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与变化的统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变”与“变化”的统一
———新时期我国教育方法论的价值选择
摘要:近年来,我国方法论价值选择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变”与“变化”的思想,这实际上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原理与方法论。

本文将进一步分析这一思想,明确阐述“不变”与“变化”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与这一思想相关的教育创新和这一思想指导下的施教,为我国以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关键词:教育改革培养“创新能力”教育方法改革课程改革
一、“不变”与“变化”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在人类文化中存在着“不变”与“变化”的东西
在人类文化中存在着“不变”与“变化”的东西,虽然在人类文化是变化无限的,但是经过我们深入的思考便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超越时空而不变的东西”和“随时代一起变化的东西”,这两方面是复杂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两方面表述为“不易”和“流行”。

这也就是说,所谓的“不变”,实际上就是指“超越时空而不变的东西”;而所谓的“变化”,则是指“随时代一起变化的东西”。

而这就是从一般意义上对人类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关系问题的论述。

(二)教育既要继承“不变”的东西,又要接受“变化”的东西
我们应着眼于未来, 认为教育一方面必须切实不断地认识“超越时代而不变的东西”,另一方面还必须以敏锐的感觉接受“随时代一起变化的东西”,这也就是说,教育既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接受新文化、新知识。

这即是以辩证的观点,从“不变”到“变化”的视角,系统的阐述了教育的文化功能问题。

(三)教育要贯彻“不变”与“变化”的统一
经过研究与考察, 我认为在把握教育改革的本质时, 应该把“不变”与“变化”统一起来。

这也是为了避免使教育陷入“独断”和“僵化”或者堕入“轻佻”和“浅薄”,教育改革既不能仅固于前者( “不变”),又不能流于后者(“变化”)。

[1]教育改革既要考虑以前教育的成就与问题, 又要展望未来的教育的走向。

因此我们在考虑古往今来教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时,也应当认识到问题的根本是其中贯穿着“不变”和“变化”缘故;在思考面向21世纪教育理念的模时,也同样应该认识到这一点。

这也就是从哲学的角度作出了如下的揭示:在进行教育改革的同时应该认识“不变”与“变化”的矛盾统一性,只有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才能真真正正的达到教育改革的目的。

(四)正确处理“不变”与“变化”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教育不能急于确定“不变”与“变化”,把什么作为不变的东西加以继承确定什么是变化的东西, 应依赖于自由的文化创造、学术研究和多样化的教育尝试。

因此,教育的目的应当是不断地追求人格的完善, 为达到这一目的, 教育改革应当以“不变”与“变化”的统一为原则,而确立这样的原则,重要的是开展不为传统观念束缚的、自由的、
多样性的、创造性的新的教育科学研究。

综上所述,这便以哲学的角度阐明了如何对待教育本质及其改革上“不变”与“变化”相统一的问题,其主旨是更好的应接21世纪的挑战,教育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与时俱进, 因时而变。

只有这样才会顺应时代发展而不被淘汰,既发展教育事业,又为科教兴国做进一步的准备。

二、新时期培养“创新能力“目标中的“不变”与“变化”的思想
“不变”与“变化”的思想虽然早已经存在,但是并为得到人们的重视,这一思想也并为在我国教育思想改革中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对这一思想的意义并没有充分的关注。

现在我们重提“不变”与“变化”这一思想,不仅由于这一思想在新时期教育改革中的意义重大,同时也是由于这一思想本身就有值得我们挖掘与深思的内涵。

这一思想在当代培养创新能力人才中更为重要。

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9 月8 日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 首次提出“教育创新”, 为我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确定了新的方向和目标。

江泽民同志在9月8日讲话中指出: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不断提高全民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

[2]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进行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所谓综合国力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和技术的创新,而人才的竞争本质上是创造性思维的竞争。

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没有科学的发明和技术的进步,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实践中,我们也应当充分考虑我国教育方法的价值转换,把“不变”与“变化”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培养创新人才这一历史目标既具有继承性,又具有时代的前瞻性。

古今中外, 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 宗旨是以社会灌输和传授知识是传统教育的主要取向, 各种规章制度均围绕这种取向制定。

应该说,这种具有悠久而深刻的历史根源的这种教育传统实际上存在着抑制人的创造潜力充分发挥的弊端。

而我们现在所强调的“创新能力”目标包含着几种能力①自己发现课题、自学、独立思考、自主地作出判断并行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②不断地律己、与他人相协调、同情他人之心、感动之心等丰富人性;③茁壮成长所不可缺少的健康和体力。

[3]在这三方面素质能力中包含了“超越时代而不变的有价值的东西”(不变),也包含着“随着时代而变化的东西”(变化),在教育中存在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予以重视的东西, 这就是“丰富的人性, 尊重正义感及公正性的精神, 不断地律己、与他人相协调、同情他人之心, 尊重人权之心, 热爱自然之心等”。

可见,上述“创新能力”中的第二方面的素质能力属于“超越时代而不变的有价值的东西”,那么什么又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需要发生变化的东西”呢?中国的未来社会是一个变化激烈、难以明确预测的社会,特别是国际化、信息化纵深发展,科学技术将更加迅猛发展,知识的更新将加剧,终身学习时代已经到来,对此,教育必须首先做出灵活而又迅速的反应。

在变化多端而又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应当让学生较快的掌握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判断能力、培养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信息来创造有价值的新的有用的东西,从其中培养创造能力。

由此看来,我们现在所提的“创造能力“中的第一方面素质能力是依据时代变化的预想而确定的,是无论社会怎样变化都必须具备的。

简言之,我们虽然并不能从正面回答什么是“随着时代的需要而发生变化的东西”,但是它却依照了以不变应万变的逻辑,从更高的角度与视角,对变化多端而又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总之,正是存在着这种发展需求,上个世纪特别是下半叶以来,在社会的发展呼唤创造性人才的形式下,各国教育界的有识之士逐步认识到改革教育的必要性, 提出了认知建构、自主性学习等一系列新教育理念和思想。

在此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我国教育
界也比较早地认识到了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并在相当广泛的范围内,在各个层面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与尝试。

但是与教育改革先进国家相比, 与社会的需要和形势的要求相比,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特别是规章制度的改革还远未到位, 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管理体制还有许多应试教育的色彩, 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于创造型人才的需求。

因此, 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当中教学活动是一项居于首位的、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这一目标的确定是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本质特征与时代特征作出哲学思考的结果。

三、“不变”与“变化”新时期教育方法论指导下的教育改革
(一)课程改革方针中的“不变”与“变化”思想必要的价值需求。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 则会产生不同的教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是时代的产物, 是当时当地最为育方法, 而且这时产生的教育方法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时代的要求, 最终为了满足当时教育主导价值的需要。

[4]把“不变”与“变化”思想作为了指导此次课程改革的方法论, 这首先可从新课程改革的方针中加以考察。

我们十分强调掌握“超越时代而不变的有价值的东西”的重要性,认为:“在今后的学校的教育中, 如何让儿童切实掌握无论社会怎样变化都超越时代而不变的有价值的东西, 是重要的课题。

而对于什么是“超越时代而不变的有价值的东西”,稍有不同的是我们将健康和体力也明确地列入了其中。

同时我们也应强调“培养能灵活对应社会变化”的人的重要性,认为学校教育是向肩负未来的孩子施教的, 因此通观今后社会的变化, 培养能适当对应这一变化的能力, 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在我国社会的变化时迅速的,今后还将更激烈,这将给儿童教育的环境和意识带来巨大的影响,给教育提出了各种难题,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地生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而对于在社会变化激烈的情况下应该培养儿童的哪些素质能力,每个人的观点都会有所不同,但是我们更强调独立思考、自主的做出判断并行动的素质能力的重要性。

(二)课程改革目标中的“不变”与“变化”思想
关于课程目标,我们应重点培育一下四项:①培养丰富的人性、社会性和作为活跃于国际社会的中国人的觉悟;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③在开展轻松的教育活动中,切实贯彻基础、基本的原则, 充实发挥个性的教育;④各学校设法推进有特色的教育, 在办学上特色化。

可以明确地说, 前两项目标正是“不变”与“变化”思想的具体体现。

而第一项目标则包括:同情他人之心, 互相认同、共同生存的态度, 尊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和人权之心, 对美好事物和自然的感动之心, 志愿服务精神,对未来抱有理想并且努力实现之态度;社会生活规范和基本道德等伦理观;规范意识公德心, 尊重正义感和公正性的精神, 善恶的判断, 顽强的意志和实践力, 对自我责任的自觉和自律、自制之心; 茁壮成长所需要的基础性的健康和体力。

此外, 还包括: 国际化日益向纵深发展所要求的作为国际社会之一员的中国人的觉悟、自主地生存于国际社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对本国、本土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的理解与热爱之心;从广阔的视野理解异质文化和传统的协调的精神。

这样的观点将会极大地丰富我们对“不变”与“变化”思想的来理解,使它们更加具体化了,而其根本的目的则是促成“超越时代而不变的人的形成”。

关于第二项目标,在今后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从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认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是极为重对于这一目标,我们这里做出新的阐释:具有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心, 形成自学的愿望, 掌握自学的能力; 培养试误的勇气、用自己的力量进行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造性的基础; 培养能自主地对应社会的变化并行动的能力。

培课养学生自学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的课程改革目标是基于“不变”与“变化”思想而立的,是对“不变”与“变化”这一思想的进一步深化与具体。

因此这就将“不变”与“变化“作为了课程改革的
指导方针与目标,使得这一思想由高高在上的哲理变成了可以操作的实际的东西了。

(三)“不变”与“变化”思想下的教育方法的变革
对于“不变”与“变化”思想的这一指导意义,我国教育方法与教育评价应该怎样体现呢?我们可以根据今年来教育发生的变化和预期的教育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与阐述。

1.转变教育的基调
长期以来,我国在过时的教育观念的支配下,学校一直强调知识的灌输,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从而让学生识计过时的知识,而这目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下已经不合时宜了。

不能像过去一样只让学生记忆过时的知识, 应当让他们掌握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判断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5]。

今后学校教育要改变基调,即由
过去偏重单方面的知识灌输的教育转向培养自学、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6]。

主张使偏重单方面知识灌输的教育转向培养自主、独立思考能力的教育,这将是我国教育观的改变方向。

这种转变是“变化“思想的反应。

2.变革教育方法
在教学方法方面, 今后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由注重教师的教改为注重学生的学, 改
变偏重单方面知识灌输的教学, 实行鼓励自学和独立思考的学习; 强调使知识与生活相结合,重视知识的综合化, 使从各学科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在生活中得到运用并综合地发挥作用, 导入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体验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7]还主张, 要克服填鸭式教学, 注重观察、实验、调查、研究、总结、发言、讨论等学习方法; 积极导入个别指导、小组指导和小队教学等教育方法。

3.转变教育教学评价观念
现行的教育教学评价是按照“新学力观”的要求进行的,即: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积极进行自学态度、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等素质能力和学生的优点及进步状况的评价,重视发挥学生的可能性。

但是,基于这种评价观,学校的教育评价虽然比过去大有改进,但在实际评价中,仍有只重视测评知识量的状况。

在近几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不断强调课程评价方式的改变,学力的测评不只是知识量的评价,而是看学习指导要领所确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能力是否切实掌握了, 看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等“创造性的能力”。

我们应该尽力谋求教育、教学和评价一体化;注重学生成长状况的综合评价,既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评价每个学生的优点与进步点,综合运用概括、分析、综合的方法。

总之;,我们所强调的教育基调的转变和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的变革,种种充满了“不变”与“变化”的思想,也丰富的蕴含了培养学生人性与社会性的“不变”的思想。

这是因为,表面上看, 这些“变化“都是围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提出的,是“变化”思想的体现,但由于“创新能力”是“全人性”的素质能力,其中又有“不变”的素质要求。

所以在这种种论说中“不变”与“变化”是互为表里的。

我国教育思想中“不变”与“变化”的思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时空指向。

所谓时间指向,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演进,教育要与时俱进,要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和应变性的能力。

这是对“变化”的要求。

但是“变化”又以“不变”为基础前提。

也就要求教育要继承传统,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性与应变能力。

而中国以“不变”与“变化”思想为理论基础的教育改革是指向21世纪的。

所谓空间指向, 是指教育改革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面向社会、面向生活。

我国的“不变”与“变化”的思想将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学校观、学力观、教学论、课程论、教育评价等方面理论的问题的一个带有根本性问题的问题。

我国今后的教育改革中,应该很好的总结历史经验,以前瞻性的态度谋求发展方略,真正的处理好“不变”与“变化”的关系问题。

注释:
[1](日) 临时教育审议会1 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资询报告[ R] 1 1985.06.261 文部时报, 1987, ( 8) 临时增刊号1
[2](日) 安达拓二1 教育的”不变“与”变化”之考察[ J] 内育,2000.10.03: 22- 251
[3] (日) 临时教育审议会1 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二次询报告[ R] 1 1986.04.231 文部时报, 1987, ( 8) 临时增刊号1
[4](日) 第15 届中央教育审议会1 展望21 世纪我国教育的应有状态( 第一次咨询报告) [ R] 1 1996.07.261 月刊高中教育, 1996, ( 8) 临时增刊号1
[5](日) 教育课程审议会1 关于学生学习和教育课程实施状况[ R]2000.12.04 .
[6]刘新成:创新—--高等教育发展的灵魂光明日报,2002.9.21.
[7]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2.
参考文献:
[1] 查洪德.:《歧路灯》的教育方法论[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6)
[2] 张翠玲,刘敬连.:《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思想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弱化的疚治》 [J]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2012(8)
[3] 方展画:国外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及其研究方法论的演变 [J] 比较教育研究
1998(4)
[4]王占魁: 新世纪我国教育实践方法论的价值转换——从“只信不疑”到“疑而后信[J]教育理论研究 2013 (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