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车床导轨表面的摩擦磨损机理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普通车床导轨表面的摩擦磨损机理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

普通车床导轨表面的摩擦磨损机理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摘要:导轨磨损是造成车床精度降低的主要因素,针对导轨磨损介绍普通车床导轨表面磨损类型并对其磨损机理进行分析。
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介绍采取的一些预防性措施。
关键词:导轨;表面磨损;机理;预防1 引言:普通车床在实际机械加工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
其中加工精度是考量机床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取决于机床的动态特性,静态特性及机床的抗振特性。
导轨是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卧式普通车床为例,导轨的作用使得刀架沿一定的轨迹运动,并保证机床的进给箱、溜板箱保持相对的位置精度,因此,机床床身的导轨精度对机床精度有决定性影响,它直接影响被加工零件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误差值。
导轨的磨损是造成机床导轨精度下降的根本原因,并以不同的形式对被加工零件的误差产生影响。
导轨的磨损包括磨粒磨损,粘着磨损和腐蚀磨损等。
研究普通车床导轨表面的摩擦磨损机理,并采取预防措施降低磨损,对提高被加工零件精度,降低机床本身加工误差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床导轨的磨损及预防问题,也早就为各国所重视,从三十年代起,许多国家相继设立专门机构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其主要内容有:(1)机床导轨摩擦副的摩擦机理和磨损规律,磨损速度和磨损量的计算方法;(2)机床导轨摩擦副用的耐磨材料及提高耐磨性的处理工艺;(3)润滑材料和减摩材料,(4)减少磨损、降低摩擦的设计、有效的润滑方式和润滑机构、摩擦面的防护措施和防护装置;(5) 摩擦磨损试验方法及测试技术。
2 机床导轨磨损类型普通车床由于滑动速度小,且一般经常处于正反方向启动及停止状态。
工作性质及其频繁,在动静摩擦交替下工作,不宜形成油膜,对导轨副的磨损在所难免,机床导轨副的磨损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2.1 磨粒磨损磨粒是指导轨间存在的坚硬微粒,可能落入导轨副的切屑微粒或是润滑油带入的硬颗粒,也可能是导轨面上的硬点或导轨本身磨损产生的微粒。
这些微粒在导轨副移动时起切削导轨的作用。
车辆机械零件的磨损与预防措施的相关研究

车辆机械零件的磨损与预防措施的相关研究车辆机械零件是构成整个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汽车的安全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长期的运行使用过程中,由于机械零件的磨损和腐蚀等原因,会导致汽车性能下降、故障频发等影响。
为了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汽车的性能,必须做好机械零件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机械零件的磨损。
一、机械零件磨损的原因汽车机械零件磨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摩擦磨损摩擦磨损是机械零件磨损的最主要原因,这是由于摩擦力和摩擦热的作用使得机械零件表面发生变化,造成机械零件磨损。
2.腐蚀磨损腐蚀磨损是一种化学反应引起的磨损,它是由于机械零件表面金属在湿润的环境下与氧气、水或其他有害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而导致机械零件表面腐蚀、磨损。
3.疲劳磨损疲劳磨损是由于机械零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重复载荷作用而导致机械零件发生疲劳断裂或者疲劳磨损。
二、机械零件的预防措施为了控制机械零件的磨损和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加强机械零件保养和维护工作要定期对机械零件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机械零件,保证机械零件的正常运转。
2.提高机油质量机油是汽车机械零件的重要润滑剂。
选择高品质的机油,定期更换机油,可以有效地减少机械零件的磨损。
3.安装防尘罩和过滤器安装防尘罩和过滤器可以防止灰尘等异物进入机械零件内部,降低机械零件的磨损。
4.合理使用车辆和避免超载超载和长时间行驶会导致机械零件的负荷加大,从而加剧机械零件的磨损。
合理用车和避免超载可以有效减少机械零件的磨损。
5.注意行驶状态和熄火时机长时间的匀速行驶也会导致机械零件的磨损,应根据行驶状态选择不同的档位和转速。
在熄火时,应将车速降到最低,避免急刹车。
三、结论汽车机械零件的磨损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汽车的性能。
加强机械零件保养和维护、提高机油质量、安装防尘罩和过滤器、合理使用车辆和避免超载以及注意行驶状态和熄火时机,这些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机械零件的磨损。
导轨问题总结报告范文

一、背景导轨是机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引导和支撑运动部件,保证运动部件在预定轨道上平稳、准确运动。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轨在各类机械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导轨问题也日益凸显,给生产和使用带来诸多困扰。
为了提高导轨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本文对导轨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二、导轨问题类型及原因1. 摩擦磨损摩擦磨损是导轨常见的故障之一,其主要原因如下:(1)导轨表面粗糙度大,接触面积小,导致摩擦系数增大。
(2)润滑不良,使导轨表面磨损加剧。
(3)运动部件在导轨上运动时,受到冲击载荷,导致导轨表面磨损。
2. 腐蚀腐蚀是导轨的另一种常见故障,其主要原因如下:(1)导轨材料不耐腐蚀,容易受到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侵蚀。
(2)润滑油脂被污染,导致导轨表面腐蚀。
(3)导轨安装不当,使导轨表面与运动部件接触不良,导致腐蚀。
3. 磨损变形磨损变形是导轨的又一常见故障,其主要原因如下:(1)导轨材料硬度不足,导致导轨表面易磨损变形。
(2)导轨安装精度低,使导轨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不均匀的载荷,导致变形。
(3)导轨表面存在裂纹,导致导轨在运动过程中产生变形。
4. 热变形热变形是导轨在高温环境下发生的故障,其主要原因如下:(1)导轨材料导热性能差,导致导轨表面温度过高。
(2)导轨安装不牢固,使导轨在高温环境下产生热变形。
三、导轨问题解决措施1. 提高导轨表面粗糙度选用优质导轨材料,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摩擦系数。
2. 优化润滑系统定期更换润滑油脂,确保润滑效果,减少摩擦磨损。
3. 防腐蚀处理选用耐腐蚀的导轨材料,对导轨表面进行防腐处理,如涂覆防腐涂层。
4. 提高安装精度严格控制导轨安装精度,确保导轨与运动部件接触良好,减少磨损变形。
5. 加强热处理对导轨材料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提高导轨的硬度,减少热变形。
四、结论导轨问题对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影响。
通过对导轨问题类型及原因的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摩擦摩损与表面耐磨性的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

摩擦摩损与表面耐磨性的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机械零件的运动摩擦与摩损问题成为了制约机械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摩擦与摩损不仅会导致机械零件损坏,影响机械性能,还会损失大量的能量和材料,加重生产成本,影响经济效益。
而表面耐磨性的提高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就摩擦摩损与表面耐磨性分析与预测方法进行研究探讨。
一、摩擦摩损的成因分析机械零件在互相接触运动时,由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和剪切力,会产生摩擦。
这些摩擦力和剪切力会导致材料表面出现磨损,内部产生塑性变形和热变形等物理化学现象,造成零件的进一步损坏。
因此,摩擦摩损的成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是决定其摩擦摩损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硬度、强度、韧性,表面组织状态、化学成分等。
2.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是指机械零件之间的互动状态。
调整机械零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可以减小摩擦摩损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3.润滑状况良好的润滑状况可以降低摩擦力,减少磨损,延长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
4.环境因素摩擦和摩损也可能由环境因素引起,如气体、液体和固体杂质,表面污染和化学腐蚀等。
以上四点是影响摩擦摩损的主要因素。
为了减少摩擦和磨损,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并寻找有效的控制措施。
二、表面耐磨性的提高方式为了提高机械零件的使用寿命,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提高表面耐磨性。
1.表面处理在机械零件的表面进行加工,提高其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表面强度等参数,增加其耐磨性。
2.涂层技术通过在机械零件表面进行涂层处理,可以形成高硬度、高耐磨、高粘附性、高耐腐蚀性的涂层,从而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3.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表面耐磨性。
在一些润滑材料和减摩材料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4.特种合金特种合金通常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抗高温等特点,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在机械制造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床身铣床的导轨磨削与涂覆技术研究

床身铣床的导轨磨削与涂覆技术研究导轨是床身铣床中重要的结构部件之一,直接决定了床身铣床的运动精度和加工质量。
为了提高导轨的表面质量和延长使用寿命,导轨磨削和涂覆技术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就床身铣床导轨磨削与涂覆技术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导轨磨削技术导轨的磨削是为了获得光滑的表面,提高导轨的运动精度和耐磨性。
常见的导轨磨削方法包括传统的手工磨削和机械加工磨削。
手工磨削需要操作工人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并且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机械加工磨削采用专门的磨削设备,具有高效、精确和稳定的特点。
在导轨磨削中,常常运用磨削砂轮对导轨进行砂轮磨削,并采用进给磨削与过磨磨削相结合的方法,以获得更好的磨削效果。
针对导轨磨削技术的研究,磨削系统的设计和砂轮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磨削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磨削力的平衡分布,以保证导轨的磨削均匀性。
选择合适的砂轮可以得到理想的磨削效果,同时需考虑砂轮的硬度、颗粒度和结构等因素,以满足导轨表面的要求。
二、导轨涂覆技术导轨涂覆技术是保护导轨表面,增强导轨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导轨涂覆技术包括等离子喷涂、电弧喷涂和热喷涂等。
等离子喷涂技术是将金属粉末加热至高温状态,通过离子化后喷洒在导轨表面,形成覆层。
等离子喷涂技术的特点是成本低、涂层结合强度高,但是面临着工艺复杂和设备成本较高的挑战。
电弧喷涂技术是将钨极和涂覆金属之间产生电弧放电,使金属熔化并喷洒在导轨表面。
电弧喷涂技术具有涂层质量好、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喷涂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和喷涂粉尘,需要进行合理的环境控制。
热喷涂技术是将金属或合金材料加热至液态或半液态状态,通过高速气流将熔化的材料喷射在导轨表面,在冷凝固化后形成覆层。
热喷涂技术具有覆盖面广、涂层粘结力高等优点,但是需要优化喷涂设备和工艺参数,以获得理想的涂层性能。
三、导轨磨削与涂覆技术研究现状目前,导轨磨削与涂覆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
在导轨磨削技术方面,通过优化磨削参数和加工方法,可以实现导轨表面的精密加工和高效率磨削。
机床直线导轨用钢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与改进

机床直线导轨用钢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与改进机床直线导轨是机械加工设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起到支撑和引导工作台等部件的作用。
而导轨的精密度和耐磨性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因此,对于机床直线导轨用钢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分析和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机床直线导轨用钢的摩擦磨损性能。
导轨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着很大的载荷和摩擦力,因此导轨表面的摩擦磨损问题不可忽视。
摩擦磨损主要表现为表面磨损、接触疲劳和润滑剂剥离等。
首先是表面磨损。
导轨表面经常会出现磨痕、划痕和疲劳裂纹等现象,这些都会导致导轨精度的下降。
由于工作条件的不同,导轨表面的磨损形式也不尽相同,如可出现磨粒磨损、疲劳磨损和磨杂质磨损等。
针对不同的磨损形式,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进。
其次是接触疲劳。
导轨上的滚动轴承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载荷,而这些载荷会导致导轨表面的接触疲劳破坏。
接触疲劳常表现为疲劳裂纹的扩展和剥离现象,严重影响导轨的使用寿命。
为了改善导轨的接触疲劳性能,可以考虑提高导轨材料的硬度和强度,采用表面强化技术,如渗碳、氮化等。
最后是润滑剂剥离。
滚动轴承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使用润滑剂,而润滑剂的选择和使用方式直接影响导轨的摩擦磨损性能。
如果润滑剂的性能不佳或使用方式不当,会导致润滑剂剥离,从而引起摩擦磨损。
因此,选择适合的润滑剂以及优化润滑剂使用方式是改善机床直线导轨摩擦磨损性能的关键。
针对机床直线导轨用钢的摩擦磨损性能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优化导轨材料的选择。
导轨材料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直接影响导轨的摩擦磨损性能。
可以选择硬度高、强度好且具有良好耐磨性的材料,如高强度合金钢、淬火淬硬钢等。
另外,可以考虑使用表面处理技术强化导轨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如氮化、渗碳等。
其次,改进导轨结构设计。
导轨结构的合理性对于摩擦磨损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可以采用滚动接触方式,减小局部载荷,降低接触疲劳和磨损。
另外,合理设计导轨的接触角度和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减小摩擦磨损。
铁路钢轨轨面磨耗机理及控制策略研究赵松

铁路钢轨轨面磨耗机理及控制策略研究赵松发布时间:2023-07-29T13:25:16.957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3年8期作者:赵松[导读]秦皇岛工务段河北秦皇岛 066000摘要:钢轨轨面磨耗是铁路运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会影响列车的安全性和行车平稳性。
本文旨在研究铁路钢轨轨面磨耗的机理及控制策略。
首先介绍了钢轨与车轮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并探讨了轨面磨耗的原因和分类。
然后分析了影响钢轨轨面磨耗的因素,包括运营负荷和列车速度、车轮和钢轨材料特性、车辆操纵和驾驶方式以及环境条件。
接下来介绍了钢轨轨面磨耗的监测与评估方法,包括监测技术和设备以及磨耗评估指标。
最后,提出了一些轨面磨耗控制策略,包括运行维护管理措施、钢轨材料和设计改进、车辆设计和优化,以及特殊轨面磨耗控制技术。
通过采取这些策略,可以有效降低钢轨轨面磨耗,提高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和效率。
关键词:铁路钢轨;轨面磨耗;力学特性;影响因素1 引言铁路交通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铁路钢轨作为铁路系统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质量和状态直接关系到列车的安全性、行车平稳性和运输效率。
然而,随着列车运营负荷的增加和速度的提高,钢轨轨面磨耗问题日益凸显。
钢轨轨面磨耗不仅会导致钢轨寿命的缩短,还可能引发轨道几何异常和轨道不平顺等问题,严重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
因此,研究钢轨轨面磨耗的机理及控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铁路钢轨轨面磨耗机理铁路钢轨轨面磨耗是指钢轨与车轮接触面在运营过程中逐渐磨损和失效的过程。
磨耗的机理涉及复杂的力学和摩擦学过程。
钢轨与车轮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对轨面磨耗起着重要作用。
钢轨与车轮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决定了磨耗的发生方式和程度。
在钢轨与车轮接触面,存在着复杂的载荷分布和摩擦力。
由于车轮的轧制作用和车辆的运行载荷,钢轨表面会承受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随着列车运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导致钢轨表面的变形和应力变化,从而引起磨耗。
机械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机械摩擦磨损机理研究摩擦磨损是机械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摩擦磨损主要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所引起的表面磨损现象。
本文将从摩擦磨损的机理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1. 摩擦磨损的机理摩擦磨损的机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材料的物理性质、表面形状、润滑状态等。
首先,材料的硬度对摩擦磨损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硬度较高的材料较不容易产生磨损。
其次,材料的表面形状也对摩擦磨损有重要影响。
在两个物体表面接触时,若表面存在凹凸不平、毛刺等不良情况,会加剧磨损程度。
最后,润滑状态也是影响摩擦磨损的重要因素。
适当的润滑剂可以减少物体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磨损程度。
2. 影响摩擦磨损的因素(1)材料的硬度:硬度越高的材料越不容易产生磨损。
硬度是材料抵抗划伤和切割的能力,硬度高的材料不易被外力或表面摩擦磨损所破坏。
(2)表面形状:表面粗糙度越大,摩擦磨损越严重。
相对运动的两个表面如果存在凹凸不平、毛刺等不良情况,会导致摩擦力增大,摩擦磨损加剧。
(3)润滑状态:适当的润滑状态可以减少物体间的摩擦力,从而降低磨损程度。
常见的润滑方式包括干摩擦、液体润滑和固体润滑等。
3. 摩擦磨损的分类摩擦磨损可以根据材料的性质、载荷方式等进行分类。
根据材料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金属摩擦磨损、非金属摩擦磨损和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等。
金属摩擦磨损是指金属材料之间的摩擦,常见的例子包括轴承、齿轮等。
非金属摩擦磨损则包括橡胶、塑料等非金属材料之间的摩擦。
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指的是由多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之间的磨损现象。
根据载荷方式的不同,摩擦磨损可以分为滑动摩擦磨损和滚动摩擦磨损。
4. 摩擦磨损的测试方法为了研究和评价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人们开发了多种测试方法。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摩擦试验机进行测试。
摩擦试验机可以通过模拟不同的工况条件,评价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其他常见的测试方法包括磨损试验和微观分析等。
车床导轨磨损原因分析及其改进

车床导轨磨损原因分析及其改进胡锦程覃锐张方(武汉东湖学院,湖北武汉 430212)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高效、经济地生产各种产品。
日益广泛的使用各种机器、仪器和工具等技术设备和装备。
而为了制造这些技术设备,又必须具备加工各种技术零件的设备,由于机械零件的精度过高,往往需要在车床上经过几道甚至几十道加工工艺才能完成。
因此车床在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一般的机械制造厂,车床所负担的加工工作量约占总工作量的40%~60%,机床的技术性能直接影响机械产品的质量及其经济性,进而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制造业的发展进度。
而一台车床除了达到正常使用寿命之外,还有着其他因素直接影响车床的寿命。
当今车床,大多为一体式,而在使用过程中,极容易发生损坏是车床导轨,而大多数车床又是一体式,导轨的损坏也就意味着这台车床寿命的终止。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车床导轨磨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由于导致车床导轨磨损的原因太过于抽象化,因此本文建立了层次分析法(AHP)进行定量化处理。
关键词:经济性;定量化处理;高效性DOI: 10.12184/wspkjllysjWSP2634-792X14.20200402针对车床导轨磨损原因,我们以CA6140车床为例。
一、从润滑角度分析1.车床导轨是经常参与到加工中的车床构件,因其暴露在表面,一般采用浇油润滑的形式润滑,而在加工过程中会导致润滑油流失导致润滑不足,比如切削液的浇注,溜板箱的移动等。
都会导致导轨表面润滑油流失,2.日常维护不及时,机床导轨的维护是每天工作后的日常保养,以操作人员为主,日常维护不及时容易造成润滑油不足,进而导致的润滑不良会使导轨表面无法形成油膜造成干摩擦,产生划伤,拉伤等不可逆的损伤。
二、从腐蚀磨损角度分析1.氧化磨损:机床导轨中有一些不经常使用的导轨面,因日常维护不及时,空气中的氧渗入产生一层脆而硬的一层氧化物,这些氧化物会逐渐脱落混杂在导轨摩擦面,造成导轨的划伤,拉伤。
车床导轨磨损与修复措施分析

车床导轨磨损与修复措施分析作者:刘元刚来源:《科技风》2017年第11期摘要:车床被广泛的应用在机械制造业,在车床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车床导轨出现磨损而出现误差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生产的进行,因此,进行车床导轨磨损分析与修复,不仅有利于节约企业的成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先对车床导轨磨损进行分析,然后就车床导轨磨损修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车床导轨;磨损分析;修复措施一、车床导轨磨损分析导轨是车床的一个重要部件,且导轨在运作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磨损,车床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导轨各段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且处在同一横切面上的磨损程度也不等,导轨磨损不仅仅是本身部件的磨损,还会引起车床发生位移,缺乏稳定性和平衡性,从而引起刀刃位置出现误差。
车床导轨磨损程度不同,其磨损的出现与工作条件、工作负荷以及使用的导轨材料都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卧式车床前导轨磨损比较严重,车床加工铸造铁件时,出现的磨损程度也很大。
机床的刚度、精度、以及稳定性是机床使用过程中应该着重关注的技术指标,这些指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车床导轨是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车床导轨具有承载负荷和导向的作用,可以校对车床各个部件的位置和准确性,对车床的刚度、精度和稳定性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车床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导轨出现磨损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在出现磨损后可以及时进行修复并尽快投入到工作中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般说来,车床存在两组导轨,一组供尾座移动使用,一组供溜板移动使用,车床导轨容易出现磨损的部位是卧式车床导轨,溜板移动导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摩擦而产生磨损,而尾座移动使用的导轨因其自身的技术发生磨损的概率很小,因此,对车床导轨的磨损修复多关注的是溜板移动使用导轨磨损。
二、车床导轨磨损修复措施分析车床导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发生磨损的几率很大,一旦发生磨损,会影响数控车床的精度和准度,因此,在车床导轨出现磨损时要及时找出原因,并及时进行修复,从而可以提高车床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摩擦磨损机理及其控制研究

摩擦磨损机理及其控制研究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的性能和寿命周期也越来越注重。
然而,摩擦磨损作为材料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却一直都是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
此外,摩擦磨损不仅会影响材料的寿命,还会导致许多其他问题,如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
因此,研究摩擦磨损机理及其控制方法不仅能大大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还能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一、摩擦磨损的机理摩擦磨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
通常,我们将其分为三种基本形式:表面磨损、刻蚀和疲劳磨损。
表面磨损是指材料表面因为摩擦而造成的磨损,主要包括磨擦、刮伤和破裂等。
表面磨损的机理很复杂,与材料的结晶组织、表面形貌和结构、氧化膜和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此外,表面磨损还受到磨擦剂和润滑剂等方面的影响。
刻蚀是指在材料表面形成大面积凹坑的摩擦磨损形式。
刻蚀的机理是材料表面与摩擦副中的硬质颗粒相互作用,导致材料表面的碎片、磨屑、腐蚀产物等被刮出表面,从而形成凹坑。
刻蚀也受到材料性质、表面形貌和摩擦剂等因素的影响。
疲劳磨损是指材料在经历了多次摩擦后逐渐出现的某些局部磨损区域,通常是由于材料表面组织的损坏而引起的。
疲劳磨损的机理是材料表面与摩擦副中的颗粒重复接触,导致材料表面损伤,最终导致疲劳磨损。
二、摩擦磨损的控制方法为了解决摩擦磨损问题,人们提出了多种控制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分析这些方法的特点和优缺点。
1、润滑法润滑法是一种常用的摩擦磨损控制方法,它可以通过在摩擦副中添加润滑剂减少磨损。
润滑剂的作用是在摩擦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降低表面摩擦系数和摩擦温度,减少摩擦磨损。
润滑法的优点是控制简单,成本低。
但是,润滑膜的稳定性和耐磨性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润滑剂的使用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2、涂层法涂层法是通过在材料表面上覆盖一层抗摩擦、抗磨损能力强的涂层,来控制摩擦磨损。
涂层法的优点是有效、稳定性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材料的涂层,可以承受不同的磨损形式,如高温、高速等。
机床导轨磨损原因及修复方法

机床导轨磨损原因及修复方法前言对于一台机床来说,导轨是运动精度的基础,它是各部件的安装基准面和相对运动的导向面。
所以,预防导轨的磨损、拉伤,及时对导轨进行正确的修复,对于保持机床精度,确保设备完好,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机床导轨磨损的原因1、润滑不良在导轨的相对滑动过程中,因为润滑剂供应不足或润滑油管堵塞而无法在摩擦面之间形成油膜,造成了干摩擦,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使导轨发生划伤、拉伤的现象。
2、氧化磨损机床中有些不经常使用的导轨面,由于不注意维护保养而生锈,即由于空气中氧气的渗入,在导轨表面产生一层硬而脆的氧化物,这些氧化物会逐渐脱落而进入导轨摩擦面之间,引起导轨的划伤、拉伤。
这种情况在一些龙门刨床的立柱导轨、车床尾架导轨等不常用的导轨面时有发生。
3、杂粒磨损导轨滑动面在相对滑动过程中,由于导轨的防尘装置不严密或润滑油不干净而造成有小硬物或小铁屑进入滑动面之间,这样这些小硬物或小铁屑就起到了研磨剂的作用,从而造成导轨面磨损不均匀而形成研损拉伤,这种情况普遍存在。
4、机床导轨本身的刚性不足导轨由于本身的缺陷,比如材料的硬度和韧性不足,在工作中变载荷的作用下而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形成导轨的划伤、拉伤。
机床导轨磨损修复方法由钢或铸铁制成的机床导轨出现划伤后,应该尽快进行修复,否则划伤会继续扩大甚至影响机床的使用。
机床导轨及其他摩擦副,两个接触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同程度的摩擦,从而造成摩擦副表面产生磨损,严重影响机床的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传统的修复方法一般采用金属板和高分子材料镶贴或者更换的办法,这样不仅需要进行大量的精加工制造,而且需要对加工面进行大量的人工刮研,工期长,修复工序多。
淄博索雷工业设备维护技术有限公司为此,采用索雷石墨烯聚合物材料SD7101H修复机床导轨划伤、拉伤,仅需要几个小时即可对导轨划伤部位完成修复。
实践证明,其技术操作更加简单,修复质量高,节省时间,而且成本更加低廉。
钢轨表面损伤及抗磨方法的研究

钢轨表面损伤及抗磨方法的研究以钢轨表面损伤及抗磨方法的研究为标题,本文将从钢轨表面损伤的原因、分类和影响入手,探讨目前常用的抗磨方法,并提出一种新的改进方案。
钢轨是铁路运输系统中承载列车重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面损伤不仅会影响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还会导致钢轨的寿命缩短。
因此,钢轨表面损伤及其抗磨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钢轨表面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摩擦磨损、钢轨材料自身的疲劳磨损、外界环境因素的侵蚀等。
根据损伤的性质和形态,钢轨表面损伤可以分为磨耗、剥落、裂纹、划伤等不同类型。
这些损伤会导致钢轨表面的几何形状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列车的行驶平稳性和安全性。
针对钢轨表面损伤的抗磨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表面硬化处理、防护涂层的应用以及结构改进等。
表面硬化处理是通过在钢轨表面形成硬质层,提高钢轨的硬度和耐磨性能。
常见的硬化方法包括火焰淬火、电火花处理和激光处理等。
防护涂层的应用是将具有耐磨功能的材料喷涂在钢轨表面,形成保护膜,提高钢轨的抗磨性能。
结构改进是通过优化钢轨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高钢轨的抗磨性能。
然而,目前常用的抗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表面硬化处理虽然能够提高钢轨的硬度和耐磨性能,但容易导致钢轨的脆化,从而降低其抗冲击能力。
防护涂层的应用虽然能够形成保护膜,但涂层的附着力和耐磨性有待提高。
结构改进虽然能够优化钢轨的抗磨性能,但会增加钢轨的制造成本。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方案,即利用纳米材料改善钢轨表面损伤和抗磨性能。
纳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够在钢轨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纳米保护层,提高钢轨的硬度和耐磨性能。
此外,纳米材料还可以填充钢轨表面的微观裂纹,增强钢轨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在实施纳米材料改进方案时,需要考虑纳米材料的选择、制备和应用技术等问题。
目前,纳米碳材料、纳米金属材料和纳米陶瓷材料等都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摩擦磨损机理及防护技术研究

摩擦磨损机理及防护技术研究摩擦磨损是材料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各种机器设备和工业制品的使用寿命,甚至会影响它们的性能和质量。
因此,对于摩擦磨损机理及防护技术的研究,一直是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
摩擦磨损机理是指材料表面因受到外界作用而出现裂纹、疲劳、磨损、塑性变形和断裂等现象的过程和规律。
在工业生产和机器运转中,材料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冲击力和接触力等相互作用,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磨损,从而降低设备的寿命和效率。
因此,了解摩擦磨损机理,对于延长材料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摩擦磨损机理研究中,主要涉及材料的力学、化学、热学和表面物理化学等方面。
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硬度、强度、塑性等,影响着材料表面受到外界作用后的响应;而化学性质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则直接决定了材料表面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过程。
在材料的磨损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会导致摩擦热和塑性形变等现象。
这些现象的进一步演化,最终会导致材料疲劳、裂纹、微观断裂及磨屑形成等过程。
为了提高材料的抗摩擦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设备和工业制品表面的防护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从材料本身出发,合理选择材料和工艺,改善其物理机械性能和表面化学性质,不仅可以实现表面硬度、耐磨性和韧性的提高,同时还可以增强材料表面的油膜、润滑剂、抗氧化剂等功能,有效提高摩擦副的抗摩擦性能。
除了材料自身的改进,对于设备和机器运转过程中的要求,也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护技术。
例如,对于一些需要高速或高温运转的机器,采用合适的润滑方式和润滑剂,可以有效降低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减少摩擦热和磨损;而对于易于受到冲击或振动的设备,通过改进结构设计和增加防护层等方式,可以有效增加机器的使用寿命。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采用高科技和新材料的防护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利用纳米技术制备不同结构和功能的纳米涂层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而通过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则更加突出了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可以为现代设备和机器的高效运转提供更好的保障。
普车中小拖板导轨磨损解决方案

普车中小拖板导轨磨损解决方案
1、用减摩修补剂修复
导轨磨损修复,在考虑成本时不会因为这些磨损和划伤就更换整条导轨,这时减摩修补剂的出现就帮助解决困扰。
减摩修补剂用于机床导轨、液压缸体、轴套、活塞杆、轴承座支撑面等零件的表面划伤、磨损的修复,修补以后可加工、打磨均无影响。
2、用高分子复合材料修复
采用先进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在现场修复导轨划伤目前是比较先
进的解决工艺,其最大优势是操作简单、节省时间、修复质量好、成本低。
导轨是一种移动引导装置,由金属或者其他材质支撑的槽或脊,可承受、固定设备并减少其摩擦的一种装置。
导轨表面上的纵向槽或脊,用于导引、固定机器部件、专用设备、仪器等。
动部件的运动轨迹有直线、圆或曲线,滚动圆导轨可归入滚动推力轴承,曲线导轨在机械中极少应用。
导轨在机器中是个十分重要的部件,在机床中尤为重要。
机床导轨研损拉伤的原因及预防

正确的修复, 对 于 保持 机 床 精 度 , 确 保设 备 完好, 延 长 机 床 的 使 用寿 命, 有 着 极 其 重要 2 预 防 措 施
的意义。 由于 以 上 对导 轨 研 损拉 伤原 因的 分析 ,
轨 的 防 尘 装 置不 严 密 或 润 滑 油 不 干 净 而 造 成 有小 硬 物 或 小 铁 屑进 入滑 动 面 之 间 , 这 样 这 些 小 硬 物 或 小铁 屑就 起 到 了研 磨 剂 的 损 拉伤 , 这 种情 况普 遍 存 在。 我 们 常见 的 折合 钢 板 装 置、风 琴 式 护罩 、 以 及 导 轨 滑座 端 面 的 毛 毡 都 是 行 之有 效 的 防
2 . 1 机 床导 轨 必 须 有 充分 合 理 的润 滑 条 件
非 常 明显 , 良好 的 润 滑条 件 对减 少导 轨 刚 性 和 耐 磨 性 显 著 增 强 , 一 般 大 修 的 机 床
对 运 动的 导 轨面 之 间充满 润 滑 剂之 后 , 形成 生直 接磨擦 , 而 发 生 在 润 滑 剂 内 部 分 子之 行 镶 钢 处 理 。某 厂 的 一 台 x2 01 0 型 龙 门铣 久 就拉 伤 非 常严 重,经过 厂 设备 技 术人 员和
总之 , 严 格 执 行 设 备 的 使 用 规 范 和 设
者从 多 年的 设 备现 场 管 理 中总 结 得 知 , 导 轨 的 研 损拉 伤 主 要是 以下 四种 情 况 。 1 . 1 润 滑不 良 在 导轨 的 相 对 滑 动过 程 中, 因为润 滑 剂
2 . 2 必 须有 必 要 的合理 的防 护措 施
车辆机械零件的磨损与预防措施的相关研究

车辆机械零件的磨损与预防措施的相关研究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车辆机械零件的磨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车辆机械零件的磨损不仅会影响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还会增加车辆的维护成本和使用成本。
研究车辆机械零件的磨损及其预防措施对汽车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车辆机械零件磨损的原因1、普通磨损: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摩擦部件之间摩擦表面的一层表面物质会发生磨损,主要是由于金属表面活性,发生与周围材料的剥离和变形现象,导致磨损。
在高温或高负荷情况下,摩擦表面可能还会产生氧化、融化等现象,从而加剧磨损。
2、疲劳磨损:车辆机械零件在长期的振动和应力作用下,会逐渐发展裂纹并最终导致零件的断裂。
这是一种特殊的磨损形式,主要发生在结构零件或者承受重载的零件上。
3、磨料磨损:当含有硬颗粒的润滑油或者工作介质在摩擦表面上运动时,颗粒就会在摩擦表面上切削和磨损,造成摩擦表面的磨损。
4、腐蚀磨损:车辆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易受腐蚀的侵袭,逐渐产生表面氧化、脱层、裂纹等现象,从而导致零件的磨损。
1、表面处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是车辆机械零件减少磨损的有效手段。
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喷涂、表面镀层和表面改性等。
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技术,以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2、润滑与润滑油良好的润滑可以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不同零件在不同工况下,需要选择不同的润滑方式和润滑剂。
在高速、高温或高负荷工况下,应选用高温高速润滑油,以保证零件表面的润滑状态。
3、材料选择合理的材料选择可以减少零件的磨损。
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的材料可以降低零件的磨损,并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
在选材时,还要考虑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耐磨性等指标,并根据特定的工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4、合理设计在零件的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到磨损问题。
合理的设计可以降低零件的磨损,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在连接件的设计中,采用过盈配合可以减少零件的松动和磨损。
车辆机械零部件的磨损与预防策略研究

车辆机械零部件的磨损与预防策略研究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车辆机械零部件的磨损问题日益凸显。
磨损不仅影响了车辆的性能和安全性,还会增加维护成本和降低使用寿命。
研究车辆机械零部件的磨损原因和预防策略对保障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延长零部件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车辆机械零部件的磨损原因1. 摩擦磨损摩擦磨损是车辆机械零部件磨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机械零部件之间产生的相对运动会造成摩擦,从而导致零部件表面的磨损。
长期的摩擦作用会使零部件表面逐渐磨损,甚至产生裂纹和断裂。
2. 疲劳磨损疲劳磨损是由于零部件在长期的应力作用下而导致表面疲劳开裂。
当零部件受到不断的应力加载时,其内部会出现塑性形变和微观裂纹,最终导致疲劳破坏。
3. 腐蚀磨损腐蚀磨损是由于零部件表面受到化学腐蚀而引起磨损。
在恶劣的使用环境下,零部件表面会受到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侵蚀,导致表面磨损和腐蚀变形。
1. 选择优质材料为了减少车辆机械零部件的磨损,首先要选择优质的材料。
材料的硬度、抗磨性、韧性等特性直接影响零部件的磨损情况。
高强度、抗磨损的合金钢、不锈钢等材料能够有效抵抗摩擦和疲劳磨损,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2. 加工精度和表面处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处理对于减少磨损至关重要。
高精度的加工能够减少零部件之间的摩擦,降低磨损程度。
通过表面处理,如渗碳、氮化、表面喷涂等工艺,可以增强零部件的表面硬度和抗磨性,提高其使用寿命。
3. 润滑和密封润滑和密封是减少车辆机械零部件磨损的有效手段。
适当的润滑能够减少零部件之间的摩擦,降低磨损率。
良好的密封结构也能够阻止泥沙、水等杂质进入零部件内部,减少腐蚀磨损的发生。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车辆机械零部件是预防磨损的关键。
通过定期检查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或更换,可以有效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5. 减少过载和过速运行在使用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车辆机械零部件的过载和过速运行,避免长时间大负荷工作和频繁的累积疲劳,从而减少磨损的发生。
车床导轨磨损与修复措施分析

供溜板移动使用车床导轨容易出现磨损的部位是卧式车床导 轨溜板移动导轨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因为摩擦而产生磨 损而尾座移动使用的导轨因其自身的技术发生磨损的概率很 小因此对车床导轨的磨损修复多关注的是溜板移动使用导 轨磨损
!科技风 "#$% 年 & 月上
机械化工 !"#$%&$'(') *+&,-./&$01$21(3$&)%$1$$$()
车床导轨磨损与修复措施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刘元刚
河北宣化钢铁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宣化!$O%'$$
摘4要车床被广泛的应用在机械制造业在车床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车床导轨出现磨损而出现误差的情况严重影响 了生产的进行因此进行车床导轨磨损分析与修复不仅有利于节约企业的成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有利于提高企业 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先对车床导轨磨损进行分析然后就车床导轨磨损修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车床导轨磨损分析修复措施
一车床导轨磨损分析 导轨是车床的一个重要部件且导轨在运作过程中很容易 受到磨损车床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导轨各段均会出 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且处在同一横切面上的磨损程度也不等 导轨磨损不仅仅是本身部件的磨损还会引起车床发生位移 缺乏稳定性和平衡性从而引起刀刃位置出现误差 车床导轨 磨损程度不同其磨损的出现与工作条件工作负荷以及使用 的导轨材料都有极大的关系一般来说卧式车床前导轨磨损 比较严重车床加工铸造铁件时出现的磨损程度也很大 机床的刚度精度以及稳定性是机床使用过程中应该着重 关注的技术指标这些指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车床导轨是最 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 车床导轨具有承载负荷和导向的作用 可以校对车床各个部件的位置和准确性对车床的刚度精度和 稳定性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车床的实际工作过程中导轨出现 磨损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在出现磨损后可以及时进行修复 并尽快投入到工作中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车床导轨表面的摩擦磨损机理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摘要:在考虑普通车床加工工件时的切削力、导轨润滑状态、工作温度、刀架在导轨上的滑动速度、导轨材料、导轨和刀架所形成的摩擦副、载荷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对普通车床导轨表面的摩擦磨损机理进行分析讨论,并结合分析结果给出减小摩擦磨损的相关措施,为车床导轨的加工制造及使用维护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普通车床;导轨;摩擦磨损;预防措施1引言普通车床导轨对运动部件起导向和支承作用,是车床最基本而又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导轨的制造精度及精度保持度,直接决定着着车床的整体精度;导轨的寿命又直接影响整台机床的寿命[1]。
因此,导轨的磨损程度直接决定了车床整体精度和使用寿命。
普通车床导轨由于滑动速度小,且一般经常处于正反向启动和停止工作状态下,工作循环极其频繁,在动静摩擦交替作用下工作,不易形成油膜,对于导轨副的磨损是总所周知的事实。
据统计,车床摩擦副磨损基本包含两种,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前者占80%~85%,后者占15%~20%,磨损较前者严重[2]。
因此剖析其机理,减缓甚至避免设备的摩擦磨损,探求提高耐磨性的途径,对节约能源及延长工件寿命十分重要。
2普通车床导轨的工作环境分析在普通车床的使用运行过程中,其工作环境及使用条件较复杂,只有合理的使用车床,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实际性能。
但往往因为工作环境的问题和使用不当更加剧了车床尤其车床导轨的磨损,影响较大的有车床生产环境和温度等。
2.1 车床位置环境影响普通车床的位置选择应远离振源、避免阳光直射和热辐射的影响,避免潮湿和气流的影响。
但往往因车间整天工作环境复杂和条件相对不允许等因素,车床附近有振源,或者没及时在车床四周设置防振沟。
直接加剧了车床的磨损,影响车床的加工精度及稳定性。
2.2 温湿条件普通车床对工作的温湿环境均有一定的要求。
过高的温度将导致控制系统元件寿命降低,影响机床运行的稳定性。
过高的温度也会引起导轨轻微变形,对导轨想形状和位置精度尤其对导轨的直线度等有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较差的湿度环境易影响导轨工作状态的柔顺性,更严重的会加剧导轨的腐蚀磨损。
2.3 积屑和浮尘影响在车床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磨屑、切屑、铁粉等,虽然有经验的工作人员都会进行清理和维护,但是仍不能完全清理干净,极其微小的切屑颗粒仍会存在于导轨表面,另一方面由于导轨长期的循环工作,导轨表面产生一定的磁性,更易存留微小的铁屑颗粒。
同时,由于车间的工作环境整体因素影响,空气中会有很多的颗粒和浮尘,这些颗粒和浮尘同样会依附到导轨表面。
这些铁屑和浮尘颗粒在导轨的后续运作过程中会加重导轨的摩擦磨损,随着导轨在役时间的增加,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凸显。
3导轨表面的摩擦磨损分析床身导轨作为衡量机床精度的基准件,不但要求有较高的尺寸精度,还要有高的形状精度,即要求有良好的直线度、表面粗糙度、相对机床主轴的平行度等。
由于床身导轨暴露在外面,防尘、防屑条件较差,长期使用后必然会产生磨损。
造成床身导轨磨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3.1 磨损过程分析磨损是车床导轨在正常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能量耗散的现象,导轨的磨损量或磨损率在规定使用期内不超过允许值,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允许的正常磨损现象。
其一般的磨损过程[3]如图1所示。
图1 机械零件的一般磨损过程磨合阶段出现在摩擦副的初始运动阶段,由于表面存在粗糙度,微凸体接触面积小,接触应力大,磨损速度快。
在一定载荷作用下,摩擦表面逐渐磨平,实际接触面积逐渐增大,磨损速度逐渐减慢。
稳定磨损阶段出现在摩擦副的正常运行阶段。
经过磨合,摩擦表面加工硬化,微观几何形状改变,实际接触面积增大,压强降低,从而建立了弹性接触的条件,这时磨损已经稳定下来,如图1所示,磨损量随时间增大缓慢增大。
剧烈磨损阶段的产生是由于摩擦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温度的急剧增高,金属组织的变化等),磨损速度急剧增加。
这时机械效率下降,精度降低,出现异常的噪音及振动,最后导致零件完全失效。
此阶段在正常工作的车床上一般不会发生,必要的维护和保养会延长机械的稳定磨损阶段,推迟事故磨损阶段是到来,且可以进行相关的修复来避免事故阶段的过早产生。
图2 摩擦磨损过程图作为关键部件,普通车床导轨一般经常处于正反向启动和停止工作状态下,工作循环极其频繁,虽然良好的润滑条件可以有助于减少摩擦磨损,但是在动静摩擦交替作用下工作,导轨摩擦副表面不易形成油膜。
另外,车床在长时间高负荷的工作条件下,刀具和加工件以及导轨本身会有明显的温度增加,改变配对摩擦副的配对状态,温度升高引起的变形和膨胀会增大摩擦磨损。
导轨的摩擦磨损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复杂,在摩擦表面的相互作用下,表面层将发生机械性质、组织结构、物理和化学变化,这是由于表面变形、摩擦温度和环境介质等因素综合影响造成的,其基本影响过程如图2所示。
3.2 磨粒磨损磨粒磨损指外界硬颗粒或者对磨表面上的硬突起物或粗糙峰在摩擦过程中引起表面材料脱落的现象[3]。
在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屑、润滑时油中存在的杂质颗粒、黏附到导轨上的微尘颗粒、导轨材料本身的硬质点、粗糙峰以及导轨本身磨损产生的颗粒等都会分布在导轨面间,当导轨来回给进的过程中,这些颗粒切刮导轨面在导轨摩擦面间产生划痕和沟槽,对导轨表面层产生影响。
外界磨粒移动于两导轨摩擦表面之间,类似于研磨作用,属于三体磨粒磨损。
通常三体磨损的磨粒与金属表面产生极高的接触应力,往往超过磨粒的压溃强度。
这种压应力使韧性金属的摩擦表面产生塑性变形或疲劳,而脆性金属表面则发生脆裂或剥落。
图3 磨粒磨损模型车床导轨磨粒磨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导轨材料的硬度在一般情况下,金属材料的硬度或金属的含碳量越高,其耐磨性也越高[4]。
尤其是长期在低应力下工作的零件,宜选用硬度较高的钢。
而在高应力或冲击作用下工作的零件,则应选用韧性好、冷作硬化的钢。
零件工作表面的磨损性能往往比原设计的硬度还要高。
例如,当工作应力高到足以在表面形成冷硬层时,锰钢的耐磨性反而比工作应力低时为更高。
所以,应当考虑到导轨磨损时产生的实际最大硬度,而不仅是零件工作表面原有的硬度。
如图4(a)所示,对于纯金属和退火钢,其耐磨性与硬度成正比[5]。
图4(b)是正常淬火后,不同温度回火的几种钢的磨粒磨损试验结果。
淬火回火钢的耐磨性随着硬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是与退火钢相比,耐磨性的增大速度缓慢些,即淬火回火可以提高钢的硬度和耐磨性,但效果微弱。
由此得出:金属的耐磨性不仅取决于其硬度,还取决于它的成分和组织结构。
因此,在车床导轨的材料选择上,应综合考虑硬度、成分、组织结构等因素。
图4 一些金属及合金的耐磨性和硬度的关系(2)相对硬度影响磨粒磨损取决于磨料硬度H0与试件材料硬度H比值[6],如图所示的三种不同的磨损状态:当磨料硬度低于试件材料硬度, 即H0≤0.7H时,轻微磨损阶段;当磨料硬度超过试件材料硬度后,即0.7H < H0< 1.3H,磨损量随磨料硬度迅速增大,过渡磨损阶段;若磨料硬度远高于材料硬度,即H0 ≥ 1.3H,将产生严重磨损,磨损量不再随磨料硬度而变化。
图5 磨损量与相对硬度的关系图6 磨料平均尺寸和磨损量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为了降低磨粒磨损,材料硬度H大约为磨料硬度H0的1.4倍,即H0 ≈0.7H时最佳,不必要求金属硬度太高,因为H太高并不能带来耐磨性的明显提高。
(3)磨粒尺寸的影响通常,金属的磨粒磨损会随磨粒尺寸的增大而加剧。
这可能是由于磨粒的微切削作用深度增大所致。
但磨粒尺寸达到一个临界值以后,磨损量即保持不变。
可以认为,此时磨粒尺寸增大使接触应力下降(当法向载荷保持不变时),因而微切削深度不再增加。
钢磨损量与磨料尺寸关系如图6所示。
各种材料磨料临界尺寸是不相同的,磨料的临界尺寸还与工作零件的结构和精度有关。
(4)载荷的影响车床的运行载荷显著地影响导轨的磨粒磨损[7]。
如图7所示,线磨损度与表面压力成正比。
当压力达到转折值Pc 时,线磨损度随着压力的增加变得平缓,这是由于磨粒磨损形式转变的结果,各种材料的转折压力值不同。
图7 线磨损度与表面压力成正比图8 单个微凸体黏着磨损模型此外,车床导轨的磨粒磨损还和导轨的加工硬化、显微组织等密切相关。
3.3 黏着磨损当摩擦副相对滑动时,由于黏着效应所形成的结点发生剪切断裂,接触表面的材料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的现象称为黏着磨损[3]。
微观角度的导轨表面实质是凸凹不平的,导轨面覆盖着氧化膜及气体或液体的吸附膜,当局部压强过大或剪力过高时会破坏导轨表面的油膜和氧化膜,两个导轨表面的相互接触实际是表面的凸峰相接触(图8所示),这时金属表面因原子力相吸附,咬合在一起。
当导轨相对运动时导轨面间有很大切向力和法向力,材料软的导轨会被撕脱,形成沟槽,即是黏着磨损。
一般情况下,磨粒磨损是产生黏着磨损的原因,黏着磨损反过来又会加剧磨粒磨损。
当摩擦副接触时,接触首先发生在少数几个独立的微凸体上。
因此,在一定的法向载荷作用下,微凸体的局部压力就可能超过材料的屈服压力而发生塑性变形,继而使两摩擦表面产生黏着;此后,在相对滑动过程中,如果黏着点的剪切发生在界面,则磨损轻微;如果剪切发生在界面以下,则材料就会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表面,继续滑动,一部分转移的材料分离,从而形成游离磨粒。
接触—塑性变形—黏着—剪断黏着点—材料转移—再黏着,循环不断进行,构成黏着磨损过程。
根据黏着点的强度和破坏位置不同,黏着磨损有跑合、涂抹、擦伤、划伤、咬合、咬死等六种不同的形式,从轻微磨损到破坏性严重的胶合磨损。
它们的磨损形式、摩擦系数和磨损度虽然不同,但共同的特征是:出现材料迁移,以及沿滑动方向形成程度不同的划痕。
黏着磨损的体积磨损率与法向载荷N (或正压力p)成正比,体积磨损率随着黏着磨损的磨损系数的增大而增大[8],而后者主要取决于摩擦表面的润滑状况和两滑动金属相互牢固地黏着的趋向。
车床导轨黏着磨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导轨摩擦副材料相同金属或冶金相溶性大的材料摩擦副(相同金属或晶格类型、电子密度、电化学性能相似的金属)易发生黏着磨损。
异种金属或冶金相溶性小的材料摩擦副抗黏着磨损能力较高。
金属与非金属摩擦副抗黏着磨损能力高于异种金属摩擦副。
应避免使用同种金属或冶金相溶性大的金属组成摩擦副。
金属的组织结构对黏着磨损也有影响,多相金属比单相金属的抗黏着磨损能力高[9];金属中化合物相比单相固溶体的黏着倾向小。
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在金属表面生成硫化物、磷化物或氯化物等薄膜可以减少黏着效应,同时表面膜限制了破坏深度,提高抗黏着磨损的能力。
硬度高的金属比硬度低的金属抗黏着能力强,因为表面接触应力大于较软金属硬度的1/3时,很多金属将由轻微磨损转变为严重的黏着磨损。
(2)载荷的影响黏着磨损一般随法向载荷增加到某一临界值后而急剧增加,如图9所示,K/H 的比值实际上是材料硬度与许用压力的关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