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文化人格的精神结构

合集下载

对鲁迅反抗绝望精神的几点认识

对鲁迅反抗绝望精神的几点认识

对鲁迅反抗绝望精神的几点认识在20世纪中国从封建专制向现代文明转型的历史时期,鲁迅自觉承担起了改造国民性的历史重任,启发中国人的思想觉悟,实现中国人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现代化。

他直面人生的大悲苦后绝望抗争的姿态赢得了“精神界之战士”的盛誉和广大人民的由衷敬佩。

这位一生独战乃至牺牲的文化巨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人格魅力持久而永恒。

鲁迅一生力求改造国民性,变“奴”为“人”,是为了让后人“幸福地度日”。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或者说试图朝这个理想走去,鲁迅与黑暗苦斗,为光明斗争,蔑视强权,毫不妥协,悲天悯人,尽心竭力。

然而他的“苦斗”和“苦争”却换来了流言与暗杀,美好理想淹没于无边的黑暗、冷酷、枯槁、僵死之中,给鲁迅带来的苦痛和绝望是世上罕见的,阅读《野草》,这种人在绝境之感便会涌上心头。

然而鲁迅之为鲁迅就在于:当人生的希望无数次在现实的悬崖上碰壁之后,他毅然选择了反抗绝望,作绝望的抗争。

作为个体的鲁迅,在情感上的寂寞、失落、沮丧,可以看作他绝望心态的起点。

家庭由小康而坠入困顿后,少年鲁迅感受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过父亲病重,自己在当铺柜台前遭受“白眼”的冷遇。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年少时的心灵创伤对一个人的人格塑造,起着较大作用。

鲁迅少年时代体验到的孤独多于快乐,冷漠多于温暖,这是形成他孤独内向性格气质的重要原因。

长大之后的鲁迅又面临了婚姻悲剧、兄弟失和等等,这一系列无法逃避的人间事,使得青年鲁迅的热情渐藏渐深,更大的打击对于鲁迅,也许命中注定非要他承受不可,似乎在等待着并且要考验这位战士的心理素质。

鲁迅对民众乃至社会透视之后的悲凉感,构成他绝望心态的直接因素。

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五四”激情的“退潮”,又使鲁迅从“听将令”的呐喊走向暂时的彷徨。

这种由时代环境造成的巨大失落,是鲁迅个人不能掌控的。

暗夜的虚空,分外的沮丧,新生的路在何方?接踵而至的政治高压、冷枪暗箭以及“乏走狗”们,更增添了他死亡、冰冷的心理阴影。

论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影响

论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影响

论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影响摘要:鲁迅先生在中国文化历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对近现代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通过探讨鲁迅先生的身世,文章,思想来揭示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进而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认知,达到自我进步的目的。

前言鲁迅对于我们今天具有什么意义?甚至,按某些一心要否定鲁迅的人们来说,问题的提法更可以是:鲁迅在今天,还有什么意义吗?我在这里,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完全肯定的;不仅如此,同时还要强调地指出:在新的世纪里,由于社会生活的深刻演变、国民性格与民族文化的重新构造,鲁迅的伟大献身精神、深刻而独特的思想、极具独创性的艺术创作以及其代表中华性格的人格典范,都具有迫切而深刻、独特而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因此,我们今天还特别需要读鲁迅、学习鲁迅、理解鲁迅。

在本篇论文中,我将从鲁迅的身世,鲁迅的文化思想,鲁迅的文艺观,等方面对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与影响做一个系统的分析。

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本论一、鲁迅的平生鲁迅,姓周,幼名樟寿,字豫才,于1898年在南京求学时改名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时起用的笔名,“鲁”取自母姓。

鲁迅于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浙江绍兴。

1936年10月19日凌晨辞世于上海。

鲁迅的家庭和个人的经历,直接地促成了他从小就产生了爱国主义思想:其一,家庭的变故使鲁迅目睹旧社会的腐败,对上层社会产生了极端的憎恶;其二,鲁迅从小就与农民亲近,与农家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熟悉农民的生活,并同情他们的不幸;其三,鲁迅从小接触民间艺术,大量阅读“非正统”的书籍,一方面使他了解了中国的历史与社会,接受了文学的熏陶,另一方面则更激起了他对封建礼教的强烈不满。

鲁迅从小受到祖母、母亲和“长妈妈”的影响。

于7岁开蒙,12岁到“三味书屋”读书(塾师寿镜吾)。

在南京,鲁迅学习到了新鲜的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和自然科学知识,接受了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1898年5月,鲁迅以“周树人”的名字,进入了洋务派创办的江南水师学堂。

小度写范文对《藤野先生》中鲁迅精神的解读模板

小度写范文对《藤野先生》中鲁迅精神的解读模板

对《藤野先生》中鲁迅精神的解读鲁迅的自尊心特强,他一生都在全力护卫着这份尊严,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了一生。

鲁迅的心灵也格外敏感,种种世态人情,都会波及他的感情,甚至造成伤害。

自尊而敏感的性格,使鲁迅成为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也使他的人生总是动荡不安。

但鲁迅的自尊,不是出于个人名利得失上的自尊,而是建立在人格的尊严乃至民族的尊严基础上的自尊。

他的敏感不是那种自我封闭式的神经过敏,而是一个“赤子”“眼里揉不得沙子”的那种爱憎分明。

在同各种反动势力的斗争中,他的自尊和敏感转化成一种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但在同友人和同道的共事相处中,他的过分敏感与多疑,就难免与周围的环境和有些人发生误解甚至冲突。

他对社会、人生认识得越尖锐、越深刻,就使他自尊的性格越表现出一种执拗的不妥协性。

因此,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许多人就认为鲁迅“多疑”、“脾气大”、“爱骂人”。

鲁迅自己也剖析说:“我自己也知道,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还说“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

敏感、多疑、尖刻,这确实是鲁迅全部性格中的一个侧面,鲁迅正是依凭这种性格,敏锐地洞察到了国民精神中的种种劣根性,感受到了许多人包括他的一些朋友在内的阴暗面乃至潜意识,他同这些丑陋的东西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又深深感受到了鲁迅人格的高洁和性格的可贵。

《藤野先生》是记叙鲁迅在日本留学――从东京到仙台的一段生活,鲁迅的多疑和敏感就表现得十分突出。

就是这种特殊的性格,使他痛切地感受到人格的屈辱、民族的悲哀以及一些中国留学生的麻木,从而促使他作出了“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

从17岁到21岁,鲁迅都在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和路矿学堂读书,他在总结这四年的经历时说:“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钻下地面二十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

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国外去。

”于是,为了民族的“维新”,为了自己的“学问”,鲁迅开始了长达7年的日本留学生涯。

人物素材 鲁迅

人物素材      鲁迅

人物素材鲁迅鲁迅——民族精神最精警深邃的反省者清醒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使鲁迅成为中国人灵魂的最尖锐、深刻的解剖者,民族精神最精警深邃的反省者。

终其一生,他都在批判与战斗中度过。

而作为他毕生战斗的力量源泉,则是对创建一个彻底摆脱奴性,具有原属于人的独立精神和自由精神的社会的向往。

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

鲁迅是伟大的,他的伟大在于他执著地把自己的生活、生命牢牢地和民族、时代拴在一起。

他的个性极强,最痛恨奴颜媚骨;作为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他解剖中华民族比谁都更切准脉搏。

鲁迅是巨人。

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他无须挥舞权杖。

作为旧世界的逆子,惟以他的人格和思想,进行着韧性的战斗。

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埋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火焰。

在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但是却从来没有屈服和停顿。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专制和保守,都是他攻击的对象。

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得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招致密集的刀箭,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战绩。

他所凭借的仅是一枝“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险恶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

正是对国民灵魂有了清醒而深刻的认识,鲁迅不遗余力,全方位地展开对我们民族存在的劣根性的批判。

他说:“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

”为此,他把根除奴性、扫荡封建文化视为改造国民精神之根本任务,提出“立人”思想,即把“沙聚之邦”改造为“人国”。

在他看来,只有健全的人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中国愚弱的状况,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

因此,“新世纪之新精神”在于维护人的尊严,光耀人的生活,明白人生的真谛。

他的“理想人性”就是彻底摆脱奴性、具有原属于人的独立精神和自由精神。

鲁迅先生不仅属于他的时代,鲁迅先生属于我们中华民族。

产生过鲁迅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更是永远值得骄傲的民族。

《阿Q正传》同步练习(含答案)

《阿Q正传》同步练习(含答案)

《阿Q正传》同步训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的本质精神是他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和中国人的深刻理解。

只有理解了中国社会才能读懂鲁迅,而只有读懂了鲁迅才能理解中国社会。

鲁迅与中国就是这样一种解不开的纠葛。

他一生批判和挑战的不是哪一个人,而是中国的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民族根性、一种社会状态。

局限于鲁迅与周边人际关系和具体事件的纠葛,是不能真正理解鲁迅的本质精神的。

鲁迅是常读常新的,他已经成为一个世纪性的话题。

我们这个民族花费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也尚未真正读懂鲁迅、理解鲁迅。

留在民族记忆里的鲁迅是中小学教科书中的鲁迅,是每逢某个重大政治节日便被装饰出来的鲁迅。

毫无疑问,鲁迅已经远离了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自己。

人们都认同鲁迅性格的本质是挑战强者并反抗,但是我们很少能细想为什么鲁迅能至死坚守这一性格?归根结底,就是鲁迅的人格所致,性格特征大多源自人格特征。

鲁迅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为“知识分子”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

鲁迅精神在当代中国最大的价值,就是对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思想立场和人格境界的启示意义。

夜深人静,我读到鲁迅的一些句子,总是惊出一身汗水来。

这冷汗不只是为鲁迅的深刻而惊叹,也是面对鲁迅的深刻和挑战而自愧不如的结果。

鲁迅的伟大在于其思想的深刻,而鲁迅的痛苦也在于其思想的深刻。

不忘鲁迅,让我们活得很累很沉重。

但是,无论如何,作为真正的鲁迅学人,绝不能参与对于鲁迅本质精神的改造,因为曲解鲁迅就是背叛鲁迅。

鲁迅确立的现代人的思想人格境界,就是呼唤“真人”而揭露“伪士”。

在人性的道德上,鲁迅始终是“复古”的——复归于人间的原点。

鲁迅在担负起政治救亡、思想启蒙重任的同时,又担负起道德救赎的重任。

鲁迅的真实让恶人作恶变得困难,特别是让伪善者暴露出恶的本质。

他一生树敌过多,除了思想立场和政治倾向的差异之外,很大程度上是性格所致。

而这性格也就是人格——不说假话和揭穿虚伪。

这造成了他人际关系中最大的悲剧——自己不虚伪也不允许别人虚伪。

鲁迅谈理想人格问题

鲁迅谈理想人格问题

鲁迅谈理想人格问题鲁迅先生也曾提出了理想人格问题,鲁迅的一生就是努力在实践他的理想。

但是鲁迅一生承受了多少明枪暗箭,为了他的理想作了多么艰苦的抗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初兴之时,与鲁迅抱有类似理想的新派人物可谓多矣。

但是在行动中,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而鲁迅却始终抱有“正视社会黑暗势力的勇猛和毅力”,主张“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

直到他去世前不久,还写下了极为决绝的文字:“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

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这是一种怎样的勇猛!鲁迅正是在同旧社会长期的韧性斗争中完成了他的伟大人格———与他理想人格相统一的人格。

所以鲁迅无论在他的生前或是死后,都受到了社会的尊敬,这的确是非常难得的。

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们并不是都有这样的幸运与艺术作品产生,更多的可能是抱恨终生。

但是在更高的境界肯定生命的意义,它本身会产生一种力量。

要追求理想的人格,就得具有力量———意志的力量和抗争的力量———自立精神。

由此看来,人生在世的艰难,不是用多少文字所能写完的,但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却是很明确的。

何况广大的中国妇女更是如此,在面临比男人具有更多困难的条件下,如何面对社会、面对工作、面对生活,乃是需要慎重思考的。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中国女界先行者秋瑾女士早在!"世纪初就向中华女子发出过这样的呐喊:“欲脱男子之范围,非自立不可。

”这是她的感悟,她在觉醒后深深地悟出的一个真谛:“女性必须自立!”“女性必须自立”、“自立乃女性人生之本”,这是一个并不深奥的命题。

它是几代妇女辗转人生、痛定思痛后得出的切身教诲,也是当今妇女探索人生轨迹中发出的时代强音。

中国妇女第六次代表大会明确指出:自立,就是树立独立意识,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反对依附顺从。

自立是“四自”新女性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这一口号的提出,对于提高女性群体素质,塑造新一代女性形象,推进中国妇女解放运动进程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鲁迅早年的立人理想与精神向往

论鲁迅早年的立人理想与精神向往

Ke o d :uX n e l l ,h u u a u i tn sit uai yw r s L u ; a y i t 曲t nh m c ta o , p ip r t r f o e o n lv i r u
生当1 9与 2 世 纪之交的中国人 , 面对 的是 0 所
论鲁 迅 早 年 的 立 人理 想 与精 神 向往
钟友循
( 中南大学 文学院 , 湖南 长 沙 4 08 ) 10 3
[ 摘要 ] 鲁迅 的战斗精神和批 评性实践, 以其早年所确 立的立人理 想为 出发 点和 落脚 点的。唯 其在 对古今 中外的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是 类生存现 象的考查 中 有深刻 的发现 , 才会把 个性与精神 作为人 的建设 或 日国民性改 造的核 心指标 , 他 作为 自己立人 理想的重 中 重。这一 立人理想 , 宁说 正是鲁迅 宗教 文化人格 的一种典型 的概括与 写照 ; 对“ 之 毋 而其 精神界之 战士”
可 以说迄今为止尚无任何人做得像他一样彻底。 在“ 睁开眼睛看世界” 的时代潮流 , 鲁迅的救国
b icv rn h nvra e h tu d r n ooflp e o n no u ne itn ec n h o sbyh l h n iiu ’ es nlt ydso ei gteu ieslmlsta n el et clr h n me o f ma xse c a ep sil od teidvd a Sp ro ai i he u h l y n pr u b iga h e su f n e v ro ma d vlp n rn to a r omai .An nfc ,L n’ mp a i o u n a d s i ta en 8tek yis eo se d a o f u n e eo me to ain fr t n il hi h le o di a t u Xu Se h ss nh ma c lia o svr al ro re i meo i lgo sp ro ai ut t ni iu lyamirro pt fhsr iiu esn t vi t o e l y;b ti i a na l h thse r etcisa d p ritn rcie ” u t slmetbeta i an s re esse tp t sa a n a c s s ita g tr so l a s i al e1n ra fme tlod a, B ti i eift b  ̄ eta u un’ ri ba igcnrb to a pru f he ” h udc u ehm i 0 gti o na r el u t sarl oo s i li f l e c h tL n X Stal lzn o tiuin h s b e ra npi t n t h uce dn e e t n . e nage tis r i otes c e igg n ri s a o a o

鲁迅人格的心理传记学研究

鲁迅人格的心理传记学研究

鲁迅人格的心理传记学研究鲁迅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作家,其笔下的文学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他的文字既有批判性,又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感,使他的作品能够深刻地凝聚起广大读者的认同和喜爱,并对中国社会、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鲁迅是一代文学大家,他的作品内涵博大精深,充满智慧和独特的思想。

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鲁迅的人格,是有学术价值的。

以下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对鲁迅的人格进行论述。

首先,鲁迅的人格有着极强的自我意识,他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始终秉持着坚定的信念。

他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不会因为任何反对声音而放弃,而是坚定地不断前进。

其次,鲁迅拥有一种极强的追求自由的思想,他认为自由才是真正的幸福。

他的文章既有批判性,又有浪漫主义情感,他的文字凝聚了读者的思想,引导着他们对自由进行思考。

再次,鲁迅拥有极强的创造力,他的文字创造了极具独特性的文学风格,使他的文字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他的文字也深受读者的喜爱。

最后,鲁迅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多次把自己个人利益放在普世价值和人民需求之上,他的文字也对中国社会、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鲁迅的人格具有自我意识、追求自由的思想、创造力及社会责任感这四方面的特点,这也是他能够成为一位伟大文学家的原因。

当今时代,他的人格特质足迹深远,而他的文字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大家,他的作品内涵博大精深,充满智慧也独具一格。

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鲁迅的人格,是有学术价值的。

通过深入解析鲁迅人格的特质及其影响,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鲁迅,进一步发掘他的思想,开发鲁迅文学的深度思考,以期让更多的人受益。

综上所述,以《鲁迅人格的心理传记学研究》为标题,对鲁迅的人格特质进行论述,是有学术价值的。

通过对鲁迅人格特质及其影响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发掘他的思想,开发鲁迅文学的深度思考,让更多的人受益。

鲁迅的社会地位、影响、价值与教学意义

鲁迅的社会地位、影响、价值与教学意义

第一讲 三家、庭衰中落学:鲁鲁迅迅性作格品、思的维教方学式形意成义的逻辑起点
(一)语言构思之创新 叶圣陶:“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
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 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 终极目的不是让学生掌握教科书,而是通过 教科书的范例形成语文能力。
鲁迅是中国的语言大师,通过学习鲁迅 的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汉语的博大精 深和奇妙无穷。
二、鲁迅的社会影响
(一)鲁迅的纪念活动
1.鲁迅逝世纪念活动 2.鲁迅诞辰纪念活动 3.鲁迅学术研讨活动
第一(讲二家)庭民衰国落:以鲁来迅入性格选、教思材维方的式鲁形迅成的作逻品辑起点
第一(讲 三家庭)衰近落1:0鲁0年迅性鲁格迅、著思维作方出式版形成统的计逻辑起点
近100年鲁迅著作出版统计表
第(一讲四家)庭近衰1落0:0年鲁迅鲁性迅格研、思究维著方作式形出成版的统逻辑计起点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 全民族的大多数,向著敌人冲 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 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 空前 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 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4.陈独秀对鲁迅的经典评价
陈独秀《我对于鲁迅之认识》: 世之毁 誉过当者,莫如对于鲁迅先生。“鲁迅先生 和他的弟弟启明先生,都是《新青年》作者 之一人,虽然不是最主要的作者,发表的文 字也很不少,尤其是启明先生;然而他们两 位,都有他们自己独立的思想,不是因为附 和《新青年》作者中那一个人而参加的,所 以他们的作品在《新青年》中特别有价值, 这是我个人的私见。“鲁迅先生的短篇幽默文 章,在中国有空前的天才,思想也是前进的。 在民国十六七年,他还没有接近政党以前, 党中一班无知妄人,把他骂得一文不值,那 时我曾为他大抱不平。后来他接近了政党, 同是那一班无知妄人,忽然把他抬到三十三 天以上,仿佛鲁迅先生从前是个狗,我却以 为真实的鲁迅并不是神,也不是狗,而是个 人,有文学天才的人。

鲁迅与他的革命精神

鲁迅与他的革命精神

01 02 03
鲁迅生平 家庭成员 鲁迅对国人劣根性的剖 析 名人对鲁迅的评价
目 录
This Is A List
04
鲁迅生平
Part One
光绪七年(1881年)9月25日(夏历辛巳年八月初三), 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幼名阿张,长根, 长庚,学名周樟寿。 光绪十八年(1892年),入三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课 余影描图画。与章闰水建立友谊。 光绪十九年(1893年),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 宜又抱重病,家产中落, 全家避难于乡下。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 路学堂,学开矿。这期间接触了赫胥黎的《天演论》, 对他以后的思想具有一定影响。除读新书外,爱骑马运 动,敢于和旗人子弟骑马竞赛。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1月,矿路学堂毕业。3月,公 费赴日本留学。在日本学习期间,接受了革命 (revolution)思想,故取笔名鲁迅(Lution),以表 达要改变中国贫穷落后局面的决心。课余喜欢读哲学与 文艺之书,尤其注意与人性及国民性有关问题。
看客性
鲁迅早年怀着医学救国的理想赴 日本留学,在一次看幻灯片时, 画片上日军在中国砍杀替俄国做 侦探的中国人,围观的中国人体 格强壮,神情呆滞,对同胞的惨 死无动于衷,鲁迅将这种人称为 “看客”,认为在看客态度浸润 下的国民,对国家进步民族独立 毫不关心,只是一群失去灵魂、 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
奴 性
鲁迅对国人劣 根性的剖析
Part Three
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思考过国民性问题。新文化运动时期,他通过《文 化偏至论》、《坟·摩罗诗力说》、《坟·灯下漫笔》、《野草·墓碣文》和《呐 喊·狂人日记》等杂文和小说,多角度透视了中国人的精神素质,揭示出自大 性、自私性、看客性、奴性、吃人性等冷漠、狭隘、愚昧、落后的心态和行为, 认为它们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的进步。 自大性

鲁迅精神——济世情怀

鲁迅精神——济世情怀

鲁迅精神——济世情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9302430005 张淼摘要从鲁迅思想与鲁迅精神入手,着重探讨了鲁迅精神的济世情怀,提出鲁迅精神即是“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林立的鲜血”的精神。

在其写作立场和行为立场体现鲁迅精神。

鲁迅精神的意义,可以帮助个人完善人格,可以帮助社会健康发展。

关键词鲁迅精神济世情怀正视批判一、鲁迅思想与鲁迅精神如果要讨论鲁迅的精神,我们首先得对鲁迅的思想有粗浅的理解。

不然,如何从其复杂的思想中抽离出其精神呢?鲁迅思想是一个精深博大的体系。

但是,它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脉络和历程的。

学界公认,在辛亥革命时期,鲁迅提倡“立人”、呼唤“精神界之战士”的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他提倡反传统、提倡科学、民主与思想革命:在30年代,鲁迅提倡革命文学和革命文化建设与抗日救亡结合。

鲁迅的思想和鲁迅的精神在某一层次上是统一的,正是由于鲁迅思想深深扎根于中国的社会之中,鲁迅的精神也是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

以鲁迅立人思想的提出为例,鲁迅在1907年的《文化偏至论》中,就提出了“立人”这一命题。

对人性,国民性进行探讨,其目的是为了拯救惨淡的现实社会,唤醒国民。

立人思想在鲁迅精神层面,表现的则是民族忧患意识和爱国激情。

与此同时,从鲁迅的诗句"寄意寒星茎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辍”,我们也可以看到鲁迅精神中的忧国忧民与与赤子心、使命感。

思想是会变化的,正如前文所述,但是精神却保持着相当程度上的稳定性。

二、鲁迅的精神——济世情怀稳定,并不代表鲁迅的精神是简单的。

作为一个对中国社会、中国国民有深入思考的人,鲁迅的精神有其复杂性。

它的内容非常丰富。

是鲁迅身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是他面对残酷的现实而秉持的的正义感、责任感和道德底线。

同时,身为一个社会底层人民权利的捍卫者,是他那种永远站在弱者一方,与掌权者斗争到底的决心,从而维护来自民间的正义原则,维护每个国民的尊严和自由。

身为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他对全体国民、中国社会的发展的关注,是对大同理想顽强不懈的追求。

鲁迅概论

鲁迅概论

鲁迅概论参考书目李长之《鲁迅批判》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孙郁《鲁迅和周作人》朱正《一个人的呐喊》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戴锦华《浮出历史的地表》戴锦华《涉世之舟》波伏瓦《第二性》博德里亚《论诱惑》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沈用大《中国新诗史》卞之琳《人与诗》朱光潜《诗论》鲁迅是谁?鲁迅的心理完全病态,人格的卑污,尤出人意料,简直连起码的人的资格还够不着。

鲁迅的性格是怎样的呢?大家公认是阴贼、刻薄、气量偏狭、多疑善妒、复仇心坚韧强烈、领袖欲望强。

——苏雪林《鲁迅传论》听说堂鲁迅先生进来每天最关心的只是自己的毁誉;它注意到时下的报纸杂志,是因为知道什么怎样礼赞而什么人怎样失礼,……而且一有时机,那便真的睚眦必报了。

——成仿吾《毕竟“醉眼陶然”罢了》鲁迅先生一下笔就想构陷人家的罪状。

他不是减,就是加,不是断章取义,便捏造事实。

……他常常挖苦别人家抄袭。

有一个学生抄了几句沫若的诗,他老先生骂的刻骨铭心的痛快。

可是他自己的《中国小说史略》却是根据日本人岩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里面的《小说》一部分。

——陈源《闲话的闲话之闲话引出来的几封信》“我很同情于你的愤慨,但我以为不必攻击其私人行为,鲁迅狺狺攻击我们,其实何损于我们一丝一毫?他已死了,我们尽可以撇开一切小节不谈,专讨论他的思想究竟有些什么,究竟经过几度变迁,究竟他信仰的是什么,否定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是有价值的,有些什么是无价值的。

如此批评,一定可以发生效果。

”——胡适给苏雪林的信文人一摇笔,用力甚微,而于我之害则甚大。

老母饮泣,挚友惊心。

十日以来,几于日以发缄更正为事,亦可悲矣。

今幸无事,可释远念。

——鲁迅致信李秉中,1931年2月“在《中国小说史略》日译本的序文里,我声明了我的高兴,但还有一种原因却未曾说出,是经十年之久,我竟报复了我个人的私仇。

当一九二六年时,陈源即西滢教授,曾在北京公开对于我的人身攻击,说我的这一部著作,是窃取盐谷温教授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里面的‘小说’一部分的;《闲话》里的所谓‘整大本的剽窃’,指的也是我。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发布时间:2021-11-22T05:06:59.694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8期6月55卷作者:李正元[导读] 几十年来,学术界对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研究显示了鲁迅研究所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研究的方法大多是对李正元甘肃徽县第一中学几十年来,学术界对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的研究显示了鲁迅研究所取得巨大成就,但是研究的方法大多是对单个人物进行评介和分析。

其实鲁迅在小说中特别注意塑造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

本文试图把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依据社会发展按照性格特征进行分类,从人物系列形象角度进行分析,寻找出鲁迅通过人物系列性的描写所揭示的思想内涵,并探求鲁迅独特的创作心理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一小说中像鲁四老爷、丁举人,孔乙己和陈士成等都是致力于经世致用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命运直接系于科举和当时没落的社会制度。

鲁四老爷和丁举人都是有了功名的知识分子。

作品中作者精心安排了与情节密切相连的典型背景:鲁四老爷的书房和咸亨酒店。

这是凝固为物质的思想环境,也是环境主人的社会思想色彩的外化表现。

鲁四老爷一出场便大骂新党、骂祥林嫂。

言少而尖冷,仇视辛亥革命,维护封建伦理道德,一个虚伪冷酷的封建理学虔诚信徒跃然于纸上,怎能表明他“事理通达心气平和”呢?另一位是丁举人,他和孔乙己都是读书人,他可以打断孔乙己的腿,酒店里的掌柜、顾客都很认同。

小说里丁举人根本未出场,但他情感的温度通过掌柜和顾客的言论让人体察到的是透体冰凉,他行为意志和维护利益的蛮横,作为鲁镇封建宗法伦理道德主人公的面目已狰狞地显现在读者面前。

鲁四老爷和丁举人就是如此的“品节详明德行坚定”!正是由于他们才导致了祥林嫂、孔乙己精神意志催折和思想愿望毁灭。

他们剥夺着别人的生存权利,扼杀着别人正常的物质欲求和精神欲求。

他们是险恶的社会思想环境的集中代表者。

孔乙己、陈士成这类生活在封建思想环境中的下层知识分子。

他们一方面是封建思想环境的表现着者,一方面又是这个环境压力的承受者,是被封建思想环境毁灭了的悲剧人物。

鲁迅的阿Q正传与民族精神与人格

鲁迅的阿Q正传与民族精神与人格

鲁迅的阿Q正传与民族精神与人格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位杰出作家,他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中国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虚伪。

其中,他的长篇小说《阿Q正传》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在描绘了阿Q这个平凡人物的同时,也展现了民族精神与人格的重要价值。

《阿Q正传》故事发生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主人公阿Q是一个典型的卑微农民。

他没有权势、没有财富,生活中充斥着各种不公和压迫。

然而,鲁迅通过描写阿Q的奇特心理,刻画了一个具有民族精神特质的形象。

阿Q被塑造成一个具有虚荣心和妄自尊大的人物。

在追求精神胜利的同时,他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社会的不公和他人的阴谋。

他没有改变自己的虚浮和骄傲,而是选择了自我安慰。

这种被动的心态以及对现实的非理性认知,让人不禁反思,并窥见了中国当时社会的普遍特征。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阿Q的塑造,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阿Q是被动的,他从未试图去改变自己的命运,相反,他竟然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这种消极的态度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落后和无力感。

而鲁迅则以冷峻的态度呈现这一现象,警示着需要改变当前的社会状态。

除此之外,通过阿Q的形象,我们也可以看到鲁迅对人格的思考和关注。

阿Q虽然是一个脆弱的小人物,但他却表现出一种别样的勇气和顽强的生存意志,他有着坚韧的精神,面对逆境和艰难,依然保持着自己与生俱来的尊严。

鲁迅将阿Q塑造成了一个富有普遍意义的人物,他展示了普通人的坚强和乐观。

通过阿Q的形象,鲁迅在一定程度上呼吁人们要有勇气去面对困难,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同时,他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残酷性,使读者思考社会现象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鲁迅的《阿Q正传》不仅仅是一个文学作品,更是对当时社会现象和个体人格的深刻反思。

通过阿Q这个小人物的形象,鲁迅揭示了民族精神与人格塑造的重要价值,并传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个人虚荣的批判。

这部作品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启示着我们要勇于面对现实,保持清醒的认知,并积极地为社会变革和个人成长做出努力。

鲁迅人物评价300字左右

鲁迅人物评价300字左右

鲁迅人物评价300字左右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山,号迅槎。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白话文运动之父”,也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的人格评价表现为多方面。

首先,鲁迅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精神。

他对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和从外国列强侵略中带来的危机感到深深的痛恨和忧虑,不断地呼吁民众觉醒和革命,为中国民族的复兴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其次,鲁迅的人物评价也体现了他对人民的深入关怀和同情。

他关注社会底层的苦难和贫困,用笔描绘出生活在现实中的普通人的苦难生活,使人感受到他对人民的深情厚意。

此外,鲁迅的人物评价还表现为他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对女性地位的关注。

他对传统妇女地位的束缚和剥削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通过他的作品呼吁妇女争取平等和自由。

作为一位思想家,鲁迅的人物评价还表现为他独立思考和勇于质疑的精神。

他对各种思想和制度进行了透彻的剖析和批判,使人们明白了自己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也为中国思想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综上所述,鲁迅以他的深入思考、丰富的创作和独特的人格评价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作品和思想给中国文学、社会和思想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鲁迅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革命家,他还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

他的思想观点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长远的价值。

首先,鲁迅的人物评价展现了他对现实主义的热爱和批判精神。

他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批判,以及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示了对真实和真相的追求。

他提倡文学应该揭示真相,唤起人们的思考和警觉,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其次,鲁迅的人物评价彰显了他对语言的独特运用和追求。

他是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主张用白话写作,倡导庶民使用白话,丰富了中国的文学表达形式。

他的文字简明直接,坚决抵制华丽而空洞的辞藻,形成了鲁迅式的独特风格,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刍议鲁迅的呐喊及其语体色彩

刍议鲁迅的呐喊及其语体色彩

刍议鲁迅的呐喊及其语体色彩摘要:鲁迅作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伟人,他的重大贡献就在于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奔走呐喊。

细读鲁迅先生的呐喊有着特别的历史背景。

本文从不同方面论述这个背景及其呐喊。

主题词:呐喊人格精神语体色彩鲁迅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伟人,他的重大贡献就在于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奔走呐喊。

细读鲁迅先生动活泼的呐喊,有着特别的历史背景。

只有把他的呐喊放在这个特别的历史背景之下,才能真正体会他的生命力和价值。

鲁迅的呐喊是带有明显的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的功利色彩的。

我们知道他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行将崩溃、人民革命如火如荼的年代,面对三座大山的压迫,他丝毫没有半点超脱,而是全身心地站在被压迫阶级和阶层一边,以自己的博学和睿智,发出呐喊。

举凡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批判;对段其瑞执政府的凶残的抗争;对国民党反动政府“攮外必先安内”政策的鞭笞;对帮闲帮忙文人的痛斥;对中国农民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中国妇女解放的呼唤;乃至对封建道德旧思想旧文学的扫荡,无一不是立足于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无一不是立足于劝醒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努力奋起的。

而对于压迫阶级剥削阶级,鲁迅总是无情地撕破他们的嘴脸,绝不抱任何幻想,不相信他们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鲁迅的人格精神也是受人敬仰的。

他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即是他的人格精神的极好写照。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经以一个无产阶级领袖的眼光褒奖“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中国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诚、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这种评价虽然有所溢美,但也包含了对鲁迅人格精神的精确把握。

另外,鲁迅实在是“以刚进取”,宁折不弯,至死不宽恕他的敌人。

鲁迅一向是主张“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崇尚的是一种政治现实主义、社会现实主义的态度。

鲁迅先生令人敬佩的事迹

鲁迅先生令人敬佩的事迹

鲁迅先生令人敬佩的事迹鲁迅先生令人敬佩的事迹一、专注于文学创作早期,鲁迅先生是一位优秀的医生,但是由于他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他放弃了自己的职业,专心致力于写作。

他的作品揭露了人性的丑陋,探究了社会问题,被视作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二、勇于批判扭曲的社会现实鲁迅先生的创作一直致力于批判和反思中国的封建文化和旧制度,揭示社会的黑暗面。

他厌恶扭曲的历史观,认为中国民族的命运是被中国的封建文化所束缚,他大胆地揭示了这些问题,并鼓励公众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

三、坚定独立的人格和精神鲁迅先生是一个坚定独立的人格和精神的代表人物。

尽管他生活在极不适宜文学家的时代,他依旧保持着高度的独立精神,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一直对自己的创作和批评难以妥协。

他深信,一个真正的创作者必须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些是培养一个人真正的文化价值观的基础。

四、不断探求和反思在这个看似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需要鲁迅先生这样的思考者去解读和反思社会。

他的思维和欣赏力,让他的思想一直是极其先进的,在当今中国社会逐渐出现分裂和危机的背景下,他的思想和创作更是尤为宝贵和有必要。

五、可持续的学术贡献鲁迅先生的学术贡献是长期性的。

他为中国文学贡献出了重要的思考和研究,为新文化运动推进了重要的力量。

他在思想和文化上的多面性,使他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范例。

总之,鲁迅先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受尊敬的人物,他独立思考和不懈反思的精神,不断为当今中国的普及和进步提供坚实的基础。

他的事迹将一直鼓舞着时代,不仅仅只是作为我们做人的榜样,也成为文化轴线上的坚固支撑。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鲁迅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鲁迅

(四)在表现手法上:
1、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2、在塑造人物方面: (1)“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典型人物 (2)“画眼睛”的方法 鲁迅说:“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 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我同时豫期着大的变故的到来,然而只 有沉默。她脸色陡然变成灰黄,死了似的;瞬 间便又苏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 这眼光射向四处,正如孩子在饥渴中寻求着慈 爱的母亲,但只在空中寻求,恐怖地回避着我 的眼。”(《伤逝》)
(二)在艺术风格上,小说显示了多样化的特点。 现实小说、抒情小说、讽刺小说、乡土小说等 (三)在格式上,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1、叙述方式:
多采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
传统小说:多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地去叙述 故事。
西方小说:多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者可以是作品 的主角,或者是作品中人物,至少是目击者。与读者 保持平等的关系,推心置腹,交流感情。
《呐喊》、《彷徨》中有12篇是采用
第一人称的。抒情性强,主观色彩浓郁。 《狂人日记》《孔乙己》《一件小事》 《故乡》《社戏》《祝福》《在酒楼上》 《孤独者》《伤逝》等
2、结构方式:
借鉴西方小说的艺术技巧。 传统小说:以叙述事为主,结构为情节结 构,即以事件的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来 结构全篇,结构上讲究故事的连续性、完整 性、,有头有尾,首尾圆和。 西方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主,结构上不太 注意情节的连续性、完整性,而是截取生活的 横断面来表现、刻画人物。 《示众》:一个场景 《药》:三个场景—刑场、茶馆、坟地 《狂人日记》:十三则日记
墓碑
柔石牺牲后 为释母亲牵 挂而拍摄
全家福 1933年
鲁迅遗容
万国公墓 鲁迅墓
鲁 迅 墓 碑
上海鲁 迅墓
自题小照

论鲁迅人格的意志力量

论鲁迅人格的意志力量

论鲁迅人格的意志力量王卫平一“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化界,可谓是群英荟萃,启蒙的先驱们以他们惊世骇俗的反封建理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发动了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

先驱者们站在时代和民族的高度,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批判传统,革新现实,呼唤民主和科学。

那时,他们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升华到对民族命运的探索层面上,人格的价值取向达到了昂奋的状态,进入了自我实现层面。

可悲的是,“五四”落潮后,许多先驱者退伍了,在严酷的现实面前,纷纷放弃了自己的思想,胡适放弃了主义只研究问题了;周作人躲进“知堂”品茗去了;钱玄同、刘半农潜心研究国语、语音去了……。

人格层面迅速向依附性的生存层面滑落,呈现出人格弱化或人格萎缩状态。

只有鲁迅,继承了前辈如章太炎等的战斗风格,在发出了“铁屋的呐喊”之后,又经历了苦闷,仿徨,终究独自前行,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同是先驱者甚至兄弟,但却走了绝然不同的人生之路,我们要引出这样的疑问和思考:为什么周作人、胡适等没有坚持自己的人格理想,而走上了与他们所批判的传统认同的道路?为什么鲁迅能把自己的人格理想始终不移地贯彻下去?是什么力量潜在地影响他把民族精神的反思与自我解析交织在一起?近代知识分子群中为什么只有鲁迅的人格力量最强大,最有力量,最有贯透力?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除了从思想、人生追求、对国家民族的态度等角度进行比较、探索以外,我认为更可以从主体人格的角度给予说明。

在鲁迅的人格构成系统中,有一种强大的意志力量,这是鲁迅人格最核心的力量。

纵观鲁迅的一生,经历了个人生活的种种不幸和民族命运的时代沉浮相交织的坎坷历程,但对真理的探索“虽九死而犹未悔”,对个人的解剖也毫不留情。

他的现实人生超越艺术人生,都印证他人格的意志力量的强大。

如果没有这种强大的富有生命力度的潜在意志力量,鲁迅将和时代的落伍者们一样,仅是学者而已,决不是战士。

从一般的人格理论来看,人格构成有三种常规力量:意志力量,智慧力量,道德力量。

“惯于长夜过春时”:鲁迅的悲剧性文化人格心理

“惯于长夜过春时”:鲁迅的悲剧性文化人格心理

“惯于长夜过春时”:鲁迅的悲剧性文化人格心理
杨经建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5(000)012
【摘要】“立人”是鲁迅及创作的文化理念和价值立场,“中间物”状态则是“立人”的逻辑展开与言说方式;以“立人”为本旨的“中间物”状态(意识)是把握鲁迅世界的要途.“惯于长夜过春时”是鲁迅“挟心自食,欲知本味”后的人生感悟,其本质为一种悲剧性文化人格心理的袒露.它缘于体制化高压下“中间物”个体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其(创作)表述形态一是怀疑和否定的心态特征,二是生命个体的罪感意识和罪责心理.
【总页数】9页(P160-168)
【作者】杨经建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鲁迅《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的修改艺术 [J], 邵建新
2.郭沫若三和《惯于长夜过春时》 [J], 娄国忠
3.鲁迅两改《惯于长夜过春时》 [J], 黄先立
4.《惯于长夜过春时》作时考 [J], 王为之
5.略说《惯于长夜过春时》 [J], 张树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鲁迅文化人格的精神结构摘要:依据文化人类学理论,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因此,价值观是形成作家文化人格的根基,作家的精神信仰则是形成其文化人格的核心要素。

进一步说,作家的文化人格是由以下两个方面的精神特征整合而成的,一是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中逐渐形成并发展演变而成的精神图式,二是文化知识体系的建构中逐渐形成并发展演变而成的精神图式。

这两个方面的精神图式又分别由血脉人伦情结、社会道德情感、宗教意识、哲学观念这四个层面的精神内蕴建构而成,鲁迅文化人格精神结构的形成也是如此。

在文化人类学视阈中探究和建构鲁迅文化人格的精神结构,能够充分体现出中西方价值观的交融以及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鲁迅;文化人格;精神结构;文化人类学如何在鲁迅研究中体现出中西方价值观的交融以及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和谐发展,杨义先生的观点很有启发性,他提出:“文学现代性如果有什么国际标准的话,就不应该是单边标准,而应该是多边标准,起码是东西方互为参照、互为方法,从而在反复的文化对话中形成一种尊重世界多样性的、互相取长补短的‘多边现代性’。

”[1]笔者认为,以文化人类学理论解析鲁迅文化人格的精神结构,可以成为在鲁迅研究方面体现中西方文化对话和价值观互补的一种有效研究视角。

一、鲁迅文化人格精神结构中的家族性伦理情结(一)鲁迅在其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中形成的家族性伦理情结人的生命活动创造了文化,人不仅促进了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也发展了人自身,因此,个人的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逐渐形成并发展了他们的文化心理特质,也就确立了作为其文化心理特质核心要素的文化人格。

正如文化人类学家所言:“人类的人格和心灵柔韧可塑,几乎完全是由个人的生活经历所铸成,既然这种经历发生在某种文化背景中,那么作为结果的人格大多可以从社会因素得到解释。

”[2]中国封建社会伦理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家庭观念(或家族意识)是其主要内涵。

鲁迅自幼受到了封建伦理文化的严格教育,家庭观念在他的思想意识中有很深的根基,在他幼年时家境衰败和父亲病逝的境况下,因为身为长子长孙,他自然而然地树立起为家庭牺牲自己的生命信念,他要尽心尽力担负起养家的重任,为此,他做出了第一个重大的人生抉择,是“走异路,逃异地”,开辟一条能够振兴家庭以及家族的人生道路。

鲁迅遵母命而与朱安女士完婚,这使他长期陷入无爱的苦闷心理体验中,他深深体会到,自然、健康、完整的生命绝然不可缺失真正的爱情。

对于爱的思考、追求、呼唤,贯穿了鲁迅的一生,他有着人世间最多的爱。

鲁迅是其所属的封建士大夫阶级的叛逆者,家境败落后,因为很早就直面了世事真相,鲁迅逐渐形成了独立判断的理性思想境界,也就是透视社会本质和从整体上观照人生现象,他发现了自己归属的封建士大夫阶级正是“瞒”和“骗”的封建文化的维护者。

正是因为经历了家境败落,他饱受了亲属们的势力的白眼,他投入野孩子群后重新确立了自己民众立场的思想和文化归属。

他原先的封建性家族伦理情结出现了分解,向内强化了家庭情感,向外扩展为对家乡民情的关切,其中包括对家乡历史文化中爱国志士仁人的特别尊崇。

(二)鲁迅在其知识体系建构中形成的家族性伦理情结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威廉·A.哈维兰说道:“所有文化都是习得的而不是生物学遗传的,著名的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把这称为人的‘社会遗传’。

人们与文化一起成长,因而学会自己的文化。

”[3]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科学,这一学说在种族的生物本性和民族的文化属性两方面,共同建构了人类的血脉伦理特征。

留日时期,鲁迅开始以人类学理论研究中国国民性形成的根源,其中一种视角便是研究中华民族血脉情缘在中国国民性形成过程中巨大而恒久的影响作用。

据许广平回忆:在鲁迅藏书中就有很多是“人类学中之人种学”方面的。

他因对“各地风俗人情”极注目,所以,有关“民族学、民俗学以及风土记之流也爱浏览”。

[4]鲁迅在研究中国古籍时,从文化人类学和原始神话传说中,发现了中国民族性中“吃人”现象普遍存在的生物性根源。

鲁迅在接受中西方人伦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他的血脉人伦亲情的双重性,对长辈和兄弟,他履行封建伦理文化要求的“孝悌之道”,尊敬并尽心侍奉长辈,全心全意照顾兄弟;父母如何对待子女?他又以西方的自由平等观和进化论为依据,让子女享有自由和平等,长辈还要尽心尽力关心和扶持子女。

家庭血缘关系形成的伦理情感,成为渗透到他灵魂中的凝重而牢固的情结,而这种感情形态正是封建宗法制文化的遗存物。

鲁迅的故乡绍兴正处于越文化的中心地带,而越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而又独具特色的文化,浙东人的文化心理是纯朴、浑厚、凝重的。

这一文化精神哺育滋养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如勾践、范蠡、王充、王羲之、嵇康、黄宗羲等。

绍兴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创造了卓越的文化精神,鲁迅对他们以及他们创造的卓越文化异常敬佩。

鲁迅一生辑录了众多的古籍,据周作人回忆,鲁迅进行古籍辑录工作,是“以会稽郡为横坐标,以魏晋时代为纵坐标”。

对这一时期历史特别是会稽人著作的研究,显现出鲁迅文化心理倾向中源于血脉伦理的故乡情结,鲁迅从故乡文化中继承了奉献意识和坚韧进取精神。

二、鲁迅文化人格精神结构中的社会道德情感(一)鲁迅在其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中形成的社会道德情感传统制约着人们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道德伦理,传统影响通过文化流淌于每一个人的血液之中。

周作人曾说到浙东人固守“食贫”“习苦”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性,这实际上是“以自苦味极”“而形劳天下”的“禹墨精神”陶冶出的平民文化性格的体现。

鲁迅自幼受其濡染,平民文化性格在他身上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迹。

鲁迅从故乡先祖“以自苦味极”“而形劳天下”的“禹墨精神”中,感受到了仁慈、浑厚和进取的社会道德情怀。

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商业化现代都市文化环境中生活时,鲁迅与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相距较远,更接近西方现代都市文明。

然而,卖稿生涯的商业化生活节奏和相对优裕的生活,并没有使鲁迅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这一时期,鲁迅在租界声光电色的畸形繁荣中,剥离其浮泛的表层,他发现国人的奴性依然严重,为此,他大力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化的侠义道德精神,以振奋国人外抵侵略内抗强暴的社会正义和道德,于是,我们看到,在《非攻》中,墨子止楚伐宋彰显真侠精神,然而其行为却受到外部环境的扼杀。

(二)鲁迅在其知识体系建构中形成的社会道德情感鲁迅出生在一个有着浓厚读书氛围的家庭,周家门口那一块“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作为封建士绅门第的特殊地位。

1892年鲁迅12岁,就“开始入三味书屋读书。

三味书屋离鲁迅家不到半里远,‘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很快,十六岁前就读完了‘四书’‘五经’,以后又读了《尔雅》《周礼》和《仪礼》。

鲁迅曾说,‘我几乎读过十三经’(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5]童年时代,鲁迅从古书中充分认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体系。

在鲁迅的一生中,他熟知的儒家文化,使其具有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的积极进取意志,以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道德情怀。

因为充分阅读了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封建宗法文化的伦理意识,成为鲁迅思想意识中传统文化的遗存物的主要成分,这种文化意识长时期制约了鲁迅的思想向完全的现代性和大众性方向激进,也造成了他的文化心理世界中现代意识与传统意识长期的冲突。

然而,鲁迅是他出身的封建士绅阶级的叛逆者,正因为读透了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瞒”和“骗”,他愤然指出,所谓圣经贤传宣扬的正统思想,都是“瞒”和“骗”的伪善道德,于是,他全面质疑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文化的合理性。

三、鲁迅文化人格精神结构中的宗教意识(一)鲁迅在其人生经历和人生体验中形成的宗教意识早年在故乡生活时,鲁迅对故乡的种种巫术色彩的迷信风习感受颇深,他刚出生时身上就被家人加以巫术文化的符号,例如抱他到庙里记名,又拜和尚为师,穿避邪的百衲衣。

在他童年的生活经历中,他耳濡目染了家乡的许多巫鬼文化色彩的风俗民情,鲁迅欣赏故乡的巫鬼文化中的民风民俗民情的心意符号,如钱理群所说:在鲁迅作品中,我们“读懂了鲁迅所讲的鬼故事背后的人情:所要展现的,是构成鲁迅生命底蕴的童年故乡记忆和民间记忆”。

[6]鲁迅从中国民俗文化中发现,中国人如何“实用主义”地将全部生存需要,寄托于神灵庇护这种机巧而又愚昧的准宗教行为之中。

鲁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中国的民俗后发现,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是“土人”,是“野蛮人”,是“野蛮民族”,这是“实在是别无办法”的事实。

通过观察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活,鲁迅还发现,儒教的宗法伦理文化使中国人普遍具有祖先崇拜的准宗教情结,而且,几千年来的封建文化从正统观念到民俗习惯,都特别尊崇祖宗的权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民族根性,就严重地禁锢了后世子孙的自由发展。

在童年生活时期,鲁迅从家庭氛围和乡间民俗中亲身感受了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1912年到1917年期间,他内心处于异常孤独、失望和痛苦时期,他便是通过读佛经和抄古碑来排遣强烈郁闷情绪的。

道教崇尚回归自然,退守到绝对朴质的原始形态,以洒脱和超然的心性逃避社会的约束,因为痛感于社会现实中奴性的中国人灵魂的极端麻木,鲁迅还意识到了道教存在的现实性,但他又反感道家文化中虚静无为的消极思想,而更多和更直接受到呈现着老庄疏狂性灵的嵇康、阮籍、刘伶、孔融等魏晋名士的影响。

(二)鲁迅在其知识体系建构中形成的宗教意识鲁迅自幼广泛阅览越地民间的“野史和杂记”,这种知识积累和思维过程生成了他的民间宗教思想,王晓初认为:“鲁迅的这种源于浙东史学传统的‘野史思维’始终是与越地底层民众世界的‘鬼’的视野相融合的。

”[7],然而,鲁迅是不会迷信这种鬼魂存在的,但他却从民间描绘的鬼蜮世界的阴森恐怖,联想到封建道德社会的黑暗残酷,这两者是有关联的,也就是说,鲁迅的宗教意识是立足于中国社会真相的,而且是他把握中国现实社会和历史内幕的一种特别途径。

从留日时期开始,鲁迅不断购置和阅读了大量佛教、道教和基督教的书籍,例如,1912年,以及1914年7月28日、1914年9月26日的《鲁迅日记》,都记载到,鲁迅购置了数量惊人的佛学著作,如佛学经典:《大方广佛华严经著述》《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大安般守意经》《长阿含经》《中阿含经》《广弘明集》等。

鲁迅对佛教教义的理解是精深和独到的,五四前后那段沉默时期,他不仅用佛经教义领悟苦难深重的中国现实社会和历史的本相,还以此排遣内心世界无涯际黑暗和空虚的苦闷。

到了左翼文艺运动时期,鲁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既强化了他一贯的无神论观念,他还运用阶级进化观念和科学辩证法思想领会中国社会人生问题,他更多感受到了佛教的消极。

鲁迅与道家文化是有着性灵相通之处的,由于性情和人生态度的明显不同,周作人欣赏道家的清静和闲适,鲁迅欣赏道家“疏狂”的生命自由意识,他还从阮籍、嵇康等魏晋名士身上吸取了任性超脱的个体生命自由意识,以此抗拒腐朽颓废的社会秩序和道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