属于靶序列扩增正确答案:B89、规范化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区域不包括A、试剂储存和准备区B、标本制备区C、产物分析区D、隔离区E、扩增区正确答案:D90、与耳聋有关的最主要的 mtDNA 突变是A、点突变B、插入或缺失C、大片段重组D、拷贝数变异E、异质性突变正确答案:A91、目前被 DNA 自动化测序技术广泛采用的酶是A、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ⅠB、Klenow 片段C、测序酶D、耐热 DNA 聚合酶E、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正确答案:D92、熔解曲线分析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利用核酸序列不同其熔解曲线不同的原理B、检测突变的技术C、可区分杂合体和纯合体D、PCR 扩增产物需纯化处理后分析E、可用于病原微生物基因型分析正确答案:D93、关于 PCR 反应引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引物的长度在 20~30bpB、引物自身或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防止产生二聚体和发夹结构C、引物中 G+C 的含量占 45%~55%D、引物的3’端可以带有生物素、荧光或酶切位点等作为标记E、两条引物的Tm 值应该尽量相近正确答案:D94、在核酸杂交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探针为A、基因组 DNA 探针B、寡核苷酸探针C、cDNA 探针D、RNA 探针E、克隆探针正确答案:C95、检测 TB 的实验室技术中,被认为是目前最先进的一种检测TB 及其耐药性的方法是A、PCR 技术B、荧光定量 PCR 技术C、PCR-RFLP 技术D、全自动结核杆菌检测技术E、DNA 测序技术正确答案:D96、分离纯化核酸的原则是 ( )A、保证纯度与浓度B、保持二级结构完整并保证纯度C、保持一级结构完整并保证纯度D、保持空间结构完整E、保证一定浓度正确答案:C97、下列哪种质粒带有抗性基因A、F 质粒B、Col 质粒C、接合型质粒D、ColEIE、R 质粒正确答案:E98、有关 PCR 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酶促反应B、引物决定了扩增的特异性C、由变性、退火、延伸组成一个循环D、循环次数越多产物量就越大,可增加循环次数提高产物量E、扩增的对象是 DNA 序列正确答案:D99、PCR 反应体系不包括A、耐热的 TaqDNA 聚合酶B、cDNA 探针C、4 种 dNTPD、合适的缓冲液体系E、模板 DNA正确答案:B100、下列不是片段性突变引起原因的是A、碱基缺失B、基因重排C、碱基扩增D、转录异常E、碱基插入正确答案:D。

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筛选非小细胞肺癌常规分割和大分割放疗差异基因的初步研究

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筛选非小细胞肺癌常规分割和大分割放疗差异基因的初步研究

摘要健① 刘 宁波① 曲晨 Fra bibliotek① 王 宝虎① 郭
华② 王
平①
目的: 获得稳定的非小细胞肺癌( N S C L C ) 放射抗拒细胞 系, 明确 常规 分割和 大分割放疗后肿瘤基 因表达改 变。方法 :
采 用A 5 4 9 细胞 系, 6 M VX线常规 照射 ( 2G y x l 7f ) 和大分割照射( 4G y x 7 f ) , 克隆形成 实验和1 一 H 2 A X免 疫荧光染色结合共 聚焦显 微镜验证 细胞的放射抗拒特性 。提 取 m R N A, 全基 因组表 达谱芯 片检测差 异基 因表达 , 分析 2 倍 以上改 变的基 因( P < O . 0 5 ) , 同时 对 芯 片结 果行 P a t h w a y 分析 ( Q < 0 . 0 5 ) 。结果 : 获得 了2 株 放 疗抗 拒 细胞 系A 5 4 9 R c 一 n 和A 5 4 9 t L c m 表 达谱 芯 片显 示 , A 5 4 9与 A 5 4 9 R : 。 一 相比, 差异表达基 因为 1 7 0 1 个( 3 5 7 个上调 , 1 3 4 4个下调 ) ; A 5 4 9 与A 5 4 9 R , c , _ , 相比, 9 4 4 个基 因上调 , 2 6 0 2 个基 因下 调 。A 5 4 9 R 。 一 与A 5 4 9 R 4 G y _ R 相比, 3 1 8 个基 因上调 , 6 9 9个基 因下调 。常规 分剖照射与 大分割 照射 的 p a t h w a y 显 著性 富集分析显
1 2 8 0
中国肿瘤临床2 0 1 3 年第4 0 卷第2 l 期 C h i n J C l i n O n c o l 2 0 1 3 , V o 1 . 4 0 , N o . 2 1 w w w . c j c o . c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成生物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服务康成生物为您提供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服务,您只需要提供保存完好的组织或细胞标本,康成的芯片技术服务人员就可为您完成全部实验操作,并提供完整的实验报告。

根据您的需要您可选择不同厂家提供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包括Phalanx,Agilent 和 NimbleGen。

Phalanx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华联生物科技开发的标准规格的高密度基因组芯片 (Phalanx Whole Genome Microarray)在开发过程中透过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与英国Sanger Institute等国外权威研究机构合作,从设计到生产再到实验的各个步骤中均执行严格标准,采用创新技术,广泛吸收现有芯片的优点,使得其生产的高密度基因组芯片获得了优异的国际品质。

康成生物为您提供华联生物高密度基因组芯片及全程技术服务。

●Phalanx Slide TM 专利片基处理技术华联生物的高密度基因组芯片,探针设计采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特有探针设计软件平台(Integrated Massive Probes Optimal Recognition Tool,IMPORT)。

在芯片的制作过程中,华联生物应用表面化学专利技术(PhalanxSlide TM Technology)对片基表面进行处理,使得片基与寡核苷酸探针的亲和活力更高,背景噪音更低,点阵的均一性更强。

●高速的PhalanxArray探针布放技术华联生物在点样过程中,采用非接触式基因探针布放技术,并以方阵基因探针高速布放技术 (PhalanxArray Technology)之优势,大量生产。

PhalanxArray 同时使用196个排列整齐的PhalanxJets,在一张芯片上布放39,200个均一的探针。

PhalanxArray能够布放多达1,000,000张高密度芯片,布放效率和产量是目前市场上一般芯片布放系统的100倍。

●先进的PhalanxJet TM专利点样技术华联生物开发出独特的PhalanxJet TM系统,结合其先进的非接触式基因探针布放技术和专利的片基处理技术,保证了探针布放的高重复性。

尤其重要的是,PhalanxJet TM系统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探针布放中可能的探针交叉污染。

每个单独的PhalanxJet TM包含200个独立的点样针,分别对应不同的探针,在布放时彼此独立,不会相互干扰。

●严谨的检测探针和控制探针设计华联生物的的高密度基因组芯片,寡核苷酸探针均经过严格筛选,能特异性检测数据库中的基因,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人类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探针信息主要基于数据库UniGene V.175版,同时整合了各大重要数据库信息。

小鼠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探针信息基于数据库MEEBO (Mouse Exonic Evidence Based Oligonucleotide)。

华联生物的高密度基因组芯片,实验控制探针设计严谨,包括GAM,OGAM,CGAMs,IHCs,ITQC,ETQC等等,并且还采用了多家公司已经设计好的芯片检测探针,如SpotReport Oligo Array 验证系统,Stratagene 的Alien Oligo Array 验证系统,以及Ambion 公司的ArrayControl Sense Oligo Spots 系统等等,从而全面检测样品质量,杂交反应效果,标记反应效果等。

使得芯片质量与实验效果得到双重保障。

●生物芯片质量评估标准MAQC规范依据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与国际上主要生物芯片企业协商制定的生物芯片质量评估标准MAQC计划规范,华联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各项指标,包括检出率,再现率,重复性和准确性,均达到或者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实验全过程反复优化,采用多种独特技术华联生物的高密度基因组芯片在杂交步骤中采用了独特的热收缩杂交袋,将芯片固定在杂交袋内,在杂交液一定的情况下,有效的提高杂交反应的均一性,从而提升杂交效率,增进杂交效果,使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在实验中,康成生物基于华联生物提供的实验条件进一步优化改进。

康成生物对RNA样品的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在采用Trizol的方法进行RNA抽提后,进一步用DNase消化DNA,并采用Qiagen纯化柱对RNA进行纯化,探针标记和杂交则严格按照华联生物的要求。

芯片检测采用先进的GenePix 4000B荧光检测系统以保证优质的实验结果。

Agilent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Agilent公司的原位喷墨专利技术(SurePrint)可以实现在1"x 3"的玻璃片基上灵活地、大规模地原位合成60mer的寡核苷酸探针,该技术可以很快很灵活地响应并实现最新的芯片探针设计方案,使研究者及时得到高质量的、最新的芯片,作为研究基因表达变化的利器。

每个芯片探针的设计除了经过软件考虑其Tm、二级结构、序列特异性等之外,还都要经反复实验筛选优化以得到灵敏度和精确度更高、重复性更好的结果。

2006年美国FDA发表的现主流芯片平台评估报告MAQC中,Agilent array 的结果与 Taqman array 结果的重复性最高。

在国际论文期刊上,也有很多利用Agilent array 平台发表的高质量文章,具体请参阅Agilent 网站。

目前提供的芯片有人、小鼠、大鼠的全基因组表达芯片,每个物种覆盖的基因超过41000个,探针设计综合参考了各种公共数据库,是经过实验验证的经典设计方案。

Agilent Design ID Array format Genes coverage Database sourceWhole human genome 14850 4 x 44K ~41,000 Goldenpath, Ensembl, Unigene, Human Genome (Build 33), Refseq, GebBankwhole mouse genome 14868 4 x 44K ~41,000 USC mRNA known genes, Natl. Institute on Aging, Genbank, Unigene, Refseq, Ensembl, RIKENwhole rat genome 14879 4 x 44K ~41,000 Ensembl, UCSC Goldenpath, Unigene, Refseq, GenbankAgilent 芯片技术示意图A. 客户提供实验组(Exp)、对照组(Control)样本或Total RNA;B. 使用Nanodrop测定RNA 在分光光度计260nm 、280nm和230nm的吸收值,以计算浓度并评估纯度;C. cDNA放大及荧光标记,实验组(Cy5),对照组(Cy3);D. 进行芯片杂交及洗脱等步骤;E. 进行图像扫描及数据分析。

NimbleGen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NimbleGen公司运用光介导合成专利技术生产高密度DNA芯片,其探针为50-80mer的长寡核苷酸,在单张玻璃基片上包含385,000个探针,这些长寡核苷酸探针在高严谨杂交条件下可得到高灵敏度及高特异性的无以伦比的理想实验结果。

目前可以提供人、小鼠、大鼠全基因组表达芯片,探针全部根据最新基因组版本设计,每个物种有两种设计方案供您选择,覆盖所有已知或预测基因转录本,详细参数请看下表。

Organism Catalog Number Genes Source Features Probes/ TargetHomo sapiens A4542-00-01 47,633 NCBI HG18, Build 36 385,000 8Homo sapiens A4487001-00-01 24,000 NCBI HG18, Build 36 4 x 72,000 3Mus musculus A4543-00-01 42,586 NCBI MM8 385,000 9Mus musculus A4486001-00-01 18,869 NCBI MM8 4 x 72,000 3Rattus norvegicus A6184-00-01 26,739 Ensembl RGSC 3.4 385,000 14Rattus norvegicus A6185-00-01 26,208 Ensembl RGSC 3.4 4 x 72,000 3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服务康成生物为您提供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服务,您只需要提供保存完好的组织或细胞标本,康成的芯片技术服务人员就可为您完成全部实验操作,并提供完整的实验报告。

主要实验流程如下:1、样品RNA 抽提a. 实验对象为组织样品,取适量(50-100mg)新鲜组织样品或正确保存的组织样品,使用BioPulverizer TM冰冻粉碎组织,加1ml的RNA抽提试剂Trizol(Invitrogen),使用Mini-Bead-Beater-16匀浆后抽提RNA。

b. 实验对象为细胞样品,每份样品取1×106~1×107细胞,加1ml的RNA抽提试剂Trizol(样品为贴壁细胞,每10cm2培养皿Trizol使用量为1ml),裂解后抽提RNA。

2. RNA 质量检测a.使用Nanodrop测定RNA 在分光光度计260nm 、280nm和230nm的吸收值,以计算浓度并评估纯度。

b.用甲醛电泳试剂进行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 纯度及完整性。

c. 提供RNA QC报告。

注意:用于芯片检测的RNA 样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完整的,没有RNase污染(降解的样品不能用于标记和芯片检测),没有基因组污染。

3. aRNA样品合成和标记a.样品RNA进行逆转录反应合成cDNA。

b.cDNA第二链合成c. aRNA合成及纯化d. 荧光标记aRNA并纯化4. 标记效率质量检测使用Nanodrop检测荧光标记效率,标记效率合格以保证后续芯片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5. 片段化aRNA使用Ambion的RNA Fragmentation Reagents对标记好的aRNA进行片段化处理。

6. 芯片杂交在标准条件下将标记好的探针和高密度基因组芯片进行杂交。

7. 图像采集和数据分析使用GenePix 4000B 芯片扫描仪扫描芯片的荧光强度,并将实验结果转换成数字型数据保存,使用配套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运算。

8. 提供实验报告包括详细的实验方法以及芯片实验数据和图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