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及对翻译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中美思维方式对翻译影响及对策论文

中美思维方式对翻译影响及对策论文

浅析中美思维方式对翻译的影响及对策【摘要】语言的表达是由思维方式决定的。

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思维活动。

所谓英语思维方式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民族的思维方式,而汉语思维方式是指中国大陆汉民族的典型思维方式。

本文介绍英美民族和汉民族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英汉互译,并探寻克服这些影响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思维方式;语言;翻译;对策人的思维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比如:文化、语言、环境、习惯等都影响到人的思维活动。

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会很自然地把这种民族文化习惯带到所学的这种语言中去,从而犯理解与表达上的错误。

比如,汉语中有“牛饮”一词,意思是像牛喝水一样放量豪饮。

而在英语相当于“牛饮”的,乃是“鱼饮”,即drink like a fish。

如果把“牛饮”逐字译成drink like a (water)buffalo之类,英美人就不知其意了。

以此为例,我们领会到语言文化不同,对同一行为或词语赋予的思维表达方式确实有些不同。

中国现代著名语言学家林语堂先生写过一本书叫做《吾国与吾民》。

书中,他谈到了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境界,即english meat with chinese bones.(肉即语言是英语的,骨头即思维方式却是中国的。

)简而言之,中国人学英语,语言表达得不错,但一看文章,就知道是中国人写的。

就像我们看中国人办的英文报很易懂,但看《time》,就会觉得外国的杂志读起来要艰难得多,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我们不一样。

一、中美思维方式对比及在语言中表现(一)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重形象思维,而英美人重视逻辑思维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以形示意,也就是一看到字形就能猜出意思。

中国甲骨文的象形字“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而英美人重逻辑思维方式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其特点则可从英语词语的功能性上看出。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翻译的影响

■■
晋 城

知, 中国是一个美食大 国, 一部 纪录片《 舌尖上 的 中国》 让全世界见识 了中国的美食 , 也体会 了中国 人 对 待食 材 烹 饪过 程 的认 真 和重 视 , 这 种 态 度 也
体 现在语 言表达 。以英文单词 m a k e 为例 , “ m a k e

译的影响 , 旨在通过 这种对 比 , 提 高翻 译的质量 , 使译 文更精准 、 更地道 、 更符合 目标语 的表达 习惯 , 进而
促 进 中西 方 文 化 的 有 效 交流 。 关键词 : 思 维差 异 ; 汉英 ; 翻译
中图分类号 : H0 5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6 7 4 - 一 5 0 7 8 ( 2 0 1 7) 0 6 一 - 0 0 8 1 — 0 2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5 0 7 8 . 2 0 1 7 . 0 6 . 0 2 4
( 二) 中 国人偏 好 委婉 , 西方人 偏好 直接


西方哲学家认为“ 世界对立 , 非此 即彼” , 中国 哲学 的思想是“ 天人合一 , 亦此亦彼” 。比如 : 在西 方, 一个男孩和女孩谈恋爱 , 情到浓处 , 男孩会对 女孩说一句 “ I l o v e y o u ” , 女孩一般也会 回复“ I l o v e y o u , t o o ” 。但 在 中 国文化 里 , 当一 个男 孩 对女 孩 说
作者简介 : 赵艳芳 ( 1 9 8 4 一) , 女, 1 I l 两晋城人 , 讲师 , 硕 士 主要研 究 向为英语 翻译 卜 j 教学

学 术 探响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诗词英译的影响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诗词英译的影响

论文导读::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出发并阐述其对在诗词英译过程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思维方式差异,影响1.引言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内容。

语言的差异是思维差异的外在形式,由于思维方式的潜在差异,才使语言表达有所差异。

本文主要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出发并阐述其对在诗词英译过程的影响。

2.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连淑能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划分为: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的思维: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

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以“天人合一”为出发点。

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侧重于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规律。

在西方的传统哲学中主张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

这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直观经验。

因而形象性思维常使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意义。

西方人较为侧重抽象思维,侧重实证性研究,善于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

由于西方人抽象思维的习惯,他们则擅长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具体事物。

这与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方式则截然不同。

模糊性思维与精确性思维:连淑能曾指出“古代中国人把宇宙看作是混沌的整体,思维的对象是模糊的,思维的主体也是模糊的。

以模糊的思维去认识模糊的整体,用模糊的方法整体的把握总体特征,缺乏对事物本质的准确认识。

”[1]相行之下跨文化,西方人受到古希腊文明的影响,所以注重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3.思维差异对诗词翻译的影响3.1 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诗词英译意境的缺失顾正阳教授在《古诗词曲英译文化探索》一文中指出:“古诗词曲中,无论是天上还是人间—无论是天上的月亮,星星,还是人间的山水,花卉、酒、茶、服饰、楼台亭阁等无不沾染了情……”[2]所以古代的诗人总喜欢从自然中寻找事物,以抒发自己的抱负或是志趣。

用具体的事物来传递自己的感情。

中国人的形象思维造就了象形文字,而象形文字是以表意为特征的文字,所以表意也成为了汉字的特点。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有着许多差异,包括价值观、习俗、信仰等。

这些差异会直接影响到文本的表达方式和语义。

在翻译中,需要根据目标
读者的文化背景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词汇,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
畅性。

2.语法结构:中文和西方语言的语法结构有很大不同。

中文注重整体
语义的表达,而西文更注重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

因此,在翻译中需要调
整语法结构,以适应目标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

3.表达方式:中文和西方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也存在差异。


文喜欢使用比喻、典故等修辞手法,而西方语言更注重直接的表达方式。

翻译过程中,需要选择相应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意思,但又不能损害
原文的风格和特点。

4.文化隐喻:中文中存在很多文化隐喻,而西方语言并不具备相应的
文化背景。

在翻译中,如果直接翻译文化隐喻可能会导致目标读者的理解
困难。

因此,翻译时需要考虑如何将文化隐喻转化成目标语言读者容易理
解的表达方式。

总之,中西方思维差异对中文翻译有着深远的影响。

翻译工作需要考
虑文化差异、语法结构、表达方式和文化隐喻等因素,以确保翻译的准确
性和自然流畅性。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词汇选择
1、词汇选择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汉词汇选择产生了影响。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目 标语言的思维方式特点。例如,在英语中常用“it is said”、“there is evidence”等客观描述词汇,而在汉语中则更倾向于使用主观感受的词汇如“我 觉得”、“我认为”等。在翻译过程中,需要适当调整词汇选择,以符合目标语 言的思维方式特点。
2、实证思维与直觉思维
西方文化注重实证和逻辑,强调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结论。而东方文化则更 倾向于依赖经验和直觉进行判断。这种差异在翻译中表现为西方语言的客观性和 精确性,以及对东方语言的含蓄和主观性的理解。
3、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
3、分析思维与综合思维
西方文化注重分析和分解,倾向于将整体分解为部分进行研究。而东方文化 则更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事物之间的和相互作用。这种思维方式在翻译中 表现为对原文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选择。
二、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 影响
1、词汇层面
1、词汇层面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价值观、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原文 中的词汇可能难以直接对应到目标语言中。例如,“龙”在中文中是吉祥、权威 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是邪恶的象征。因此,在翻译中需要考虑到这些文化 差异,选择适当的词汇进行表达。
三、如何应对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对英汉语言与翻译的影响
1、提高文化意识
1、提高文化意识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译者需要具备跨文化意识,了解 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信仰、习俗等特点。只有深入了解目标文化的思维方式特点, 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
2、培养语篇意识
2、培养语篇意识
语篇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也是体现文化差异的重要层面。译者需要具备 语篇分析能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篇特点和结构。通过对目标文化的语篇 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掌握其思维方式特点,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有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习惯等方面。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手段,需要将原文的
意思准确传达给读者,而这个过程涉及到文化的表达和理解,因此文化差
异会直接影响到中文翻译的内容和方式。

例如,中西方对时间观念的不同,会导致一些表达方式的差异,如西方倾向于使用具体的时间词汇进行描述,而中文中常使用抽象的表达方式。

2.语言结构差异:中文与西方语言在语法、句法和词汇等方面存在明
显的差异。

中文注重主语的省略和上下文的暗示,而西方语言注重说话者
和听话者之间的直接交流。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结构进行
调整和转换,以便在目标语言中保持原文的意思和语境的连贯性。

3.表达方式差异:中西方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中文注重含蓄、
委婉和比喻的表达,而西方语言更加直接和具体。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在翻
译时需要进行语气、语调和修辞手法的转换,以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准确
理解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综上所述,中西方思维差异对中文翻译有一定的影响,翻译人员需要
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结构和表达方
式等因素进行合适的调整和转换,以实现准确、流畅地传达原文的目的。

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及其对英语学习的影响Difference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Thinking Modes and Their Impact on English Learning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作为国际交流的一种工具,掌握英语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必要技能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会对英语学习产生影响。

特别是中西方思维模式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仅体现在语法和词汇上,而且深刻地影响了词义理解、语言表达和有效沟通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首先,中西方思维的目的不同。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思考的目的。

西方思维更加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自由意志,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西方思维更加强调个人表达、独立思考和自我实现的能力。

相比之下,中方思维强调社会和集体利益的最大化,重视和谐、亲情和团队合作,更加注重集体主义。

这种差异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体现在对表达方式的选择上。

西方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个人经历、观点和意见来支持论点,而中方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社会和文化背景,强调和谐和团队合作。

因此,中方学习者可能更容易理解和使用敬语和尊重他人的表达方式,而西方学习者更容易表达个人主张和独立思考。

其次,中西方思维的逻辑结构不同。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逻辑结构也是不同的。

西方思维更注重因果关系、逻辑推理和线性思维。

他们喜欢分析问题和提出假设,并且喜欢按照顺序和步骤来解决问题。

相比之下,中方思维更加注重整体性、综合性和循环性。

他们强调事物之间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喜欢通过对整体的了解来解决问题。

这种差异在英语学习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表达方式上。

西方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逻辑连接词和嵌入式句子来传达思维的连贯性和逻辑关系,而中方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插入性修辞手法和修辞问句来传达情感和上下文的相互影响。

因此,中方学习者可能更容易使用类比和隐喻来解决问题,而西方学习者更容易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摘要翻译的基础就是思维的转换,在东方与西方,自古以来就有着久远的思维差异。

而思维方式的不同,对翻译也存在着必然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思维方式文化差异理性思维翻译,顾名思义,是把一种语言转化成另外一种语言。

所表达的意思,要跟原文的意思保持者一致,让人易懂。

而翻译,也可以说当任了把一种文化,转换成另外一种文化的桥梁。

文化是社会的产物。

也是人类的历史的宝贵财富。

但是,完全不同的思维的方式,也会对翻译,而产生不同的认知与影响。

一、中西国家文化语言形态的演变我们的华夏文明是始于了三皇五帝时期,经理了漫长的,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等一系列的历史,距离到现在有6000年。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文化最源远流长的国度中其中的一个。

然而,英国跟中国确切不同,不存在世袭制,代之的是君主立宪制,所以大概的kingdom of england(在那个时候只有英格兰),可以算作是1284年。

是一个没有我国年代久远的国度。

(一)中国语言历史的演变中国早在,距今两千五百多年的孔子学说就已经兴起了。

孔子学说在秦朝广为流行,虽然此后的焚书坑儒事件的发生,但是儒家文化,语言的学说已经深入了人心。

当时,学说的语言,简练,意味深长,讲明:“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短短的十几个字,就可以言明重要的思想:可以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古时期认为,在言辞,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想法中必须要讲究一个礼字。

好的思想必须要靠语言来传达,没有借助到精炼,易懂的语言,再好的思想文化,也都得不到传播。

可见,中国语言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浮现出,精简,易懂,礼训等特点。

而读过文言文的人,肯定知道,比如《论语》之类的文言文,跟中国现代的文字语言,实在是千差万别。

中国语言在进化的过程中,慢慢的依据古代语言,进行了一个简化。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在翻译中的影响作者:辛晓萍来源:《科教导刊》2009年第16期摘要思维与语言相互影响,不同的思维模式会对语言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别,以及其对语言及翻译的影响,同时也提出了几种相应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

思维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

语言便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思维的重要载体。

语言是思维的重要载体,没有语言,思维无以表达出来,无以定其形;而思维反过来支配着语言,若没有思维,语言就只是一堆符号,没有内容与实质。

思维支配着语言,语言又反过来反映了思维。

翻译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不仅仅是把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

由于语言是思维的反映形式,翻译也是一种思维活动,翻译是把一种思维形式转换到另一种思维方式的过程。

汉英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共同性,但其差异性也是很明显的。

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又在一定程度上了影响了语言。

因此在翻译中把握译入语与源语言的文化差异,避免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而造成的硬译是很必要的。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汉英的思维差异及其对语言结构的影响作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

1 中国人重直觉而西方人重逻辑中国的儒家道家文化提倡悟性,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是直观的。

中国人更多的依赖于自己的直觉。

西方人更注重探索世界的根基,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注重形式逻辑、理性的思维方法。

中国人这种“尚象”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偏重具体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这种“尚思”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偏重抽象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上首先表现为汉语的形象性与英语的功能性。

在汉英词汇使用的层面上来看,汉语多使用具体形象的词汇来比喻抽象,以物表感,状物言志。

如“如日中天”,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就像中午的太阳一样。

这个比喻是汉语言形象化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关 键 词 :中 英 文 化 的 差 异 ;中 英 思 维 方 式 的 差 异 ;翻 译
一 、中 英 思 维 方 式 的 差 异
一个国家的 文 化 经 历 了 漫 漫 长 河 的 历 史 演 绎 而 形 成.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见证了中华的发展.中英 文化环境的不同,社会背景的不同,导 致 了 思 维 方 式 的 差 异. 西方崇尚独立、自由、平 等 的 文 化 以 及 中 国 的 自 给 自 足 的 自 然经济文化导致了中英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古代农业文 明自给自足,文化较保守,而西方国家 喜 欢 探 索,文 化 比 较 外 向.孔子的“谦,恭”以及后来的“孔融 让 梨”等 都 体 现 了 中 国 的 求 稳 好 静 、谦 虚 礼 让 的 文 化 思 想 .
○ 外语教学与研究
������������������������������������������������������������������������������������������������������������������������������������������������������������������������������������������������������������������������������������������������������������������������������������������������������������������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杜梦云
摘 要:中英文化的不同影响了中英的思维方式的不 同,从 而 影 响 了 语 言 表 达 方 式. 语 言 表 达 与 思 维 方 式 相 辅 相 成,一 个 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受个人思维的影响以及文化影响,翻译建立在一个人的语言表达 能 力 之 上. 因 此,要 掌 握 中 英 思 维 方 式 的 差 异 ,才 能 为 翻 译 奠 基 .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中英语篇的影响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中英语篇的影响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中英语篇的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已经成为一种自然现象。

但是,由于中西方在文化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这种交流并不容易实现。

英语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成为了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桥梁。

然而,在写作中,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仍然会对中英语篇的表达和交流造成一定影响。

本文将探究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中英语篇的影响。

一、中西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1、逻辑思维方式的差异中文在表达方式上注重感性思维,而英文更偏向于理性思维。

这也就导致了中英文在逻辑性运用上有较大差异。

中文注重的是整体概念的感受和理解,英文则更注重逐个点分析,并通过准确的句法和词汇进行逻辑的表达。

因此,在用英语写文章时,需要更加注重精致的句法和词汇的运用,以准确的表达思维和理念。

2、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中西文化有许多不同的价值取向。

例如,中华文化注重人际关系和家庭责任,而西方文化则注重自我价值和个性解放。

这种价值观的不同,在翻译和表达方面也会造成一些难题。

例如,在翻译中,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多翻译歧义,这也就需要翻译者通过更深入的了解文化和价值观才能进行更加准确的表达。

3、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中文注重词语的象征性意义和同音的创新。

而英文则更注重单词的确切定义和语义。

这种语言习惯的不同,也会影响到表达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由于英语对语言的要求更加精细,因此在英文写作中,需要注重选词和精确表达的准确性。

二、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中英语篇的影响1、语法和句式的影响由于中英文在逻辑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因此,在句式和语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中文一般注重从整体和感性上出发,因此,在表达时会较为注重句式的表达纵深和丰富度,但同时也会造成句式过于繁琐和冗余的问题。

而英文则注重句式的简洁和平衡。

因此,在英文写作中,需要注重句式的可读性和逻辑性,通过更精致的句式组合达到紧凑简洁的表达效果。

2、词汇和表达的影响由于中西文化和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在选词和表达上也存在不同。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源于两种语言所依托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社会环境的不同。

这种差异对于翻译工作的进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进行中英翻译时,翻译人员需要理解和处理这些差异,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影响:一、词汇和语法的差异中英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上存在许多差异。

中文的词汇较为简洁,常常通过词义的扩展或者变化来表达不同的含义。

而英文则更注重将不同含义的词汇分开,以确保准确性和清晰度。

举个例子,中文中的"心"可以用来表示心脏、情绪、思想等多种意思。

但在英文中,这些含义通常被分开表达,比如"心脏"、"情感"、"思绪"。

因此,翻译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准确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

另外,语法结构上也存在差异。

中文通常采用主谓宾的结构,而英文则更注重主语、谓语、宾语的一致性和顺序。

这就要求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要转换思维方式,并根据英文的语法规则进行调整和重组。

二、文化背景与语言习惯的差异例如,英文中常用的"Thank you" 是表达谢意的方式;而中文中的"谢谢" 并不仅仅是表示感谢,还具有一种礼貌的表达,类似于"请您多关照"。

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这种差异,以确保传递正确的信息和意义。

此外,各国文化对于礼貌、隐喻和直接表达的态度也存在差异。

中文通常更注重委婉和间接的表达方式,而英文则更直接和明确。

在进行翻译时,要确保能够准确传递原文的意思,同时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习惯和沟通方式。

三、修辞手法和文体差异中文和英文在修辞手法和文体上也存在差异。

中文通常使用成语、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和意义。

而英文则更注重简洁性和直接性。

在进行翻译时,要灵活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以表达出原文的含义和感觉。

此外,不同文体对于语言的使用和表达也有所区别。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及策略分析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及策略分析

284中西方思维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及策略分析★卢盼盼1 周雁鸿2 刘昱3 谢荷花4本文针对分析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从整体与个体、曲线与直线、顺向与逆向、模糊性与精确性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再通过研究“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两种翻译策略提高英汉互译的效率,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前言:由于中西方各自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地理环境、风俗人情、民族文化心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从而形成了各自独有的思维方式以及语言习惯。

语言与思维方式紧密联系,语言体现着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及语言特点的不同便会产生描述和表达的多样化。

当代大学生对中西方思维模式差异的认识较模糊,在翻译时往往会出现语用失误的现象。

一、思维模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1、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在中国,常说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的优良品德,注重整体性。

而西方国家则更注重于分析个体。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中医和西医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医在治人,西医在治病。

中医把人看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器官、组织都是连在一起的。

中医根据人的症状、舌象、脉象进行辩证,根据综合的结果再进行开方用药,更注重的是调理。

西医则讲究的是对症下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陈开富,2012)而在中医看来,头痛不一定医头,脚痛不一定医脚。

从中医和西医的医学角度可以看出东西方思维的差异所在。

例如:“公私”汉语意思指公家和私人的,在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很多人会误译为public and private,实则正确的译法是private and public。

研究东西方思维模式差异时,我们已提到过中方注重整体,俗话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而西方则是注重个体,他们的想法是“只有小家好,大家才能好”。

中国人在说话或者是写文章时,较常用“我们,你们”等复数概念的词,而西方国家则更喜欢用“I,you ”等单数概念的词,如“In my opinion;from my perspective”。

探析中西思维差异对汉英翻译中“翻译症”的影响

探析中西思维差异对汉英翻译中“翻译症”的影响

探析中西思维差异对汉英翻译中“翻译症”的影响英语和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大语言,其各自蕴涵的思维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因此,在中英文互译过程中,为了能既传达原文的神韵,又保持译文与原文整体风格的和谐一致,译者就必须在两种思维方式上进行恰当地切换。

但由于思维方式差异的存在,译者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翻译症”现象,影响了翻译的质量。

本文试从中西思维方式存在的具体差异、“翻译症”的表现形式以及应对“翻译症”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简要探析。

标签:翻译思维方式差异翻译症策略一、引言古今中外,译界许多有识之士都对翻译有过不同的阐述:如唐朝贾公彦在《义疏》中对翻译作的明确界定:“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宋代法云在其所编《翻译名义集》自序中进一步指出:“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

音虽似别,义则不同。

”著名英国学者约翰逊博士(Dr. Samuel Johnson,1709~1784)也对翻译有过类似的界说:To translate is “to change into another language,retaining the sense”。

一些辞书也给翻译下了定义: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的《辞海》把翻译定义为“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则对翻译的内涵作了补充,指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相比较而言,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在20世纪60年代末给翻译下的定义被认为是更为系统、更为完整的。

其定义为:“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 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贴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文化差异:中西方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这将会影响到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在翻译中,需要考虑到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背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2.语言结构差异:中文和西方语言在语法和词汇上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中文是一种孤立语,而英语是一种屈折语。

这意味着中文表达方式更加简洁,而英语更注重词法和语法的变化。

在翻译中,需要注意将文本从一种语言结构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结构。

3.表示方式差异:中西方在表达观点和信息时有不同的偏好和方式。

西方注重逻辑和理性,而东方更注重情感和人际关系。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能需要对信息进行重新组织和调整,以适应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4.文化隐喻和成语:文化隐喻和成语在中西方文化中常常有很大的差异。

对于这些隐喻和成语的翻译,需要考虑到目标语言读者对于文化背景的了解程度,以确保正确传达原意。

总之,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会对中文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

翻译人员需要注意文化背景、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以及特定语言的隐喻和成语,以确保翻译准确、流畅,并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理解和期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性及对翻译的影响
作者:丁群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4期
摘要:由于对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性认识不深,很多学生在翻译时易犯错,易出现“汉语欧化,英语汉化”的现象。

本文拟通过分析范例译文,指出在翻译时,应当注意到中西方思维的差异性,避免死译,错译的现象。

关键词:思维差异;影响;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2
一、引言
不同民族有着各自迥异的定型化了思考问题的方式、特征及风格,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思维差异。

和中英两种语言打交道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符合各自语言的习惯,使译文和目的语意思基本对等,须考虑到这些差异性。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之处
1.中国人倾向于顺向式思维,西方人倾向于逆向式思维。

在英语中,叙述及说明事物时,通常顺序是由小到大;而汉语则刚好相反:是由大到小。

最典型的体现在地址的写法上。

例如:“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凤城五路,赛高街区,7楼702室”翻译成英语,应译为“Room 702, Floor 7, Saigao Block, Fengcheng 5th Road, Weiyang District, Xi'an City, Shanxi Province,China”。

在原因和结果的表述上,中西方也存在差异。

英语中是先给出结果,再补充其原因,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一般是先因后果。

如“ The first two must be equal for all who are being compared ,if any compa rison in term of intelligence is to be made”。

为了符合中国人说话的习惯,翻译此句时,要先列原因,再得出结论。

因此此句译为“如果从智力方面进行比较的话,那么对于所有被比较者而言,前面两个因素必须是一样的。

”比较恰当。

2.中国人习惯于把信息的重点放在句尾,西方人则习惯于把重要的信息放在句首,特别表现在进行强调的英语倒装句中。

例如下句:“Gone are the days when we used foreign oil.”应译为:“我们使用洋油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句话里,强调的信息是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在汉语句子中是放到了句尾进行
强调。

而英语则相反,放到句首进行强调。

再如下句“It gives me great pleasure to be able to come back to Yan’an and personally extend my congratulations to you.”应译为:“我能回到延安亲自向你祝寿,使我万分高兴。

”汉语译文中是把信息重点放在句尾,而英文中则是放在了句首。

3.中国人是以形象式思维为主,西方人则更善于抽象式思维。

英美民族善于抽象式思维,而汉民族以形象式思维为主,特别是英语中无实意的介词使用得较普遍。

在英译汉时,为了符合汉语的习惯,我们需要适当地处理一下,把无实意的介词译为较为具体化的动词。

如:“This problem is beyond me.”应当译为:“这问题我无法解决。

”不能死译为“这个问题超过了我。


4.汉语中倾向于用主体式思维,英文中倾向于用客体式思维,表现为汉语中多用主动句,而英语中多用被动句。

中国人的思维都是偏重主体式思维,常用人做主语,喜欢用主动句,习惯于突出动作的施动者。

而西方人逻辑思维较强,倾向于客体式思维,喜欢具体分析实物,尤其是在科研上,他们常用分析的实物、客观现象做句子的主语,目的是客观地体现具体事物,所以常见的英语句子是某事物发生了什么,而不说谁使某事物怎么样了。

如:“new source of energy must be found,and this will take time ”。

译为“我们必须找到新的能源,这需要时间。

”此句在翻译成汉语时,为了符合中国人的习惯,要适当加上主语,突出主体。

再如下例Not only politeness but an attitude of reverence is demanded in church.应译作:在教堂,人们不仅要有礼貌,而且应该有一种虔诚的态度。

在英语句子中是物做的物语,不需要突出动作的施动者。

而翻译成汉语时,为了符合汉语的习惯,要增加上动作的施动者“人们”。

三、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思维方式不同,看待同一个东西,视角不同,表达也不同。

例如,中国人常说的“您先请!”,在英语的表达却是“Afte r you !”。

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举动,同一意思,由于视角不同,汉语中用“先”表达的意思,英语中却用“后”来表示了。

所以在翻译时,要根据中西方的思维差异进行适当的视角转换。

2.思维方式不同,肯定否定的传达方式有时也不尽相同。

有时在一种语言中是肯定的形式,译作另外一种语言时,可能需要用否定形式才能正确表达出来原意,反之亦然。

如果不了解这种差异,可能会使译文与原文要表达的意思相反。

例如,“He is the last man to reach there.”这句如果译为“他是去那里的最后一个人”就错了,正确的译文是“他绝不是会去那里的人。

”英语原句中并无否定词,但译作汉语时,要想正确表达出原文的意思,需译成否定句才行。

在中英文互译的时候要注意到这些,要根据这两种语言的特点,在这两种思维中进行转换。

3.思维的侧重点不同,有时造成表达形式各异。

由于英美国人注重形式逻辑思维,逻辑严密,其英语句子重形合,重语法结构,且常呈主从式;而中国人不太重视形式逻辑思维,只重意合,只要意思表达出来即可。

例如,如果把“Mary didn’t remember her mother who died when she was two years old.”译作“玛丽不记得她那在她两岁时死去的母亲了。

”的话,就不太符合汉语的逻辑了。

正确的译文应该是“玛丽两岁时丧母,所以不记得她。

”在中英文互译的时候,英文要重视句子的结构,不能犯语法错误,汉语要注意是否意思表达清楚了。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中国人思维方式多是综合式思维,注重主观性,强调以人为本,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喜欢用主动句,重意合,而且不太重视形式逻辑,逻辑通常体现在上下文中,逻辑词用的并不多;而西方人的思维多是分析式思维,注重理性和客体意识,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喜欢用被动句,重形合,逻辑词用得较多,逻辑比较严密。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卜佳.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J].北方文学,2012.7.
[3]洪文娟.中西思维模式差异以及对翻译的影响[J].北方文学旬刊,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