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1

合集下载

2011年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版

2011年企业会计准则讲解版

目录第一章基本准则 (1)第一节基本准则概述 (1)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2)第三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5)第四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 (8)第五节财务报告 (15)第二章存货 (17)第一节存货概述 (17)第二节取得存货的计量 (17)第三节发出存货的计量 (20)第四节期末存货的计量 (21)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27)第三章长期股权投资 (29)第一节长期股权投资概述 (29)第二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30)第三节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34)第四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 (42)第五节共同控制资产及共同控制经营的核算 (47)第六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48)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 (51)第一节投资性房地产概述 (51)第二节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 (53)第三节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61)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61)第五章固定资产 (63)第一节固定资产概述 (63)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64)第三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72)第四节固定资产的处置 (75)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76)第六章生物资产 (78)第一节生物资产概述 (78)第二节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 (79)第三节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83)第四节生物资产的收获与处置 (87)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91)第七章无形资产 (93)第一节无形资产概述 (93)第二节无形资产初始计量 (95)第三节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97)第四节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99)第五节无形资产的处置 (102)第六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103)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05)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概述 (105)第二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105)第三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108)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116)第九章资产减值 (118)第一节资产减值概述 (118)第二节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119)第三节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124)第四节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125)第五节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 (131)第六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133)第十章职工薪酬 (135)第一节职工薪酬概述 (135)第二节职工及职工薪酬的范围 (135)第三节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138)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146)第十一章企业年金基金 (148)第一节企业年金基金概述 (148)第二节企业年金基金缴费 (151)第三节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 (152)第四节企业年金基金收入 (156)第五节企业年金基金费用 (157)第六节企业年金待遇给付及企业年金基金净资产 (159)第七节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 (162)第一节股份支付概述 (166)第二节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 (167)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178)第十三章债务重组 (180)第一节债务重组概述 (180)第二节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180)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185)第十四章或有事项 (187)第一节或有事项概述 (187)第二节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189)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196)第十五章收入 (197)第一节收入概述 (197)第二节销售商品收入 (197)第三节提供劳务收入 (208)第四节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213)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215)第十六章建造合同 (216)第一节建造合同概述 (216)第二节合同成本 (218)第三节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 (220)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226)第十七章政府补助 (227)第一节政府补助概述 (227)第二节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228)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232)第十八章借款费用 (234)第一节借款费用概述 (234)第二节借款费用的确认 (234)第三节借款费用的计量 (237)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241)第十九章所得税 (243)第一节所得税会计概述 (243)第二节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 (244)第三节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252)第四节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259)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263)第一节外币折算概述 (265)第二节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265)第三节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267)第四节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274)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282)第二十一章企业合并 (284)第一节企业合并概述 (284)第二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286)第三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 (296)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310)第二十二章租赁 (312)第一节租赁概述 (312)第二节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314)第三节出租人的会计处理 (319)第四节售后租回的会计处理 (325)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328)第二十三章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330)第一节金融工具概述 (330)第二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332)第三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 (335)第四节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 (336)第五节嵌入衍生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349)第六节金融资产减值 (354)第七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360)第二十四章金融资产转移 (362)第一节金融资产转移概述 (362)第二节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 (363)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376)第二十五章套期保值 (378)第一节套期保值概述 (378)第二节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 (379)第三节运用套期保值会计的条件 (382)第四节套期保值确认和计量 (386)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395)第二十六章原保险合同 (397)第一节原保险合同概述 (397)第二节原保险合同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400)第三节原保险合同准备金的确认和计量 (402)第四节原保险合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409)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412)第二十七章再保险合同 (414)第一节再保险合同概述 (414)第二节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 (416)第三节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 (422)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425)第二十八章石油天然气开采 (426)第一节石油天然气开采概述 (426)第二节石油天然气开采的确认和计量 (427)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432)第二十九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434)第一节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前期差错概述 (434)第二节会计政策变更 (437)第三节会计估计变更 (442)第四节前期差错更正 (444)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447)第三十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448)第一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 (448)第二节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 (450)第三节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处理 (454)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456)第三十一章财务报表列报 (457)第一节财务报表列报概述 (457)第二节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457)第三节资产负债表 (460)第四节利润表 (468)第五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475)第六节附注 (480)第七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482)第三十二章现金流量表 (484)第一节现金流量表概述 (484)第二节现金流量表编制 (487)第三节现金流量表附注 (497)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501)第三十三章中期财务报告 (502)第一节中期财务报告概述 (502)第二节中期财务报告编制 (503)第三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513)第三十四章合并财务报表 (514)第一节合并财务报表概述 (514)第二节合并资产负债表 (520)第三节合并利润表 (546)第四节合并现金流量表 (553)第五节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560)第六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568)第三十五章每股收益 (570)第一节每股收益概述 (570)第二节基本每股收益 (570)第三节稀释每股收益 (572)第四节每股收益的列报 (578)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580)第三十六章分部报告 (581)第一节分部报告概述 (581)第二节报告分部的确定 (581)第三节分部信息的披露 (592)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602)第三十七章关联方披露 (604)第一节关联方披露概述 (604)第二节关联方关系的认定 (604)第三节关联方交易 (607)第四节关联方的披露 (608)第五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609)第三十八章金融工具列报 (610)第一节金融工具列报概述 (610)第二节权益工具的确认和计量 (610)第三节金融工具披露 (619)第四节新旧比较与衔接 (634)后记 (635)第一章基本准则第一节基本准则概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等,基本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概念基础,是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等的制定依据,地位十分重要。

2011年新会计准则

2011年新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存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一)消耗性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二)通过建造合同归集的存货成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

第二章确认第三条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第四条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三章计量第五条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第六条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第七条存货的加工成本,包括直接人工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企业应当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合理地选择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并且每种产品的加工成本不能直接区分的,其加工成本应当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第八条存货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第九条下列费用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一)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二)仓储费用(不包括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费用)。

(三)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

第十条应计入存货成本的借款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

第十一条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十二条收获时农产品的成本、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取得的存货的成本,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确定。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11年第1期,总第5期)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问题解答(2011年第1期,总第5期)
解答:对于原以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如果持股比例下降后对被投资单位仍具有重大影响,剩余投资仍应按照权益法核算。其中,出售部分股权导致持股比例下降的,实际取得价款与按出售股权比例计算应结转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由于被投资单位增发股份、投资方未同比例增资导致持股比例下降的,持股比例下降部分视同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按新的持股比例确认归属于本公司的被投资单位增发股份导致的净资产增加份额,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本问题解答发布前相关BT业务未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的,应当进行追溯调整,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问题3:部分上市公司采用BT(建设-移交)模式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合同授予方是政府(包括政府有关部门或政府授权的企业),BT项目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投融资和建设,项目完工后移交给政府,政府根据回购协议在规定的期限内支付回购资金(含占用资金的投资回报)。对于此类BT业务,应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解答:对于符合上述条件的BT业务,应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对BOT业务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进行核算:项目公司同时提供建造服务的,建造期间,对于所提供的建造服务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确认相关的收入和成本,建造合同收入按应收取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同时确认长期应收款;项目公司未提供建造服务的,应按照建造过程中支付的工程价款等考虑合同规定,确认长期应收款。其中,长期应收款应采用摊余成本计量并按期确认利息收入,实际利率在长期应收款存续期间内一般保持不变。
例如:A公司为上市公司,2009年1月1日,A公司以1100万现金取得B公司股份400万股,占B公司总股份的25%,并对B公司形成重大影响。2009年1月1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000万元。2010年7月1日,B公司向C公司定向增发新股400万股,C公司以2000万元现金认购。增发股份后,A公司对B公司仍具有重大影响。2009年1月1日到2010年6月30日期间,以2009年1月1日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计算,B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800万元。除所实现利润外,在此期间,B公司所有者权益无其他变动。

财政部2011年10月18日颁发《小企业会计准则》全文

财政部2011年10月18日颁发《小企业会计准则》全文

《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

下列三类小企业除外:(一)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

(二)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

(三)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前款所称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定义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相同。

第三条符合本准则第二条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本准则,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一)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本准则未作规范的,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不得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选择执行本准则的相关规定。

(三)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导致不符合本准则。

第二条规定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的,应当从次年1月1日起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四)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不得转为执行本准则。

第四条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第二章资产第五条资产,是指小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小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小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小企业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第六条小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第一节流动资产第七条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下同)或超过1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

小企业的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5.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无形资产

5.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无形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无形资产长春市财政局 2011-12-16 来源:企业处信息访问量:1069第一节无形资产的确认一、无形资产的定义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二、无形资产的特征1.不具有实物形态2.具有可辨认性3.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三、无形资产的内容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特许权、土地使用权等。

四、不属于无形资产准则规范的其他无形资产1、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

2、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

3、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

第二节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无形资产初始计量的原则无形资产通常是按实际成本计量,即以取得的无形资产并使之达到预定用途而发生的全部支出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一、外购的无形资产成本外购的无形资产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例一】外购的无形资产某A上市公司2007年1月8日,从B公司购买一项商标权,由于A公司资金周转比较紧张,经与B公司协议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款项。

合同规定,该项商标权总计600万元,每年末付款200万元付清。

假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10%。

无形资产现值=4973800元未确认融资费用=6000000-4973800=1026200元第一年应确认的融资费用=4 973 800×10%=497380元第二年应确认的融资费用=(4973800+497380-2000000)×10%=347118元第三年应确认的融资费用=1026200-497380-347118=181702元1、购买日借:无形资产——商标权 4973800未确认融资费 1026200贷:长期应付款 60000002、第一年期未付款时借:长期应付款 2000000贷:银行存款 2000000借:财务费用 497380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4973803、第二年期未付款时借:长期应付款 2000000贷:银行存款 2000000借:财务费用 347118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3471184、第三年期未付款时借:长期应付款 2000000贷:银行存款 2000000借:财务费用 181702贷:未确认融资费用 181702二、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成本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小企业会计准则讲PPT课件

小企业会计准则讲PPT课件

二、流动资产的对比分析
▪ (三)对坏帐损失的处理核算不同
小企业会计准则:采用直接转销法, 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坏账损失应当于实际发 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冲减应收及预 付款项。(准则第十条)
企业会计准则:采用备抵法,设置 “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损失”账户, 年末需要时计提“坏账准备”。
二、流动资产的对比分析
▪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分录如下:
▪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00
▪ 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时:
年末不编制调整分录。
二、流动资产的对比分析
(二)对短期投资的核算不同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年末编制利润表计算营 业利润时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00元,计算应纳 税所得额时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减5000元。编制 资产负债表时,资产类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 5000元,所有者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增加5000元 的净利润。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时,不需要调整。
▪ 4、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
▪ 《小企业会计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 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但下列三类小企业除 外:
▪ (1)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 ▪ (2)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 ▪ (3)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 一、基本情况介绍 ▪ 二、流动资产的对比分析 ▪ 三、非流动资产的对比分析 ▪ 四、负债的对比分析 ▪ 五、所有者权益核算的对比分析 ▪ 六、收入核算的对比分析 ▪ 七、成本费用的对比分析 ▪ 八、财务报表的对比分析
一、基本情况介绍
▪ 1、小企业会计准则出台的背景
▪ 财政部经过一年实践,于2011年10月 18日以财会(2011)17号文件发布了《小 企业会计准则》 ,自2013年1月1日起在 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 ,2004年4月27日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 度》同时废止。

完整版《小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11]17号)

完整版《小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11]17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财会[2011]17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我部制定了《小企业会计准则》,现予印发,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鼓励小企业提前执行。

我部于2004年4月27日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制度》(财会[2004]2号)同时废止。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小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二○一一年十月十八日小企业会计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促进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所规定的小型企业标准的企业。

下列三类小企业除外:(一)股票或债券在市场上公开交易的小企业。

(二)金融机构或其他具有金融性质的小企业。

(三)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和子公司。

前款所称企业集团、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定义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相同。

第三条符合本准则第二条规定的小企业,可以执行本准则,也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一)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本准则未作规范的,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小企业,不得在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选择执行本准则的相关规定。

(三)执行本准则的小企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的,应当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因经营规模或企业性质变化导致不符合本准则第二条规定而成为大中型企业或金融企业的,应当从次年1月1日起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四)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不得转为执行本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小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长期股权投资损失应当于实际发生时计入营业外支出,同 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39
【第二十七条】
固定资产,是指小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 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1年的有形资产。
(基于重要性原则)
40
【第二十八条】
……小企业在建工程在试运转过程中形成的产品、副产 品或试车收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23
发布时间背景 主要内容描述 重点条款解析★★ 保留的少量差异
24
【第六条】 小企业的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计量,不计提资
产减值准备。
25
【第八条】
(二)在短期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现金股 利或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的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应当计入投资收益。
37
【第二十六条】
小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减除可收回的金额后确认的无 法收回的长期股权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损失:
(一)被投资单位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或者被依法注销、 吊销营业执照的。
(二)被投资单位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累计发生巨额亏损,已连续停止经 营3年以上,且无重新恢复经营改组计划的。
…… 同《所得税条例》第18条。
26
【第十条】
小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减除可收回的金额后确 认的无法收回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作为坏账损失:
(一)债务人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或者被依法注销、吊销 营业执照,其清算财产不足清偿的。
(二)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者遗产不足清偿 的。
统一会计政策编制 合并报表的需要
18
同时,赋予了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利,即符合条件 的小企业可以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也可以选择执行 《企业会计准则》。

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_权威通知及讲解

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_权威通知及讲解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标准亮点简析:财政部于2011年10月18日发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11]17号)有别于《企业会计准则》,以规则导向为主,以原则导向为辅,规范了小企业(含微型企业,下同)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为小企业会计核算增添了很多亮点。

现梳理如下:一、简化核算要求按照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总体框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是纲,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出发点,也是制定《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在整个会计准则体系中处于统驭地位,因此基本准则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所有企业,小企业也应当遵循基本准则的基本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是目,是基本准则框架下的两个子系统,分别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

《小企业会计准则》是在遵循基本准则的大前提下,在借鉴《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简化处理的核心理念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我国小企业规模较小、业务较为简单、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相对单一等实际情况,对小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了简化处理,减少了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内容与空间。

(一)统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在会计计量方面,《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或公允价值等会计计量属性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

而《小企业会计准则》仅要求小企业采用历史成本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

1、对小企业的资产要求按照成本计量,不再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实际损失的确定参照了《企业所得税法》中的有关认定标准。

2、对小企业的长期债券投资不再要求按照公允价值入账,而是要求按照成本(购买价款加上相关税费减去实际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入账;对长期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不再要求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其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而是要求在债务人应付利息日按照债券本金和票面利率计算。

3、对小企业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再要求按照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作为会计计量基础,而是要求按照租赁合同约定的付款总额和在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等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1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 目录第一章基本准则第二章存货第三章长期股权投资第四章投资性房地产第五章固定资产第六章生物资产第七章无形资产第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九章资产减值第十章职工薪酬第十一章企业年金基金第十二章股份支付第十三章债务重组第十四章或有事项第十五章收入第十六章建造合同第十七章政府补助第十八章借款费用第十九章所得税第二十章外币折算第二十一章企业合并第二十二章租赁第二十三章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二十四章金融资产转移第二十五章套期保值第二十六章原保险合同第二十七章再保险合同第二十八章石油天然气开采第二十九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三十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第三十一章财务报表列报第三十二章现金流量表第三十三章中期财务报告第三十四章合并财务报表第三十五章每股收益第三十六章分部报告第三十七章关联方披露第三十八章金融工具列报第一章基本准则第一节基本准则概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等,基本准则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概念基础,是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等的制定依据,地位十分重要。

基本准则是在1992 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作了重大修订和调整,对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实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供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合理决策,完善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将发挥积极作用。

一、基本准则的地位和作用(一)基本准则的地位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美国等国家或者地区在其会计准则制定中,通常都制定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它既是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有关国家或地区会计准则的概念基础,也是会计准则制定应当遵循的基本法则。

我国基本准则类似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扮演着同样的角色,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统驭地位。

同时,我国会计准则属于法规体系的组成部分。

根据《立法法》规定,我国的法规体系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 一是法律;二是行政法规;三是部门规章;四是规范性文件。

其中,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家主席签发。

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常务委员会通过,由国务院总理签发。

部门规章由国务院主管部门部长以部长令签发。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基本准则属于部门规章,是由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以第33号部长令签发的;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属于规范性文件。

;2007 年11月16日和2008年8月7 日财政部又分别印发了第1号和第2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二)基本准则的作用基本准则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作用主要如下: 一是统驭具体准则的制定。

基本准则规范了包括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在内的基本问题,是制定具体准则的基础,对各具体准则的制定起着统驭作用,可以确保各具体准则的内在一致性。

我国基本准则第三条明确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即基本准则)”。

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建设中,各项具体准则也都明确规定按照基本准则的要求进行制定和完善。

二是为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规范的新问题提供会计处理依据。

在会计实务中,由于经济交易事项的不断发展、创新,一些新的交易或者事项在具体准则中尚未规范但又急需处理,这时,企业不仅应当对这些新的交易或者事项及时进行会计处理,而且在处理时应当严格遵循基本准则的要求,尤其是基本准则关于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与计量等方面的规定。

因此,基本准则不仅扮演着具体准则制定依据的角色,也为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做出规范的新问题提供了会计处理依据,从而确保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所有会计实务问题的规范作用。

二、基本准则规范的主要内容基本准则的制定吸收了当代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当前会计实务发展的内在需要,体现了国际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动态,构建起了完整、统一的财务会计概念体系,从不同角度明确了整个会计准则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关于财务报告目标。

基本准则明确了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是关于会计基本假设。

基本准则强调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为会计基本假设。

三是关于会计基础。

基本准则坚持了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四是关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基本准则建立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体系,规定企业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五是关于会计要素分类及其确认、计量原则。

基本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要素,同时对各要素进行严格定义。

会计要素在计量时以历史成果为基础,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六是关于财务报告。

基本准则为了实现财务报告目标,明确了财务报告的基本概念、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和应反映信息的基本要求等。

本章着重讲解了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问题。

第二节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一、财务报告目标基本准则对财务报告目标进行了明确定位,将保护投资者利益、满足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信息需求放在了突出位置,彰显了财务报告目标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基本准则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

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是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

近年来,我国企业改革持续深入,产权日益多元化,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机构投资者及其他投资者队伍日益壮大,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日益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更加关心其投资的风险和报酬,他们需要会计信息来帮助其做出决策,比如决定是否应当买进、持有或者卖出企业的股票或者股权,他们还需要信息来帮助其评估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等。

因此,基本准则将投资者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凸现了投资者的地位,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根据投资者决策有用目标,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所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权以及经济资源及其要求权的变化情况; 如实反映企业的各项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 如实反映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等,从而有助于现在的或者潜在的投资者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等; 有助于投资者根据相关会计信息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有助于投资者评估与投资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风险等。

除了投资者之外,企业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还有债权人、政府及有关部门、社会公众等。

例如,企业贷款人、供应商等债权人通常十分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他们需要信息来评估企业能否如期支付贷款本金及其利息,能否如期支付所欠购货款等; 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作为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管部门,通常关心经济资源分配的公平、合理,市场经济秩序的公正、有序,宏观决策所依据信息的真实可靠等,他们需要信息来监管企业的有关活动(尤其是经济活动)、制定税收政策、进行税收征管和国民经济统计等; 社会公众也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影响,包括企业对所在地经济做出的贡献,如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提供社区服务等,因此,在财务报告中提供有关企业发展前景及其能力、经营效益及其效率等方面的信息,可以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要。

应当讲,这些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许多信息需求中有许多是共同的。

,由于投资者是企业资本的主要提供者,通常情况下,如果财务报告能够满足这一群体的会计信息需求,也就可以满足其他使用者的大部分信息需求。

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企业管理层是受委托人者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受托责任。

即企业管理层所经营管理的企业各项资产基本上均为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者留存收益作为再投资)或者向债权人借入的资金所形成的,企业管理层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运用这些资产。

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也需要及时或者经常性地了解企业管理层保管、使用资产的情况,以便于评价企业管理层的责任情况和业绩,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投资或者信贷政策,是否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其他制度建设,是否需要更换管理层等。

因此,财务报告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等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财务报告目标要求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决策的需要,体现为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观,财务报告目标要求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体现为财务报告的受托责任观。

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观和与其受托责任观是统一的,投资者出资委托企业管理层经营,希望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从而进行可持续投资; 企业管理层接受投资者的委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努力实现资产安全完整,保值增值,防范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就能够更好地持续履行受托责任,为投资者提供回报,为社会创造价值,从而构成企业经营者的目标。

由此可见,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是有机统一的。

二、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反映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首先,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

在会计实务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些不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工作中通常所讲的资产、负债的确认,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等,都是针对特定会计主体而言的。

其次,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者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者事项区分开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