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练习课 习题

合集下载

PEP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PEP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课时练习题及答案

PEP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课时练习题及答案Unit 3 Part A 第一课时(Let's learn-Make a plan)一、听录音,圈出你所听到的单词。

1. A. film B. cinema C. hospital2. A. turn B. trip C. train3. A. visit B. cinema C. supermarket4. A. evening B. tonight C. tomorrow二、听录音,标号。

( ) ( ) ( ) ( )三、给图片选出合适的短语。

()1.()2.() 3. ()4.A.visit his grandparentsB. take a tripC. go to the supermarketD. see a film四、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What________(be)you_________(go)to do tomorrow?2.She________(be)________(go)to buy a new car__________(今天上午).3. My father __________(be)________(go)to the zoo____________(今天下午).4.They are going to________(plant)something in the hill.5.I’m________see a film________(下周).五、阅读短文。

判新正(T)误(F)。

It’s Saturday today. It’s a sunny day. Mr Zheng is going to the park. He’s going to play cards with Mr Chang there. Ms Zheng and Mrs Chang aren’t going to the park. Theyare going to go shopping. Tomorrow is Ms Zhang’s daught er’s birthday. She’s going to buy a new bag for her. But Mrs Chang isn’t going to buy a bag.She’s going to buy a new dress for herself.()1.It’s Sunday today.()2.Mr Zheng and Mr Chang are going to the park.()3.Mrs Zheng isn't going to the park.()4.Mrs Chang is going to go shopping with Mrs Zheng.()5.Mrs Zheng isn’t going to buy a bag.答案一、1.A 2.B 3.C 4.A二、4123三、1.C 2.D 3.B 4.A四、1.are going 2. is going this morning 3.is going this afternoon1.plant 5.going to next week五、1.F2.T3.T4.T5.F听力材料一、听录音,圈出你所听到的单词。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正比例和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正比例和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正比例和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六年级下册数学第4章第1节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第3课时练习课。

2. 详细内容:通过练习题巩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定义及判断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正比例和反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文具、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 知识回顾: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定义及判断方法。

3. 练习讲解:分析并讲解练习题,让学生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练习题,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 课堂展示: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解题过程,给予评价和鼓励。

6.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正比例: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

2. 反比例: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

3. 判断方法:看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或乘积是否一定。

七、作业设计(1)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2)一块手表的表盘直径与分针的长度;(3)一个小球从高空自由落体的速度与时间。

2. 答案:(1)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2)成反比例,因为表盘直径×分针长度=手表的面积(一定);(3)不成比例,因为速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没有固定的比值或乘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了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判断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对反比例的理解仍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总价、分组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和游戏,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教学内容1. 乘法运算:复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如乘法口诀、乘法表的运用等。

2. 实际问题解决:运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总价、分组等。

3. 练习与游戏:通过各种练习和游戏,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熟练运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难点:理解乘法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乘法表、计算器、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练习册、计算器、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乘法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复习:复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如乘法口诀、乘法表的运用等。

3. 练习:进行各种乘法练习,如计算物品的总价、分组等,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 游戏:设计一些有趣的乘法游戏,如乘法接龙、乘法比赛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内容: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乘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练习和游戏等内容,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乘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口头作业:与家长一起进行乘法口诀的背诵和运用,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实践作业: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运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与同学分享。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减法练习课(第3课时)

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减法练习课(第3课时)

◎教学笔记练习课(第3课时)▶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25~26“练习四”中的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加深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理解,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2.进一步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感受加、减法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画图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还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的解题方法,这节课老师想检验一下你们掌握的情况,你们有信心闯过下面的关卡吗?【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基础练习1.计算练习。

完成教科书P25“练习四”第4题。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教师抽几题指名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2.对比练习。

(1)完成教科书P25“练习四”第1、2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

【学情预设】第1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问题,用加法计算;第2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2)完成教科书P26“练习四”第5题。

①观察表格,学生分小组交流从表中了解的信息。

②学生小组交流、合作解决表格下的问题。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适当给予指导。

【设计意图】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通过适当的题组进行对比训练,让学生体会它们实为同一类问题的数学本质。

通过对比训练,沟通内在联系,突出差异,理解数学本质。

三、解决问题练习1.完成教科书P25“练习四”第3题。

(1)教师向学生普及我国宇宙飞船相关知识。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3)厘清题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同桌互相检查。

(4)师: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习题14第3课时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练习课.ppt

习题14第3课时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练习课.ppt

20208/5/2020

6、Almost any situation---good or bad---is affected by the attitude we bring to. ----Lucius Annaus Seneca差不多任何一种处境---无论是好是坏---都受到我们对待处境态度的影响。11
),
(2)□05÷5 3要使商为一位数,□可填( ),
(3)□05÷5 3要使商为一位数,□最大填( ), 商是( ),余数是( );
(4)78÷32可以这样想,把32看作( )试商, 78里面有 ( ) 个30,所以商是( ), 余数是( )
二.列式计算 (1)一个数是243,它是另一个数的27倍,
(5)、(探究题)小亮在做作业时,把 除数 30当成了3,结果得到的商是93,余
数是1,那么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93×3+1 = 280 280÷30 = 9……10
答: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9……10。
你有什么收获呢?

1、Genius only means hard-working all one's life. (Mendeleyer, Russian Chemist) 天才只意味着终身不懈的努力。20.8.58.5.202011:0311:03:10Aug-2011:03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Wednesday, August 5, 2020August 20Wednesday, August 5,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 (练习课)
1.快乐填空 在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当除数个位上的数是1、2、3、4时,把除数 采用(四舍)法看作整十数来试商,除数变

小学数学课件 五年级上册 第5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 第3课时 练习十

小学数学课件 五年级上册 第5单元 小数乘法和除法 第3课时 练习十
0.22×10= 2.2(千克) 0.22×100= 22(千克) 0.22×1000=220(千克)
答:10千克这种大豆可以榨油2.2千克;100千克 这种大豆可以榨油22千克;1000千克这种大豆可 以榨油220千克。
巩固练习
8.1平方米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大约吸收 0.1千克二氧化碳,释放0.073千克氧气。 星湖公园有1000平方米阔叶林,每天大约 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千克,释放氧气多少 千克? 0.1×1000= 100(千克)
54 × 0 .4 1
54 216 2 2 .1 4
巩固练习
2.用竖式计算。 3.24×65=210.6
3.24 × 65 16 20 194 4 2 1 0.6 0
1.05×24 =25.2
1.05 × 24
4 20 21 0 25.20
巩固练习
2.用竖式计算。 32×1.9 =60.8
32 × 1.9
0.073×1000= 73(千克) 答: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100千克,释放
氧气73千克。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下课了同学们
义务教育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小数乘法和除法
第3课时 练习十
巩固练习
1.直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得数。
0.4×3= 1.2 2×0.07= 0.14 0.5×8= 4
8×0.9= 7.2 1.2×4= 4.8 6×1.5= 9
巩固练习
2.用竖式计算。
0.68×9 =6.12
0.68 ×9
6.12
54×0.41=22.14
答:闪电的地方离小华有0.99千米。
巩固练习

2024(新插图)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第3课时)[001]-课件

2024(新插图)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第3课时)[001]-课件

人工孵小鹅比孵小鸭多用多少天?
人工孵小鸡比 小鸭少用7天。
30-28=2(天)答:多用2天。
综合练习
8 李大爷的菜园运走16个南瓜,还剩27个南瓜。
(1)李大爷一共收了多少个南瓜? 16+27=43(个)
答:李大爷一共收了43个南瓜。 (2)李大爷的菜园还收了37个冬瓜,南瓜和冬
瓜一共收了多少个?
小丽比小红少跳多少个?
27-25=2(个)
答:小丽比小红少跳2个。
课堂小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 或不太懂的地方。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巩固练习
花店里原来的玫瑰花比百合花多18枝,今天又进 了35枝玫瑰花和40枝百合花。现在花店里是玫瑰 花多还是百合花多?多多少枝?
我们已经剪了 25朵粉花。
还要剪10 朵粉花。
25+10=35(朵) 答:一共要做35朵红花。
解决问题练习
4 同学们在剪纸花。 [教材P33 练习六 第2题]
我们已经剪了 25朵粉花。
还要剪10 朵粉花。
如果还要剪40朵黄花,一共要剪多少朵花?
解决问题练习
4 同学们在剪纸花。 [教材P33 练习六 第2题]
43+5○< 50 73-25○> 45
41+37○> 75 79○= 95-16
90○= 19+71 89-33○< 59
解决问题练习
4 同学们在剪纸花。 [教材P33 练习六 第2题]
我们已经剪了 25朵粉花。
还要剪10 朵粉花。
一共要剪多少朵粉花?
解决问题练习
4 同学们在剪纸花。 [教材P33 练习六 第2题]

小学数学教案二: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小学数学教案二: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

小学数学教案二:第三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第三单元第3课时的练习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讲解,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知识点。

下面将着重介绍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希望能够给教师们带来帮助。

一、教学内容这节课主要是学生学习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

老师会带领学生回顾一遍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接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老师会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2.掌握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能够应用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如:1.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2.练习法:通过多次的练习来解决学生不透彻的概念和对运算方法的掌握不够熟练的问题。

3.游戏法:设计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

四、课堂情景1.开篇铃声响起,老师迅速进入教室,询问同学们是否都准备好了。

2.老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进行了一番简单的回顾讲解,帮助学生们迅速回忆起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

3.接着,老师设计了各种形式的练习题目,让学生们反复进行加减法的运算。

4.为了增加趣味和互动性,老师设计了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们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点。

5.老师进行了一次小结,帮助学生们梳理思路,回顾知识点,并鼓励学生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应用这一知识点。

五、教学效果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在对数的10以内的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了运算的能力。

同时,通过游戏法的运用,学生们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增加了学生们对数学的公开性和兴趣。

六、反思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不论学习概念还是巩固运算都得到了锻炼。

最新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3课时 练习课 课时同步作业习题

最新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3课时  练习课 课时同步作业习题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练习课课时同步作业习题第3课时练习课一、填空题。

1.圆柱的()面积加上()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把圆柱体的侧面沿着它的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宽等于圆柱的();也可以得到一个()形,这时圆柱的()和()相等。

3.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茶叶筒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4.计算做一个圆柱形的烟囱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5.计算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要用多少铁皮,要计算圆柱的()。

6.一个圆柱,它的高是8厘米,侧面积是200.96平方厘米,它的底面积是()。

7.2.6米=()厘米48分米=()米7.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9300平方厘米=()平方米8.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正好得到一个边长为15.7厘米的正方形,圆柱体的高是()厘米。

9.将一根长5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2段,表面积增加60平方分米。

这根木料的底面面积是()平方分米。

10.把一个底面积是15.7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1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是2米,它的侧面积是(),表面积是()。

12.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将它锯成两个圆柱体后表面积增加()。

13.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10厘米,它的侧面积是(),表面积是()。

14.把一个底面直径和高都是2分米的圆柱,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底面的长约是()分米,宽约是()分米,底面积约是()平方分米,体积约是()立方分米。

15.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厘米。

16.把一张长8分米,宽5分米的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

1.两个圆柱体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积一定也相等。

()2.圆柱的底面周长扩大2倍,表面积就扩大8倍。

()3.求一个圆柱形水桶能装水多少,就是求这个水桶的表面积是多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3课时练习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的第3课时,主要是对第2课时所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和练习。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例题和练习题,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目标1.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笔算,避免出现错误。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练习本。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本练习本、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购买商品,引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需求。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例,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过程。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计算心得,解决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个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1. 将两位数和一位数写成乘法的形式。

2. 从个位开始,先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个位数,写在个位上。

3. 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数,写在十位上。

4. 若有进位,要加上进位。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 自己找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情景引入,让学生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需求,然后通过讲解例题、随堂练习、小组讨论和个人练习等环节,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苏教版】2018年秋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套课时作业含答案

【苏教版】2018年秋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套课时作业含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时作业目录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认识负数(1)第2课时认识负数(2)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1课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第2课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梯形面积的计算第5课时练习课第6课时认识公顷第7课时认识平方千米第8课时组合图形和的面积第9课时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1)第2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2)第3课时小数的性质第4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第5课时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第6课时求小数的近似数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小数加、减法(1)第2课时小数加、减法(2)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用计算器计算第5课时练习课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第1课时小数乘整数第2课时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第3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第4课时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第5课时练习课第6课时小数乘小数(1)第7课时小数乘小数(2)第8课时积的近似值第9课时练习课第10课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1)第11课时除数是小数的除法(2)第12课时商的近似值(1)第13课时商的近似值(2)第14课时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第15课时练习课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复式统计表第2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1)第2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2)第3课时练习课第八单元-字母表示数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2)第3课时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第4课时练习课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数的世界第2课时图形王国第3课时统计天地和应用广角第1时认识负数(1)一、读读写写。

-12读作:+5读作:负十五写作:正三十写作:二、“神州”十号飞船返回舱的温度为21℃±4℃,则返回舱的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

三、填一填。

(1)李叔叔上月存入银行2000元,记作+2000元,本月取出800元应记作()。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练习课》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 练习课》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练习课》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3课时为练习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运用第1课时和第2课时所学的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运算的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练习来提高。

同时,学生对于应用题的解答能力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题目的解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的运用。

2.教学难点:特殊情况下分数运算的处理,以及应用题的解答。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练习题目和解题过程。

2.练习题目: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以及应用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

2.呈现(15分钟)展示PPT,呈现本节课的练习题目。

题目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以及应用题。

3.操练(2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处理,可以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

通过例题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分数运算的规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榆树市第二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第3课时练习课(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新人教版

榆树市第二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第3课时练习课(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新人教版

第3课时练习课(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材第24~25页的内容。

1.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加深毫米、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联系,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让学生参与长度单位间关系的整理过程,在探讨交流中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重点: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对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难点: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关系。

课件。

师: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师:用手势比划这些长度单位约有多长?师:你能将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吗?师:同学们都对这些长度单位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将通过练习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1.你会找吗?你能从尺上找到15毫米吗?38毫米呢?让同学们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15毫米和38毫米。

2.教材第24页“练习五”第5题。

3.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6、7题。

4.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8、9、10题。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你还有什么疑问吗?练习的过程也是知识梳理的过程,边练边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懂得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要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并学会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学生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说课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西师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我将从三个大的板块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研究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了解了周长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好这一内容将为今后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其它图形的周长以及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拟定的教学目标是:1、巩固图形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得出求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算法。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古诗词三首 含课时练习题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 古诗词三首 含课时练习题

初读课文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解诗题
时间
地点 事件
六月二十七日登 上望湖楼饮醉时 写下的作品
明诗意
形容云很黑 雨点,形 容雨点大, 杂乱无序。
大意:黑云像打翻了的 墨水,还没来得及把山 遮住,白亮亮的雨点便 像洒落的珠子一样纷纷 乱跳进船舱。
遮盖,遮挡
明诗意
狂风席地卷来
大意:突然,狂风席卷 大地,湖面上顿时雨散 云飞,凭栏而望,只见 湖面水天映照,碧波如 镜。
远离家乡
仕途失意
人在旅途,漂泊不定,许多诗人都 留下了满怀愁绪的诗句,你能说一句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 张继
读一读
在朗读时,我们 可以通过放慢语速和 语调,重读“愁”字 来读出诗人的愁绪。
背一背
可借助书中的 插图背诵诗句。
主题概括
《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 秋江暮色 的诗。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 往的事情,因而以 舟泊暮宿 作为自己抒发感 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的 羁旅之思 。

书写时不要漏掉 右半部分“心”字上 面的一横。
明诗意
指诗人自己
大意: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 洲边上,正是日暮时分,新愁不 禁涌上心头。
明诗意
原野
大意:抬眼望去,远处旷野中的 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 清清的江水倒映的明月仿佛和舟 中的人十分亲近。
空阔远大
远景 近景
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
1.正当诗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喜 悦中时,浑然不觉天气起了变化。等他猛 抬头,发生了什么呢?
动态美 静态美
一场骤雨,畅快 淋漓。动静之间,变 幻莫测。这是一幅多 么奇特的骤雨图啊!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3课时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时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第3课时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课时练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第四单元第3课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一、填空题1. 乘以100再缩小1000倍后是13.56,它比原数倍。

2. 3.08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3. 要使0.3与0.03相等,将的小数点向移动位。

4. 把4.35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是;5.6缩小到原来的1100是。

5. 把一个小数先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再缩小到它的1后是25.6,10这个小数原来是。

6. 把两个乘数同时缩小到原来的1,得到的积是0.205,原来这两10个乘数的积是。

7. 1000千克稻谷可以出720千克大米,这些大米合吨。

8. 10kg小麦可以磨面粉8.5kg,1000kg小麦可以磨面粉kg.9. 把1.08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是,它就扩大到原数的倍。

把1.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它就缩小到原数的。

10. 2022年4月19日,外币兑换人民币的计算方法是10000美元可以兑换67288元人民币,那么1美元可以兑换元人民币。

二、判断题11. 把4.7扩大100倍,可以把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

()12. 一个数乘0.01相当于将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1。

()10013. 100张A4纸厚4.2mm,10000张这样的纸厚42cm。

( )14. 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 )15. 把15.8先缩小到它的1,然后再扩大到它的10倍,这个数1000是15.8。

() 16.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4位,再向右移动2位,这个小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三、单选题17. 把1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0份,其中30份的长度是()。

A. 0.3mB. 0.03mC. 0.003mD. 3cm18. 9.01先缩小到它的1,再扩大到它的1000倍,这时小数点位10置与原数位置比,()。

A. 向左移动一位B. 向右移动一位C. 向左移动两位D. 向右移动两位19. 0.0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扩大10倍。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课时 练习课 (3) 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3课时  练习课 (3) 人教版

第5单元简易方程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P55~57练习十二第2、9、11、12、1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熟练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2.会利用公式、常用的数量关系求值。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字母表示数和求值的练习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熟练地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

难点: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习题讲解,引导学生练习。

在练习中体验、交流、感悟。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那现在就来做做练习。

教师出示下列各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解答。

1.填空。

(1)1千克大米的价格是a元,买20千克大米应付( )元。

(2)学校食堂上月用煤x吨,这个月比上个月节约用煤y吨,这个月用煤( )吨。

(3)a+a=( ) a×a=( ) 当a=5时,2a=( ),a2=( ).(4)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行了t小时,共行( )千米;如果行s千米要( )小时。

2.水果店购进一批水果,苹果有x箱,每箱重15千克,橘子共有a千克,说说下列式子表示的意义。

(1) 15x (2) 15x + a (3) 15x - a二、指导练习1.教材第57页练习十二第11题。

(1)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后,会说出: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2)你会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出这些数量关系吗?学生在教材上练习,教师指名板演:c=ax a=c÷x x =c÷a(3)如果每袋方便面1.5元,6元可以买几袋?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指名板演:x=c÷a=6÷1.5=4(教师注意强调书写格式)集体订正,教师强调易错点。

2024(新插图)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第1~3课时)[002]

2024(新插图)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练习课(第1~3课时)[002]

练习课(第1~3课时)▶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86~88“练习十八”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练习中进一步巩固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进一步巩固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熟练掌握互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百分数的意义及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课件展示教科书P86“练习十八”第1题。

师:这些百分数,同学们会读吗?指名学生朗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学生齐读,边读边课件呈现读法。

2.课件展示教科书P86“练习十八”第2题。

师:我们已经会读百分数了,现在来写一写。

就写在教科书上对应的位置。

学生动手解答,教师巡视。

集中展示评价。

师:第2题的百分之五十能不能写成50100?为什么?【学情预设】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是特殊的分数,跟分母为100的分数有区别,有约定的表示方法,不能写成分母为100的分数。

师:仔细读一读这些话。

(学生自由读一读)师:你读到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数学信息,更多的是生活中的信息,如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等。

【设计意图】利用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巩固百分数的读、写法。

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一些生活中有意义的信息,拓宽视野,了解其他学科知识。

3.教科书P86“练习十八”第3题。

【教学提示】如果有学生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直接用学生的答案引发同学们讨论。

(1)学生自主在教科书上涂一涂,教师巡视。

【学情预设】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涂出不同的图案。

师:都涂完了吗?说一说你是怎么涂出17%的。

(2)展示两种不同的涂法。

师:这两个同学都涂出了17%,他们涂得对吗?(对)他们涂得不一样,却都是对的,为什么?【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出,涂法虽然不一样,但是整个图形是100份,涂的都是17份,涂的都是整个图形的17%。

【设计意图】借助涂色,从直观的角度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发现,百分数只是跟涂的数量有关,跟涂的图形形状无关,突出百分数的本质意义。

【部编本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 练习课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   练习课教学设计

第4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3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 教材第49~50页练习八第2、3、6~12*题。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准确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熟练准确地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难点: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笔算下列各题。

124×29= 306×24= 520×30=指三名学生板演,余者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2.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和方法。

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再指名说一说。

3.教师针对前一课时学生在做练习题时出现的错误进行简要讲解。

二、指导练习1.教材第49页练习八第2题。

(1)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八第2题。

(2)组织学生讨论已知信息,了解题目要求的内容。

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

(3)教师指出:森林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爱护森林,保护环境。

2.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8题。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题做得对吗?错在哪里?将错题改正在练习本上。

(2)学生独立改正,小组互相说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为了避免错误,可以怎样检验?(3)集体订正,交流计算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检验的方法。

3.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10题。

课件出示第10题中各种观赏蔬菜,指名说一说各自的价格和卖出的盆数。

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第(1)、(2)两题,并相互检查。

组织学生议一议:从表中你还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把自己的发现在班上交流。

4.教材第50页练习八第11题。

(1)课件出示教材练习八第11题。

(2)组织学生讨论已知信息,了解题目要求的内容。

分析:总共有四款不同价钱的电话机,分别是128元、108元、198元和210元,不变的条件是李老师带了3000元,要买15台同样的电话机。

共有四种购买方案:①购买128元的电话机15台。

②购买108元的电话机15台。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3单元课时练及答案(精选)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3单元课时练及答案(精选)

第1单元四则运算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填空题。

(1)一个加数是45,另一个加数与它相同,它们的和是()。

(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150,减数是64,被减数是()。

(3)减法是()的逆运算。

(4)两个加数的和是579,其中一个加数是278,另一个加数是()。

(5)被减数是354,差是79,减数是()。

2.根据给出的算式填空。

(1)476-168=308308+()=476476-()=168(2)256+128=384384-()=128384-()=2563.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72错写成27,这时得到的差是309。

正确的差是多少?参考答案1.(1)90(2)214(3)加法(4)301(5)2752.(1)168308(2)2561283.解法一:309+27=336336-72=264答:正确的差是264。

解法二:72-27=45309-45=264答:正确的差是264。

第2课时练习一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7=50027+()=100573-()=170()-212=40()+173=300()-600=2002.根据给出的算式填空。

(1)400-165=235235+()=400400-()=165(2)256+244=500500-()=244500-()=2563.计算,并验算。

119-59=173+169=257+160=475-180=4.滨海实验小学举行花式篮球比赛,明明用了240秒完成了比赛,东东用了215秒完成了比赛。

他们一共用了多少秒完成比赛?参考答案1.153734032521278002.(1)165235(2)2562443.60342417295验算略4.240+215=455(秒)第3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用下面的三张数字卡片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36259002.填写下表。

因数8425因数2636积7501803.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练习课
一、填空。

1.路程、速度、时间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当()一定时,()和()成()关系;当()一定时,()和()成()关系;当()一定时,()和()成()关系。

2.一百米赛跑,跑的()和()成()比例。

3.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B,面积是S,则S=A×B。

如果A一定,那么B和S成()比例;
如果B一定,那么A和S成()比例;
如果S一定,那么A和B成()比例;
二、选择题。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

2.人的年龄和身高()。

3.三角形的高一定,底和面积()。

4.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如果y=0.8X,那么y与X()。

三、按要求把书上的式子完成。

1.a与b成反比例关系。

2.a与b成正比例关系。

四、请你仔细判断,下面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2.《少年报》的单价一定,订阅的份数和所需钱数。

3.明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一定,已走的路程和未走的路程。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路程、速度、时间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关系。

2.一百米赛跑,跑的(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3.长方形的长是A,宽是B,面积是S,则S=A×B。

如果A一定,那么B和S成(正)比例;
如果B一定,那么A和S成(正)比例;
如果S一定,那么A和B成(反)比例;
二、选择题。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1.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B)。

2.人的年龄和身高(C)。

3.三角形的高一定,底和面积(A)。

4.和一定,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C )。

5.如果y=0.8X,那么y与X(A)。

三、略
四、请你仔细判断,下面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反比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一定)
2.《少年报》的单价一定,订阅的份数和所需钱数。

正比例钱数÷份数=单价(一定)
3.明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一定,已走的路程和未走的路程。

不成比例已走路程+未走路程=总路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