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联合培养的模式与问题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联合培养的模式与问题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国际化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指出:“教育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并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美国研究生院协会理事会主席

Gordhanll.Patel 教授认为今后培养出的研究生应该具有全球观念,能适应全球范围内的工作,同时有处理空间探索、环境保护、食物供给、抵御疾病及世界公民所关注的其它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1] 。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世界著名高校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更高层次和更广泛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作为国内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模式之一,促进了国内高校在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上的转变,同时也弥补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的不足,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上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现状

2007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启动了“国家建设高水平公派研

究生项目”,与此同时,北京市建立了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2008年,已有13 所高校开展了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项目。

截止到2013 年这一项目对国家和北京市重点学科的覆盖率达到了约87%,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落实途径之一。经过近10

年配合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工作及北京市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项目建设,各项目落实高校已经逐步完成了将中外联合培养从项目化到制度化的转变,即规范了遴选办法、选派流程、经费管理等系列项目实施

制度,将中外联合培养纳入了研究生常规教育的培养体系。

三、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模式

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是研究生高等教育创新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实践形式,具体操作模式也具有灵活多样的特征。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依据研究生赴国外高校学习目的区分为科研联合培养和课程联合培养,其区别对比见表1:

1)科研联合培养:即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项目或北

京市产学研基地项目出国(境)进行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生,其主要培养目的为学术交流,同时提升国内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具体方式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或北京市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项目资助国内在读的硕士、博士到国(境)外进行为期6 个月-24 个月的联合培养。被选派的研究生需要基于院校间合作协

议,结合科研项目或者论文课题,到国外高校或科研院所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学习。部分联合培养硕士生可以借助校际间签署的联合培养协议参与到国外高校、科研院所的课程培养中。因为其学籍仍然在国内高校,需在本校申请并获得学位。这一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项目资助机构为国家或北京市政府,培养目的为要求研究生完成既定的科研计划,获得一定的科研成果,赴境外学习时间相对较长。

2)课程联合培养:即经导师、院(系)和学校批准赴国

境)外进行短期课程的学习、出席学术会议或进行短期学术交流。该项目的特点在于:一般是由学校资助或自费,研究生在境外高校进行课程学习,学习时间较短。

表1 中外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对比项目科研联合培养课程

联合培养出资主体国家留学基金委、北京市北京市、中央财经大学、或者自费参与主体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大部分为硕士研究生学习形式主要为参与学术研究课程学习、会议交流、

即将拓展企业实习模块学习时限6-24 个月一般不超过3 个月以上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模式主要依托国外高校、科研院所等培养组织的教育资源,希望借助国外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技术设施及前沿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性人才。在以上联合培养模式中,国内政府或组织以及国内高校作为资助的主体,

需要负责组织、选拔、派出并在国(境)外的学生管理工作。

四、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优势

研究生的中外联合培养对于丰富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养的这种模式创新拥有多重优势, 从不同视角惠及了我国研究生 教育主体。

1)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视角:首先,中外联合培养有利

于国内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 近些年, 我国传统的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培养上面进行创新实践, 而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就是通过 多样化培养主体的方式, 依托国际化的优质教育资源, 实现研究 生教育的创新。 其次, 中外联合培养有利于缓和我国研究生教育

资源的紧缺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和高等教育水平从 精英化向大众化的普及, 我国研究生数量出现高速增长, 的师资力

量、科研资源都无法获得同步递增。在这种情况下,中 外联合培养模式, 尤其是较长时间的科研培养有效的缓解了这一 压力,保证并提升了研究生教育质量。

2)从培养高校的视角:中外联合培养可以促进高校进行

国际学术交流, 激励高校搭建国际化的人才培养平台。 联合培养,国内研究生可以得到较长时间的多角度的科研训练, 在拓展学术资源的同时也能够为校际间的学术沟通搭建桥梁。 此 外,很多高校为了拓宽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渠道, 会与国外知名 高校签订合作协议, 极大提升了本校研究生获得国际交流机会的

具有很强的推动意义。 和传统研究生培育模式相比,

中外联合培

不仅重在优化培育质量, 也注重多样性的培育模式, 这就要求在

而对应 通过科研

几率。3)从研究生个人发展的视角:研究生中外联合

培养可以提升研究生的学术水平。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步伐不断加快,但整体来说研究生尤其是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与国际具有顶尖科研实力的高校学生之间仍存在差距。赴国际知名高校进行科研交流是研究生提升学术训练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与此同时,通过联合培养,国内研究生能够全方位体验外语环境下的学习生活。这种国际化学习体验能够帮助国内学生完成语言文化适应,拓展个人的国际视野,有利于学生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提升了研究生的个人竞争力。

五、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存在的问题

1)学生处于三明治的“夹心”位置

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公派项目与北京市国内外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项目均是由学生自己申请外方院校,待获得外方院校邀请信后再申请资助。学生需要面对国外导师、国内导师、本校院系、国家留学基金委等多个组织、部门。学生处于“三明治夹心位置”的尴尬态势日趋明显[2] 。

首先,国内外导师的不同态度是最主要的原因。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课业繁重,很多博士研究生不但要修满培养方案的相关课程,还需要承担导师的课题任务,开展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这就使得本就短暂的研究生培养阶段更加紧凑。如果此时,再申请赴国外联合培养,无疑给国内导师带来一定程度的负担。

因此很多导师并不鼓励学生出国联合培养。相反,国外导师较为

乐于邀请国外学生来校进修,尤其是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拔,具备一定科研能力,能够帮助国外导师开展研究性探索的学生。

其次,学生在联系国外导师时无法获得高效、简洁的途径。

国内高校缺乏整体性的谋划,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一体化整合申请的平台。学生从选择国外导师、沟通联系获得邀请函、申请公派项目,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于从未踏出国门的学生来说,选择自身研究领域且有时间精力辅导学生的国外导师十分困难。一旦跟外方导师取的联系,学生一方面需要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外方导师,另一方面由于无法把握最后结果,申请了多所学校。最终造成一个学生有数个邀请函而只能选择一个,失信于外方导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