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2016年农村政策的演变之路

合集下载

农村管理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回顾

农村管理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回顾

农村管理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回顾近年来,中国农村管理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目的是为了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以及推动农村社会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管理制度逐渐向市场化、法制化和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下面将对农村管理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尝试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管理制度改革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重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农村土地问题,1982年,我国决定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农民获得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这一改革措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乡镇企业的兴起在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农村管理制度改革的又一亮点。

乡镇企业的兴起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也促进了乡村经济的繁荣。

三、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得到了重视和推动。

1992年,我国实施了农村集体经济适当规模经营的政策,鼓励农民集体经济发展。

这一改革措施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土地流转的推进为了加强农民对土地的权益保护、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我国在2008年开始推进农地流转。

通过流转土地,农民可以将土地出租或转包给经营实力强的农民或农业企业,从中获取租金或分红,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五、新型农村合作社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积极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社。

这些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农民资源,提供一系列的农业服务,推动农民专业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六、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旨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这一战略的提出为农村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战略指导和理论依据。

七、乡村治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乡村治理体制改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强化乡村社会治理能力,推动乡村社会发展。

2018年,我国开始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体制改革,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乡村治理队伍,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为农村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演变及历史启示

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演变及历史启示

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演变及历史启示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中央农村政策对农村发展以至整个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农村政策,搞好农村发展一直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制定了正确的土地改革政策、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村经济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进入新时期,中国改革以农村为突破口,中央通过制定多项倾向性政策,顺应和主导了农村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的时代内容的背景下,总结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村政策的演变过程及经验,进一步完善农村政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农村政策发展历程(一)建国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农村政策的制定及实施1.完成土地改革,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标志着广大的中国人民历史上第一次翻了身,做了国家的主人。

根据建国初期我国的基本国情,中共中央及时作出决策,转变工作重心,集中力量解决当时的重大问题,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完成农村特别是新解放区农村的土地改革。

土改的完成,巩固了工农联盟,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实践。

土改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从封建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

但当时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出现两极分化。

此时,党在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农民组织起来,,业能够由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变为合作社经济,使农民逐步摆脱贫困状况而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

1952年,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总目标,接着又作出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进入了新阶段。

依照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三个从低到高的步骤。

从10个中央1号文件看农村改革30年的政策演进

从10个中央1号文件看农村改革30年的政策演进

从10个中央"1号文件"看农村改革30年的政策演进中国网时间:2008-04-14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

在这30年不平凡的日子里,中央先后出台了10个关于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

1号文件意味着高度重视,意味着不同寻常,意味着非抓不可。

下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5个1号文件(1982-1986)的政策框架、新世纪5个1号文件(2004-2008)的政策框架以及综述10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主张等三个方面,重温中国农村改革30年的政策脉络。

一、上世纪八十年代五个1号文件的政策框架(1982-1986)(一)1982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联产承包制的性质问题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1981年12月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第1个1号文件)。

1、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已经纠正了并在继续纠正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左”倾错误,对农村政策作了重大调整,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出现了二十多年来少有的大好形势。

全国农村已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规模的变动已经过去,此时,已经转入了总结、完善、稳定阶段。

2、内容:文件对农业生产责任制,改善农村商品流通,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产条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政策问题作了规定。

强调我国农业必须坚持两个长期不变:社会主义集体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

3、特点:文件不但肯定了联产承包制,认为包工、包产、包干,主要是体现劳动成果分配的不同方法,而且从理论上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4、意义:文件影响深远。

由于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联产承包制越来越成为全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二)1983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问题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即第2个1号文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演变摘要:科学正确的农村环境政策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极其关键的。

本文试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变迁进行理性思考,结合问题和不足,提出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几点建议,以期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改革开放;环境政策;农村“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从环境政策的层面来看,我国农村的环境政策存在较多的政策空白,由此影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并对城乡互动形成障碍。

本文试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演变过程的梳理、总结,为优化、治理农村环境,进一步构筑完善的环境法规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演变历程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才逐步确立起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农村环境政策。

根据环境政策的内容和调整目标的不同,可以把这个过程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2年到198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布了五个涉及农业发展和对农村环境保护的“一号文件”,成为这一阶段农村环境政策的顶层体系。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首次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法制理念,标志党的环境保护政策有了宪法依据。

197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并于1989年正式生效。

十年里,爱护保护环境的理念深植人心。

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逐步完善,我国的农村环境政策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1998 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将农村环境保护正式纳入工作议程,并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目标。

第二阶段:1999年11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明确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破坏的治理工作。

与此同时,第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 1993 年 7 月 2 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对农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规划、能源发展计划、各级政府的环境生态治理义务、破坏农业生态环境行为应给予的处罚均有明确规定,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一把利剑。

我国农业政策基本类型的发展历程

我国农业政策基本类型的发展历程

我国农业政策基本类型的发展历程我国农业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基本类型:初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改革开放时期的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市场导向型农业政策,以及现代化农业发展政策。

初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的农村集体经济政策。

在这个时期,国家通过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社建设,将农村土地归集到集体所有,实行集体耕作和统一管理。

集体化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政策执行的不适应实际情况和各种突发因素的影响,农民的积极性受到了抑制,农业生产效益下降,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限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在改革开放时期推出了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1980年代初开始试点,随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这个政策的核心是“责任到人、权益到户”,即将土地承包给农户,让他们自行负责农业生产和经营,保障农户的经营权益。

这一政策的出台有效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市场经济的冲击也逐渐显现出来。

为此,我国农业政策开始转向市场导向型的发展,并在1990年代推出了一系列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政策。

这些政策的目标是促进农产品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竞争力,加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我国农业政策进一步转向现代化农业发展政策。

这一政策的核心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企业化经营,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全程协同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农业发展政策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础,通过推进农业信息化、智慧农业和绿色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效率,促进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环境的改善。

总结起来,我国农业政策从初期的农业集体化政策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市场导向型农业政策和现代化农业发展政策,经历了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正文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正文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文章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历程实际上是一个改革的历程,伴随着改革的深入与推进,农民的收入得到提高,生活得到改善,农村的各项事业开始发展。

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各个阶段对农村进行的改革为主线,阐述中国农村的发展历程,最后总结中国农村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新农村正文:一.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70年代末期,“包产到户”开始在安徽、四川的个别地区出现,但是其性质始终未得到中央的肯定。

由于“包产到户”克服了生产队体制的弊端,解决了激励体制的问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90%的农村建立了农业生产责任制。

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家庭承包责任制是农村集体所有制下,分散经营与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集体经济要坚持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承认,集体的优越性与个人的积极性得到发挥,农产品产量稳步上升(如下图)。

改革初期主要农产品产量(万吨)年份粮食产量棉花产量油料产量猪牛羊肉水产品1978 30477 217 522 856 4661979 33212 221 644 1062 4311980 32056 271 769 1205 4501981 32502 297 1021 1261 4611982 35450 360 1182 1351 5161983 38728 464 1055 1402 5461984 40731 626 1191 1541 619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年版二.放开农产品市场,市场机制开始配置农业资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提高农业产品的产量和农民的收入,农产品出现剩余,开始进入市场流通领域。

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搞活商品流通,建立商品生产基地。

1984年为解决产地挤压,销地缺货的矛盾,提出疏通农产品的流通渠道,发展商品生产。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历史小作文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历史小作文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历史小作文我国农村土地政策演变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根据形势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要求,适时调整、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政策,从初期的“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到农业合作化时期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两权分离”到新时代的“三权分置”,党对农村土地政策的适时调整与改革,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推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确保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的农村土地政策的确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长期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地位的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但农民的土地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如果不及时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践行党“耕者有其田”的承诺,新生的国家政权就难以巩固。

在这种情况下,对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让农民真正拥有土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当时面临的紧迫任务。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确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任务、目标及具体办法,强调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以乡为单位,根据土地质量好坏和数量多少,“用抽补调整方法按人口统一分配”;“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分得土地的农民,“有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

随后,全国各地按照《土地改革法》的规定和要求,进行了土地改革,至1952年春,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基本完成土改任务。

农村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意义深远而巨大。

首先,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逐渐形成了“农民个体所有,家庭自主经营”的农村土地所有制,农民对土地拥有明确的所有权和自由经营权,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其次,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劳动热情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1950-1953年间,我国粮食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3%,棉花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3%,油料产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1%。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改革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可以说是充满着光辉,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取得的成就和基本经验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围绕着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完善农村制度等方面展开的。

1. 公有制企业改革改革开放伊始,我国农村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对公有制企业进行改革。

8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农村集体所有制企业进行改革,通过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形式,赋予农民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和土地使用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

2.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1990年代初,我国开始对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提出了“三权分置”的改革方向,即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地租凭权和自由流转权分置开来,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3. 村级经济组织改革19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我国开始对农村村级经济组织进行改革,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和农村金融体系,建立了农村产业发展、资金流通、风险防范等机制,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产业的升级。

二、我国农村改革取得的成就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对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农村改革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来源,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随着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等政策的推进,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

2.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村改革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了农村特色产业,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在中国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农村一直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所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改革历程光辉而漫长,经过多次试验和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些经验不仅对于改革农村的今后方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现代化进程具有深刻而重要的意义。

一、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改革历程1.农村企业化试点(1978—1982年)改革开放后初期,我国开始尝试农村企业化的道路,试图在农村中建立集体经济。

这一试点的目标是可持续发展,所以强调多经济组合、多元化经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采取了多种方式,包括农村信用社制度、土地包分配、土地流转机制等。

这一时期农村改革的重点是培育合作经济、推进农村企业化的规模化发展。

这一时期的试点经验为农村改革奠定了基础,为之后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乡镇企业化时期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黄金时期。

在农村改革的新阶段中,农民家庭经济和集体经济成为相互补完的两个方面,同时,乡镇企业也成为了农村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这一时期的农村改革经验包括乡镇企业化的建设、城乡经济的融合、村社合作的深入发展等。

3.家庭联产承包制度(1988—1990年)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巨大创举,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的成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制度为农村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农民得以运用自己的土地进行生产,村庄的经济稳步增长。

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出现,对我国农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4.农村产权制度改革(1990年至今)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基础上,农村产权制度得到了相应改革。

这一制度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农民所有权的合法化奠定了基础,为投资与融资、资本流动提供了便利,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同时,农村产权改革也推进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受益者不限于农村,而是产业链上的各种利益相关方。

1.发挥市场的作用在农村改革中,市场机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扶持、引导、规范市场机制的运行,从而进一步诱导企业到农村增强产业结构的均衡性,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1982-2016年农村政策的演变之路

1982-2016年农村政策的演变之路

1982-2016年农村政策的演变之路【编辑日期:2016-02-14】【来源:新三农】自2004年开始,我国连续1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其实早在改革开放初期,1982-1986年,就发布了部署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的一号文件。

纵观历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我国由对农业生产力的关注,转向对农业生产关系调整的关注;由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关注,转向对科技创新、制度改革的关注;由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注,转向对环境友好型农业、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的关注。

一号文件的主题的变化,显示出我国十几年来向农业现代化迈进的过程,我国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下面我们一起盘点一下,历年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一、改革开放初期1982-1986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

这是最早以农业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分别是:①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

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②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③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④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

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

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徐荣海律师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经营城市的主角定位已经越来越强化,特别是政府在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在不断强化的同时也在走向异化。

所谓异化是指政府在农村土地征收目的、征收程序、补偿标准等诸多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上,由违规走向违法甚至开始与农民争利。

其异化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政策中集体土地权属制度的模糊和虚化设置以及土地二手市场的巨额利益诱惑。

回顾历史才能更好的认清现在及面向未来。

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历史遗留下的土地政策的设计理念和价值取向上的偏差有很深的关系,而这种偏差只有在回顾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过程中才能够寻找到答案。

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不断调整的过程,笔者以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为发展变化的主线,将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演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农民私人所有、家庭自主经营”;第二阶段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第三阶段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

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发展变化,反映了我党在不同时期对农民问题的认识水平,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对赖以生存的土地的迫切要求。

第一阶段——“农民私人所有,家庭自主经营”。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纲领》,《纲领》提出“要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场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共有”。

这是党的土地政策思想的最初体现。

因为中国共产党属于外源性政党,在建党初期,我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尚不充分,对中国革命的内容和方向,完全是按照共产国际的指导、指示来制定,所以对土地政策作出了不符合当时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土地归社会公有”指导思想,这完全是一种苏联模式的移植。

但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这些偏差逐渐得到了纠正。

1922年6月15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

中国的农业政策及发展历程

中国的农业政策及发展历程

中国的农业政策及发展历程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

本文将从政策的角度出发,介绍中国的农业政策及其发展历程。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农业政策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农民可以自主经营土地,增加了农民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

二、20世纪90年代的农业政策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以“三农问题”为核心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解决农村地区的贫困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三、21世纪初期的农业政策21世纪初期,中国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以“农村发展”为核心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四、当前的农业政策当前,中国的农业政策主要是以“乡村振兴”为核心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政府也加强了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投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中国的农业政策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每个阶段的政策都是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前,中国的农业政策已经进入了乡村振兴的阶段,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国农村发展政策的演进与效果

中国农村发展政策的演进与效果

中国农村发展政策的演进与效果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农村发展一直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发展政策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

本文将探讨中国农村发展政策的演进过程以及相应政策带来的效果。

中国的农村发展政策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

当时,中国面临着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农业集体化的政策,通过农业合作社等形式将庄稼地、农具和劳动力集中起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农业集体化的推进,中国的农村经济出现了长足发展。

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农村集体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农民自主性减弱、农村资源配置和农业生产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农村发展政策在改革开放后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变。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发展政策逐渐转向农业产业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

政府鼓励农民发展农村企业,培育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参与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这些政策的效果也逐渐显现。

农村产业化的推进促进了农产品的加工和附加值的提升,农民的收入进一步增加。

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他们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

农民开始通过直销、电商等方式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城市消费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此外,中国农村发展政策还注重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

政府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交通和基础设施条件。

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中国农村发展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存在。

农村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需要继续解决。

其次,农村人口流失和老龄化问题也较为突出。

不少年轻人将农村作为外出打工或创业的地方,导致农村劳动力紧缺,加剧了农村经济的困难。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我国农村改革经历了一个光辉的历程,取得了许多基本经验。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经验总结。

1978年,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农村改革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农村改革的第一个重要举措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1978年12月,江苏苏州市吴江县的社集体农庄率先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一制度鼓励农民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之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1982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这一法律的颁布,为农村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也得到了发展。

1985年,兴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合作社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就业机会。

1992年,农村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了农村改革的方向。

随后,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农村土地流转也成为推动农村改革的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的向城市转移,土地流转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种重要方式。

农村土地流转使得农民可以把土地租出去,获得租金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

在农村改革中,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是关键目标。

农村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经济发展的推动。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势头将进一步得到巩固。

在农村改革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农村地区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农民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以及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不规范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改革,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也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环境政策经历了许多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问题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演变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环境政策的演变经历了几个阶段。

下面将分阶段进行介绍和分析。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0年)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环境政策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和资源开发上。

因为当时农村环境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部分精力还是集中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上。

在这一阶段,我国实施了大规模的农村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民的生产力,提高了农村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农村环境的改善。

但与此农村环境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农田化学肥料和农药过度使用、水体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

在这一阶段,我国对农村环境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一是加强农业生产力的科技支撑,促进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的耕作方式向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转变;二是加强农田水土保护工作,进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法规;三是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执法力度,规范了农田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标准;四是加大对农村环境科研和宣传力度,提高了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第二阶段:农业现代化(1990-2000年)在这一阶段,我国农村环境政策主要围绕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资源保护展开。

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村资源配置优化,生产方式和技术不断改进,农村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在这一阶段,我国对农村环境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深化农村生产方式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引导农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二是加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保护耕地资源,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严格土地使用审批管理;三是加强对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支持,加强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四是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向清洁、低碳、循环利用方向转变。

我国各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5)

我国各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5)

三、⼟地管理政策的演变 ⼟地管理政策是相对于现⾏的⼟地管理体制⽽⾔的,它包括农村⼟地管理政策与城市⼟地管理政策两⼤块。

1982年以前的⼟地管理政策主要是农村⼟地管理政策,1982年以后农村、城市⼟地管理政策两者开始并重发展。

这⾥重点探讨1982年以后的⼟地管理政策。

⼤致有以下⼏个阶段: 第⼀阶段是扭转多头管理阶段(1982.1—1985.12)。

1982年以前,我国实⾏的是城乡⼟地分割、⽤地部门分散管理的体制,1982年以后,农业部成⽴了⼟地管理局,形成了农村⼟地由农业部管理,城市⼟地由建设部管理的格局。

这⼀时期的⼟地政策主要有:1982年2⽉13⽇国务院发布的《村镇建房⽤地管理条例》,该条例第3条规定:“我国⼈多地少,珍惜和合理利⽤每⼨⼟地是我们的国策”。

1983年9⽉20⽇国务院发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该条例第七章对场地使⽤权及其费⽤的政策问题作了专门规定。

1983年11⽉19⽇,针对⼀些企事业单位或个⼈⾮法买卖租赁⼟地问题,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制⽌买卖、租赁⼟地的通知》,要求“必须坚决制⽌”;1984年12⽉25⽇,农牧渔业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征⽤⼟地费⽤实⾏包⼲使⽤暂⾏办法》,该办法对⼟地征⽤费⽤包⼲的有关政策作了具体规定。

1985年10⽉5⽇,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发布了《集镇实⾏统⼀开发、综合建设的⼏点意见》,该意见专门规定了集镇⽤地的相关政策。

第⼆阶段是城乡统⼀管理阶段(1986.1—1996.12)。

⼏年来的实践证明,城乡⼟地分割、分散管理的体制极不适应我国耕地资源不⾜的基本国情。

1986年3⽉,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建⽴城乡地政统⼀管理新体制的决定。

到1996年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中央、省、地(市)、县(市)、乡(镇)五级管理体系。

这⼀时期的⼟地管理政策是⽐较多的,主要有:1987年4⽉1⽇国务院发布《耕地占⽤税暂⾏条例》,该条例对耕地占⽤税征收、缴纳及使⽤的政策问题作了规定;1988年7⽉12⽇,国务院发布了《城镇⼟地使⽤税暂⾏条例》,该条例对城镇国有⼟地使⽤税的征收、缴纳及使⽤的政策问题作了规定。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我国农村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重要一环,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经验。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我国农村改革的发展历程,总结其中的基本经验。

光辉历程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那时,我国农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和低效率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开始探索农村改革道路。

一开始,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目标是解决农村生产中的土地问题和人民公社的体制问题。

1978年,我国农村开始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工作,初步解决了土地问题。

此后,1982年,我国农村开始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由集体所有、农民承包的土地经营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稳定了农村生产秩序,成为当时农村改革的一大里程碑。

在土地问题解决之后,我国又开始面临人民公社体制的改革。

1984年,我国开始进行农村企业改革和乡村企业改制,解体了人民公社制度,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企业的壮大。

1990年,我国又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改革的力度,主要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方面入手,深化了农村改革步伐,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从70年代末的试点工作,到80年代末的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90年代的深化改革,我国农村改革历经了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大亮点。

基本经验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就离不开一系列宝贵经验的积累。

通过对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进行总结和梳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基本经验。

我国农村改革注重实践探索。

在农村改革初期,我国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工作非常重视,通过试点工作不断摸索经验,最终实现了全面推行,为农村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这一经验告诉我们,在改革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实践探索,通过试点工作,摸索出适合当前国情的改革路径,最终实现全面推行。

16大以来惠农政策的历史回顾

16大以来惠农政策的历史回顾

十六大以来惠农政策的历史回顾一、“三农问题”及“惠农政策”的由来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建设进程,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诸如户籍制的城乡分割政策,且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工农业“剪刀差”,这些因素综合使得我国城乡发展逐渐呈现出鲜明的“二元经济”格局。

在市场无法自动调节,缩减城乡二元经济格局时,就需要国家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对这种不均衡的发展进行调节,而惠农政策,顾名思义,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一系列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优惠政策,是对我国城乡分割状态日益鲜明,“三农”问题日益严峻的政策支持。

在我国,惠农政策大多以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来颁布。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工作进行了总结。

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

1982年“一号文件”与之后连续的4个中央关于农业政策(1983、1984、1985、1986年)的“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

二、十六大以来的惠农政策(一)2004年的“一号文件”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的情况,2004年1月,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意见共九项二十二条,指出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内部和农村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

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2。

意见从粮食生产、农业产业结构调调整等角度,全面提出实现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的具体策略。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农村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农村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农村政策的演变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农村政策的演变江苏周学平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农村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

一、土地改革(1950-1952年)1.背景: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

而贫农、中农和雇农占有少量土地,终年辛勤劳动,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

这种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新解放区的农民迫切要求取得土地。

2.措施: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4.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广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或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1956年)1.原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

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

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方式: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阶段:a.从建国后到1953年以发展互助组为主;b.1954年到1955年底,以办初级社为主;c.1956年以普遍办高级社为主。

4.作用:到1956年底,我国有96.3%的农户加入了初级社和高级社,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基本建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2-2016年农村政策的演变之路【编辑日期:2016-02-14】【来源:新三农】自2004年开始,我国连续1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其实早在改革开放初期,1982-1986年,就发布了部署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的一号文件。

纵观历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我国由对农业生产力的关注,转向对农业生产关系调整的关注;由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关注,转向对科技创新、制度改革的关注;由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注,转向对环境友好型农业、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的关注。

一号文件的主题的变化,显示出我国十几年来向农业现代化迈进的过程,我国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下面我们一起盘点一下,历年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一、改革开放初期1982-1986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

这是最早以农业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分别是:①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

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②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③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④198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⑤198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

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二、工业反哺农业时期在经历了粮食连续五年持续减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别持续扩大的情况下,自2004年起,中共中央连续下达了关于“三农”的一号文件。

农业发展目标由解决温饱为主转向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在这一时期我国的“三农”政策始终是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展开的,力求把过去单纯追求产量的工作重心转到在保持总量平衡、优化农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的发展轨道上来,以求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主题: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增收困难问题文件认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

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许多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甚至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

主要内容有: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等。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主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文件认为,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农村改革和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保持农村发展好势头的任务非常艰巨。

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主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件认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主题: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件认为,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差距仍需付出艰苦努力。

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主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同时解决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紧平衡状态、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等问题,加强农业基础、突破瓶颈制约、确保农产品供给,是这一时期保持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所面临的突出任务,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

文件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格局,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并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

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化农业基础的紧迫任务。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主题:维持农业稳定发展,保证农业持续增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

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极为艰巨的一年。

文件要求,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安定。

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主题: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生产上新台阶的制约越来越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

为应对农业发展矛盾,要求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等。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主题: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我国水利改革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投入强度明显不够,建设进度明显滞后,保障水平明显偏低。

从总体上看,我国水利建设仍面临“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严峻局面。

文件强调,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阶段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软件”建设同样重要,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必须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相协调,与农村制度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配套。

确立农业科技创新重要地位、农业体制机制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等,都显示出对农业“软件”建设的决心。

2014-2016年连续三年将“农业现代化”作为文件主题,说明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主题:强调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随着一号文件对农业科技创新改革的重要地位确立,我国开始进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文件认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

“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文件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强调抓好种业科技创新。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主题: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制文件首次强调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地位,要求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这是我国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又一标志。

文件要求,尊重和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

必须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主题:体制机制改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