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效果理论文献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人效果”理论文献综述

【理论概念及缘起】

“第三人效果”理论的问世已距今28年。该理论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W.P.戴维森(Walter Philips Davison)提出。1983年,戴维森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的论文,并提出了“第三人效果”假说。

戴维森在文章中提出:“劝服传播所面对的受者(不论这一传播是否为有意的劝服),会认为这种劝服对他人比对自己有更大的影响。而且,不论是否信息的直接受众,对媒介影响他人效果的预期,将导致自己采取某种行动。任何传播效果与其归于直接受众的反应,不如说是来自那些预期或自认为观察到他人的反映的人的行为。”1

至于“第三者”的命名,则是因为“从两种不同的立场来看,都有‘第三者’卷入。’,“从试图评价传播效果的受众来看,最大的影响不是对‘我’(me) 对‘你’(you),而是对‘他们’(them),即第三人(the third persons)。另一方面,从宣传者或其他劝服传播者来看,第三者则是那些关心信息直接受众的人。事实上,宣传者试图通过表面上影响某些人,来达到操纵第三者行为的目的。”

由此可见,第三者效果假设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认知层面上,“与感受有关,人们认为,大众传播的消息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有更大效果。”二是行为层面上,“与效果有关,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受,人们会采取各种行动。这些行动就导致了原本消息的效果——虽然是不那么直接的效果。”

戴维森的“第三人效果”假说来源于对二战的研究和自身的经历。

在整理二战档案时,一位历史学家给戴维森讲述了一个奇怪的事件:太平洋战争期间,硫磺岛上驻扎有一支由白人军官和黑人士兵组成的美军部队,日军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情报,派遣飞机飞临小岛上空散发传单,宣传这场战争是美国白人与日本人之间的战争,与其他有色民族无关,希望黑人士兵不要为美国白人卖命。第二天,这只军队果然全部撤退。后来发现,这些针对黑人士兵的传单在黑人身上并没有发生预期的作用,反而刺激了白人军官,使得他们担心黑人士兵会临阵脱逃而最终撤走了部队。

类似的事件使得戴维森采取了实证研究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假说。1978年、1980年,戴维森先后就“纽约州长选举竞选宣传的影响”、“电视广告对儿童的影响”、“美国总统大选选举报道的影响”为题做了四次小实验。实验的结果全部验证了“第三人效果”的存在。

【产生原因】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该理论迅速成为了国外传播界的热门课题。

在此之前,许多学者对“第三人效果”理论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验证范畴上。从1983年到1992年,学者们共进行了14项相关研究,其中有13项都支持了“第三人效果”假设。这些研究涉及新闻报道、广告讯息、大众和特殊电视节目的影响、电视暴力、色情、政治竞选宣传等。美国学者Vallone、Ross、Lepper(1985),Cohen、Mutz、Price、Gunther(1988);Perloff(1989)等均进行了相关研究证明了“第三人效果”机制的存在性。在这些研究中,由于大部分涉及负面、宣传、劝服信息的研究,因而结果也较为一致:当受众判断信息的性质对自己不利时,“第三人效果”更为明显。

此后,关于“第三人效果”的存在已经鲜有疑问,但是关于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原因,以及发生作用的条件、制约因素和可能引发的后续行动等,成为了学者们更关心的问题。

戴维森认为,很多因素导致“第三人效果”的产生,但他把原因主要归结于受众对于媒介传播的普遍不满意。人们认为媒介存在很多偏见,比如电影中外貌俊朗才华出众的总是正

1W.PHILLIPS DAVISON: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983 ,47,1-15

面角色,面目可憎、举止卑鄙的总是坏角;新闻报道中,负面暴力低俗的内容总是充斥版面,对于这种现象,信息不完备、心智不健全、自控能力差的受众无法找到一个平衡点,正确对待媒介所呈现给我们的“拟态环境”。从哲学和社会学角度来分析,戴维森则认为这是由于人们在认知心理层面上的潜在思维定势,倾向于轻视他人的见解和观点,总以为“众人皆醉我独醒”。

现在普遍的观点是将“第三人效果”的产生主要归结为与“多元无知”状态和“自我强化”理论有关。

一、多元无知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和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在一个社会或群体里,个人无法掌握全体成员的意见的多元分布状态,因此只要反对意见不以明确、强烈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就会误以为大家的意见都是一样的。“第三人效果”的产生,实际上正是“多元无知”状态所导致的现象。

二、自我强化

而“自我强化”理论则从心理学的角度给予“第三人效果”理论以解释。“自我强化”理论认为:一、对于自己盲目乐观——觉得自己比起他人遭遇不幸事件的概率较低,或觉得自己不太容易接受负面事件的影响。二、虚幻的优越感——每个人都容易认为自己很优秀,习惯于用正面方式评价自己。三、自我服务式归因:在好事面前容易夸大自己的作用,在坏事面前容易推诿责任的倾向。因此,人往往会有夸大媒介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对他人影响的倾向,从而导致“第三人效果”的产生。

【影响因素】

关于“第三人效果”研究除了较多地关注理论产生的根源外,还有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对影响“第三人效果”强度的因素进行探讨。

一、媒介和信息的特性

信源的性质。媒介产生的信息多种多样,但是就其产生的社会影响的性质而言,大致可以分为: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由于“自我强化”作用,越是负面信息,人们越是倾向于认为对他人的影响比对自己的大,即“第三人效果”越是明显。

信息的性质。信源的可信度越差,就越容易引发“第三人效果”;信源的劝服动机越强(如广告或者竞选宣传),越是容易引发“第三人效果”;信息的关己性,学者Mutz通过研究发现,受众对于媒介所讨论的某项议题的关己性呈正相关,即议题的关己性越强,受众越会倾向认为自己受到的影响小,而他人的影响则会显著大于自己。

二、社会距离因素

戴维森并没有在1983年的论文中明确地给出“第三人”的定义。现在,学界在界定“第三人”时通常会使用“社会距离”这一变量。美国学者Cohen在研究中发现,第三人效果的认知程度与受访者跟“第三人”的社会距离呈正相关,即受访者认为受访者跟“第三人”的社会距离越大,越容易出现“第三人效果”。

在社会距离这一测量项上,种族和国家较为引起学者的关注。在研究之初,1977年,美国曾播出讨论黑奴问题的迷你影集《根》,记录显示,全美有一亿三千万以上的人观看过这部影集的部分内容,极大地引起了研究者们研究观众反应的兴趣。戴维森综合了他们的研究之后,指出:在这部影集的观众中,大多数人都预期这部影集会对白人和黑人产生显著影响,即白人观看之后会对黑人产生更多的同情,而黑人则被认为在看过影集之后对白人产生更多敌意。但是实证结果表明,在被问到“自己看过这部影集之后有何反应”的问题时,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都觉得只是有点感伤而已,根本谈不上黑白种族间态度问题的转变(陈瑞南,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