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入发展时期教育技术理论演变的研究李晶内蒙古师范大学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教育技术进入了“深入发展时期”。
美国AECT1994定义的引入,对我国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国学者在借鉴、吸收94定义的基础上开始了教育技术本土化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应用理论体系也不完善。
表现在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成果比较分散,成体系的研究比较少;对国外理论阐释比较多,结合我国国情、能够指导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比较少,这些都不利于我国教育技术作为一门学科的成熟和发展。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近十年来已发表的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教育技术发展的轨迹进行了回顾,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技术理论视角已从媒体论过渡到系统论和整体论,理论研究也由全盘接受过渡到了借鉴和创新阶段。
本研究在总结我国近十年理论研究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廓清了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的思考轨迹,即从定义出发,经过了实践检验和深思熟虑之后,开始思索本学科的本质、本体,进而规范学科理论体系的思考过程。
同时指出现在教育技术理论研究领域还存在研究力量分散、缺少系统的研究...中国电化教育早期历史的研究杨登峰华中师范大学
电化教育历史研究是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它的实质和特点,也有助于我们借鉴历史经验,把握电化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电化教育从20世纪初诞生,随着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运动发展而发展,服务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国内已有一些关于早期电化教育历史的研究,但多是史料阐述,没有很好地把史料融入社会文化和教育思想大背景,没有很好地做到史论结合。
对早期电化教育诞生和发展的历史研究不足,必然会影响我们对中国电化教育或教育技术的完整认识,影响此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在前人电化教育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中国电影发展史以及教育技术著作和文献中,搜寻关于早期电化教育发展的线索,寻找20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和教学改进运动与电化教育之间的联系,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试图将电化教育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思想大背景结合在一起,形成早期电化教育发展较为完整的轮廓。
一方面对早期电化教育历史作纵向的描述,另方面对其中典型的电化教育组织和机构进行深入挖掘,点面俱全地探悉中国电化教育的早期历史。
史论结合,
历史为现实服务,在对历史探悉的基础上探讨历史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也是本...
xx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年表
(一)(二)阿伦娜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2006为配合中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根据历史资料编撰了本年表。
年表是按照李龙先生提出的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期)、奠基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
加强史学研究,促进学科发展
(一)(二)——“教育技术史”学科初探李龙内蒙古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06
历史研究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事实判断,第二层次是认识判断,第三层次是价值判断。
本文从历史的回顾、历史的启示、历史的价值三个方面列举了我国电化教育近90年的发展历史,对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电化教育的历史价值,进而论述了建立教育技术史学科的意义和设想。
如果从20世纪20年代初,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平民教育中使用幻灯机进行千字课教学试验算起,我国开展电化教育已经近90年了。
在这期间,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化教育也历经沧桑,最终不仅生存下来,而且还得到了发展、壮大。
国外教育技术的引入,促进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事业创新扩散研究沙景荣;马志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2008
大“怪状”,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的世纪提升陈琳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2007
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地位在新世纪得到了巨大提升,主要表现在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学科占有份额大幅上升,取得多项国家研究项目,获得几十项国家级奖,研
究生教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许多研究成果产生了巨大影响,教育技术学刊物在CSSCI源期刊中的数量逐年上升。
本文对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在新世纪产生的新变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
如何看待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现状,怎样评判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地位,近几年存在着两种相左的观点,一是认为教育技术学学科地位在不断上升,另一是认为教育技术学虽然取得了许多成绩,但学科地位几乎是停滞不前。
对学科地位的清醒认识,有利于学科的发展。
探讨教育技术学学科地
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李子运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2007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逻辑起点、学科体系、研究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回顾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应着重探讨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独立性,理论发展与实践应用的关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以及教育技术学学派形成等问题,以推动教育技术学发展为自洽、自为、成熟的学科,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依托。
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
期间,我国学者对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逻辑起点、学科体系、研究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完善教育技术学学科的自我构建,并指导教育技术实践的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必须完成的两大任务。
本文意欲在已有研
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困境及应对策略胡凡刚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2004
近年来,社会及学校师生对教育技术的期望愈来高,而教育技术学自身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这种差使得教育技术学界在学科研究和发展中通过大量收教育学、技术学和艺术学的理论、技术及研究成,开始不断地反思和检讨教育技术学学科自身的发问题。
在学科的建设上,以一种批判的态度来
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发展道路南国农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2005我国举办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专业是成功的。
我国的电教专业是多层次、多方向、多性质的。
我国举办电化教育专业也是出色的,不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而且使电教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在海外获得了较好的声誉。
学科建设和办专业借鉴是需要的,但还要超越。
要“有借鉴、有改造、有创新,最终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教育模式。
”要摆脱依附,走自己的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教育思想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这就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我们应走之路。
一、美好的回忆我国在高等学校举办教育技术专业,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
教育技术专业,在1993年以前,一般叫电化教育专业;1993年以后,一般叫教育技术学专业。
1936年,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创办电影广播教育专修科,学制两年,这是我国第一个电化教育专业。
1938年,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
关于教育技术的本质及其学科的发展——访我国教育技术著名专家何克抗教授曾兰芳开放教育研究特约记者;2003
记者:
近一两年,我国一些专业媒体重提教育技术的本质、定义,评论再评论、商榷再商榷的文章多多,应该说这是一种学术繁荣的好现象。
但教育技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其定义又该怎样下?我们是否可以把教育技术和教学技术等同来看?撇开您的职务身份,您能否为关注这一问题的读者谈谈您
美国AECT94教育技术定义给中国电化教育带来了什么张小红西北师范大学2004“教育技术”的传入,在中国电化教育界引起了一场“地震”,对生存了半个多世纪的电化教育的名称、定义、学科、产业以至事业都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全国上下一片叫好声,教育技术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之时,对教育技术的是非功过冷静地进行梳理思辨,正本清源,就显得尤为必要。
AECT定义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吴维云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2008通过对AECT5个定义及其优缺点的分析,指出了AECT定义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些影响,分析了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引言教育技术学自诞生以来,其定义就不断地被更新拓展。
1963~2005
年,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进行了多次定义。
AECT是美国教育技术领域最为著名的协会,其提出的对教育技术的定义,特别是AECT94定义,深深影响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笔者就AECT1963,1972,1977,19
电化教育的定义与发展——对中国电化教育的反思(之三)郭琴;麦加里大学国际传播系;澳大利亚; 2007
电化教育的定义是一个伴随着信息技术、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
电化教育的定义反映了人们对电化教育本质的认识,因此对电化教育学科发展具有定向的作用。
本文讨论电化教育定义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电化教育定义的要素,从而对电化教育的发展提出一些设想。
电化教育的定义伴随着信息技术、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的发展而发展。
上个世纪30年代,延伸人类视觉和听觉的电影和播音技术代表了当时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视听信息技术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直观教学理论和刺激/反应传播理论主导着那个时期的电化教育实践。
因此,我国
创新推广与电化教育——对中国电化教育的反思(之二)郭琴华南师范大学2006电化教育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晶,是中国教育界经历了对西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认识阶段而创造出来的教育创新。
电化教育不仅仅涉及教育手段的更新,它涵括教育领域中物质、制度与观念的更新。
电化教育是现代信息传播技术与现代传播理论和教育理论相结合的创新。
电化教育的现代性本质决定了电化教育是一个有生命的、动态的、发展的创新。
纵观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史,从20世纪初的电影播音教育,到今天的信息化教育,虽然电化教育的具体内容、目标、重点和口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电化教育的本质没有改变。
电化教育是一颗西方泊来的种子在中国的土壤上培植出来的大树。
它还会在这片土地上不断成长,开花和结果。
我国电教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分析郭琴;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1996
我国电化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朔到20年代末兴起的影音教育运动。
半个世纪以来,电化教育虽几经起伏,但其发展的总趋势是一浪高过一浪。
电化教育方式方面,从20年代末主要在公共场所放映电影及广播教育节目,发展到今日包括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学校、卫星电视教育以及课堂多媒体组合教学等多层次、多类型的教学、教育方式。
电化教育的媒体也从20年代主要包括播音、无
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汪基德西北师范大学2007
我国的教育技术事业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与困惑,迫切需要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研究。
目前国内虽然已有关于此问题的探讨,但却出现了过于依附西方,对本国经验总结不够等偏向。
本研究的目的是:
通过考察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在系统梳理和反思我国教育技术理论研究问题,全面总结我国教育技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框架,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是:
在考察中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梳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主题并对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框架。
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梳理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主题;第二部分,分章对教育技术学的若干主题进行分析、反思;第三部分,构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框架。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文献法、历史法和归纳法,辅助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文献检索主要借助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库、CNKI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库和电子“超星”图书,以传统的纸质文献为补充。
数据处理采用了国际通用的SPSS软件。
由于作为概念,“电化教育”与“教育技术”有着不同的内涵,而作为学科,“教育技术学”是由“电化教育学”改...我国电化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孙宽宁;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07
我国电化教育研究经过起步和初步发展、恢复、全面复兴和深入发展几个阶段,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存在研究混乱、缺乏基本范式指导、缺少对客观现实的关注等问题。
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加强现实研究,建立基本范式,追求实践价值,强化理性反思。
20世纪是我国电化教育产生并迅速发展的一个世纪。
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经历了风雨曲折,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许多经验。
今天,电化教育研究领域中百家争鸣的现象,既体现了电化教育研究的不断丰富、深入、科学化,同时也反映出电化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一些
早期电化教育中国特色探源朱敬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8
中国早期电化教育经历了艰难的探索过程,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而珍贵的资源,但是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断层",许多重要的历史资源丢失了,甚至被遗忘和埋没了。
对中国早期电化教育历史资源的深入挖掘和研究,尤其是对电化教育中
国之路的总结、反思和继承,不仅是我国教育技术学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而且对新世纪探索教育技术实践和理论的中国之路来说,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智能教学系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陈仕品;张剑平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07
智能教学系统涉及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和教育科学,智能教学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在阐述智能教学系统概念与基本架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智能教学系统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趋势。
一、引言智能教学系统(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ITS)是教育技术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没有人类导师指导的情况下帮助学习者获取知识和技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等都十分重视智能教学系
2005AECT教育技术定义:
讨论与批判xxxx上海师范大学2005
文章介绍我国关于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tionsandTechnology,简称AECT)2005年教育技术定义的研究、形成和讨论情况,提出了结合中国实际学习和研究AECT2004年教育技术定义的建议。
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以下简称“AECT”)发布的AECT’94定义在我国已经讨论了近十年。
它不仅作为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基础定义被许多教育技术类教科书广泛引用,而且还是教师讲授教育技术课程的基本出发点,直接影响着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思路。
2004年8月,美国AECT定义与术语委
对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的批判分析与思考孟红娟;郑旭东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未来教育研究中心2005
领域的界定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工作。
与历史上的几个定义一样,AECT2005新定义也是一个对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领域作出的界定。
笔者期望,通过对新定义的批判分析与思考,能够使得这个定义发挥其应有功能,与教育技术一道不断走向成熟。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布了著名的AECT1994定义。
十年以来,教育技术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为了更好地概括这一领域,AECT又在酝酿新的定义。
2004年6月,AECT定义与术语委员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定义,并于当年10月获得通过。
新定义在互联网上一面世,迅
AECT2005定义演进的分析与思考李娜;乔贵春华中师范大学2006
本文从AECT2005定义产生的背景出发,阐释了AECT2005定义的主要内容,分层分析了05定义和94定义的区别,在肯定05定义对推进教育技术领域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其中尚值得商榷之处,以理性对待05定义的实践及前景。
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 CT)发布了著名的A EC T1994定义,这个定义对国际教育技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样也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发展的重要理论来源。
该定义发布十余年来教育技术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定义已经不能涵盖所有的内容。
因此,
2004年8月xxA E C
AECT’94定义对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以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的内容分析罗永祥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本文以近10年来涉及AECT’94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应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了AECT’94定义对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
文章最后还对内容分析法的工具提出了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