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汇总.

合集下载

企业会计准则科目表与其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科目表与其解释
科目编码的使用: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选择正确 的科目编码进行核算。
科目编码的更新和维护:随着企业经济业务的不断变化,会计科目表和科 目编码也会随之更新和维护,以确保会计处理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科目名称的识别与使用
科目名称的识别:根据业务 类型、经济含义、核算内容 等进行判断
科目名称的构成:科目代码、 科目名称、科目类型
添加标题
作用:成本类科目是计算产品成本和劳务成本的基础,通过成本类科目的核算,可 以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企业会计准则科目表的使用方法
04
科目编码的识别与使用
科目编码的构成:由数字和字母组合而成,代表不同的会计科目。
科目编码的识别:根据科目编码可以快速找到对应的会计科目,方便核算 和报表编制。
存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 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原材料、 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
产成品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库存现金:企业的现金或银行存款,包 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预付账款: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 应单位的款项。
负债类科目
短期借款: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含 一年)的各种款项。
添加 标题
分类:按照企业损益的构成要素,可以分为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
添加 标题
科目设置:根据企业业务需要,可以设置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收入类科目,以及主营业 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等费用类科目。
添加 标题
核算内容:收入类科目核算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 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类科目核算企业日常活 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 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解释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的判断;(2)企业合并的方式;(3)不同合并方式下的会计处理;(4)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5)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取得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的确定;(6)业务合并的处理。

一、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的判断(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本准则第五条规定,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实施最终控制的一方,通常是指企业集团中的母公司或者有关主管单位。

实施最终控制的一方为有关主管单位的,企业合并是指在某一主管单位主导下进行的合并,但如果有关主管单位并未参与企业合并过程中具体商业条款的制定,如并未参与合并定价、合并方式及其他涉及企业合并的具体安排等,不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相同的多方,是指根据投资者之间的协议约定,为扩大其中某一投资者对被投资单位股份的控制比例,或者巩固某一投资者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地位,在对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行使表决权时发表相同意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控制并非暂时性,是指参与合并各方在合并前后较长的时间内受同一方或多方控制,控制时间通常在1 年以上(含1 年)。

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双方的合并行为不完全是自愿进行和完成的,这种企业合并不属于交易行为,而是参与合并各方资产和负债的重新组合。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本准则第十条规定,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相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而言,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合并各方自愿进行的交易行为,作为一种公平的交易,应当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

二、企业合并的方式无论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或者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实务中存在不同的合并方式,通常情况下,主要有控股合并、吸收合并及新设合并。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解释《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解释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生物资产的范围;(2)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资本化;(3)消耗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迹象;(4)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成本;(5)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其中涵盖收获时点的农产品本准则所称“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等行业。

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生物转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通常表现为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等。

生物资产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随其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变化。

企业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就是增强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能力,最终获得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农产品。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在生物资产上时,构成生物资产的一部分。

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三、二十四条规定,收获时点的农产品的成本,应当采用规定的方法,从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成本中转出,确认为收获时农产品的成本。

收获的农产品从生物资产这一母体分离开始,不再具有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应当作为存货处理,如奶牛产出的牛奶、绵羊产出的羊毛、肉猪宰杀后的猪肉、收获后的蔬菜、果树采摘的水果,等等。

二、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资本化(一)郁闭及郁闭度郁闭通常指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郁闭度达0.20 以上(含0.20)。

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郁闭度达0.20 以上(含0.20)的为郁闭林(其中一般以0.20-0.69 为中度郁闭,0.70 以上为密郁闭);0.20 以下(不含0.20)的为疏林(即未郁闭林)。

不同林种、不同林分等对郁闭度指标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以降低雨水冲刷为主要目标的水土保持林要求郁闭度相对较高;以培育珍贵大径材为主要目标的林木要求郁闭度相对较低。

企业会计准则内容总结汇总

企业会计准则内容总结汇总

企业会计准则内容总结汇总企业会计准则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基本规则,为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比性,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投资者、管理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提供了重要保障。

企业会计准则内容涵盖了财务报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会计要素、会计处理、会计核算、会计报告等方面,具体包括:1. 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财务报表的内容和格式,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财务报表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是企业财务信息公开和透明的主要手段。

2.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企业应当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如何处理不确定性和风险,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3. 会计要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要素的定义、分析和计量方法,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要素。

4. 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如权责发生制、货币计量、实质重于形式等,指导企业如何处理业务交易和经济事件,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5. 会计核算: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核算的过程和方法,包括账户的设立、分录的编制、账务的处理、账目的调整和汇总等环节。

会计核算是财务信息的基础,对企业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6. 会计报告: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包括财务报表、财务分析报告、经营情况说明、内部控制报告等。

会计报告是企业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财务信息的主要形式,是保护投资者权益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规范,对企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应当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1-16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1-16号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1-16号随着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的不断修订和完善,为了更好地指导实务操作,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1-16号。

本文将对企业会计准则解释1-16号进行概述和介绍。

一、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本解释旨在明确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一些定义、术语和概念,以促进会计准则的准确理解和执行。

解释中涉及的内容包括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等方面。

二、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本解释对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收入确认原则进行了明确和规范,以增强企业收入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

解释中重点对收入确认的条件、时点和金额进行了规定,并给出了相应的案例说明。

三、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本解释对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规范和明确,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解释中详细说明了公允价值的定义、估值技术和披露要求,并对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

四、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本解释对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了规范和明确,以促进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的准确编制。

解释中涉及的内容包括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及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等方面。

五、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本解释对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套期会计进行了规范和明确,以提高套期会计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解释中重点对套期的定义、适用范围和会计处理进行了规定,并给出了相应的案例说明。

六、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本解释对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职工薪酬进行了规范和明确,以提高职工薪酬的披露质量和透明度。

解释中详细说明了职工薪酬的范围、核算方式和披露要求,并对相关案例进行了分析。

七、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本解释旨在规范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处理,提高企业年金基金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解释中明确了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主体、会计要素和核算方式,并给出了相应的案例说明。

八、会计准则解释第8号本解释对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保险合同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和明确,以提高保险合同的会计处理质量和透明度。

企业会计准则科目表及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科目表及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科目表及解释
1. 资产类科目,就像是企业的宝贝财富呀!比如说,企业有好多的存货,那存货就是资产类科目里的一员呀!这不就像你家里的各种宝贝东西一样嘛。

2. 负债类科目呢,哎呀,就像是企业欠别人的账呀!比如企业借了银行的钱,这借款就是负债类科目哟!这和你欠朋友钱不是一个道理嘛。

3.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哇塞,这可是企业真正属于老板们的东西呢!像股东们投入的资金,就是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呀!这不就和你对自己的东西有绝对主权一样嘛。

4. 成本类科目,就好像是制造产品的花费呀!比如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成本,就是成本类科目啦!就如同你做一顿大餐要花费食材钱一样嘛。

5. 损益类科目,嘿,这可是关系到企业赚了还是亏了的重要家伙呀!像卖东西得到的收入,就是损益类科目哟!这不就和你这个月工资多发了还是少发了一样重要嘛。

6. 资产类科目中的固定资产,那可是企业的大件呀!像工厂里的那些大机器,就是固定资产科目呢!这就和你家里的贵重大家电差不多呀。

7. 负债类科目里的应付账款,不就是欠供应商的钱嘛!企业买了东西没马上给钱,这应付账款就产生啦!就像你在小卖部赊账一样嘛。

8. 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中的实收资本,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股东投进来的钱呀!这不就像你和朋友一起凑钱做个大事情一样嘛。

9. 成本类科目里的制造费用,就是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杂七杂八的开销呀!就像你做手工时的那些零碎花费一样嘛。

10. 损益类科目中的管理费用,那是企业管理的花销呀!像办公费用之类的,就是管理费用科目哟!这和你日常的一些零碎花费是不是有点像呢。

我觉得企业会计准则科目表及解释真的很重要呀,它能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呢!。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和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和解读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和解读企业会计准则是指规范企业会计实践的一套准则,旨在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可比。

企业会计准则具体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会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以下将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解释和解读。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企业会计准则强调了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公允性和连续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业务。

公允性原则要求对企业的交易和事件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连续性原则要求企业应持续经营,如果企业发生了持续经营能力受损的情况,就应按照未来退出持续经营的惯例进行核算。

二、会计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财务报表中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日期上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状况;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情况;现金流量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量情况;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企业应按照特定的格式编制这些报表,以确保报表之间的内部一致性和外部可比性。

三、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会计核算处理的原则。

例如,规定了资产的计量基础,包括成本法、公允价值法和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法等。

此外,还规定了收入和支出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

企业应根据这些规定进行核算处理,并在财务报表中准确反映出来。

企业会计准则的解释和解读主要通过编制会计规范解释和会计准则解释进行。

会计规范解释是针对其中一准则中的具体问题或难点进行解释,对于企业在会计处理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起到了指导作用。

而会计准则解释则是针对整个准则体系进行解读,包括对一些基本原则和重要科目的解释,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的解释和解读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可以帮助企业正确理解和应用会计准则,规范会计处理,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公允。

(整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及附录.

(整理)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及附录.

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目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3)《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7)《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应用指南 (9)《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 (10)《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 (13)《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 (15)《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应用指南 (17)《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 (19)《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 (21)《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22)《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应用指南 (25)《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27)《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 (30)《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32)《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 (34)《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36)《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应用指南 (41)《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43)《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应用指南 (45)《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47)《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应用指南 (51)《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53)《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应用指南 (55)《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57)《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应用指南 (59)《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 (60)《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应用指南 (62)《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 (64)《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应用指南 (66)《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 (68)《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 (71)《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应用指南 (72)《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 (74)《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用指南 (76)《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 (78)《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应用指南 (81)《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 (83)《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应用指南 (85)《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87)《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 (90)《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 (92)《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应用指南 (95)《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96)《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 (104)《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 (107)《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应用指南 (111)《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 (113)《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应用指南 (117)《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 (118)《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121)《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 (123)《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应用指南 (126)《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127)《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应用指南 (129)《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30)《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132)《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 (136)《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 (178)《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应用指南 (180)《企业会计准则第32号——中期财务报告》 (187)《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 (189)《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应用指南 (192)《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 (200)《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应用指南 (202)《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 (203)《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应用指南 (205)《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206)《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208)《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应用指南 (213)《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214)《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216)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 (218)一、会计科目 (218)二、主要账务处理 (222)资产类 (222)负债类 (244)共同类 (254)所有者权益类 (255)成本类 (258)损益类 (260)《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科目及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科目及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科目及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科目及解释: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科目是指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记录的基本单位。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企业会计准则科目及其解释:
1. 资产:企业拥有的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或物品。

这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

2. 负债:企业对外部单位负有的经济责任或义务。

负债可以是应付账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

3. 所有者权益: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权益。

所有者权益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4. 成本:企业获取或产生资产、负债或权益所付出的经济利益。

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5. 收入: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增加。

收入可以来自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等。

6. 费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与生成收入相关的直接或间接支出。

费用包括人力成本、销售费用、行政费用等。

7. 利润: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剩余金额。

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

8. 税费:企业根据法律规定需向政府支付的各种税款、费用和附加等。

税费主要包括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9. 减值:指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预计可实现的金额,需要进行减值计提的情况。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企业会计准则科目及解释,这些科目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以便更好地监控和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企业会计准则第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解释财政部2006-07-27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会计政策及其变更;(2)前期差错及其更正;(3)本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第38 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一、会计政策及其变更本准则第三条规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也属于会计政策。

(一)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涵盖了目前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实务中某项交易或者事项如果没有相应具体会计准则或其应用指南加以规范的,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的原则、基础和方法进行处理;待发布新的具体规定时,从其规定。

(二)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应当将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包括当年和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和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提取并累积的盈余公积。

调整期初留存收益是指对期初未分配利润和留存收益两个项目的调整。

(三)本准则第四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其中,“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前期差错及其更正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以及存货、固定资产盘盈等。

(一)本准则所称“前期差错”,应当是指重要的前期差错以及虽然不重要但故意造成的前期差错。

前期差错的重要程度,应根据差错的性质和金额加以具体判断。

例如,企业的存货盘盈,应将盘盈的存货计入当期损益。

对于固定资产盘盈,应当查明原因,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

(二)企业发现的前期差错,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重新列示和披露。

追溯重述法的会计处理与追溯调整法相同。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企业会计准则(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EAS)是中国财务部门发布的财务报告编制标准,用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财务报告披露和财务报表编制的一套准则。

EAS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活动进行了全面的规范,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比性。

下面将详细解释企业会计准则的具体要点。

1.会计主体界定:EAS明确了会计主体的概念,主要包括法人、非法人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形式的经济组织,要求会计主体按照所有者权益的变动进行财务核算和报告。

2.会计要素:EAS规定了会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资产是企业拥有的经济资源,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负债是企业对外部债权人所负有的经济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对所有者的经济权益。

收入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费用是企业消耗或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3.记账与核算:EAS规定了企业会计的核算处理方法和记账原则。

会计核算应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及时性。

会计记账要遵循会计等式,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注重会计凭证和账簿的合理编制和管理。

4.财务报告编制:EAS规定了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企业应按照EAS的规定编制财务报告,并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报告的披露。

5.会计核算监管:EAS明确了财务部门对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监管职责和措施,包括会计监督、财务审查和财务报告披露监管等。

财务部门通过对企业的核查和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6.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EAS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明确说明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并保证其合理性和一致性。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选择的一套基本的会计原则和程序,而会计估计是企业对不确定性事项的处理方法。

7.会计信息披露:EAS规定了企业应及时、准确、完整地向利益相关方披露会计信息的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企业会计准则(Enterprise Accounting Standards,EAS)是国家在会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旨在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以及保护投资者和各方利益相关者的权益。

下面将从定义、内容、特点和作用等方面解释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是指为了指导企业会计核算,并提供会计信息给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使用而设定的准则和规范。

企业会计准则以会计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了在我国适用的会计准则体系。

它是中央政府授权的财政部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的,主要包含会计核算准则、会计记账准则、会计报告准则和财务会计制度等。

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主要是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进行解释和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包含了财务报表的编制、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核算程序和报表披露等各个方面。

其中,会计核算准则规定了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和原则,如实计量、业务交易独立性、持续经营、会计核算期间、会计报告日期等。

会计记账准则规定了会计科目的设定和分类,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处理等。

会计报告准则则规定了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披露要求,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企业会计准则的特点主要包括稳定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稳定性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考虑了我国经济环境和实际情况,并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的基础上,确保准则的长期有效性和稳定性。

灵活性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的设计上兼顾了各类企业的特点和需求,允许不同规模和不同行业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适应性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和更新上,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环境变化,会计准则需要与时俱进,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

企业会计准则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会计准则为企业提供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和规范,保障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比性。

其次,企业会计准则提高了会计报告的透明度,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财务会计)企业会计准则大全最全版

(财务会计)企业会计准则大全最全版

(财务会计)企业会计准则大全最全版(财务会计)企业会计准则大全企业会计准则__大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引言1、本准则规范关联方关系和关联方交易的披露。

2、本准则不要求:(1)在合且会计报表中披露包括在合且会计报表中的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的交易;(2)在和合且会计报表壹同提供的母X公司会计报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

定义3、本准则使用的下列术语定义为:(1)控制,指有权决定壹个企业的财务和运营政策,且能据以从该企业的运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2)共同控制,指按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

(3)重大影响,指对壹个企业的财务和运营政策有参和决策的权力,但且不决定这些政策。

参和决策的途径主要包括:在董事会或类似的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参和政策的制定过程;互相交换管理人员,或使其他企业依赖于本企业的技术资料等。

(4)母X公司,指能直接或间接控制其他企业的企业。

(5)子X公司,指被母X公司控制的企业。

(6)合营企业,指按合同规定运营活动由投资双方或若干方共同控制的企业。

(7)联营企业,指投资者对其具有重大影响,但不是投资者的子X公司或合营X公司或合营企业的企业。

(8)主要投资者个人,指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壹个企业10%或之上表决权的个人投资者。

(9)关键管理人员,指有权力且负责进行计划、指挥和控制企业活动的人员。

关联方关系4、在企业财务和运营决策中,如果壹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共同控制另壹方施加重大影响,本准则将其视为关联方;如果俩方或多方同受壹方控制,本准则也将其视为关联方。

5、本准则涉及的关联方关系主要指:(1)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其他企业或受其他企业控制,以及同受某壹企业控制的俩个或多个企业(例如:母X 公司、子X公司、受同壹母X公司控制的子X公司之间);(2)合营企业;(3)联营企业;(4)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和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5)受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售货员或和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解释《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解释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2)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3)投资性房地产转换。

⼀、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本准则第三条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持有的房地产,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建筑物、已出租的⼟地使⽤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地使⽤权。

(⼀)已出租的建筑物和已出租的⼟地使⽤权,是指以经营租赁(不含融资租赁)⽅式出租的建筑物和⼟地使⽤权,包括⾃⾏建造或开发完成后⽤于出租的房地产。

其中,⽤于出租的建筑物是指企业拥有产权的建筑物;⽤于出租的⼟地使⽤权是指企业通过受让⽅式取得的⼟地使⽤权。

已出租的投资性房地产租赁期满,因暂时空置但继续⽤于出租的,仍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地使⽤权,是指企业通过受让⽅式取得的、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地使⽤权。

闲置⼟地不属于持有并准备增值的⼟地使⽤权。

根据《闲置⼟地处置办法》(中华⼈民共和国国⼟资源部令第5号)的规定,闲置⼟地是指⼟地使⽤者依法取得⼟地使⽤权后,未经原批准⽤地的⼈民政府同意,超过规定的期限未动⼯开发建设的建设⽤地。

具有下列情形之⼀的,也可以认定为闲置⼟地:1.国有⼟地有偿使⽤合同或者建设⽤地批准书未规定动⼯开发建设⽇期,⾃国有⼟地有偿使⽤合同⽣效或者⼟地⾏政主管部门建设⽤地批准书颁发之⽇起满1年未动⼯开发建设的;2.已动⼯开发建设但开发建设的⾯积占应动⼯开发建设总⾯积不⾜三分之⼀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25%且未经批准中⽌开发建设连续满1年的;3.法律、⾏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项房地产,部分⽤于赚取租⾦或资本增值,部分⽤于⽣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于赚取租⾦或资本增值的部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可以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否则,不能作为投资性房地产。

(四)企业将建筑物出租并按出租协议向承租⼈提供保安和维修等其他服务,所提供的其他服务在整个协议中不重⼤的,可以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所提供的其他服务在整个协议中如为重⼤的,该建筑物应视为企业的经营场所,应当确认为⾃⽤房地产。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全)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4号(全)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的通知发文日期: 2007-11-16 发文字号: 财会[2007]14号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和有关问题,我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现已印发,请遵照执行。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一、企业在编制年报时,首次执行日有关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是否要进一步复核?原同时按照国内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B股、H股等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日如何调整?答:企业在编制首份年报时,应当对首次执行日有关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账面余额进行复核,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在附注中以列表形式披露年初所有者权益的调节过程以及作出修正的项目、影响金额及其原因。

原同时按照国内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B股、H股等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日根据取得的相关信息,能够对因会计政策变更所涉及的交易或事项的处理结果进行追溯调整的,以追溯调整后的结果作为首次执行日的余额。

二、中国境内企业设在境外的子公司在境外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境内不存在且受相关法律法规等限制或交易不常见,企业会计准则未作规范的,如何进行处理?答:中国境内企业设在境外的子公司在境外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境内不存在且受法律法规等限制或交易不常见,企业会计准则未作出规范的,可以将境外子公司已经进行的会计处理结果,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原则下,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调整后,并入境内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

三、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以及融资租赁中承租人发生的融资费用应当如何处理?出租人对经营租赁提供激励措施的,如提供免租期或承担承租人的某些费用等,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如何处理?企业(建造承包商)为订立建造合同发生的相关费用如何处理?答:(一)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是指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金额较大的应当资本化,在整个经营租赁期间内按照和确认租金收入相同的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名词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名词解释

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时采取的立场以及在空间范围上的界定2.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的等价物。

3.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4.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5.持续经营是指在可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6.库存现金是企业为了满足日常经营过程中零星支付需要而保留的现金,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资金。

7.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除现金、银行存款以外的其他各种货币资金。

8.银行存款是指企业存放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9.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产的金额。

10.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11.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

12.预付款项是指买卖双方协议商定,由购货方预先支付一部分货款给供应方而发生的一13.银行汇票存款是指企业为取得银行汇票,按照规定存入银行的款项。

14.应收款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商品交易、劳务供给和其他往来业务而形成的未收或暂付应收的各种款项。

15.外埠存款是指企业到外地进行临时或零星采购时,汇往采购地开立采购专户的款项。

16.共同控制是指按合同确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被投资单位为本企业的合营企业。

17.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政策,并能够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被投资单位为本企业的子公司。

18.短期投资是指企业购入的随时能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各超过一年(含一年)的投资,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权、基金等。

企业会计准则及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及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及解释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会计准则)是指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范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原则、基本规则和具体要求。

会计准则的制定旨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公允性、真实性和可比性,为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准确、全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决策和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目前,全球范围内主要采用的会计准则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国际会计准则(IAS),以及中国大陆采用的新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

这些会计准则的核心原则包括真实性、公允性、谨慎性和可比性。

首先,真实性是会计信息应该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情况。

企业应该按照实际交易发生的经济事实,准确计量和记录相关交易和事件,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其次,公允性是指会计信息反映的是各方交易当事人在公平和公正条件下所达成的协议和涉及的价值。

会计信息不应当具有扭曲性,应准确和公正地反映真实的经济状况。

再次,谨慎性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应保持审慎的态度。

当确定企业利润或财务状况时,应避免对预期利润过分乐观,而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影响给予足够的重视。

谨慎性原则帮助企业客观评估和应对风险,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比较性。

最后,可比性是指企业会计信息应该具备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

横向可比性指在不同时间段内,同一企业会计信息的比较性,以便更好地分析企业的发展趋势。

纵向可比性是指在不同企业之间,同一时间点的会计信息的比较性,以便对企业进行评级或者对行业进行比较分析。

此外,为更好地解释和应用会计准则,制定了一系列的解释指南和解决方案,如解释公告、解释性资料和实施细则等。

这些解释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会计准则的要求和应用范围,补充了原有基本要求的细节和操作指导,帮助企业更准确地适用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解释是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对于合理有效地揭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整理)企业会计准则分则解释.

(整理)企业会计准则分则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分则解释目录《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解释 (3)《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长期股权投资》解释 (6)《企业会计准则第3 号——投资性房地产》解释 (11)《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解释 (17)《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解释 (20)《企业会计准则第6 号——无形资产》解释 (26)《企业会计准则第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解释 (31)《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解释 (37)《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职工薪酬》解释 (44)《企业会计准则第10 号——企业年金基金》解释 (49)《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股份支付》解释 (55)《企业会计准则第12 号——债务重组》解释 (65)《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解释 (68)《企业会计准则第14 号——收入》解释 (74)《企业会计准则第16 号——政府补助》解释 (80)《企业会计准则第17 号——借款费用》解释 (85)《企业会计准则第18 号——所得税》解释 (91)《企业会计准则第19 号——外币折算》解释 (98)《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解释 (102)《企业会计准则第21 号——租赁》解释 (111)《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解释 (118)《企业会计准则第23 号——金融资产转移》解释 (126)《企业会计准则第24 号——套期保值》解释 (131)《企业会计准则第27 号——石油天然气开采》解释 (136)《企业会计准则第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解释 (140)《企业会计准则第34 号——每股收益》解释 (142)《企业会计准则第35 号——分部报告》解释 (146)《企业会计准则第37 号——金融工具列报》解释 (148)《企业会计准则第38 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 153《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解释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发出存货的成本;(2)存货的可变现净值;(3)以确凿证据为基础计算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 (1)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 (5)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 (8)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 (12)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的通知财会[2007]14号颁布时间:2007-11-16发文单位:财政部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和有关问题,我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现已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财政部二○○七年十一月十六日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一、企业在编制年报时,首次执行日有关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是否要进一步复核?原同时按照国内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B股、H股等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日如何调整?答:企业在编制首份年报时,应当对首次执行日有关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账面余额进行复核,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在附注中以列表形式披露年初所有者权益的调节过程以及作出修正的项目、影响金额及其原因。

原同时按照国内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B股、H股等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日根据取得的相关信息,能够对因会计政策变更所涉及的交易或事项的处理结果进行追溯调整的,以追溯调整后的结果作为首次执行日的余额。

二、中国境内企业设在境外的子公司在境外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境内不存在且受相关法律法规等限制或交易不常见,企业会计准则未作规范的,如何进行处理?答:中国境内企业设在境外的子公司在境外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境内不存在且受法律法规等限制或交易不常见,企业会计准则未作出规范的,可以将境外子公司已经进行的会计处理结果,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原则下,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调整后,并入境内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项目。

三、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以及融资租赁中承租人发生的融资费用应当如何处理?出租人对经营租赁提供激励措施的,如提供免租期或承担承租人的某些费用等,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如何处理?企业(建造承包商)为订立建造合同发生的相关费用如何处理?答:(一)经营租赁中出租人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是指在租赁谈判和签订租赁合同过程中发生的可归属于租赁项目的手续费、律师费、差旅费、印花税等,应当计入当期损益;金额较大的应当资本化,在整个经营租赁期间内按照与确认租金收入相同的基础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承租人在融资租赁中发生的融资费用应予资本化或是费用化,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处理,并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进行计量。

(二)出租人对经营租赁提供激励措施的,出租人与承租人应当分别下列情况进行处理:1. 出租人提供免租期的,承租人应将租金总额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免租期内应当确认租金费用;出租人应将租金总额在不扣除免租期的整个租赁期内,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配,免租期内出租人应当确认租金收入。

2. 出租人承担了承租人某些费用的,出租人应将该费用自租金收入总额中扣除,按扣除后的租金收入余额在租赁期内进行分配;承租人应将该费用从租金费用总额中扣除,按扣除后的租金费用余额在租赁期内进行分摊。

(三)企业(建造承包商)为订立合同发生的差旅费、投标费等,能够单独区分和可靠计量且合同很可能订立的,应当予以归集,待取得合同时计入合同成本;未满足上述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四、企业发行的金融工具应当在满足何种条件时确认为权益工具?答:企业将发行的金融工具确认为权益性工具,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一)该金融工具应当不包括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给其他单位,或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

(二)该金融工具须用或可用发行方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如为非衍生工具,该金融工具应当不包括交付非固定数量的发行方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义务;如为衍生工具,该金融工具只能通过交付固定数量的发行方自身权益工具换取固定数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进行结算。

其中,所指的发行方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本身通过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合同。

五、嵌入保险合同或嵌入租赁合同中的衍生工具应当如何处理?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嵌入衍生工具相关的混合工具没有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同时满足有关条件的,该嵌入衍生工具应当从混合工具中分拆,作为单独的衍生工具处理。

该规定同样适用于嵌入在保险合同中的衍生工具,除非该嵌入衍生工具本身属于保险合同。

按照保险合同约定,如果投保人在持有保险合同期间,拥有以固定金额或是以固定金额和相应利率确定的金额退还保险合同选择权的,即使其行权价格与主保险合同负债的账面价值不同,保险人也不应将该选择权从保险合同中分拆,仍按保险合同进行处理。

但是,如果退保价值随同某金融变量或者某一与合同一方不特定相关的非金融变量的变动而变化,嵌入保险合同中的卖出选择权或现金退保选择权,应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如果持有人实施卖出选择权或现金退保选择权的能力取决于上述变量变动的,嵌入保险合同中的卖出选择权或现金退保选择权,也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嵌入租赁合同中的衍生工具,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处理。

六、企业如有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答:《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当调整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使该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反映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但不得超过符合持有待售条件时该项固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原账面价值高于调整后预计净残值的差额,应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非流动资产应当划分为持有待售:一是企业已经就处置该非流动资产作出决议;二是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三是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符合持有待售条件的无形资产等其他非流动资产,比照上述原则处理,但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保险合同中产生的合同权利。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处置组,处置组是指作为整体出售或其他方式一并处置的一组资产。

七、企业在确认由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时,对于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应当如何处理?首次执行日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存在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计算投资损益时如何进行调整?企业在首次执行日前持有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子公司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如何处理?答:(一)企业持有的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在按持股比例等计算确认应享有或应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损益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应当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内部交易损失,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等规定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应当全额确认。

投资企业对于纳入其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损益,也应当按照上述原则进行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

投资企业对于首次执行日之前已经持有的对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如存在与该投资相关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还应扣除按原剩余期限直线摊销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确认投资损益。

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按照规定计算应分得的部分确认应收股利,同时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二)企业在首次执行日以前已经持有的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在首次执行日进行追溯调整,视同该子公司自最初即采用成本法核算。

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应当按照子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中应分得的部分,确认投资收益。

八、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的限售股权如何进行处理?答: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在重大影响以上的股权,应当作为长期股权投资,视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持有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股权,应当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在首次执行日应当追溯调整,计入资本公积。

九、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产生的暂时性差异是否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母公司对于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的未确认投资损失,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如何列报?答:(一)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导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在所属纳税主体的计税基础之间产生暂时性差异的,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但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及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除外。

(二)执行新会计准则后,母公司对于纳入合并范围子公司的未确认投资损失,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应当冲减未分配利润,不再单独作为“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项目列报。

十、企业改制过程中的资产、负债,应当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答:企业引入新股东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资产、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并以改制时确定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持续核算的结果并入控股股东的合并财务报表。

改制企业的控股股东在确认对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为投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及相关费用之和。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的通知财会[2008]11号颁布时间:2008-8-7发文单位:财政部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有关中央管理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为了全面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落实会计准则趋同与等效,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和有关问题,我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二○○八年八月七日附件: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一、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应当如何运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答:内地企业会计准则和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现等效后,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除部分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以及关联方披露两项差异外,对于同一交易事项,应当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运用相同的会计估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