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耐药菌研究现状

合集下载

解读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研究

解读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研究

解读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研究万古霉素,一种广谱抗生素,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万古霉素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特别是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耐药表皮葡萄球菌(MRSE)等难以治疗的细菌感染,具有显著疗效。

在临床应用研究中,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如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

近年来,随着万古霉素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例如,万古霉素可用于心内膜炎的治疗,降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复发率;在烧伤感染的治疗中,万古霉素能有效控制感染,降低死亡率;万古霉素还被用于治疗耐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如肠杆菌属、克雷白菌属等。

然而,随着万古霉素的广泛应用,其耐药问题日益凸显。

研究发现,万古霉素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细菌产生万古霉素灭活酶、改变药物靶标、降低药物进入细胞等。

因此,合理使用万古霉素,避免不必要的过度使用,是延缓耐药问题的重要措施。

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万古霉素的安全性也受到广泛关注。

尽管万古霉素总体安全性较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等。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时,需注意监测患者的安全性指标,特别是对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谨慎使用。

万古霉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在临床应用研究中展现出广泛的疗效。

然而,面对耐药问题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寻找新的解决策略,以确保万古霉素在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是每一位临床医生和药师的责任。

在未来的临床应用研究中,我们期待万古霉素在治疗更多感染疾病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研究中,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如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等。

近年来,随着万古霉素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作者:袁妍朱卫民来源:《中国药房》2022年第10期中圖分类号 R44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2)10-1253-05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2.10.16摘要目的研究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及感染控制提供参考。

方法纳入2017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我院住院部各科室送检标本培养出肠球菌的患者,共290例,根据其药敏结果分为VRE组(24例)和万古霉素敏感肠球菌(VSE)组(266例)。

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送检科室等)、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临床事件(导尿、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检出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使用时间)、临床表现(炎症指标异常、临床症状等)、临床结局(住院时间、好转等)、药敏谱等,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检出肠球菌的菌种种类、混合感染菌株类型、临床表现均有明显差异(P关键词肠球菌;万古霉素;临床分布;耐药情况Analysis of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YUAN Yan,ZHU Weimin(Dep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6,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i (VRE),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n. METHODS From May 1, 2017 to May 1, 2020, a total of 290 patients with Enterococci cultured from the samples submitted by inpatient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includ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VRE group (24 cases) and vancomycin-sensitive Enterococci (VSE) group (266 cas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ensitivity tests.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gender, age, submitting department, etc.), basic diseases (hypertension, diabete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etc.), clinical events (catheterization,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deep venous catheterization, etc.), use of antibiotics (utilization and utilization time of antibiotics before and after detectio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bnormal inflammatory indicators, clinical symptoms, etc.), clinical outcomes (length of stay, improvement, etc.), drug sensitivity spectrum were all collected. Clinical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2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ype of Enterococci, mixed infection strain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between 2 groups (PKEYWORDS Enterococci; vancomycin; clinical distribution; drug resistance肠球菌(Enterococcus)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源等自然界中,是肠道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之一,是除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外最常见的导致院内感染的革兰氏阳性球菌[1]。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委员会肠球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常栖居人、动物的肠道和女性泌尿生殖系统,是人类的正常菌群之一。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原本就对β一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具有内在抗药性的肠球菌耐药性进一步扩大,逐渐形成了多重耐药菌。

在我国,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i,VRE)感染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VRE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2],它的产生对临床微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规范并优化VRE感染患者的预防和治疗,《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与《医学参考报·感染病学频道》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结合多年经验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了《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本《共识》依据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见表1。

一、相关概念1.肠球菌(enteroeoccus):肠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多数菌种为短链状排列,一般无芽胞、尢荚膜,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pH值4.7~7.6。

在需氧革兰阳性球菌中,肠球菌是仅次于葡萄球菌的重要院内感染致病菌,可引起泌尿道感染、腹腔感染、盆腔炎和心内膜炎,严重时可导致脓毒症,病死率达21.0%~27.5%[3]。

在分离的肠球菌菌种分布中,粪肠球菌占绝大多数,其次为屎肠球菌。

2.天然耐药(natural resistance):天然耐药又称固有性耐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具有天然的耐药性,通常由染色体基因决定,并会子代相传。

肠球菌与其他临床上重要的革兰阳性菌相比,具有更强的天然耐药性,存在对头孢菌素类、部分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

3.获得性耐药(acquired drug resistance):获得性耐药指细菌在接触抗菌药物后,改变代谢途径,使其自身具有抵抗抗菌药物而不被杀灭的能力,可由质粒将耐药基因转移到染色体,继而代代相传。

万古霉素耐药菌耐药机理及其研究现状

万古霉素耐药菌耐药机理及其研究现状

万古霉素耐药菌耐药机理及其研究现状摘要:近年来,由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感染增多,又发现难辨梭菌(CD)是酿成抗生素相关性的伪膜性肠炎的主要原因,使得万古霉素的应用日渐增多。

随着万古霉素的大量使用,对万古霉素耐药的情况也日益增多。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有耐万古霉素的MRSA菌株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菌株以及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等。

关键词:万古霉素:耐药菌;耐药机制万古霉素是由Micormick等于1956年从一株东方拟无枝酸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糖肤类抗生素, 由美国礼莱公司开发,1958年获FDA批准上市。

随着万古霉素的不断使用,各种耐药菌相继出现,尤其是近年来临床出现耐甲氧西林金葡球菌(MRSA)和万古霉素耐药性肠球菌(VRE)的频率不断提高。

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可由转座子质粒携带,通过细菌间的接合作用来传递,使肠球菌中万古霉素耐药率不断增加,许VRE还对其他抗生素耐药。

另外,已发现临床分离的一些菌株中有可转移性的VanB 耐药决定子和VanA基因簇,给VRE感染的治疗造成很大的困难, 对研发新的抗菌活性更强的药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目前,对万古霉素耐药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研究正在逐步进行,通过详细了解这些蛋白的作用机制和结构,建立合适的抑制模型,筛选耐药蛋白抑制剂, 用于治疗万古霉素耐药菌感染。

1. MRSA1.1 MRSA的流行情况虽然万古霉素被认为是对MRSA最敏感的药物,但由于万古霉素在人类中及其它糖肽类抗生素在动物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耐药菌株出现。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表预测:MRSA菌株最终有可能导致产生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包括万古霉素无法治愈的许多感染性疾病。

2001年李家泰等代表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BRSSG),对1998~1999年从13家医院分离的2081株致病菌进行敏感试验,结果MRSA检出率为27.55%,院内感染(HAI)明显高于社区感染(CAI),分别为81.82%和21.84%;2003年李家泰等代表BRSSG对2000~2001年从13家医院分离805株革兰氏阳性(G+)菌,结果MRSA检出率为37.4%,其中HA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AI,分别为89.2%和30.2%。

探究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多元分析

探究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多元分析

探究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多元分析万古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和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在临床实践中,万古霉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严重感染的治疗,如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等。

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分析,万古霉素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能够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提高疗效。

万古霉素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减少了肝脏的负担,且个体差异较小,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然而,万古霉素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肾毒性、耳毒性和过敏反应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变化。

进一步,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分析,万古霉素的价格相对较高,可能导致患者经济负担加重。

然而,与其它抗生素相比,万古霉素在治疗严重感染方面具有较高的疗效,可以缩短治疗周期,降低总体治疗成本。

万古霉素的使用可以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性的产生,从而节省医疗资源。

万古霉素作为一种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和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尽管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耐药性风险,但通过合理使用和细菌耐药性管理,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严重感染的重要药物。

未来,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万古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优化给药方案,以提高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也应关注万古霉素耐药性的监测和防治,以确保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持续性。

在临床实践中,万古霉素以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和广谱的抗菌活性,成为治疗严重感染的重要药物。

然而,其副作用和耐药性风险也使得临床医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变化,以及遵循细菌耐药性管理原则。

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分析,万古霉素的半衰期较长,能够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从而提高疗效。

其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减少了肝脏的负担,且个体差异较小,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但与此同时,万古霉素也可能导致肾毒性、耳毒性和过敏反应等副作用,因此需要临床医生在使用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变化,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突破与挑战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突破与挑战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突破与挑战万古霉素,作为一种强大的抗生素,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是治疗严重细菌感染的的防线。

它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具有显著的杀菌作用。

然而,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万古霉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突破与挑战。

让我们来谈谈万古霉素的突破。

万古霉素在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一些难治性感染,如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烧伤感染等病例中,万古霉素成为了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药物。

万古霉素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科学家们通过结构改造,研发出了多种万古霉素类似物,这些新药在保持原有抗生素活性的同时,降低了毒副作用,扩大了应用范围。

然而,万古霉素的应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万古霉素的毒副作用较大。

长期使用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肾脏损伤、听力下降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时,医生需要严格控制剂量,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听力变化。

万古霉素耐药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细菌对万古霉素产生了耐药性。

这使得万古霉素在治疗某些感染时效果大打折扣,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还面临着抗菌谱狭窄的问题。

万古霉素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具有活性,对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的覆盖范围有限。

这意味着在治疗这些细菌引起的感染时,万古霉素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时,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感染的细菌类型,以确保药物的疗效。

面对这些挑战,医生和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一方面,他们通过对万古霉素进行结构改造,以提高其抗菌活性、降低毒副作用。

另一方面,他们也在积极研究新型抗生素,以填补万古霉素在抗菌谱方面的不足。

为了减少万古霉素的耐药问题,医生们也在探索合理的用药策略,如限制万古霉素的滥用、开展耐药监测等。

万古霉素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为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其毒副作用、耐药问题和抗菌谱狭窄等问题,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万古霉素耐药性及其临床影响

万古霉素耐药性及其临床影响

万古霉素耐药性及其临床影响自古以来,抗生素一直是人类与细菌感染作战的强大武器。

然而,随着细菌的不断进化,新型耐药菌株层出不穷,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生素逐渐失效。

万古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在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方面曾一度被誉为“防线”。

然而,近年来万古霉素的耐药性问题日益凸显,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万古霉素耐药性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细菌对万古霉素产生直接的耐药,即万古霉素靶标蛋白的突变,使得万古霉素无法与靶标蛋白结合,从而失去抗菌活性;另一种是细菌产生一种名为万古霉素修饰酶的酶,该酶能够修饰万古霉素,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万古霉素耐药性的出现,使得原本可以有效治疗的感染变得无药可治,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更为棘手的是,万古霉素耐药性细菌在医疗机构中的传播,使得感染控制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在临床治疗中,万古霉素耐药性细菌导致的感染,往往需要采用更加昂贵、毒性更大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对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严重损害。

由于万古霉素耐药性细菌的传播,医疗机构中的感染发生率显著增加,导致医疗成本上升,患者满意度下降。

面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的挑战,我国医疗机构和研究人员正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以期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方面,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万古霉素耐药性细菌,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感染控制措施;另一方面,研发新型抗生素,以应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细菌的挑战。

然而,万古霉素耐药性问题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

作为患者,我们应该珍惜抗生素这一宝贵资源,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抗生素;作为医疗机构,应加强感染控制,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应对万古霉素耐药性带来的挑战,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抗生素曾被誉为“奇迹药物”。

然而,随着细菌不断进化,越来越多的抗生素失效。

万古霉素,曾一度被誉为“防线”,如今却面临着耐药性的巨大挑战。

万古霉素:对抗耐药菌的新武器

万古霉素:对抗耐药菌的新武器

万古霉素:对抗耐药菌的新武器在微生物的世界里,细菌们不断地演变,寻找新的生存策略。

这种演变,对于人类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挑战在于,细菌的演变导致了许多抗生素的耐药性,使得一度有效的药物变得不再有效。

机遇在于,这种演变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新的药物研发方向。

而万古霉素,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新武器。

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由万古菌产生。

它的作用机理独特,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这种独特的机理,使得万古霉素对于许多耐药菌具有强大的杀灭作用,成为了抗耐药菌的重要武器。

我了解到,万古霉素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

当时,科学家们在研究万古菌的时候,发现了这种抗生素的独特性质。

经过多年的研究,万古霉素终于在1982年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

然而,万古霉素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它的副作用相对较大,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肝功能异常等。

万古霉素的使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它是属于抗生素,过度使用会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尽管如此,万古霉素依然是抗耐药菌的重要武器。

在临床治疗中,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肺部感染等。

它也用于治疗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如MRSA感染。

万古霉素还被用于预防手术后的感染,尤其是在心脏手术和其他重大手术中。

在我看来,万古霉素的研究和应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也为我们研究细菌的耐药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深入研究万古霉素的作用机理,开发出更多的新药,以应对细菌的耐药性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以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万古霉素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抗生素,它为抗耐药菌提供了新的希望。

我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万古霉素将在未来的抗感染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微生物的世界里,细菌们不断地演变,寻找新的生存策略。

这种演变,对于人类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挑战在于,细菌的演变导致了许多抗生素的耐药性,使得一度有效的药物变得不再有效。

耐药菌年度总结

耐药菌年度总结

一、引言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挑战。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细菌耐药防控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对2023年我国细菌耐药菌防控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二、耐药菌防控现状1. 耐药菌分离率持续上升根据《中国抗菌药物管理和细菌耐药现状报告(2019)》,我国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M)、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IPM-R-PA)、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IPMR-AB)的分离率已达30.9%、1.8%、1.4%、10.1%、18.4%和52.6%。

这表明我国耐药菌分离率持续上升,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2. 耐药菌耐药机制多样化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改变抗生素靶点、增加药物外排泵、形成生物膜等。

这些耐药机制使得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

3. 耐药菌传播途径复杂耐药菌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水传播、食物传播等。

耐药菌可通过医院感染、社区感染、旅游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增加了防控难度。

三、耐药菌防控措施1.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1)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提高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2)加强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

(3)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理用药。

2. 强化耐药菌监测与报告(1)建立健全耐药菌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加强耐药菌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3)加强耐药菌报告制度,确保耐药菌信息的及时上报。

3. 推进耐药菌防控宣传教育(1)加强医务人员耐药菌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

(2)开展公众耐药菌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耐药菌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3)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耐药菌防控挑战。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革新之路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革新之路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革新之路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抗生素研发专家,我亲眼见证了万古霉素在临床应用中的革新之路。

万古霉素,一种强大的抗生素,自20世纪末问世以来,已经在治疗严重细菌感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日益严重,万古霉素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其临床应用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

我想分享一下关于万古霉素的一些背景知识。

万古霉素是一种糖肽类抗生素,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万古霉素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特别是在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其他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方面表现出色。

然而,万古霉素并非没有缺点。

由于其强大的杀菌作用,万古霉素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耳毒性和肾毒性。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时,医生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这种药物。

尽管如此,万古霉素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在许多情况下,万古霉素是治疗严重细菌感染的手段。

例如,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皮肤感染中,万古霉素是首选药物。

万古霉素也用于治疗其他类型的耐药菌感染,如肠球菌属和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感染。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性的不断演变,万古霉素的应用也在不断调整。

为了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医生和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的给药方案,如短疗程治疗和联合用药。

这些策略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万古霉素的使用,同时保持其疗效。

同时,万古霉素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

科学家们正在探索万古霉素的新用途,如治疗非典型细菌感染和肿瘤。

研究人员还在尝试通过结构改造,提高万古霉素的抗菌活性和降低副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与我的团队也在努力为万古霉素的应用提供更多支持。

我们正在开展一系列临床研究,以评估万古霉素在不同感染类型和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我们还与药监局密切合作,以确保万古霉素的使用符合法规要求。

在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抗生素研发专家的职业生涯中,万古霉素一直是我研究和关注的重点。

万古霉素:对抗耐药菌的新策略

万古霉素:对抗耐药菌的新策略

万古霉素:对抗耐药菌的新策略在阐述万古霉素新策略之前,我们要了解耐药菌的问题。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细菌产生了抗药性,这使得原本容易治疗的感染变得愈发棘手。

在这种情况下,万古霉素作为一种强大的抗生素,成为了抗耐药菌的重要武器。

万古霉素,学名万古菌素,是一种从万古菌属真菌中提取出的抗生素。

它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万古霉素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尤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其他耐药菌具有显著疗效。

新策略一:优化万古霉素的给药方式传统的万古霉素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但这种方式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过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更加合理的给药方式。

例如,将万古霉素与酶抑制剂结合,降低药物在体内的积累,同时提高疗效。

还可以通过调整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实现万古霉素在体内的最佳浓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新策略二:联合用药新策略三:针对耐药机制进行改进耐药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菌产生了相应的耐药酶,使得抗生素失去活性。

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开始针对耐药机制进行改进。

例如,开发新型万古霉素衍生物,使其对耐药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疗效。

还可以通过改变万古霉素的化学结构,使其对耐药菌具有更强的杀菌作用。

新策略四:合理使用万古霉素由于万古霉素具有较严重的副作用,如肾毒性、耳毒性等,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剂量。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万古霉素,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生理指标,以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新策略五:研发万古霉素类似物万古霉素在抗耐药菌方面的新策略包括优化给药方式、联合用药、针对耐药机制进行改进、合理使用万古霉素以及研发万古霉素类似物等。

通过这些新策略,我们可以提高万古霉素对耐药菌的疗效,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然而,由于耐药菌的不断演变,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和更新万古霉素的新策略,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耐药菌挑战。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研究进展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研究进展

动物医学进展,021 ,42(4)=77-82Progress in Veterinary Medicine摘 要: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被发现后,由VRE 引发的耐多药感染率和持续定植率明显升高,而VRE 基因操纵子具有独特的遗传变异性并持续进化,使VRE 具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表型,被世界卫生 组织列入“急需新抗生素治疗的细菌”名单,极高的死亡率给临床治疗带来巨大挑战。

论文从VRE 的起源、耐药机制、传播、流行现状以及V R E 治疗的局限性和新型治疗方法探索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V R E 传播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机制;流行现状;新型治疗方法文献综述事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研究进展轩慧勇,陈万昭,夏利宁*(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中图分类号:S852.61 1 ;S859.7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S ^^5038^ 1).-1-0077-06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报道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 , VRE )以来,肠球菌从“普遍认为安全”的细菌发展为重要的病原 体,并且由于VRE 能够在物体表面长期存在,其传 播越来越难控制[]。

VRE 引起的感染常见于各种癌症、泌尿系统疾病和脑梗死等重症患者,VRE 的 感染常与高死亡率相关,引起的感染主要为腹腔感染和肺部感染,其次为泌尿道感染、皮肤感染和血液 感染,严重时可导致脓毒血症,在美国医院内感染率高达20% ~30% []中国VRE 感染的病原体中74%为屎肠球菌,而VRE 引起血液感染的病原体中 20%为粪肠球菌[]。

在巴基斯坦住院的癌症患者中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VRE 菌血症患者12周的死亡率为63%[1]。

VRE 可在健康人和动物的胃肠道中存在,并在合适的条件下进行定植和传播。

定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临床使用抗厌氧菌药物(包括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而这些抗菌药物的使用会去除机体的定植抗性, 为VRE 入侵提供条件,进而在胃肠道中建立耐万古 霉素肠球菌种群[]。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多. 又发现造成抗生素相关性伪膜性肠炎 的主要原 因是难辨 梭菌 ( C D) , 从 而在临床上又重新确 立了重要地位 , 临床 应用 也随之增多 。但是 近年来 由于其 过度使用 , 导致耐 药菌的 出 现 .在医院获得性病原菌中 , MR S A的检 出率高达 4 1 %E , 以
呼吸道感染为主_ 2 _ 。 直接危及人类 的生命安全 。 现将其 临床应 用综述如下 。 1 万古霉素 的结构特点与作用机制 万古霉素是 由万古霉 素氨基 糖 、 葡萄糖 和 7 个 氨基酸组
度相关 。
MR S A多重耐药 情况严 重 , 对包 括氨基 糖苷类 、 氟喹诺 酮类 、 四环 素类 、 大环 内酯 等多种抗 菌药物 同时耐药 。 目前
MR S A引起 的感 染多用万古霉素 治疗 . 该 药被认为是有效 治 疗革兰阳性 菌的最后一道防线 。 但世界范 围内已经出现了 由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 VR E) 引起 的并发症可 引发 菌血 症 ( 血 液
DOI : 1 0 . 1 1 6 5 5  ̄g y wy l c 2 01 3 . 0 6 . 0 2 6
2 . 2 . 2 细胞壁 中的肽 聚糖交联减少 : 有研究发现 MR S A产生 耐药 可能与细胞壁中肽聚糖 的改变也有一定的关系 : 细胞壁 中肽 聚糖 交联 度降低 ,细胞壁谷氨酰胺非酰胺 化成分增加 ,
述 分粘 连 。
古霉素与 细胞壁上增多 的肽 聚糖单体 D . 丙 氨酰. D . 丙氨酸残 基结 合 . 细胞壁上结 合有大部 分的药物 , 使得其不 能到达细 胞质膜发挥作用。 总之 , 现临床分离 的 V I S A和 h V I S A均存在 不 同程度 的细胞壁增厚 现象 。因此 , 细胞壁增厚是金黄 色葡 萄球 菌对 万古 霉素耐药 的一 个重要表型特征 , 且与其耐药程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10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4,3(4):345~347转334
1996-2004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种类的变迁
2020/1/14
11
四川医学2005年9月第26卷(第9期)
2002 年~2006 年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 院3455例儿童血培养结果分析
2020/1/14
12
2020/1/14
34
2008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
2020/1/14
35
2008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
2020/1/14
36
2002年~2005年第三军医大学附属 新桥医院338株粪肠球菌的临床分析
338株粪肠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
红霉素91.1%,
青霉素90.2%,
环丙沙星78.4%, 四环素66.3%,
2020/1/14
33
⑶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
近年来VRE的感染急剧增加,美国的 流行情况较为严重,据美国CDC的院内感 染监测报告分析表明,VRE的医院感染从 1989年的0.3%增加至1993年的7.9%,从 1996年的17.9%增加至2004年的31.3%。 我国VRE的分离率低于5%。
庆大霉素和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高达60-80%
以上。
2020/1/14
22
MRSA对28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分析(%)
2020/1/14
23
李家泰 李耘 王进 代表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中华医学杂志2003年3月10日第83卷第5期
MRSA特点3:MRSA临床分离率在经济发达 地区的综合性大型医院最为严重
R%
1995 ~1999 (1450株)
R%

耐药菌细菌及其对策研究现状

耐药菌细菌及其对策研究现状

耐药菌细菌及其对策研究现状随着抗生素使用的普及和滥用,耐药菌细菌引起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一些细菌已经对主流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这意味着现有抗生素对于治疗这些细菌引起的感染几乎没有作用。

这个问题不仅是医疗领域的问题,也是公共卫生和大众健康的问题。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进行耐药菌细菌及其对策研究,以应对这个威胁。

一、耐药菌细菌的定义和分类耐药菌细菌是指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产生有效浓度或可维持生长的解除感染治疗的细菌。

耐药菌细菌的分类方式常见的有三种:1.根据对不同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划分。

如多重耐药菌株(MDR)、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和卡灵黄素(CRE)菌株等。

2.根据对特定抗生素的敏感性划分。

如甲氧西林耐药链球菌(MRSA)、万古霉素耐受菌(VRE)和喹诺酮耐药菌(QRDR)等。

3.根据毒力和传染性划分。

如大肠杆菌(O157)等。

二、耐药菌细菌的危害及其对策1.危害耐药菌细菌的出现给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每年因多种耐药细菌感染而导致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了70万人。

耐药细菌会令感染变得更难以控制,同时也会增加感染的痛苦和治疗的代价。

对医院环境和公共环境的危害也不容忽视。

2.对策消费者可通过以下途径参与对抗抗生素耐药性:(1)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2)从安全的和可持续的农业中获得健康的食品,因为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抗生素。

(3)保持个人卫生。

(4)提高对抗生素耐药性的认识。

在医疗领域,应当更加注重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细菌的传播。

应当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和过度使用,同时加强医院环境的消毒和洁净工作。

此外,研制新型抗生素和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率也是关键的对策。

三、目前的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1.目前的研究进展目前,已经研究出了一些有效的对策来应对耐药菌细菌问题。

其中包括提高抗生素使用效率、发展新一代抗生素、利用细菌体内生态学以及提高医护人员的卫生素质等。

多国也在加强耐药菌细菌及其对策研究,以期能更好地应对这个问题。

万古霉素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万古霉素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万古霉素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梁爽【摘要】目的:了解万古霉素的使用情况,促进安全、有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方法抽查某地区2014年上半年70例使用万古霉素的住院患者,就其用药指征、用法用量、病原学检查、联合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大部分病例使用合理,不合理病例主要表现在用药起点低、未进行药物监测等。

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此类药物用药监护,保证用药的合理性。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vancomycins. Methods A total of 70 inpatients used vancomycins in 2014 in a hosptial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in respect of the indications of medication, usage, examination of etiology, combination use of antibacterials. Results The most casesuse of vancomycin are reasonable, the unreasonable drug use case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low starting point, and no drug monitoring. Conclusion Regulation of antibacterials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more manpower and material inputs on clinical edication monitoring need to be strengthened.【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5(000)015【总页数】3页(P16-17,18)【关键词】万古霉素;合理用药;抗菌药物【作者】梁爽【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河北石家庄 0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3近年来,在医院感染中,革兰阳性菌比例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更加引人瞩目,其治疗也颇为棘手[1]。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一、本文概述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全球面临的感染性疾病挑战日益严重,其中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不仅在治疗上具有较高的挑战性,而且在防控上也存在诸多困难。

鉴于此,本文旨在汇总国内外关于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防治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形成专家共识,以期为我国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认识,加强防控意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治愈率,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最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概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感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挑战之一。

肠球菌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耐药性的出现使得临床治疗变得更为困难。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出现,特别是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fm)和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VREfa)的增多,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质量。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接受长期抗生素治疗或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等。

感染部位多样,包括泌尿道、呼吸道、伤口、血液等。

VRE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其他肠球菌感染相似,但治疗更为棘手。

VRE感染的治疗选择有限,一旦确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治疗策略包括使用替代抗生素、联合用药、调整治疗方案等。

由于耐药性的存在,治疗效果往往不佳,且容易引发二重感染。

为了有效防治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需要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监测,及时发现耐药菌株,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医护人员对耐药菌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也是防治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临床问题,需要引起广大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学家的关注和重视。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进展报告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进展报告

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进展报告一、万古霉素的抗菌谱及作用机制万古霉素属于糖肽类抗生素,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万古霉素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特别是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等菌株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

万古霉素还对一些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二、万古霉素的临床应用范围近年来,万古霉素在临床应用中的范围不断扩大。

起初,万古霉素主要用于治疗严重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

随着耐药问题的加剧,万古霉素逐渐成为治疗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万古霉素还被广泛应用于烧伤感染、骨髓移植患者的细菌感染、艰难梭菌感染等领域的治疗。

三、万古霉素的给药方式及剂量万古霉素的给药方式主要有静脉滴注和口服。

静脉滴注是万古霉素临床应用中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具有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

口服给药适用于一些轻度感染和患者无法接受静脉给药的情况。

关于剂量,万古霉素的治疗剂量因感染类型、感染菌株、患者体重和肾功能等因素而异。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剂量调整,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四、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尽管万古霉素在抗菌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其临床应用仍面临一些挑战。

主要包括:1. 耐药问题:随着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如何合理使用万古霉素,避免耐药性的进一步恶化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

2. 肾毒性:万古霉素具有一定的肾毒性,长期使用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

3. 药物相互作用:万古霉素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能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在使用万古霉素时,需注意查阅相关药物相互作用信息。

为应对上述挑战,临床医生需要合理选择适应症,遵循万古霉素的使用指南,注意监测患者肾功能,避免不必要的药物相互作用。

同时,研发新型的万古霉素类似物和抗生素治疗策略,以应对耐药性问题。

万古霉素耐药菌耐药机理及其研究现状

万古霉素耐药菌耐药机理及其研究现状

万古霉素耐药菌耐药机理及其研究现状万古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

然而,近年来发现了一些耐药菌株对万古霉素具有耐药性。

这引发了人们对万古霉素耐药菌耐药机理以及其研究现状的关注。

靶位基因突变是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出现耐药性的常见机制之一、万古霉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结合细菌的核糖体23SrRNA的A位点,从而阻断蛋白质的合成。

然而,一些耐药菌株通过突变23SrRNA的A位点来降低万古霉素与细菌的结合能力,从而使其对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

另一方面,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也是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出现的重要机制。

耐药基因主要包括耐药基因A(ermA,ermB)和耐药基因B(mefA),它们能够通过水平基因转移的方式在菌群中传播并表达,从而导致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

研究表明,在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类型的菌株中,耐药基因的分布和表达水平存在差异。

目前,对万古霉素耐药菌耐药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靶位基因突变和耐药基因的分布。

通过测序和分析耐药菌株的基因组,可以发现23SrRNA的A位点突变以及耐药基因的存在。

这些研究有助于揭示耐药菌株的起源和演化。

第二,研究耐药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

耐药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耐药性密切相关,因此深入了解耐药基因的调控机制有助于揭示耐药菌株的耐药机制,并为耐药性的防治提供新靶点。

第三,开发新型的抗菌药物。

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的出现使得临床治疗面临一定的挑战,因此需要开发新型的抗菌药物来应对耐药菌株的出现。

目前有许多研究致力于开发针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的新型抗菌药物,例如开发新的靶点和新的药物合成方案。

总之,万古霉素耐药菌的出现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且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了解万古霉素耐药菌的耐药机制以及其研究现状对于指导临床治疗以及新药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加强耐药机理的解析,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万古霉素耐药菌带来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古霉素耐药菌研究现状
2005年04月14日
近年来,由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的感染增多,又发现难辨梭菌(CD)是酿成抗生素相关性的伪膜性肠炎的主要原因,使得万古霉素的应用日渐增多。

随着万古霉素的大量使用,对万古霉素耐药的情况也日益增多。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菌株有两类:耐万古霉素的MRSA菌株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菌株。

■MRSA的流行情况
虽然万古霉素被认为是对MRSA最敏感的药物,但由于万古霉素在人类中及其它糖肽类抗生素在动物中的广泛应用,导致了耐药菌株出现。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表预测:MRSA菌株最终有可能导致产生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包括万古霉素无法治愈的许多感染性疾病。

2001年李家泰等代表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BRSSG),对1998~1999年从13家医院分离的2081株致病菌进行敏感试验,结果MRSA检出率为27.55%,院内感染(HAI)明显高于社区感染(CAI),分别为81.82%和21.84%;2003年李家泰等代表BRSSG对2000~2001年从13家医院分离805株革兰氏阳性(G+)菌,结果MRSA检出率为37.4%,其中HAI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AI,分别为89.2%和30.2%。

此三项指标均高于前一检测结果。

■MRSA耐万古霉素的机制
万古霉素可专一性地与细菌细胞内壁上的相应靶位结合,干扰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而致细菌死亡。

据推测,MRSA菌株的耐药机制可能在于其内在的细胞壁合成亢进。

研究发现:该菌株的细胞壁比同类菌株厚1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较正常的高3倍,胞间质前体产量也增加3倍,这三个特点造成该菌株对万古霉素的耐受力增加。

■VRE的流行情况
以前肠球菌对许多抗生素与其他抗菌药物固有耐药,对青霉素类有中度或低度敏感,而对糖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

现在情况已发生改变,美国CDC1993年报道美国院内感染患者中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已增至13.6%。

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VREF)耐药程度比粪肠球菌高,1999年《抗微生物治疗杂志》(JAC)报道美国VREF 从1989年的0.3%增至1993年的9%,有个别单位增至47%。

这些流行病学资料提示,VRE 特别是VREF引起的感染已是临床上十分严重的问题。

国内检出的耐药率较国外低,可能是因为:国内万古霉素使用量小,在医院未普及应用;常用的自动化仪器和纸片法试验会漏检一些低水平耐药菌株。

■VRE耐万古霉素的机制
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由VanA、VanB、VanC、VanD四种耐药基因决定,VanD一般方法不易检测,以VanA和VanB为主。

VanA位于染色质上,VanB和VanC由质粒携带。

VanA和VanB菌株的耐药程度高,V anC为低水平耐药。

万古霉素为高分子量的糖肽类化合物,通过干扰肽聚糖合成的前体物质五肽链上C未端D-Ala-D-Ala的顺序而抑制G+菌细胞壁的合成。

糖肽类药物的耐药性与定居在转移子上的一套基因有关,两种主要的对该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显性基因为VanA、VanB。

广泛流行的VanA显型,已对万古霉素(MIC为64~1000毫克/升)产生高度耐药性,而V anB显型对万
古霉素耐药性的水平差异很大(MIC为4~1024毫克/升),VanA和VanB两种显性共同亦参与耐药性的形成,它们使肠球菌对糖肽类药物的亲和力比较低,因此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不再被此类抗生素所抑制。

■耐万古霉素株的应对策略
广谱抗生素在治疗复杂性混合感染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多数情况下,由于其对非致病菌不加区别地加以杀伤,致使细菌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耐药性并迅速蔓延,特别是耐万古霉素的MRSA及VRE的出现,此类感染已成为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

为此,不少专家呼吁不要滥用抗生素,如果必须使用抗生素,就使用窄谱抗生素。

目前对此对策主要是将万古霉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联合应用,其次是使用壁霉素等药物替代。

另外,目前不少科研人员已开始积极研制开发对付耐万古霉素的菌株的窄谱抗生素。

利奈唑烷(Linezolid,或称Zyvox):属于恶唑烷酮类药物,于2000年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

该药可在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较早阶段起作用,具有较少的交叉耐药性,它可用于对付难以治疗的G+感染,而对革兰氏阴性(G-)菌无抗菌作用。

该药作用机制独特,它可竞争性地与核糖体50S亚基上的P-位点相结合,导致肽转移酶无法与这一位点结合,抑制第一个肽键的形成,发挥抗菌作用。

Synercid:它属于链阳菌素类药物,该药已经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VREF引起的菌血症,以及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或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

在欧洲,以色列和美国,针对严重G+菌感染且使用其它抗生素治疗无效的690例病人的研究表明,使用本剂7.5毫克/千克静脉注射4次治愈率为75%;对401例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人,使用本剂7.5毫克/千克静脉注射4次,治愈率为65.8%。

达托霉素(Daptomycin):属于脂肽类抗生素类药物。

2003年底,美国FDA经过快速审理程序批准注射用达托霉素用于治疗由一些革兰氏阳性敏感菌株引起的并发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如脓肿、手术切口感染和皮肤溃疡。

达托霉素的作用机制与其他抗生素不同,它通过扰乱细胞膜对氨基酸的转运,从而阻碍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生物合成,改变细胞膜的性质;另外,它还能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使其内容物外泄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因此细菌对达托霉素产生耐药性可能会比较困难。

泰利霉素(Telithromycin):属于酮大环内酯类(Ketolide)药物,是半合成大环内酯-林可酰胺-链阳霉素B(MLSB)家族中的第一个抗菌药物,属酮内酯类抗生素,实际上是红霉素的6-0-甲基-3-酮衍生物。

它不仅对广泛呼吸道细菌感染病原体具有抗菌活性,更重要的是对目前日益常见的耐青霉素类抗生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菌株敏感,加之其半衰期长,在炎性体液及肺组织中浓度高,不易诱导耐药性,故非常适用于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