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发热病人的护理67236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发热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精品课件

发热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精品课件

2、发热常见原因
3、发热程度(口温)
04
过高热:41℃以上,如中暑。
高热:39.1-41℃,见急性感染。
03
中等热:38.1-39℃,见急性感染。 02
01 低热:37.3—38℃,多见于活 动性肺结核、风湿热。
4、常见热型
稽留热 01
弛张热 02 间歇热 03
04 不规则热 05 波浪热
06 回归热
5、降 温
物理降温
擦浴法、冰袋或冰帽降温 法、冷盐水灌肠法、医用 冰毯降温法等。头部降温, 可保护脑细胞。
针灸降温
可针刺大椎、 合谷、曲池、 尺泽等穴位。
药物降温
高热患者可以使用的药物有: 复方巴比妥氨基比林注射液* 阿司匹林 安痛定注射液 高热不退,还可考虑使用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
6、体液管理
3、实验室检查
1、及时留取标本,做三大常规 检查、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分子 生物学检测等,为疾病诊断提供依 据。
2、感染性发热病人,在应用抗 生素之前,留取培养标本---血液、 分泌物、排泄物、脓液等,做细菌 培养和药敏试验。
4、病因治疗
针对发热的病因治疗是解决发 热的根本。例如:感染性发热,根 据感染源选择有效抗生素;中暑的 患者进行降温、补液;恶性肿瘤进 行化疗或手术;发生药物过敏反 应时立即停用药物、抗过敏治疗 等。
指导病人遵医嘱用药,并告知用药 的注意事项及药物疗效观察,解热镇 痛药给药后需及时补充水分,半小时 后复测体温;使用免疫抑制剂患者需 预防感染;化疗药宜餐后使用等。
5、注意休息
高热病人须卧床休息,减少肌肉活 动,减少能量消耗和热量产生。
6、加强营养
高热病人能量消耗大, 消化功能差,如不是消化 道疾病引起的发热,需给 于高热量、高蛋白、富含 维生素、口味清淡、易于 消化的饮食。

术后高热病人护理措施

术后高热病人护理措施

术后高热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恢复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术后高热病人护理措施如下:一、病情观察1.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监测体温每4小时一次,若体温持续在38.5℃以上,应及时报告医生。

2. 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 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注意有无皮疹、瘀斑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二、环境与体位1.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湿度适中。

2. 患者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减轻腹部压力。

三、降温措施1. 物理降温:使用冰袋、冰帽、冰敷等方法,降低患者体温。

2. 药物降温:遵医嘱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 注意观察降温效果,如患者体温下降后再次升高,应及时报告医生。

四、饮食与水分1. 患者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牛奶等。

2.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 如患者食欲不振,可给予流质饮食或营养支持。

五、口腔护理1. 患者术后高热,口腔黏膜易受损,应加强口腔护理。

2. 每日进行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漱口。

3. 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如有溃疡、感染等,及时报告医生。

六、皮肤护理1. 保持患者床单、被褥干净、整洁,定期更换。

2. 观察患者皮肤有无压疮、瘀斑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鼓励患者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七、心理护理1. 术后高热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应给予关心、安慰。

2. 向患者解释术后高热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3.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八、预防感染1. 保持病室清洁、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2. 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如有发热,及时报告医生。

3.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九、健康教育1. 告知患者术后高热的原因、表现及护理措施。

2. 教育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遵医嘱进行降温治疗。

术后发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诊断

术后发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诊断

一、引言术后发热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指患者在术后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通常为38℃以上。

术后发热的原因复杂,可能涉及感染、炎症反应、药物影响、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

正确的护理措施和诊断对于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术后发热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诊断。

二、术后发热的护理措施1. 严密观察病情术后发热患者应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患者面色、神志、切口愈合情况等。

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 保持病室环境舒适病室温度应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预防感染。

3. 降温措施(1)物理降温:可采取温水擦浴、冰敷、酒精擦浴等方法。

温水擦浴时,水温以32~36℃为宜,擦拭腋窝、腹股沟、颈部等大血管丰富的区域。

冰敷时,可用冰袋敷于头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

酒精擦浴时,用30~50%的温水酒精擦拭,注意避开心前区、腹部、阴囊等部位。

(2)药物降温:根据医生指示,给予退热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退热药物的使用需注意剂量、间隔时间,避免药物滥用。

4. 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5. 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敷料。

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有红肿、渗出、异味等感染迹象,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6. 心理护理术后发热患者易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耐心解释病情,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术后发热的护理诊断1. 病理生理诊断(1)感染:术后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

(2)炎症反应:手术创伤、术后炎症反应等。

(3)药物反应:药物过敏、药物副作用等。

2. 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感染、炎症反应、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

(2)疼痛:与手术创伤、切口感染等因素有关。

(3)焦虑:与对病情的担忧、恐惧等因素有关。

发热病人的护理讲课稿

发热病人的护理讲课稿

(六)体温达39℃时给予物理降温,行温水或酒 精擦浴,降温后30分钟测量并记录于体温单上。 (七)体温骤退者,注意保暖,防出汗过多而导 致虚脱。 (八)口腔护理:因发热致唾液分泌减少,口腔 粘膜干燥,口内食物残渣易发酵致口腔溃疡。故 对不能进食或昏迷病人行口腔护理日三次。 (九)皮肤护理:对出汗较多的病人应勤换内衣 裤,加强皮肤护理,防褥疮发生。 (十)高热出现谵亡,应及时用床档防坠床,出 现昏迷时,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自行消退。 5.肿瘤热患者应用抗感染治疗无效,应用非甾体消炎药
(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 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 昔布、塞来昔布等,该类药物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 退热和抗凝血等作用)
发热治疗
物理降温:冰枕(冰槽、冰帽) 、酒精擦浴、温水 擦浴、冰冷敷 、灌肠 、降温毯
(2)供给充足液体,有利于体内的毒素稀释和排出,还可补充由 于体温增高丧失的水分,可饮开水、鲜果汁、菜汁、米汤、绿豆 汤等。
(3)忌用浓茶、咖啡、酒精饮料及具有刺激性调味品(芥末、 辣椒、胡椒等),并限制油腻的食物。
(4)宜采用少吃多餐制,流质饮食每日进食6~7次,半流质 每日进食5~6次,软饭每日3~4次,这样既可补充营养物质,还 可减轻胃肠负担,有利于疾病康复。
饮食护理
发热使人体内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也增加, 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基础代谢增高13%。肌肉兴奋性减低, 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 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因此,发热病人除用药物治疗外,合 理补充营养,对改善全身的营养状况,促进病体康复具有 重要作用。
饮食安排原则:
体温测量注意事项
1.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者, 不可自口腔测温。进食、 吸烟、面颊部做热冷敷者, 应推迟30分钟后,方可测口腔温度。 2.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心肌梗死及某些心脏病病人 (刺激肛门后,迷走神经兴奋,会引起心律不齐﹚不可 由直肠测温。坐浴或灌肠后需待30分钟后,方可测直肠 温度。 3.对极度消瘦的病人,不适用腋下测温。沐浴后需待20 分钟后再测腋下温度。 4.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相符合时,应重复测温,必要时可 同时测量另一部位对照, 以使得到更为准确的体温数 值。

《发热病人的护理》课件

《发热病人的护理》课件

提高治疗依从性
促进康复
心理护理可以调动病人的积极性和乐 观心态,有助于病情康复。
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病人更好地配 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护理的方法
A
倾听与理解
耐心倾听病人的诉求和感受,理解其情绪变化 ,给予关心和支持。
解释与指导
向病人解释发热的原因、治疗方法和注意 事项,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消除疑虑。
注意保暖
在降温过程中,应注意给病人保暖,避免因 体温下降过快而感到寒冷。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降低病菌密度, 预防交叉感染。
02
01
及时就医
如病人出现持续高热、惊厥、呼吸困难等症 状,应立即就医。
04
03
发热病人的饮食护理
03
适宜的饮食选择
01
高热量饮食
发热时,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来对抗感染,因此应 选择高热量的食物,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
避免刺激性食物
发热时,消化系统功能减 弱,应避免食用辛辣、油 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 重病情。
少量多餐
发热时身体能量消耗较大 ,应采用少量多餐的饮食 方式,保证身体得到足够 的营养。
饮食护理的注意事项
注意食物卫生
在选择食物时,应注意食 物的新鲜度和卫生情况, 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 。
避免过度进食
02
高维生素饮食
发热会导致身体水分蒸发加快,维生素流失较多,因此 应选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
03
高蛋白饮食
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的重要物质,发热时身体需要更多的 蛋白质来修复组织,因此应选择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 豆类、鱼类、肉类等。
饮食调理的原则
01

术后发热的健康教育有哪些

术后发热的健康教育有哪些

术后发热的健康教育有哪些
术后发热的健康教育指南
1. 了解术后发热的原因:术后发热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也可能是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信号。

理解术后发热的不同原因有助于及时采取适当措施。

2. 监测体温:术后发热时,你可以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

正常体温范围通常在36.5-37.5摄氏度之间,超过这个范围可能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

3. 保持休息和适当的饮食:术后发热时,身体需要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来恢复。

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休息和饮食。

4. 注意饮水和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术后发热可能导致身体脱水,因此要确保足够的饮水量来保持体液平衡。

5. 坚持手卫生:术后发热时,注意保持良好的手卫生,经常洗手,并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的物品或人员。

6. 注意伤口护理:如果你进行了手术,在术后特别需要注意伤口的护理。

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并按照医生的指示更换敷料。

7. 及时就医:如果术后发热持续或伴有其他明显不适症状,如剧烈疼痛、呕吐、恶心等,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建议。

8. 遵循医生的建议:术后发热的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请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药物的使用方法。

9. 定期复诊:术后复诊非常重要,医生会对你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和指导,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10. 保持积极心态:面对术后发热,保持积极的心态对于恢复和康复至关重要。

请保持良好的情绪和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尽快恢复。

术后体温高护理措施

术后体温高护理措施

术后体温升高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患者的不适和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术后体温高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术后体温高的护理措施,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

一、观察体温变化1. 密切监测体温:术后患者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如体温持续升高,应立即通知医生。

2. 记录体温变化:详细记录患者体温变化情况,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

二、病因诊断1. 评估发热原因:术后发热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药物反应、输血反应、手术创伤等。

医护人员需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发热原因。

2. 常见发热原因及护理措施:(1)感染:感染是术后发热的主要原因之一。

护理措施如下:①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② 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渗血、渗液等症状。

③ 如发现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2)药物反应:部分患者对术后使用的药物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

护理措施如下:① 询问患者用药史,观察是否有药物过敏反应。

② 如发现药物反应,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调整用药。

(3)输血反应:输血反应可能导致发热。

护理措施如下:① 观察患者输血后有无发热、寒战等症状。

② 如发现输血反应,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处理。

三、降温措施1. 物理降温:(1)头部冷敷:用冰袋或冰帽敷于患者头部,降低体温。

(2)温水擦浴:用30℃左右的温水擦浴患者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

(3)酒精擦浴:用25%~50%酒精擦拭患者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部位。

2. 药物降温:(1)布洛芬:口服或肛门给药,每次200~400mg,每隔6小时1次。

(2)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或肛门给药,每次500~1000mg,每隔6小时1次。

四、保暖措施1. 调节室温:保持室温在22℃左右,避免患者受凉。

2. 添加衣物:根据患者体温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五、补充水分1. 多饮水: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因发热而丢失的水分。

2. 鼻饲或静脉输液:如患者无法进食或饮水,可给予鼻饲或静脉输液。

术后发热病人的护理

术后发热病人的护理
采用冰敷、酒精擦浴等方法降低体 温,但避免使用过于激烈的降温措 施。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 体温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高热惊 厥。
长期发热的病人的护理
心理护理
长期发热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抑 郁等情绪问题,护理人员应关注 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
理支持和疏导。
物理降温
采用温水擦浴、冰敷等方法降低 体温,同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 通,避免过度穿衣导致中暑等问
的改进措施。
对术后发热病人护理的展望
智能化护理
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 设备,提高术后发热病 人的护理效率和效果。
个性化护理
针对不同病人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满足病人个性化需求。
预防性护理
加强术后发热病人的预 防性护理措施,降低发 热发生率,提高病人恢
复速度。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跨 学科合作,共同提升术 后发热病人的护理质量
并发症
长时间高热可能导致脱水 、电解质紊乱、器官功能 损害等并发症。
02
术后发热的护理措施
常规护理
监测体温
定时记录患者体温情况, 观察发热程度和变化趋势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确保病房空气清新,减少 交叉感染的风险。
休息与活动
指导患者多休息,避免过 度劳累,根据病情恢复情 况适当活动。
物理降温
冰敷
02
手术医生应注重细节,严格遵守 手术操作规程,确保手术过程的 安全和顺利进行。
严格控制手术室环境
手术室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手术器械和物品应进行严格的消毒灭 菌,确保无菌状态。
术前评估和准备
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疾病史、用药 史、过敏史等。

术后发热的护理措施

术后发热的护理措施

术后发热的护理措施咱今儿就来说说术后发热的护理措施,这可太重要啦!你想啊,做完手术本来身体就虚弱,要是再发热,那可不得好好照顾嘛!首先呢,得时刻关注体温变化呀。

就像咱每天看天气预报一样,得知道体温这个“天气”咋样。

每隔一段时间就量一量,别嫌麻烦,这可是了解身体状况的重要途径呢!要是发现体温有点升高的趋势,就得赶紧行动起来。

然后呢,要让病人舒舒服服的。

病房的温度要适宜,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不然病人多难受呀。

被子也得盖得刚刚好,别捂得太紧,也别让病人着凉。

这就好比给病人打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小窝。

还有啊,病人的穿着也得注意。

得穿得宽松些,让身体能自由呼吸,可别穿那些紧巴巴的衣服,那不是给身体添堵嘛!再说说饮食吧,这可得讲究。

得给病人吃些清淡又有营养的东西,就像熬点粥啊,做点汤啊,可别弄那些大鱼大肉太油腻的。

这就好像给身体这个“大机器”加合适的“油”,让它能更好地运转。

病人得多喝水呀,水可是个好东西,能帮助身体散热呢。

就像汽车需要水来冷却发动机一样,咱们的身体也需要水来降温呀。

病人休息也很重要呢。

得让他们好好睡觉,别老是去打扰他们。

睡眠就像是给身体充电,电充满了,才有精力对抗发热呀。

要是发热比较严重,那可不能等,得赶紧找医生呀!就像家里着火了,得赶紧叫消防队一样。

医生有专业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可不能自己瞎捣鼓。

术后发热可不能小瞧,这就像一场小战斗,咱们得精心护理,才能帮助病人战胜它。

咱得细心点、耐心点,让病人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温暖着他们的心。

大家可一定要记住这些护理措施呀,别不当回事儿!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病人快快恢复健康,重新活力满满地面对生活!。

术后发热病人的护理分类及护理要点

术后发热病人的护理分类及护理要点

术后发热病人的护理分类及护理要点发热是术后最常见的症状,约72%的病人体温超过37℃,41%高于38℃。

术后发热一般不一定表示伴发感染。

非感染性发热通常比感染性发热来得早(分别平均在术后1.4和2.7日)。

一、吸收热外科术后病人一般都有体温升高,一般不超过38.5℃,小手术一般在24小时以内消失,中等手术在48小时以内消失,大型手术一般在72小时内消失这主要是血液坏死组织被吸收所致的体温升高,称为外科吸收热。

吸收热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术后发热是无菌外科手术后的一般规律,因此,应正确对待术后发热,耐心给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对手术后感染的担心。

积极对应对症治疗。

首先做好心理护理.术前进行交持,使其有思想准备和心理免疫,对于吸收热有周身不适者给予酒精擦浴,用安痛定2mI肌注等,对一般不超过38.5℃者勿需处理,超过38.5C 以上者,可酌情给予小剂量地塞米松(5~10mg)肌注或静点一般在30分钟至1小时内可降至正常。

二、感染热感染热在早期可与吸收热交叉而不易发现,但多数的感染热在吸收热期过后呈持续热,或体温降至正常后又出现发热。

其感染的部位多在切口,但也有在呼吸道及泌尿系等。

一般是术后3~5天体温恢复正常后,再度发热,或者体温升高后持续不退,伴切口皮肤红、肿、压痛,疼痛加重。

感染热的护理主要采用:休息、多饮水、解热镇痛及抗感染等支持与对症治疗。

要多做一些心理疏导,让患者树立信心,正确对待,配合治疗。

一般先用一些效果可靠的抗生素7~10天左右,争取用非手术方法吸收,少数不能吸收者,可采取切开引流等措施。

在药物应用方面,一般是在充足有效的抗生素应用下,适当加少量激素。

少量激素(地塞米松5~1Omg/d)一是不影响疗效,二是可帮助炎症吸收,三是可适当降温,四是可抵消药物热及无明热。

三、反应热即输血、输液反应所致的发热。

反应热多为有致热原进入机体所致,但有时也与药物热夹杂在一起,这种热多在输液后数分钟发生,或在病人由手术室回到病房的过程中即发热寒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脱水热
多在夏秋季,由于术前禁食、过度出汗而补液 不足等原因,患者出现高热,烦躁,口渴, 尿少而黄,体检正常,血清钠,氯偏高,补 足液体后体温恢复正常,即可诊断。其机制 与患者相对需水量大及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 完善有关。
脱水热的护理
轻者只需喝足开水或果汁,症状即可完全消除, 重者给予适当静脉输注1/3~1/4减张液体。
⑦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及时更换湿被、湿 裤,室内通风,保持室内湿度,温度适宜, 使病人舒适。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药物热
起因是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特别是滥用抗生素。 发热出现在用药5~10天以后,多为高热,达 39℃以上,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中毒症状, 无感染灶及其他可解释原因,停用抗生素后 体温在48小时内迅速恢复正常,再次应用又 出现高热。
药物热的护理
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并停止应用引起发热的 药物。如不打算停药,在其静点中加入地塞 米松5~10mg可短期纠正之。
反应热
即输血、输液反应所致的发热。反应热多为有 致热原进入机体所致,但有时也与药物热夹 杂在一起,这种热多在输液后数分钟发生, 或在病人由手术室回到病房的过程中即发热 寒战。可能与麻醉时的麻醉本身作用及辅助 用药等使致热原的反应被抑制有关,一旦这 种“麻药劲”过后,其反应热的“本来面目” 就表现出来。
总结发热病人的护理
①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讲明发热的原因, 以消除病人焦急恐惧心理;
②注意休息,保持病室安静,向病人解释 高热期应卧床休息,并说明休息对疾病恢 复的重要性,2—3天体温恢复正常可适 当活动;
③饮食方面对手术后即可进食的可进清淡 易消化的高热量流质、半流质饮食以保证 机体基础代谢所需,对禁食者加强静脉营 养;
感染热
感染热在早期可与吸收热交叉而不易发现,但 多数的感染热在吸收热期过后呈持续热,或 体温降至正常后又出现发热 。其感染的部位 多在切口,但也有在呼吸道及泌尿系等。一 般是术后3~5天体温恢复正常后,再度发热, 或者体温升高后持续不退,伴切口皮肤红、 肿、压痛,疼痛加重。
感染热的护理
主要采用:休息、多饮水、解热镇痛及抗感染 等支持与对症治疗。要多做一些心理疏导, 让患者树立信心,正确对待,配合治疗。一 般先用一些效果可靠的抗生素7~10天左右, 争取用非手术方法吸收,少数不能吸收者, 可采取切开引流等措施。在药物应用方面, 一般是在充足有效的抗生素应用下,适当加 少量激素。少量激素(地塞米松5~1Omg/d) 一是不影响疗效,二是可帮助炎症吸收,三 是可适当降温,四是可抵消药物热及无明热。
反应热的护理
一般是将地塞米松5~10mg加入静点液中,或 输血的血瓶中,1O分钟左右即可缓解。不适 合用激素者用非那根或用冬眠灵、非那根各 25~50mg肌肉注射,有时也配合75 %酒精 或60°左右的白酒擦浴。同时开展心理护理, 说明这种反应为一过性,鼓励患者积极配台 治疗及消除紧张情绪。反应热一般发生的迅 速,退却的也快。除非非输不可的液体.否 则一般要把正在输液的液体及血液停掉,等 缓解后再改用其他代用品输入。
术后发热病人的护理67236
吸收热
外科术后病人一般都有体温升高,一般不 超过38.5℃,小手术一般在24小时以内 消失,中等手术在48小时以内消失,大 型手术一般在72小时内消失这主要是血 液坏死组织被吸收所致的体密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术后发热是无 菌外科手术后的一般规律,因此,应正确 对待术后发热,耐心给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消除对手术后感染的担心。积极对应对症 治疗。首先做好心理护理.术前进行交持, 使其有思想准备和心理免疫,对于吸收热 有周身不适者给予酒精擦浴,用安痛定 2mI 肌注等,对一般不超过38 .5℃者勿 需处理,超过38.5 C以上者,可酌情给 予小剂量地塞米松(5~10mg)肌注或静点 一般在30分钟至1小时内可降至正常。
④术后即可进食者鼓励病人多喝水,饮后 漱口,以清洁口腔和利于机体毒素排泄及 降温,对于禁食者做好口腔护理一日2次
⑤进行皮肤护理,温水擦身,尤其是出汗 时应用温水擦后揩干,勤更换湿衣湿裤, 勤翻身,以免皮肤受压,损伤;
⑥定时测量体温,每4小时一次,体温超过 38.5℃以上给予物理降温,如35%酒精 擦浴,头部冰敷冰袋降温,应用冰袋降温 时,注意冰袋外面毛巾包裹以防冻伤皮肤, 体温超过39℃时酌情给予小济量药物降 温,并观察用药后反应,出汗较多时及时 补充水分,防止体温骤降、脱水,即引起 虚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