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合集下载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不过那时的管理还没有被系统化为一门
科学。
Yanan University
●罗伯特· 欧文
◎ “纽兰纳克”、“新协和村”试验
◎他关心工人的工作和福利条件,注重对
工人的行为教育
◎他的实践与思想对管理学的形成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
◎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Yanan University
第二节 科学管理理论
●对工人的看法是不全面的。
●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因素及效率的提高,不重视人群
社会的因素。
●“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
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分工过细往往会引起工人们对工作的厌倦之感,进而 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必然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Yanan University
第二阶段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到1930年
之间。以泰勒与法约尔等人的思想为代表。 第三阶段为中期的管理理论,产生于1930年到1945年 之间。以梅奥与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等人的思想 为代表。
Yanan University
第四阶段为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于1945年到20世纪70
4.其他效率主义者对科学管理做出的贡献
●吉尔布雷斯(Frank Gilbeth,1868—1924)在动 作研究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 用照相的方法研究了砌砖工人的动作
◎ 将原来砌一块砖的18个动作,减少到5个动作 ◎ 生产效率提高了2.7倍。
Yanan University
●甘特(Henry L. Gantt,1861—1919)发明了运用 线条图制定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计划执行的管理方法,即 著名的“甘特图”。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开始有组织管理活动的时期。

以下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些重要阶段:1. 古代管理思想:在古代文明时期,例如古埃及和古希腊,已经存在着一些管理思想。

例如,古埃及的建造金字塔涉及组织和协调大量劳动力的活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政治学》中也提到了一些管理和领导的思想。

2. 科学管理运动:在20世纪初期,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福特等人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他们关注组织中的效率和生产力,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方法和原则,例如任务分工、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将员工视为可替代的资源等。

3. 行为科学方法:20世纪上半叶,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发展对管理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行为科学方法强调员工的行为和动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此时出现了人际关系学派,关注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并倡导员工参与决策的重要性。

4. 管理系统论:20世纪中叶,管理系统论的理念得到了广泛关注。

这种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各部分相互关联,任何变化都会对整体产生影响。

管理者的角色是维持系统平衡,并注意处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5. 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学科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出现了更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例如,现代管理理论关注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对绩效的影响,以及领导风格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从早期着重于工作效率的科学管理,到后来注重员工行为和动机的行为科学方法,再到当前强调组织系统和领导风格的现代管理理论,这些理论的发展对于提高组织绩效、优化管理实践至关重要。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起点,由弗雷德里克·泰勒等人提出。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

泰勒通过研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时间,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并强调了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2.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是管理学的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埃尔顿·梅奥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组织行为是受到个体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和动机,提出了人性化管理的概念。

3. 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彼得·德鲁克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应该关注组织的整体效益和员工的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了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创新思维。

4. 系统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系统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第四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卡尔·韦尔斯提出。

他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门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系统管理理论强调了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

5. 战略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战略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第五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迈克尔·波特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组织应该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来确定战略目标,并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来实现目标。

战略管理理论强调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和竞争优势的建立。

6. 知识管理理论(20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第六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彼得·圣吉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知识是组织的重要资产,应该通过有效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知识管理理论强调了组织学习和知识创造的重要性。

二、发展趋势1. 变革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组织需要具备变革管理的能力。

变革管理强调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通过合理的变革策略和有效的变革实施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企业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企业。

以下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1. 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1920年代)在这个阶段,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福特等人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他们通过研究工作流程和工人动作,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包括分工、标准化、时间和运动研究等。

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2. 行为科学管理阶段(1930年代-1950年代)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关注组织中的人的行为和动机。

埃尔顿·梅奥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发现工人的行为受到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了人的因素在组织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激励、领导和人际关系等概念。

3. 管理科学阶段(1950年代-1960年代)在这个阶段,管理学家开始应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

线性规划、决策树和摹拟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运营和决策管理中。

管理科学阶段强调了科学分析和决策的重要性,为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工具和方法。

4.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1970年代至今)在这个阶段,管理学家开始关注组织的整体性和环境的变化。

系统论、控制论和学习组织等概念被提出,强调了组织的开放性和适应性。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了组织的灵便性和创新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二、发展趋势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全球化管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管理环境。

全球化管理强调了跨国合作、文化融合和全球资源的有效利用。

企业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协调能力,构建全球化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2. 创新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创新管理强调了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文化的哺育。

企业需要鼓励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建立灵便的组织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起点,由弗雷德里克·泰勒等人提出。

他们通过科学方法来研究工作过程,提高劳动生产力,并强调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合作。

2.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浮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强调人的行为对组织的影响。

埃尔顿·梅奥等人进行了霍桑实验,发现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对员工工作表现有重要影响,从而提出了人性化管理的概念。

3. 系统管理理论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系统管理理论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强调各个部门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利奥纳德·韦斯特奇等人提出了开放系统和闭合系统的概念,为组织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4. 战略管理理论的浮现(20世纪70年代)战略管理理论关注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组织应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制定战略,并通过资源配置来实现组织目标。

迈克尔·波特等人提出了五力模型和价值链理论,对组织的竞争优势进行了深入研究。

5. 现代管理理论的综合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今)现代管理理论将以上各个理论进行了整合和综合,形成为了包括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等多个分支领域。

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发展趋势1. 灵便性和创新性的重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不断更新,组织需要具备灵便性和创新性,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

因此,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注重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变革管理。

2. 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组织需要具备跨文化管理的能力。

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重视跨文化沟通、文化适应和文化融合,以提高组织的国际竞争力。

3. 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关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组织需要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考虑到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要阶段:1. 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科学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起点,由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福特等人提出。

他们通过研究工作方法和流程,提出了一系列管理原则,如分工、标准化、效率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人生产力。

2. 行为科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行为科学阶段的代表人物是埃尔顿·梅奥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等。

他们关注组织中的人的行为和动机,提出了人本主义管理理论和人际关系学说,强调员工的参预和满意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3. 管理科学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管理科学阶段是以数学模型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有赫伯特·西蒙和彼得·德鲁克等。

他们引入了决策理论、系统论和运筹学等方法,以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效率。

4. 现代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现代管理阶段强调组织的灵便性和适应性,代表人物有杰克·韦尔奇和迪伦·特拉克等。

他们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学习型组织和变革管理等概念,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

二、发展趋势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倡导终身学习和创新现代管理理论强调员工的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组织需要不断适应和创新,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成为管理的重要任务。

2. 强调组织的灵便性和适应性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组织应具备灵便性和适应性,能够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组织需要建立灵便的组织结构和流程,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反应速度。

3. 注重员工的参预和满意度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员工的参预和满意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至关重要。

组织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充分发挥员工的智力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运动。

以下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1. 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科学管理运动由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和亨利·福特(Henry Ford)等人引领。

他们通过研究工作方法和生产流程,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分工、标准化、时间和运动研究等。

2. 行为科学阶段(20世纪30年代-50年代)行为科学阶段强调员工行为和组织行为对管理的影响。

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等人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揭示了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为人性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3. 管理科学阶段(20世纪40年代-60年代)管理科学阶段以数学模型和决策科学为基础,通过运筹学、线性规划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解决了管理中的决策问题。

此时,管理被视为一门科学,强调定量分析和理性决策。

4. 系统理论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系统理论阶段将组织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强调组织内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包括路德维希·冯·贝特兰费(Ludwig von Bertalanffy)和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等。

5. 战略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战略管理阶段强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注重组织的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了五力模型,帮助企业分析竞争力和制定战略。

此外,质量管理、变革管理和知识管理等概念也逐渐兴起。

二、发展趋势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仍在不断演进,以下是当前的发展趋势:1. 变革管理与创新随着市场环境和技术的不断变化,组织需要灵活应对变化并实现创新。

变革管理强调组织变革的规划、实施和评估,以确保变革的成功。

创新管理则关注创新的激励、流程和组织文化等方面。

21管理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21管理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21管理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管理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在管理学界,有划分为三个阶段,也有划分为四个阶段。

本课程采用四阶段的划分方法,即将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和当代管理新思想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20年代。

经过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已达到一定的高度,科学技术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当时在美国、法国、德国及其他一些西方国家都产生了科学管理,从而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古典管理理论。

在美国表现为弗雷德里克•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亨利•法约尔创建的一般管理理论;在德国表现为马克斯•韦伯创建的行政管理理论。

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到50年代。

20世纪20~30年代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乔治•梅奥和他的同事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

由于该项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新观点、新思想。

人际关系学说是行为科学研究的前期内容,1953年,在美国福特基金会召开的各大学科学家参加的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行为科学的概念。

第三阶段----现代管理理论:第四阶段----当代管理新思想:20世纪80年代至今。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管理学界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代表了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这些理论包括: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企业再造等。

考考你学到这里,我要提问啦,你可要开动脑筋想想哟!在管理学界,管理理论发展的三阶段论是如何划分管理理论的?提示提示:管理学界,管理理论的三阶段论是这样划分的: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法
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建立知 识管理制度和文化,鼓励员工分享和创造知识, 促进知识的应用和创新。
敏捷管理理论
敏捷管理理论概述
敏捷管理理论关注企业如何快速 适应变化的环境和市场需求,提 高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敏捷管理的重要性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敏捷 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变化, 抓住市场机遇,提高企业的竞争 力和生存能力。
敏捷管理的实施方

敏捷管理的实施需要建立灵活的 组织结构,鼓励团队合作和快速 决策,采用灵活的项目管理方法 和技术,以及持续改进和优化。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激励理论
总结词
研究如何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详细描述
该理论关注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认为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和期望,可以促使他们更加努 力地工作。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两因素理论等。
领导理论
总结词
研究领导行为和领导特质,探讨如何成 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
创新管理的实施方法
创新管理的实施需要建立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意 见和建议,建立创新团队,制定创新计划,提供创新资源 等。
知识管理理论
1 2 3
知识管理理论概述
知识管理理论关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知识资 源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知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知识管理能够提高企业 的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目 录
• 传统管理理论阶段 •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 系统管理理论阶段 •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起点,主要代表人物是弗雷德里克·泰勒。

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工作分析、工作标准化、工作效率等。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2. 行为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行为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埃尔顿·梅奥。

他通过对工厂工人进行实验,发现了人的行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这一阶段的主要关注点是人的行为、动机和满意度,强调员工参预和激励。

3. 管理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管理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和彼得·德鲁克。

他们提出了决策理论、系统理论和信息理论等概念,将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决策和问题解决。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现代管理理论是综合前三个阶段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亨利·明茨伯格、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和理查德·布拉克斯。

他们提出了管理者的角色、领导风格、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等概念。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

二、发展趋势1. 强调员工参预和自主性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注重员工的参预和自主性,鼓励员工发挥创造力和主动性。

管理者应该激发员工的潜能,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团队文化。

2. 强调组织学习和创新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组织学习和创新,鼓励组织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环境。

管理者应该建立学习型组织,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新的发展。

3. 强调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强调组织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

管理者应该积极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4. 强调全球化和跨文化管理现代管理理论面临着全球化和跨文化管理的挑战,管理者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并通过研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来提高生产效率。

泰勒的观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对后来的管理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它强调人的行为对组织效果的影响。

埃尔顿·梅奥等人通过对工厂工人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发现了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对工作绩效的重要性。

这一理论的兴起使得管理者开始关注员工的需求和激励,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效率。

3.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今)20世纪50年代以后,现代管理理论开始追求整体性和系统性,注重组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管理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模型,如系统理论、灰色系统理论、混沌理论等。

这些理论的浮现使得管理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组织环境,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二、发展趋势1. 系统化管理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系统化管理。

管理者需要将组织看做一个整体系统,关注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和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组织与外部环境进行有效的互动。

系统化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灵便性,使组织能够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

2. 变革管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组织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变革和挑战。

变革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方向。

管理者需要具备变革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有效地规划和实施变革过程,使组织能够适应和引领变革,保持竞争优势。

3. 创新管理创新是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管理者需要鼓励和支持组织内部的创新,通过引入新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来提升组织的竞争力。

创新管理强调组织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注重不断改进和创新,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4. 可持续发展管理可持续发展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方向。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化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企业。

以下是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1. 科学管理阶段(1880-1920年代)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弗雷德里克·泰勒,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工作分析、工作标准化、劳动与报酬的科学化等。

泰勒的理论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化。

2. 行为管理阶段(1920-1950年代)行为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埃尔顿·梅奥,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发现了工作环境和员工行为之间的关系。

梅奥的研究促进了对员工动机、领导风格、组织文化等因素的关注,使管理者更加关注人的因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3. 管理科学阶段(1950-1970年代)管理科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为赫伯特·西蒙和彼得·德鲁克。

他们将数学、统计学等科学方法引入管理领域,提出了决策理论、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等概念和工具,使管理者能够更科学地进行决策和规划。

4. 现代管理阶段(1970年代至今)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灵便性、创新和适应性,代表人物包括杰克·韦尔奇、迪伦·鲍尔斯等。

现代管理理论关注企业的战略管理、组织变革、领导力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二、发展趋势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化和综合化现代管理理论越来越强调整体性和系统性,将组织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关注各个部门和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管理者需要具备全局观念,进行系统思量和综合决策。

2. 变革和创新现代管理理论强调企业的变革和创新能力,鼓励管理者不断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压力。

创新管理、创业精神和敏捷管理等概念逐渐受到重视。

3. 可持续发展现代管理理论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强调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1880-1920年代)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来改进工作效率。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并强调工作的标准化、时间和运动研究等方法来提高生产力。

2. 行为管理理论(1920-1940年代)行为管理理论关注员工的行为和动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埃尔顿·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研究发现,员工的关注和参预程度对工作绩效有重要影响,从而提出了人际关系和员工参预的概念。

3. 管理科学理论(1940-1960年代)管理科学理论将数学和统计方法应用于管理决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筹学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

里奇等学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军事领域取得了重要发展,推动了管理科学的发展。

4. 系统管理理论(1960-1980年代)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彼得·森格等学者提出了系统思维的概念,强调了整体观念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5. 战略管理理论(1980年代至今)战略管理理论关注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强调组织应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调整战略。

迈克尔·波特等学者提出了五力分析模型和价值链理论,匡助组织分析竞争环境和优化内部运作。

二、发展趋势1. 全球化管理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和多元化的文化差异。

全球化管理要求企业具备跨国经营和跨文化管理的能力,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2. 创新管理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新管理强调组织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过程的管理。

企业需要建立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提出新思路和创意,并通过创新管理方法来推动创新项目的实施。

3. 可持续发展管理可持续发展管理强调企业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平衡发展。

企业需要关注社会责任,积极参预公益事业,推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快速的工业化和大规模的生产需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以下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理论学派:1. 科学管理学派(1880-1920年)科学管理学派主要由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和亨利·福尔德(Henry Ford)领导。

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主张通过研究工作流程和劳动者的工作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

而福尔德在汽车制造业中应用了流水线生产方式,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和效益最大化。

2. 行为科学学派(1920-1940年)行为科学学派主要由埃尔顿·梅约(Elton Mayo)和马斯洛(Abraham Maslow)等人推动。

梅约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发现工人的行为受到社会关系、团队合作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了人性化管理的观念。

而马斯洛则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强调满足员工的尊重和成长需求。

3. 管理学综合理论(1950-1980年)在这期间,管理理论逐渐向综合化发展,将各种学派的观点进行整合。

赫尔佐克(Chris Argyris)和托姆森(Alfred Chandler)提出了管理过程的概念,将管理看作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过程。

杜鲁门(Mary Parker Follett)强调了合作和互惠的管理原则,强调员工参与和合作的重要性。

4. 管理创新理论(1980年至今)管理创新理论是在信息技术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该理论关注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如何进行创新和适应。

针对这一需求,贝里尔曼(Peter Drucker)提出了“创新和营销”的概念,强调企业应该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进行创新。

哈默尔(Gary Hamel)则提出了“未来管理”的理念,提倡组织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技术。

总结起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科学管理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管理学综合理论和管理创新理论。

管理理论的五个阶段

管理理论的五个阶段

管理理论的五个阶段管理活动源远流长,人类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从管理实践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则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回顾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了解管理先驱对管理理论和实践所作的贡献,以及管理活动的演变和历史,这对每个学习管理学的人来说都是必要的。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管理学的知识,一起来看看吧!一般来说,管理学形成之前可分成两个阶段: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有了人类集体劳动开始到18世纪)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

管理学形成后又分为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出现前)、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学派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和当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一、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阶段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8世纪,人类为了谋求生存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管理活动和管理的实践,其范围是极其广泛的,但是人们仅凭经验去管理,尚未对经验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理论。

早期的一些著名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大都散见于埃及、中国、希腊、罗马和意大利等国的史籍和许多宗教文献之中。

二、管理理论产生的萌芽阶段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管理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多地被涉及,管理学开始逐步形成。

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大卫·李嘉图(1772—1823)等。

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创始人之一,他的代表作是《国富论》。

亚当·斯密发现,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从事某种专项操作,便于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推动生产工具的改革和技术进步,可以减少工种的变换,有利于劳动时间的节约,从而提出了分工理论。

大卫·李嘉图是英国资产阶级金融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者和完成者,1817年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出版在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但正式的管理理论研究始于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以下是管理理论发
展的主要阶段:
1.科学管理理论(1880-1920年代):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科
学管理原则,通过研究工作过程和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

亨利·福特将流水线生产应用于汽车制造业,进
一步推动了科学管理的发展。

2.行为科学理论(1920-1940年代):埃尔顿·梅奥提出人际关
系学说,强调员工的满意度和群体动力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行为科学研究关注组织中人的因素,如领导风格、动机、沟通等。

3.管理科学理论(1940-1970年代):管理科学理论引入了数
学和统计学方法,以优化决策和问题解决。

线性规划、排队论和决策树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的决策制定和资源配置。

4.系统理论(1950年代至今):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

它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和相互作用的影响。

彼得·森切提出开放系统理论,将组织视为与环
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5.信息与知识管理理论(1990年代至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管理成为管理领域的新兴话题。

这些理论关注如何有效地获取、组织和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以提高组织的创新和竞争力。

在这些阶段中,管理理论的研究不断演化和丰富,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组织环境和需求。

从简单的科学管理原则到注重人际关系和组织动力的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系统理论和信息管理理论的引入,管理理论的发展以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推动了组织管理实践的发展和改进。

管理学发展史的几个阶段

管理学发展史的几个阶段

管理学发展史的几个阶段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就表现为集体的协作劳动形式,有集体协作劳动的地方就有管理活动,随之形成各种管理思想。

应该说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与人类社会一样历史久远。

作为管理理论的管理学的形成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是指20世纪初泰勒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前这一阶段;二、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是指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阶段,主要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三、管理理论丛林是指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阶段形成了各种管理理论学派,全面性、系统性和精确性等是该阶段管理理论的特点;四、战略管理阶段是指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剧烈变化,要求企业进行长远思考以便求得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考虑外部变化并制定战略是战略管理的特点;五、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受到世界瞩目,由此日本企业所推行的管理模式——全面质量管理在世界范围得到推广和学习,1987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首次颁布的ISO 9000系列标准为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提供了实施指南,2000年修改颁布的ISO 9000系列标准提出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应该遵循的八项原则;六、学习型组织理论阶段是指20世纪90 年代以后,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管理理论——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代表的管理理论出现了,并形成了许多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如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6))、业务流程再造(BPR)、标杆超越法(benchmarking)等。

从管理理论百年发展历史来看,质量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了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而全面质量管理也成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90年代以后的理论和方法,如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业务流程再造、标杆超越法等都可以看成是全面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延伸。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和进步,有关人的认识和假设也有了相应的变化,从最初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到人际关系学说的社会人假设,以及后来的“复杂人”和“自我实现人”的假设等。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起点,由弗雷德里克·泰勒等人提出。

该理论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包括工作分析、工作标准化、时间研究等。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成为该理论的代表作。

2.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关注员工的行为和动机,强调人的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埃尔顿·梅奥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人际关系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派,并强调员工的参与和满意度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3. 管理系统理论(20世纪50年代)管理系统理论强调组织是一个系统,由各个部分相互作用而成,管理者需要综合考虑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该理论由卡尔·韦尔斯等人提出,强调组织的目标、环境、技术和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4. 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至今)现代管理理论是综合各种管理理论的发展,包括战略管理、组织行为学、领导理论等。

该理论强调管理者需要具备全面的管理知识和技能,注重创新和变革,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二、发展趋势1. 全球化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面临更广泛的竞争和合作机会。

管理者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协调能力,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环境和文化差异,以适应全球化的挑战。

2. 技术创新趋势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管理者需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创新能力,例如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来进行决策和管理。

3. 灵活性和创新趋势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组织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

管理者需要具备灵活的组织结构和流程,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同时,管理者需要鼓励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力,以推动组织的发展。

4. 可持续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管理者需要关注组织的社会责任和环境影响,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

同时,管理者需要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以推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5. 多元化和包容性趋势多元化和包容性已成为现代管理的重要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1880年-1920年)在工业革命时期,管理者开始关注工作效率的提高。

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分析和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劳动效率。

泰勒的理论为管理学奠定了基础。

2. 行为管理理论(1920年-1960年)人们开始关注员工的行为和激励机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埃尔顿·梅奥等人进行了霍桑实验,发现员工的行为受到工作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这一理论强调了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3. 现代管理理论(1960年-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组织的复杂性增加,管理理论也不断演进。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系统理论、信息理论、控制理论、决策理论等。

这些理论强调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发展趋势1. 强调人性化管理现代管理越来越注重员工的需求和发展,强调人性化管理。

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情感和动机,激励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2. 强调团队合作现代管理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技能,可以提高组织的协同效应和创造力。

管理者需要搭建良好的团队合作平台,推动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3. 强调全球化管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管理者需要具备跨文化管理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灵便应对不同的管理挑战。

全球化管理还需要管理者具备跨国合作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4. 强调创新管理创新是现代管理的重要课题。

管理者需要鼓励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推动组织的创新发展。

创新管理包括创新文化的建设、创新流程的设计和创新资源的配置等方面。

5. 强调可持续发展管理现代管理越来越关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者需要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推动组织在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协调发展。

总结:现代管理理论经历了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三个阶段的发展。

管理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管理理论的形成及发展

2管理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早期管理思想实际上是管理理论的萌芽,管理理论比较系统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管理理论就其发展的历史和内容来看,大致可分为传统管理阶段、古典管理阶段、行为科学阶段以及现代管理阶段。

一、传统管理阶段这个阶段时间最长,有200多年的历史,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一阶段虽然没有产生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但是已经在不少方面出现了管理理论的萌芽。

早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罗伯特•欧文、鲍顿及瓦特。

1.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1776年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1)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经济人”思想、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等思想。

老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完成简单的操作,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劳动效率;(2)分工节省了由于工作变动所损失的时间;分工使劳动简化,使工具专门化,从而有利于创造新的工具和改进设备。

而新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又使得劳动进一步简化和减少,从而使得一个人能够完成许多人的工作。

2.查尔斯﹒巴贝奇1832年《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论述了专业分工和机器工具使用的关系,利润分配制度,固定工资加利润分享制度。

3.罗伯特﹒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人事管理之父”(1)他在工厂内推行了一种新的管理制度,其核心是废除惩罚,强调人性化管理。

(2)他致力于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他还主动把工人的工作时间从13~14小时缩短到10.5小时。

(3)他主张建立教育制度,实行教育立法。

他禁止他的工厂雇佣十岁以下的童工,并将原来雇用的童工送入学校学习。

4.鲍顿及瓦特以上各种管理思想是随着生产力的向前发展,适应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发展而产生的。

这些‘管理思想虽然不系统、不全面,没有形成专门的管理理论和学派,但对于促进生产及以后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二、古典管理阶段在西方,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开始向垄断阶段过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高 级 管 理 学
(2)理想的行政体系 韦伯研究了理想的行政体系。所谓“理 想的”是指这种组织体系并不是最合乎需要 的,而是组织的“纯粹的”形态。在这里也 就是韦伯的官僚制组织。它的主要特征可归 纳为: — 实现劳动分工,明确规定每一个成员 的权利和责任,并作为正式实施使之合法化; — 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严密组织 起来,形成指挥体系;
二、人际行为法
高 级 管 理 学
特征与贡献:以个人心理学基础,注重人际行 为、人际关系、领导艺术和激励的研究。 局限性:对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重视不够; 对人们在集体中的行为重视不够。
三、集体行为法
高 级 管 理 学
特征与贡献: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为基础, 强调人们在集体中的行为,而不单纯是个人 行为。对大型群体的研究常称为“组织行为 学” 局限性:对计划、组织和控制职能重视不够。
§1
管理的涵义
高 级 管 理 学
1、管理的主体—人
2、管理客体—可利用资源。
3、管理的任务—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4、管理对象—人、财、物、信息和时间,以及由此 构成的管理活动。
§1
管理的涵义
高 级 管 理 学
管理学特点: (1)管理学在学科基础和构成上的两重性 ——自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2)管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两重性 ——定性分析 和定量分析 (3)管理学在知识应用上的两重性——科学和艺 术 (4)管理学在精度上的两重性——精确与模糊
高 级 管 理 学
管理的14条原则:
(1)分工; (2)职权与职责; (3)纪律; (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 (6)个人报酬; (7) 个人利益服从 整体利益;
(8)集中化; (9)等级链;
(10)秩序;
(11)公正;
(12)保持人员的稳定;
(13)首创精神; (14)团结精神。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高 级 管 理 学
法约尔(Henri Fayol)——一般管理理 论的创立者(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之父 )

简介: 法国人,1860年从矿业学校毕业,从 1866年开始一直担任高级管理职务.他一生中 写了很多著作.其内容包括采矿、地质、教育 和管理等等。特别是他在管理领域的贡献,使 他受到后人的瞩目,法约尔一直从事领导工作, 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高 级 管 理 学
韦伯认为,在这三类权力中,传统权 力的效率较差,神授权力则过于带感情 色彩并且是非理性的,凭借前两种权威 建立的组织并不是科学的理想组织, 只有在第三种权威基础上建立的组织, 才在绝对纪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比其他 任何组织都要优越。他把它称之为官僚 制组织。
三、现代管理理论(二次大战后)
高 级 管 理 学
1、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
著名管理学家孔茨(H· Koontz)、韦里克 (H· Weihrich)总结为“管理理论丛林” ,主要有1214个理论学派。
2、当代管理新思潮 学习型组织;业务流程再造
§3
管理分析的模式
八、“管理科学”法 九、随机制宜法 十、管理角色法 十一、麦肯锡的7S法 十二、管理过程法 十三、流程再造法 十四、全面质量管理法
高 级 管 理 学
自Hale Waihona Puke 实现 尊重需要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 )
3.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 Herzberg):
高 级 管 理 学
代表作:《工作与激励》(1959)。 主要贡献:双因素理论。即人们对工作感到满意的因素 可以分为2大类别: 赫茨伯格把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 环境和工作关系方面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如公司 的政策、管理、监督、工资、同事关系、工作条件等。 另一类是工作内容本身方面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如 成就、上级赏识、工作责任、个人进步等。 他认为保健因素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起到调动 积极性的作用。 由不满可以达到没有不满,由于没有不满才能达到满意。 这里实际上是两个阶段,后一个阶段的因素激励因素, 才能真正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高 级 管 理 学
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是适应传统 封建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需要 而提出的,它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影 响十分深远。 他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组织管理之 父”,作为与泰勒、法约尔齐名的管 理学开创者而载入史册。
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 ) 1.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
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 )
2.亚布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
高 级 管 理 学
主要贡献:需要层次论,即人是有各种层次 的需要的动物,而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 能影响人们的行为。人的5个需要层次为: (1)生理需要; (2)安全需要; (3)社交需要; (4)尊重需要; (5)自我实现需要。
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 ) 1.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
高 级 管 理 学
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是指 1924 年 -1932 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西方 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中进行的一系列试验。霍桑工 厂是一家拥有 2.5 万人的大型企业,专营电话机和其他 电气设备。霍桑试验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实验室研究(1924年-1928年) 主要是分析工作环境中的单项要素对员工工作成绩 的影响,属于实验性质。 包括两个试验,即照明试验和继电器装配试验研究。 照明试验的目的是研究照明情况对生产效率的影响。继 电器装配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工作条件中各种因素的变化 对工人工作效率的影响。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高 级 管 理 学
组织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韦伯。韦伯出 生于德国,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和政 治学有广泛的兴趣,并发表过著作。 他在管理思想方面的贡献是在《社会组织 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行攻组 织体系理论,由此被人们称为“行政组织理 论之父”。 他的主要管理思想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高 级 管 理 学
一、案例法 二、人际行为法 三、集体行为法 四、协作社会系统法 五、社会技术系统法 六、决策理论法 七、系统法
一、案例法
高 级 管 理 学
特征与贡献:通过研究管理实践的案例来学习 管理。如哈佛大学MBA的第一个中国大陆的 案例:海尔“激活休克鱼” 局限性: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限制了发展管理理论的价值。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3.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高 级 管 理 学
(1)权力论 按韦伯的说法,古往今来,组织建立在三种 权威之上: 一是传统的权威,这是由历史沿袭下来的惯 例、习俗而规定的权力,它是以对古老传统的 不可侵犯性按传统执行权力的人的地位的正统 性、对过去传统的尊崇为基础的; 二是神授的权威,它是对某人的特殊和超凡 的神圣、英堆主义模范品质的崇拜,以及对先 知启示和超人智慧的迷信为基础; 三是合理合法的权威,它以对法律确立的职 位或地位权力的服从为基础。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高 级 管 理 学
1、泰勒的科学管理
泰勒的科学管理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6条:
1、工作定额原理; 2、实行新的奖励制度:确定工资标准,差别计件工资, 3、职能工长制:安排每个职位的头等工人 4、设置计划层,实行职能制: 5、贯彻“例外管理”:解决总经理职责权限问题,只 有“例外”情况才由他处理,有时间抓大事 6、“大饼原理”:只有大家共同把饼做大,每个人才 能分到更多。
泰勒于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家庭里, 19岁时因故停学进入一家小机械厂当徒工。22岁时 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开始当技工,后来迅 速提升为工长、总技师。28岁时任钢铁公司的总工 程师。1890年泰勒离开这家公司,从事顾问工作。 1898年进入伯利恒钢铁公司继续从事管理方面的 研究,后来他取得发明高速工具钢的利。1901年以 后,他用大部分时间从事写作、讲演,宣传他的一 套企业管理理论,即“科学管理----泰勒制”。 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
一、古典管理理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高 级 管 理 学
一般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 ①企业基本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 管理。——管理是企业六种基本活动之一。 ②管理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③管理的14条原则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 1、泰勒的科学管理
高 级 管 理 学
贡献:
(1)泰勒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 为科学; (2)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 方法。

局限: ( 1 )泰勒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 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经济人”假设; (2)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重视技术因素,对人群社 会的因素不够重视; (3)“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 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 的问题。
高 级 管 理 学
高级管理学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梅 强
教授、博导
第1章 管理学理论概述
高 级 管 理 学
§1 §2 §3
管理的涵义 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管理分析的模式
§1
管理的涵义
高 级 管 理 学
管理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们在 群体状态下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协调是管理的核心。因为通过协调员工个人的 努力才能完成群体目标,每一项管理职能都是为了 促进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