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3.7压强》(第1课时)教案 浙教版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第三章第七节《压强(一)》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第三章第七节《压强(一)》教学设计

《压强(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压力这部分只围绕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这一知识点展开,为接下来的实验设计做好铺垫。

本节课教学重点放在关于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这一问题的探究和压强概念的建立上。

利用学生探究所得的结论,加上学生自己的思考、讨论,得出压强的概念。

最后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做简单应用。

整节课的设计有以下几个亮点:1、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很好地突破了压力与重力在什么情况下大小相等这一难点。

2、学生分组实验所用的也是自制的教具,使实验现象直观明显,利于学生观察、记录。

3、关于压强的概念,不是由教师直接介绍,而是利用学生探究所得的结论,加上学生自己的思考,将普遍转化为特殊,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得出两种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方法从而建立压强的概念。

这个过程,从知识角度来看,是利用学生探究所得的结论来解决问题;从认知角度来看,是利用已知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从思维形式来看,是体现了发散思维。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的概念和压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2、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3、能用压强的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1、学习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利用比值定义法建立压强的概念。

3、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学会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1、压力与重力在什么情况下大小相等。

2、科学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4、能用压强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释简单现象。

【教学难点】:1、压力与重力在什么情况下大小相等。

2、利用科学探究的结论建立压强概念。

【教学方法】:1、教法:引导探究教学法、问题讨论教学法。

2、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资源】:气球、香水、重物、海绵、多媒体。

3.7压强(一)一、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教案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教案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7章《压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学会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计算简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压强公式的运用及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实验器材(如沙子、海绵等)、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压力现象,如书包对肩膀的压力、轮胎对地面的压力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压强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2)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3)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不同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下压强的变化。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压强计算的例题,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压强公式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压强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7. 课堂反馈: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概念2. 压强的计算公式3.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4. 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一个物体重量为5N,放在面积为0.2平方米的水平面上,求压强。

(2)一个物体重量为10N,分别放在面积为0.1平方米和0.2平方米的水平面上,比较两种情况下的压强大小。

答案:(1)压强=5N÷0.2平方米=25Pa(2)压强分别为:100Pa、50Pa,压强随受力面积减小而增大。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教案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教案

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7讲,主题为“压强”。

详细内容包括:1. 压强的定义与计算公式;2. 压强与压力的关系;3. 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液体压强及其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2. 使学生了解压强与压力的关系,并能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应用;2.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与压力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液体压强计、气球、针筒等;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压力的概念,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2. 新课:讲解压强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习压强的计算公式;3. 实践:分组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情况下压强的变化,探究压强与压力的关系;4. 例题讲解:结合实际例题,讲解压强的计算方法;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压强的理解;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概念;2. 压强的计算公式;3. 压强与压力的关系;4. 液体压强及其计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下列物体受到的压强(给出具体数值);(2)简述压强与压力的关系;(3)解释液体压强的特点。

2. 答案:(1)根据压强公式计算;(2)压强与压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3)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液体重力坝、气压计等。

鼓励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压强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压强的定义与计算公式的理解;2. 压强与压力的关系的实验探究;3. 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液体压强及其计算。

0411_浙江版(2013)七年级下同步科学教案:3.7.1 压力与压强_0

0411_浙江版(2013)七年级下同步科学教案:3.7.1 压力与压强_0

第7节压强第一课时压力与压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压力、压强的概念。

(2)掌握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并会运用压强公式。

(4)了解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2)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和物理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2)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压力及其作用效果【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17~119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决定的。

4.压强: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定义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压强公式可写为p=F S。

5.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1帕=1牛/米2。

【教师点拨】1.公式p=FS中,F与S对应于同一个研究对象,这个公式适用于固体、液体、气体的压强计算。

2.压力F和受力面积S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压强p和F、S之间却有密切关系。

3.公式中的S是受力面积,不是物体的表面积。

4.利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时,务必注意单位统一。

【跟进训练】1.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A.压力越大,则压强越大B.受力面积越大,则压强越小C.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则压强越大D.重力越大,则它产生的压强越大2.初一学生小明在水平路面上骑行共享单车,经测量,每只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cm2,该共享单车的质量为15kg,试估测小明骑行时对地面的压强为(A) A.6.5×104Pa B.1.3×105PaC.3×103Pa D.0.3Pa3.两个人并肩走过沙滩,留下一深一浅的脚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踩成深脚印的人体重较大B.踩成浅脚印的人鞋底面积较大C.踩成深脚印的人对沙滩的压强较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水平桌面上放着底面积相同,质量相等的铜、铁、铝三个长方体,它们对桌面压强的大小是(D)A.铜块最大B.铁块最大C.铝块最大D.一样大知识点二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19~12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增大压强的方法:(1)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7讲《压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以及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压强的定义,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应用。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实验器材(如沙子、海绵等)。

2. 学具: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压强现象,如用力按图钉、挤压气球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压强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习压强的计算公式。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计算不同物体的压强,以及如何根据压强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计算一些简单物体的压强,巩固所学知识。

5. 探讨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因素(如受力面积、压力大小等)对压强的影响。

7. 应用:分析生活中的压强现象,解释其原因。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3.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4. 压强的应用七、作业设计答案:根据给出的数据,按照压强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但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研究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轮胎、鞋子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应用。

2.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3.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

4. 板书设计。

5. 作业设计。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解析1. 压强的计算及应用:在讲解压强的计算时,要强调公式中各量的单位必须统一,如压力用牛顿(N),受力面积用平方米(m²),压强单位为帕斯卡(Pa)。

压强1 教学设计(浙教版七下科学)

压强1 教学设计(浙教版七下科学)

“压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②会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②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学习运用比值定义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具有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愉悦,提高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增加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形成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解决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感知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学会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压强的概念,并能用压强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三、教学过程
图1
六个人队雪地有压力吗?压力
产生了怎样的用效果?
两个小朋友体重相同,压力大。

七年级科学下册《3.7压强》(第1课时)教案浙教版.doc

七年级科学下册《3.7压强》(第1课时)教案浙教版.doc

《3.7 压强》(第 1 课时)【教学思想】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本节课,是留在沙滩上的脚印和捏笔时手指的不同感觉将学生带进了压强的学习之中,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和积极性。

在学生探究出了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按图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对生活中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意义有了深刻的感知。

这时利用课件展现八组学生倍感亲切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分类,并从中找出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途径,这些会使学生感到物理不是抽象而枯燥的,而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趣味盎然。

在课后,又引导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网络查询等多种途径,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本学所学知识分析“国道不堪重负”的原因,并结合社会实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和利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2.自由开放,自主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本节课,在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的环节中,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照单抓药”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探索发现的空间,表现在:一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器材,甚至从身边找一些代用品来完成实验;二对同一探究问题,探讨出多种实验方案,摆脱了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

探究的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解放学生的双眼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去实验,解放学生的大脑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去交流,使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充分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领略探究过程的美好与和谐,体验探究问题成功时的喜悦,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格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授之以渔,终身受用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3.7压强(第1课时)练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3.7压强(第1课时)练习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 压强的实际应用:水坝的设计、轮胎的花纹、压强计的使用等。
- 压强与生活:大气压强、液体的压强等,以及压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关键词:
- 压强、受力、受力面积、帕斯卡、增大、减小、实际应用、生活。
3. 句型和表达:
- 压强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公式P=F/A来求解压强。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压强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压强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P等于受力F除以受力面积A,即P=F/A。其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Pa);F表示受力,单位是牛顿(N);A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m²)。
3.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1Pa=1N/m²。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受力可以增大压强。反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在受力一定时,减小受力可以减小压强。
最后,我认为自己在课堂控制和时间管理方面还有待改进。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课堂控制和时间管理。例如,我可以提前制定详细的课堂计划,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同时,我也可以灵活调整课堂节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每个知识点。
过程:
讲解压强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压强的计算方法,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压强案例分析(20分钟)

3.7压强(第1课时)(导学案)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2

3.7压强(第1课时)(导学案)七年级科学下册(浙教版)2

3.7 压强(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压力和重力的区别;2.了解压强的概念及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3. 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 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学习重点】压强的理解;压强的影响因素及计算;【学习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分;探究压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强知识的应用。

【自主学习】(此模块是回顾与预习)1.压力概念:作用在两个物体接触表面的作用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作用点:。

2.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3.压强:叫做压。

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压强基本公式,适用于固体、液体、气体),单位,1Pa=1N/m2。

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①;②;③;(2)减小压强:①;②;③。

【课堂探究】一、压力的作用效果1.压力观看以上图片可知,人会陷入泥地或雪地,都是因为泥地和雪地受到了压力导致的,且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若要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为何不同,我们首先要了解压力。

分析下图中墙面、桌面、斜面的受力情况: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总结:压力: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压力的作用点:压力的方向:产生条件:(压力属于弹力,物体产生形变而产生的力)思考:压力与重力大小一定相等吗?分析以下情况压力的大小,物块重力为G。

①,;②,;③,;④,;⑤,;⑥,。

由以上活动可知,压力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压力和重力是两种不同的力。

压力的大小当物体不受其他外力自然放置在水平面上,压力重力。

压力可能与重力有关,也可能与重力无关。

人在沙滩或雪地上行走,脚对地面的压力会在沙滩或雪地上留下脚印。

这就是说,压力会使物体的表面产生凹陷的效果。

尽管在许多情况下,物体表面的凹陷很小,人眼看不出来,但它却是存在的。

对于相同的支承面,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我们通过活动来探究一下。

2.压力的作用效果【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猜想与假设】根据生活现象:人踩在滑雪板上陷入雪地不深,双脚在雪地上却陷入很深,推测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根据体重较大的人更容易陷进雪地力,推测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第一课时)》教授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第一课时)》教授课件

一、压力和重力
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方向:
竖直向下
F
F
GF
F G
G
• 压力的方向总是与重力方向相同吗?
• 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的吗?
压力和重力的比较
方向 作用点
压力
与接触面垂直并指向受 力物体
受力物体接触面
重力
竖直向下 重心
大小 联系
F=G 独立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 G=mg 体,压力数值上等于重力。
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
下列物体重均到的压
力的大小
F



F

NM

F

(1) 5 牛 (2) 13 牛 (3) 3 牛 (4) 8 牛
动手试一试:两手指受 到铅笔的压力相等吗? 笔对手的效果相同吗?
猜想: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压力会使物体的 表面产生凹陷的效果。
猜一猜: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压力大小
接触面积大小
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实验探究: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压__力_大__小_和_接__触_面__积_大小 有关.
1、压力相同时,__接__触__面__积__越小,压力的 作用效果越明显
2、接触面积相同时,压力 越大,压力的 作用效果越明显
2、大象对地面的压强多少?
3、谁对地面的压强大?
已知: F1=450牛
S1=9厘米2 =0.0009米2
G=60000牛 S2=4×600厘米2 =2400厘米2 =0.24米2
求:
p1(芭蕾舞演员), p2(大象)
解: 由题意得:

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精品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精品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7讲,主题为《压强》。

详细内容涉及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为:3.1压强的概念;3.2压强的计算;3.3压强的单位;3.4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 学会使用压强单位,了解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压强的计算及单位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测力计、尺子、砝码等。

2. 学具:练习册、笔、草稿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气球,邀请学生上台挤压气球,观察气球的变形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

2. 知识讲解:a. 介绍压强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b. 讲解压强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c. 介绍压强的单位,进行单位换算练习。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道关于压强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4.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及时讲解答案。

5.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的压强,观察其变化规律。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2. 压强的计算公式3. 压强的单位4. 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计算下列物体的压强:长方形桌面,长2m,宽1m,均匀分布的力F=100N。

b. 一块砖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砖的重量为20N,砖的底面积为0.05m²,求砖对地面的压强。

2. 答案:a. 压强P = F/S = 100N / (2m × 1m) = 50Pa。

b. 压强P = G/S = 20N / 0.05m² = 400Pa。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3.7压强(1) 学案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3.7压强(1) 学案

课题:压强(一)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能举例说明压力的特点和压力的作用效果;2.确认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可以很好地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3.能写出压强的公式、单位。

【学习重难点】重点:压力概念与重力的区别;压强概念的建立难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课前自学、课中交流】一、1.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它的方向总是。

2.压力会使物体的表面产生的效果。

3. 完成单位换算:50m= ________cm; 6000cm= ________ m;0.03m2=_______cm2; 5800cm2= _______m2 ; 125dm2=_______m24. 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决定的。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科学上把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叫做。

其定义式为:用表示压强,表示压力,表示受力面积,上述公式可表示为:压强的单位为,简称,符号为。

1帕= 。

【课中合作、课中展示】二、活动: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猜想:2、在课本P118图3-86的实验中:(a)和(b)中控制的变量是,得出的结论是(b)和(c)中控制的变量是,得出的结论是三、做一做、说一说。

1、请你按照如图所示,两手指按住一支圆珠笔(或铅)的笔尖和笔帽,向内挤压(注意不要用力过度),左右两指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吗?感觉有何不同呢?2、说一说P117图3-85,骑在泥马上的人为什么不会陷下去呢?四、压强公式运用。

1、质量为40千克的人,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00厘米2。

⑴当他站在地面时,脚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⑵走路时脚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参考书本P119例题)五、知识拓展1、“压力是由重力引起的,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2、比较3、在下图中,正确表示对支承面压力的是( )【巩固练习】1.木块重5牛,在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下保持静止,支承面MN 受到压力最大的是 ( )。

七年级科学下册 3.7《压强》课件1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3.7《压强》课件1 浙教版


用力按图钉
压 压力不变时,减少受力面积

刀刃、针、箭、斧头、锥
、图钉、啄木鸟尖嘴、耙
子制成尖齿状
K12课件
30
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少压力
空心水泥杆

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
少 大型拖拉机、坦克要装履带;

大型载重机安装了许多轮子; 鸭蹼(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
强 铁轨铺在枕木上;
房子墙基比较宽;烂泥中铺木;
压强减少。
K12课件
60
用铝合金制造飞机主 要是为了—减—轻—质—量——;
大型拖拉机使用履带 是为了减—少——对—地—面—的压强
K12课件
61
书包带比较宽; 坐沙发舒服;
滑雪板做得比较宽大
K12课件
31
【知识网络梳理】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力 能用受力分析的方法来确定物体受到的压力的大小
意义:压力产生的效果;
固 体 压强 压 强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公式: P=F/S
单位: 帕斯卡(Pa),1帕斯卡=1牛/平方米
5×10-2m2,试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解:教科书静止地放在桌面上,它对桌面的 压力等于它的重力,所以
F=2.5N
桌面的受力面积
S=0.05m2
所以压强 P=F/S=2.5N/0.05m2=50N/m2=50Pa
书对桌面的压强为50PK12a课件
17
1 审清题目意思
小 结:
2 判清压力大小 3 找准受力面积 4 统一各量单位
A
B
地面
K12课件
35
若两人体重相等,对地的压强相同吗?
K12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第一课时)》配套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第一课时)》配套课件
水的压强
第一课时
分析下图中的几个压力,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分别作 用在物体的哪个位置?方向如何?
手对洗发液的压力 压路机对路面的压力 钳子对核桃的压力
手与瓶子相互挤压而产 生的,手的压力作用在 瓶子的表面上,并与接 触面 相互垂直
滚筒与地面相 互挤压,压力作 用在地面上,并 与地面垂直
钳子与核桃之间 相互挤压,压力作 用在核桃壳上,并 与核桃面垂直
将要裂开,他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D )
A.急速向岸边跑 B.呆立不动 C.单脚站立不动 D.立即爬伏冰面,慢慢向岸边挪动
6、把砖块平放、侧放或竖放在地面上时,如图所示砖 对地面的 压力相等,砖竖放 时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砖 平放 时对地面的压强最小。
相同压力比较受力面积
压强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 =
压力
F p=
受力面积
S
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帕=1牛/米 2
你知道1帕的含义吗?
体验1帕的大小
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帕
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坦克履带对地面的压强 约为40000帕
砖块平放时对地面 的压强约为1000帕
= = 490000牛 5米2
98000帕
这辆坦克对地面的压强是98000帕
练 一只大象的质量为6吨,每只脚掌面积为 习1:600厘米2,这头大象四脚着地时对地面
的压强是多少帕?(取g=10牛/千克)
解:6吨=6000千克 F=G=mg=6000 千克10牛/千克=60000牛
S=600 厘米2×4=2400厘米2=0.24米2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假设: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有关? 1、压力的大小;

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下37《压强》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37讲《压强》。

详细内容包括:1. 压强的定义及其公式;2. 压强与压力的关系;3. 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4. 压强单位及换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2. 掌握压强与压力的关系,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3. 能够运用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与压力的关系。

难点:压强概念的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压力计、演示用气球、尺子等;2. 学具:练习本、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气球和尺子,让学生体验在不同面积下压力的作用效果,引出压强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讲解压强的定义及公式;(2)通过实例讲解压强与压力的关系;(3)讲解压强单位及换算。

3. 随堂练习(1)计算不同情况下压强的值;(2)解释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问题。

4. 知识巩固(1)学生互问互答,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2)教师提问,检验学生对压强公式的掌握。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公式;2. 压强与压力的关系;3. 压强单位及换算;4. 生活中的压强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生活中两个与压强相关的现象;(2)计算题:根据给定的压力和接触面积,计算压强。

2. 答案(1)现象解释:如站在沙滩上和草地上,脚底受到的压力相同,但沙滩上的压强更大;(2)计算题答案:根据公式计算得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压强公式的掌握情况;2. 拓展延伸:研究压强与摩擦力的关系,探讨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压强的定义、公式及其与压力的关系;3. 教具与学具准备;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实践情景引入1. 准备两个相同压力的气球,一个接触面积大,一个接触面积小;2. 让学生分别用手指按压两个气球,观察气球形变程度及感受压力作用效果;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相同压力下,气球接触面积越小,形变程度越大?二、例题讲解1. 压强的定义、公式(1)详细讲解压强的概念,强调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2)给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 压力÷ 接触面积;(3)解释公式中各量的含义,强调单位的一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压强》(第1课时)【教学思想】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本节课,是留在沙滩上的脚印和捏笔时手指的不同感觉将学生带进了压强的学习之中,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和积极性。

在学生探究出了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尝试按图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对生活中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意义有了深刻的感知。

这时利用课件展现八组学生倍感亲切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分类,并从中找出增大压强或减小压强的途径,这些会使学生感到物理不是抽象而枯燥的,而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趣味盎然。

在课后,又引导学生通过采访、调查、网络查询等多种途径,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本学所学知识分析“国道不堪重负”的原因,并结合社会实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和利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2.自由开放,自主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本节课,在设计实验验证猜想的环节中,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照单抓药”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探索发现的空间,表现在:一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器材,甚至从身边找一些代用品来完成实验;二对同一探究问题,探讨出多种实验方案,摆脱了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

探究的过程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又是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解放学生的双眼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去实验,解放学生的大脑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去交流,使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充分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领略探究过程的美好与和谐,体验探究问题成功时的喜悦,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格局,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授之以渔,终身受用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在本节课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这一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弄清了原来未知的知识──压力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这与科学家的创新发明在本质上并没什么两样。

在引导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同时,还对学生渗透求知方法的教育,正是控制变量、比值定义、类比、对比、分类、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丢掉“拐杖”,主动地参与到知识获取过程中去,这些方法将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教材分析】压强是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

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它是在学习了力及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摩擦力和牛顿第一定律及二力平衡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初中科学教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

在本节教学内容中,“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此因素有关”,是学生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主要载体,“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

此外,压力、压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节教材从生活场景走进物理学习,又从物理学习走进社会应用,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社会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

(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

(2)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学习运用比值定义法和类比法。

(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利用日常用品探索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2)通过生活、物理、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活动的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压强大小决定因素及其概念的理解。

2.难点: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正确理解及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学法】教法:启发谈话与讨论相结合。

学法: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类比法、对比法、分类法、归纳法。

【教具学具】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学生用:圆珠笔、压力小桌、砝码、钩码、木板、木条、面粉、细砂、海绵、橡皮泥、铁钉、杯子、砖头、纸盒、图钉、木块及周边其它物品。

【教学过程】1.解决初步问题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及知识储备,初步解决上述问题。

2.明确探究课题:教师引导:既然上述现象都是由于压力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不同引起的,那么现在,你最想了解的问题是什么?3.猜想假设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或生活经验进行猜想。

4.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回顾“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确定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5.进行实验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从课桌上已备的器材或身边的一些物品中自主选择器材,来验证猜想。

6.分析论证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7.交流评估鼓励各小组展示各自的实验方案,并对自己及他人的实验提出评估意见。

经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沙滩上留下脚印是因为沙滩受到人的压力,手感到疼是因为手受到了笔的压力,而脚印的深浅不同,手的疼痛感觉不同,都是由于压力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不同。

提出探究课题: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大胆猜想并交流经讨论,明确实验方案:让受力面积一定,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让压力一定,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相互切磋,合理分工,共同实验,研究发现。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这里不需对压力下定义。

层层引导、步步深入,学生从自己的求知愿望出发提出了探究课题,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授之以渔”,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8.教师小结表扬各小组的创新设计,提出改进意见或期望,并板书实验结论。

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各小组边演示边讲解,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倾听、感悟。

乐趣。

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温故、知新建立概念1.围绕实验结论,引导学生思考:当物体表面受到的压力和受力面积均不同,将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2.引出压强的概念:3.利用课件将速度的概小组讨论,寻找方法: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由浅入深,使学生逐步建立压强的概念。

念与压强概念进行对比,运用类比的方法找出压强的公式和单位。

4.简介帕斯卡在力学方面的突出贡献。

5.例题应用课件出示课本例题,巡回指导,及时反馈理解基础上记忆。

思考并回答。

倾听并感悟。

学生独立解答。

渗透类比及比值定义的学习方法。

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加深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学以致用指导生活1.引导学生将桌上的图钉按入木块,体验后,提出问题:你希望钉尖对木块的压强大些还是小些?希望钉帽对手的压强大些还是小些?2.课件展示8组生活图片,引导学生分析:(1)哪些生活场景需增大压强?人们通常用哪些方法增加压强?(2)哪些生活场景需减小压强?人们通常用哪些方法减小压强?3.小游戏:全体立正,如何迅速增大你对地面的认真体验并交流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分类和归纳。

使学生对生活中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意义有了深刻的感知充分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压强?有的迅速改为单腿站立,有的脚尖踮地,有的迅速抱起桌上的书、书包等物品……既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又很好的调节了课堂气氛。

畅谈收获系统升华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从知识与技能的获取、过程与方法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三方面畅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一起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强化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促进情感的提升。

课后延伸思维拓展课件展示汽车超载、国道破坏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课后通过采访、调查、网络查询等多种途径,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分析道路破坏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以“国道不堪重负”(或其他)为题,写一篇科学小论文。

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板书设计】3.7.1 压强一、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受力面积一定,压力越大三、增大压强:F大或S小减小压强:F小或S大二、压强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1Pa=1N/m2压强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4.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二、能力目标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2.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3.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4.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三、德育目标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3.了解压强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广泛性,认识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4.感悟科学是人类创造发明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理解.教学难点:压力与重力面积的正确理解.教学方法:探究法:通过学生自己独立的探究活动.观察现象.收集数据.分析比较获得对压强概念深入的理解.比较归纳法:通过对具体现象、事例的对比、比较,提出问题,并通过研究归纳出一般的结论.教具准备:压力小桌、泡沫塑料、砝码、橡皮泥、木条、弹簧秤、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机资料等.课时安排:3课时2.观察教材中P66两幅精美的图片:小小的蝉可以把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体态庞大的骆驼却可以凭借宽大的脚掌成为沙漠之舟.3.同学们自己分别用笔尖和笔帽扎手,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从同学们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这些现象中,大家会想到什么问题吗?二、进行新课[师]请同学们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或想法.[生]人走过沙滩为什么会留下脚印?[生]人在雪地上,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一个人陷了下去,而另一个没陷下去? [生]笔尖和笔帽扎手时的感觉为什么会不一样?[生]蝉为什么可以将尖尖的口器插入坚硬的树皮中?[生]人走过沙滩能留下脚印和软软的沙滩有关系,因为在水泥地上走过就看不到脚印.[生]用笔尖扎手会感到很疼,蝉的口器能插入很硬的树皮中,是因为笔尖和蝉的口器都很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