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行为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积极参加美国和国际的管理运动。
第六章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在经济关系中,逻辑的、经济的因素所起的作用
远不如感情的、非逻辑的态度和情绪所起的作用为大。 ——厄威克:《管理备要》
第六章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梅奥与霍桑实验 二、行为科学的建立
三、个体行为的研究 四、群体行为的研究 五、领导行为的研究
管理思想不同的一些新观点。 (1)职工是社会人 :霍桑实验则证明人是一个社会人,影响人的劳动 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利益之外,还有社会的心理的因素。 (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霍桑实验表明,工人在企业内部共同劳 动 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一些工作以外的联系,这种联系会逐渐发展成为 一种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依 据企业成员的职位、责任、权力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明确划分而形成的组织 体系。 (3)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程度:梅奥等人根据霍桑实 验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而工人的士气则取决于
第六章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梅奥与霍桑实验
梅 奥 简 介
梅奥(1880~1949),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管理学家,是早 期的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 他出生在澳大利亚,获得阿得雷德大学逻辑和哲学硕士, 是澳大利亚心理疗法的创始人。1926年任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 究院工业研究室的副教授,在此期间主持了著名的霍桑实验。 著作有《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和《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等。梅奥是在管理思想发展史中有着特殊地位的一位管理学家。
述
经济人、社会人、
背景
人性 假设
复杂人、全面发 展的人 梅奥、赫茨
很多心理学家 创造性地提出 了有关观点
综述
综述
基本 特征
代表 人物
伯格、马斯 洛、勒温、 麦格雷戈、 沙因等
强调人的行 为在管理中
评价
的重要作用
行为科学理论演进图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古典管理理论的建立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古 典管理理论并不能实践中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尤其是对于人 的研究,古典管理理论涉及的很少。 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收到了更多的质疑,而要真
西方管理思想史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重点
1.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
难点
1.行为科学理论产生的历 史背景; 2.梅奥的理论; 3.各种行为科学的区别与 联系
历史背景;
2.梅奥与霍桑实验; 3.行为科学的贡献
综
经济危机的频发, 人们对古典管理理 论的反思
第六章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霍 桑 实 验
霍桑工厂是一家制造电话机的专用工厂,它设备完善,福利优 越,具有齐备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生产效率也 很不理想。 有人认为是因为照明问题。为此,1924年美国科学院组织了一 个包括各方面专家在内的研究小组,对该厂的工作条件
和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多种试验,其中
实验者为了系统地观察在群体中的工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车间中挑 选了不同工种的人,说明是计件工资制。结工种果出乎意料,定额为7312 个焊点, 工人只干6000-6600。工人们自动限制产量的理由是:如果他们 过分努力地工作,就可能造成其它同伴的失业,或者公司会制定出更高的 生产定额来。 。
实验结果:
第二章
古典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1)重视管理中的人的因素,通过提高积极性提高效率。
①对他本人和他的家属福利和地位的关心。②对工作本身的爱
好。③对组织中一个或多个成员及其良好评价的关心。④对组 织主要目标的尊重和关心。
(2)主张自下而上的组织设计的方式。
(3)创办交换管理信息的组织。(非竞争性的研究机构)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最适合所做工作的人 确定工作人的心理条件
对人施加科学的影响
第二章
古典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首先,通过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管 理方法,进而成为管理科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工业心理学成为
人们都能接受和欢迎的观点;
其次,在科学管理中涵盖了工业心理学,并且它们是相辅相 存的,否则就达不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第三,通过工业心理学来了解和理解人的因素,以致于克服 企业中所形成的各种劳资纠纷,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梅奥提出,现代大工业的管理必须解决3个问题或3项基 本任务:①将科学和技术应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②系统化 地建立生产经营活动的秩序;③组织工作,其实质是在工作 集体中实现持久的合作与协调。
2、梅奥的”社会人”假说
梅奥指出,经理人员应该将他的下属视为社会群体中的社会人,而 不应该看成是群氓的个人。 梅奥认为:①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不是人们在无组织的 人群中互相竞争;②所有的个人主要是为保护自己在集团中的地位而不 是为自我的利益而行动;③从霍桑实验的结果可以发现,人的思想和行 动更多的是由感情而不是由逻辑来引导的。
“群氓”是李嘉图提出的人性假设: 1) 社会由一群一群的无组织的个人所组成; 2) 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了个人的生存和利益而行动; 3) 每个人为了达到目的,尽可能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运动。 从这一假设出发,必然会得出对这些群氓只能用绝对集权来统治和 管理的管理学理论。
3、人际关系学说的建立
梅奥和蒙特斯伯格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与当时流行的泰勒科学
三、个体行为的研究
◆ 马斯洛: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 克莱顿· 奥尔德弗:生存及发展理论
◆ 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 弗鲁姆:期望理论
◆ 波特· 劳勒:综合激励模型
◆ 麦克利兰:成就需要理论 ◆ 麦克雷戈:X理论-Y理论 ◆ 埃德加· 沙因:复杂人假说
(一)马斯洛: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第一级:生理上的需要。包括维持生活和繁衍后代所必须的各种 物质上的需要,如衣食住行、性欲等。这些是人类最基本的,因而也 是推动力最强大的需要。在这一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前,下面提到的 各级更高的需要就不会发挥作用。 第二级:安全上的需要。这是有关免除危险和威胁的各种需要, 如防止工伤事故和有伤害的威胁、资方的无理解雇、生病或养老、储 蓄和各种形式的保险,都是这一级所要考虑的。 第三级: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包括和家属、朋友、同事、上司
实验结果: 经过深入了解发现,产量上升源于职工积极性的提高,这是由于职 工与研究者之间有一种的融洽的人际关系所致。这说明,调动职工的积极 性,人际关系比福利措施更重要。
第六章 大规模访谈——访谈实验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为改进管理方式 ,梅奥等人制定了一个征询职工意见的访谈计划, 在1928年9月到1930年5月不到两年的时间内,研究人员与工厂中的两万 名左右的职工进行了访谈。
能不断地自我创造和发展。一个自我实现的人有以下特点:自
动;思想集中于问题;超然;自治;不死板;同别人打成一片; 具有非恶意的幽默感;有创造性;现实主义;无偏见;不盲从; 同少数人关系亲密等。
反思的结果是,在经济学方面,凯恩斯主义兴起为资本主义持续发展 开出了药方;在管理学方面,梅奥开辟了人群关系和行为研究的新方 向。行为科学就是在大萧条中,经过霍桑实验后兴盛起来的。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二、管理思想发展的新方向
科学管理是研究人机械地适应 机器的效率问题,而工业心理学
家则是研究人的效率问题,很多
等保持良好的关系,给予别人并从别人那里得到友爱和帮助,自己有
所归属,即成为某个集体公认的成员等。这类需要比上两类需要更精 致,更难捉摸,但对大多数人来讲是很强烈的一类需要,如果得不到
满足,就会导致精神不健康。
第四级:地位或受人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心、自信心、能 力、知识、成就和名誉地位的需要,能够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 重等。这类需要很少能得到满足,因为它是无止境的。 第五级: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一级的需要,指一个人 需要做他最适宜做的工作,发挥他最大的潜力,实现理想,并
科学是指应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级 其他相关科学,来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行 为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二)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思想的提出和广泛应用,西方大工业时代获 得了辉煌的成就,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的美国经济模式得以实现。
20 世纪 20 年代末期,美
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年产量已 达百万辆,普通汽车的零售
价只有几百美元,并且已经
畅销世界各地。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二)行为科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资产阶级的学者们开始寻求答案:一方面对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进行思 考。一方面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在管理工人
方面的效能进行思考。
他们感受到各种需要的满足程度。
4、行为科学的建立
梅奥等人的开创性研究之后,西方从事人际关系—行为
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大量涌现。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
召开的组织中人类行为的理论研讨会上,“行为科学”正式 定名。50年代以后,行为科学才真正发展起来,成为研究人 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行为科学,是利用许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的 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 达到充分发挥、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实验结果: 工人由于关心自己个人问题而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对管理
人员,特别是要对基层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成为能够倾听并理解工
人的访谈者,能够重视人的因素,与工人相处时更为热情、更为关心他们, 这样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改善和职工士气的提高。
第六章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继电器绕线组的工作室实验——群体实验
正发展出符合人性的管理理论,许多心理学家加入和管理研
究的行列。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一、行为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
二、管理历史背景和准备
一、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行为科学的提出
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研究人的行为以
及动物行为,是一个学科群;狭义的行为
的管理学思想家为管理思想的新 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
第五章
行为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二、管理思想发展的新方向
雨果· 缪斯特伯格(1863-1916),是心理学家和工业心理 学家。1887年获得海德堡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1913年写成
《心理学和工业效率》艺术,书中强烈要求加强管理的科学
性,呼吁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心理学成果于工业效率上。目的 就是要找出最合适的工作,以及如何保证获得最佳的效果。
第二章
古典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和准备
二、管理思想发展的新方向
亨利·丹尼森(1877-1952),美国的企业家和管理学家, 出身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在哈佛大学获得文科学士学位。1899 年进入丹尼森制造公司。在长期担任各类高层管理者的经历中 ,他总结多年管理经验,其中《组织工程学》一书被美国管理 学会和机械学会认为是对管理科学和管理技巧做出重大贡献的 人。
一个主要的实验就是照明实验,拉开了著名的霍桑实验。序幕。
第六章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照明实验
◆福利实验
◆访谈实验 ◆群体实验
第六章 车间照明实验——照明实验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1)实验目的:为了弄清照明强度对生产效率所产生的影响。 2)实验设计:实验组 VS 对照组,实验组不断增加照明强度,而参照组的
工人中存在非正式组织,这种自然形成的非正式组织(群体)职能在于, 对内控制其成员的行为,对外保护其成员,使之不受来自管理阶层的干预 。
(二)行为科学的建立
1、霍桑实验的新发现
梅奥认为1929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集中暴露了资本主
义的致命弱点。他在给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开出的一剂药方
中提出了他的重要观点。
照明度始终保持不变。
实验结果:
工作场所的灯光照明只是影响生产的一种因素,而且是一种不太重 要的因素。
由于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一时难以控制,而且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
变化都可以影响实验的结果,所以照明对产量的影响是无法测定出来的。
第六章 继电器装备试验——福利实验
行为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梅奥选出6名女工,在单独的房间中从事装配继电器的工作。 在实 验过程中,不断地增加福利措施,例如缩短工作日,延长休息时间,免 费供应茶点等。研究者原来设想这些福利措施能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 结果却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