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火车火车去拉萨—青藏地区资源讲解

合集下载

青藏铁路相关资料

青藏铁路相关资料

1.青藏铁路创建了世界上很多“世界之最”。

它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其全长1956公里。

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最高点在唐古拉山,海拔为5000多米,被誉为“离天最近的铁路”。

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里程达550公里。

2.创世界高原铁路最高时速。

列车在冻土地段时速100公里,非冻土地段时速120公里,这是世界高原铁路的最高时速。

3.这里有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

风火山隧道。

风火山隧道位于海拔约5000米的风火山上,全长1300多米,全部位于永久性高原冻土层内。

4.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是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

5.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青藏铁路唐古拉车站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海拔5068米。

6.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海拔4600多米、全长11.7公里的号称青藏铁路第一长桥的清水河特大桥飞架于昆仑雪山下。

坐火车去西藏

坐火车去西藏

坐火车去西藏教案龚凤霞教学目的:1.通过对重点难点词语的讲练,让学生掌握该词语,同时为学生理解课文扫除障碍,指导学生用所学词语和句式较为准确地、自由地进行成段表达和交际训练。

2.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文中出现的常用词语及语法点。

3.让学生了解为什么青藏铁路是21世纪工程建设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教学要求:1.能较流利的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复述课文大意。

2.熟练掌握重点词语,能用重点词语造句,回答问题或就限定的话题进行成段表达。

3.能用学过的词语、句式,按照限定的题目和要求写出一段话。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词语部分:1..重点词语:举世瞩目、穿越、脆弱、正式、敏感、投入、尽量、依赖、促进、除了……(以外),……、神奇、连续2.词语搭配与扩展:对……来说、既……又……、无论……还是……3.次重点词语:避免、施工、激动、梦想、地段、如今二、课文部分:1.内容:贯穿课文的主线是:为什么青藏铁路是21世纪工程建设领域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我们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青藏铁路以及建设它的意义。

2.难句:①2006年7月1日,对于青藏高原这片神奇的土地来说,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性时刻。

②除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以外,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第三大难题是:这里生态脆弱。

③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既原始、独特,又脆弱、敏感。

④无论是内地到西藏,还是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对许多人来说曾经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教学原则:1.坚持实践性,交际性和综合性原则(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训练及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和诱导式的方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2.坚持重现性原则,在词语和课文的讲练以及练习过程中注意有意识地复习学过的常用词语和语法。

教学方法:1.讲解2.串讲3.提问4.对话5.朗读教学计划:本篇课文六学时完成1.第一、二学时组织教学、检查词语预习情况,学习正文,做相关的练习。

第十九单元 青藏地区(试题部分)

第十九单元 青藏地区(试题部分)
答案 D 世界屋脊,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高寒气候,冬寒夏凉,日温 差大。
解题关键 青藏地区的突出特征高寒,因为海拔高而产生的一系列自然以及人文景观。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9.(2016山东枣庄,10,1分)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位于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碉房
答案 (1)防晒物品、氧气袋、防寒服等 (2)选择飞机:便捷、舒适、节省时间等 (3)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河谷地带海拔低,热量较充足,且河谷地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4)糌粑 厚 保温 高寒
解析 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对当地居民生活生产的影响。第(1)题,青藏地区 高寒缺氧,紫外线辐射强,因而到西藏需准备防晒物品、御寒衣物、抗高原反应的药品、吸氧 设备等。第(2)题,据表中资料可以看出从石家庄出发到拉萨最好不要选择汽车,时间长、花费 高。选择飞机,速度快,节省时间。第(3)题,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业发展;河谷地 带由于海拔低,气温较高,热量较充足,且河谷地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因而青藏地区的农业 特色为河谷农业。第(4)题,青藏地区传统主食是糌粑。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图中显示当地民居 碉房的墙体较厚,具有防寒保暖的功能。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4.(2018山东青岛,27,1分)图中 表示的新能源在西藏广泛分布的原因是 ( ) ①气温的日较差小 ②海拔高,光照强 ③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④气温年较差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西藏海拔高,晴天多,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青藏铁路课件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青藏铁路课件

三、环境保护问题 青藏高原是我国、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山地生物物种的重要起源地和分 化中心。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优先保护的地区。气候寒 冷,植被稀少,土层浅薄,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一经破坏,绝难恢复是青藏 高原生态的最大特点。而青藏铁路恰恰穿越青藏高原腹地,穿越“三江源自 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因此建设中的环境问题是非常重要 的技术难题。专家们经过仔细的研究、规划,采取了如下环保措施: 1 思想措施:大力宣传环保的重要性,要求参建单位增加投资,依法保 护沿线植被、冻土、湿地、水源及野生动物。提倡“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 爱护环境,关爱野生动物,呵护每寸绿地”。 2 技术措施:用小彩旗为标志,严格划分开采矿石施工范围和人员车辆 行车路线,防止对施工范围以外区域的植被造成碾轧和破坏。对生活垃圾专 人搜集,集中掩埋。 3 法制措施:全线实行环保监理制度,总指挥部委托第三方对全线环保 进行全过程监控,省环保局与建设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方面的环保 责任。 4 工程措施:为保护冻土和高原植被,在连续多年冻土施工地段,采用 了先进的开挖工艺;设置了以桥代路的措施,为保护野生动物(觅食、迁徙 等)设置了绿色通道(野生动物过往铁路的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6月下旬,为了让9000只临产的藏羚羊通过青藏 线五道梁建设工地,前往可可西里卓乃尔湖地区产仔,承担该段施工的中铁 十二局、十四局施工人员,毅然暂停部分地段施工,拔掉彩旗,撤离人员和 机械,保证了藏羚羊的顺利迁徙。
二、高寒缺氧问题 如前所述,青藏铁路沿线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有960千米, 占全线总长的84%,许多地方常年温度在-10℃以下。人们常 说,“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过了五道梁,哭爹又喊娘;上 了风火山,三魂已归天”。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人们常常 感觉到头晕、恶心,脚下仿佛踩着一团棉花,软弱无力。人缺氧 会头痛脑胀,胸闷气短,夜不成寐,会诱发脑水肿、肺水肿等疾 病。空气稀薄,高寒缺养,被称为“生命的禁区”。高寒缺氧严 重威胁着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建设者。通常,人们只关注通车后, 火车内的寒冷缺氧问题,而对露天从事建设的百万大军关心较少。 然而,高寒缺氧问题对于通车后,车内的旅客并不会造成很大威 胁,人们只需在火车上像飞机一样采取一些技术和设备即可解决; 但对于长年累月奋战在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建设者来说,是随时随 地的致命威胁。针对高寒缺氧的问题,青藏铁路建设总部和专家 们采取了如下解决措施:1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建立三级医疗 保障机构,对建设者进行定期身体检查和及时治疗。 2 实行梯级式适应,逐步使建设者由低到高适应不同海拔高 度上的气候和环境,并限制作业时间和劳动强度。 3 加强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的建设。现在建设现场的医务人 员达400多人,配备医疗设备900多台。购高压氧仓16个(高压 氧仓通过加压、充氧办法,模拟出近似海平面的大气环境,对治 疗因缺氧、低压引起的各种疾病有综合疗效)。

人教八下第九章第一节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一课时课件页ppt

人教八下第九章第一节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一课时课件页ppt

《北纬30°·中国行》从浙江舟山群岛出发,自东向西一直拍 摄到西藏的阿里地区,沿途穿越9个省市自治区,节目展现了 北纬30°沿线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发展在内 的全景式图画。
(1)①省的全称是_浙__江__省___,②省的简称是__湘____。 (2)A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 南方 地区,该地区耕地类 型为 水田 (水田或旱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水稻 。
讲授新课
3.地形 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势 高耸,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 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地形特征:“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世界面积最大的 高原:巴西高原
4.景观
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5.河流
青藏高原 是长江、 黄河、澜 沧江、雅 鲁藏布江 等众多大 江大河的 发源地。
(3)B地区是 藏族(少数民族)的聚居地。 (4)A、B两地分别于4月和7月盛开美丽的油菜花。B地 油菜开花时间更迟的原因主要是: 海拔高,气温低 。 (5)下图为北纬30°纬线经过的地形区,主要有长江中 下游平原、巫山、__四_川___盆地、横断山区和_青__藏____高 原,整个地势特点是__西__高__东_低___、呈阶梯状分布。
防晒霜、 太阳镜、 遮阳帽
防紫外线
空气稀薄, 日照强烈
氧气袋
提供氧气
海拔高,空 气稀薄
羽绒服
保暖
海拔高,气温 低,日温差大
活动
知识延伸:
1.青藏地区资源: 太阳能: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
地热能:地处亚欧、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地壳活跃
水能: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活动
知识延伸:
2.如何去青藏
以公路为主。 公路:新藏、青藏、川藏、滇藏 铁路:青藏铁路(西宁-拉萨)、

《青藏地区》课件

《青藏地区》课件
能源建设
青藏地区能源资源较为丰富,政府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能源供应能力和稳定性 。同时,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通讯设施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青藏地区通讯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移动通信网络、宽带互联 网等覆盖面不断扩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居民的生活便利性。
05
青藏地区旅游资源
文化事业
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 历史遗产,政府支持文化事业发 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 作。同时,鼓励文化创新,推动 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 。
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建设
青藏地区交通条件较为落后,政府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公路、铁路和航空 交通的通达性和便利性。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员流动。
感谢观看
生态系统脆弱
由于青藏地区地理环境特殊,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气候 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态保护意识提高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青藏地区生态保护工作得到加强 。
可持续发展战略
绿色发展
青藏地区积极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与环境的 协调发展。
可再生能源利用
利用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 传统能源的依赖。
青藏地区以高原特色农业为主,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作物,同时发展畜牧业,如牦牛、藏羊等。近年来,随着农业 技术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扩大,农业产值稳步增长。
旅游业
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旅游业逐渐成为青藏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带 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
工业发展
青藏地区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以农畜产品加工和民族手工艺品为主。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 区的政策支持,一些新兴产业开始在青藏地区落地生根。

坐上火车去西藏-第5章

坐上火车去西藏-第5章

第5章西藏旅游使用小锦囊西藏旅游小知识一、首先想对你们说,初次入藏,一定不要坐飞机。

这就象爬山一样,坐索道上去的人永远不能体会山川的雄壮与秀美。

坐飞机进藏的人也不能理解藏区的艰险与独特,迎接他们的往往是稀薄的空气和突如其来的高原反应。

二、初次进藏,比较理想的还是由西宁坐火车至格尔木,再由格尔木经青藏线坐汽车到拉萨。

这是因为滇藏线、新藏线、川藏线都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有些地方甚至不通客车,只能搭货车前进。

三、在格尔木不要去买如下物品:1)氧气枕头或氧罐。

2)红景天口服液、胶囊或葡萄糖口服液。

这是因为我所看到的每一位买氧气枕的人都没有因为缺氧而吸用,他们进藏后往往带着累赘,扔掉又不舍得(60 align=70元/个),仅有的几位吸用者,也是为了减少一点氧气,可以舒服地垫在头下做枕头。

至于红景天,临时吃一点是没什么作用的,而高原反应,适应几天都会过去。

四、在格尔木可以买一些开胃的水果和面包作干粮,还必须备好矿泉水。

初次进藏,高原反应肯定会有,一路上会吃不下东西,即使吃下去也很容易呕吐,这时候水果真是好东西。

五、必须随身备好如下药品:感冒药、止泻药、消炎药、创可贴。

你必须记住:感冒并不可怕,并不如传说中的感冒很可能死亡,但要及时吃药控制。

(我们一行人中,几人都曾感冒发烧,但因为吃药及时,都平安无事。

六、在格尔木乘车,最好乘国营的卧铺车,在火车站对面有。

每天下午四点发车,上铺170元,下铺180元。

私人车130 align=140元,但较危险。

卧铺车上的毯子很脏,你开始一定不会去盖,但到了傍晚天凉了,也就由不得你了。

七、停车时一定要去上一趟厕所,不管有没有排泻欲,因为下一个停车点可能是四、五个小时以后。

停车点大都根本没有厕所,就地解决对于男士不是难事,可是真到了急处,女士也不能例外,这是我亲眼所见。

八、沿途不必洗脸刷牙了。

水很紧缺,可能会有老板娘招呼你一下,如果实在想洗漱一下,她会提醒你付费3元。

九、到拉萨一般是半夜12点 align=3点之间,可以先在汽车站招待所住一夜。

(整理)转坐上火车去拉萨

(整理)转坐上火车去拉萨

坐着火车去拉萨——乘火车进藏,体验沿途美景全攻略(图片均为原创,转载注明出处)【注:LZ只是一个火车迷,喜欢坐火车旅行,铁路不通达的地方,知道的不多,能帮到的也非常有限,有些朋友加了好友后对L Z有些失望,特此说明,希望各位理解】随着青藏铁路的在2006年7月1日的拉通,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进藏变得简单了,同以往乘坐飞机和汽车不同,火车在安全,经济等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

LZ作为一个铁路旅行爱好者,下面将自己两次乘火车进藏的一些经历,总结出来,希望有所帮助,同时欢迎跟帖留言,相互补充、交流。

本帖宗旨意在帮助穷游的朋友,或者喜欢坐火车,或者不得不坐火车进藏的朋友,在保证身体安全等方面的前提下,不损失沿途的美景,充分享受旅行的意义为目的。

喜欢飞机直达或者自驾的请三思,喜欢睡觉就到而不重视青藏铁路沿途美景的请熟虑。

青藏铁路起点位于西宁西站,所以本文起点为西宁,从各地前往西宁请自行安排。

到达西宁后,可以去塔尔寺,青海湖等西宁景点游览,一来领略“大美青海,中国夏都”—西宁的美,二来就是通过在西宁的活动,初步适应高原,避免直接进藏,从而减小高反的概率,西宁海拔2500米,青海湖最高处达到了3600米,与拉萨相当了,具体请视个人情况而定。

在西宁休整好之后,就可以继续踏上你的旅途了。

目前由于西宁站改扩建,于是所有西宁始发终到和过路的列车,均在西宁西站办理客运业务。

LZ推荐乘坐西宁西开往格尔木的7581次列车,该车早上8点从西宁西出发,晚上8点左右到达格尔木,沿途在每个车站都会停留片刻,上下乘客和沿线职工,对于一次旅行而言,再好不过的就是这种在车厢里慢悠悠的感觉了。

该车在白天运行,可以完整的看到整个西宁西-格尔木段的沿途风景。

你会经过西部歌王王洛宾的成名作“在那遥远的地方”创作地。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

” “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青藏铁路知识点

青藏铁路知识点

青藏铁路知识点进藏列车高原进藏列车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列车车厢,车厢有两套供氧系统.为抵御青藏高原风沙大、紫外线强等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藏列车实行全封闭;厕所采取真空集便器,废物废水有专门设备回收;车厢与车厢的连接处,采用了密接式车钩,不会漏风.为了应对青藏高原的缺氧环境,进藏列车车厢内的氧气浓度、温度、压力都可以保持均衡.每辆列车的配置几乎与飞机一样,有两套供氧系统:一套是“弥散式”供氧,通过混合空调系统中的空气供氧,使每节车厢含氧量都保持在23%,旅客如同进入“氧吧”;另一套是独立的接口吸氧,如果有旅客需要更多的氧气,可以随时戴上面罩呼吸,以免旅客出现高原反应.这个列车如果是行走在4千多米海拔的时候,你的感觉就好像在3千多米,实际的海拔高度,能够降低1千多米,这样来缓解由于高原缺氧给旅客带来的不适.此外,进藏列车内部装饰既豪华现代,充分展现青藏地区的民族风情,还会设立舒适的餐厅和供洗浴的卫生间.除配备供氧设备外,还预备配置医务人员、器械及药品,建立游客生命保障系统,帮助客人平稳的适应高原气候,减轻高原反映.行车时间沪藏线列车全程运行时间预计在52小时左右.成都至拉萨预计45小时.西宁至拉萨预计22小时.格尔木至拉萨预计12小时.青藏铁路的世界之最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为海拔5072米.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世界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车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全长1686米的昆仑山隧道,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海拔4704米的安多铺架基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铺架基地.全长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桥,是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建成后的青藏铁路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公里,非冻土地段达到120公里,这是目前火车在世界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青藏铁路的环境保护(简介)青藏铁路的修建会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吗?首先应明确“环境”的概念.从大环境来说,青藏高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而修建铁路所影响的范围最多仅在线路两侧各500米内,青藏铁路全线也不过1000平方公里,而且呈线状分布,可以说修建青藏铁路不会对整个青藏高原的大环境产生影响;从小环境来说,修建这样的大型工程,肯定会在工地范围内,对当地局部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铁一院从一开始设计青藏铁路,就已经把维护生态和环境保护作为一条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因此,青藏铁路大部分是沿青藏公路走行,基本上没有新开辟通道,而且设计方案中还采取了一系列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这就把对高原生态的扰动降到了最低程度.从长远看,青藏铁路的修建,不但不会破坏环境,反而对青藏高原大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西藏缺乏煤炭资源,人均产煤量只有6公斤,通过青藏公路运进区内的煤炭成本非常高,每吨达600多元,而在西宁,这一价格仅为160~200元.昂贵的煤价,造成了能源结构的极度不合理.目前农、牧区的主要生活能源为木材和畜粪,在线路所经的藏北地区,居民主要靠砍伐坡地生长的爬地松作燃料,而低矮的爬地松往往需要几十年的生长期,这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低估的破坏作用.铁路的建设,可以将西北地区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通过经济、便捷的通道运进西藏,满足西藏对能源的需求,从而为西藏改变能源结构、制止盲目砍伐森林草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积极贡献,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同时,青藏铁路投入运营后,必然会成为旅游及进出藏物资运输的主要方式,分流目前青藏公路庞大的运输车队,从而起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进一步改善青藏高原大气质量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铁路的修建将直接拉动青藏两省区经济的发展,加速城镇化和产业化的步伐,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这将使很大一部分牧民转变为工业、建筑业和其他行业人群,从而大大降低了草原和植被的负荷,既保护了生态,又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一举两得.青藏铁路对自然保护区有影响吗?青藏铁路将要经过可可西里、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等自然保护区,但线路通过地区是两大保护区的边缘交界地带,并没有从其中任何一个区内穿越,因此对保护区的生态和野生动物基本上没有影响.同时,铁一院在设计中还专门预留了供野生动物迁徙的专用通道,这在我国的铁路建设史上还是很少见的.具体采取了哪些有利于环保的工程措施?1、高原植被的保护与恢复线路所经多为高原草甸地区,受严酷的气候条件控制,植被生长非常缓慢.施工中因取、弃土,路基占压不可避免地要破坏部分高原植被,对植被难以生长的地段,采用分段施工,逐段移植的方法,将每段路基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段,将本段取土坑及路基基底草皮铲下后,及时移植到已先期施工完毕的路基边坡和取土完成后的取土场地表,使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减少到最小程度.对昆仑山以南,自然条件稍好的地段,进行人工培植草皮的试验,精选适合高原生长的草种,辅以喷播、复膜等技术,恢复地表植被,将铁路沿线建成绿色长廊.2、冻土环境的保护多年冻土,特别是高含冰量冻土对地表的扰动十分敏感.地表一些不大的改变都可能引起多年冻土不可逆的变化,因此在冻土地区筑路要特别注意保护环境.从工程的角度看,保护环境对保护冻土、保护路基稳定也是十分必要的.要合理选择取、弃土位置,取土点应选择离开线路的低矮丘包,取土深度应不大于上限.3、严格控制三废排放对线路所经的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自然保护区,应严格控制废弃物排放.列车采用密闭设计,既克服了高原缺氧,又防止了废弃物污染沿线环境.对高原各中心站的取暖可使用燃油锅炉、电暖炉或利用太阳能等环保型能源,垃圾在指点车站定点排放,集中处理.各中心站的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排放.4、加强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在施工及运营中对职工进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制教育,严禁捕杀并严格禁止参与任何有关野生动物及标本的买卖行为.5、精心设计,严格施工管理鉴于青藏铁路所经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植被一旦破坏很难恢复,为把破坏范围减到最小程度,此次设计中除规定了专门的取、弃土地点外,还详细设计、指定了施工便道及从公路通往工地的道口等,要求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随意开辟施工便道,任意就近取弃土,铲草皮,甚至用推土机直接在路基两侧推土填筑等做法是严格禁止的.同时在整个施工当中,要严格执行设计程序,严禁破坏冻土的热平衡;甚至对施工的季节,也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冻土地区有必要在冬季开展施工的,必须严格在冬季进行,以免破坏冻土的热平衡和稳定性.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监测与活动断裂研究项目简介一、项目背景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监测与研究项目全称为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勘测与地应力测量及工程应用,由地科院地质力学所承担,工作时间:2001年6月~2004年6月.青藏铁路是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它的建设不仅对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也是保卫祖国西南边疆、维护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的政治需要.该项建设工作涉及工程、地质等各专业领域,其中的地质灾害和地壳稳定性就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是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创建的,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进入新的世纪,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全所职工认真学习温家宝副总理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重新组建提出的要根据中央的要求,适应新的形势,积极推进地质工作的根本转变,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要求,结合青藏铁路建设和铁路建设设计单位的需求,选择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勘测与地应力测量及工程应用进行工作,积极、主动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地质力学所早在70年代中后期就参加了青藏铁路选线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在青藏高原开展大规模地质调查与科学的研究工作,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为进行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勘测、地应力测量与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特长,地质力学所提出了继承地质力学急国家所需的优良传统,努力发挥我所在工程地质领域的科研优势,积极参与青藏铁路的建设的工作思路.去年2001年3月5日-9日,地质力学所组织专家参加了铁道部在兰州主持召开的青藏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及格尔木至望昆段可行性研究预审会 ,通过交流和座谈,引起了铁道部王麟书总工程师对地质力学所提出的工程建设中若干地质问题的高度重视,并在大会上表态支持有关地质工作.3月13日,铁道部鉴定中心地质专家丰明海高级工程师到地质力学所,与所内专家进行了交流和立项讨论.3月23日,地质力学所领导走访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朱稳明、工程组负责同志及鉴定中心丰明海高工就有关合作事宜进行了广泛交流,得到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大力支持.3月底,地质力学所受院委托组织地质力学所、保定方法所与成都工艺所专家对青藏铁路沿线进行了野外踏勘.4月中旬,地质力学所有关专家参加了铁道部青藏铁路沿线野外现场调研.5月8- 10日,地质力学所专家以特邀专家身份参加了铁道部主持的青藏铁路全线可行性预研究评审会,应邀对青藏铁路沿线断裂活动性与地质灾害分布进行了专题介绍.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地质力学所与铁道部第一设计院签定了项目合同.二、项目主要工作内容这次签定的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评估、活动断裂勘测与地应力测量及工程应用项目,分为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勘察与工程危险性评价和隧道地应力测量及工程应用和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评估两个子项目实施.项目总负责单位为地质力学研究所,其中,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勘察与工程危险性评价和隧道地应力测量及工程应用子项目由地质力学所负责,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参加;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评估子项目由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负责,地质力学所参加;项目合同额总计1000余万元.按合同规定,于2001年12月31日和 2002年分别提交隧道周边地应力测量报告,于2002年4月至2004年分别提交青藏铁路沿线8条活动断裂带的结构、空间分布、分支断裂位置展布、活动方式和对铁路工程的影响等研究成果.昆仑山和羊八井隧道地应力测量及工程稳定性评价综合报告,已于2002年1月10日通过铁道部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受到好评.三、项目工作内容变更地质力学所早在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及隧道地应力测量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2001年7-11月地质力学所采用精度较高的压磁应力解除法完成了昆仑山和羊八井隧道地应力现场测量工作,应用力学所自主研制的压磁应力元件、围压率定仪、地壳岩土应力仪、定向装置取得了可靠的第一手地应力数据,赢得了各方的高度肯定,为青藏铁路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贵的科学依据.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中段发生8.1级强烈地震,之后,昆仑山口附近多次发生强余震.重大自然灾害引起了国家和铁道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地震发生后,铁道部门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了重大修改,要求我地质力学所发挥在地应力测量和灾害评估方面的技术优势,提早完成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勘测与工程危害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内容,为青藏铁路建设工程施工设计提供更及时科学的基础资料.2001年12月17日,甲方要求结合新设计方案修改合同,地质力学所领导和项目组专家与甲方讨论后作了修改(即补充合同),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又对青藏铁路勘测设计工作进度的计划进行了安排,对活动断裂勘测与工程危害评价项目的工作内容及成果提交时间进行了补充修改,主要是更紧密地配合青藏铁路工程设计.第一阶段,于2002年3月1日前分批提交唐古拉山以北部分地段1:2000和唐古拉山以北全部1:10万图件;2002年3月参加青藏铁路望昆-唐古拉山以北工程设计会;第二阶段,唐古拉山-拉萨段于2002年 7月31日前分批提交1:2000和1:10万的活动断裂图;2002年8月,全线活动断裂调查课题评审验收.四、项目的组织实施与进展在向院领导作了汇报后重新调整了任务和制定了相关措施,经所领导研究,报院领导批准,项目领导小组组长为杨万来,成员有赵越、杨玉东.项目负责人调整为吴珍汉,技术负责人为廖椿庭.此后,项目组全体同志积极投入野外调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2002年1月18日力学所召开了项目全体人员春节期间开展野外工作动员大会,赵逊副院长、董树文副院长到会并作了指示,所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在部、院大力支持下力学所将动员一切力量完成好该项目.2002年1月20日17位科技人员已赴藏进行野外调查工作,在2月底向甲方提交唐古拉山以北活动断裂勘测初步成果.地质力学所按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要求,根据国家青藏铁路建设进度要求和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的合同规定,在元月初组成一支以研究员和博士为主要力量近50人的地质科技队伍,赴青藏铁路沿线进行攻关和突击,确保在3月中旬完成任务,以便为铁路建设提供地质科学依据.项目组在很短的时间内落实了各课题的目标任务、研究内容、人员组成、预算经费和预期成果,完成了青藏铁路格尔木-唐古拉山段遥感图像处理与初步地质解译、地质资料收集和初步整理、野外装备和设备购置、野外人员业务和安全知识培训等工作,初步制定了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野外工作技术要求.为保证野外安全,地科院在很短的时间内筹集了近20万元资金,购买了六部卫星电话,提供给地质力学研究所青藏铁路项目组使用,极大地支持了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勘测工作.野外人员按照预定计划,于2002年1月21日全部赶赴到达拉萨与格尔木基地,用3天时间购买必要的食品、生活必需品和工作用品,于1月25 -27日奔赴那曲、西大滩休整、适应,于1月28日各小组分别到达预定生活基地和工作地区.自1月29日开始,各小组全面开展野外活动断裂勘测工作.野外工作分7个作业小组进行,包括6个活动断裂勘测组和1个地球物理勘探组.6个活动断裂勘测组:(1)第一活动断裂勘测组,由吴树仁研究员、何峰博士和3位工人组成,承担青藏铁路格尔木-清水河段活动断裂1/2000勘测和1/10万调查研究任务;(2)第二活动断裂勘测组,由胡道功研究员、吴中海博士、韩金梁博士和6位工人组成,承担青藏铁路清水河-沱沱河段活动断裂1/2000勘测和1/10万调查研究任务;(3)第三活动断裂勘测组,由刘崎胜副研究员、叶培盛博士和3位工人组成,承担青藏铁路沱沱河-唐古拉山北缘活动断裂1/2000勘测和1/10万调查研究任务;(4)第四活动断裂勘测组,由张永双博士、吴珍汉研究员、夏浩东工程师和6位工人组成,承担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安多-那曲段活动断裂1/2000勘测和1/10万调查研究任务;(5)第五活动断裂勘测组,由江万博士、柯东昂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与2位工人组成,承担青藏铁路那曲-拉萨段活动断裂1/2000勘测和1/10万调查研究任务;(6)地球物理勘探组,由彭华研究员、宋国明工程师、李国歧工程师与8为工人组成,承担青藏铁路沿线重大工程(桥梁、隧道)地基与断裂深部探测工作,;(7)综合研究与质量监控组,由吴珍汉研究员、赵希涛研究员和 2名工人组成,承担综合研究和野外质量监控等任务.此外,有3位同志承担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根据国土资源部党组的安排,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从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春节即将来临,受国土资源部田凤山部长、寿家华副部长的委托,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汪民为首,有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崔岩副司长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张陟副书记等参加的慰问团于2月6日-10日赴唐古拉山口一线进行看望和慰问.背景知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利四光先生创立的,她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从事大地构造、地质灾害、矿产资源及第四纪环境研究的专门机构.地质力学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70人,离退休职工116人,有以中科院院士孙殿卿、陈庆宣为首的科技人员90人,其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李四光地质科研奖得主1 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获得者1人.地质力学所现有研究员28人,副研究员53人,其中博士后7人,博士24人,在职博士生14人,硕士27人.目前博士研究生导师14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7人,硕士研究生5人.地质力学研究所现有6个研究室,1个科技信息室,3个所控开发公司.截止2000年末,地质力学研究所资产总额260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260万元,流动资产1305万元,净资产1466万元.45年来,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近10年共发表论文537篇,共出版专著40余本.1978年以来已有近100项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青藏铁路一期工程青藏铁路是我国第一条通向世界屋脊的高原铁路,东起青海省西宁市,西至拉萨市,全长 1956公里 ,由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所属铁道第一勘测设计院设计.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前身为铁道兵)参加了青藏铁路一期、二期的工程建设.青藏铁路一期工程东起青海省西宁市,经湟源、海晏、哈尔盖、刚察、天峻、希里沟(乌兰)、德令哈至格尔木,全长 814公里.其中西宁至哈尔盖较早投入施工,分别由铁道兵第十师等承担修建.自1958年9月开工,至1975年初分段建成通车交付运营.哈尔盖至格尔木 683公里(包括格尔木至南山口 30公里),由铁道兵第七、十师担负施工.1958年部分开工,1961年停建,1974年复工,1984年7月建成交付运营.青藏铁路一期突出的难点工程关角隧道:关角隧道长4,009米 ,洞身海拔标高3,680米 ,地质情况复杂,多处断层切割,岩石破碎,地下裂隙水丰富,每昼夜最大涌水量1万余吨.西宁铁路局曾于1958年8月开工,1961年因国家计划调整,停工封闭,洞内积水浸泡十余年,塌方淤积严重进一步恶化了地质条件.隧道复工后,发生过大小塌方130多次,且洞内严重缺氧,在洞内工作时间长一些,就会感到胸闷无力,甚至昏厥. 1975年4月5日上午隧道出口突然塌方,近2,000立方米的塌方体将正在施工的四十七团一、二营的127名指战员堵在洞内,他们面对生死的严峻考验,无所畏惧,顽强坚持向外突围,在各方面的关怀支援下,经过洞内外同志共同奋战14个小时,于6日凌晨安全脱险.该隧道经过34个月的艰苦施工终于使铺轨列车顺利通过,通车后,由于地质条件恶劣,隧道发生拱墙开裂,轨道变形,经各方面多次研究整治处理措施,把1,000多米整体道床改为钢筋混凝土仰拱,拱顶又打进2,000多根锚杆,克服了山体的巨大压力,历经重重艰险,完成了隧道加固任务.察尔汗盐湖: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中南部,铁路南北横穿处宽约 32公里 ,加上南北两岸岩盐、盐渍土等特殊地质地段,共计 89公里.盐湖表面是一层又厚又硬的盐壳,下面是20多米深的卤水结晶盐,七师三十四团部队精心施工,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加固措施.总计打进砂桩5.7 万根,延长13. 5万米 ,灌砂 5万立方米 ,挖盐壳3. 7万立方米 ,挖岩盐1. 3万立方米 ,回填片、卵石6. 4万立方米.从1979年7月铺轨后,经过几年来的监测,结果表明路基稳定,为我国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填补了盐湖地区修筑路堤的空白.该工程1986年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风火山试验段:风火山位于唐古拉山口,海拔4, 750米 ,素有“冰雪仓库”之称,空气稀薄,气候严寒多变,自然条件异常恶劣.在该处负责多年冻土施工试验工作的十师五十团十三连多数同志产生高原反应,头痛头晕、心慌气短,体重下降,指甲凹陷,有的心脏扩大移位.该连从1975年至1977年三上风火山,战胜重重困难,胜利完成任务,为高原修路取得了宝贵资料.【篇一:青藏铁路知识点】。

探究歌曲《天路》的艺术特色

探究歌曲《天路》的艺术特色
《天路》这首歌曲本就是一首藏族民歌,如神鹰、 青稞酒酥油茶、雪域高原等等字眼,都描画出了青藏高 原那诱人的风光。这首歌最初仅仅在西藏地区流传,后 来在韩红演唱时将藏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在了一起。 韩红通过这首歌曾在比赛中多次获得奖项,在 2005 年春 晚上一夜走红后,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很多 人开始渐渐地喜欢上了藏族音乐,也有很多人开始去研 究、创作藏族音乐。《天路》的出现,改变了很多人对流 行音乐以及藏族民歌的看法,对藏族音乐的发展与传播 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这首歌不但难度较大,并且突破 了民族和语言的界线,在近年来在众多歌唱比赛中频繁 出现,很多歌手和当代大学生也很喜欢去演唱这首歌曲。 《天路》的创作对其以后藏族音乐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 作用,如在 2007 年青藏铁路建成之后出现了《坐上火车 去拉萨》,这首歌曲也是为了青藏铁路的修建而创作的, 在创作手法上也是将藏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融合了起来, 旋律简单动听,同时也体现出了浓厚的民族性。在现在 的新时代下,使人们对西藏文化的了解也只会越来越多。
最后两段词是一种并列关系,象征着祖国内地与西 藏地区之间距离的缩短,沟通了人们之间的心灵,深刻 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二)歌曲中藏族音乐元素的体现 歌曲《天路》将流行音乐元素与藏族音乐元素两者
充分融合起来,使这首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 情。表现了藏族人民对青藏铁路的期盼。
在很多藏族民歌中,都有一些字眼来表现藏族民 歌,但是在《天路》这首歌曲中并没有出现特别的字眼, 只是一个简单的“也”就能凸显出藏族音乐元素,旋律 中在每一句的结尾部分所运用的方法也是典型的藏族味 道,除此之外,整首歌曲中装饰音比较多,大多使用大 二度和小三度作为这首歌曲的装饰音,这也是藏族风格 的鲜明特点。其中有“前倚音”“后倚音”“滑音”等等, 如“霞光”“祥云”以及最后的“遍”,包括韩红在演唱 的时候加入了“雅拉嗦”等等这些都将藏族音乐的风格 体现了出来。在最后一句“各族儿女欢聚一堂”,首先 在这里之前回避了藏族元素,却在结束的时候又重归藏 族风情,让人感觉到了音乐元素的民族性,把对祖国的 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单元《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2》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单元《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2》PPT课件

课堂练习
2.下列不属于青藏地区的是( D ) A.西藏自治区 B.青海省 C.四川省西部 D.陕西省
3.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农作物有( A )
A.青稞、小麦
B.小麦、玉米
C.青稞、玉米
D.青稞、水稻
课堂练习
4.我国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经济部门是( C )
A.工业 B.种植业 C.畜牧业 D.林业
5.同一纬度的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自然景观差异大的因素是( B )
新知探究
• 错那湖是高原淡水湖,汇聚了唐古拉山脉南部的许多山溪,生态环境好,是鸟类繁 衍生息的理想之地,在一望无垠的草原和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分外美丽。
• 念青唐古拉山山顶终年白雪皑皑,山下绿草如茵,毡房点点,牛羊成群,构成了一 幅动人的雪域牧场风光画卷。
还有其他感趣的景点吗?请你说说这些景点的独特性。
糌粑
新知探究


碉房
牦牛
新知探究 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高寒牧区
新知探究
高寒牧区
新知探究
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适合牦牛、 藏绵羊、藏山羊
三大牲畜
新知探究
高原之舟-牦牛
藏绵羊
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藏山羊
农业区
新知探究
•青藏高原高寒气候适合发展 什么样的农业呢?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8.藏族人穿的藏袍可以适应当地( D )
A.气候寒冷的特点
B.气候干旱的特点
C. 日照强烈的特点
D.日温差大的特点
第五单元
青藏地区
课程结束
部编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授课老师:11
河谷农业区

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中唱到“山有多高啊,水有多长,通往天堂的路太难..”反映了青藏地区(  )

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中唱到“山有多高啊,水有多长,通往天堂的路太难..”反映了青藏地区(  )

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中唱到“山有多高啊,水有多长,通往天堂的路太难..”反映了青藏地区()
A. 气温低,降水少
B. 河流多,流程短
C. 海拔高,地势险
D. 矿产资源丰富
答案:
C
分析:
【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评价:
【解答】解:青藏地区的主体是青藏高原,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险要,海拔高,气候寒冷,冰雪覆盖,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因此有“山有多高啊,水有多长,通往天堂的路太难”之说.
故选:C.。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青藏地区》单元测试与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青藏地区》单元测试与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青藏地区》单元测试与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如图为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和农牧业分布示意图,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农牧业发展应()①大幅度增加耗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②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③在河谷低平地区适当发展种植业④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⑤由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应禁止放牧⑥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⑥D.①②⑤2.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维度相当,但气温却低于长江中下游,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A.纬度高B.海拔高C.距海远D.晴天多3.下列农业类型与地理区域组合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灌溉农业B.北方地区﹣水田为主的农业C.西北地区﹣旱地为主的农业D.青藏地区﹣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4.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是()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渔业5.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地区高寒特征无关的是()A.藏羚羊B.农业多分布于河谷地带C.太阳能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6.我国被誉为“中华水塔”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B.喜马拉雅山脉C.东北三省D.三江源地区7.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B.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大面积的冬小麦C.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D.青藏高原河谷地带种植青稞、小麦8.下列四幅图展示的景观,游客有可能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A.B.C.D.9.下列地理事物描述中,与图中铁路沿线观赏到的景观特征不相符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藏民欢歌,青稞片片C.雪域牧场,牦牛成群D.城镇遍布,繁华热闹10.以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适用于我国青藏地区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防止海水遭受污染C.治理“地上悬河”D.保护热带雨林11.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农业区是()A.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B.河套平原、宁夏平原C.河西走廊、天山山麓D.柴达木盆地12.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A.高寒B.干旱C.温和多雨D.冬冷夏热1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试运行,首次开通四列旅游专线.关于入藏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须做好氧气的供应设备B.须准备防晒霜或防晒伞C.需准备较为保暖的衣服D.选择冬季旅游最好14.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C.地热资源丰富D.牦牛为特有畜种15.下列城市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A.海口B.拉萨C.广州D.重庆16.下列关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受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影响的是()①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③许多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④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发展了河谷农业.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7.青藏地区居民的传统服饰藏袍便于脱卸袖子的原因是()A.冬寒夏凉B.太阳辐射强C.气温日较差大D.气温年较差大18.青藏地区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气温低B.大气洁净,空气稀薄C.河湖多,雨水足D.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19.划分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降水C.地势D.季风20.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农作物有()A.青稞、小麦B.小麦、玉米C.青稞、玉米D.青稞、水稻21.青藏地区修建青藏铁路时,在某些地段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施工方案,主要原因是()A.方便野生动物在铁路沿线游玩B.方便游客更好地观赏青藏高原上的野生动物C.方便当地的牧民更好地放牧D.为野生动物预留季节性迁徙通道22.藏族人民的主食是()A.馒头B.米饭C.糌粑D.粽子23.在青藏地区被称为“聚宝盆”的是()A.青藏高原B.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24.家住上海的沙沙暑假要到西藏旅游,下列家人的说法不可信的()A.爷爷说,“你可以去参观雄伟的布达拉宫.”B.奶奶说:“多拍些草原、雪山、骆驼的照片回来.”.C.爸爸说;“你要带上厚外套和防晒用品.”D.妈妈说:“你可以去品尝青稞酒和酥油茶.”25.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中唱到“山有多高啊,水有多长,通往天堂的路太难..”反映了青藏地区()A.气温低,降水少B.河流多,流程短C.海拔高,地势险D.矿产资源丰富二.解答题(共5小题)2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示区域一向以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圣地,这里有湛蓝的天空,绵延的雪山,无边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诚的喇嘛,著名的河谷农业,同时这里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材料二: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许多大河的发源地,水草丰美,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被称为生态的净土,近年来,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每年约有20万人来此采挖冬虫夏草,每挖一根虫草,至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的草皮.(1)本区地表形态特征是,反映出当地独特的气候特征;(2)图片甲是当地人崇佛礼佛的圣地;(3)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之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4)从材料二可知,过度采挖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给保护区带来的危害有(至少答出两点).27.如图,读“青藏地区群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主要形成原因是.(2)图1中铁路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铁路.(3)从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本地区主要的清洁能源因是.A.太阳能B.石油C.煤矿D.铁矿(4)图2是小云到该地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它位于图中①②③三座城市中的.(5)下列属于本地区发展的特色农业是.A.绿洲农业B.灌溉农业C.河谷农业D.节水农业.28.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重要江河的源地,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其中河流C是.(2)写出河谷农业区的名称:①,②,该农业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这里发展粮食生产最大的制约因素是.(3)目前青藏高原最主要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是;图中铁路的名称是,其铁路线的起点是,终点是.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看出青藏地区位于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山脉以北、山脉以西.(2)青藏地区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原,该高原被誉为雪域高原,因其具有独特的气候,该地区的和对河流流量具有天然调蓄作用.(3)在青藏地区被誉为“聚宝盆”的是:.该地形区矿产资源丰富,这里有察尔汗等盐湖,盛产钾盐,含有煤炭、石油、铅锌矿等多种矿产资源.(4)在青藏高原的一些谷地中,气温较高,风力较小,有利于农耕作业.南部的谷地和东北部的谷地是重要的农业区,其中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豆等.(5)青藏高原气候的主要特点是,这种气候的特点主要是由于形成的.在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有不畏严寒,体矮身健,能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的.30.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2)图中河流A是.该河流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本区青稞、小麦等农作物单产较高的原因是.(3)图甲中的动物是本地区代表畜种,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乙图中的景观是本杜区著名的宗教建筑.(4)青藏地区的海拔高,气温低,为什么太阳能资源丰富?.(5)小玲在青藏旅游时拍摄了藏族同胞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三张照片,仔细观察这三张照片中藏袍穿戴方式的不同,简要分析原因.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9章《青藏地区》单元测试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1.(•泰安)如图为青藏高原土地利用和农牧业分布示意图,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农牧业发展应()①大幅度增加耗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②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③在河谷低平地区适当发展种植业④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⑤由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应禁止放牧⑥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A.①②③B.④⑤⑥C.③④⑥D.①②⑤【分析】青藏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我们应该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在河谷低平地区发展种植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解答】解: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农牧业发展应做到:在河谷低平地区适当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适当发展畜牧业,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促进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等.大幅度增加耗牛、绵羊、山羊数量,提高牧民收入,大力种植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形成商品农业基地和禁止放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理解解答即可.2.(•大庆)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维度相当,但气温却低于长江中下游,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A.纬度高B.海拔高C.距海远D.晴天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解答】解: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形成了高原气候、高寒景观,长江中下游平原则位于我国第三阶梯,地势低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青藏高原的地理特征.3.(•张家界)下列农业类型与地理区域组合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灌溉农业B.北方地区﹣水田为主的农业C.西北地区﹣旱地为主的农业D.青藏地区﹣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答】解:我国的四大区域在降水量、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及耕地类型等人文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农业类型看,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西北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其种植业主要是灌溉农业及绿洲农业,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形成了高寒牧业和特色的河谷农业.依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特色,理解解答即可.4.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是()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渔业【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答】解: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其中,北方平原广阔,耕地多,但热量较低,降水较少,以旱地为主;南方多丘陵、山地,但热量高,降水丰沛,以水田为主.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畜牧业发达.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但草原面积大,发展了高寒畜牧业.故选:B.【点评】考查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5.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地区高寒特征无关的是()A.藏羚羊B.农业多分布于河谷地带C.太阳能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解答】解: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于海拔高、云层薄,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高的区域.同时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以河谷农业为主.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同时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以耐寒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为主.故选:D.【点评】考查青藏地区高寒的环境特点对河流、太阳辐射和农业的影响.6.我国被誉为“中华水塔”的是()A.长江中下游地区B.喜马拉雅山脉C.东北三省D.三江源地区【分析】青海省是我国两条大河﹣﹣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素称“中华水塔”.黄河的上源是约古宗列曲,往南越过巴颜喀拉山,就是长江上源通天河.过去,江河源头地区水草肥美,生态环境良好.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这里天然草场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不少地方的溪流已经消失了.【解答】解:青藏高原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选:D.【点评】考查青藏地区的特点,要理解记忆.7.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B.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大面积的冬小麦C.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D.青藏高原河谷地带种植青稞、小麦【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解答】解: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可以发展畜牧业;长江中下游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大面积种植水稻;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低,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甜菜;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为耐寒、耐旱的青稞、小麦、豌豆等.故选:D.【点评】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筛选出正确选项,理解解答即可.8.下列四幅图展示的景观,游客有可能在青藏高原看到的是()A.B.C.D.【分析】读图可得,甲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山水,位于南方地区,乙是西藏自治区的布达拉宫,位于青藏地区,丙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位于北方地区,丁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解答】解:从图中看出,A是桂林山水,B是布达拉宫,C是窑洞,D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布达拉宫是西藏自治区的一个藏传佛教圣地,位于青藏高原上.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建筑物,读图解答即可.9.下列地理事物描述中,与图中铁路沿线观赏到的景观特征不相符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B.藏民欢歌,青稞片片C.雪域牧场,牦牛成群D.城镇遍布,繁华热闹【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答】解: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属我国经济欠发达区,城镇较小,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带.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故选:D.【点评】青藏地区最大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受环境影响,形成特色的河谷农业.10.以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适用于我国青藏地区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防止海水遭受污染C.治理“地上悬河”D.保护热带雨林【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解答】解: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牧草矮小,载畜能力低,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为了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建立自然保护区.故选:A.【点评】青藏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1.青藏高原上重要的农业区是()A.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B.河套平原、宁夏平原C.河西走廊、天山山麓D.柴达木盆地【分析】依据青藏地区的农业特点来解答此题.【解答】解: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故选:A.【点评】考查了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学生应牢记基础知识,是常见的基础题.12.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A.高寒B.干旱C.温和多雨D.冬冷夏热【分析】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答】解:青藏地区的主体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青藏地区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低,空气稀薄,所以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高寒.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13.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试运行,首次开通四列旅游专线.关于入藏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须做好氧气的供应设备B.须准备防晒霜或防晒伞C.需准备较为保暖的衣服D.选择冬季旅游最好【分析】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寒”,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解答】解:A、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旅游时做好氧气的供应设备做法是正确的;B、青藏地区紫外线较强,旅游时准备防晒霜或防晒伞做法是正确的;C、青藏地区气温低,旅游时准备较为保暖的衣服做法是正确的;D、青藏地区气温低,选择冬季旅游做法是错误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解答较简单.14.下列地理现象,与青藏高原“高”和“寒”无关的是()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C.地热资源丰富D.牦牛为特有畜种【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解答】解: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由于海拔高、云层薄,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高的区域.青藏地区的特有畜种是牦牛.故选:C.【点评】考查青藏地区高寒的环境特点对河流、太阳辐射和农业的影响.15.下列城市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A.海口B.拉萨C.广州D.重庆【分析】拉萨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太阳.比在同纬度上的东部地区几乎多了一半,比四川盆地多了2倍.这样多的日照,称它为“日光城”并不过分.【解答】解:由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很高,空气稀薄,透明度好,光照强烈,太阳总辐射量在我国最多,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首府拉萨被称为日光城,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青藏高原的能源概况,要理解记忆.16.下列关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受青藏地区高寒的自然特征影响的是()①雪山连绵、冰川广布②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③许多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④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发展了河谷农业.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分析】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解答】解: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为主的自然特征,由于高寒,形成了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自然景观,夏季冰雪融水多,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由于海拔高,气温年变化小,日变化大.在高原上日照强烈,即使在严冬,只要太阳一出来,气温就很快上升,气温日较差可达20℃,有“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之说.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农业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故选:D.【点评】考查了青藏高原地区由于高寒特征带来的影响,要理解记忆.17.青藏地区居民的传统服饰藏袍便于脱卸袖子的原因是()A.冬寒夏凉B.太阳辐射强C.气温日较差大D.气温年较差大【分析】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的衣料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调节气温,同时有利于起居旅行.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另外,它也有利于劳动生产.藏人放牧、干活、耕作、遇天气多变,需要调温时,褪下袖子就行了.把袖子褪下系在腰间,弯腰干活也十分方便.由此慢慢形成了习惯,即在气温正常时,藏族人穿藏袍一般也只穿一只袖.藏袍是藏族人民的平常衣着,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特征.【解答】解:青藏地区居民的传统服饰藏袍便于脱卸袖子的原因是气温的日较差大,该地区主要属于高山高原气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18.青藏地区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气温低B.大气洁净,空气稀薄C.河湖多,雨水足D.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分析】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解答】解: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青棵和小麦穗大粒饱满,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故选:D.【点评】考查了青藏高原河谷农业的特点,要理解记忆.19.划分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降水C.地势D.季风【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六单元第四课《青藏地区》高原圣城—拉萨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六单元第四课《青藏地区》高原圣城—拉萨教案

教材分析《高原圣城—拉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四课《青藏地区》的内容。

第六单元是七年级地理知识的落脚点,第七、第八单元是七年级地理和八年级历史的衔接部分,因此本课时的教学,不仅重在城市的介绍,更重要的是对认识城市方法的总结。

“高原圣城──拉萨”重点说明了拉萨的宗教文化特色。

教材在说明拉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拉萨的宗教文化景观——寺庙,以及居民的宗教生活和节日风俗,展示了拉萨这座“圣城”浓厚的宗教氛围和藏族文化。

最后,以城市新貌和市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事例展现了拉萨现代化的一面。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人们的建设,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学习了快一年的地理专题,对如何认识城市有一定的了解,初步学会了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从以往的学习经验中,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但缺少对青藏地区的人文感受,特别是感受拉萨浓厚的宗教氛围缺少直接的感受,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感受宗教的浓厚氛围,收集大量的图片、视频,增强学生对拉萨地区的人文感受。

七年级的学生,有个别学生有和家长去过一些佛教场所,可以让学生谈谈去的动机和所见所闻,展示学生学校附近的一些佛教活动场所的照片,让学生感受温州也有佛教,但温州不能称为圣城的原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拉萨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城市职能,了解拉萨是因宗教而兴起的,感受拉萨城市建设的新貌。

能力目标:能分析拉萨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及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拉萨城市建设的变化,感受拉萨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

感受拉萨的魅力,领略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拉萨的宗教氛围教学难点:感受拉萨的宗教氛围(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笔者认为教学难点为如何让学生感受拉萨的宗教氛围,对于拉萨的自然地理特征,经过1年的地理专业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对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讲解花的时间不多,如何更好的感受人文宗教氛围。

坐上火车去拉萨,火车进藏全攻略

坐上火车去拉萨,火车进藏全攻略

坐上火车去拉萨,火车进藏全攻略坐上火车去拉萨,不得不说的那些事儿,其中一定有你需要的,火车进藏全攻略,记得收藏!“坐上了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去看哪最美的格桑花呀,盛开在雪山下”在徐千雅的歌声中,坐着火车去拉萨,别有一番风景。

我曾自驾去过西藏,后来又坐飞机去西藏,最后坐了一次火车去拉萨,从起点广州坐到终点拉萨,全程4980公里,53小时但实际上是坐了55个多小时才到站,中国最长的铁路线,也是最美的铁路线路。

为什么要坐火车去拉萨?如果你有一个西藏梦,怕搭乘飞机过去易产生高反,怕私家车自驾过去时间太久坐车太累,但又想实现去西藏的梦,那坐火车过去就是最好的方式。

火车是最安全的出行交通工具,而且还可以在车上认识很多同行去西藏的小伙伴,大家都是奔向同一个目的地,都是对西藏有向往的一群人,连续几十小时的车程,从起点坐到终点,已经可以认识一群有相同爱好的小伙伴了。

坐着火车去拉萨,经过黄土高坡,穿过兰州戈壁,从西宁正式进入青藏铁路段,列车行驶在一片荒芜之上,车窗外藏羚羊、野牦牛、棕熊随处可见,可可西里就在窗外,抬头就是昆仑雪山、青海湖在眼前掠过,纳木措在前方安静地流淌,翻过海拔5230米的唐古拉山口,会看到火车两边的完全不一样的风景,一边是雪山,一边是荒漠,继续前行西藏就在你的脚下。

进藏火车线路火车进藏既经济又实惠,这7条进藏线路总有一条适合你!1、北京西―拉萨(全程3756公里)车次: z21 (时长:40时40分)票价硬座:360元、硬卧:720元、软卧:1144元途经城市:北京西、石家庄北、太原、中卫、兰州、西宁、德令哈、格尔木、那曲、拉萨。

2、广州――拉萨(全程4980公里)车次: z264 (时长:52时34分)票价硬座:447元、硬卧:865元、软卧:1648元途经城市:广州、郴州、长沙、武昌、郑州、西安、兰州、西宁、德令哈、格尔木、那曲、拉萨。

3、上海――拉萨(全程4373公里)车次:z164 (时长:47时20分)票价硬座:402.5元、硬卧:793.5元、软卧:1262.5元途经城市:上海、苏州、无锡、南京、蚌埠、徐州、郑州、西安、兰州、西宁、德令哈、格尔木、那曲、拉萨。

乘坐火车去西藏,当然选择海拔较高的青藏铁路啦,沿途景色很美

乘坐火车去西藏,当然选择海拔较高的青藏铁路啦,沿途景色很美

乘坐火车去西藏,当然选择海拔较高的青藏铁路啦,沿途景色很美如果是乘坐火车去拉萨,那么最佳的选择就是乘坐青藏铁路,乘车点在西宁,西宁本身海拔就比较高,海拔在2500米左右,而青海湖最高处可以达到3600米,和拉萨的海拔基本相当了,所以这里可以当做大家缓冲的地区。

到西宁之后建议你先去青海湖,茶卡盐湖玩一圈,然后再在西宁乘坐火车去拉萨,沿途经过茶卡、格尔木、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关键是沿途景色真的很漂亮。

青海湖和茶卡盐湖距离西宁都是比较远的,所有游客在游玩的时候大多都是在西宁租车自驾,游玩的时候顺便将青海湖和茶卡盐湖一同玩一遍。

每年的6月份,青海湖周边的油菜花就会相继盛开,7月中旬的时候达到最佳状态。

在青海湖周边有很多的私人油菜花景点,一般收费5元。

Tip:去青海湖和茶卡盐湖旅游建议大家带一条红色的披肩,这样拍照的时候比较好看。

青海湖是当地的圣湖,所以在夏季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有人环湖祈祷,不过现在比较流行的就是环湖骑行,在周边有很多租自行车的店铺。

二郎剑是青海湖的游玩重点,门票100元,这里也是青海湖的精华所在,里面可以乘船,单程140元,往返180元,往返票是购买人数最多的。

茶卡盐湖一般建议大家在6月份的时候出发,因为7月和8月去的人比较多,盐湖被污染的比较严重,拍照就会变的稍差一些。

而且7月和8月的天气比较热,体验并不是特别好。

自驾推荐:二天行程规划:D1:西宁出发,塔尔寺、拉鸡山、日月山,倒淌河、二郎剑151,青海湖;D2:茶卡盐湖,环湖西路,刚察,金银滩草原,原孑城,返回西宁。

三天行程规划:D1:西宁出发—塔尔寺—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D2:茶卡盐湖—返回走环湖西路—刚查草原—大冬树山—冰沟林海夜宿祁连;D3:卓尔山—祁连草原—阿柔大寺—景阳岭—门源花海—黑泉水库—回西宁。

四天行程规划:D1:西宁-塔尔寺—日月山—倒淌河—青海湖(宿);D2:茶卡盐湖--返回走环湖西路--刚查草原--大冬树山--冰沟大坂山--夜宿祁连;D3:卓尔山--祁连草原--阿柔大寺--景阳岭--饿搏--张掖七彩丹霞-张掖(宿);D4:张掖马蹄寺-227最美国道-扁都口-祁连大草原_门源-达坂山-黑泉水库-西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着火车火车去拉萨 —青藏地区资源讲解
中国的地理分区图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图
(第一次返回请先 点击左边图片)
雅鲁藏布大峡谷
青藏地区的基本情况(请先点击该 Nhomakorabea片)范围:西藏自治
位置 区、青海省和四
川省的西部
范围
面积
人口
面积:约占全国25%
人口:约占全国1%
位置:横断
农业生产条件之二:太阳光照 强
克服
指导思想:采用冷却路基思路、主动保护多年 冻土工程措施来确保工程稳定性
具体方案:块石路基、碎石护坡, 在路基两旁埋设高效导热的热棒、热桩,在路
基中铺设通风管, 在路基顶部和路基边坡铺设遮阳棚、遮阳板等。 还有一种工设计措施就是以桥代路
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 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
的封闭盆地 雅丹地貌世界闻名
三江源
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中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平均海拔4000
多米。有中华水塔美誉 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
保护区 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它是长江、
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
坡的自然带谱简单,南坡的要复杂。
山地垂直地带分布与向阳坡的关系,雪
线高度与迎风坡降水的关系: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 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 (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 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
纳木错
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是“天湖”之意
羊八井
地热显示种类多样,规模宏大,有温泉、 热泉、沸泉、喷泉孔、热地、水热爆炸穴, 热水上升的间歇喷气井、热水塘、热水沼 泽等
位于藏北羊井草原深处的羊八井地热电厂, 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试验基地,也是当 今世界唯一利用中温浅层热储资源进行工 业性发电的电厂
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路段达960公里 最高点位于唐古拉山口5072米处
全世界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全长550公里 ?
青藏高原气候特征
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 气温随高度和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日较差大; 干湿分明,多夜雨; 冬季干冷漫长,大风多;夏季温凉多雨,冰雹
现已兴起一座全新的地热城,地热开发利
拉萨
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西藏的政治、 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藏传佛教圣地
风光秀丽、历史悠久、风俗民情独特、 宗教色彩浓厚
壁画、唐卡、金铜造像,丰富多彩的民 俗节日、民间歌舞,大量史诗、歌谣、 谚语,古墓葬、石刻艺术以及宫殿寺庙、 庄园建筑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喜马拉雅
意为“雪的故乡” 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 由印澳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形成 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 8848.43米,为世界第
一高峰 南坡自然景观的垂直分布的层次典型多样
南北坡自然景观的垂直分布差异
南坡山麓的海拔低,而北坡的山麓海拔高。 南坡处于印度洋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
大,而北坡处于背风坡. 就北半球而言,南坡是向阳坡。 所以同一自然带在南坡的高度应该偏高。 由于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起始带不同,北
鸟岛
每年3~4月,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 鸥等候鸟陆续到青海湖开始营巢;
5~6月间鸟蛋遍地,幼鸟成群,热闹非凡, 声扬数里,此时岛上有30余种鸟,数量达 16.5万余只;
7~8月间,秋高气爽,群鸟翱翔蓝天,游 弋湖面;
9月底开始南迁。
柴达木盆地
有“聚宝盆”的美称 不仅是盐的世界,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
山以西,喜 马拉雅山以 北,昆仑山、 阿尔金山、 祁连山以南
民族 民族:以藏族为主,青海东
北部汉族较多。
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全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 全世界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海拔最高的铁路车站 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冻土隧道 全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铺架基地 全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全世界行驶速度最快的高原列车 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多;四季不明。 大部分地区的最暖月均温在15℃以下,1月和
7月平均气温都比同纬度东部平原低15-20℃。
青藏高原气候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青藏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通过对比可以推知,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海拔高 主要自然环境特征:高、寒
农业生产条件之一:低温 拉萨每年日照时数3005小时,有“日光城”之称; 而同纬度的上海,每年日照时数为2036小时。 通过对比,可知
环保设计,成功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 和羌塘三大保护区
保护了牦牛、藏羚羊、藏山羊、藏獒、 河曲马……
青海湖
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青海湖的构造断陷湖,湖盆边缘多以断裂与周围
山相接 国家5A级国家自然景区。可以观赏高原牧区风光,
乘马骑牦牛,漫游草原,攀登沙丘,到牧民家里 访问,领略藏族牧民风情 湖水来源主要依赖地表径流和降水补给 受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影响,青海湖水体面积不 断减小、湖水水位持续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 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其他入藏方式
飞机—进藏最快捷的交通工具 搭车—这是一种不需要提前作细致日程计划
的行走方式 自驾—除非你已经有非常丰富的越野和高原
驾驶记录,否则我不建议你自己生命开玩 笑 包车—去西藏很多线路没有直达班车,有些 路段包车是很有必要的 骑行—骑车进藏,前提是你有足够的骑行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