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股份造假案例

合集下载

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疑点5、职工每月收入仅100多元?
从现金流量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 支付的现金”栏中看出,2000年度该公司职 工工资支出为2256万元,以13000名职工计, 人均每月收入仅144.5元,2001年上半年人 均收入为185元。 如此低廉的收入水平,对于员工30%以 上为大专水平的蓝田股份职工,对于历年业 绩如此优异的蓝田股份而言,合于情理吗?
1、1996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
2、1999年10月,证监会处罚 公司数项上市虚增资产违规行为,责 1996~2000年,蓝田在财务数据上一直保持 任人瞿兆玉罚款10万元
由于农业投资回报周期长,高额负债增大财务 着神奇的增长速度。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 1996 年公司用发股募集资金投入子公司洪湖 然真正解开蓝田财务面纱,剪短蓝田资金链的并 2.66 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 成本,蓝田曾向证监会提出过三次配股融资。前 蓝田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但由于农业不可能 3、导火索: 2001 年11月,刘姝威 4、2002年 1月12 日,因涉嫌提供 不是证监会,而是一个文弱的学者 了 10 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 0.60 元以上, 两次配股成功,减轻了公司的财务压力,蓝田股 快速增长,瞿兆玉要想实现上市时承诺的 4年 在《金融内参》发表 600字短文, 虚假财务信息,瞿兆玉及其继任者保田 最高达到1.15元。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灾 此后蓝田资金链开始断裂 等10 名公司管理人员被拘传。 份账面资产猛增,业绩猛涨。 1999 年5月蓝田再 收入增长 300%,税利增长600% ,就必须走 以后,每股收益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 0.81元, 次提出配股申请时,被证监会调查。 上一条超常规的发展之路。 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

案例分析-蓝田股份与刘姝威

案例分析-蓝田股份与刘姝威
同业平均应收帐款回收期 191天,(武昌鱼 577天,洞庭 水殖178天) 武昌鱼水产品收入是蓝田的8% 洞庭水殖水产品收入是蓝田的4%

4
材料准备时间为2002年,仅供参考
刘姝威分析蓝田股份的主要方法
3.对蓝田股份的现金流量分析
蓝田股份2000年销售农副水产品收到的现金大约为 12.7亿元,每天现金量348万元 刘认为:我从事商业银行研究,了解我国的商业银行 。如果蓝田股份水产品基地瞿家湾每年有12.7亿元销 售水产品收到的现金,各家银行会争先恐后地在瞿家 湾设立分支机构,会为争取这"12.7亿元销售水产品 收到的现金"业务而展开激烈的竞争。银行会专门为 方便个体户到瞿家湾购买水产品而设计银行业务和工 具,促进个体户与蓝田股份的水产品交易。银行会采 取各种措施,绝不会让"12.7亿元销售水产品收到的 现金"游离于银行系统之外。与发达国家的银行相比 ,我国商业银行确实存在差距,但是,我国的商业银 行还没有迟钝到"瞿家湾每年有12.7亿元销售水产品 收到的现金"而无动于衷。 2000年蓝田股份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 金”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但是其短期偿债能 力却位于同业最低水平。这种矛盾来源于“购建固 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92%。这意 味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绝大部分都转化为固 定资产 2000年蓝田股份的在建工程增加投资7.1亿元,其 中“生态基地”、“鱼塘升级改造”和“大湖开发 项目”三个项目占75%,在建工程增加投资的资金 来源是自有资金。这意味着2000年蓝田股份经营活 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大部分转化成在建工程本期增 加投资

/
/
6
材料准备时间为2002年,仅供参考
对蓝田股份造假思路的简单猜测

金融案例分析_蓝田股份失败案例分析

金融案例分析_蓝田股份失败案例分析
一篇短文好似一根银针扎在了蓝田股份这个巨大的肥皂泡上。一幕 股市丑剧由此被揭开,蓝田的贷款黑洞公布于众。此后不久,国家 有关银行相继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新的贷款。由此,蓝田赖以生存 的资金链条断裂。最早在公开场合提出蓝田资金链断了的,是中国 蓝田的掌门人瞿兆玉,2001年11月底,蓝田股份召开临时股东大 会,瞿兆玉承认由于银行不再给蓝田发放贷款,导致蓝田陷入困境。 2002年1月21日、22日以及23日上午,蓝田股份被强制停牌。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6月下 午1时9分21.6.1313:09June 13, 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年6月13日星期 日1时9分0秒13:09:0013 June 2021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五月二十六日2021年5月26 日星期三
流动比率= —————————————— = 0.77(流动比例) 560,713,384.09(流动负债合计)
433,106,703.98(流动资产合计)-236,384,086.72(存货净额) 速动比率= —————————————————————————————— = 0.35 (速动比率)
财务分析蓝田股份—动态分析

蓝田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虚假报告事件

蓝田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虚假报告事件

案例库案例一蓝田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虚假报告事件在中央电视台200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一位儒雅、文静的女性知识分子走上颁奖台,她就是被称为“与神话较量的人”——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刘姝威。

她用区区600字,粉碎了一个股市帝国的神话!为国家挽回的经济和政治损失不可估量。

(刘姝威:1980年3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1984年10月起,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读研究生,在陈岱孙、厉以宁教授指导下,从事国际金融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研究,1986年12月毕业,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86年至今,一直在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从事国际金融理论和实务以及商业银行管理方面的研究。

)刘姝威是在偶然的情况下,意外地卷入了后来震惊全国的“蓝天事件”的。

2001年,她正在潜心写作《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一书。

当时,银广夏、麦科特、红光等一系列虚假会计报表案件,给股民和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一书的主要内容,是如何运用相关分析技术识别虚假的会计报表。

为了便于读者能够整体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分析技术,刘姝威尽可能比较分析更多的案例。

当她在网上搜索到蓝田集团公布的财务报告后,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研究,结果让她十分震惊。

自1996年上市以来,以5年间股本扩张了360倍的骄人成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神话的蓝田,净营运资金已经下降到_1.27亿元。

也就是说“蓝田已经没有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了,它完全是依靠银行贷款维持生计。

”由此,刘姝威得出结论:这是非常危险的,对蓝田危险,对银行更危险!(中国蓝田总公司始建于1980年7月,曾经在1998年抗洪救灾时,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之后,斥资2亿元的费用,长时间地插播“野藕汁”、“野莲汁”的广告,给广大电视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仿佛是中国农业企业的典型,一个以养殖、饮料和旅游为主的企业。

在不到10年间,它就创造了总资产规模增长近10倍,总资产达220亿元的奇迹。

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ppt课件

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3
公司简介
1996年5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以每股发行价8.38 元向社会公开发行了3000万股,形成了公司上市时的 9696万股的总股本。
1996年6月18日,蓝田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全称 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农业部首家推荐上市的 企业,号称“中国农业第一股”。其中,第一大股东 是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占36.36% ,第二大股 东为农业部,占18.86%,其他为内部职工股和流通股。
7
神话破灭——600字文章点燃导火索
Hale Waihona Puke • 2001年11月,刘姝威在《金融内参》发表600字 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对 蓝田造假行为进行了揭露。
她在对蓝田的资产结构、现金流情况和偿债能力 做了详尽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蓝田业绩有惊人的虚 假成分,公司已经无力归还20亿元贷款。她呼吁“应 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引起银行高层的关 注,不久,相关银行即停止对蓝田发放新的贷款,此 后蓝田资金链开始断裂。
成蓝2本.田6,6然水亿蓝真产元正田品解发曾开开展向蓝发到田证有财2监0务限0会面0公年纱提司,末出剪。的过短但2蓝三8由田.次3资于8配金亿农链股元业的融,并不资增可。长能前了 3在、《导此金火后两份融索快收蓝1最以内不次账:0田参速入是倍高后2配面资》0证增增,达,0金股资发1监年长长链历到每表会成产1开6,31,年1股0功猛月始0.0而瞿年1收0字,断,增是5%短刘兆裂报元益一减,,文姝玉个的。也轻业,威税文要业即达了绩利弱想绩使到的公猛增实学都 遭 了司涨长者现在遇不虚的。6上假每了可04财10、等财9市股思1%务921务9090时议09,0信压名年.82承息的6年就年公力50,1司月诺特元0必月,瞿.管蓝的1大以8须兆蓝理21日田4玉洪上元走人田年,及员再灾,,股因其被涉继拘嫌任传提者。供保田

蓝田股份造假案例

蓝田股份造假案例

蓝田股份造假案例分析摘要:蓝田股份作为一家从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企业,自1996年6月上市以来一直保持了业绩优良高速成长的特性,但2002年元月21日、22日,生态农业(原蓝田股份600709)的股票突然被停牌,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到这只曾经备受关注的“绩优神话股”。

公司高管公安机关调查、资金链断裂以及受到中国证监会深入进行的稽查,似乎预示着这只绩优股的神话正走向终结。

关键词:蓝田股份;审计案例1 蓝天的绩优神话蓝田股份作为一家从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企业,自1996年6月上市以来一直保持了业绩优良高速成长的特性,其1996年以来的每股收益分别达到了0.61元,0.64元,0.82元,1.15元以及2000年的0.97元。

从2000年的年报看,已步入稳定发展轨道的蓝田,目前含金量很高,其4.31亿元的净利润绝大部分均来自主营,在主营业务收入基本持平的情况下,虽由于成本略有增加,使每股盈利下降了0.18元,但摊薄后19.81%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1.76元的现金流量额都表现了蓝田通过大力开发高科技农业而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稳定回报。

从财务角度看,其流动比率为0.77,速动比率为0.27,资金运用较充分,短期偿债能力虽由于存货较大而略有不足,但提了4296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还是比较稳健的,另外只有23.18%的资产负债率也说明了其稳定的财务结构。

从经营上说,该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以饮品、食品、蛋类以及冷饮类为主的完整名优农产品结构,其生态农业旅游的综合开发已走上正轨,新年度里将大力建设洪湖绿色食品基地项目以及新建10万亩银杏采中圃基地项目和年产200吨银杏黄铜甙项目,预计,建成后可增加净利润2亿元。

年报股东数为160559户比上期又增加了42%,因此二级市场表现并不太好,市盈率按最新数据统计也只有18倍左右。

特别是该公司董事会提议,2001年度利润分配一次,分配比例不低于当期可供股东分配利润的50%,2000年度未分配利润用于分配的比例不低于50%,将采取送红股与派现相结合的形式,派现比例不少于20%,其2000年未分配利润在本次派2元后仍将达9.16亿元,加上4亿元以上的净利润,应该说分红潜力十分惊人。

蓝田股份公司案例

蓝田股份公司案例

蓝田股份公司案例(一)最精致的假货蓝田股份公司1996年6月上市,证券代码600709,现已退市。

鼎盛时期的蓝田股份曾被誉为“中国农业第一股”、“中国农业产业化旗帜”,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10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0.60元以上,最高达到1.15元,即使遭遇1998年特大洪灾,每股收益也达到不可思议的0.81元。

蓝田股份在中国上市公司中一直是一个谜,堪称最精致的假货:多次财务造假,一直受到市场人士的怀疑和证监会的调查,却在很长时间里经得起专家的挑剔,农业专家、农业管理官员对蓝田的经营和业绩一般都没有太多异议,而监管部门一直难以查到蓝田股份财务造假的直接证据。

市场对蓝田股份的怀疑主要是,对蓝田股份这种以现金交易为主,事后难以复核的农业类公司,能否产生所报告的良好业务态势和优良业绩?是不是“鱼塘里面放卫星”?投资于水中的巨额固定资产是否属实?1999年10月,证监会处罚公司数项上市违规行为。

2001年10月,中央财经大学研究员刘姝威在《金融内参》发表“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短文,将社会上对蓝田股份财务造假的怀疑推向高潮,此后蓝田资金链开始断裂。

2002年1月,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董事长保田等1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被拘传接受调查。

2002年3月,公司实行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变更为“ST 生态”。

2002年5月,因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

真正揭开蓝田业绩之谜的是ST生态2001年经追溯调整披露的年报,如表12-8所示。

表12-8追溯调整前后的蓝田利润(二)蓝田之谜(另请参见后附的一篇短文)(1)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占69%的水产品,销售额达12.7亿元,在养殖基地现场钱货两清成为惯例,而直线距离200公里以内的武昌鱼应收账款回收期577天,收入只是蓝田的8%,洞庭水殖应收账款回收期178天,收入只是蓝田的4%。

违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公司案例

违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公司案例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会计信息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现实中却存在一些公司违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情况,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通过对一些典型的违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公司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带来的后果以及相应的对策。

一、案例一:蓝田股份的会计造假蓝田股份曾是我国农业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其在资本市场上也一度风光无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蓝田股份的会计造假丑闻逐渐浮出水面。

蓝田股份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严重违反了可靠性、相关性和可比性等质量特征。

在可靠性方面,蓝田股份通过虚构销售收入、虚增利润等手段,伪造了虚假的财务报表。

其财务数据严重脱离实际,无法真实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实力。

蓝田股份在报表中夸大了水产品的产量和销售量,使得投资者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在相关性方面,虚假的会计信息与利益相关者的决策需求严重脱节,投资者无法依据这些虚假信息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债权人也难以评估公司的偿债能力,从而导致决策失误和利益受损。

在可比性方面,蓝田股份不同时期的财务报表之间缺乏可比性,使得历史数据无法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蓝田股份会计造假行为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众多投资者因轻信虚假信息而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市场对其失去了信心,公司的股价暴跌,市值大幅缩水。

另银行等债权人也因无法准确评估公司的风险而收紧信贷,给公司的正常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蓝田股份的造假行为也对整个农业行业的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破坏了市场的诚信环境。

为了防止类似的会计造假事件再次发生,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

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完善了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了违规成本,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企业自身也应树立正确的会计理念,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

会计舞弊案例分析近年来,会计舞弊事件时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下面就选取蓝田股份及东方电子等会计舞弊事件做具体的描述。

一蓝田股份公司会计舞弊案分析(一) 蓝田股份公司会计舞弊案概述1 蓝田股份简介蓝田股份股票(600709)1996年发行上市,后改名为生态农业,以销售农副水产品和饮料为主营业务。

一直以来以“老牌绩优股”的形象出现在证劵市场。

公司总资产规模五年间增长了近十倍,上市后资产收益率始终位于上市公司的最前列,也曾以股本扩张了360%的骄人成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

然而,在2002年1月12日,该公司管理人员却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被拘传。

2 蓝田股份优秀业绩引发疑问(1)应收账款比例低得令人难以置信。

在其公司2000年及2001年中期的应收账款均不足其上亿元销售的0.5%,这使人怀疑其巨额销售收入的真实性。

因为无论是其水产品还是饮料的销售都不可能是直接与每一个消费者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自然经济状态下完成的。

(2)产品毛利率与同行相比高得异常。

2001年年报以及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水产品的毛利率约为32%,饮料的毛利率达46%左右,与同一行业相比毛利率高出很多。

而一般情况下,这种产品结构的企业,除非是基于产品市场被绝对垄断,产品价格由公司完全控制或产品具有超常低成本优势的情况才会有如此高的毛利率。

(3)融资行为与现金流量表现不符。

2001年中报显示,蓝田股份增大了对银行的资金的依赖程度,流动资金借款增加了1.93亿元,这与其良好的现金流表现不太符合。

(4)巨额广告费用在报表中找不到支出。

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达到了5亿多元,而其中仅有3590万元是通过销售网点销售,而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的巨额广告费用在报表中找不到支出,使其存在虚增股份公司利润的嫌疑。

(5)职工每月收入仅100多元,如此廉价的收入水平,对于历年业绩如此优异的蓝田股份而言,是不合理的。

(二) 蓝田股份产生会计舞弊的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

蓝田股份会计造假案例课件.ppt

蓝田股份会计造假案例课件.ppt
ko
2)工程及固定资产项目分类混淆
公司对工程项目的分界较为模糊,经 常在费用支出的归属上混淆,1999、2000 年报内多次出现调整在建工程、累计折旧 项目帐面金额的现象。
ko
3)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过长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延长,会降低每年应摊的折 旧费用,从而提高早期年度的利润。根据蓝田 2000年报信息,该公司以前年度制定的折旧年限 过长,2000年依据《农业企业财务制度》,大幅 度缩短了一些固定资产的年限,增提了巨额折 旧,致使当期利润比原折旧政策下估算的利润减 少4800万元。值得指出的是《农业企业财务制 度》1993年就开始实行,为何公司当初不依照执 行?以往年度折旧年限过长对这些期间的利润产 生多大影响,公司年度报告也未作说明。
公 司的报表中找不到巨额的广告费用支出。这 里是否存在着虚增股份公司利润的嫌疑?
ko
5.职工每月收入仅100多元?
从现金流量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 支 付的现金”栏中看出,2000年度该公司职工 工资支出为2256万元,以13000名职工计, 人均每月收入仅144.5元,2001年上半年人 均收入为185元。如此低廉的收入水平,对 于员工30%以上为大专水平的蓝田股份职 工,对于历年业绩如此优异的蓝田股份而 言,合于情理吗?
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18.4亿元,而应收帐款仅 857.2万元。2001年中期这一状况也未改变:销售 收入8.2亿元,应收帐款3159万元。在现代信用经 济条件下,无法想象,一家现代企业数额如此巨大 的销售,都是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自然经
济 状态下完成的?其水产品销售,不可能是直接与每 一个消费者进行交易,必然需要代理商进行代理, 因此水产品销售全部“以现金交易结算”的说法是
ko
2.融资行为为何与现金流表现不符?

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1
主讲内容
1、公司简介 2、案件背景及事件始末 3、蓝田公司财务疑点分析 4、蓝田的挽救工作
2
公司简介
蓝田股份是在三家企业的基础上创立的: (沈阳市新北副食场1987、沈阳市新北制药厂 1988、沈阳连华大酒店1991)
1992年10月,三家企业用其全部资产发起设立 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总股份6696万股,其 中国家股1828万股,法人股3525.6万股,向企 业内部职工以1:1.25溢价定向发行1342.4万股。
《金融内参》是《金融时报》的内部刊物,报送范围只限 于中央金融工委、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和有关司局级领导, 刊物属于机密级。
3
公司简介
1996年5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以每股发行价8.38元 向社会公开发行了3000万股,形成了公司上市时的 9696万股的总股本。 1996年6月18日,蓝田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全称沈 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农业部首家推荐上市的企 业,号称“中国农业第一股”。其中,第一大股东是 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占36.36% ,第二大股东为 农业部,占18.86%,其他为内部职工股和流通股。 2000年1月5日,公司由沈阳迁至洪湖市瞿家湾镇,并
次上提创一出造条配了超股中常申国规请农的时业发,企展被业之证罕路监见。会的调“查蓝。田神话”。
5、2002年1月21日、22日以及23日 上午,生态农业被强制停牌, 当天下午全线跌停。
6、3月18日,生态农业股再度 停牌一天,股票简称由生态
农业变为ST生态。
7
7、2002年5月,因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
8
神话破灭——600字文章点燃导火索
刘姝威仅常用的20多个财务指标,比如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现金负债比率等揭露了蓝田股份的财务 丑闻,让这个”中国农业第一股”真正陷入危机。

蓝田审计造假案例

蓝田审计造假案例

【疑点重重】
银广夏靠全资子公司天津广夏创下萃取神话,而蓝田股份是否也靠全资子公司 蓝田水产创下鱼塘神话?银广夏的造假金额是 7.45 亿元,而蓝田股份 18 亿元的 年收入有多少是真实的?截至 2001 年 6 月 30 日 , 蓝田股份占资产总额 (31.8 亿 元 ) 的 77.3% 存货、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合计 24.6 亿元)有多少是真实 的 ? 蓝田股份净资产名义上有 22 亿元 , 但蓝田水产历年来实现了 18 亿元的利润, 这 18 亿元有多少水分。
最先挑破这些破绽的是一个叫刘姝威的女人,她为此获得了由中 央电视台评选的“200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并被称为“中国股市的 良心”。2001年10月,她以一篇600字的短文对蓝田神话直接提出了 质疑,这篇600字的短文是刘姝威写给《金融内参》的,它的标题是 《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文章在对蓝田的资产结构、现 金流向情况和偿债能力作了详尽分析后,得出结论是蓝田业绩有虚假 成分,而业绩神话完全依靠银行贷款,20亿贷款蓝田根本无力偿还。 一篇短文好似一根银针扎在了蓝田股份这个巨大的肥皂泡上。一 幕股市丑剧由此开始被揭开,蓝田的贷款黑洞公布于众。此后不久, 国家有关银行相继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新的贷款。由此,蓝田赖以生 存的资金链条断裂。最早在公开场合提出蓝田资金链断了的,是中国 蓝田的掌门人瞿兆玉,2001年11月底,蓝田股份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瞿兆玉承认由于银行不再给蓝田发放贷款,导致蓝田陷入困境。2002 年1月21日、22日以及23日上午,蓝田股份被强制停牌。
改为 6696 万股,对公司国家股 、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的数额作相应缩减,隐瞒内部职工股在 1995 年 11 月 6 日至 1996 年 5 月 2 日在沈阳产权交易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事宜。据此,中国 证监会当时对蓝田股份主要责任人处以警告并罚款 10 万元。 随后,从 1999 年到今年的 3 年间,蓝田股份三度申请配股,均未获得证券监管部门的核 准。去年 9 月 21 日,证券监管部门再次到蓝田股份进行调查。 一位投资者在接受采访时很坦率地表示:“造假污点一辈子都洗不清,这就是市场经济中 的信用问题,蓝田应该为此付出代价。”

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蓝天公司财务造假案例
次上提创一出造条配了超股中常申国规请农的时业发,企展被业之证罕路监见。会的调“查蓝。田神话”。
5、2002年1月21日、22日以及23日 上午,生态农业被强制停牌, 当天下午全线跌停。
6、3月18日,生态农业股再度 停牌一天,股票简称由生态 农业变为ST生态。
7
7、2002年5月,因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
6
蓝田事件始末
1、1996年195月96,~在2上0交00所年上,市蓝田在财公务司2数数、项1据9上9上9市年虚一10增直月资,保产证违持监规会行处为罚,责 由着19于神9农6奇年业的公投增司资长用回速发报度股周。募期总集长资资,产金高规投额模任入负从人子债瞿上公兆增市玉司大前罚洪财款的湖1务0万元
其中国家股1828万股,法人股3525.6万股,
向企业内部职工以1:1.25溢价定向发行1342.4
3
万股。
公司简介
1996年5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以每股发行价8.38 元向社会公开发行了3000万股,形成了公司上市时的 9696万股的总股本。 1996年6月18日,蓝田股票在上交所挂牌交易,全称 沈阳蓝田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农业部首家推荐上市的 企业,号称“中国农业第一股”。其中,第一大股东 是沈阳蓝田经济技术开发公司,占36.36% ,第二大股 东为农业部,占18.86%,其他为内部职工股和流通股。 2000年1月5日,公司由沈阳迁至洪湖市瞿家湾镇,
成蓝本2田.6,6水然蓝亿真产田元正品曾发解开向开展发蓝证到有田监2财限0会0务公0提面年司出纱末。,过的但剪三2短由次8蓝.于3配田8农股资亿业金融元不链资,的可。增并能前长 3在、《导此金火后两份融索快收蓝内不次账:了最灾田参速入是2配面1高以资0》增增证00金股资发达后1倍监年长长链表成产到,,会1开6,310功猛每1,始0月历0瞿.0字1断而,,增股年%5短兆裂刘是减,元收,年文姝玉一轻业,。益威税报个要了绩即也利的文想公猛使达弱增业实司涨的遭到长绩现学虚的。遇了6都上者假40财1了不、在等0财9市务2%1可19务每00时990,信压名思9股年2承息年公8就力议05年,1司诺.月必月,的6瞿管特的01蓝须兆蓝理02元大日4.玉人田走8田年以,洪及员1再股因元其被上涉继拘,,嫌任传提者。供保田

蓝田股份会计造假案例

蓝田股份会计造假案例

5.职工每月收入仅 职工每月收入仅100多元? 多元? 职工每月收入仅 多元
从现金流量表“ 从现金流量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 支 付的现金”栏中看出, 年度该公司职工 付的现金”栏中看出,2000年度该公司职工 年度 工资支出为2256万元,以13000名职工计, 名职工计 工资支出为 万 名职工 人均每月收入仅 年上半年人 人均每月收入仅144.5元,2001年上半年人 元 年上半年 均收入为185元。如此低廉的收入水平,对 均收入为 元 如此低廉的收入水平, 于员工30%以上为大专水平的蓝田股份职 于员工 以上为大专水平的蓝田股份职 工,对于历年业绩如此优异的蓝田股份而 合于情理吗? 言,合于情理吗?
质疑一:看不到野藕汁卖, 质疑一:看不到野藕汁卖,何来上亿元的利 蓝田股份年报显示, 润。 蓝田股份年报显示,公司的蓝田野藕 野莲汁饮料销售收入达5亿元之巨 亿元之巨。 汁、野莲汁饮料销售收入达 亿元之巨。在一 般人的眼里,全国应该到处都卖蓝田野藕汁、 般人的眼里,全国应该到处都卖蓝田野藕汁、 野莲汁,而且很热销, 野莲汁,而且很热销,并没有看到这种热销场 甚至在当地市场根本没有见到过野藕汁, 面,甚至在当地市场根本没有见到过野藕汁, 看到的只是中央电视台连篇累牍的广告。 看到的只是中央电视台连篇累牍的广告。
1.应收帐款怎么会如此之少? 应收帐款怎么会如此之少? 应收帐款怎么会如此之少
公司2000年销售收入18.4亿元,而应收帐款仅 年销售收入 亿元, 公司 亿元 而应收帐款仅 857.2万元。2001年中期这一状况也未改变:销售 万元。 年中期这一状况也未改变: 万元 年中期这一状况也未改变 收入8.2亿 应收帐款3159万元。在现代信用经 收入 亿元,应收帐款 万 济条件下,无法想象, 济条件下,无法想象,一家现代企业数额如此巨大 的销售,都是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的销售,都是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自然经 济 状态下完成的?其水产品销售, 状态下完成的?其水产品销售,不可能是直接与每 一个消费者进行交易,必然需要代理商进行代理, 一个消费者进行交易,必然需要代理商进行代理, 因此水产品销售全部“以现金交易结算” 因此水产品销售全部“以现金交易结算”的说法是 难 以成立的;而销售收入达 亿元之巨的野藕汁 亿元之巨的野藕汁、 以成立的;而销售收入达5亿元之巨的野藕汁、野 等饮料, 莲汁等饮料 不可能也是以现金交易结算的吧? 莲汁等饮料,不可能也是以现金交易结算的吧?

蓝田舞弊案例

蓝田舞弊案例

寻找最后一张底牌
舆论对蓝田的业绩一直质疑,但都是建立在常理和逻辑的基础之上,包括刘姝威的观点,都缺乏一个最终有说服力的证据。为此,中国证监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从1999年以来,3次否决蓝田的配股申请,证监会稽查局在过去的一年里,先后5次进驻蓝田进行彻查,包括其销售渠道的外围调查。但是到目前为止,证监会仍然没有公开它的调查结论。证监会稽查局蓝田调查负责人夏志良反复强调:“现在我什么也不能说。”
“这么简单的问题,银行不会发现不了。那么为什么不应该发放的贷款发放出去了?应该停发的贷款停发不了?这就说明一定是有其它的因素在干扰。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瞿兆玉哪有那么大的本事上天入地?他为什么能那么迅速地就拿到国家机密级刊物《金融内参》?如果这个因素不消除的话,保证银行信贷安全是很难的。”刘姝威没有指出是哪些因素在干扰商业游戏的规则,她关心的是怎么才能够制止运用手中的权力干出这种事。“那么对于决策部门来讲,是不了了之,还是要一查到底?如果这个问题不一查到底的话,以后还会这么干;如果这个因素再纵容存在下去的话,银行没法办了,这是很危险的。”
银行曝出贷款黑洞
来自银行界的消息说,蓝田贷款涉及的银行至少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民生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6家。业内人士评论,蓝田巨额贷款的相当一部分已经到期或逾期,注定将被当做坏账处理。
刘姝威说,各大银行在2001年相继发现贷款风险不可控制,故全面停止了对蓝田的贷款行动。2002年1月7日,瞿兆玉到一家银行信贷部申请贷款延期遭到拒绝,自那以后,瞿似乎消失了。
刘姝威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和厉以宁的学生,1986年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一直从事银行信贷研究工作。
“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我在2001年应约写的一本书,叫《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刘姝威说。她选取了十几家上市公司作为案例,开始并没有蓝田。

蓝田造假案—

蓝田造假案—

蓝田大事记
1996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 1996-2000年,每股收益都在0.60元以上,总资产规模增 长了10倍。 1999年10月,证监会处罚该公司数项上市违规行为 2001年11月,刘姝威在《金融内参》发表600字短文,此 后蓝田资金链开始断裂 2002年1月,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董事长保田等10名 中高层管理人员被拘传接受调查 2002年3月,公司实行特别处理,股票简称变更为“ST生 态” 2002年5月,因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
(2) 12.7亿元农副水产品收入有造假嫌疑 (3)蓝田的资产结构是虚假的
案例回放
三大疑点
造假手段
神话坍塌
受到惩罚
三大疑点:
1、主营业务收入18.4亿元,而应收账款仅857万元, 18亿多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靠现金交易完成, 不太可 能
2、同样是在湖北养鱼,2000年上市的武昌鱼在招股说明书 中称,公司6.5万亩鱼塘的武昌鱼,养殖收入每年五六千万 元,单亩产值不足1000元,蓝田股份创造了武昌鱼30倍的 鱼塘养殖业绩,令人怀疑; 3、蓝田股份靠饮料每公斤5.85元的销售额至少实现了3.61 元的利润,利润率为61.71%,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能够实 现这种利润吗?
神话坍塌:
2002月1月21日、22日以及23日上午,蓝田股份(600709)被强制停牌。当天, 原“蓝田股份”高层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被拘。其上市审计机构——沈阳 华伦会计师事务所被吊销证券许可证 2006年7月,蓝田股份(生态农业)证券造假案审结。 1、对公司处以警告并罚款100万元; 对招股说明书含有虚假内容负有直接责任的公司董事赵琰璋、吴惠昌、王焕成 分别处以警告,并各罚款5万元。 2、民事处罚 法院判决被告生态农业公司赔偿原告540多万元。包括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在内 的其他8名被告,被法院判决对原告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蓝田集团总 裁瞿兆玉犯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和提供虚假注册资本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蓝田 股份董事长瞿保田被判合计刑期4年。

蓝田股份会计造假案例PPT

蓝田股份会计造假案例PPT

广告策划、电脑科技、市场研究等多种产
业。中国蓝田总公司属下国内独资企业54 家,驻各地经营公司、办事处160多家,国
外独资公司3家。
一、绩优神话及终结
6年
1997年底,蓝田股份在实施 以19393万股为基数新增了两 家全资子公司——洪湖市香 檀河养殖场和中国农业物资 供销总公司。
1997年
1996年6月18日蓝田股份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是农业部首家推荐上市的 企业。
四、反思与启示
(二)
政企严重不分、治理机制失灵,导致公司发展误入歧途
按照常规,蓝田的问题早就存在,应该不会再有人出面给予蓝田贷款支持, 但是,令人费解,丑闻败露前一直有不少专业银行盲目对其进行贷款,致使 国家资财遭受巨额损失。事后发现,蓝田高层与地方政府存在密切关系。正 是由于地方政府过分袒护公司,政企严重不分,蓝田的管理高层才敢于知法 犯法,有恃无恐。另外,公司治理机制失灵,这也是蓝田失败的主要原因之 一。一方面,公司的董事长一言九鼎,擅自将蓝田交给了一个不懂业务和素 质不高的人掌管;另一方面,公司在缺乏明确的投资战略的情形下盲目扩张。 由于蓝田的公司治理机制失灵,盲目投资、管理不善,致使其主业萎缩,误 入歧途。最后,蓝田的真实业绩水平不断下滑,只能靠造假来维持生计。由 此,
四、反思与启示
(三)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当、执业水平偏低,导致其造假行为得逞
如前所述,蓝田的造假丑闻的曝光,不是来自于对蓝田进行常年年报审 计的注册会计师,而是来自于业外人士,这着实让人吃惊。其实,蓝田主要 是通过虚假交易或事项来“创造利润”,其造假手法非常简单。注册会计师 只要认真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便可以轻易发现蓝田的造假问题,但是,注 册会计师却没有查出任何问题。事后发现,蓝田的会计账目非常混乱,按理 说注册会计师是不能表示意见的,但是,对蓝田进行年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 却发表了相应的审计意见,其执业水平之低,责任意识之弱,令人叹息!由 于未能及时发现蓝田的造假行为,致使许多对其进行贷款的银行受牵连,国 家资财遭受重大损失。

论蓝田股份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论蓝田股份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及启示

论蓝田股份审计失败的案例分析及启示摘要:继银广夏的神话闹剧破灭之后,2001年10月,蓝田股份传奇故事的结束带给整个社会不尽的的哗然与惊叹。

利用财务造假的手段,蓝田股份在经营期间虚增了大量资产及高额利润。

面对漏洞百出的财务报告,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竟给出了与实际不符的审计意见。

现就蓝田股份的案情及审计人员的失职行为展开探讨,并就蓝田审计失败的原因与启示进行分析。

关键词:蓝田股份财务造假审计失败案例启示一、案情回顾(一)蓝田股份有限公司介绍辽宁省沈阳市蓝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田股份,于1992年10月由沈阳市新北制药厂、沈阳莲花大酒店、沈阳市新北副食商场三家企业共同发起、通过定向募集的方式成立。

借助了政府及农业部的行政杠杆,有“中国农业第一股”之称的蓝田随着其自身股价的攀升及规模的扩大,不断进行发展创新,成为一个以传统农业及食品加工为主线,经营范围涵盖医药制品、农副水产品、房屋开发、餐饮住宿、烟草专卖、卫生保健用品及进出口业务等的典型综合性经营企业。

以“老牌绩优股”著称的蓝田,创造了中国市场经营的业绩神话。

(二)公司财务造假分析然而,神话终究不可能成为现实。

通过相关资料研究,不难发现,蓝田股份的肥皂泡沫与银广夏竟如出一辙,他们都利用了披着华丽外衣的财务报表,用一个个谎言来诉说自身经营业绩的传奇。

2010年10月26日,刘姝威在《金融内参》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的文章,蓝田痴人说梦的鱼塘奇迹也沿袭了银广夏的悲剧而彻底破灭,引起了资本市场的轩然大波。

具体分析其财务造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会计造假,虚增资产其一,固定资产造假。

资料显示,其规模增长速度过快,且严重超过业务的扩张速度。

报表显示,在1998-2000年间,蓝田固定资产净值增长率分别达到356.65%、274.85%及54.57%。

截至2000年底,其固定资产账面数额已高达21.69亿,占总资产数值的76.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田股份造假案例分析摘要:蓝田股份作为一家从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企业,自1996年6月上市以来一直保持了业绩优良高速成长的特性,但2002年元月21日、22日,生态农业(原蓝田股份600709)的股票突然被停牌,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到这只曾经备受关注的“绩优神话股”。

公司高管公安机关调查、资金链断裂以及受到中国证监会深入进行的稽查,似乎预示着这只绩优股的神话正走向终结。

关键词:蓝田股份;审计案例1蓝天的绩优神话蓝田股份作为一家从农业为主的综合性经营企业,自1996年6月上市以来一直保持了业绩优良高速成长的特性,其1996年以来的每股收益分别达到了0.61元,0.64元,0.82元,1.15元以及2000年的0.97元。

从2000年的年报看,已步入稳定发展轨道的蓝田,目前含金量很高,其4.31亿元的净利润绝大部分均来自主营,在主营业务收入基本持平的情况下,虽由于成本略有增加,使每股盈利下降了0.18元,但摊薄后19.81%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 1.76元的现金流量额都表现了蓝田通过大力开发高科技农业而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稳定回报。

从财务角度看,其流动比率为0.77,速动比率为0.27,资金运用较充分,短期偿债能力虽由于存货较大而略有不足,但提了4296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还是比较稳健的,另外只有23.18%的资产负债率也说明了其稳定的财务结构。

从经营上说,该公司目前已形成了以饮品、食品、蛋类以及冷饮类为主的完整名优农产品结构,其生态农业旅游的综合开发已走上正轨,新年度里将大力建设洪湖绿色食品基地项目以及新建10万亩银杏采中圃基地项目和年产200吨银杏黄铜甙项目,预计,建成后可增加净利润2亿元。

年报股东数为160559户比上期又增加了42%,因此二级市场表现并不太好,市盈率按最新数据统计也只有18倍左右。

特别是该公司董事会提议,2001年度利润分配一次,分配比例不低于当期可供股东分配利润的50%,2000年度未分配利润用于分配的比例不低于50%,将采取送红股与派现相结合的形式,派现比例不少于20%,其2000年未分配利润在本次派2元后仍将达9.16亿元,加上4亿元以上的净利润,应该说分红潜力十分惊人。

2 案情简介2.1绩优神话的终结2002年元月21日、22日,生态农业(原蓝田股份600709)的股票突然被停牌,市场目光再次聚焦到这只曾经备受关注的“绩优神话股”。

停牌也许仅仅是个开端。

高管受到公安机关调查,资金链断裂以及受到中国证监会深入进行的稽查,似乎预示着这只绩优股的神话正走向终结。

生态农业(原蓝田股份)董事会发布公告说,早在2002年1月12日,该公司董事长保田,董事兼财务负责人黎洪福,董秘王意玲等三名高管,以及包括公司财务部长在内的七名中层管理人员共十人被公安部门拘传,接受调查。

据知情人士介绍,公司的会计资料也被查封用于办案。

其实,早在2001年10月8日,蓝田股份董事会公告称:“2001年9月21日本公司已接受中国证监会对本公司有关事项进行的调查,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蓝田的资金链断了”源于一篇文章。

2001年10月26日,北京某财经大学一位刘姓研究员在一份内部刊物上发表文章,呼吁“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引起银行高层的关注。

不久,相关银行即停止对蓝田发放新的贷款。

事实上,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停止贷款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2.2主要疑点蓝田股份这只“绩优高成长股”,给投资者的确留下太多的疑团。

蓝田股份可能的造假手法可能是涉及多计存货价值、多计固定资产、虚增销售收入和虚减销售成本等多方面。

2.2.1应收账款之迷解释离奇蓝田股份去年主营业务收入18.4亿元,而应收账款仅857万元。

公司方面称,由于公司基地地处洪湖市瞿家湾镇,占公司产品70%的水产品在养殖基地现场成交,上门提货的客户中个体比重大,当地银行没有开通全国联行业务,客户办理银行电汇或银行汇票结算货款业务,必须绕道70公里去洪湖市区办理,故采用“钱货两清”方式结算成为惯例,造成应收账款数额极小。

蓝田股份的这一解释引出新的疑问,该公司似乎在上市公司中又创一项奇迹,即近18亿多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靠现金交易完成。

稍懂财会知识的人士,势必对蓝田股份“钱货两清”方式结算下的销售收入确认产生怀疑。

另外,蓝田股份去年野藕汁,野莲汁等饮料销售收入达5.29亿元,难道饮料销售是因市场供不应求而未出现应收账款吗?2.2.2鱼塘里的业绩神话蓝田股份上市后的业绩增长令人惊叹,该公司1995年净利润2743.72万元,1996年上市当年翻番实现5927万元,1997年至1999年三年分别为14261.87万元,36472.34万元和54302.77万元。

蓝田股份的业绩几乎年年实现翻番增长,直到2000年后才出现萎缩,降至43162.86万元。

蓝田股份的业绩主要来自“神奇”的鱼塘效益。

原总经理瞿兆玉曾在去年3月称,几年来产品始终处于不愁销的状态。

瞿兆玉继而介绍,洪湖有100万亩水面可以开发,蓝田股份现在只开发了30万亩,而高产值的特种养殖鱼塘面积只有1万亩,这种精养鱼塘每亩产值可达3万元,是粗放经营的10倍。

据有关报道称,蓝田股份在精养鱼塘推行高密度鱼鸭配套养殖技术,每亩平均产成鱼由350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加上养鸭收入,每亩平均收入由1400元提高到近万元,养殖成本降低20%。

而同样是在湖北养鱼,去年上市的武昌鱼在招股说明书中称,公司6.5万亩鱼塘的武昌鱼,养殖收入每年五六千万元,单亩产值不足1000元。

蓝田股份创造了武昌鱼30倍的鱼塘养殖业绩,其奇迹有多少可信度已越来越令人怀疑。

产负债表)中银行存款额(4420万元)的62%。

2.4.3隐瞒缩减公司股本的重大事项在股票发行申报材料中,蓝田公司将公司股票公开发行前的总股本由8370万股改为6696万股,同时对公司国家股、法人股和内中职工股数额也作了相应缩减。

对上述缩减公司股本的重大事项,蓝田公司在申请股票公开发行及股票上市之后予以隐瞒,未作公司披露。

2.4.4隐瞒内部职工股托管后上柜交易的重大事实1993年4月至10月,蓝田公司将全部内部职工股在沈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集中托管。

1995年11月6日至1996年5月2日蓝田公司已托管的内部股在沈阳产权交易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对此,蓝田公司未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

2.5案件结果2.5.1行政处罚1对公司处以警告并罚款100万元;2对招股说明书含有虚假内容负有直接责任的公司董事赵琰璋、吴惠昌、王焕成分别处以警告,并各罚款5万元。

2.5.1民事处罚法院判决被告生态农业公司赔偿原告540多万元。

包括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其他8名被告,被法院判决对原告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蓝田集团总裁瞿兆玉犯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和提供虚假注册资本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蓝田股份董事长瞿保田被判合计刑期4年。

3原因分析3.1经营管理不善,法制观念淡薄,导致其业绩不佳我们知道,光靠造假过日子是不行的。

企业要发展,求生存,其根本出路在于谨慎投资和合法经营。

而蓝田的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管理高层的法制观念极其淡薄,经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他们在公司业绩不佳的困难时期,不是从强化公司管理内涵来着手想办法,求对策,而是视国家法律法规为儿戏,公然造假,知法犯法,炮制了所谓“金鸭子”,“野莲汁野藕汁”和“无氧鱼”的动人故事企望靠骗取贷款来过日子。

本来,蓝田上市时曾经募集了两个多亿的资金,公司高层应该适时实施正确的投资战略,以引导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但是,事与愿违,蓝田的管理高层并未真正从这方面去考虑问题。

事后发现,蓝田的经营管理环节存在诸多漏洞,诸如资金大量流失和财务报告虚假等等,致使公司的真实业绩状况不断恶化。

3.2政企严重不分,治理机制失灵,导致公司发展误入歧途按照常规,蓝田的问题早就存在,应该不会再有人出面给予蓝田贷款支持,但是,令人费解,丑闻败露前一直有不少专业银行盲目对其进行贷款,致使国家资财遭受巨额损失。

事后发现,蓝田高层与地方政府存在密切关系。

正是由于地方政府过分袒护公司,政企严重不分,蓝田的管理高层才敢于知法犯法,有恃无恐。

另外,公司治理机制失灵,这也是蓝田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公司的董事长一言九鼎,擅自将蓝田交给了一个不懂业务和素质不高的人掌管;另一方面,公司在缺乏明确的投资战略的情形下盲目扩张。

由于蓝田的公司治理机制失灵,盲目投资,管理不善,致使其主业萎缩,误入歧途。

最后,蓝田的真实业绩水平不断下滑,只能靠造假来维持生计。

3.3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当,执业水平偏低,导致其造假行为得逞如前所述,蓝田的造假丑闻的曝光,不是来自于对蓝田进行常年年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而是来自于业外人士,这着实让人吃惊。

其实,蓝田主要是通过虚假交易或事项来“创造利润”,其造假手法非常简单。

注册会计师只要认真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便可以轻易发现蓝田的造假问题,但是,注册会计师却没有查出任何问题。

事后发现,蓝田的会计账目非常混乱,按理说注册会计师是不能表示意见的,但是,对蓝田进行年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却发表了相应的审计意见,其执业水平之低,责任意识之弱,令人叹息!由于未能及时发现蓝田的造假行为,致使许多对其进行贷款的银行受牵连,国家资财遭受重大损失。

4案件启示4.1 会计人员应当恪守职业道德,保持职业操守;审计工作需严谨,保持独立性其实从会计的角度而言,蓝田公司造假不是公司或其他相关部门会计标准和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问题,而是在实际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和操守问题。

在蓝田公司中会计人员或者屈从上级压力,或者直接参与造假,根本忘记了作为一名会计人应有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此外,在该公司为达到造假的目的根本就没建立应有的财会人员管理与奖惩、准入和退出实施机制。

而在外部财会审计上,由于审计人员素质或审计部门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等种种原因也未能做到及时发现问题或及时披露所发现的问题,其中所暴露的会计师独立性问题是一世界性难题,要解决也是任重而道远。

4.2规范相关财会报表和信息披露在蓝田公司上市报表中,存在许多模糊不清,不能得到证实的会计数据。

如虚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存货价值。

以此为反例,应当更加规范相关财会报表和信息披露,建立相应制度、责任人和定期披露,细化每一数据来源,做到数据可溯源。

4.3资本市场不是“圈钱”市场资本市场的存在本意应当是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活跃金融市场,促进资金的有效配置与有效运用。

但在某些人看来,资本市场就是他们的“圈钱”市场,是他们的提款机。

本来,蓝田上市时曾经募集了两个多亿的资金,公司高层应该适时实施正确的投资战略,以引导企业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但是,事与愿违,蓝田的管理高层并未真正从这方面去考虑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